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形資產稅收優惠政策
法律分析:1、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二十八條 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農業稅應納稅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核定。
第二十九條 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以及經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委託的單位和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稅款徵收活動。
第三十條 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處理。稅務機關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手續費。
㈡ 企業重組稅收優惠政策
吸收合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合並後,其中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而繼續存在,而其他公司主體資格同時消滅的合並。合並方通過企業合並取得被合並方的全部凈資產,同時注銷被合並方的法人資格,被合並方原持有的資產、負債,在合並後成為合並方的資產、負債。 簡單的說,有A、B兩個公司,A是吸收合並方,B是被吸收合並方,那麼吸收合並完成後,A公司存續,B公司注銷,最後只剩下A公司一個法人主體。
企業進行吸收合並的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於企業內外資源的整合,減少同業競爭 通過吸收合並可以較好地解決企業內部同業競爭和資源整合問題,減少企業管理層級,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2、有利於市場競爭的公平,減少不公正的關聯交易 不公正的關聯交易過多是市場經濟的一個痼疾,公司的控股股東通過關聯方獲得收入、轉移利潤的現象屢見不見,這不但違背市場定價的公允性,而且嚴重損害了中小股東利益。通過吸收合並,有利於減少競爭對手和關聯方,提高行業的集中度,減少關聯交易。
3、有利於構建新的資本運作平台,拓寬融資渠道 通過吸收合並完善公司的業務發展,企業可以迅速的做大做強,實現與我國我國資本市場的順利對接,這有利於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開展直接融資,拓寬融資渠道。
4、有利於完善公司產業鏈,提高核心競爭力 大部分公司往往專注於單一的行業,公司會面臨產品單一、業務單一的風險。為了延長產業鏈,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通過吸收合並,可以解決上下游的產業整合,實現集中統一管理和一體化經營的公司戰略,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二、吸收合並的稅收優惠政策
(一)增值稅:在吸收合並中,被吸收方轉移其實物資產,可以享受不徵收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資產重組有關增值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13號) 主要內容: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其中涉及的貨物轉讓,不徵收增值稅。本公告自2011年3月1日起執行。此前未作處理的,按照本公告的規定執行。 適用解析: 1、上述政策適用於被吸收合並方,而非吸收合並方; 2、不徵收增值稅的征稅對象是實物資產; 3、被吸收合並企業不僅應當將企業實物資產轉移至吸收合並方,而且必須同時將其債權、負債和勞動力同時轉移; 4、上述政策不僅適用於吸收合並,也適用於其他形式的企業重組。 5、上述政策不徵收的僅僅是增值稅,而非全部稅收都不徵收。
(二)營業稅:在吸收合並中,被吸收方轉移其不動產和土地使用權,可以享受不徵收營業稅的優惠政策,但是 轉移 無形資產要徵收營業稅。 政策依據: 1、《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資產重組有關營業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51號)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轉讓自然資源使用權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6號) 主要內容: 1、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債務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其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本公告自2011年10月1日起執行。此前未作處理的,按照本公告的規定執行。 2、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第八條「轉讓無形資產」稅目注釋中增加「轉讓自然資源使用權」子目。轉讓自然資源使用權,是指權利人轉讓勘探、開采、使用自然資源權利的行為。自然資源使用權,是指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其他自然資源使用權(不含土地使用權)。本通知自2012年2月1日起執行。
