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五五攤銷法在審計中的運用

五五攤銷法在審計中的運用

發布時間:2022-07-05 21:40:35

⑴ 誰可以給我一個存貨審計案例和分析

審計業務 - 審計案例分析
新舊會計准則比較——存貨

財政部於2006年2月15日發布了包括《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在內的39個會計准則文本,其中本次新制定的會計准則23個、對原准則進行修訂和統一編號後的會計准則16個。本人對原執行的《企業會計准則——存貨》(以下簡稱「舊准則」)和新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以下簡稱「新准則」)進行了比較,現將新舊准則的差異列示如下,以方便各位同事對新會計准則的學習。
一、准則的適用范圍不同
新准則在總則中規定的不適用的范圍包括:因建造合同形成的存貨和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生物資產(分別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15號——建造合同》和《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而舊准則除上述兩項不適用外,還包括「農業企業收獲的農產品和採掘企業開採的礦產品、企業合並中取得的存貨的初始計量」。相比之下,新准則適用的范圍更廣。
二、關於存貨的采購成本的范圍
新准則規定:「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進口關稅和其他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舊准則則規定:「存貨的采購成本一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直接歸屬於存貨采購的費用。商品流通企業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等」。
舊准則與原執行的《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制度》銜接,對商品流通企業的存貨的采購成本作出單獨規定,新准則則取消了該項規定。
三、存貨加工成本的確定
舊准則規范存貨的加工成本確定時,列舉了可選用的製造費用分配的方法、聯產品加工成本可選用的分配方法,並規定了主副產品加工成本的分配方法,新准則則僅提出「企業應當根據製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製造費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產過程中,同時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並且每種產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區分的,其加工成本應當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未再准則正文中對製造費用分配等方法進行列舉。
四、關於存貨成本中的借款費用問題
新存貨准則與新借款費用准則相對應,規定「應計入存貨成本的借款費用,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的規定處理」,因原會計准則中僅規定用於固定資產的借款費用可以資本化,所以舊准則不涉及存貨成本中的借款費用問題。
五、關於其他方式取得存貨的成本的確定
舊准則規定「投資者投入的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確定」,新准則規定「投資者投入的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強調了公允價值的運用。但新准則亦未具體規定如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存貨的價值應如何確定,相信會在配套的准則指南中作出規定。
另外,舊准則專門規定了接受捐贈及盤盈存貨的成本確定方法,而新准則未作規定,相信也與本次准則體系修改、公允價值在會計計量中的重新引入有關,即接受捐贈及盤盈存貨的成本可都以相關存貨的公允價值加上相關的稅費確定,無需再作出專門的規定。
新准則規定「企業提供勞務的,所發生的直接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的間接費用,作為存貨成本計量」,舊准則無此方面的規定。
六、發出存貨成本的確定
舊准則對發出存貨成本的確定採用的是不完全列舉的方式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各類存貨的實際情況,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可以採用的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和後進先出法等」。
新准則則規定「企業應當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即新准則將存貨發出成本的確定方法僅包括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計價法三種方法,取消了移動平均法和後進先出法這兩種方法。對於後進先出法這一點,新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做法一致。
七、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新准則規定「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少於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的,其會計處理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舊准則未作此方面的規定。
八、轉回的存貨跌價准備的處理
舊准則規定「企業每期都應當重新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如果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則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並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的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應當減少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新准則則規定為「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並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的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因為新舊准則對存貨跌價准備計提的基準處理方法都是個別認定(即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所以新准則規定「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比舊准則規定的「轉回的金額應當減少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更加嚴密。
九、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的攤銷方法
同存貨發出成本的確定方法一樣,舊准則採用的是不完全列舉的方法規定「企業應當採用系統合理的方法對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進行攤銷,計入成本費用。可選用的方法有一次轉銷法、五五攤銷法等」;
新准則規定「企業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對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進行攤銷,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將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的攤銷方法明確規定為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兩種方法。
十、披露
2006年由於整個會計准則體系的建設完成,對於在會計報表中應披露的內容都在《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進行規范,故各個新的具體會計准則在披露這個部分均只是規定在附註中應披露的內容。而舊准則在披露這個部分中除了規范附註中應披露的內容外,還包括了在財務報表中應披露的內容。除此差異外,舊准則規定企業應披露「採用後進先出法確定的發出存貨的成本與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平均法確定的發出存貨的成本的差異」,新准則則由於取消了後進先出法而相應取消了該項規定。

