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Newmont出售使用費和礦物流

Newmont出售使用費和礦物流

發布時間:2022-06-25 06:14:59

A. 現在有幾種煤 都什麼價格

煤主要由碳、氫、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組成,碳、氫、氧三者總和約佔有機質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煙煤、無煙煤、半無煙煤這幾種分類。著名作家朱自清也曾以煤為標題寫過一首詩,賦予其獨特的象徵意義。截至2010年,全世界最大的產煤國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每年生產全球70%的煤。截至2010年,全世界最大的煤消費國是中國,中國每年的煤消耗量佔全球消耗量35%。

煤有褐煤、煙煤、無煙煤、半無煙煤等幾種。雲南常用的是褐煤、煙煤、無煙煤三種。煤的種類不同,其成分組成與質量不同,發熱量也不相同。單位重量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稱為發熱量,人為規定以每公斤發熱量7000千卡的煤作為標准煤,並以此標准折算耗煤量。 1.褐煤:多為塊狀,呈黑褐色,光澤暗,質地疏鬆;含揮發分40%左右,燃點低,容易著火,燃燒時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煙;含碳量與發熱量較低(因產地煤級不同,發熱量差異很大),燃燒時間短,需經常加煤。 2.煙煤:一般為粒狀、小塊狀,也有粉狀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澤,質地細致,含揮發分30%以上,燃點不太高,較易點燃;含碳量與發熱量較高,燃燒時上火快,火焰長,有大量黑煙,燃燒時間較長;大多數煙煤有粘性,燃燒時易結渣。 3.無煙煤:有粉狀和小塊狀兩種,呈黑色有金屬光澤而發亮。雜質少,質地緊密,固定碳含量高,可達80%以上;揮發分含量低,在10%以下,燃點高,不易著火;但發熱量高,剛燃燒時上火慢,火上來後比較大,火力強,火焰短,冒煙少,燃燒時間長,粘結性弱,燃燒時不易結渣。應摻入適量煤土燒用,以減輕火力強度。 (4)泥煤:碳化程度最淺,含碳量少,水分多,Mar可高達90%,所以需要露天風干後使用;泥煤的灰分很容易熔化,發熱量低,揮發分含量很多,因此極易著火燃燒。 泥煤可燃性好,很容易著火燃燒,反應性強,含硫量低,灰分熔點低,但機械強度較低。因此,泥煤在工業上使用價值不高,更不宜長途運輸,一般只作為地方性燃料使用。產區分布於西南各省和浙江(西湖泥煤)等地 1989年10月 ,國家標准局發布《 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准 》(GB5751-86),依據乾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粘結指數G、膠質層最大厚度Y、奧亞膨脹度 b、煤樣透光性 P、煤的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gr,maf等6項分類指標,將煤分為14類。即褐煤、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氣煤、氣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瘦煤、貧煤和無煙煤。 根據其岩石結構不同分類,可以分為燭煤、絲炭、暗煤、亮煤和鏡煤。含有95%以上鏡質體的為鏡煤,煤表面光亮,結構堅實,含有鏡質體和亮質體的為亮煤,含粗粒體的為暗煤,含絲質體的為絲炭,由許多小孢子形成的微粒體組成的為燭煤。 根據煤中含有的揮發性成分多少來分類,可以分為貧煤(無煙煤,含揮發分低於12%)、瘦煤(含揮發分為12-18%)、焦煤(含揮發分為18-26%)、肥煤(含揮發分為26-35%)、氣煤(含揮發分為35-44%)和長焰煤(含揮發分超過42%)。其中焦煤和肥煤最適合用於煉焦碳,揮發分過低不粘結,過高會膨脹都無法用於煉焦,但一般煉焦要將多種煤配合。

從煤炭一出礦,就開始了不斷加價的旅程,直到送入熱電廠的鍋爐,價格飆升一倍。總費用主要包含坑口費、運費和中介費。坑口費就是出廠價,包括生產費和各種資源費、稅費;運費包括汽油費、路橋費、人工費和其他雜費;中介費是煤炭經銷商對每噸煤的加價,一般幾十元不等。

煤一出礦,每噸加價近百元

11月26日,陝西神木縣海灣煤礦的面煤價格是每噸530元,燃燒值能達到6000多大卡的「三八塊」煤,每噸則達到670元。價位不低,但裝煤的汽車仍源源不斷。

煤炭經銷商張林在陝西榆林、神木一帶做了十餘年生意,對煤價行情瞭然於心:今年冬季,當地的煤價每噸普遍比去年高出近百元。其中,5000多大卡的煤每噸500元左右,6000至7000大卡的煤,每噸價格600至700元。

在張林看來,近幾年,煤礦資源整合,不少小煤礦關閉了,加上用煤量逐年攀升,煤炭供不應求,漲價已是不爭的事實。

以最有代表性的秦皇島5500大卡煤炭價格為例,已從2003年底的275元/噸上漲到2011年10月底的850元/噸以上。

張林將煤炭坑口價上漲的原因,歸結為供不應求的市場作用。但在山西長治從事煤炭經銷的李庚卻堅信,煤炭出礦後累加的稅費,與煤炭價格上漲有直接關系。

以山西長治煤礦為例,目前政策環境下,每噸煤除了直接生產費用外,還需要額外支出的費用包括:資源費、礦產資源使用費、水資源補償費、維檢費等等,合計近百元。這還不包括國稅、地稅等相關稅費。

公路運費有時比煤價還高

11月26日,蒙陰司機殷本貴從神木運40噸煤到山東新泰,每噸運費400元,比5000多大卡的煤炭價格只低100多元。但殷本貴認為這樣的運費並不貴。「這已經是今年價格的低點了,運費高的時候曾達460元,快和煤價持平了。

殷本貴拉煤跑一趟能拿到16000元運費,但最後剩下的收入並不多:往返一趟的支出就要12000多元,主要包括油錢和過路過橋費。從神木到山東,加油費近8000元,還有4000多元的路橋費。

其中,在神木地區有張板崖、盤塘等多處收費站,每次收費55元至70元不等;在山西較大的平定收費站,一次就要交費1000元左右;到河北、山東還各有一個收費站,費用都在500元上下。

事實上,除了收費站、加油站之外,依附在煤炭產業鏈上的行業,都想從中分一杯羹。為了找到貨源,司機要向物流中介交登記費100元;路上堵車,兩個司機吃頓早飯就要50元,一壺開水也能賣到5元;遇上交警檢查,交幾百到上千元的罰款也是平常事……「如果遇上碰瓷的,擺平還要交上幾百元。」殷本貴說,這些數字累加起來算算賬,運費有時比煤價都高。

除去路上的各種開銷,還有大車司機的工資和車輛維修保險費用,每天約合600元。在殷本貴這樣的個體運煤司機看來,以目前的情況,如果每噸煤的運費低於350元,就沒賬可算了,「我們不如在家玩。」

鐵路運費低,但車皮難搞定

張林曾認真地考慮過運輸成本,鐵路運輸成本要比公路運輸低不少。每噸煤的公路運費400多元,鐵路運費每噸只有100多元。

但用鐵路運煤有一個非常讓人頭痛的問題——想拿到車皮,非常難。「現在鐵路運力有限,先交上計劃費,才能訂上車皮。」張林說,一列火車停在那裡,先給誰發都可以,就是拿到車皮後是否能准時將煤炭運出去,也是個未知數。

鐵路運力有限,讓不少煤炭經銷商選擇公路運輸。「雖然公路運費貴一些,但是車源有保障。」張林說,有些大電廠用煤量大,有鐵路專用線,一般會選擇鐵路運煤,而用煤量小的企業,乾等車皮就不值得了。

經常給電廠供煤的煤炭經銷商李庚發現,用火車運煤的損耗太大,「用鐵路專線發3000多噸煤,最終到達電廠損耗三五十噸很正常,多的時候能損耗200多噸。」李庚計算了一下,將損失分攤到剩下的煤炭成本中去,鐵路運輸的成本優勢已經大打折扣了。

煤販子還要每噸加價幾十元

「很多用煤客戶不是從礦上直接進煤,而是走煤炭經銷公司。」濟南熱力負責采購煤炭的郭毅說,有些客戶用煤量小,礦上看不上眼,也有些公司為了省心,用煤直接找經銷商代理。煤炭經銷商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煤販子,在買方賣方兩頭都積累了很多老客戶。

今年,濟南熱力面向12個煤炭經銷公司招標,最後選中了4家。這些經銷公司在濟南郊區有煤場,從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運回煤後儲存起來,再賣給周邊客戶。

一般來說,煤炭經銷商獲取利潤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從煤價中,也就是在生產商提供的坑口價基礎上,每噸加幾十塊錢;另一種是直接與買家商量抽成比例。

煤炭經銷商張林說,他與客戶之間經常採用的是前一種方式。生意好的時候,每噸煤至少加價50元;蕭條的時候,加10元、20元也做。

作為煤炭從陝西到山東的終端用戶,郭毅曾多次到神木考察,並詳細計算過煤炭價格:現在每噸5000多大卡的煤坑口價500多元,路上運費400元以上,煤炭經銷商加價幾十元,煤炭價格就像滾雪球一樣,越加越高。到自家公司的儲煤場時,已達千餘元。其中,物流成本、稅金、各環節加價,大約佔到終端價格的50%。

