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評估法規建設不健全

無形資產評估法規建設不健全

發布時間:2022-07-20 20:17:37

『壹』 無形資產國內外研究狀況 是怎樣~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國內外研究狀況: 1)無形資產評估中所存在的問題 ①法律失范。無形資產的評估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規的指導下進行的,是以國家的政策規范為依據的,無論什麼性質的企業,無論何種形式的無形資產的評估都不能違背國家的法律規范。但是某些評估機構卻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做出了許多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事情來,使無形資產的評估工作出現了失范現象。有些企業在沒有產權變動的情況下,聘請或者委託資產評估其「商譽」,有的還通過新聞媒介公布其價值。這就嚴重地違背了國家有關嚴格禁止沒有產權交易目的的商譽評估公布的規定。企業和廣告部門向公眾公布沒有法律效力的信息,是不正當競爭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的競爭法和廣告法,是明顯的違法行為。 ②方法失范。無形資產評估應該建立在科學的評估體繫上,其評估方法和價值參數的選取是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的。可是某些評估機構對企業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評估方法和價值參數的選取存在著許多不科學、不嚴謹之處。 ③倫理失范。無形資產的評估同有形資產的評估相比要復雜得多,在評估過程中,經辦人的主觀因素所佔比重也要大得多。評估的結論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評估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好壞和職業道德修養水平的高低。評估行業的職業倫理要求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客戶負責的態度,盡一切努力使評估工作做到嚴肅、認真、細致,使評估結論客觀、公正,而不能為了迎合某種需要或追求某種轟動效應,使評估工作出現隨意性。但是某些評估機構不是由於具體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的問題而導致結論失真,而是因為主觀上的原因或其他方面的因素而導致出現假數據或假結論,這就不是一個業務技術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典型的倫理問題。 (2)對策和建議 ①盡快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使無形資產評估業有法可依。無形資產評估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為了適應市場需要,一些地方己相繼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或法規,但是,由於評估方法、標准等方面存在差異,勢必影響無形資產產權交易和國內外市場的銜接。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統一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來調整政府主管部門、中介機構以及佔有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種種關系,界定各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規范各種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性質、功能、種類、形式、標准和職業道德。保障無形資產的佔有者、使有者的各種權益。促使無形資產資源在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下,實現合理流動,達到優化配置提高全社會無形資產的效益。這些政策法規應該包括:「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條例」,明確評估的范圍、程序、評估方法、評估結構及其管理、法律責任等:「技術評估師管理條例」,技術評估師作為一種職業資格,應明確其資格考試,認定登記業務范圍,評估規則,管理方法以及法律責任等;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其他行規行法和職業道德等。全國無形資產評估管理辦法或條例,應成為我國知識產權法規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並科學地規范全國的無形資產評估工作。 ②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專職評估機構,規范評估行為。全國各地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可以是綜合性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也可以是專門性的技術、商標、版權、計算機軟體等評估機構,並應逐步設立,進行試點,決不可以一哄而上,盲目設立,還應確實加強對無形資產評估隊伍的培訓工作。有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盡快按照科學、統一、效能的原則,扶持和建立一批按照市場規律運作的無形資產專職評估機構,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武裝起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脫離任何行政主體,遵循真實性、公正性、科學性的原則,維護委託方的合法權益,成為依法執業的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建立應經省級以上的國資、科技等部門的資格認證,業務上受上述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另外,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應利用計算機和現代通訊技術等各種手段,收集和處理各種市場信息,建立資料庫,面向社會提供各種形式的信息服務。③按照國際慣例,建立技術評估師制度。無形資產評估業是依託科學技術和其他知識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新興行業。無形資產評估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綜合性、創造性及復雜性等行業特徵。這就要求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嚴謹的科學態度,廣闊的知識視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工作能力等。然而,目前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中大多是科技人員或財會人員,對干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領域,需要認真學習和研究無形資產評估的理論、方法和技巧,學習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新的專業及財會知識等。

『貳』 無形資產評估存在哪些難點

、市場價值來法。該法根據市場交自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叄』 無形資產評估收益法中存在的問題

無形資產收益期限的確定
1.確定無形資產有效期限的理論依據

(1)無形資產收益期限或稱有效期限,是指無形資產發揮作用,並具有超額獲利能力的時間。

無形資產具有獲得超額收益能力的時間才是真正的無形資產有效期限。

(2)無形資產損耗的價值量,是確定無形資產有效期限的前提。

(3)無形資產沒有物質實體,因為它沒有有形損耗,從而沒有實體性貶值。

(4)無形資產價值降低是由於無形損耗形成的,即由於社會科學技術進步而引起價值減少。

具體來說,主要由下列三種情況決定產生:

①一種新的,更為先進、更經濟的無形資產出現這種新的無形資產可以替代舊的無形資產,使採用原無形資產無利可圖時,原有無形資產價值就喪失了。(被替代) 伴你同行

②因為無形資產傳播面擴大,其他企業普遍掌握這種無形資產,獲得這項無形資產已不需要任何成本,使擁有這種無形資產的企業不再具有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時,它的價值也就大幅度貶低或喪失。(共益面太大)

③企業擁有的某項無形資產所決定的產品銷售量驟減,需求大幅度下降時,這種無形資產價值就會減少,以至完全喪失。(依託的產品產量驟減)

(6)無形損耗隻影響無形資產價值,而不影響其使用價值

2.資產評估實踐中,預計和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可依照下列方法進行:

(1)法律或合同、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與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2)法律無規定有效期,企業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受益年限確定。

(3)法律和企業合同或申請書均未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預計受益期限確定。預計受益期限可以採用統計分析或與同類資產比較得出。

3.一般而言,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要比它們的法定保護期短得多

因為它們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廢棄不用、人們愛好的轉變以及經濟形勢變化等。特別是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無形資產更新周期加快,使其有效期限越來越短,評估時都應給予應有的重視。