⑵ 包裝物五五攤銷法如何處理

五五攤銷法亦稱五成攤銷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先攤銷其價值的50%(五成),報廢時再攤銷其價值的50%(扣除殘值)的方法。
規范化的五五攤銷法運用,下列步驟缺一不可:
1、入庫時:
借: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在庫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具體類別)
貸:物資采購(銀行存款等賬戶)
2、領用時:
借: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在用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具體類別)
貸: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在庫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具體類別)
3、領用時攤銷:
借:有關成本費用賬戶(50%價值)
貸:低值易耗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包裝物)攤銷(50%價值)
4、報廢時:
(1)報廢時攤銷:
借:有關成本費用賬戶(另50%價值)
貸:低值易耗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包裝物)攤銷(另50%價值)
(2)將報廢低值易耗品或包裝物從賬上轉銷:
借:低值易耗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包裝物)攤銷(100%價值)
貸: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在用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具體類別)
(3)報廢低值易耗品或包裝物的殘值收入:
借:現金(銀行存款、庫存材料等賬戶)
貸:有關成本費用賬戶

⑶ 會計科目運用,作分錄

一、資產類
1 1001 庫存現金
庫存現金是指單位為了滿足經營過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現金,對庫存現金進行監督盤點,可以確定庫存現金的真實存在性和庫存現金管理的有效性,對於評價企業的內控制度將起到積極作用。審計人員在對庫存現金進行監督盤點時,筆者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1002 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是指企業存放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貨幣資金。按照國家現金管理和結算制度的規定,每個企業都要在銀行開立賬戶,稱為結算戶存款,用來辦理存款、取款和轉賬結算。
5 1015 其他貨幣資金
其他貨幣資金是指除現金、銀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種貨幣資金。
其他貨幣資金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證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資款等。
9 1101 交易性金融資產
滿足下列三條件之一,即化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 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
(2) 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3) 屬於衍生工具,但是,如果衍生工具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則不應去而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企業持有衍生工具的目的有兩種:投機(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套期保值(作為套期保值准則核算)
11 1121 應收票據 應收票據作為一種債權憑證,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商業匯票的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因而我國的商業匯票是一種流動資產。
12 1122 應收賬款 該賬戶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收取的款項,以及代墊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業承兌匯票。
13 1123 預付賬款 預付賬款是指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預付賬款按實際付出的金額入帳,如預付的材料、商品采購貨款、必須預先發放的在以後收回的農副產品預購定金等。
14 1131 應收股利 應收股利是指企業因股權投資而應收取的現金股利以及應收其他單位的利潤,包括企業購入股票實際支付的款項中所包括的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和企業因對外投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等,但不包括應收的股票股利。
15 1132 應收利息 應收利息則是指企業因債權投資而應收取的一年內到期收回的利息,它主要包括如下情況:一是企業購入的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在會計結算日,企業按規定所計提的應收款收利息;二是企業購入債券時實際支付款項中所包含的已到期而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已到期而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也是對分期付息債券而言的,不包括企業購入到期還本付息的長期債券應收的利息。
21 1231 其他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是企業應收款項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企業除存出保證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准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22 1241 壞賬准備 壞賬准備是指對應收賬款預提的,對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用來抵銷,是應收賬款的備抵賬戶。
商業信用的高度發展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商業信用的發展在為企業帶來銷售收入的增加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導致壞賬的發生。
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賬款。
壞賬損失是由於發生壞賬而產生的損失。
28 1401 材料采購 "物資采購"又改名了,恢復原來的"材料采購"名稱了,
"材料采購"用法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材料采購的主要賬務處理
四、本科目的期末沒有餘額。對於企業已經收到發票賬單付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但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材料的采購成本,本期末,借記「在途物資」科目,貸記本科目,以保證帳帳、帳實相符。
29 1402 在途物資 核算企業採用實際成本(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貨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應按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30 1403 原材料
31 1404 材料成本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又稱「材料價格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價格成本間的差額。
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外購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購業務的工作質量。
32 1406 庫存商品
38 1431 周轉材料(建造承包商專用 ) 周轉材料,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可以採用一次轉銷法、五五攤銷法或者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
在建築工程施工中可多次利用使用的材料,如鋼架桿、扣件、模板、支架等
42 1461 存貨跌價准備 存貨跌價准備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如由於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高於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並計入存貨跌價損失。
簡單的說就是由於存貨的可變現價值低於原成本,而對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種穩健處理。