B. 無線感測網路與移動自組網網路相比有哪些不同

Zigbee:全新無線網路數據通信技術 Zigbee技術是隨著工業自動化對於無線通信和數據傳輸的需求而產生的,Zigbee網路省電、可靠、成本低、容量大、安全,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自動控制領域。 Zigbee的由來: 在藍牙技術的使用過程中,人們發現藍牙技術盡管有許多優點,但仍存在許多缺陷。對工業,家庭自動化控制和遙測遙控領域而言,藍牙技術顯得太復雜,功耗大,距離近,組網規模太小等,......而工業自動化對無線通信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正因此,經過人們長期努力,Zigbee協議在2003年中通過後,於2004正式問世了。 Zigbee是什麼: Zigbee是一個由可多到65000個無線數傳模塊組成的一個無線數傳網路平台,十分類似現有的移動通信的CDMA網或GSM網,每一個Zigbee網路數傳模塊類似移動網路的一個基站,在整個網路范圍內,它們之間可以進行相互通信;每個網路節點間的距離可以從標準的75米,到擴展後的幾百米,甚至幾公里;另外整個Zigbee網路還可以與現有的其它的各種網路連接。例如,你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北京監控雲南某地的一個Zigbee控制網路。 不同的是,Zigbee網路主要是為自動化控制數據傳輸而建立,而移動通信網主要是為語音通信而建立;每個移動基站價值一般都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而每個Zigbee"基站"卻不到1000元人民幣;每個Zigbee 網路節點不僅本身可以與監控對對象,例如感測器連接直接進行數據採集和監控,它還可以自動中轉別的網路節點傳過來的數據資料; 除此之外,每一個Zigbee網路節點(FFD)還可在自己信號覆蓋的范圍內,和多個不承擔網路信息中轉任務的孤立的子節點(RFD)無線連接。 每個Zigbee網路節點(FFD和RFD)可以可支持多到31個的感測器和受控設備,每一個感測器和受控設備終可以有8種不同的介面方式。可以採集和傳輸數字量和模擬量。 Zigbee技術的應用領域: Zigbee技術的目標就是針對工業,家庭自動化,遙測遙控,汽車自動化、農業自動化和醫療護理等,例如燈光自動化控制,感測器的無線數據採集和監控,油田,電力,礦山和物流管理等應用領域。另外它還可以對局部區域內移動目標例如城市中的車輛進行定位。(成都西谷曙光數字技術公司的專利技術)。 通常,符合如下條件之一的應用,就可以考慮採用Zigbee技術做無線傳輸: 1. 需要數據採集或監控的網點多; 2. 要求傳輸的數據量不大,而要求設備成本低; 3. 要求數據傳輸可性高,安全性高; 4. 設備體積很小,不便放置較大的充電電池或者電源模塊; 5. 電池供電; 6. 地形復雜,監測點多,需要較大的網路覆蓋; 7. 現有移動網路的覆蓋盲區; 8. 使用現存移動網路進行低數據量傳輸的遙測遙控系統。 9. 使用GPS效果差,或成本太高的局部區域移動目標的定位應用。 Zigbee 技術的特點: 省電:兩節五號電池支持長達6個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時間 可靠:採用了碰撞避免機制,同時為需要固定帶寬的通信業務預留了專用時隙,避免了發送數據時的競爭和沖突;節點模塊之間具有自動動態組網的功能,信息在整個Zigbee網路中通過自動路由的方式進行傳輸,從而保證了信息傳輸的可靠性。 時延短:針對時延敏感的應用做了優化,通信時延和從休眠狀態激活的時延都非常短。 網路容量大:可支持達65000個節點。 安全:ZigBee提供了數據完整性檢查和鑒權功能,加密演算法採用通用的AES-128。 高保密性:64位出廠編號和支持AES-128加密 Zigbee的發展前景: Zigbee技術和RFID 技術在2004年就被列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市場前景最廣闊的十大最新技術中的兩個。關於這方面的報道,你只需在網路,或GOOGLE搜索欄中鍵入"Zigbee",你就會看到大量的有關報道。總之,今後若干年,都將是Zigbee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 Zigbee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情況: 盡管,國內不少人已經開始關注Zigbee這們新技術,而且也有不少單位開始涉足Zigbee技術的開發工作,然而,由於Zigbee 本身是一種新的系統集成技術,應用軟體的開發必須和網路傳輸,射頻技術和底層軟硬體控制技術結合在一起。因而深入理解這個來自國外的新技術,再組織一個在這幾個方面都有豐富經驗的配套的隊伍,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而,到目前為止,國內目前除了成都西谷曙光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真正將Zigbee技術開發成產品,並成功地用於解決幾個領域的實際生產問題而外,尚未見到其它報道。 Zigbee 和現有移動網(GPRS,CDMA-1X)的比較: 1. 無網路使用費:使用移動網需要長期支付網路使用費,而且是按節點終端的數量計算的,而Zigbee沒有這筆費用; 2. 設備投入低:使用移動網需要購買移動終端設備,每個終端的價格在人民幣1000元上下,而使用Zigbee 網路,不僅Zigbee網路節點模塊(相當於基站)費用每隻人民幣不到1000元,而且,主要使用的網路子節點(相當於手機)的價格還要低得多; 3. 通信更可靠:由於現有移動網主要是為手機通信而設計的,盡管CDMA-1X和GPRS可以進行數據通信,但實踐發現,不僅通信數率比設計速率低很多,而且數據通信的可靠信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而Zigbee網路則是專門為控制數據的傳輸而設計的,因而控制數據的傳輸具有相當的保證。 4. 高度的靈活性和低成本:首先,通過使用覆蓋距離不同,功能不同的Zigbee網路節點,以及其它非Zigbee系統的低成本的無線收發模塊,建立起一個Zigbee局部自動化控制網,(這個網路可以是星型,樹狀,網狀及其共同組成的復合網結構)再通過互聯網或移動網與遠端的計算機相連,從而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工業自動化遙測遙控; 5. 比起現有的移動網來,盡管Zigbee僅僅只是一個區域網,覆蓋區域有限,但它卻可以與現有的移動網,互聯網和其它通信網路相連接,將許多Zigbee區域網相互連成為一個整體。有效的解決移動網的盲區覆蓋問題:我們知道,現有移動網路在許多地方存在盲區,特別是鐵路,公路,油田,礦山等野外,更是如此。而增加一個移動基站或直放站的費用是相當可觀的,此時使用Zigbee網路進行盲區覆蓋不僅經濟有效,而且往往是現在唯一可行手段。 Zigbee與現有數傳電台的比較: 1. 可靠性高:由於Zigbee模塊的集成度遠比一般數傳電台高,分離元器件少,因而可靠性更高; 2. 使用方便安全:因為集成度高,比起一般數傳電台來,Zigbee收法模塊體積可以做得很小,而且功耗低,例如成都西谷公司遠距離傳輸模塊(2-5公里),最大發射電流比一個CDMA手機還要小許多,因而很容易集成或直接安放在到設備之中,不僅使用方便,而且在戶外使用時,不容易受到破壞; 3. 抗干擾力強,保密性好,誤碼率低:Zigbee收發模塊使用的是2.4G 直序擴頻技術,比起一般FSK, ASK和跳頻的數傳電台來,具有更好的抗干擾能力,和更遠的傳輸距離; 4. 免費頻段:Zigbee使用的是免費頻段,而許多數傳電台所使用的頻段不僅需要申請,而且每年都需要向國家無委會交納相當的頻率使用費。 5. 價格低: Zigbee數傳模塊的價格只有具有類似功能的數傳電台的幾分之一;(2.4G,250kps,3-5公里距離DSSS 數傳模塊每隻不到1000元人民幣) 怎樣利用Zigbee盡快產生效益: 為了讓大家能更快更好的將Zigbee技術用於解決不同應用領域的實際問題,而不需要深入了解Zigbee網路本身是如何來工作的,從而大大縮短你系統集成的時間,迅速給你帶來實際經濟效益。 成都西谷曙光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專門向用戶提供Zigbee無線網路平台的演示/應用套件,和具體應用開發培訓。 這個套件包括: 1). 5個標準的演示/應用模塊(其中一個用作為與計算機相連的網關節點); 2). 電池,天線等附件; 3). Zigbee網路功能演示軟體; 4). 每個模塊提供兩個USART介面; 5). 一個標準的串口通信協議,用於將應用模塊與你的計算機和感測器相連。如果我們的標准串口協議不能滿足你具體應用的需要,原則上,我們可以根據你的具體要求加以修改。 利用這個套件,你可以完全按照有線網路連接來編制你的應用程序;將實際上的無線網路,當作一個一般的有線網路來加以利用。 這個套件,具有如下演示功能: 1. 演示Zigbee網路本身所具有的自動動態組網功能; 2. 演示網路中數據傳輸自動路由,以及數據如何在網路中傳輸的功能; 3. 顯示網路無線鏈路連接狀況,以及每個網路節點實際數據傳輸統計的功能,; 4. 演示整個網路的多種數據採集功能; 5. 演示控制中心對遠端網路節點的控制功能; 6. 更重要的是,它除了具有如上的演示功能外,它還可用於實際網路布置中檢查無線鏈路連接狀況,對現場網路節點的具體布置效果進行評估和調整。這個套件中的每個模塊提供兩個USART介面,供用戶直接編寫自己的應用程序和它用。這樣,用戶可根據自己實際應用的需要,確定所需的網路節點數量和遠端的具體設置後,就可以編寫具體應用程序軟體。當你的軟體開發工作完成後,就可以直接使用我們提供的標准模塊進行現場安裝設置後,就可以工作了。

C. 新疆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機制

要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有效補償,政府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對此應建立起法律約束機制、財政轉移支付機制、生態補償機制、區域協調機制和市場價格機制等,而且要協調好各機制間的關系,建立起良好的互補性關系和替代性關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各個相對較獨立的機制的作用,讓整個經濟補償機制的效用發揮到最大。但目前這些機制相互交叉,相互制約,「缺位」和「越位」的現象大量存在,嚴重影響了整個系統作用的發揮。因此目前當務之急就是要對各機制定好位,讓這些機製成為各自相對較為獨立的、完整的系統體系,同時還需處理好它們的關系,然後在各自的框架內建立起這些機制。

6.3.1 礦產資源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目前,我國的礦產資源價格並不能夠有效、真實地反映礦產資源的市場供求關系、稀缺程度及環境成本,缺乏對投資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激勵和約束作用。資源性產品的價格構成不合理,資源性產品生產過程中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沒有在其價格中體現。資源的價值既沒有在資源價格中得到充分體現,也沒有在國家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得到足夠補償。現行的礦產資源價格體系既不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也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為此,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逐步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關系,從加快體制改革和企業改革,健全市場體系,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等方面入手,創造有利於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外部環境,逐步建立起能夠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損失成本、代內與代際公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

6.3.1.1 礦產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的基本原則

市場取向,政府調控。資源產品價格改革要充分發揮計劃和市場的雙重調節作用,但如果礦產資源價格形成過程中過多受行政手段干預,價格杠桿將難以有效地發揮作用。因此,要逐步全面放開政府對礦產資源的價格管制。一方面,在具有競爭潛質的領域,通過引入競爭機制,放鬆政府對價格的直接管制,讓價格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充分發揮價格信號引導市場供求、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促進資源的節約與合理開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對這部分資源性產品價格,必要時,政府主要依靠間接手段加以調控。另一方面,對部分不能形成競爭的經營環節,要加強和改進政府的價格監管調控,確保市場平穩運行和國家經濟安全。

統籌兼顧,配套推進。價格是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反映,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對價格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賴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體系的完善,並且需要財稅政策等方面的配合支持;資源性價格的變動,又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各個方面。因此,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必須統籌兼顧,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這是順利實施改革的重要條件。

完全成本,充分補償。資源價格的合理性關鍵在於企業成本核算是否真實、完整。礦產資源開發企業成本必須准確反映它的資源成本、生產成本和環境成本以及企業退出和發展成本。資源成本是企業獲得礦業權的全部支出,生產成本是企業生產過程全部費用支出,環境成本是資源開采、運輸、加工過程中對環境破壞的補償成本,退出和發展成本是企業用於開發新的資源,尋找替代資源而進行的投資費用。資源開發完全成本加上不低於社會平均利潤率的合理投資收益率就應該是合理的資源價格。

6.3.1.2 礦產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的基本內容

一是推進市場化導向的資源價格機制改革。礦產資源產品價格改革必須與市場化相配,一是資源產品成本要充分反映對資源勘查、對生態和環境恢復的補償要求,保證資源可持續利用;二是資源產品價格要反映市場的供求狀況,有利於節約和保護資源,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三是在礦產資源價格因素中考慮生態補償費用,並形成與其他商品的合理比價。

二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從我國原油、煤炭市場實際出發,與國際市場緊密聯系,讓資源價格能夠准確反映市場變化。加快培育、建立和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資源市場體系,促進資源產權和資源產品在不同行業、部門、地區之間自由流動,盡快形成市場決定資源性產品的價格機制和全方位的競爭格局,逐步放開政府對礦產資源的價格管制,最終建立一個以市場為基礎和政府適當干預下的礦產資源價格形成機制。

三是要完善資源產品價格構成要素。目前,礦產資源的價格並未反映其完全價值,並未包括其全部所有成本,這直接導致礦產資源價格偏低。為此,建立和完善資源價格形成的成本費用核算框架,在資源產品價格構成中體現完全成本,將資源的開發成本、資源耗竭補償成本、資源開發環境污染治理成本、代內與代際公平成本、企業退出成本列入企業成本開支范圍,完整准確地核算礦產資源真實價值。

