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膠卷相機多少錢一台
你好,你的問題問得太籠統了,膠片相機有一百七八十年的發展史,其品牌有很多,規格型號也各不一樣,要准確的回答你的問題真的很難。我只有籠統的告訴你,膠片相機便宜的只要10塊錢左右,還帶一個交卷,不過一般用完一次就完成了它的照相使命。貴的就多了去了,有很多10萬塊錢一台都打不住。
2. 用膠卷相機費錢嗎
是的,很費錢。
我給你算一下,一卷135膠卷可拍36張照片,50元左右,每張約1.4元。
然後底掃,高質量JPG格式,一卷約30元,每張約0.8元。
兩項合計每張照片成本約2.2元。
3. 膠片時代,玩攝影要花費多少錢
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正式膠片相機的黃金時代。這個時候不論貴賤,全民所用的都是膠片相機。尤其是在80年年代,那會的膠片單反相機絕對是燒錢的物件,因為相機本身需要花費大量的預算購買。拍攝的過程中需要膠片的支持,拍攝結束後需要進行沖洗照片,印刷照片,這些都需要單獨花錢。要知道那會的沖印技術也並不好,一張普普通通的小尺寸黑白照片也需要不少錢。
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20世紀80年代的普通家庭收入也不過幾十元到百元每個月,而購買一款35mm單反相機的平均價格在千元上下,也就是說在購買相機至少需要1個人接近1年的工資,並且是不吃不喝的情況下。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一下膠片時代相機的價格如何,我們特地搜索了大量的資料,尋找到一些典型的產品和當時的售價(註:價格按當時中外貨幣匯率進行的兌換,因此所有價格都是當時大概的人民幣售價)。
其實來到90年代之後,膠片單反相機的價格仍然沒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反而民用級「傻瓜」式膠片相機(可以看做非常普通的卡片相機)的出現,拯救了廣大的消費者。一般來說這種膠片相機的價格在90年代末期大概是2000元左右的價格,對於當時家庭收入來說,仍然是一筆大額花銷。當然,要想用「傻瓜」式膠片相機拍攝出色的攝影作品,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想拍出彩的照片,仍然需要膠片單反相機。
這么看來,對於80年代、90年代的膠片機時代來說,攝影門檻其實非常高。即使是購買最入門的「傻瓜」相機,也需要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個成員拿出幾個月的工資。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體驗攝影的樂趣,需要「大出血」。
4. 膠片相機怎麼價格差那麼多呢
膠片相機現在看來已經是過去的古董了,價格相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品牌價值:哈蘇、徠卡、林哈夫等世界著名相機品牌,其廠商如名表、服裝中的奢侈品牌一般,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哈蘇誕生於1841年至今,徠卡誕生於1819至今,林哈夫誕生於1887至今,祿來誕生於1920至今,今天我認為最兇猛的阿爾帕相機也誕生於1918年。就連模仿德國起家的尼康,也誕生於1917年,但它生產相機的時間在二十世紀50年代左右。而中國的海鷗、長城、鳳凰、熊貓都會建國後模仿國外產品搞的輕工業,的確沒有可比性。
2,技術先進:膠片傳統相機如同瑞士手錶一樣屬於精密機械范疇,任何著名相機品牌同時要具備兩種能力——優秀的光學生產能力和頂尖的精密機械工藝,在此方面,德國是最優秀的,其次是英國、瑞典、瑞士、法國等歐洲國家,美國、日本這樣的國家都望塵莫及,國產的相機工藝相比較而言就屬於「粗製濫造」了。就光學和精密機械製造技術,今天的日本落後歐洲20-30年,而我們落後日本至少30年。