『肆』 如何建立健全資產評估行業法律法規,加強評估准則的建設

期,財政部發布了企業司會同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秘書處制定的《中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新形勢下評估行業健康發展、規范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為評估行業未來科學發展勾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提出了要求,意義重大,是資產評估行業的一件大事,這既讓我們看到了行業發展的希望,又讓我們深感責任重大。
《規劃》提出的目標充滿挑戰,是評估人多年來的憧憬,順應了社會經濟發展對行業的要求,也充分體現了財政部黨組、評估行業主管司局對評估人的期望和認同;從中,更可以看出行政主管機關支持並扶持行業的信心和決心。我們評估行業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勵精圖治,努力拚搏,實現評估行業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評估行業應從以下方面理解和解讀《規劃》,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實現思想解放,科學指導實踐。
一、行業發展已積累了一定的事業基礎
資產評估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專業服務行業。特別是行業「三代會」以來,資產評估行業和協會發展持續進步,提高了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行業積累了再上一個新台階的體制、制度、人才、市場、國際等基礎條件。
一是有一套較為完備的管理體制,有持續發展的體制基礎。
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已經建立起政府行政監管、行業協會自律管理、評估機構自我完善的有機結合的行業管理格局,為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體制基礎。財政部企業司和中評協在行政監管和自律監管中合理分工,行政監管重在宏觀管理和政策引導,自律監管重在微觀管理和具體指導。二者的有機結合和有效運行,為行業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體制保障。中評協在積極配合財政部行政監管基礎上,以推動行業科學發展為目標、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提升行業公信力為主線,建立起准入機制健全、治理結構完善、退出機制合理完備的資產評估行業自律監管體系。中評協與多個部門溝通,有效幫助評估機構尋求獲得政府支持的路徑、反映訴求和呼聲,為機構發展開道護航。
二是有一整套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健全的准則體系,有持續發展的制度基礎。
我國資產評估法制建設逐步完善,評估立法取得重大進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草案)》已進入審議程序。目前行業法律法規體系是以《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即國務院第91號令為主幹,以行業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一系列有關資產評估的規章制度為主體,以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章制度為重要補充支撐的體系。公司法、證券法、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法、合夥企業法、拍賣法等相關法律,均規定了有關資產評估事項,在規范評估目的、對象、主體、程序、方法、監管等基本要素方面形成比較完整的框架,確立了資產評估的法律地位,為資產評估行業依法執業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
資產評估准則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為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近年來,評估行業准則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建立了體現中國特色、具有國際視野的評估准則制定模式,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准則制定經驗。截至目前,共發布了23項評估准則,建立起適應中國國情、與國際趨同、兼容性較強的評估准則體系。這些准則涵蓋了業務操作、職業道德和業務質量管理等主要執業領域和執業流程,既能有效指導評估實踐,又得到了國際、國內評估界、委託方和政府部門的認可。其中,專利、著作權、商標等多項資產評估准則項目填補了國際評估准則的空白,在國際上具有領先意義,從而使我國的評估准則建設實現了從「全面跟行」、「逐步並行」到「部分領行」的跨越。評估准則的制定和實施,提升了行業執業質量,提高了行業服務能力。
三是有一支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專業勝任能力強的評估隊伍,具備了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
中評協一直把隊伍建設作為行業發展的根本保障,建立並形成了「學歷教育、准入教育、繼續教育」三個階段、「高端人才、管理人員、執業人員」三支隊伍以及「中評協、地方協會、評估機構」三個層次的教育培訓體系,特別是在高端人才、國際化人才、管理人才、後備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培養了一批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評估機構和一支具有良好職業素質、較強專業能力的評估師隊伍;培養了一批包括首席評估師在內的具有國際視野、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培養了一些精通經營管理、擅長市場開發、具有戰略思維的管理人才。積極開展後備人才培養,資產評估本科和資產評估專業碩士學歷教育取得新進展,資產評估學科建設基地建設成效明顯,行業發展人才儲備機制不斷完善。行業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委託方認可度和社會公信力明顯提升。
四是評估服務領域不斷擴展,有持續發展的市場基礎。
行業實力不斷增強,形成一套市場開拓的有效路徑。市場是行業發展的基石。中評協以拓展服務領域為目標,以加強理論研究為基礎,以規范業務和服務市場並重為原則,積極推廣最佳執業實踐,幫助和引導評估機構拓展評估領域。通過多年的摸索實踐,建立了一套市場開拓的有效路徑,即按照「發現市場—— —研究市場—— —固化市場—— —發展市場」的路徑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延長評估服務鏈條,擴大服務輻射面,拓展評估市場。目前,評估市場已經涵蓋了動產、不動產、企業價值、無形資產等各類資產,涉及經濟、社會、政治建設等各個方面。評估服務范圍從國有經濟擴大到各種所有制形式,從單項資產擴大到整體資產、企業價值,從實體資產擴大到虛擬資產,從物質資產擴大到精神層面的文化資產。評估服務的經濟行為涉及企業工商注冊、改制上市、並購重組、企業價值發現、知識產權轉化、森林資源市場化、抵押擔保、公允價值計量以及不良資產、訴訟資產處置等諸多方面。
資產評估收入逐年快速增長,年收入增速達20%以上。綜合統計評估機構全部收入,年收入增速在30%以上。
五是行業國際地位和話語權日益提升,具備了與全球評估行業對話的國際基礎。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代表中國資產評估行業參與國際評估准則理事會和世界評估組織聯合會。近年來,中評協參與國際評估事務和重大課題研究的機率不斷增加,參與了對20國集團峰會提供專業咨詢及政策建議,推動提升評估行業在服務全球經濟穩定中的影響力;積極參與國際評估准則的制定工作,圍繞評估行業發展方向提出戰略建議,新版國際評估准則在結構、內容和風格方面也融入了中國評估行業的意見。中評協還與50多個國際和國家評估行業組織建立合作和交流關系,國際合作范圍不斷擴大,合作程度日益加深。中國評估行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專業引領影響力日益提升。
中國經濟總體向上的格局沒有改變,推動中國經濟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評估行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市場經濟越發展,資產評估越重要。
二、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服務社會管理創新,為評估行業加快發展賦予新的歷史使命。政府部門支持行業加快發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財政部推動評估行業做優做強做大的戰略實施和政策推力,評估收費辦法的全面推開和嚴格執行,為評估行業加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評估行業發展迎來不可逆轉的歷史性機遇。
一是經濟增長為行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市場機遇。
「十二五」時期,國家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攻堅,也為資產評估行業實現跨越發展帶來了機遇。資產評估作為規范市場運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專業服務行業,必將迎來新的市場機遇。
其一,資產評估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發揮專業作用。
資產評估作為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端服務行業,能充分發揮價值發現和價值管理作用,科學引導資源流向和有效配置,支持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資產評估可以為知識產權的轉讓、質押、出資、損害賠償等活動提供專業服務,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幫助企業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保護、運用水平,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
科學運用公共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加強宏觀調控,開展更高層次的資本運作,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也為資產評估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資產評估可發揮專業服務作用,全面參與預算資金使用的可行性研究、投資論證、項目申報和績效評價等工作。
同時,加快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技術等也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資產評估可以為健全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發揮專業支持作用。伴隨著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力度的加大以及碳市場、碳金融、碳排放交易的發展,碳資產評估業務成為市場客觀需求。
其二,資產評估在經濟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中發揮專業作用。
服務各類所有制經濟主體的改制與並購重組。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十二五」時期,國有經濟戰略調整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將進一步推動,企業產權轉讓、並購重組將不斷增加,產融結合將更加頻繁和緊密,這使得傳統評估市場的需求日益增多並向縱深拓展。同時,隨著非公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中央關於鼓勵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相關政策的出台,資產評估可以為民間投資及並購重組涉及的以非公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提供專業服務,以維護各類所有制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
服務財稅及金融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入和財政改革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對資產評估提出了更多需求,如會計公允價值計量改革、政府會計制度的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監管、預算改革、財政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和管理、內控體系建立及評價以及企業並購重組的稅務處理、財產稅稅基的確定、資源稅改革、排污權有償取得和交易制度的健全等方面都需要發揮資產評估的價值發現作用。在金融體制改革中,資產評估可以為國有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改制上市、抵質押貸款、不良資產處置、風險管理以及金融企業的產權交易等經濟活動,提供高水平的專業服務。
支持資本市場的發展。資本市場一直是資產評估的主要服務領域,公司的改制上市、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及信息披露等都需要資產評估專業服務,與資本市場創新和規范相關的證券資產評估、創業投資評估、私募股權投資評估等業務正在興起;同時,評估行業也要關注境外企業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的最新變化,為資本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專業服務。
服務文化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深化國有文化單位改革,需要充分發揮資產評估價值發現和管理的專業優勢,資產評估可以為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的轉企改制、文化企業產權交易、文化企業抵押融資、並購重組、改制上市等經濟活動提供支持,從而有力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
其三,資產評估在對外開放事業中發揮專業作用。
資產評估行業是以服務於國家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而誕生並成長壯大的。資產評估行業將繼續積極服務於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一是支持「引進來」。在吸引外商來華投資方面,繼續發揮資產評估的價值服務作用,幫助國內企業把握引進投資的價值,增強應對國際經濟風險的能力,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二是支持「走出去」。這里既包括為企業「走出去」服務,也包括為已經「走出去」的企業服務。我國正處於對外投資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行境外投資和並購重組。資產評估可以發揮專業優勢,為企業了解國際經濟形勢、國際通行的商業規則和境外市場等經營環境提供智力支撐,幫助企業准確把握海外投資的價值,進一步加強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維護我國境外國有資產權益,增強中國企業在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
二是黨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為行業加快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其一,黨中央、國務院歷來十分重視資產評估等市場中介行業的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規范發展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把推動現代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明確了加快行業發展的具體要求。近年來,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對資產評估行業作出重要批示,對加強資產評估行業監管、做好資產評估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所有這些都對促進評估行業健康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其二,政府部門和監管部門注重發揮資產評估作用。