四是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培育資源產權評估機構和專業經紀公司等市場中介組織,以提高資源市場交易效率和交易深度[87]

五是加快資源型企業改革,通過加快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企業激勵和約束機制,使企業更加自覺地接受市場價格的引導。

6.3.2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生態補償機制

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給周圍生態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侵害到當地居民的環境權益,威脅到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必須對環境污染和破壞造成的生態環境功能損失以及當地居民環境權益的損失給予補償。建立礦產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實質上是對發生沖突的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平衡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生態代內公平、代際公平、自然公平以及公平秩序的基本途徑。生態補償機制是調整損害與保護生態環境的主體間利益關系的一種制度安排,核心包括對生態環境破壞者和受益者征費和對保護者進行經濟補償,它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激勵機制。目前,我國以礦產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使用費和采礦權使用費、探礦權價款和采礦權價款為主要內容的礦產資源補償機制,不是以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生態功能恢復、維護、提升為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是偏重於補償資源自身的經濟價值以及調節資源級差收入,沒有考慮到補償環境價值和公平價值,離真正意義上的生態補償還有一定距離。為此應盡快建立以市場調節為手段,以法律保障為前提的生態補償機制。重點解決好補償主體、補償標准、如何籌集補償資金以及如何補償等問題。

6.3.2.1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生態補償機制構建思路

礦產資源生態補償是一個系統工程,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和「破壞者恢復、使用者付費、受益者補償」的原則,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生態補償資金投資和保障機制。不斷強化國家財政的縱向補償方式,在國家財政轉移支付項目中,可以適當增加生態補償項目,建立激勵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的財政補貼制度。積極探索礦產資源生態的區際橫向補償方式,實現各個地域的協調發展。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生態的市場補償方式。積極運用市場化運作,探索排污權交易、資源交易、生態建設配額交易等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方式。最終建立起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涵蓋政府、地方區域和行業多層次的、多樣化的生態補償方式。從法律層面上明確生態損害的責任、補償標准和修復義務等。逐步將生態補償機制納入到礦產資源開發保護的法律體系中。

6.3.2.2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生態補償遵循的原則

(1)破壞者付費原則。礦產資源開采利用給礦區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壞,礦業開發企業應該對其產生的負面影響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按照權利義務對等原則,礦業開發企業給資源開采地繳納一定的補償費用,用於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恢復和治理,使其盡量恢復到原有的生態水平。

(2)使用者付費原則。礦產資源是經過長期的地質作用過程而形成的,具有稀缺性。礦產資源開發者和使用者有責任和義務對其使用礦產資源的行為而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和礦產資源價值損失進行補償。因此,在礦產資源開發中,應該按照使用者付費的原則,由生態資源環境佔用者即礦產資源開發企業在取得資源開發權時向國家繳納資源使用費。

(3)受益者付費原則。凡是從生態建設中獲利的受益者,包括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者、污染物的排放者、資源產品的消費者和其他生態利益的享受者,均應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對生態環境的自身價值予以補償。這樣,一方面有利於形成對生態供給者的長效激勵機制,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形成對生態受益者的約束機制,改變以往受益區普遍存在的公共消費「搭便車」的心理。

(4)保護者得到補償原則。對生態保護和建設作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對其投入的直接成本和因保護而喪失的機會成本應給予補償和獎勵。與此同時,應採取激勵原則,調動廣大群眾的生態保護積極性,使群眾樂於廣泛參與到生態保護的工作中來。從現實情況來看,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多是生態脆弱區,生活在本地區的居民相當一部分比較貧困,因此,在推動生態補償過程中應注意橫向生態補償與扶貧工作相結合。貧困與生態環境惡化既互為原因,又互為結果,因此生態環境的改善必須與發展經濟、擺脫貧困相結合。

(5)政府主導、市場推進的組織原則。這個原則也就是要求政府引導與市場調控相結合,充分發揮政府在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過程中的引導作用,結合國家相關政策和當地實際情況,研究改進公共財政對生態保護的投入機制,同時要研究制定完善調節、規范市場經濟主體的政策法規,引導建立多元化的籌資渠道。通過市場化的運作,逐步建立和形成良性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生態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通過上級對下級、國家對地方的縱向公益補償和區域之間、上下游之間的橫向利益補償,逐步實現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的生態補償。

(6)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總體來看,礦產資源生態補償的過程就是生態資源的所有受益者向生態資源的供給者付費的過程,生態資源的管理者在其中充當兩者利益的協調者。生態補償的過程涉及多方利益調整,需要廣泛調查各利益相關者的情況,合理分析生態保護的縱向、橫向權利義務關系,科學評估維護生態系統功能的直接和間接成本,研究制定合理的生態補償標准、程序和監督機制,確保利益相關者責、權、利相統一,做到應補則補、獎懲分明,以期達到共建共享、雙贏發展的目的。

6.3.2.3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生態補償方式

礦產資源生態補償的方式按照不同的准則有不同的分類體系。按照補償方式,可以分為資金補償、實物補償、政策補償和智力補償等。按照空間尺度大小,可以分為生態環境要素補償、流域補償、區域補償和國際補償等。按照補償方向,可以分為縱向補償和橫向補償。按照補償手段可以分為三種:一是財政轉移支付,如國家通過加大對西部重要生態功能區域的財政轉移支付,補償該地區保護生態環境而導致的財政減收;二是項目支持,如對各種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項目、生態環境重點保護區域替代產業和替代能源發展項目,以及對生態移民項目等的資金支持;三是徵收生態環境補償稅(費)或要求生產者、開發者、經營者支付生態環境保護的信用基金(姚明寬,2008)。以上補償模式各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都更多地偏重於市場。

按照實施主體和運作機制的差異,生態補償方式主要有政府補償和市場補償兩大類。

(1)政府補償。政府補償是指國家通過非市場途徑對礦區生態環境進行的補償。比如直接給予財政補貼、差異性的區域政策、財政援助、生態保護項目實施、減免稅收、利率優惠等。政府補償是基於生態環境的公共物品性質和環境受益者主體的不確定性。從本質上說,它屬於行政補償。政府補償是把國家作為補償主體和實施主體,把資源地政府和居民作為補償對象,以財政補貼、政策傾斜、項目實施等作為補償手段,以實現國家生態安全、區域協調發展與社會穩定的目標。這種補償模式是礦產資源生態補償最重要的形式,也是目前比較容易操作的補償方式。

(2)市場補償。市場補償是由市場交易主體根據政府制定的生態環境補償標准,在法律法規的約束下,利用經濟手段,通過市場行為對生態環境進行的補償。通過市場機制,讓開發利用生態環境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承擔相應的生態環境補償費,其前提是生態資源的合理定價。市場補償主要包括:①排污費。礦區排放污染物品的資源開發企業依照其排放污染物的數量及影響繳納一定費用。②環境產權交易補償。通過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權利即排污權(這種權利通常以排污許可證的形式表現),並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那樣被買入和賣出,以此來進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上海、廣州、深圳在排污權市場交易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可以借鑒。③環保產業。成立專門的環境污染防治或生態環境治理公司,通過市場運作,以滿足排污企業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的需要。

6.3.3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產業援助機制

資源開發利用產業援助機制是指國家通過資金和項目支持、財稅扶持、政策傾斜、減輕企業負擔等方式,對資源枯竭而走向衰退的地區和產業進行直接援助,或通過優惠政策和支持發展接續產業進行間接援助,以促進資源型地區或城市可持續發展。總的來看,我國礦產資源產業援助機制還不健全,主要表現在援助政策比較分散,援助補償標准不夠合理,缺乏系統的產業援助補償設計。新疆作為以油氣資源開采為主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供應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由於缺乏礦產資源產業反哺政策、產業轉移援助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援助政策等,同時也面臨著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就業壓力逐年增大、後續產業嚴重不足、生態環境壓力巨大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礦區產業的協調發展和礦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建立和完善礦產資源的產業援助機制勢在必行。為此,要按照統籌礦業與其他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統籌礦業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統籌礦業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要求,構建礦產資源產業援助機制,促進新疆地方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88]

6.3.3.1 礦產資源開發產業援助機制構建的基本原則

(1)長期利益與近期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在資源開發和接續產業確立與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近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避免為了當前的利益而犧牲長遠的利益,不能為了當代人的利益而犧牲後一代人的利益,在資源開發中不能竭澤而漁。處理不好長遠利益與近期利益的關系勢必會影響到資源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堅持長遠利益與近期利益相結合的原則是資源型區域在經濟發展中要堅持的首要原則。

(2)資源開發與體制機制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合理的資源開發需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運行機製作保證。只有通過加大體制、機制創新,才能促進經濟建設與資源開發聯動,才會形成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相促進、和諧發展。國家通過技術、資金、項目援助等方式可以改善和緩解資源型地區的矛盾,但只有通過轉變思想和體制創新,才能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提高自我造血功能,才能促進資源型地區真正擺脫經濟發展落後的局面。

(3)資源稟賦與產業軟化相結合的原則。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看,資源稟賦並不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例如,日本、韓國等國家,資源比較匱乏,但卻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在全球信息化時代,隨著知識經濟步伐的加快,以資源稟賦決定產業布局的發展理念正在改變,資源軟化的觀念正逐漸被大家關注和認同,這是產業變動中的一個新特點,也是國家產業政策未來的走向。資源型地區,一方面要注重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效率,提高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層次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產業軟化研究,特別是研究國外資源貧乏地區的產業發展規律,逐步擺脫對資源稟賦的路徑依賴。

6.3.3.2 礦產資源開發產業援助機制的基本內容

一是建立資源企業反哺機制。對處於形成期的資源型企業,應從提高技術含量入手,走集約化利用、內涵式挖潛和擴大再生產的道路,通過國家政策扶持和引導,使其盡快進入鼎盛期。對處於鼎盛期的資源型企業,國家應從其實現的收益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資源開發補償基金,用於資源地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和修復,為發展替代產業和接續產業積累資金,支持資源型企業生存發展和資源型城市轉型。對處於衰退期的資源型企業,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按照國際慣例,通過減輕相關產業和企業的稅賦,扶持其下游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替代產業和新興產業,以實現衰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建立接續產業援助機制。發展接替產業是資源型地區走出資源枯竭困境的根本途徑。國家應支持資源型地區發展資源精深加工和非資源型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延長優勢資源產品的產業鏈,增強資源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通過國際間和地區間的產業轉移,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自然過渡。對由衰退產業轉產而發展起來的接替產業,國家應給予稅收、信貸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資源型城市轉型過程中,國家可適當放寬其直接利用外資和境外融資方面的限制,國家政策性貸款和金融性信貸可適度向資源枯竭型城市傾斜。

三是建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機制。適當加大國家轉移支付力度,從上繳國家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中提取一部分返還給資源輸出地區,建立接替產業發展基金,重點用於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國家通過加大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的力度,增加對資源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性項目的國家財政資金和國債資金投入。加大對衰退產業集中地區再就業資金的支持力度,設立政府再就業保障金,擴大再就業政策的覆蓋人群范圍,在開發公益性崗位、勞動力市場建設、再就業培訓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

6.3.4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財政補償機制

資源型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部分原因在於我國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補償機制。為此,國家需要建立科學的資源補償機制,一方面緩解資源枯竭的資源型城市已經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預防新興的資源型城市走上資源枯竭城市的老路。