43 1501 待攤費用 又可稱預付費用。已經支付但不能作為當期費用的支出,流動資產項目之一。根據我國會計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攤費用。待攤費用的概念基礎是權責發生制,也是配比原則的要求。
48 1524 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是為長期待有,以期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49 1525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准備。
二、本科目可按被投資單位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51 1531 長期應收款 「長期應收款」科目核算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款項和採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產生的應收款項。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承租人或購貨單位(接受勞務單位)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長期應收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出租人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租賃款,應按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與初始直接費用之和,借記本科目,按未擔保余值,借記「未擔保余值」科目,按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及未擔保余值的現值,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等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二)企業採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產生的長期應收款,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借記本科目,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三)根據合同或協議每期收到承租人或購貨單位(接受勞務單位) 償還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長期應收款。
54 1601 固定資產
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工作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較高的有形資產
55 1602 累計折舊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的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二、本科目可按固定資產的類別或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按期(月)計提固定資產的折舊,借記「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處置固定資產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折舊。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額。
56 1603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企業的固定資產應當在期末時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對可收回金額(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從該資產的持續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進行比較,兩者之間較高(低)者於賬面價值的差額,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57 1604 在建工程
⑴在建工程是指企業進行基建工程、安裝工程、技術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發生的實際支出,包括需要安裝設備的價值。企業應設置「在建工程」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發生的支出。
⑵本科目可按「建築工程」、「安裝工程」、「在安裝設備」以及單項工程等進行明細核算。
58 1605 工程物資 工程物資是指用於固定資產建造的建築材料(如鋼材、水泥、玻璃等),企業(民用航空運輸)的高價周轉件(例如飛機的引擎)等。在資產負債表中並入在建工程項目。
企業會計記錄設置工程物資科目,該科目核算企業為基建工程、更改工程和大修理工程准備的各種物資的實際成本,包括為工程准備的材料、尚未交付安裝的需要安裝設備的實際成本,以及預付大型設備款和基本建設期間根據項目概算購入為生產准備的工具及器具等的實際成本。企業購入不需要安裝的設備,應當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59 1606 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的清理是指固定資產的報廢和出售,以及因各種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而遭到損壞和損失的固定資產所進行的清理工作。
「固定資產清理」是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因出售、報廢和毀損等原因轉入清理的固定資產凈值以及在清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入。借方登記固定資產轉入清理的凈值和清理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及清理完畢後凈收益轉入「營業外支出」帳戶的數額;貸方登記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及清理完畢後凈損失轉入「營業外收入」帳戶的數額,其貸方余額表示清理後的凈收益;借方余額表示清理後的凈損失,清理完畢後應將其貸方或借方余額轉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賬戶。
「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應按被清理的固定資產設置明細賬。
67 1701 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不屬於本章所指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68 1702 累計攤銷
累計攤銷是用於攤銷無形資產的,其餘額一般在貸方,貸方登記已計提的累計攤銷。類似固定資產中的累計折舊科目。
累計攤銷用法如下:
如同固定資產要單獨核算累計折舊一樣,新制度對無形資產新增加了一個一級科目「累計攤銷」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
二、本科目應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按月計提無形資產攤銷,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額
69 1703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無形資產的減值准備。
二、本科目應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無形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處置無形資產時,應同事結轉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71 1801 長期待攤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股票發行費用等。應當由本期負擔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
長期待攤費用的主要特徵
(1)長期待攤費用屬於長期資產;
(2)長期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支出的各項費用;
(3)長期待攤費用應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
二、負債類
74 2001 短期借款
企業用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或為抵償項全力而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外單位借入的、還款期限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經營周期內的各種借款。
工商企業的短期借款主要有:經營周轉借款、臨時借款、結算借款、票據貼現借款、賣方信貸、預購定金借款和專項儲備借款等。
83 2201 應付票據
應付票據是指企業在商品購銷活動和對工程價款進行結算因採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而發生的,由出票人出票,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它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應付票據按是否帶息分為帶息應付票據和不帶息應付票據兩種。