3,品質優異:世界優秀的傳統相機是可以使用數百年而品質始終不變,比如,今天的數碼相機正常工作溫度一般是-10~40度,超過這個范圍,數碼相機故障率就極高,但傳統機械相機可以在-50~70度中正常功能工作;其次,成像的卓越程度是當代捧數碼相機的攝影愛好者們無法想像的,比如,用尼康FM2使用國產普通樂凱膠卷(ISO400)換算成今天數碼像素的話大概在1200W~1400W像素,如果用哈蘇120相機或徠卡使用最好的那個時代最好的膠卷拍攝的照片算成今天數碼像素的話要超過數十萬萬像素甚至數億像素,這就是品質,光學技術的頂級品質達到了CCD無法撲捉和模擬的地步。
4,收藏價值:世界頂級相機品牌的相機因製造工藝高超復雜,而數量稀少,如同賓利、蘭博基尼、勞斯萊斯汽車一般,都是手工製造,數量稀少、品質卓越、具備收藏價值,而且以後越來越稀有。目前,如同瑞士手錶一般,哈蘇相機、阿爾帕相機、蔡司鏡頭等還是使用手工製造,尼康的高品質鏡頭也是手工製造。
老相機使用的都是光敏膠片,只是有幅面大小,名感度高低等區別,膠卷又叫菲林,一般分135和120兩種,屬於膠片的一種。
5. 膠片相機的畫質,已經被數碼相機,超越了嗎 我突然想用,膠卷相機拍照片,不知道成本是怎麼樣的
1,目前沒有超越
2,膠卷相機現在的產量本處於停滯、限量,全新品的價格不比數碼的便宜,而二手相機相對要便宜很多。
3,負片在20-50元、需要擴印才好觀看挑選,反轉片稍貴些、但沖出的是正像可以直接觀看,挑選容易。
4,如果沖洗黑白膠卷,設備要簡單些,顯影罐百十元就夠用,放大設備也不貴,但高質量的放大鏡頭的價格就比較貴了,3、4千基本夠玩了。彩色膠卷沖洗、放大的葯液現在雖然已經有適合個人使用的套裝了,沖洗、放大設備萬元左右也能拿下來,平時玩玩還可以,但要想出片穩定,高質,還是到專業機構為佳。
6. 有沒有便宜點的相機賣買個膠卷相機怎麼樣會很麻煩嗎膠卷要多少錢
膠卷相機就不要考慮了,使用成本比數碼相機高很多倍,一卷膠卷36張,25元一卷,沖洗還要20元左右,相對於按一下快門一塊多錢,最關鍵的是很少有地方能買到膠卷和沖洗了。可以考慮買個二手的入門數碼單反,也就是1000多,某寶和58同城都有。
7. 現在的單反膠片相機一般的要多少錢啊
135畫幅的都很便宜,平均價格在2000元以內,且以1000以內為多,出名的貴的有佳能1NRS可能要在5000上下,以上說的都是二手,全新的尼康F6在15000左右。萊卡二手的SL 3000左右,SL2 5000左右,R3-R5運氣好3000以內能買到,R6-R9從5000左右到萬元遞增。R系列的新機應該是去年年底發布S2的時候開始停止銷售了,現在市場上應該有庫存。
中畫幅膠片單反由於現在用量很大,所以各機型間價格差距也較大,從3000元上下到10萬左右都有。
8. 膠片攝影貴嗎 膠卷和相機多少錢 洗一張多少錢拍出來的底片和洗出來照片的色彩一樣嗎
使用膠片攝影確實比較貴。無論是彩色膠片還是黑白膠片(即全色膠卷),感光乳劑是鹵化銀,白銀價能低嗎?還有沖洗葯劑,尤其彩色沖洗葯劑就更貴了。攝影師們拍攝時都很珍惜的。而現在使用數碼拍攝,盡管突突如機關槍。
民用膠卷彩色十幾,黑白四至五元,專業膠卷就要貴五至六倍。
到彩擴店洗一張六寸照片,約兩元(各地不一樣,且分使用什麼品牌相紙等材料,和新老客戶等)。
黑白膠卷的影像密度與照片相反,彩色照片與底片的色彩也為相反的補色。
9. 幾百元買低端數碼相機好還是膠卷相機好
膠卷的機器價格低,500能買個很好的了,缺點是使用成本非常昂貴,拍攝一卷的總費用需要50元左右(膠卷20,沖洗15,掃描15)也就是拍攝一張的成本接近1.5元錢,還有拍廢的照片也不能刪除重新來,一張就是一張。拍攝的時候也能不能立刻看見效果。
不過膠卷的機器底片面積大,因此對鏡頭的解析度要求相對數碼來說要低,換句話說就是同樣質量的鏡頭,膠卷拍出來放大和數碼拍出來放大,效果一定是膠卷的好,這是簡單的物理定律。還有膠卷的寬容度(負片)遠超日用級的DC機,拍出來的效果比較柔和和有層次感,所以很多創作的人願意用膠片來拍。
總之,膠卷適合高要求的攝影、成本也高,數碼更適合普通群眾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