6.3.4.1 改革資源稅費,創建新型資源補償機制

良好的資源補償機制具有內在穩定功能,可保證資源型城市在轉型期內經濟平穩過渡。我國目前的資源開發利用補償主要由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和資源稅組成。就實際情況來看,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對資源開發難以起到很好的補償作用,而資源稅也很難適應我國現有資源宏觀調控目標的要求,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整。要真正發揮出資源補償機制的內在穩定功能,仍需對於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制度進行充分的調整和改進。

6.3.4.2 運用財稅政策引導資源型城市產業向多元化發展

一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資源型城市的產業結構一般是「二產」占很大比重,「一產」和「三產」比較薄弱。因此,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應放在「二產」的內部結構優化和「三產」的比重提高方面。通過大力發展油氣化工產業、煤化工產業、煤電化一體產業,實現「二產」內部結構優化。在「三產」方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環保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

二是運用財稅政策支持資源接續產業發展。從國外資源型城市發展經驗來看,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加快資源型城市接續產業發展。通過對接續產業給予稅收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加大對資源型城市財政轉移力度改善投資環境,加強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的建設,以吸引外來企業投資,從而改變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局面。

三是要通過政策扶植資源型城市轉型。大部分資源型城市都屬於地級以下城市,基本上沒有權力出台支持城市轉型的政策。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植,國家應出台一些具有普惠性的產業、財政、稅收和土地政策,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製度保障。

四是運用財稅政策促進科技進步,帶動資源型城市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力,資源型城市應通過利用先進科技來改造傳統產業,吸引企業和研究機構圍繞新興產業和新產品的培育進行技術創新活動,從而培育出新興產業和產品,調整資源型城市的產業和產品結構,促進資源型城市由單一資源經濟向多元經濟轉變。

6.3.5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法律機制

雖然我國相繼出台了有關法律和政策,但缺乏針對礦產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中雖然也制定了有關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補償的相關內容,但不夠具體,對補償的標准、補償的方式都缺乏詳盡的規定,在實際操作中難以調控。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對保障少數民族群眾在資源開發中進行利益分享的渠道作了規定,可以作為建立資源開發利益分享機制的依據,但由於該法律僅僅在宏觀方面進行了規定,在具體措施和標准方面並沒有細化到位,導致有些條款無法得到實施,缺乏可操作性。

另外,我國現行的礦產資源補償機制偏重於補償資源自身的經濟價值,沒有考慮到補償環境價值和公平價值。而且,對礦產資源經濟價值的補償也不充分,與礦業發達國家徵收的權利金相比只佔很小的一部分,不足以體現礦產資源的實際價值,尤其是代際間的資源耗竭性補償價值。現行法律對礦產資源補償的規定還有諸多不完備的地方,需要制定相關配套的法律文件,修改完善資源補償立法框架和內容體系,明確自然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及補償的范圍、對象、標准、方式和法律責任,健全礦產資源補償機制,確保資源補償有法可依。切實保障資源地居民在資源開發中的利益分享。

6.3.6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利益補償機制

建立資源所在地補償機制旨在通過加大國家對資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的補償力度,以彌補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由於資源開發所蒙受的損失。在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中,主要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資源開發企業以及當地居民等多方的利益。但是,在我國現行資源利益分配機制中,利益分配明顯地忽視了地方政府和資源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如何統籌各方利益,實現共生共贏,事關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更關繫到新疆民族地區社會和諧穩定。建立資源開發利用利益補償機制關鍵是要按照礦產資源所有權特徵,以產權為紐帶,通過礦產資源開發各利益主體共同參與礦產資源的開發,合理分享礦產資源開發收益。

一是礦產資源產權分解制度,即在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的前提下,保證礦產資源產權在法律上清晰,使各利益主體在礦產資源產權中所佔比例趨於合理化。將礦產資源收益按照國家所有權、企業產權、地方產權和自然人產權進行分解,並使四方利益主體獲得科學合理的各自權利是共享機制的核心。

二是礦產資源開發利益分享制度,即根據各利益主體在礦產資源產權中所佔的比例,通過礦產資源開發運營,對礦產資源所獲收益進行分享的制度。礦產資源開發收益分享制度可以在保證國家和企業收益的基礎上,使地方政府和礦產資源所在地居民獲得合理的收益,從而將從根本上減少礦產資源開發中的沖突、摩擦和短視行為[89]

三是礦產資源所在地利益補償制度。即通過加大國家對資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的補償力度,以彌補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由於資源開發所承擔的額外成本。利益補償制度主要通過完善稅收制度和建立自然資源的折舊補償制度得以實現。通過減稅和加大稅收返還力度等多種方式,增加中央政府對資源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以及居民的經濟補償。通過對資源實行折耗補償,建立資源耗減及補償賬戶,加大對現有資源開發與利用企業的資源折舊與耗減核算,實現資源的資產化管理,從而避免資源在開發與利用過程中的流失和消減。

四是完善稅收制度,通過加大稅收返還力度,擴大地方資源補償費留成比例等多種方式,增加中央政府對資源所在地政府以及居民的經濟補償。

五是完善產業關聯配套機制。建設一批節能高效的工業項目,使石油、煤炭資源轉化成其他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向外輸出,並由此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資源就地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支持地方下游和輔助產業的配套發展。中央企業與地方分工協作機制,錯位發展煤化工等深加工產業,形成共同發展的格局。

六是在資源分配上,給資源所在地一定的政策優惠。新疆是我國主要的能源礦產資源的供給地,大量油氣、煤炭資源要調出自治區,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服務。地方政府,特別是資源所在地政府,留下的資源份額極小,從而影響了資源所在地的利益。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國家應合理分配調出資源量和留當地深加工資源量的比例,給予新疆石油、天然氣一定的調配權,適當增加原油、天然氣在新疆本地留存份額,作為當地深加工的原料。

D. 烏茲別克屬於外匯制裁國家嗎

烏茲別克礦產資源開發與礦業政策及國際合作

烏茲別克共和國位於中亞腹地,南靠阿富汗,北部和東北與哈薩克接壤,東、東南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相連,西與土庫曼毗鄰。國土面積44.78萬平方公里,人口2640人(截止2006年4月11日)。經濟發展落後,2005年人均GDP495.4美元。但烏國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油氣和金礦資源,目前已經受到國際礦業投資者的較大關注。

一、 礦產資源開發現狀

1. 石油和天然氣

烏茲別克擁有比較豐富油氣資源,是中亞地區未來油氣增長的重要國家。據烏茲別克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05年1月1日,烏天然氣預測儲量為5.9029萬億立方米,石油和凝析油預測儲量為11.8億噸。烏茲別克全國共有160 多個油氣田,主要分布在5個油氣區——烏斯秋爾特、布哈拉—希瓦、西南吉薩爾、蘇爾漢河盆地、費爾干納。主要油田是:坎達格、烏奇克孜爾、科卡廷、帕爾瓦塔什、雅舒阿拉米什克、沙里坎—科賈巴德;主要氣田包括:扎爾卡克斯、穆巴列克、舒爾坦等。

烏獨立以來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獲得較快發展,1999年石油和凝析油產量達到最高峰812萬噸,是1992年的2.5倍。此後烏石油和凝析油產量不斷減少,2005年共生產石油及凝析油545萬噸,比上一年下降17%,比1999年下降32.9%(圖1)。天然氣產量一直穩定增長(圖2)。2004年天然氣產量增長4.1%,達到歷史最高峰598.65億立方米。2005年天然氣產量為597億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0.3%。天然氣在烏茲別克目前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佔80%,石油佔10~13%。

圖1 烏茲別克原油和凝析油產量變化圖

圖2 烏茲別克天然氣產量變化圖
資料來源:商務部網站,烏茲別克統計委員會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和銷售的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注冊資金現為2536.79億蘇姆(2005年底,1美元約合1180蘇姆),2005年產品銷售收入為41620億蘇姆,比上年增長50%;純利潤為4614億蘇姆,同比增長62%,資產總額為53360億蘇姆,2005年的總投資額為4959.4億蘇姆,同比增長27.2%。

烏油氣加工能力較強,共有2座加工原油和凝析油的大型煉油廠:費爾干納煉油廠和布哈拉煉油廠,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兩座原油加工企業的年加工生產能力合計為1120萬噸,目前均未達到滿負荷工作量,有意向與外國公司開展來料加工。
烏目前共有4家大型天然氣加工企業: 穆巴列克天然氣加工廠,舒爾坦石油天然氣廠,舒爾坦天然氣化工綜合體,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鑽探公司,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

烏產石油製品和液化天然氣主要出口俄羅斯、烏克蘭、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等。所產天然氣通過輸氣管道主要出口吉爾吉斯、塔吉克、哈薩克及俄羅斯。

2. 煤

據烏茲別克國家統計委員會公布的資料,2005年烏茲別克共採煤316.8萬噸,同比增長17.4%。露天採煤285.9萬噸,同比增長22.5%;井下採煤30.9萬噸,同比下降14.2%。開采褐煤309.5萬噸,同比增長17.2%;開采煙煤7.32萬噸,同比增長26.2%。2006年上半年烏茲別克共採煤170.9萬t,比2005年同期增長8.5%,。

國內煤炭的壟斷生產企業是烏茲別克煤業公司,2005年,烏茲別克煤業公司產煤292萬噸,佔全國煤產量的92.2%。經營的主要煤礦是位於塔什干州的安格連露天褐煤礦,該煤礦的探明儲量約為19億噸。烏茲別克另一家較大的煤業公司是沙爾貢煤業股份公司。該公司主要在拜孫煤礦和沙爾貢煤礦採煤。這兩個煤礦位於蘇爾漢河州,煤的儲量約10億t。

烏茲別克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400萬噸。烏茲別克國家電力股份公司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300萬噸,是烏最大的煤炭用戶。

3. 金

烏茲別克金礦資源極為豐富,也是烏茲別克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據預測其潛在金儲量約5300噸,如果得到證實,這一數量在世界上已經排到第二位。目前全國已經研究和勘探了48 個金礦床,其中儲量在100噸 以上的大型金礦約有10 多個。以穆龍套金礦規模最大,賦存在早古生代黑色頁岩中,探明金的儲量約2000噸,平均品位為3.5克/噸。據資料分析,在礦床的深部(到達1500米的范圍內)還會有另外的1830噸儲量。

目前烏茲別克正在開採的金產地有9個,每年烏黃金產量約為90噸左右。主要有有4家企業從事黃金開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和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聯合體均為國有企業,還有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和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其中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是烏最大的金礦生產企業,其金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二。

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始建於1992年,1995年投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共生產7.7噸金。自投產以來,該合資企業已生產100多噸金。2006年6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取消了政府專門針對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規定的具有長期性的優惠,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2006年10月,烏茲別克納沃伊州經濟法庭宣布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破產,同時支持稅務機構對未支付的4900萬美元稅金的訴訟。該公司將在2006年底進行拍賣。
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成立於2003年,固定資產為1160萬美元,其中英方Oxus Resources公司持股50%,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持股40%,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持股10%。