政府部門和監管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強調利用資產評估工作強化監管,將資產評估等專業服務規定為法定業務和必備要件。中國證監會把資產評估作為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定價的核心環節;國務院國資委將資產評估作為維護國有資本權益、提升國有資產管理質效的重要環節。
銀監會、知識產權局、林業局、文化部等也高度重視發揮評估的積極作用,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林權制度改革、文化產業改革等重大改革推進和政策出台之時,都充分發揮資產評估的專業價值服務作用。
其三,財政部十分重視和支持資產評估行業發展。
財政部始終把資產評估作為市場經濟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謝旭人部長在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明確提出,資產評估在保障市場經濟健康運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會計工作、國有金融資產管理、推進財政資金績效評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為加強和規范資產評估行業的管理,財政部頒布了一系列有關資產評估管理的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發布推動評估機構做大做強做優的指導意見,會同國家發改委修訂了資產評估收費管理辦法,修訂發布了資產評估機構審批和監督管理辦法。財政部還注重在有關企業制度安排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強化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和企業財務能力管理,並鼓勵機構積極開展內控管理、管理咨詢等業務。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發揮資產評估專業優勢、推動評估行業科學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有力支持。
三是服務社會管理創新賦予評估行業新的使命。
加強社會管理能力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機制,是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深入研究社會管理規律,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和政策法規,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協同作用,推進社會管理的規范化、專業化、社會化和法治化,這就明確了經濟服務業社會組織在新時期的新角色。
資產評估行業是社會管理的重要參與者、社會管理創新的自覺實踐者和重要推動者,在提升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提供政府需要的專業服務,服務政府職能改革。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使得資產評估等行業協會將承接政府轉移過來的部分職能,從而提升中介行業的發展空間和社會地位。資產評估可以發揮熟悉經濟環境、企業情況、市場信息等優勢,為政府提供獨立、客觀的專業意見,幫助政府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二是履行專業監督職能,維護公平正義。資產評估通過提供獨立、客觀、公正的評估專業報告,為政府反腐倡廉、判斷國家的利益損失提供價值參考,幫助有關各方協調利益、化解矛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機遇稍縱即逝,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經濟社會發展為行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但我們也要看到行業面臨的挑戰。由於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等原因,現階段我國資產評估行業整體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傳統業務相對固定,新興業務領域亟待拓展;資產評估機構「小、散、弱」,難以滿足新時期強大的市場需求,難以提供相應規模和水平的專業服務;行業人才儲備不足,行業發展亟需人才支撐;等等。這些因素制約了行業的發展。資產評估行業要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明確思路,重點突破,促進資產評估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努力推動評估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指導,為市場經濟各類主體提供全方位專業服務,實現資產評估行業跨越式發展,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評估行業科學發展的戰略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轉變傳統觀念,創新服務理念,完善體制機制,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與轉變行業自身發展方式有機結合起來,把抓住機遇與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把服務改革開放和加強行業各項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促進評估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更好地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建設。
一要解放思想,轉變方式促發展。
解放思想必須與時俱進。實踐發展是永無止境的,只有主動順應市場對評估提出的新要求,才能以思想的領先促進發展的率先。轉變評估行業自身發展方式是行業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行業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建設的客觀需要。評估行業如何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新的優勢,歸根到底要靠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專業素質的提升,這是評估行業快速發展的新引擎,是評估行業提高競爭力的內在動力。
評估行業要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創新評估理念,拓展服務領域,加快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要進一步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做精做專做大資產評估價值鑒證和價值咨詢業務,同時大力發展管理咨詢類業務,提升該類業務在收入中的比重,推進評估業務結構調整;在積極服務國有經濟和大型企業的基礎上,大力拓展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的評估需求。要由單純為經濟發展服務轉為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服務;由單純為交易服務轉為為交易和管理服務;由單純的價值發現向價值管理、價值運營和價值咨詢延伸和拓展。
二要夯實基礎,提升能力促發展。
資產評估行業是市場經濟中智力密集、技術含量高的專業服務行業,高素質的專業服務是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所在。要內外兼修,強身健體,進一步加強體制機制、專業、隊伍等基礎建設,夯實行業發展基礎,科學引導大中小評估機構健康發展。
其一,評估協會要創新服務理念,加強基礎建設。
要創新體制機制建設。要進一步完善行業自律管理體系,創新行業管理機制建設,促進加快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要加強評估協會秘書處組織體系建設,要以開放的視野和前瞻性的思維大力推進管理咨詢業務拓展。通過完善會員體制,建立評估大平台。做好政策引導和宣傳工作,搭建創新服務平台,更好發揮協會溝通政府、企業和會員之間的橋梁作用,推進行業發展戰略的實施。
要加強人才和專業能力建設。全面實施資產評估行業人才戰略,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探索建立行業人才結構適應行業業務結構的培養模式。加強對內部控制規范體系、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認證等新業務的培訓,盡快適應新業務開展需求。研究改革評估行業執業資格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分類分級後續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勝任能力評價體系,促進資產評估從業人員知識結構更新和能力提升。要加強理論研究和准則制定工作。要完善准則動態更新機制,適時出台資產評估行業開展評價、分析、測算、調查等鑒證服務和管理咨詢服務的專業准則或指南,加強對開展管理咨詢等新業務的專業指導。加強評估准則國際交流與借鑒,發揮好評估准則在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專業影響力、服務輻射面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要加強評估理論研究,整合各方資源,創建以專家智庫、學科院校、機構專業成果共享等為主要內容的評估行業學術平台,為市場開拓和行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要加強評估機構建設。評估機構是評估行業發展最具活力的細胞。要加強評估機構建設,創新組織形式,科學引導評估機構規模優化、布局合理。一是推動評估機構做優做強做大。支持大型評估機構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鼓勵大型機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加盟國際評估公司。認真總結母子公司試點經驗,探索適合特大型、大型資產評估機構快速發展的組織形式,培養一批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評估機構,提升評估行業在經濟社會中的話語權,增強評估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二是促進中小機構科學發展。不斷提高中型資產評估機構專業服務能力和內部管理水平,滿足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學引導小型資產評估機構做精做專。研究制定促進中小評估機構健康發展相關文件,力求形成大、中、小評估機構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各有優勢,適應各類市場主體服務需求,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新格局。
其二,評估機構和從業人員要積極作為,提升服務能力。
評估機構要積極作為,發揮主觀能動性,及時捕捉政策和市場信息,創新服務領域、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豐富業務品種,完善業務結構。既要深化價值鑒證業務服務領域,又要加大咨詢業務拓展力度。要積極優化整合機構組織結構,合理設計制度框架,建立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有效防範風險,提升執業質量,形成品牌優勢,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
評估從業人員要主動適應市場變化,不斷提升適應新市場的專業勝任能力。要加強道德修養,嚴守准則,誠信執業;要勤於學習,善於思考,鑽研評估理論和評估相關理論,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業務素質,拓寬評估視野,鍛煉實踐技能,提高服務水平,提升勝任能力。
三要凝聚共識,抓住機遇促發展。
「十二五」時期是評估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新的歷史時期,評估行業要不斷深化認識,凝聚共識,牢牢把握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主線和政府宏觀調控的脈搏,在主動適應、有效服務政府宏觀調控大局中,在積極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實現評估行業的大發展。要切實增強機遇意識,既要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又要珍惜機遇、維護機遇,充分挖掘自身的專業優勢,把歷史性機遇轉變成加快行業發展的生產力,把看得見的發展空間變為摸得著、抓得住的評估市場,充分發揮評估服務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全面推進行業各項建設堅定不移地朝著既定目標前進,不斷開創資產評估行業科學發展新局面。
其一,繼續發揮資產評估價值尺度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評估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體系建設的關聯度越來越大,要繼續發揮資產評估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維護資產權益、優化資源配置中的價值尺度作用;在服務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中的專業支持作用;在服務公允價值計量、並購重組中的價值發現作用;在抵禦金融風險、保衛經濟安全中的輔助防範作用。
其二,深度發揮資產評估價值咨詢作用。
加快行業發展方式轉變必須深度發揮資產評估價值咨詢作用。要積極參與並發揮資產評估在服務財政資金運用、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內部控制體系評價和財務管理能力認證中的專業作用。要積極為優化公司治理結構、企業戰略並購、市場調查、投資論證、項目申報及境外資產管理等提供專業服務;要發揮資產評估在資源節約、能耗降低等方面的價值判斷作用和在自然資源保護、環境保護及中國傳統文化保護中的評價服務作用。
其三,大力發揮資產評估價值管理作用。
要以加快社會管理創新為契機,充分發揮資產評估的管理協調作用。發揮資產評估在協調利益、促進和諧中的公平標尺作用,在創新社會管理和改善民生、協助政府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在服務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的專業支撐作用。
在推動評估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廣大評估師和評估機構的主體作用。評 估師和評估機構是推動行業發展的主體,也是享有行業發展成果的主體。落實規劃措施,實現規劃目標,要依靠評估師和評估機構。評估師是評估行業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評估師在評估機構核心競爭力中佔有決定作用,要尊重和重視評估師的首創,為評估師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良好的條件,鼓勵並支持評估師和評估機構探索開拓市場的新路徑。
資產評估行業伴隨著改革開放誕生至今已發展了二十多年。二十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年輕的評估行業已經發生了徹底的變化,並成為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專業服務行業。行業的進步得益於評估人的共同努力,更得益於黨和國家營造的穩定的政治環境、活躍的市場環境、和諧的社會環境,得益於財政部及社會各界對行業的愛護以及為行業創造的良好外部環境。評估行業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行業,在實際工作中要以誠信理念、專業精神以及承擔社會責任感恩時代,回報社會,開拓進取。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逐步實施,資產評估行業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在財政部黨組的領導下,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大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銳意改革、乘勢而上,積極轉變發展方式,拓寬業務領域,提升服務層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譜寫資產評估行業科學發展的璀璨篇章,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伍』 急求論文提綱 論題:無形資產評估風險及控制

