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的計算
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在會計上,每年年末計提減值准備,其賬面價值即專是原值減去減值准備,但納稅按屬稅法,在計稅時,按照稅法規定的年限的攤銷方法攤銷,攤銷金額允許稅前扣除。那麼,十年直線法攤銷就是,稅法余額為1500-1500/10=1350萬元,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差150萬元。
Ⅱ 關於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
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在確認時才不考慮所得稅和暫時性差異!因為你確認時的分版錄為
借:無形資產權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整個活動不會涉及任何損益類科目,自然不會影響所得稅和暫時性差異!在後期折舊年限和方法與稅法規定不同再確認暫時差異!夠入的無形資產,計稅基礎和賬面價值一般無差異!後期折舊年限和方法與稅法規定不同再確認暫時差異!固定資產在夠入時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一般無差別,主要是後期折舊年限,凈殘值的確定,折舊方法與稅法不同產生暫時性差異
Ⅲ 為什麼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有些是乘50%,有些是乘150%
其實都是乘150,費用化的部分書上明明說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計扣除50%。所以其實都是按照回150%扣的。
比如費用化答的部分為500,資本化的部分為1000,那麼你首先要知道只有資產和負債是有計稅基礎的,費用沒有,但是無形資產開發過程形成的費用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在計算利潤時已經扣除了100%),再扣除額外的50%。
而資本化的部分,屬於資產,計稅基礎按照資產賬面價格的150%扣除。
(3)無形資產資產計稅基礎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Ⅳ 所得稅無形資產計稅基礎和攤銷什麼關系
1.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 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攤銷就是本月發生,應由本月和以後各月產品成本共同負擔的費用。攤銷費用的攤銷期限最長為一年.如果超過一年,應作為長期待攤的費用核算。」
Ⅳ 關於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的問題
(1)初始確認時,內部研發產生差異。
會計准則規定:研究階段的支出費用化內,開發階容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資本化
稅法規定:符合"三新"標準的研發項目,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在發生當期按150%稅前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成本的150%攤銷
比如:內部研發無形資產入賬價值為1 000萬元,會計、稅法均按10年採用直線法攤銷。
則稅法的年攤銷額=1 000/10×150%=150(萬元)
整個使用期間總共可稅前扣除1 500萬元。
所以研發成功時,其計稅基礎=未來期間稅法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1 500(萬元)
(2)後續計量時,差異來自攤銷規定的不同及減值准備的提取。
會計准則規定: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要求攤銷,每期末進行減值測試。
稅法規定:除外購商譽外,無形資產均應在一定期間內攤銷
由於企業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其研究開發支出在發生的當期依據稅法規定已經扣除,因此所形成的無形資產在以後期間可稅前扣除的金額為0,其計稅基礎為0。。。。。這句話對。
後續計量中計稅基礎=成本-稅法規定可與稅前扣除的攤銷金額。這個成本不包括費用化的部分。
Ⅵ 資產計稅基礎是什麼意思
資產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某項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
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
某一資產負債表日的計稅基礎=成本-以前期間已稅前列支的金額
固定資產: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會計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
(1)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會計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攤銷
(2)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攤銷
Ⅶ 無形資產按照什麼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
計稅依據
計稅依據又叫稅基,是指據以計算征稅對象應納稅款的直接數量依據,它解決對征稅對象課稅的計算問題,是對課稅對象的量的規定。計稅依據按照計量單位的性質劃分,有兩種基本形態:
價值形態和物理形態。價值形態包括應納稅所得額、銷售收人、營業收人等,物理形態包括面積、體積、容積、重量等。以價值形態作為稅基,又稱為從價計征,即按征稅對象的貨幣價值計算。另-種是從量計征,即直接按征稅對象的自然單位計算。
Ⅷ 無形資產所得稅的計稅基礎怎樣計算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按照稅法口徑計算而形成的。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 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
無形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1、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
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第六 十七條)。
(8)無形資產資產計稅基礎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 無形資產所有權和使用權處理不當做假
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在法律規定范圍內對無形資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處置的權力。無形資產的使用權是按照企業無形資產的用途和性能加以利用,以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
將只有使用權的無形資產作為有所有權的無形資產下帳,從而增大無形資產攤銷,減少利潤,進而減少所得稅的上繳。
2、 無形資產增加不真實,不合規
企業增加的無形資產有的沒有合法的文件證明,有的已超出了法定有效期。
3、虛增商譽,增大費用
商譽的作價入帳只是在企業合並的情況下發生的,而企業在正常的經營期內,擅自將商譽作價入帳,多攤費用、降低利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形資產
Ⅸ 廣東什麼是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應如何確定計稅基礎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五、第六十六條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一)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二)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三)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Ⅹ 無形資產如何確定計稅基礎
問:無形資產如何確定計稅基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六十六條規定:無形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一)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二)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三)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