此外,韓國公司也正在加入烏茲別克的金礦開發,2006年烏韓合資企UZ-KORES MAINING公司已經開始對克孜勒庫姆沙漠「西-UCHTEPINSKII」地區進行金礦的地質勘探工作。該項目由韓國資源公司(KOREA RESOURCES CORP)直接投資,2006-2009年為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投入450萬美元進行勘探工作,如發現金礦,韓方將繼續投入2億美元進行開采。烏韓合資企業UZ-KORES MAINING公司成立於2006年3月,企業固定資本840萬美元,根據協議,該企業可在35平方公里的許可范圍內開展地質勘探。

4. 鈾

烏茲別克還擁有豐富的鈾礦資源,是世界前10個主要的儲量和生產國之一。2005年1月資料,烏國的回收成本≤130美元/kg鈾資源量有76936噸。目前共發現27 個礦床,都分布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

烏茲別克是世界鈾礦生產大國,2005年產鈾2301噸,比2004年增長14.1%,列世界第七位。鈾礦山集中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唯一的一家鈾生產商是納沃依礦冶聯合體。

2006年以來,韓、俄、日等國家的公司和企業紛紛向烏提出合作開發鈾礦的要求。2006年初俄羅斯技術裝備輸出股份公司提出於2006年年底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共建合資企業的計劃。在2006年4月,韓國資源公司與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商定成立開采鈾礦的合資企業,開發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心地區的DJANTUAR鈾礦,該礦是烏最大鈾礦之一,探明儲量7154噸,合資公司計劃於2007年初成立。

此外,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已經同烏政府就日本公司參與烏鈾礦開發、向烏提供貸款一事簽署了相互諒解備忘錄。法國「Cogema」公司也向烏提出了購買鈾礦原料的要求。

5. 銅、鋅

銅的探明儲量約150萬噸,僅次於哈薩克,居中亞第2位,大部分儲量都集中在阿爾馬累克地區的三個大型斑岩銅礦床中(卡爾馬吉爾、薩雷—切庫、達爾尼)。鋅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吉扎克(Jizzakh)州的烏奇庫拉克(Uch-Kulach)礦床和南部的卡什卡達里亞州的坎迪扎礦床中。

烏茲別克銅鋅產量並不高,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Almalyk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mbine,AGMK)是烏茲別克唯一的銅、鋅生產企業。目前在位於首都塔什干東南的阿爾馬雷克特大型斑岩銅礦田開采銅礦;在塔什干州的卡爾馬吉爾(Kalmakyr)礦和薩里-車庫(Sary-Cheku)礦以及中部吉扎克州的烏奇庫拉克礦開采鋅礦石。2006年1至10月,鋅產量比2005年同期增長21%至4.0268萬噸,精煉銅產量同比下降12%至7.5735萬噸。

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除生產銅、鋅外,還生產金、銀、鉛等。2004年該企業銅產量為10.38萬噸,白銀73.7噸,金12.5噸,其純利潤為6430萬美元,同2003年相比增長46.8%,企業出售產品純收入為3438萬美元,同比增43.4%,其中出口2326萬美元。2004年企業固定資產增長28.5%。

4.外資優惠政策

目前烏茲別克對於外國投資在法律上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外國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可以買私有股份公司的股票,甚至擁有公司100%的股份(但合資企業仍是目前吸引外資的主要渠道),國家保障並保護在烏境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外國投資者的權益,烏「外資法」規定:國家給予投資者以擔保,保護外國投資者的利益。如果烏新頒布的法律有不利於投資者的條款,投資者可在自其投資之日起10年內繼續延用投資時有效的舊法律,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投資法」要求任何國家和地方行政機關都不得干預外資企業的合法經營活動,對外資企業的資產不得實行國有化。外國投資者有權決定投資的所有權、使用和支配權,外國投資者的利潤及紅利可以自由匯出境外、進行再投資或用於任何其他目的。另外,合資企業在國家外匯交易所有優先調匯權;合資企業注冊後自然獲得從事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權利,但需在外經部進行登記。

另外,對獨資、合資的油氣開采企業,自開採到油、氣之日起7年內免交利潤稅。7年後,利潤稅減半徵收。

三、烏政府礦業政策的最新調整

1.大幅度提高地下資源使用稅

近兩年由於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度提高,礦山企業成為主要的受益者。政府為從中得到更多利益,大幅度提高了地下資源使用稅的稅率。首先提高的是貴金屬和銅的資源稅,2004年開始,金從2.8%增加到5%,銀從7%到8%,銅7.9-8.1%,鎢保持在8%,這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是較高的。亞洲多數國家、多數礦產資源的權利金費率都保持在2—5%之間。如印尼的金的權利金費率為3.75%,銅為4%,鋅和錫為3%;泰國金的權利金費率為2.5%,菲律賓的金、銅、鎳、鋅權利金費率均為2%。資源稅的提高,加重了礦山企業的負擔。但這些並沒有結束政府提高資源稅的步伐,2005年1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又大幅度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氣的資源稅。開採石油的資源稅率從12.3%提高到35%;凝析油從6.7%提高到32%;天然氣從18.5%提高到58%。油氣資源稅的稅率提高了3-4倍,其稅率遠遠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這便導致油氣資源開發領域投資環境的惡化,外資投入下降,生產企業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一些企業已經不堪重負。對此外資和本國油氣開采企業表示強烈不滿,呼籲政府改變這一政策。自從這一政策出台之後,烏油氣產量,特別是石油和凝析油產量呈下滑趨勢。2005年當年,烏石油產量下降17.2%,天然氣產量下降0.3%。

面對這一結果,烏政府似乎察覺到「高資源稅」的弊端,並准備從2007年1月1日起降低資源稅。不管怎樣,即使下調資源稅,也難以改變烏政府政策多變的特點。采礦業是一個投資期長的高風險行業,投資者最希望的是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政策環境,政策不穩定自然加大了礦業投資的風險。

2.取消對部分外資企業的無限期優惠政策

根據烏茲別克政府令,自2006年6月1日起,烏政府將對部分外資企業取消無限期優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對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公司烏政府專門規定的無限期優惠政策全部被取消。該企業1995年投產以來已經順利經營10年,政府的這些優惠條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兩年由於加工的礦石中含金量越來越低,公司的金產量呈下降趨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實際產金7.72噸,比上年下降了63%。優惠政策取消後,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該公司的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美公司對烏茲別克政府的決定表示極為不滿,公司認為政府沒按照當初簽訂的協議辦事,協議規定的優惠政策應當到項目結束,而政府是中途改變規定。另外按照烏的投資法律,如果新出台的投資政策使投資條件惡化,外國投資者可以在10年內繼續執行投資之日時有效的投資政策。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烏政府的決定不但沒有遵守雙方的協議,而且也有悖於本國的法律。美公司決定上訴國際仲裁。

這一事件,對烏茲別克的礦業投資環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3. 重組國家油氣總公司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從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出售到對外引資,合作開發等,所有環節均掌控在該公司手中。截至2004年,公司擁有職工8萬人。

該集團公司成立於1992年。公司在最近兩年進行過兩次較大的改組,第一次是2004年6月,按照法國BNP財務咨詢公司設計的方案對油氣總公司進行了改組,將原有的8個子公司縮減為4個,分別是:「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公司」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

第二次是2006年下半年,根據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簽署的總統令,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再次進行了重組,下屬子公司的數量由原有的4個擴展為6個。其主要內容包括:將「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拆分為「烏茲別克油氣地質鑽探」和「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兩個公司,前者主要負責勘察和鑽探,後者主要負責油氣資源的開發和開采。原來直屬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管轄的「舒爾坦天然氣化學綜合體」此次劃歸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公司所屬。第一次改組時從油氣總公司劃出去的汽車天然氣公司改組為一個子公司「汽車天然氣銷售公司」,合並入「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仍保留原有建制。
另外,油氣總公司下設一個新成立的「烏茲別克油氣建設投資」公司,其主要職能是負責烏油氣領域的投資項目和基本建設。新組建的油氣總公司的機構設置如圖3所示。

4.擴大對外資開放的油氣區域

2006年初,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宣布,准備再劃分出12個油氣區塊供外國投資者挑選。這12個油氣區塊的天然氣總儲量約為1.5萬億立方米,液態碳氫化合物的儲量約為3.5億噸。目前,烏油氣總公司所屬的信息咨詢中心正為外國投資者准備這12個油氣區塊的有關資料,2006年將可以向外商提供相關信息。

烏油氣總公司將烏所有的油氣資源儲藏區域劃分成31個「引資區塊」,在此之前已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了其中的13個區塊,其中9個正在進行談判或已經簽訂投資協議,這當中包括俄羅斯的「魯科伊」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馬來西亞的「Petronas」公司以及其他國家的一些投資者。