適用解析: 1、上述政策適用於被吸收合並方,而非吸收合並方; 2、被吸收合並企業不僅應當將企業不動產和土地使用權移至吸收合並方,而且必須同時將其債權、負債和勞動力 同時轉移; 3、對被吸收合並方涉及的不動產和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無形資產轉讓應當繳納營業稅;但是,根據企業重組精神,國稅總局應該會對在吸收合並中「無形資產」轉移予以免徵或者不征,但需等待政策進一步明確。 4、上述政策不僅適用於吸收合並,也適用於其他形式的企業重組。 5、上述政策不徵收的僅僅是營業稅,而非全部稅收都不徵收。 (三)土地增值稅:在吸收合並中,被吸收方轉移其房地產,可以享受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
主要內容:在企業兼並中,對被兼並企業將房地產轉讓到兼並企業中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適用解析: 1、上述政策適用於被吸收合並方,而非吸收合並方; 2、上述政策中「企業兼並」包括吸收合並這種情形; 3、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的對象是房地產; 4、上述政策強調的是「暫免徵收」,如果吸收合並後,吸收合並方將吸收合並進去的房地產出售,應當以吸收合並方為納稅主體,繳納土地增值稅。 5、上述政策不僅適用於吸收合並,也適用於企業兼並的其他形式如,如新設合並等。 6、上述政策暫免徵收的僅僅是土地增值稅,而非全部稅收都不徵收。 【拓展資料】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合理的選擇重組方式並正確的適用國家稅收政策,可以大大降低重組中企業的綜合稅負,從而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重組成本。為此,律師建議企業重組前,應該聘請專業的律師對企業重組規劃戰略進行審核,或者委託專業律師指定企業重組指定方案,這樣不僅有利於企業重組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會大大降低企業重組的中的綜合稅負,少則可以為企業節稅上千萬元,多則可以為企業節稅上億元。因此,企業應審慎對待重組中的稅務籌劃問題,做到未雨綢繆。
㈢ 如何規避轉讓無形資產稅費
轉讓無形資產免稅規定
1.個人轉讓著作權免稅規定
個人轉讓著作權,免徵營業稅。
財稅字[1994]002號
2.土地使用權轉讓給農業生產者免稅規定
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農業生產者用於農業生產,免徵營業稅。
財稅字[1994]002號
3.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免稅規定
(1)對單位和個人(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究開發中心、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
技術轉讓是指轉讓者將其擁有的專利和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有償轉讓他人的行為。
技術開發是指開發者接受他人委託,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進行研究開發的行為。
技術咨詢是指就特定技術項目提供可行性論證、技術預測、專題技術調查、分析評價報告等。
與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是指轉讓方(或受託方)根據技術轉讓或開發合同的規定,為幫助受讓方(或委託方)掌握所轉讓(或委託開發)的技術,而提供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且這部分技術咨詢、服務的價款與技術轉讓(或開發)的價款是開在同一張發票上的。
(2)免徵營業稅的技術轉讓、開發的營業額為: 以圖紙、資料等為載體提供已有技術或開發成果的,其免稅營業額為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以樣品、樣機、設備等貨物為載體提供已有技術或開發成果的,其免稅營業額不包括貨物的價值。對樣品、樣機、設備等貨物,應當按有關規定徵收增值稅。轉讓方(或受託方)應分別反映貨物的價值與技術轉讓、開發的價值,如果貨物部分價格明顯偏低,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16條的規定,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計稅價格。 提供生物技術時附帶提供的微生物菌種母本和動、植物新品種,應包括在免徵營業稅的營業額內。但批量銷售的微生物菌種,應當徵收增值稅。
