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用「遞延收益」科目核算不征稅收入
一、運用「遞延收益」科目核算不征稅收入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 號)中規定如下:淤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於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盂企業將符合規定條件的財政性資金作不征稅收入處理後,在 5 年(60 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的部分,應計入取得該資金第六年的應稅收入總額;計入應稅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發生的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由於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為無償取得,且政府不享有企業的所有權,所以屬於政府補助。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 16 號———政府補助》的要求,應採用收益法中的總額法進行會計核算,即將政府補助全額計入當期收益或遞延收益。「遞延收益」科目專為核算不能一次而應分期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而設置。
筆者建議利用「遞延收益」科目核算政府補助的特點,在收到不征稅收入時,一律記入該科目。當不征稅收入在支出形成費用時,形成資產的,在計提折舊或攤銷時,再將「遞延收益」轉入「營業外收入」,金額為對應的費用和折舊或攤銷金額。具體會計處理如下:
收到政府不征稅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支出形成費用時:
借:管理費用等
貸:銀行存款
同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支出形成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資產折舊或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累計攤銷)
同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如果企業將符合規定的財政性資金作不征稅收入處理記入「遞延收益」科目後,在 5 年(60 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的部分,在第六年應轉讓營業外收入,會計處理為:借:遞延收益;貸:營業外收入。
2. 上述做法可以有效減少納稅核算工作。按照會計准則的規定,不能一次而應分期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先記入「遞延收益」科目,以後再按期轉入「營業外收入」科目,實際上大部分政府補助沒有期限的規定,企業在收到時一般記入營業外收入。如果上述不征稅收入沒有在相同年度支出形成費用,企業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需要進行納稅調整。另外,在以後年度,由於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而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也需要進行納稅調整,對於攤銷期較長的長期資產納稅調整工作會更加頻繁。而採用上述做法,收到收入時不影響損益,支出和攤銷時也不響損益,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一致,可以不必進行納稅調整,能有效減少納稅核算工作。
上述做法與會計規定也不矛盾。由於我國絕大部分企業為非上市公司,其對外提供的會計資料主要是為了滿足稅務征管的需要。所以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可以減少納稅調整事項。地方政府經常會在上市公司業績不佳的情況下,給予一些政府補助,上市公司將所得記入「營業外收入」,可提升公司業績,而本文給出的做法可以避免上市公司通過政府補助粉飾公司業績。為了更好地反映不征稅收入的核算情況,建議企業可以在會計報表附註中進行相關信息的披露。
二、「遞延收益」科目的其他運用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和技術維護費用抵減增值稅稅額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15 號)中規定:增值稅納稅人 2011 年 12 月 1 日以後初次購買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包括分開票機)支付的費用,可憑購買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全額抵減(抵減額為價稅合計額),不足抵減的可結轉下期繼續抵減。增值稅納稅人非初次購買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支付的費用,由其自行負擔,不得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減。
根據上述規定,可以利用「遞延收益」科目,進行相關的會計處理。具體會計處理如下:
購入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同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遞延收益。
計提折舊時: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同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⑵ 對會計做遞延收益且不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的,通過填報什麼進行納稅調整
1、對不符合免稅條件的遞延收益,應當在收到款項時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2、由版於後續使用該權資金購建的資產的折舊、攤銷等可以照常稅前扣除,因此,該項遞延收益的帳面價值會小於計稅基礎,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3、在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在該遞延收益的攤銷年限內預計將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的前提下,可就該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⑶ 遞延收益的處理
企業在進行遞延收益處理的時候,應特別注意與此相關的所得稅問題。根據《關於企業補貼收入征稅等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081號)第一條:企業取得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者外,應一律並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根據該規定,按照新企業會計准則的核算要求,企業在以後期間收到政府補助金額,如例1,在年度所得稅匯總清算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條件時應確認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如果企業在當期收到該政府補助金額,如例2,在年度所得稅匯總清算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條件時需要確定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
例1:某糧食企業按照相關規定和有關主管部門每6個月下達的輪換計劃出售陳糧,同時購入新糧,為彌補該企業發生的輪換費用,財政部門按照輪換計劃中規定的輪換量支付該企業0.06元/斤的輪換補貼。該企業根據下達的輪換計劃需要在20X8年10月至20X9年3月輪換儲備糧2億斤(每月轉換儲備糧量相同),款項於20X9年3月收到。
(1)20X8年10月份應根據輪換量2億斤和規定的補貼額0.06元/斤,確認其他應收款1200萬元
借:其他應收款12,000,000.00
貸:遞延收益 12,000,000.00
(2)20X8年10月將補償10月份的補貼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2,000,000.00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利得2,000,000.00
(3)以後每月份的分錄同(2),同時20X9年3月份收到政府補助金,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2000,000.00
貸:其他應收款12,000,000.00
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首先確認一項資產和遞延收益,然後在相關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需要注意的是,遞延收益的分攤的起點時「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遞延收益分攤的終點是「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或資產被處置時(孰早)」,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出售、報廢、轉讓等),尚未攤銷的遞延收益應當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例2:20X9年1月1日某企業收到政府450萬元財政撥款用於購買科研設備1台。企業於1月29日購入該無需安裝的設備並交付使用,實際成本480萬元,其中用自有資金30萬元支付。該設備使用壽命10年,直線法計提折舊,無殘值。8年後的2月1日出售該設備,收到價款120萬元。
(1)20X9年1月收到財政撥款
借:銀行存款 4,500,000.00
貸:遞延收益 4,500,000.00
(2)20X9年1月29日購入該設備
借:固定資產4,800,000.00
貸:銀行存款 4,800,000.00
(3)自20X9年2月每個資產負債表日計提折舊,分攤遞延收益
借:研發支出40,000.00
貸:累計折舊 40,000.00
借:遞延收益 37,500.00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利得37,500.00
(4)8年後的2月1日出售該設備,同時轉銷該遞延收益余額
借:固定資產清理960,000.00
累計折舊 3,840,000.00
貸:固定資產4,800,000.00
借:銀行存款 1,200,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960,000.00
營業外收入240,000.00
借:遞延收益 900,000.00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利得 900,000.00
⑷ 資產按照工作量法計提折舊,遞延收益如何攤銷
政府補助購入固定資產,該資產按照工作量法計提折舊,相對的遞延收益也按工作量法攤銷。
⑸ 攤銷遞延收益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1.取得遞延收益時:復
借:銀行存制款
貸:遞延收益
2.在收益分攤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與國際會計准則相比較,在中國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中,遞延收益應用的范圍非常有限,主要體現在租賃准則和收入准則的相關內容中。
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政府補助准則確認的應在以後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
企業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政府補助,在「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政府補助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三、遞延收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xx資產」或其他資產類科目,貸記本科目。在相關的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分配遞延收益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科目,處置該資產時,將該資產對應的遞延收益科目余額轉入資產處置收益(營業外收入)科目。
(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⑹ 遞延收益從什麼時間開始攤銷
資產開始折舊或攤銷的時點。如補助款購買的是固定資產,遞延收益從固定資產開始使用的下個月開始計入營業外收入。如果是無形資產,就從可以使用的本月開始計入營業外收入。
⑺ 遞延收益需要交增值稅嗎
不管是與資產還是與收益相關的遞延收益,計入損益表的時候都是記入營業外收入,是不徵收流轉稅的,也就是說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比如,收到某個與收益有關的政府補助,需要在以後5年內進行攤銷,
收到補助款時:
借:銀行存款 50000 貸:遞延收益 50000
第一年攤銷10000元計入營業外收入
借:遞延收益 10000 貸:營業外收入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