統購統銷 壟斷經營——透視烏茲別克棉花產業
烏茲別克是世界主要產棉國之一。近150年以來,棉花產業一直是烏國的支柱產業,原蘇聯時期(1970年-1985年)烏國棉花曾達到年產500萬噸籽棉的歷史最高水平。獨立以來的籽棉產量維持在每年300萬噸-36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棉花總產量的5%,在世界上排名第5至6位(依每年巴西棉產量的大小而略有變動)。年出口量約為70萬噸—90萬噸,約佔世界棉花總出口量的11%,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第二位。餘下的20%-30%(約為30萬噸左右)部分供國內紡織業用。
烏全國12個州、一個共和國全都生產棉花,共有棉產區142個。其中,棉花產量較高的地區有卡什卡達里亞州、布哈拉州、蘇爾漢河州、費爾干納州、安集延州和塔什干州。但受氣候、水質的影響,只有蘇爾漢河州、布哈拉州,卡什卡達里亞州和納沃伊州出產的棉花質量最好。烏棉花90%以上為中絨棉,只有不到5%是長絨棉。烏棉花約有7-8個品種,其中以「布哈拉-6號」為最佳(相當於新疆二級棉),曾獲得過利物浦棉花交易所金獎。由於大多數軋花廠設備老化、剝絨機效率低,導致棉籽上的短絨剝不幹凈,出絨率大約只有32%,低於新疆地區平均35%的出絨率,更低於南疆地區37%-38%的出絨率。棉絨剝不幹凈,加之榨油設備陳舊,致使烏棉籽的出油率只有10%-15%,也遠低於中國23%的出油率。
烏對棉花實行壟斷經營
烏茲別克棉花出口共有兩個渠道: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棉花公司(其中一個以出口棉短絨為主)和「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每年一度舉行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棉花產業成就的重要場所。
棉花生產在烏國仍屬「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體制。由原烏「棉花部」改制而來的「烏茲別克棉花工業協會」負責全國棉花的生產、加工、收購和運輸。「棉協」通過其在各州的「棉花協會分會」向個體農民和私人農場主下發棉花生產任務,負責調配資金、種子、化肥、殺蟲劑和水資源。
棉花採收後,棉農要按國家「指令性價格」向棉協交售生產定額內的籽棉;軋花廠按照與棉協簽訂的協議將籽棉加工成皮棉,然後統一送交到國家在各地建立的22個棉花集散中心(又稱「儲備庫」)等待裝運出口,或送往紡織廠進行下一步的深加工。完成交售額度的棉農可將超收的棉花按照「指導性價格」交售給各州的棉協分會,再由各州棉協分會的交易員拿到國家原料商品交易所去掛牌出售。
烏國對棉花出口實行壟斷經營,只有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公司有權出口棉花和棉短絨。外國公司要獲得大宗棉花訂單,必須與國有棉花公司簽訂合同,依據國際市場行情與棉花的緊俏情況,外國公司必須支付從30%-80%不等的預付款,打入到烏國有的「國民外經銀行」的專用賬戶上,銀行向外國公司開出履約保函。餘下部分可開「即期信用證」,憑鐵路大票等單據結付。烏國的這種貿易方式由來已久,經長期觀察,違約的現象較少。
烏國原料商品交易所「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中交易的主要商品有:成品油,糧食,建材,有色與黑色金屬,化工產品等。棉花是其中之一。2007年上半年,交易所共成交皮棉7.5萬噸。在交易所購買棉花行情隨國際市場波動,可按預想價位靈活下單,價格、品種的選擇餘地較大。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額外」支出。缺點是交易所要求百分之百預付,而且不出具銀行保函。
烏國棉花主要外輸通道
目前,烏茲別克棉花的主要外輸通道依次為:伊朗的阿巴斯港,波羅的海三國港口(主要是拉脫維亞里加港),烏克蘭的伊里伊切夫斯基港,俄羅斯各口岸以及中國的阿拉山口。隨著世界紡織工業中心向東南亞的轉移,烏國棉花向東南亞方向的輸出量加大。烏政府正在研究新辟一條南向「阿富汗運輸走廊」,這條通道北起烏國南部邊境城市鐵爾梅茲,穿過阿富汗的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進入伊朗東部城市扎黑丹,然後直達喬赫巴霍爾港或阿巴斯港。此條運輸線路可縮短運距1100公里,節省在途時間12天,降低運輸成本20%。
現階段,烏國的棉花主要出口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韓、新加坡、孟加拉、越南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目前,中國是烏國最大的棉花進口國,烏國是世界范圍內對我國出口棉花的第二大國(美國為第一)。
烏國棉短絨的年產量只有幾萬噸,只有一個公司經營,求大於供,所以,棉短絨的交易條件更為苛刻(如要求100%預付),「潛規則」也表現得更為明顯。烏國從事棉花種植的大型農業企業有近300個,個體農戶有8.88萬家,按照2006年的統計,85%的棉花都是由私人農場生產的。2005年—2006年,國家從棉農手中收購棉花的價格分別為235美元/噸和300美元/噸,對外出口價格為1180美元/噸—1300美元/噸。雖然差價巨大,但請不要嘗試私下收購,否則會帶來很大麻煩。
從2005年10月開始每年一度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其棉花產業的重要窗口。2006年第二屆棉花交易會有來自35個國家、250多家外國公司的350多名代表參加。
中國企業投資利弊分析
按照烏國政府制訂的「2005年—2008年紡織業發展規劃」,烏將逐步減少籽棉出口,擴大國內加工量,力爭到2008年,將現有25%的國內加工比例提高到50%以上。烏官方還曾多次表示,在2006年—2010年內將不會再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籽棉產量將維持在360萬噸左右,皮棉將保持在120萬噸—125萬噸的水平。同時,隨著烏棉花深加工能力的提高,烏棉花對外出口會逐年下降,到2010年將保持在53萬噸—55萬噸。
烏政府鼓勵外國投資者投資棉紡產業,通過建設新廠進行紡紗、織布和成衣製造;通過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提高老廠產量。在烏國投資棉紡業有很多有利條件:1、政局相對穩定,經濟穩步增長。具有穩定的原料市場和較大的產品銷售市場潛力;2、外資享受減免稅待遇。企業注冊資本最低為15萬美元,投資額在30萬美元—300萬美元之間的,利潤稅、財產稅等免3年,投資額在300萬美元—1000萬美元之間的免5年,1000萬美元以上的免7年。同時,外商作為投資運入烏國的技術設備以及生產所需物資還享受免徵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政策;3、外資企業購買當地棉花作為生產原料時可享受比利物浦棉花交易市場的價格低15%的優惠,如果外資企業能夠完成從棉花原料到製成品生產的全過程,並能夠將80%的產品出口的話,棉花價格還可以優惠到20%;4、勞動力、能源、電力資源價格低廉,具有比較優勢;5、棉紗、紡織品出口市場大,除滿足烏本國2600多萬人的市場需求以外,還可以向中國、俄羅斯、印度、越南、中東歐國家、歐盟等出口。
投資中會遇到的障礙和不利因素:一、烏國經濟的「人治」色彩濃重,棉花行業更是一個高度「計劃經濟」的壟斷行業,在棉花原料的供應、電力、天然氣配給方面都會受到「計劃」的強烈影響。二、熟練技術工人少。雖然烏官方稱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在99.9%以上,但與中國工廠中擋車工人靈巧的雙手比較起來,烏國真正熟練的紡織女工可謂少矣。需下大氣力培訓,且易流失。三、我國技術、管理人員來烏簽證難,不易獲得長期居住權。經常要半年、半年地延,徒然浪費企業管理人員的精力,而且還大大增加了企業不必要的開支。四、調匯期長,企業常為利潤返回發愁。烏外貿總量近兩年來維持在100億美元左右,順差十幾億美元。因此,正常年份下,企業的調匯期一般為1-2個月;趕上國家集中償貸期,調匯時間可長達6-8個月,給企業經營造成很大困惑。
本信息採納於匯 通 網 。

E. 原油價格是波動很厲害的

政局動盪和石油貿易的全球化使得石油價格對所有新聞消息都格外敏感。原油價格的這種敏感性對於來自煉油廠的最終石油產品來說更為重要,如汽油和柴油。但是,你在加油站所付的費用則要大大高於石油產品的成本價。為什麼會有此差別?這是消費者所在國家的稅收政策所造成的。對於歐洲的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英國等國家對石油產品的稅收的平均水平可達石油產品銷售價格的四分之三之多。在美國,石油產品的稅收僅為銷售價的四分之一,這就是美國的石油產品比歐洲的要便宜得多的原因。很不幸的是,便宜的油價並沒有促使消費者去節約能源,在三個重要歐洲國家的市場上,石油產品的稅收為9%~27%。

石油需求高度依賴於全球宏觀經濟條件,所以這也是確定價格的一種重要因素。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高油價已經給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了負面影響資料來源:《歐佩克能源報告》,2007;《MEED》,2008。。歐佩克力圖將油價維持在一個將其成員作為一個整體而最佳收益的水平上,這被一些觀察家認為是一種「決斗的挑戰書」。

2007年底,全球探明的石油儲量已達119531800萬桶,其中92714600萬桶,或佔77.6%的石油資源由歐佩克成員掌控著。2000年,全球的石油總需求量為每天7600萬桶,2008年,全球經濟繼續增長,石油需求量增至每天8750萬桶,到2010年達9060萬桶/日,預計到2020年每天的石油需求量將接近10320萬桶。

油氣開發的合作者。石油合同的毛利潤基本是在三方參股的合作夥伴之間分享的。這三方為:(1)石油或天然氣的生產國;(2)勘探權的擁有者;(3)為油田的勘探和隨後的開發提供資金的投資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油氣資產都是國家的。國家從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獲得極其豐厚的礦權使用費、利潤和礦權稅收。勘探所需的土地面積(英畝)可以通過拍賣獲得,而且往往以租賃的形式轉讓給出價最高的人或企業。然而,這種賣方索價往往以打包的形式委託給那些主權國家。一份買賣股票的協議會在勘探方面投入一定量的資金,投入數千米的地震勘探作業,或者計劃鑽探一定數量的井。當勘探所需土地面積落實以後,財政部門常常就會與一些生產企業聯合起來共享合同,而且這種合作往往都是固定的。租借的期限變化很大,但標准協議書的有效期限為25年或15年,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這種合同的有效期將會大大縮短。

石油與天然氣投資的整體觀。對於重大石油或天然氣工程的投資規模需達數十億美元。如此巨額的費用意味著只有那些資本最為雄厚的公司才可能擁有工程所需的技術與財政資源。即使這些公司擁有足夠的資金,它們也常常會與其他公司合作,以求限制或分散風險。在石油工業中,只有投產後獲得了以桶計或以噸計的石油和以立方米或英熱單位計的天然氣時,油氣公司才能真正獲利。

為了分擔勘探鑽井的風險和相關費用,目前多流行由多家合作者分擔勘探土地的方式。負責鑽井作業的公司稱為作業者,其他一些參與該項目的公司則稱為油田參與者。全世界各國對石油與天然氣工業的掌控程度大相徑庭,但基本都是由以下內容構成的:

開采權開采權可以被定為是從資產或每銷售單元一種固定價格的物品衍生出來的總的或純銷售百分比,但還有其他類型補償度量制。一種開采權的利息是收集未來的開采權費用數據的參照,它常常在石油工業和絕大多數工業中使用,用來描述對一個給定的租借期未來的生產與總收入所有權的百分比,它可以從資產的原始擁有者中剝離出來。:現金支付或為礦權所有者支付利潤。許多分成合同(PSC)並不包括開采權。通常,利潤的范圍為4%~17%,而且可能會根據生產速度給出一個降低范圍。

回收成本:絕大多數分成合同允許作業者回收勘探、開發以及總產量或總收入中的部分資金(在利潤被瓜分並被徵收捐稅之前),然而,回收成本就是獲得成本油,其構成費用為:(1)作業費用;(2)資本投入(支出費用);(3)財政支出費用;(4)在前些年中尚未被回收的成本。

石油成本=作業費用+資本投入+財政支出費用+尚未被回收的成本

在成本回收之後所剩餘的收入就是在承包人和其合夥人、國家之間劃分利潤油(對此,精確的定義取決於PSC術語)。

利潤=石油收入-石油成本

分包商常常與累計生產、返還率或石油退稅政策累計稅收與累計價格之比。有關。此舉的目的為在油田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給予承包者高額的利潤。有時,如果價格上升到某一水準,承包者的利潤就會減少,此時就會出現價格上限。一定比例的進口石油必須以低於市場價在國內市場上出售(如印度尼西亞的情況)。作業者所佔用的利潤油可以成為國家一般性稅收的一部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作為特殊的石油稅(如石油收入稅石油收入稅(PRT)是一種在英國直接收取的稅種。1975年,根據石油稅收法案(Oil Taxation Act)實施此項政策,這是在Harold Wilson的工黨政府重返政壇之後出台的法案,此後不久即爆發了1973年的能源危機。此後,英國大陸架的油氣勘探開展,目的在於使「國家更加獲利」,這也促進石油公司對資本投資進行「合適返還」。PRT是對英國本土和英國大陸架上「利潤極大增加」的石油與天然氣勘探的征稅。經過特殊允許,PRT對石油開采所徵收的稅率已達50%。PRT的征稅可以作為單個石油與天然氣田稅收的參照物,所以,與開發和運營一個油田相關的費用就不能與其他油田所產生的利潤相區分開來。PRT於1993年3月16日被徹底廢除,所有油公司和開發中的油田都贊成此舉,但此後PRT依然為油田存在了下去。與此同時,PRT的比率從75%減到了50%,但是許多針對勘探與評價經費的PRT的稅收都減免了。)。石油稅收常常是十分特殊的。一些國家實施退還石油稅率(ROR)返還率(ROR)或稱投資返還率(ROI),或有時就稱返還,是指相對於投資金額對一項投資所獲得的與損失的資金之比。獲得的或損失的資金量可以作為利息、利潤/損失或凈收入/損失來看待。投資的資金量可以作為資產、資本、原則或投資的成本基數。ROI常用百分比而不用小數表示。的政策。提速生產作為連續的ROR的起征點。這種措施能夠引起政府的極高參與並獲得極大的盈利,還能夠導致在生產與價格的特定增長下的NPV下降。