無形資產評估的風險及控制

內容提要:

無形資產評估由於存在大量復雜的不確定因素,導致了評估風險的存在。本文就不同評估方法中存在的種種風險,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並就如何減少風險提出了一些建議。此外,本文還提出無形資產資本化途徑是股權化和證券化,而這兩者都需要定性和定量的確定其價值。

計劃經濟時代,我國所有制形式單一,幾乎不存在產權轉讓,也就沒有確認無形資產的經濟環境。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開始走上了與世界經濟接軌之路,要素市場逐步形成與發展,並培育出企業產權變動的土壤。現代企業可以被認為是消耗有形資產,形成無形資產的經濟組織。無形資產的資本化要求越來越突出,其資本化途徑是股權化和證券化,而這兩者都需要定性和定量的確定其價值,這就需要進行評估。無形資產評估難度較大,因為它存在大量復雜、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導致了評估風險的存在。

一、評估風險

1.重置成本法

用重置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的公式為:評估價值=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成新率。

以歷史成本為依據,調整得到重置成本,這樣得到的重置成本是不準確而有風險的。首先,無形資產的形成過程較為復雜,而且時間通常較長,目前財務上對其核算也不嚴格(基本沒有完整的核算資料),這就是無形資產歷史成本的不完整性、弱相對性及虛擬性。其次,開發無形資產所耗費的資產與無形資產形成的價值沒有直接的聯系,有些無形資產開發時耗費巨大,並不能得到較好的收益;而有些無形資產形成時不一定花費很大的資金投入,卻能獲得可觀的收益。

以現行市價和費用標准估算重置成本:無形資產重置全價=∑物化勞動消耗量×現行價格+∑活勞動消耗量×現行費用水平。根據計算原理,這些物化勞動及活勞動的消耗量反映的是社會平均水平,在無形資產的形成過程中,這些實際消耗量難以區分或量化,另外,無形資產大都是非標準的,可以參考的社會平均消耗水平很難得到。

成新率難以確定。無形資產不存在有形磨損,只能根據其效用與時間的關系來推算,在這點上無形資產通常表現出的是一種非線性關系。有的無形資產是非線性遞減(如技術型無形資產),有的無形資產在一定時間內呈非線性遞增(如商標、商譽等)。有的學者推薦採用無形資產依附產品的壽命周期來估算,但產品壽命周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許多無形資產同時與若干產品相聯系,測算時不具有可分性。

2.市價法

市價法評估的風險在於無形資產產權交易市場不完善,不成熟,信息匱乏,交易案例很難找到。絕大多數無形資產具有壟斷性,在市場上難以找到相同或近似的評估參照物。無形資產的非標准性,使我們很難確定不同商標、不同商譽、不同專利、不同專有技術條件下的價格差異。

3.收益法

即使被公認為最適合無形資產評估的收益法也由於其方法本身的技術要求而存在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評估范圍的界定。資產評估范圍不僅直接決定了評估的工作范圍,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測算評估結論是否成立。無形資產評估范圍的界定困難,主要因為在時間上難以對技術資產的經濟壽命進行可靠的測定。對一種新的技術型無形資產來說,它的經濟壽命是隨著技術開發的深度而不斷延伸的,用現行的法定年限或協議年限去測定,實際上忽略了無形資產的可持續利用性。因此,我們常在評估中結合有形資產去界定無形資產的評估范圍。但有形資產會隨著投入規模的大小而變化,這使得「評估范圍」難以界定。

二是收益期的確定。確定無形資產的收益期,一要考慮法律合同壽命,二要考慮經濟壽命。我們常常以法定或協議的有效年限為依據,但是無形資產的收益期要受技術進步和使用頻率的影響。假如一項技術型無形資產法定有效期為50年,但實際上3、5年後就會完成技術更新,原有的技術即使繼續受法律保護,但已不再具有先進性,不能再為所有者帶來超額利潤。有的無形資產具有可持續開發利用的特性,如一些技術型無形資產的收益期隨其開發、升級而得到延長。還有一個問題是無形資產的獨占性。當一項無形資產被所有者獨占時,可以較為清楚地確定收益,但是隨著技術廣泛傳播,價格、成本方面的獨占優勢逐漸喪失,收益期相應減少。

三是收益的預測。無形資產必需依附於直接的或間接的物質載體來表現它的價值,其收益是一種超額收益。這種超額收益主要指:由於無形資產的存在使企業相關產品的產量、銷量增加或產品價格提高,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由於無形資產的存在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形成了生產經營費用的節約額;自創無形資產的存在和應用節約了無形資產特許權使用費。對無形資產未來收益預測是否准確,直接影響到無形資產價值的評估,而收益受很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使得收益的實現帶有極大風險。例如目前沒有贏利或是贏利甚微,這意味著無法根據現在的贏利狀況來預測未來的贏利水平。缺乏歷史數據,缺乏一定數量的經營信息,這對評估師來說,預測和推斷將缺乏有說服力的依據。

四是收益分成率的測定。無形資產必須與有形資產相聯系,它不能獨立產生經濟效益。我們在預測收益時,將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放在一起,然後通過收益分成率這個指數將無形資產的價值從綜合價值中分離出來。由於直接測定無形資產的分成率較為困難,我們通常先測算有形資產的分成率,再計算無形資產分成率。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分離出來的收益並不單是一種無形資產帶來的,它是除有形資產以外各種無形資產價值的綜合反映。