84 2202 應付賬款
該賬戶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支付的款項,以及代墊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業承兌匯票。
85 2205 預收賬款
預收賬款是買賣雙方協議商定,由購貨方預先支付一部分貸款給供應方而發生的一項負債
預收賬款的核算應視企業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預收賬款比較多的,可以設置「預收賬款」科目;預收賬款不多的,也可以不設置「預收賬款」科目,直接記入「應收賬款」科目的貸方。單獨設置「預收賬款」科目核算的,其「預收賬款」科目的貸方,反映預收的貨款和補付的貨款;借方反映應收的貨款和退回多收的貨款;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結清的預收款項借方余額反映應收的款項。
86 2211 應付職工薪酬
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本科目應當按照「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非貨幣性福利"、"其它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應付職工薪酬的主要賬務處理
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企業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家屬葯費、個人所得稅等), 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
企業向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科目。
企業支付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向職工給予的補償,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87 2221 應交稅費
企業按照稅法等規定計算應交納的各種稅費
88 2231 應付股利
企業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89 2232 應付利息
應付利息包括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應支付的利息。90 2241 其他應付款
100 2601 長期借款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項借款。
101 2602 應付債券
應付債券是指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實際發行的債券及應付的利息,它是企業籌集長期資金的一種重要方式。企業發行債券的價格受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企業可以按面值發行、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債券。
債券發行有面值發行、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三種情況。企業應設置「應付債券」科目,並在該科目下設置「面值」、「利息調整」、「應計利息」等明細科目,核算應付債券發行、計提利息、還本付息等情況。
106 2801 長期應付款
長期應付款是在較長時間內應付的款項,而會計業務中的長期應付款是指除了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多種長期應付款。主要有應付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款和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等。
四、所有者權益類
115 4001 實收資本
實收資本是指企業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調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我國實行的是注冊資本制,因而,在投資者足額繳納資本之後,企業的實收資本應該等於企業的注冊資本。所有者向企業投入的資本,在一般情況下無需償還,可以長期周轉使用。由於企業組織形式不同,所有者投入資本的會計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除股份有限公司對股東投入的資本應設置「股本」科目外,其餘企業均設置「實收資本」科目,核算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人投入的資本。
一般企業(指非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本均通過「實收資本」科目核算。企業按照章程的規定,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記入「實收資本」科目的貸方。
企業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所佔的份額的部分,作為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在「資本公積」科目中核算,不記入本科目。
116 4002 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是與企業收益無關而與資本相關的貸項。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
我國會計准則所規定的可計入資本公積的貸項有四個內容:資本溢價、資產評估增值、捐贈資本和資本折算差額。
資本溢價是所有者超面值繳入的資本,即發行價格超過面值的部分,常見於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資產評估增值是按法定要求對企業資產進行重新估價時,重估價高於資產的賬面凈值的部分(參見資產評估)。捐贈資本是不作為企業資本的資產投入。資本折算差額是外幣資本因匯率變動產生的差額。
117 4101 盈餘公積
盈餘公積是指公司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盈餘公積是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餘公積兩類。公益金專門用於公司職工福利設施的支出。按現行規定,上市公司按照稅後利潤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一般盈餘公積分為兩種:一是法定盈餘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按照稅後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的區別就在於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前者以國家的法律或行政規章為依據提取;後者則由公司自行決定提取。
119 4103 本年利潤
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
120 4104 利潤分配
利潤分配,是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按照國家財務制度規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順序,在國家、企業和投資者之間進行的分配。利潤分配的過程與結果,是關繫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護,企業能否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企業必須加強利潤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企業利潤分配的主體一般有國家、投資者、企業和企業內部職工;利潤分配的對象主要是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利潤分配的時間即確認利潤分配的時間是利潤分配義務發生的時間和企業作出決定向內向外分配利潤的時間。
五、成本類
122 5001 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123 5101 製造費用
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成本。企業應當根據製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製造費用分配方法。
製造費用包括產品生產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資以外的其餘一切生產成本,主要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車間、分廠)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一切費用,以及各個生產單位所發生的固定資產使用費和維修費,具體有以下項目:各個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職工福利費,房屋建築費、勞動保護費、季節性生產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等。製造費用一般是間接計入成本,當製造費用發生時一般無法直接判定它所歸屬的成本計算對象,因而不能直接計入所生產的產品成本中去,而須按費用發生的地點先行歸集,月終時再採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計算對象間進行分配,計入各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中。