「評估石油價格範圍的最佳方式就是去觀察將石油、天然氣和石油產品送往市場的單位價格。」

分成合同及其運作政府與石油作業者(承包商)之間的合同,包括勘探、開發和運輸的過程。。政府或國家的參與可以現金或現貨石油的方式進行。許多稅收的管理體制都是基於分成合同(PSC)產生的,據此,國家將會把石油和天然氣的所有權收歸國有。絕大多數分成合同也有一些浮動的條款,它們取決於生產率、石油價格、儲集層的深度與形成時代。

「石油合同如何運作?」

下圖是一個分成合同的典型實例,表示政府或國家的平均返還以及與公司或承包商或油田作業者的工作關系。

中東地區一個品質良好油田的單元成本一個油田就是一個擁有從地下開採石油的大量油井的區域。石油儲集層延伸的面積很大,可能會達幾百平方千米,在整個油田區域內分布著大量的勘探與開發井。此外,可能會有一些探井打到了油田的邊緣,用管線可以將石油從那裡運至加工廠。由於油田可能會遠離居民區,因此建成一個油田的物流供應網極為復雜。如工人們不得不工作數日或數年,並需要在油田安家落戶。反之,居住與設備也需要電力和水,在嚴寒區的管線可能需要加熱。如果無法利用,人們會將多餘的天然氣燒掉,這將需要大量爐具和排氣管,還需管線將天然氣從井口送達爐具處。

「在石油工業界,歐佩克的平均生產成本最低,其部分原因在於歐佩克成員擁有豐富而且易於開採的油氣資源。」

儲量接替是上游工業發展情況的另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儲量預測也是一門科學,而且,隨著新信息的不斷獲得,儲量預算也將發生變化。各石油公司都會盡力管理自家的儲量並不斷修訂(一般都會增加)。一家油氣公司在一個給定的時間段內已經完成了自己所有的儲量接替工作,而一旦發現儲量有下降的趨勢,油氣公司就會對自己的賬目進行審核。無論是勘探與開發成本還是儲量接替率完全可以各自核算。顯然,在一些極端情況下,那些大幅度削減勘探預算的石油公司將一無所獲,並會因油田的枯竭而不復存在。而那些勘探投入巨資的公司將在未來獲得較高的儲量接替率和生產率。

在最有利的情況下(良好的中東地區油田),採油的利潤將可達成本的6~15倍,這遠高於其他工業的利潤。這種巨大的利潤使得石油工業在全球的工業界獨領風騷。

石油儲量與石油峰值。常規石油儲量包括用現有的技術手段一次、二次或三次採油技術從井孔內采出的石油量。但並不包括從固體或氣體中抽取獲得的(如瀝青砂、油頁岩、天然氣液化處理或者煤的液化處理)液體。石油儲量可以分為探明(proven)儲量、預測(probable)儲量和可采(possible)儲量。探明儲量是指總量中至少90%~95%的資源,預測儲量可達總資源量的50%,而可采儲量則僅為總資源量的10%~50%。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從絕大多數井中采出約40%的石油。一些推測認為,未來的技術將可以采出更多的石油。但迄今為止,人們在計算探明儲量和預測儲量時都已將未來的技術能力考慮進去了。在許多重要產油國中,大量的儲量報告並未被外部的審計核實確認。絕大多數容易開採的石油資源都已被發現了。

油價的增長促使人們在那些投資更高的地方進行油氣勘探,如超深鑽井、超低溫條件下鑽井,以及環境敏感區域或需要用高科技開採石油的區域。每次勘探的低發現率必將造成鑽采工具短缺、鋼材漲價,在這種復雜的背景下,石油勘探的總成本勢必增加。全球油田發現的高峰值出現在1965年,其主要原因在於世界人口的增加速度快於石油的生產速度,人均生產的峰值出現在1979年(1973—1979年期間,為上升後的穩定水平階段)。20世紀60年代,每年的石油發現量也達到了峰值,約為550億桶。從那以後,這一數值就持續下降(2004—2005年間僅為120億桶/年)。1980年儲量出現峰值,當時的石油生產首次超過了新的發現量,雖然用一些創新的方法對儲量進行了重新估算,但仍然難以精確地估計儲量。

誇大的儲量。全球的油氣儲量是混亂不清的,而實際上是言過其實的。許多所謂的儲量實際上是資源。它們並未被確定,既沒有得到,也無法開采,而僅僅是一種估算,在全球12000億桶(1900億立方米)的探明儲量中,約3000億桶應該被修訂為探明資源量。在石油峰值數據的預測中,一個困難就是對那些探明儲量進行評估時因定義模糊而出現的誤差。近年來,人們已經注意到關於「探明儲量」被耗盡的許多錯誤信息。對此,一個最好的實例就是2004年殼牌公司20%的儲量突然不翼而飛的丑聞。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探明儲量是由石油公司宣布的,也可由石油的生產國和消費者們宣布。這三方都有誇大他們探明儲量的理由:(1)石油公司可能會以此提高自己潛在的價值;(2)石油生產國欲以此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國際地位;(3)消費國的政府可能會尋求自己經濟體系內和消費者之間的安全與穩定。2007年能源觀察組織(Energy Watch Group,縮寫EWG)的報告表明,全球的探明儲量加預測儲量為8540億?12550億桶(若按目前不再增長的需求量計算,可供全球使用30~40年)。對歐佩克報道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就可發現巨大的差異,這些國家誇大自己的儲量很可能出於政治原因(特別是在沒有實質性發現的時期)。有70多個國家也跟風,紛紛誇大自己可用於開採的儲量。因此,最高預測就是12550億桶。分析家認為,歐佩克成員的經濟刺激著它們誇大自己的儲量,因為歐佩克的配額系統允許那些擁有較多儲量的國家增加自己的產量。如科威特在2006年1月向《石油情報周刊》(Petroleum Intelligence Weekly)提供的報告稱,該國的儲量480億桶中僅有240億桶為「探明儲量」。然而,這一報道是基於科威特的「秘密文件泄密」情報而做出的,而且也未被科威特官方否認。此外,以前所報道過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被伊拉克軍人燒掉的15億桶儲量也沒在科威特的石油儲量中得以反映。另一方面,官方調查分析家們認為,石油公司一直希望造成一種假象,以便提高油價。2003年,一些分析家指出,石油生產國是了解它們自己儲量的,目的就在於抬高油價。

F. 烏茲別克的問題

烏茲別克礦產資源開發與礦業政策及國際合作

烏茲別克共和國位於中亞腹地,南靠阿富汗,北部和東北與哈薩克接壤,東、東南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相連,西與土庫曼毗鄰。國土面積44.78萬平方公里,人口2640人(截止2006年4月11日)。經濟發展落後,2005年人均GDP495.4美元。但烏國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油氣和金礦資源,目前已經受到國際礦業投資者的較大關注。

一、 礦產資源開發現狀

1. 石油和天然氣

烏茲別克擁有比較豐富油氣資源,是中亞地區未來油氣增長的重要國家。據烏茲別克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05年1月1日,烏天然氣預測儲量為5.9029萬億立方米,石油和凝析油預測儲量為11.8億噸。烏茲別克全國共有160 多個油氣田,主要分布在5個油氣區——烏斯秋爾特、布哈拉—希瓦、西南吉薩爾、蘇爾漢河盆地、費爾干納。主要油田是:坎達格、烏奇克孜爾、科卡廷、帕爾瓦塔什、雅舒阿拉米什克、沙里坎—科賈巴德;主要氣田包括:扎爾卡克斯、穆巴列克、舒爾坦等。

烏獨立以來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獲得較快發展,1999年石油和凝析油產量達到最高峰812萬噸,是1992年的2.5倍。此後烏石油和凝析油產量不斷減少,2005年共生產石油及凝析油545萬噸,比上一年下降17%,比1999年下降32.9%(圖1)。天然氣產量一直穩定增長(圖2)。2004年天然氣產量增長4.1%,達到歷史最高峰598.65億立方米。2005年天然氣產量為597億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0.3%。天然氣在烏茲別克目前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佔80%,石油佔10~13%。

圖1 烏茲別克原油和凝析油產量變化圖

圖2 烏茲別克天然氣產量變化圖
資料來源:商務部網站,烏茲別克統計委員會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和銷售的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注冊資金現為2536.79億蘇姆(2005年底,1美元約合1180蘇姆),2005年產品銷售收入為41620億蘇姆,比上年增長50%;純利潤為4614億蘇姆,同比增長62%,資產總額為53360億蘇姆,2005年的總投資額為4959.4億蘇姆,同比增長27.2%。

烏油氣加工能力較強,共有2座加工原油和凝析油的大型煉油廠:費爾干納煉油廠和布哈拉煉油廠,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兩座原油加工企業的年加工生產能力合計為1120萬噸,目前均未達到滿負荷工作量,有意向與外國公司開展來料加工。
烏目前共有4家大型天然氣加工企業: 穆巴列克天然氣加工廠,舒爾坦石油天然氣廠,舒爾坦天然氣化工綜合體,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鑽探公司,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

烏產石油製品和液化天然氣主要出口俄羅斯、烏克蘭、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等。所產天然氣通過輸氣管道主要出口吉爾吉斯、塔吉克、哈薩克及俄羅斯。

2. 煤

據烏茲別克國家統計委員會公布的資料,2005年烏茲別克共採煤316.8萬噸,同比增長17.4%。露天採煤285.9萬噸,同比增長22.5%;井下採煤30.9萬噸,同比下降14.2%。開采褐煤309.5萬噸,同比增長17.2%;開采煙煤7.32萬噸,同比增長26.2%。2006年上半年烏茲別克共採煤170.9萬t,比2005年同期增長8.5%,。

國內煤炭的壟斷生產企業是烏茲別克煤業公司,2005年,烏茲別克煤業公司產煤292萬噸,佔全國煤產量的92.2%。經營的主要煤礦是位於塔什干州的安格連露天褐煤礦,該煤礦的探明儲量約為19億噸。烏茲別克另一家較大的煤業公司是沙爾貢煤業股份公司。該公司主要在拜孫煤礦和沙爾貢煤礦採煤。這兩個煤礦位於蘇爾漢河州,煤的儲量約10億t。

烏茲別克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400萬噸。烏茲別克國家電力股份公司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300萬噸,是烏最大的煤炭用戶。

3. 金

烏茲別克金礦資源極為豐富,也是烏茲別克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據預測其潛在金儲量約5300噸,如果得到證實,這一數量在世界上已經排到第二位。目前全國已經研究和勘探了48 個金礦床,其中儲量在100噸 以上的大型金礦約有10 多個。以穆龍套金礦規模最大,賦存在早古生代黑色頁岩中,探明金的儲量約2000噸,平均品位為3.5克/噸。據資料分析,在礦床的深部(到達1500米的范圍內)還會有另外的1830噸儲量。

目前烏茲別克正在開採的金產地有9個,每年烏黃金產量約為90噸左右。主要有有4家企業從事黃金開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和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聯合體均為國有企業,還有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和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其中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是烏最大的金礦生產企業,其金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二。