財稅字[1999]273號
4.取消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免稅審批後的後續管理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273號)第二條第三款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包括外資企業、外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開發業務申請免徵營業稅時,須持技術轉讓,開發的書面合同,到納稅人所在地省級科技主管部門進行認定,再持有關的書面合同和科技主管部門審核意見證明報當地省級主管稅務機關審核」予以取消。取消審核手續後,納稅人的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的書面合同仍應到省級科技主管部門進行認定,並將認定後的合同及有關證明材料文件報主管地方稅務局備查。主管地方稅務局要不定期地對納稅人申報享受減免稅的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合同進行檢查,對不符合減免稅條件的單位和個人要取消稅收優惠政策,同時追繳其所減免的稅款,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國稅函[2004]825號
5.林地使用權轉讓免稅規定
單位和個人將其擁有的人工用材林使用權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並取得貨幣、貨物或物或其他經濟利益的行為,應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中「轉讓土地使用權」項目徵收營業稅。如果轉讓的人工用材林是轉讓給農業生產者用於農業生產的,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對若干項目免徵營業稅的通知》(財稅字(1994)002號)規定,可免徵營業稅。 國稅函[2002]700號 6.股權轉讓免稅規定
(1)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2)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3)《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國稅發[1993]149號第八、九條中與本通知內容不符的規定廢止。
本通知自2003年1月1日起執行。 財稅[2002]191號
7.企業產權轉讓免稅規定
轉讓企業產權是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的行為,其轉讓價格不僅僅是由資產價值決定的,與企業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的行為完全不同。因此,轉讓企業產權的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不徵收營業稅。
國稅函[2002]165號
8.保險公司劃轉業務免稅規定
對綜合性保險公司及其子公司需將其所擁有的不動產劃轉到新設立的財產保險公司和人壽保險公司,由於上述不動產所有權轉移過戶過程中,並未發生有償銷售不動產行為,也不具備其他形式的交易性質,因此,對保險分業經營改革過程中,綜合性保險公司及其子公司將其所擁有的不動產所有權劃轉過戶到因分業而新設立的財產保險公司和人壽保險公司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契稅。
國稅發[2002]69號
9. 29屆奧運會組委會免稅規定
對組委會市場開發計劃取得的國內外贊助收入、轉讓無形資產(如標志)特許收入和銷售門票收入,免徵應繳納的營業稅。
財稅[2003]10號
10.免稅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業務的界定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273號)中免徵營業稅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業務,是指自然科學領域的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業務。 財稅[2005]39號
㈣ 外商投資企業避稅
針對外商投資中避稅問題制定出相應的反避稅對策,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外商投資企業的主要避稅手段