⑷ 上網查閱在2007年國家頒布實施了哪些會計准則和審計准則(說明具體准則名稱)並簡

問:請上網查閱在2007年國家頒布實施了那些會計准則和審計准則(說明具體准則名稱)?並簡要介紹其中兩項准則(會計准則和審計准則各一)的具體內容。

答:
一、《企業會計准則》含一項基本准則和三十八項具體准則:
企業會計准則 - 基本准則
新會計准則01號存貨
新會計准則02號長期股權投資
新會計准則03號投資性房地產
新會計准則04號固定資產
新會計准則05號生物資產
新會計准則06號無形資產
新會計准則0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新會計准則08號資產減值
新會計准則09號職工薪酬
新會計准則10號企業年金基金
新會計准則11號股份支付
新會計准則12號債務重組
新會計准則13號或有事項
新會計准則14號收入
新會計准則15建造合同
新會計准則16號政府補助
新會計准則17號借款費用
新會計准則18號所得稅
新會計准則19號外幣折算
新會計准則20號企業合並
新會計准則21號 租賃
新會計准則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新會計准則23號金融資產轉移
新會計准則24號套期保值
新會計准則25號原保險合同
新會計准則26號再保險合同
新會計准則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
新會計准則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新會計准則29號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新會計准則30號財務報表列報
新會計准則31號現金流量表
新會計准則32號 中期財務報告
新會計准則33號合並財務報表
新會計准則34號 每股收益
新會計准則35號 分部報告
新會計准則36號關聯方披露
新會計准則37號金融工具列報
新會計准則38號 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

其中:新會計准則01號 存貨 具體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存貨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准則:
(一)消耗性生物資產,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5 號——生物資產》。
(二)通過建造合同歸集的存貨成本,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15 號——建造合同》。

第二章 確認

第三條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第四條 存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三章 計量

第五條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第六條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第七條 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製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企業應當根據製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製造費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產過程中,同時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並且每種產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區分的,其加工成本應當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第八條 存貨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第九條 下列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不計入存貨成本:
(一)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二)倉儲費用(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費用)。
(三)不能歸屬於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
第十條 應計入存貨成本的借款費用,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 號——借款費用》處理。
第十一條 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二條 收獲時農產品的成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和企業合並取得的存貨的成本,應當分別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5 號——生物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7 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企業會計准則第12 號——債務重組》和《企業會計准則第20 號——企業合並》確定。
第十三條 企業提供勞務的,所發生的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的間接費用,計入存貨成本。
第十四條 企業應當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對於性質和用途相似的存貨,應當採用相同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對於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製造的存貨以及提供勞務的成本,通常採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對於已售存貨,應當將其成本結轉為當期損益,相應的存貨跌價准備也應當予以結轉。
第十五條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於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准備,計入當4期損益。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
第十六條 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並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影響等因素。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高於成本的,該材料仍然應當按照成本計量;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於成本的,該材料應當按照可變現凈值計量。
第十七條 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第十八條 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准備。對於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准備。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存貨,可以合並計提存貨跌價准備。
第十九條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並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第二十條 企業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對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進行攤銷,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第二十一條 企業發生的存貨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存貨的賬面價值是存貨成本扣減累計跌價准備後的金額。存貨盤虧造成的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第四章 披露

第二十二條 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與存貨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各類存貨的期初和期末賬面價值。
(二)確定發出存貨成本所採用的方法。
(三)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依據,存貨跌價准備的計提方法,當期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的金額,當期轉回的存貨跌價准備的金額,以及計提和轉回的有關情況。
(四)用於擔保的存貨賬面價值。