無形資產評估還具有一些其他的風險,如國家產業政策、行業發展規劃及地區發展政策對無形資產使用的影響;市場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無形資產的市場供求及無形資產的競爭情況,包括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無形資產轉讓特許權使用費標准;無形資產的使用狀況、機會成本;客戶背景、行業性質、經濟規模、管理水平、經營前景;客戶對評估結果的期望值、時間要求等;政府部門行政干預;機構管理混亂,操作不規范,未形成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評估人員法制觀念、職業道德、工作經驗等方面的欠缺,等等。

二、評估風險的控制

各種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都存在風險,在進行評估時,首先要注意方法的選擇。對於資產特性比較簡單,以成本攤銷為評估目的,側重現實可用程度的無形資產的評估,可用成本法或市場法。對於資產特性比較復雜,以轉讓、投資為目的,強調資產未來使用效果的無形資產,可採用收益法。在收益法評估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詳細了解被評估資產的基本狀況。包括:無形資產的取得過程、歷史沿革和公司概況;無形資產的產權狀況;公司經營環境及市場情況;相關法律、法規、及會計特別規定等;相似無形資產的最新狀況。

2.加強對數據資料的收集和分析。由於收益法是預測未來收益並折現的方法,而無形資產在收益、受益期、收益分成率預測等方面又存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所以在評估時一定要重視數據資料的來源及分析。對歷史資料的真實性嚴格審查,盡量減少猜測和假設。由於不可能得到十分完整的市場資料,因此應從多方面考慮發生某種誤差的可能性和適當的處理措施,避免在模型問題上走捷徑,要將模型建立在歷史財務報表的基礎上,並充分了解企業財務報表中會計和稅務的復雜性,避免重復計算資產。

3.盈利預測。收益法評估無形資產的核心部分是盈利預測,其結果的准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評估結果。預測必須建立在對被估資產收益狀況詳細了解的基礎上,要盡可能多地獲取歷史的會計資料、主要收益來源及主要成本項目的變動情況、結構情況。基礎資料應該不少於三期的歷史數據及不少於五期的預測數據。預測後,還要對盈利預測的基本假設、相關數據的來源及可靠程度、預測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復核。復核應當堅持謹慎性原則,對各項目的變動趨勢有充分合理的解釋。

收益預測要充分依靠被估單位的財務資料。未來收益的計算應以產品的生產銷售為中心進行,整體資產評估時,收益的計算應以企業全部經營活動收益為中心。被估資產往往只是在某些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中使用,也可能是在生產經營中的某個環節使用,而企業的財務資料是整體經濟活動的反映。這就需要進行「剝離」,將使用的被估資產的財務資料分離出來,最好的方法是剝離後形成一套完整的「模擬」損益表、成本表、資產負債表,這樣就需要被估單位有素質較高的財務和管理人員配合。我們在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採用了剝離方法,體會到只要進行詳細的工作,做到這一點並不十分困難,千萬不能隨主觀臆斷,編造希望達到評估值的超額收益資料。

在考慮收益額時,要確定該無形資產產生收益的最合理的生產規模和銷售數量。對一項技術應用的預測應以最佳市場背景為依據。這里的最佳並不是最大,而是指技術推廣應用的現實可能性,要根據技術滲透的一般規律綜合分析預測。它受無形資產本身特點、產品替代性、技術市場以及區域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水平、政治、文化、歷史等諸多因素影響。

超額收入不能簡單等同於超額收益。有些無形資產即使規格型號完全相同,其內在質量也有所不同,成本也不會相等。如注冊商標的所有人或使用人為了使自己商標的內在質量優於其他同類產品,在使用特種技術、配方、選料、款式設計、包裝、開拓銷路、佔領市場等方面的勞動和費用均有較大的差別。

4.無形資產的分成率確定。無形資產分成率的確定方法一般有邊際分析法、約當投資分成法、成本加權平均分析法等。在評估實踐中常有這種情況,獲得和運用某無形資產是該企業正常經營必不可少的條件,特別是使企業起死回生時更為典型。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採用邊際分析法,要得出無形資產收益期追加利潤占總利潤的比重,會遇到以下難題:(1)認為沒有該無形資產的貢獻企業瀕臨死亡,將生產利潤全部或大部分歸於超額利潤,誇大了無形資產的超額利潤。(2)按行業平均利潤率為標准確定超額利潤,企業雖然起死回生,但利潤率仍低於或等於行業平均利潤率,這樣就低估了無形資產帶來的收益。由於無形資產與其它資產的作用往往水乳難分,採用約當投資分成法較為合適。

5.無形資產收益期的確定可以採用法定年限法、更新周期法、剩餘壽命預測法。

6.折現率的口徑要與預期收益口徑保持一致。當以無形資產投資為目的時,可以以被投資項目所在行業的基準收益率加上風險調整值作為折現率。行業基準收益率由國家計委定期公布。風險調整值的確定要考慮無形資產的種類、特點和風險大小等因素具體分析。預期收益不確定性較大的無形資產在評估時應採用比預期收益不確定性較小的無形資產更大的風險調整值。

當以無形資產轉讓為評估目的時,可以以無風險報酬率加上風險報酬率作為折現率。在實踐中,可以選用風險報酬系數法等方法來確定。

除此之外,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加強對國家宏觀政策的正確理解,對已取得資料的再認識。在評估中,對國家宏觀政策,行業性、社會性的資料,必須正確理解,謹慎推敲,不可主觀臆斷,否則不可控風險因素也就無法避免。

2.完善無形資產評估的立法,統一管理。財政部於2001年7月23日發布了《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該准則規范了無形資產的評估和相關信息的披露。這一準則的出台對於減少無形資產的評估風險,規范無形資產的評估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加強業務及質量管理。評估機構要認真貫徹國家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努力使評估過程規范化,把風險意識放在首位。不惟利是圖,不做超過自身業務能力的項目,不受委託單位的影響而違規操作,不受政府行政干預而接受評估風險大的項目。

4.評估人員要提高執業水平、加強風險意識。評估人員應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堅持獨立、客觀、公正的執業原則,遵循操作規范,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技術,不斷研究評估理論,提高評估質量,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和風險意識,減少評估風險。

『陸』 目前無形資產所存在的問題

(1)無形資產評估中所存在的問題

①法律失范。無形資產的評估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規的指導下進行的,是以國家的政策規范為依據的,無論什麼性質的企業,無論何種形式的無形資產的評估都不能違背國家的法律規范。但是某些評估機構卻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做出了許多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事情來,使無形資產的評估工作出現了失范現象。有些企業在沒有產權變動的情況下,聘請或者委託資產評估其「商譽」,有的還通過新聞媒介公布其價值。這就嚴重地違背了國家有關嚴格禁止沒有產權交易目的的商譽評估公布的規定。企業和廣告部門向公眾公布沒有法律效力的信息,是不正當競爭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的競爭法和廣告法,是明顯的違法行為。某些評估機構不服從國家現行法律法規規定的評估目的,不實事求是地做出評估結論。有些評估機構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時不是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甚至應企業的要求,動輒就把企業的無形資產評估為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如果這種現象任其自然,則勢必有搞亂評估行業秩序的現實危險。有些評估機構未取得合法的評估資格,或者聘用了沒有評估資格的人擔任評估人員。

②方法失范。無形資產評估應該建立在科學的評估體繫上,其評估方法和價值參數的選取是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的。可是某些評估機構對企業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評估方法和價值參數的選取存在著許多不科學、不嚴謹之處。主要表現在:評估方法選擇不當,圖簡單、貪省事,只選擇比較容易的評估方法,不願做認真的、細致的、全面的評估工作;評估的價值參數和技術參數不當,或是由於業務水平不高,或是由於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從而導致評估的結論缺乏科學依據:評估的分析調查方法和計算公式選擇不準確,或計算出現嚴重失誤,從而導致評估的失范。