(一)通過轉移定價逃避稅收。一些外商利用我國沿海的優惠政策將部分生產活動轉移到沿海地區,設立「兩頭在外」的製造加工型企業。這些企業沒有獨立的購銷網路,其購銷活動須依賴於境外關聯企業,而其與境外關聯企業的交易多採用內部定價策略,此辦法主要表現為人為提高設備、原材料、零部件、勞務費用、無形資產的價格等,從而壓低產(商)品的出口價等。
1.外商投資企業通過抬高定價轉移收入。實現避稅。有些實行高稅率增值稅的企業。在向其低稅負的關聯企業購進產品時,有意抬高進貨價格,將利潤轉移給關聯企業,降低出口價格,造成虛假虧損以逃避稅收。這樣,既可增加本企業增值稅扣稅額,減輕增值稅負,又可減輕所得稅負。然後,從低稅負的關聯企業多留的企業留利中多獲一部分。外商投資企業各類避稅手法都有表現,其中尤以利用中方不了解國際市場行情,採取「高進低出」的形式最為突出。表現為:通過境外關聯企業高價進口原輔材料;壓低企業銷往境外關聯企業產品的價格。
2.提高設備價格,虛增投資成本。我國稅法規定,作為投資的進口設備可不納稅。外商常利用我們不了解設備和技術真實價格的情況,從中抬高設備價格,壓低技術價格,把技術轉讓款隱藏在設備價款里。也有些外商利用其掌握國際市場信息的有利條件,將投資設備的報價提高。超出國際市場價格的幾倍,甚至把淘汰的設備當作新設備報價。通過提高設備價格,不但使外商增加了在合資企業中占的股份,以較少的投資獲得較多的股息和紅利,而且通過擴大設備折舊數額,增加生產成本,減少企業利潤,從而逃避我國稅收。
3.企業通過與境外關聯公司間相互服務時多付勞務費及支付巨額的技術指導費和服務費等辦法轉移利潤。外商投資企業的關聯企業間勞務採取不計報酬或不合常規計算報酬的方式,轉移收入避稅。如,外商投資企業在向其境外關聯企業提供銷售、管理或其他勞務時,不按常規計收報酬,採取要麼不收、要麼多收、要麼少收的策略,相互轉移收入進行避稅。
(二)通過縮小股份融資,擴大貸款融資來避稅。跨國企業內部貸款有較大的靈活性,在一定條件下可獲得避稅好處。為達到在東道國少繳稅的目的,跨國公司可按較高的利率向子公司收取利息,子公司償還給母公司的貸款利息不僅可作為子公司的費用而在稅金中扣除,而且可免繳匯兌稅。而如果跨國公司注入的是股本金,則向境外關聯企業分配的股息、紅利就無法使應納稅所得額得到沖減。從東道國角度看,資本弱化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資本結構不合理。高比例的借貸資本導致投資公司出資不到位,以貸款方式注入資本金,在今後的還貸付息時,減少在我國的應繳稅款,輕而易舉地將利潤轉移出境;二是利益與責任不相稱。投資公司在獲取高比例債權收益和股權收益的同時,卻以低比例的股本承擔著所有的經濟及社會責任;三是稅收權益流失。高比例的境外利息扣除,減少了子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進而損害了東道國應有的稅收權益。從投資國角度看,由於各國對境外投資所得的征稅及抵免規定有所不同,監管力度有限,且投資公司通過設在避稅港的關聯公司進行投資或融資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資本弱化不僅易導致投資國的資金外流,而且會對其稅收權益產生較大沖擊。
(三)利用我國稅制的差別進行避稅。稅法不完善是納稅人可避稅的先決條件,國家有關部門特別是稅務部門對外商管理不力,客觀上對外商的避稅行為起到一定作用。同時,我國涉外稅務人員力量薄弱,征管手段落後,缺乏信息交流,而且涉外稅收征、管、查相互制約、相互配合的運行機制尚未形成,征管工作存在漏洞,也是容易被外商避稅的原因之一。
1.濫用稅收減免優惠。一是利用「兩免三減」的稅收優惠政策避稅。我國稅法規定,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從開始獲利年度起」實行「兩免三減」並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可享受連續五年向後結轉虧損的稅收優惠。一些外商便人為的調整利潤來逃避稅收。如,在開業當年獲利的企業盡可能的推遲獲利年度,將利潤的實現安排在「兩免」的年度里;從獲利第三年開始後的「兩免三減」的五年內,盡可能將利潤提前在「兩免」的年度內實現;從開業之日起兩年未獲利,後五年享受「兩免三減」,從第八年開始停止,又開始新的合資企業生涯,實際上又可以享受「兩免三減」的優惠政策。為追求更多的利益,有的外商在享受「兩免三減」的優惠政策後,或是更換廠名,或是搬遷廠址,或是將其主要車間劃出,把一個舊廠變成幾個新廠,而產品品種及銷售渠道等均未改變,卻要求再次獲得「兩免三減」的稅收優惠。二是利用再投資優惠政策避稅。將從企業獲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於該企業,增加註冊資本,或者作為資本投資來開辦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大於五年,經投資者申請和稅務機關批准,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所得稅的40%稅款。即便在投資退稅後,經稅務機關發現再投資不滿五年撤出的,繳回40%的退稅,對投資者來說仍是一種利益,因為它利用了貨幣資金的時間價值。三是利用保稅區優惠政策避稅。我國在不同的地區實行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外商將企業的經營地點設在保稅區,將生產場地設在原材料、人力相對集中的高稅區,依法可享受低稅區的稅收優惠。2.