二、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准則共四十八項:
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准則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101號——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一般原則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111號——審計業務約定書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121號——歷史財務信息審計的質量控制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131號——審計工作底稿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14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考慮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142號——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法律法規的考慮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151號——與治理層的溝通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152號——前後任注冊會計師的溝通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201號——計劃審計工作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21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並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212號——對被審計單位使用服務機構的考慮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221號——重要性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231號——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序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01號——審計證據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11號——存貨監盤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12號——函 證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13號——分析程序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14號——審計抽樣和其他選取測試項目的方法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21號——會計估計的審計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22號——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23號——關聯方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24號——持續經營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31號——首次接受委託時對期初余額的審計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32號——期後事項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41號——管理層聲明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401號——利用其他注冊會計師的工作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411號——考慮內部審計工作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421號——利用專家的工作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501號——審計報告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502號——非標准審計報告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511號——比較數據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521號——含有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601號——對特殊目的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602號——驗資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611號——商業銀行財務報表審計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612號——銀行間函證程序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613號——與銀行監管機構的關系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621號——對小型被審計單位審計的特殊考慮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63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對環境事項的考慮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632號——衍生金融工具的審計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633號——電子商務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閱准則第2101號——財務報表審閱
中國注冊會計師其他鑒證業務准則第3101號——歷史財務信息審計或審閱以外的鑒證業務
中國注冊會計師其他鑒證業務准則第3111號——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審核
中國注冊會計師相關服務准則第4101號——對財務信息執行商定程序
中國注冊會計師相關服務准則第4111號——代編財務信息
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准則第5101號——業務質量控制

其中: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101號——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一般原則 的具體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明確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一般原則,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本准則適用於注冊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審計業務。
第三條 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以下簡稱審計准則)的規定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是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在被審計單位治理層的監督下,按照適用的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責任。
財務報表審計不能減輕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責任。

第二章 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

第四條 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是注冊會計師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財務報表的下列方面發表審計意見:
(一)財務報表是否按照適用的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
(二)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第五條 財務報表審計屬於鑒證業務,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旨在提高財務報表的可信賴程度。

第三章 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職業道德要求

第六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遵守相關的職業道德規范,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保持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並對執業過程中獲知的信息保密。
第七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遵守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准則。
第八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審計准則的規定執行審計工作。

第四章 財務報表的審計范圍

第九條 財務報表的審計范圍是指為實現財務報表審計目標,注冊會計師根據審計准則和職業判斷實施的恰當的審計程序的總和。
第十條 在確定擬實施的審計程序時,注冊會計師應當遵守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各項審計准則。

第五章 職業懷疑態度

第十一條 在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充分考慮可能存在導致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情形。
第十二條 職業懷疑態度是指注冊會計師以質疑的思維方式評價所獲取審計證據的有效性,並對相互矛盾的審計證據,以及引起對文件記錄或管理層和治理層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產生懷疑的審計證據保持警覺。

第六章 合 理 保 證

第十三條 注冊會計師按照審計准則的規定執行審計工作,能夠對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
第十四條 由於審計中存在的固有限制影響注冊會計師發現重大錯報的能力,注冊會計師不能對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絕對保證。導致固有限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選擇性測試方法的運用;
(二)內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三)大多數審計證據是說服性而非結論性的;
(四)為形成審計意見而實施的審計工作涉及大量判斷;
(五)某些特殊性質的交易和事項可能影響審計證據的說服力。
第十五條 審計工作不能對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提供擔保。
審計意見不是對被審計單位未來生存能力或管理層經營效率、效果提供的保證。

第七章 審計風險和重要性

第十六條 被審計單位在實施戰略以實現其目標的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經營風險,注冊會計師應當重點關注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經營風險。
第十七條 合理保證意味著審計風險始終存在,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第十八條 審計風險取決於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審計程序,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並根據評估結果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控制檢查風險。
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檢查風險是指某一認定存在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是重大的,但注冊會計師未能發現這種錯報的可能性。
第十九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關注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但沒有責任發現對財務報表整體不產生重大影響的錯報。
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已識別但未更正的單個或累計的錯報是否對財務報表整體產生重大影響。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相關,注冊會計師應當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
第二十條 在設計審計程序以確定財務報表整體是否存在重大錯報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從財務報表層次和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包括披露,下同)認定層次考慮重大錯報風險。
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通常與控制環境有關,並與財務報表整體存在廣泛聯系,可能影響多項認定,但難以界定於某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的具體認定。
第二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評估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並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總體應對措施,包括向項目組分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利用專家的工作或提供更多的督導等。
第二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評估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並根據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和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
在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下,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與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成反向關系。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越低,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
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取認定層次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便在完成審計工作時,能夠以可接受的低審計風險對財務報表整體發表審計意見。
第二十三條 檢查風險取決於審計程序設計的合理性和執行的有效性。
注冊會計師應當合理設計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並有效執行審計程序,以控制檢查風險。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本准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⑸ 答案搜索