③倫理失范。無形資產的評估同有形資產的評估相比要復雜得多,在評估過程中,經辦人的主觀因素所佔比重也要大得多。評估的結論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評估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好壞和職業道德修養水平的高低。評估行業的職業倫理要求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客戶負責的態度,盡一切努力使評估工作做到嚴肅、認真、細致,使評估結論客觀、公正,而不能為了迎合某種需要或追求某種轟動效應,使評估工作出現隨意性。但是某些評估機構不是由於具體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的問題而導致結論失真,而是因為主觀上的原因或其他方面的因素而導致出現假數據或假結論,這就不是一個業務技術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典型的倫理問題。近幾年資產評估業務需求的激增,資產評估機構的數量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增加,資產評估從業人員也隨之增加,這種增加既有必然性又帶有盲目性,其不利的一面就是評估人員的整體素質下降,一些評估機構的人員素質、結構、數量都不符合規定要求,影響了無形資產評估質量。

(2)對策和建議

①盡快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使無形資產評估業有法可依。無形資產評估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為了適應市場需要,一些地方己相繼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或法規,如河南、深圳等地頒布的「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等,有力地推動了地方或行業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發展。但是,由於評估方法、標准等方面存在差異,勢必影響無形資產產權交易和國內外市場的銜接。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統一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來調整政府主管部門、中介機構以及佔有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種種關系,界定各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規范各種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性質、功能、種類、形式、標准和職業道德。保障無形資產的佔有者、使有者的各種權益。促使無形資產資源在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下,實現合理流動,達到優化配置提高全社會無形資產的效益。這些政策法規應該包括:「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條例」,明確評估的范圍、程序、評估方法、評估結構及其管理、法律責任等:「技術評估師管理條例」,技術評估師作為一種職業資格,應明確其資格考試,認定登記業務范圍,評估規則,管理方法以及法律責任等;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其他行規行法和職業道德等。

全國無形資產評估管理辦法或條例,應成為我國知識產權法規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並科學地規范全國的無形資產評估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城市,也應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地方性無形資產評估法規,使全國各地的無形資產評估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促進無形資產評估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國務院已經建立知識產權辦公會議制度,負責研究、協調全國知識產權工作,加強對知識產權的領導。無形資產評估機構除對其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和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外,還應結合無形資產權利化特徵和無形資產保密性極強的特點,規定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無形資產評估機構與委託方串通作弊,使被評估的無形資產構成侵權的,應負連帶責任;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在評估過程中,由於泄密或竊密,給有關單位和個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並賠償其經濟損失。

②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專職評估機構,規范評估行為。全國各地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可以是綜合性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也可以是專門性的技術、商標、版權、計算機軟體等評估機構,並應逐步設立,進行試點,決不可以一哄而上,盲目設立,還應確實加強對無形資產評估隊伍的培訓工作。有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盡快按照科學、統一、效能的原則,扶持和建立一批按照市場規律運作的無形資產專職評估機構,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武裝起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脫離任何行政主體,遵循真實性、公正性、科學性的原則,維護委託方的合法權益,成為依法執業的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建立應經省級以上的國資、科技等部門的資格認證,業務上受上述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另外,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應利用計算機和現代通訊技術等各種手段,收集和處理各種市場信息,建立資料庫,面向社會提供各種形式的信息服務。

③按照國際慣例,建立技術評估師制度。無形資產評估業是依託科學技術和其他知識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新興行業。無形資產評估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綜合性、創造性及復雜性等行業特徵。這就要求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嚴謹的科學態度,廣闊的知識視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工作能力等。然而,目前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中大多是科技人員或財會人員,對干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領域,需要認真學習和研究無形資產評估的理論、方法和技巧,學習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新的專業及財會知識等。這就使得處於起步階段的無形資產評估業遠遠滿足不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更不用說與國際市場接軌。所以,迫切需要建立對無形資產評估的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擇優選拔、嚴格錄用,建立起規范、科學的技術評估師資格認證制度,盡快建立一支富有獻身精神,熟悉評估業務,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無形資產評估專業隊伍,為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人才支撐,為無形資產評估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建立和完善

債權人敢於接受知識產權擔保除了首先要確定知識產權的價值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夠有順暢的渠道實現知識產權的變現,因為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其本身並不需要抵押的知識產權。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和平台。

首先,加強無形資產交易立法,制定專門的無形財產交易法規,依法規范無形財產交易行為;

其次,應當搭建知識產權信息平台。對各類知識產權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實現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的共享。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在統一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台上構建製造業、海洋、農業、中醫葯、食品等不同專業和領域的知識產權信息資料庫,形成大規模、高質量、專業化的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庫群,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全面、快捷、便利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

再次,整合現有技術產權交易中心、專利交易市場和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統一建立包括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同時開通網上知識產權交易市場。

『柒』 資產評估面臨哪些挑戰

資產評估機遇挑戰改革
一、從《資產評估法》看行業機遇和挑戰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評估行業已經形成了包括資產評估、房地產估價、土地估價、礦業權評估、舊機動車鑒定估價和保險公估在內的六大類評估專業,分別由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商務部和保監會等五個部門管理。這就是行業人士都熟悉的「五龍治水」,這種多頭管理體制不僅增加了政府監管成本,也加重了評估機構的負擔,不利於公共管理形象的樹立,這種管理體制的根源在於評估行業法制建設不健全,沒有一部行業的根本大法。資產評估法的頒布對於評估行業結束多頭管理,統一管理,凝聚行業力量,將評估行業做大做強有著顯著的積極影響。今年,折騰了7年的《資產評估法》終於進入了二審,總的來看,與一審稿相比,二審稿一個突出特點是按照簡政放權、政社分開的要求,將更多政府部門管理許可權向行業協會下放,著力釐清、理順政府、行業協會、評估機構之間的關系。其在一審稿的基礎上,第一個亮點是補充了關於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獲准注冊的,由資產評估協會頒發執業證書,並報國務院相關部門備案,把政府從考試,注冊這類細節實務中解脫出來,使政府在宏觀指導上投入更多的心血;第二個亮點是在設立評估機構上,今後不再實行先主管部門審批、再工商登記的制度,選擇商事主體向工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即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第三個亮點是對評估師、評估機構執業要求更加明確;這些新的草案完善將進一步減少行業一直以來被人詬病的行政干預,維護資產評估師作為第三方的獨立和客觀。
雖然《資產評估法》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但是目前其頒布的可行性和是否能夠真正達到大家所希望的效果仍然存在諸多挑戰,比如,利益各方的博弈仍然激烈,各級行政部門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領地」,圍繞《資產評估法》的爭論一直不斷。這也是為什麼資產評估法遲遲不能出台的原因。其管理體制中關於由其中哪一家來主導協調配合機制仍然沒有定論,但是由任何一方主導都有可能引發其他幾家的不滿,而如果沒有任何一家來主導,協調配合機制又難免空轉,不能實現統分結合的目標。另外諸如目前評估協會是否有能力能夠承接政社分開,簡政放權這些挑戰都是需要慎重思考解決的。
二、從《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指南》看機遇和挑戰
國際會計准則的趨同性使得目前來說,公允價值的計量和研究從學術研究正在進入到實踐運用領域,資產評估如何更好的服務於財務報告成為行業未來發展重要的機遇。該《指南》有效銜接了會計與評估的工作,通過作為獨立第三方的資產評估師獲取充分信息,進行專業審慎分析,確定公允價值將有利於滿足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客觀性。
長期以來,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業務主要以國有資產為主,評估的主要經濟行為主要涉及的是企業改制、合並、股權轉讓和重組,多以產權的交易和置換為主,《指南》指出的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將對評估的業務類型產生重大影響,帶來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使評估的業務不在局限在法定業務上面,回歸到本來的市場主體中去。但是同時,以財務報告為目的業務類型多樣化,其業務類型將涉及到與價值評定相關的議定程序,協助企業管理層對能否持續可靠地取得公允價值作出合理的評價,這就需要資產評估師不僅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還應該擁有更細致的溝通和分析能力。另外評估對象的多元化,也給資產評估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企業的資產千差萬別,商譽等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復雜性,使得資產評估師要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再者,評估師還需通過正確理解《指南》,構建資產評估價值類型和會計計量屬性的邏輯關系,會計准則中涉及的公允價值、可變現凈值、重置成本、現值都應該與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相對應,通過構建這個邏輯關系,不僅有利於滿足服務會計的需求,還能夠幫助評估工作的展開。
三、結束語
資產評估行業市場放開已是不可迴避的事實,此一步終將是評估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和歸途,只是來的有點突然而已;就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趨勢而言,根據目前的市場格局,咨詢類和企業整體價值評估是其他評估行業不可取代的,也是最貼近市場的業務。雖然沒有了資格准入,並不意味著要降低評估師准入的門檻,相反資產評估行業協會應以此為契機,加強資產評估師考試內容和市場需求之間的契合度;再者,行業協會應制訂更加嚴格和更高標準的評估資格發放制度,雖然政府層面已不要求,但是為了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聽之任之是萬萬不行的,沒有了資質的限制,隨便哪家機構都來參與,客戶如何來進行甄別?良莠不齊的執業水平也勢必產生更加嚴重的靠壓價等惡性競爭的出現,沒有質量、不講誠信,才是評估行業的滅頂之災。