利用國際稅收協定的一些條款進行避稅。一是利用常設機構避稅。由於我國對外國企業在中國設立常設機構,從我國取得的與上述機構沒有聯系的收入,不計入常設機構應納稅所得額。這樣,一些在我國設立常設機構的外資企業,或繞過常設機構直接采購原材料、銷售商品;或雖通過代表處代購原材料,但期間發生的費用不進行分攤,全部由代表處負擔,以沖減其營業利潤,從而逃避稅收。二是機構設在避稅地。總機構是否在境內,目前世界各國主要有兩種判定準則,看注冊地或是看決策地。在中國境內主要是看注冊地,因此,很多外商投資企業避免在中國境內注冊總機構,進而享有避稅的好處。三是中斷其他所得與外商投資企業之間的聯系。其他所得指發生在中國境內外與外商投資企業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等。如果以上各項其他所得與外商投資企業不發生實際聯系,那麼至少境外部分的其他所得就不必申報納稅。另外,作為預提所得稅的稅率也比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稅率低13個百分點。
二、外商投資企業避稅的危害性
(一)稅收流失。關聯企業通過轉移定價,降低整體稅負,將嚴重侵蝕中國政府應得的稅收收入,並直接影響稅收調節作用的有效發揮。在現實中,「操縱性」轉移定價與關聯交易密不可分。利用中方不了解國際市場行情。使得轉移定價避稅非常容易實現。此外,避稅活動所採取的轉移定價、資本弱化等手段,對正常的經濟秩序也造成影響,而避稅中轉移出去的利潤對我國保持外匯收支平衡也很不利。
(二)濫用稅收優惠。我國通過「兩免三減」等優惠稅率和其它減免稅措施,給予外商投資企業超國民待遇,這本身就減少了國家的稅收收入。外商投資企業為追求個體利益的最大化,通過避稅手段,將利潤轉移出中國,又使我國稅收收入進一步遭受損失,使同地區、同行業的企業稅負不均現象更加嚴重,不利於公平競爭。
(三)不利於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在我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存在許多稅收優惠。如,改革開放初期東部地區享有諸多優惠政策,東部企業到中西部投資,利潤通過轉移定價方式轉移到東部納低稅。中西部耗費了資源,破壞了環境,卻沒得到應有的納稅補償,而東部地區沒有付出成本卻坐享其成,嚴重破壞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失衡。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後,國家對西部地區也給予了大量的稅收優惠政策,這樣中部地區競爭環境更加惡化,形勢更為不利。
(四)不利於鼓勵外商積極來華投資。由於避稅行為造成外資企業虧損面大,甚至有的地區高達70%以上,從而錯誤地產生中國投資環境差的負效應,這會影響不明真相的外商來華投資的積極性,客觀上給其他潛在的外國投資者造成投資環境不良的印象,打擊了這些投資者進入中國投資的決心。
三、我國反避稅的對策
(一)完善轉移定價法規。目前,我國轉移定價法規過於簡單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1998年制定的《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稅務管理規程》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完整、最全面的轉移定價稅制,但它僅是一個試行規定,其嚴肅性和權威性都不高,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又過於簡單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此外,由於轉移定價調整是一件實踐性強的工作,在許多國家的轉移定價稅制立法中往往還會列舉許多轉移定價調整的法定範例,而我國轉移定價稅制立法中缺乏一些轉移定價調整的法定範例,也使法規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針對我國在轉移定價稅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該法規的完善應主要突出以下方面:
1.完善轉移定價的調整方法。一是增加國際上新出現的利潤分割法、交易凈利潤率法等作為現有方法的補充。二是借鑒OECD等國家的做法,細化可比性的規定與說明,引入「正常交易值域」的概念,以適應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三是對各種調整方法作進一步細化,詳細說明各種方法的適用條件、適用范圍及優缺點等,並列舉如何使用的實例。
2.推行預約定價稅制。從1998年開始,廈門市、深圳市開始嘗試與外企簽訂預約定價協議。引入預約定價協議,以征納雙方事先簽訂的預約定價協議作為以後征納稅的會計核算依據。這種方式與原來的事後調整方法相比,可給納稅人安排自己的事務以更大的確定性,只要納稅人按協議約定的方式定價就可避免稅務部門對其進行調整,也省去復雜的事後審計。