干嗎不直接搜一下

⑹ 會計中的重要性和審計中的重要性的關系

1、會計中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按性質和金額來判斷,重要性原則是指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區別其重要程度,採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對資產、負債、損益等有較大影響,並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做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予以處理,並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准確的披露;對於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至於導致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正確判斷的前提下,則可適當簡化處理。
一、重要性原則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要正確運用重要性原則最重要的就是對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的重要性的判斷問題。
一般來說,一項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的重要程度的判斷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判斷某個項目的重要性,應當考慮該項目的性質和金額是否重大,並進而影響財務報告使用者據以做出合理判斷;二是判斷金額大小的重要性,應當通過單項金額占直接相關項目金額的比重加以確定。
在進行重要性判斷時,應從報表的整體做全盤的分析考慮。
因此對於重要性的運用還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1、重要性概念總是針對會計報表而言的。
判斷一項經濟業務是否重要應視其在會計報表中的錯報或漏報時,對會計報表使用者所作決策的影響而定。
若一項業務在報表中的錯報或漏報足以改變或影響報表使用者的判斷,則是重要的;否則就不重要。
2、重要性的判斷離不開特定的環境。
不同企業或不同時間判斷重要性的標准也就不同,重要不重要是相對的,對重要性的評估需要運用專業判斷。
3、重要性的應用依賴職業判斷。
對於不同的會計主體或不同的經濟業務來說,重要與否是相對的,這就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會計人員必須根據其所處的環境和實際狀況,從交易或事項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判斷其重要性。
二、重要性原則在財務會計中的具體運用 重要性原則在財務會計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會計賬戶的設置、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和會計信息的披露三個方面,具體就從以下這三個方面來論述: (一)重要性原則在會計賬戶設置中的運用 1、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在成本、費用方面的不同賬戶設置。
由於企業的經營活動並不是單一的,一般按其在企業中所佔的地位分為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兩種。
在會計核算中,對主營業務的反映就是重要的會計事項,正是基於此,在會計賬戶的設置上專門設置了反映主營業務收入和成本增減變動情況的「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
2、「預付賬款」和「預收賬款」賬戶的設置。
在會計賬戶的使用上,對於企業預付的貨款應該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如果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預付貨款業務比較多,使得預付貨款在企業資產總額中占據了一定的比重,那麼,預付貨款業務就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業務,對於預付貨款需要專門設置「預付賬款」賬戶進行核算;相反,則不需專門設置「預付賬款」賬戶,而是將預付貨款合並在「應付賬款」賬戶中進行反映,以簡化賬戶的設置。
同樣,預收貨款的處理可採取預付貨款類似的方法。
3、「投資收益」賬戶核算的內容。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和發生的損失都是在「投資收益」賬戶中反映。
二者沒有分設賬戶進行核算,主要是因為對於除投資公司以外的其他企業而言,對外投資活動是企業在開展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以外所從事的一項活動,是比較次要的,所以投資收益和損失就沒有分項核算。
(二)重要性原則在會計處理方法選擇上的運用 1、個別計價法的選擇。
存貨發出計價眾多方法中的個別計價法是一種針對數量不多的貴重存貨的單獨計價方法,以力求成本計算的合理和准確。
2、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攤銷。
對於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可以採用一次攤銷法、分期攤銷法和五五攤銷法等方法攤銷。
在這幾種方法中,如在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數量不多、金額不大時採用一次攤銷法,否則採用其他方法。
3、長期債券投資中發生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的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於企業以支付現金方式取得長期債券投資時發生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如果金額較大,應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如果相關費用金額較小,則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三)重要性原則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運用 財務報告是企業對外提供財務會計信息的重要手段,其中對於會計報表各項目的補充說明,以及對會計報表中無法描述,而又必需說明的重要財務信息的披露,依據重要性原則,因這些信息對於使用者的決策將會產生重大影響,應當進行披露。
會計報表的真實性是指會計報表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流轉情況反映的逼真程度。
由於現代經濟活動中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因素,使得會計必須運用合理的假設、判斷和估計才能進行有效的核算,因此,會計報表編報也必須運用重要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在特定環境下,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判斷或決策,它是會計理論與實務中的一個基礎概念和基本原則。
在會計核算的很多方面都體現著重要性原則的精神,只有深入地領會這種精神,才能既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合理需求,又降低信息的提供成本,以最終實現「較小的成本、較大的效益」的目的。
2、審計中的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嚴重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
其在量上表現為審計重要性水平。
審計的重要性從以下幾方理解: 1、判斷考慮的角度是報表使用人。
審計重要性雖然是注冊會計師作出的專業判斷,但是其判斷考慮的角度卻是報表使用人。
注冊會計師在判斷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的錯報或漏報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為依據的,而不是從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或注冊會計師的角度考慮的。
所以,注冊會計師在作出審計重要性的判斷之前,必須在充分了解報表使用人的基礎上評估會計報表使用者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錯報或漏報的容忍程度。
2、對審計重要性的判斷離不開特定的環境。
不同的企業面臨不同的環境,因而判斷重要性的標准也不同。
這個特定的環境包構企業的規模、所處的行業、企業所處的會計期間、會計報表使用者涉及的廣度等。
一般而言,企業的規模與其重要性水平的相對比率成反方向,即,規模越大的企業,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越低;會計報表使用者涉及的廣度與重要性水平成反方向,即和會計報表使用者涉及的廣度會計報表使用者涉及的范圍越廣,其重要性水平越低。
3、審計重要性是對會計報表而言的。
判斷一項業務重要性與否,應視會計報表中錯報漏報對會計報表使用人所作決策的影響而言。
若一項業務在報表中的錯報漏報足以改變或影響報表使用人的判斷,則該業務的錯報漏報就是重要的,否則就是不重要的。
4、運用的領域是會計報表審計。
審計重要性只運用於會計報表審計中(即注冊會計師審計),其對政府審計(即財經法紀審計)和內部審計都不適用。
政府審計是為了評估被審計單位遵守法律法規的程度,對它而言,根本就不存在重要性的判斷,只要是錯報和漏報都是重要的,不論其金額的大小和其性質,因為只要它是錯報或漏報,都違法了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內部審計主要是為了測試對組織內部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對它而言,也不存在重要性的判斷。
5、與可容忍誤差之間的關系。
實質性測試的可容忍誤差由注冊會計師根據編制審計計劃時對審計重要性的評估確定。
重要性水平是審計人員審查工作質量的一個可容忍的范圍,超過這個范圍是不能容忍的,因為超過這個范圍表明審計工作質量的下降。
實際上,帳戶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實質性測試的可容忍誤差。