『捌』 進一步完善無形資產管理與核算的幾點建議

四)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重要性
如果某項資產在總資產中佔有很大的比例,或者是起關鍵作用的資產,我們就應當對其予以確認,相反,對那些只佔有很小比例的資產,就可以根據重要性原則,不進行核算。
四、我國目前無形資產核算應該包括的范圍
根據以上討論,筆者認為,對於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等,由於價值比較容易確認,核算成本較低,應當納入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在這些問題上理論界和實務界也已經達成了共識。而對於商譽、人力資源、知識資本、顧客資源、供應渠道等資源,則應分別情況處理。
(一)關於商譽的會計核算
對於自創的商譽,不應當將其納入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而對於企業並購活動中發生的商譽,則應當予以核算。這是因為,自創商譽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價值構成復雜,形成成本具有不可驗證性,為企業帶來的收益也經常波動,對其准確計量比較困難。
而且,筆者認為對自創商譽進行確認並不符合歷史成本原則。這是因為企業的有形資產和其他無形資產可能因為時間的變化而發生增值,但出於歷史成本原則的考慮,我們在進行會計處理時,並不對這些增值進行核算。這時如果核算自創商譽,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這部分資產的增值進行了間接確認,不符合歷史成本原則。而對於企業合並產生的商譽,其價值的計量比較簡單,而且這種情況下對其他各項資產也進行了評估,考慮了其增值,因此就應當將其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
(二)關於人力資源等的會計核算
對於人力資源、知識資本、顧客資源、供應渠道以及企業組織架構等,由於對其進行計量比較困難,目前不應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盡管這部分無形資源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但這種收益的實現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並對其他資產具有很大的依賴性。而且從產權的角度來看,很難說他們為企業所擁有,並不完全符合資產的定義。對這些資源進行區分、進行計量也相當困難,如果強行將它們納入無形資產進行核算,並不能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相反會導致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最終影響決策質量,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與我們核算無形資產的初衷背道而馳。
實際上,這些資產的價值已經由在企業的利潤表進行了反映,而且利潤表的反映有時更准確,更合理。超額收益就是企業擁有某些特殊資源的體現,正是因為企業收益的不同,我們才能夠從收益出發而不是傳統的從資產出發去正確估計企業的價值。筆者認為,如果將所有無形的資源納入會計核算體系,將會使所有企業的資產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說等量資本產生等量利潤,那時或許利潤表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那麼我們憑什麼去確定企業的價值呢?這個問題有待以後進一步討論。

『玖』 求我國對於無形資產如知識產權和商譽的資產評估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1) 對評估對象和范圍把握不準
由於對無形資產或商譽認識不足,造成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一是在中外合資合作過程中對中方無形資產不進行評估或低估,使其無償被合資企業使用。據統計,我國有90%的合資企業在合資初期未將其商標權、專利權、商譽等無形資產進行評估。二是在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過程中,企業資產往往按賬面原值折股,或者對國有無形資產不評估、計價,不入賬,使得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無形資產被排除在股本之外,一些企業即使對無形資產作價計股往往也只限於商標、專利等易於評估的無形資產,而對那些評估難度較大的無形資產入商譽、特許經營權等則忽略不計。此外,在企業承包、租憑經營以及兼並、聯合過程中也是如此。

(2)評估標准不統一,方法不科學,誤差大
世界上由許多國家和地區,對無形資產評估制定有統一的標准。在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資產評估法》,更沒有無形資產評估的實施細則。無形資產評估缺乏量化標准,很難精確提供客觀數據,無形資產評估結果往往誤差很大,超過國際認可的20%的可接受界限,人們對評估的公正性、客觀性心存疑慮。

(3)評估管理不規范,評估市場混亂
我國無形資產評估組織雖然近年來得到較大發展,但管理相對滯後,還很不完善。
一是行政干預嚴重。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大多數評估機構都掛靠政府部門,有的行政領導干預評估標准,影響評估的客觀公正性,評估機構與政府部門脫鉤改制的問題亟待解決。
二是評估機構無信譽等級。目前任何一家評估機構只要拿到評估資格,就可在全國范圍內從事資產評估業務,不管評估專業水平高低,評估力量強弱都處於一個層面上競爭,某些機構使用不正當手段得到項目,力量雄厚的機構卻得不到足夠業務,不利於優勝劣汰。
三是壟斷嚴重。按國家有關規定,資產評估機構取得資產評估資格後,其執業范圍是不受地方和行業限制的。但目前一些地區和行業仍存在封鎖現象。如一些地方的行業主管部門相繼成立評估機構,重點放在本行業所屬企業的資產評估或本部門職權范圍內的資產評估業務上,有的評估機構獨攬業務,採取發包形式從中收取管理費。

(4)評估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資產評估工作涉及到會計學、工程技術、市場學、法學等多門科學,知識含量高,要求執業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操作經驗,而對於無形資產評估人員素質要求則更高,而我國目前不少執業人員是從行政機關分流的離退休人員及聘用人員,未經嚴格的業務培訓和資格審查,結果導致評估中操作不規范,鑒定不科學,數據不準確,評估質量不高。