3.綜合運用關聯關系判定標准,拓寬關聯關系適用范圍。目前,我國對關聯關系的判定標准體現在1998年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稅務管理規程》第四條,從中可看出,我國對關聯關系的判定標准採用的是股權測定法和實際控製法。建議考慮國際發展趨勢,將與避稅地進行交易的企業納入具有關聯關系的關聯方范圍中,以進行規制。
4.細化勞務費用的規定。進一步明確勞務費用的納稅扣除條件和非納稅扣除條件,並規定勞務費用的正常收費標准,對集團內部轉讓勞務成本應包括的因素和正常收費何時可以包括利潤因素等一系列操作性問題做出規定。對於勞務費用的非納稅扣除項目,即企業不得列支向關聯企業支付的管理費,借鑒OECD准則,應作出規定。
5.完善無形資產轉讓規定特別條款。無形資產的轉讓具有與商品交易不同的特點,特別是無形資產具有獨占性和專有性的特點,往往很難找到對應的參照標准來確定正常交易價格,調整起來較為困難。因此,對無形資產的轉移定價單獨進行稅法規制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在轉移定價的確定方面,首先要將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區分開來。其次,由於無形資產的轉移定價包含的開發成本費用及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兩方面因素,而後者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估計,無形資產轉讓時估計的價格與實際價格很可能存在差距。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建立事後調整制度,可以使對無形資產轉移定價的調整盡量准確。
(二)制定資本弱化稅法。針對外商投資企業「資本弱化」的避稅行為,稅法應明確規定外商投資企業的債務與資本金的比率。債務股本比率越低,說明資本弱化法規越嚴格。嚴格的資本弱化法規雖有利於抑制稅前的利息扣除從而增加稅收收入,但同時也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資本弱化雖然是企業融資自主權的體現,但過分的資本弱化損害了國家稅收利益,所以必須加以限制。美國、英國等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資本弱化進行法律約束,其中一般規定負債資本與權益資本的比率,美國為1.5:1,英國為3:1.因此,結合我國國情,我國在制定資本弱化法規時應採取從寬政策,債務股本比率應較發達國家略高,定為3:1到4:1之間較為合適,允許跨國公司在一定比率內對債務利息進行稅前扣除。超過部分不予抵扣。
(三)修改有關稅收優惠的規定。修改減免起始時間,建議修改減免起始時間為「生產之日」或「開業之日」。同時,縮短外商投資企業虧損結轉年限。修訂外商投資企業注冊程序,法律應該規定對那些申請新辦企業與原企業的股東,經營方式、經營地點沒有較大改變的均只能辦理變更登記,而不視為新辦企業。
(四)推進信息化建設。跨國公司的業務活動遍及世界各地,只有依靠國內各地的稅務機構間和國際上國與國之間的雙邊和多邊合作,互通情況,才能更好地收到反避稅效果。為做好這項工作,應盡早建立國家級的稅務信息庫,專門負責收集有關的國際商品價格信息、外商個人收入水平及外商、外籍工作人員跨地區經營活動資料和住宅遷移情況,便於有關地區稅務部門核實徵收。
㈤ 無形資產投資增值都涉及哪些稅收問題
(1)營業稅 ——2016年5月1日後改增值稅。
《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國稅發[1993]149號)八、轉讓無形資產
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的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但轉讓該項股權,應按本稅目征稅。
(2)企業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三、企業以部分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所得稅處理(一)企業以經營活動的部分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東以其經營活動的部分非貨幣性資產向股份公司配購股票,應在投資交易發生時,將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兩項經濟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並按規定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2007年第512號)第二十五條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於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該公司應當將上述處置無形資產收益並入年所得計征企業所得稅。
㈥ 無形資產轉讓定價屬於國際稅收嗎
跨國無形資產轉讓定價才屬於國際稅收。
國際稅基的劃分是國際稅收秩序的核心問題,無形資產轉讓定價的普遍應用以及無形資產在企業全球價值鏈中權重的提升給傳統的國際稅基劃分規則帶來了挑戰。
㈦ 我國對無形資產管理有哪些優惠政策