⑺ 低值易耗品的五五攤銷法

五五攤銷法亦抄稱五成攤銷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先攤銷其價值的50%(五成),報廢時再攤銷其價值的50%(扣除殘值)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低值易耗品報廢以前在賬面上一直保留其價值的一半,表明在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佔用著一部分資金,有利於對實物的使用進行管理,防止出現大量的賬外物資。這一方法適用於每月領用數和報廢數比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一次領用的低值易耗品數量很大,為了均衡產品成本負擔,也可將其攤銷額先列入待攤費用,而後分期攤入產品成本。
購買時:
借:低值易耗品--在庫
貸:銀行存款
領用時:
例:環宇物業管理企業,6月份領用辦公桌4台,每台價值200元,採用五五攤銷法。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800
貸:低值易耗品--在庫低值易耗品
800
同時攤銷一半價值,
借:管理費用
400
貸: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攤銷
400
報廢時,攤銷剩餘價值,同時殘料收入100元收到現金。
借:現金
100
管理費用
300
貸: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攤銷
400
同時,注銷低值易耗品明細帳,分錄如下: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攤銷
800
貸: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800

⑻ 急:低值易耗品的攤銷問題

根據2006年2月15日發布的新《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之應用指南,第二條、周轉材回料的處理:
周轉材料,是答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可以採用一次轉銷法、五五攤銷法或者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
分次攤銷法應應用於建造承包商,對於其他企業,應只採用一次轉銷法或五五攤銷法。你公司的托盤已經全部投入到生產當中,無論是使用一次轉銷還是五五轉銷,都應在2008年全部確認為費用。

⑼ 審計提問:2019年1月某審計組對P公司2018年度財務收支進行了審計。審計人員在審計P公司2018年12月份製造

核心是採用五五攤銷法,合同標的為48萬,一半就是24萬,公司入賬25萬,沖回去1萬就行。

閱讀全文

與五五攤銷法在審計中的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