『拾』 資產評估風險的防範對策

資產評估風險的防範對策:
通過上述對資產評估風險成因的分析,可以考慮採取以下對策防範資產評估風險。
加快資產評估相關法律准則建設
加快資產評估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和評估准則體系建設
(1)統一立法,加快評估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的步伐
鑒於我國資產評估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不統一,資產評估管理條塊分割、多頭管轄的現狀,首先應盡快制定《資產評估管理法》,將國有資產評估和非國有資產評估都納入它的管理范圍,以此作為資產評估全行業管理的法律規范。其次,為了加強注冊資產評估師隊伍的管理,更好地發揮注冊資產評估師維護各類所有者權益的服務作用和在社會中的公信力,應盡快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資產評估師法》。 通過統一立法管理,將資產評估納入法制軌道,使資產評估人員有法可依,以保證和促進資產評估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2)盡快建立資產評估准則體系
鑒於許多評估領域還沒有執業規范,導致評估工作中的主觀性、低質量、高風險,評估協會應積極推動和開展資產評估理論與實務操作方法的研究,在目前已實施的《資產評估准則—基本准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准則—基本准則》的基礎上,盡快制定評估具體准則、評估指南、評估指導意見和資產評估質量控制准則等,建立起我國統一的資產評估准則體系,使資產評估師掌握起執業的武器,減少資產評估的風險。
政府應當為評估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和支持中介服務業的發展,評估機構執業不受行業和地域的限制。政府要實行統一的行政管理,主要是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對評估機構進行宏觀方面的指導和監督。行政部門應當積極為資產評估機構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支持評估機構走企業化的自主發展道路。政府行政工作人員要轉變思想觀念,樹立為中介服務業服務的意識,禁止行政干預和人為障礙。
資產評估機構應加強對評估風險的防範
評估機構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從長遠利益來看,應當加強對資產評估風險的防範。
(1)建立一隻高素質的職工隊伍
資產評估機構要建立嚴格的用工標准,招收已經考取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資格的人員。著意培養一批業務骨幹力量,同時注意隊伍的梯隊建設。資產評估機構應定期舉辦有效的培訓,鼓勵工作人員自學,在工作中對他們進行監督和指導,以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
評估機構要建立對評估人員的獎懲制度,這樣做不僅可以充分調動評估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執業質量,而且還會對防範風險起到有效的積極作用。
(2)招聘資產評估專家作為機構顧問
由於資產評估涉及的評估范圍大,而每個評估人員的知識面相對有限,因此,評估機構聘請資產評估專家作為自己的顧問,非常必要。評估機構可以根據自己所從事的主要評估領域,聘請在財務會計、工程技術、經濟管理、金融、法律以及特殊資產等方面有一定造詣的專家作為自己的顧問,就資產評估執業中的難點、疑點問題進行咨詢,定期接受資產評估法律法規、執業規范等方面的培訓、教育和專業指導。設立資產評估顧問,有助於提高評估工作質量,防範評估風險。
(3)進一步完善資產評估報告的內容及格式。
在評估實踐中,由於存在評估人員在報告書中表述不當而在訴訟中敗訴的事例,因此評估師應當按照不同評估范圍來規范資產評估報告書的內容及格式,做到報告書中的數據資料都有據可查。同時,在資產評估報告書盡量增加一些保護性條款或內容。資產評估報告的撰寫要做到格式統一、內容規范、表述准確、語言精煉。完善資產評估報告書的內容及格式有助於減少資產評估結果使用風險。
(4)建立資產評估風險保險制度
為了降低資產評估風險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借鑒國內外同類行業的做法,評估機構應建立評估風險保險制度,如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自身建立職業風險基金,進行自保,或者向保險公司申請設立評估執業責任保險,等等。
(5)加強評估機構內部管理,建立內部質量控制制度
資產評估機構要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完整詳盡的標准化執業程序,如:執業操作規范制度、項目負責制度、內部審核制度、風險評價制度等,最大程度地保護自身和評估人員的利益,把風險降低到最小限度。
建立評估全過程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包括評估業務受理、評估前期准備、具體評定估算、出具評估報告以及評估檔案管理在內的整個評估過程的質量控制,在每個階段都規定出評估工作的重點和質量,以及評估人員防範風險應注意的問題。建立評估過程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是規避評估風險的關鍵性措施。
資產評估人員應大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為了防止被停止執業等風險,評估人員應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以取得個人事業的長足發展。
(1)轉變思想觀念,增強評估風險意識
資產評估人員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充分認識到資產評估風險是關繫到自身生存發展和切身利益的大問題。評估人員要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就必須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建設,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業務理論和實踐水平。
(2)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建設
《資產評估職業道德准則—基本准則》就規范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道德行為、提高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道德素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誠實正直,勤勉盡責,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資產評估師在承攬業務、評估操作和評估報告形成過程中,不能受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預和影響,要在實質上和形式上保持雙重獨立,避免評估報告使用人的不當指控。
(3)大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資產評估人員要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充分理解和掌握有關資產評估方面的法律法規,嚴格遵循資產評估操作規程,熟練掌握資產評估的理論以及各種類型資產評估的方法。資產評估人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自覺參加職業教育培訓,開展各種形式的業務交流,提高評估過程中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資產評估准則
根據我國資產評估管理要求和國際資產評估慣例,資產評估中的資產評估准則有重置成本、現行市價、收益現值和清算價格等四種。 1.重置成本重置成本也稱現行成本或重置價值,它是指在現時條件下,按功能重置資產,並使資產處於在用狀態所耗費的成本。 重置成本標准必須建立在資產續用的前提下才可使用,如果資產改變用途,或是無法經營而中斷運轉,在資產評估中就應改用其他價格標准。資產的續用形式有在用續用、轉用續用和移用續用,不同續用形式會影響重置成本計價所考慮的具體因素。 2.現行市價現行市價是指無形資產評估在公開市場上的銷售價格,這種銷售可以是實際銷售,也可以是模擬銷售。現行市價應是在有充分的市場競爭,交易雙方都沒有壟斷及強制,而且雙方都有足夠時間和能力了解實情,具有獨立的判斷和理智的選擇的條件下進行。決定資產現行市價的基本因素有:資產本身的再生產成本價格。一般來講,資產價格高低取決於其生產成本的高低;資產現時功能狀況、質量因素、技術參數及損耗狀況,在一般情況下優質就會優價;市場供需情況,一般情況一項資產供大於求,其價格會下降;如果求大於供,價格就會上。 我國在現時情況下,資產評估准則尚未完全形成,市場信息渠道尚不夠暢通,評估者的實踐經驗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除土地及房屋評估以外,以現行市價作為價格標淮,對某些資產評估時尚有一定難度。 3.收益現值收益現值是指資產評估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量的貼現現值之和。收益現值的本質是本金市場價格,是剩餘價值的本金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者投資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獲得預期收益。在正常的經營條件下,投資者欲獲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須在資產方增加投資或提高收益率。投資越多資產價值就越大,反之越小。從 本金運動的目的看,本金和收益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投入一定量的本金,可獲得—定量的收益,反之,根據一定量的收益,也可追溯為一定量相應的本金。這就形成了兩個概念:一是本金收益率,即投入的本金與預期收益的比率,二是收益本金化率,即預期收益還原為本金的比率。收益現值就是年預期收益除以適用本金收益率後的商。 以收益現值作為資產的價格標准,意味著資產所有者流動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買賣,而是將資產作為收益能力來買賣,無形資產評估在預期收益比較穩定的情況下: 資產現值=收益現值=預期收益/適用資產收益率 收益現值標准在應用中有兩個不足,一是決定收益現值的預期收益額和資產收益率預測起來因難。二是用預期收益作為被評資產價值的基礎,似乎與資產實體本身無關,故用起來難度大。但盡管如此,收益現值仍有其無法替代的優越性。 收益現值標準是在企業持續經營的前提下,資產評估准則只能是整體資產或具有單獨獲利能力的資產,並且在預期收益較為穩定的條件下應用才較為科學。 4.清算價格清算價格是指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停止經營或破產後.要求在一定期限內以變現的方式處理其資產,以清償債務和分配剩餘權益條件下所採用的資產價值,也就是在非正常市場條件下資產拍賣的價格。企業停業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破產或是歇業,也可能是合作期滿。但無論是什麼原因停業,其核心問題都是清償債務,而且通常情況下要以現金形式償還。這就決定了清算價格的基本特點是快速變現。由於受到期限限制和買主限制,其價格一般大大低於現行市價。清算價格有強制清算價格,有序清算價格和續用清算價格。以清算價格作為資產的計價標准,稱為清算價格標准。 資產評估業務的價格標准應根據資產業務的性質、評估目的和前提條件加以選樣。從原則上說,資產評估業務和價格類型應該是嚴格匹配的,不存在資產評估准則的相互替代問題。但在實踐中出於種種原因和評估條件的需要,具體操作時可能產生價格類型替代的必要性。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替代還可能提高評估質量和資產業務質量,也便於實際操作。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評估法規建設不健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