購入的軟體用於生產是否可以抵扣進項稅,就目前的稅收政策來講,應該區分幾種情況來講。 第一,應區分軟體和軟體產品的概念。軟體和軟體產品是兩回事,僅就軟體來講是指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簡單的說軟體就是程序加文檔的集合體。當然它是無形的,企業銷售軟體,如果僅僅是銷售軟體的話,應該交營業稅,而且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而軟體產品是指記載有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的存儲介質(包括軟盤、硬碟、光碟等)。銷售軟體產品應交增值稅,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嵌入式軟體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92號),國家對銷售軟體產品還有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 第二,從您的敘述,我判斷您說的可能是軟體產品。 《財政部關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關財務稅收問題的通知》(財工字[1996]41號)第四條第四款的規定:「企業購入的計算機應用軟體,隨同計算機一起購入的,計入固定資產價值;單獨購入的,作為無形資產管理。」《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三十條規定:「納稅人購買計算機硬體所附帶的軟體,未單獨計價的,應並入計算機硬體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單獨計價的軟體,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根據上述兩個文件(註:國稅發[2000]84號已經廢止,但是在無新規定之前還可以借用)規定可以看出:外購的軟體產品,主要是以軟體是否單獨計價來劃分為無形資產或固定資產。如果屬於無形資產的,進項稅額就不允許抵扣。屬於固定資產,並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即可抵扣進項稅。
㈧ 銷售無形資產增值稅稅率
法律分析:企業出售無形資產的,如果無形資產是專利技術或非專利技術的,免徵增值稅;如果無形資產是土地使用權的,按9%的稅率計繳增值稅;其他無形資產處置均按6%的稅率計繳增值稅。如果該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應按照簡易計稅方法確定增值稅,稅率為3%。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㈨ 如何用轉移定價納稅籌劃
1、通過貨物、勞務轉移定價。當兩個企業的稅率不相同時,通過採用「高進低出」或「低進高出」等內部定價方法,利用轉移定價進行納稅籌劃。一方面是利用不同企業、不同地區稅率及免稅條件的差異,將利潤從稅率高的企業向稅率低的或可以免稅的關聯企業轉移;另一方面是將盈利企業的利潤轉移到虧損企業,以達到關聯企業整體稅負最小化的目的。在我國,由於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稅收政策的不同,如特區的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與一般企業在稅率優惠上存在相當大的差別,企業集團通過轉移定價來調節集團內部不同地區關聯企業的成本和利潤,使各關聯企業的整體獲取最大的利潤。
2、通過無形資產轉移定價。關聯企業之間通過對專利、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的轉讓,採用提高或壓低轉讓費用的手段來實現利潤的轉移。由於無形資產沒有市場標准價做參考,比貨物、勞務更為自由、靈活和方便,所以無形資產的轉讓成為轉移利潤的理想渠道。
3、通過資金轉移定價。集團公司為調節各關聯企業的資金餘缺發生必要的資金拆借、資金融通。對此,總公司可以對稅率較高的子公司實行高利率貸款,對稅率較低的子公司實行低利率貸款,使利潤從高稅率公司向低稅率公司轉移,減輕整體稅負。
更多知識,請關注吉大總裁班的納稅籌劃課程!
㈩ 無形資產無常轉讓要繳稅嗎
需要交納。
先看營業稅條例
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本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營業稅。
再看營業稅細則
第九條 條例第一條所稱單位,是指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單位。
條例第一條所稱個人,是指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最後,查找營業稅有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沒有發現相關內容。
所以結論是,需要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