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始建於1992年,1995年投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共生產7.7噸金。自投產以來,該合資企業已生產100多噸金。2006年6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取消了政府專門針對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規定的具有長期性的優惠,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2006年10月,烏茲別克納沃伊州經濟法庭宣布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破產,同時支持稅務機構對未支付的4900萬美元稅金的訴訟。該公司將在2006年底進行拍賣。
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成立於2003年,固定資產為1160萬美元,其中英方Oxus Resources公司持股50%,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持股40%,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持股10%。

此外,韓國公司也正在加入烏茲別克的金礦開發,2006年烏韓合資企UZ-KORES MAINING公司已經開始對克孜勒庫姆沙漠「西-UCHTEPINSKII」地區進行金礦的地質勘探工作。該項目由韓國資源公司(KOREA RESOURCES CORP)直接投資,2006-2009年為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投入450萬美元進行勘探工作,如發現金礦,韓方將繼續投入2億美元進行開采。烏韓合資企業UZ-KORES MAINING公司成立於2006年3月,企業固定資本840萬美元,根據協議,該企業可在35平方公里的許可范圍內開展地質勘探。

4. 鈾

烏茲別克還擁有豐富的鈾礦資源,是世界前10個主要的儲量和生產國之一。2005年1月資料,烏國的回收成本≤130美元/kg鈾資源量有76936噸。目前共發現27 個礦床,都分布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

烏茲別克是世界鈾礦生產大國,2005年產鈾2301噸,比2004年增長14.1%,列世界第七位。鈾礦山集中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唯一的一家鈾生產商是納沃依礦冶聯合體。

2006年以來,韓、俄、日等國家的公司和企業紛紛向烏提出合作開發鈾礦的要求。2006年初俄羅斯技術裝備輸出股份公司提出於2006年年底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共建合資企業的計劃。在2006年4月,韓國資源公司與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商定成立開采鈾礦的合資企業,開發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心地區的DJANTUAR鈾礦,該礦是烏最大鈾礦之一,探明儲量7154噸,合資公司計劃於2007年初成立。

此外,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已經同烏政府就日本公司參與烏鈾礦開發、向烏提供貸款一事簽署了相互諒解備忘錄。法國「Cogema」公司也向烏提出了購買鈾礦原料的要求。

5. 銅、鋅

銅的探明儲量約150萬噸,僅次於哈薩克,居中亞第2位,大部分儲量都集中在阿爾馬累克地區的三個大型斑岩銅礦床中(卡爾馬吉爾、薩雷—切庫、達爾尼)。鋅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吉扎克(Jizzakh)州的烏奇庫拉克(Uch-Kulach)礦床和南部的卡什卡達里亞州的坎迪扎礦床中。

烏茲別克銅鋅產量並不高,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Almalyk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mbine,AGMK)是烏茲別克唯一的銅、鋅生產企業。目前在位於首都塔什干東南的阿爾馬雷克特大型斑岩銅礦田開采銅礦;在塔什干州的卡爾馬吉爾(Kalmakyr)礦和薩里-車庫(Sary-Cheku)礦以及中部吉扎克州的烏奇庫拉克礦開采鋅礦石。2006年1至10月,鋅產量比2005年同期增長21%至4.0268萬噸,精煉銅產量同比下降12%至7.5735萬噸。

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除生產銅、鋅外,還生產金、銀、鉛等。2004年該企業銅產量為10.38萬噸,白銀73.7噸,金12.5噸,其純利潤為6430萬美元,同2003年相比增長46.8%,企業出售產品純收入為3438萬美元,同比增43.4%,其中出口2326萬美元。2004年企業固定資產增長28.5%。

4.外資優惠政策

目前烏茲別克對於外國投資在法律上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外國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可以買私有股份公司的股票,甚至擁有公司100%的股份(但合資企業仍是目前吸引外資的主要渠道),國家保障並保護在烏境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外國投資者的權益,烏「外資法」規定:國家給予投資者以擔保,保護外國投資者的利益。如果烏新頒布的法律有不利於投資者的條款,投資者可在自其投資之日起10年內繼續延用投資時有效的舊法律,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投資法」要求任何國家和地方行政機關都不得干預外資企業的合法經營活動,對外資企業的資產不得實行國有化。外國投資者有權決定投資的所有權、使用和支配權,外國投資者的利潤及紅利可以自由匯出境外、進行再投資或用於任何其他目的。另外,合資企業在國家外匯交易所有優先調匯權;合資企業注冊後自然獲得從事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權利,但需在外經部進行登記。

另外,對獨資、合資的油氣開采企業,自開採到油、氣之日起7年內免交利潤稅。7年後,利潤稅減半徵收。

三、烏政府礦業政策的最新調整

1.大幅度提高地下資源使用稅

近兩年由於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度提高,礦山企業成為主要的受益者。政府為從中得到更多利益,大幅度提高了地下資源使用稅的稅率。首先提高的是貴金屬和銅的資源稅,2004年開始,金從2.8%增加到5%,銀從7%到8%,銅7.9-8.1%,鎢保持在8%,這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是較高的。亞洲多數國家、多數礦產資源的權利金費率都保持在2—5%之間。如印尼的金的權利金費率為3.75%,銅為4%,鋅和錫為3%;泰國金的權利金費率為2.5%,菲律賓的金、銅、鎳、鋅權利金費率均為2%。資源稅的提高,加重了礦山企業的負擔。但這些並沒有結束政府提高資源稅的步伐,2005年1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又大幅度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氣的資源稅。開採石油的資源稅率從12.3%提高到35%;凝析油從6.7%提高到32%;天然氣從18.5%提高到58%。油氣資源稅的稅率提高了3-4倍,其稅率遠遠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這便導致油氣資源開發領域投資環境的惡化,外資投入下降,生產企業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一些企業已經不堪重負。對此外資和本國油氣開采企業表示強烈不滿,呼籲政府改變這一政策。自從這一政策出台之後,烏油氣產量,特別是石油和凝析油產量呈下滑趨勢。2005年當年,烏石油產量下降17.2%,天然氣產量下降0.3%。

面對這一結果,烏政府似乎察覺到「高資源稅」的弊端,並准備從2007年1月1日起降低資源稅。不管怎樣,即使下調資源稅,也難以改變烏政府政策多變的特點。采礦業是一個投資期長的高風險行業,投資者最希望的是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政策環境,政策不穩定自然加大了礦業投資的風險。

2.取消對部分外資企業的無限期優惠政策

根據烏茲別克政府令,自2006年6月1日起,烏政府將對部分外資企業取消無限期優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對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公司烏政府專門規定的無限期優惠政策全部被取消。該企業1995年投產以來已經順利經營10年,政府的這些優惠條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兩年由於加工的礦石中含金量越來越低,公司的金產量呈下降趨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實際產金7.72噸,比上年下降了63%。優惠政策取消後,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該公司的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美公司對烏茲別克政府的決定表示極為不滿,公司認為政府沒按照當初簽訂的協議辦事,協議規定的優惠政策應當到項目結束,而政府是中途改變規定。另外按照烏的投資法律,如果新出台的投資政策使投資條件惡化,外國投資者可以在10年內繼續執行投資之日時有效的投資政策。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烏政府的決定不但沒有遵守雙方的協議,而且也有悖於本國的法律。美公司決定上訴國際仲裁。

這一事件,對烏茲別克的礦業投資環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3. 重組國家油氣總公司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從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出售到對外引資,合作開發等,所有環節均掌控在該公司手中。截至2004年,公司擁有職工8萬人。

該集團公司成立於1992年。公司在最近兩年進行過兩次較大的改組,第一次是2004年6月,按照法國BNP財務咨詢公司設計的方案對油氣總公司進行了改組,將原有的8個子公司縮減為4個,分別是:「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公司」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

第二次是2006年下半年,根據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簽署的總統令,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再次進行了重組,下屬子公司的數量由原有的4個擴展為6個。其主要內容包括:將「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拆分為「烏茲別克油氣地質鑽探」和「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兩個公司,前者主要負責勘察和鑽探,後者主要負責油氣資源的開發和開采。原來直屬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管轄的「舒爾坦天然氣化學綜合體」此次劃歸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公司所屬。第一次改組時從油氣總公司劃出去的汽車天然氣公司改組為一個子公司「汽車天然氣銷售公司」,合並入「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仍保留原有建制。
另外,油氣總公司下設一個新成立的「烏茲別克油氣建設投資」公司,其主要職能是負責烏油氣領域的投資項目和基本建設。新組建的油氣總公司的機構設置如圖3所示。

4.擴大對外資開放的油氣區域

2006年初,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宣布,准備再劃分出12個油氣區塊供外國投資者挑選。這12個油氣區塊的天然氣總儲量約為1.5萬億立方米,液態碳氫化合物的儲量約為3.5億噸。目前,烏油氣總公司所屬的信息咨詢中心正為外國投資者准備這12個油氣區塊的有關資料,2006年將可以向外商提供相關信息。

烏油氣總公司將烏所有的油氣資源儲藏區域劃分成31個「引資區塊」,在此之前已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了其中的13個區塊,其中9個正在進行談判或已經簽訂投資協議,這當中包括俄羅斯的「魯科伊」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馬來西亞的「Petronas」公司以及其他國家的一些投資者。

統購統銷 壟斷經營——透視烏茲別克棉花產業
烏茲別克是世界主要產棉國之一。近150年以來,棉花產業一直是烏國的支柱產業,原蘇聯時期(1970年-1985年)烏國棉花曾達到年產500萬噸籽棉的歷史最高水平。獨立以來的籽棉產量維持在每年300萬噸-36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棉花總產量的5%,在世界上排名第5至6位(依每年巴西棉產量的大小而略有變動)。年出口量約為70萬噸—90萬噸,約佔世界棉花總出口量的11%,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第二位。餘下的20%-30%(約為30萬噸左右)部分供國內紡織業用。
烏全國12個州、一個共和國全都生產棉花,共有棉產區142個。其中,棉花產量較高的地區有卡什卡達里亞州、布哈拉州、蘇爾漢河州、費爾干納州、安集延州和塔什干州。但受氣候、水質的影響,只有蘇爾漢河州、布哈拉州,卡什卡達里亞州和納沃伊州出產的棉花質量最好。烏棉花90%以上為中絨棉,只有不到5%是長絨棉。烏棉花約有7-8個品種,其中以「布哈拉-6號」為最佳(相當於新疆二級棉),曾獲得過利物浦棉花交易所金獎。由於大多數軋花廠設備老化、剝絨機效率低,導致棉籽上的短絨剝不幹凈,出絨率大約只有32%,低於新疆地區平均35%的出絨率,更低於南疆地區37%-38%的出絨率。棉絨剝不幹凈,加之榨油設備陳舊,致使烏棉籽的出油率只有10%-15%,也遠低於中國23%的出油率。
烏對棉花實行壟斷經營
烏茲別克棉花出口共有兩個渠道: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棉花公司(其中一個以出口棉短絨為主)和「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每年一度舉行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棉花產業成就的重要場所。
棉花生產在烏國仍屬「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體制。由原烏「棉花部」改制而來的「烏茲別克棉花工業協會」負責全國棉花的生產、加工、收購和運輸。「棉協」通過其在各州的「棉花協會分會」向個體農民和私人農場主下發棉花生產任務,負責調配資金、種子、化肥、殺蟲劑和水資源。
棉花採收後,棉農要按國家「指令性價格」向棉協交售生產定額內的籽棉;軋花廠按照與棉協簽訂的協議將籽棉加工成皮棉,然後統一送交到國家在各地建立的22個棉花集散中心(又稱「儲備庫」)等待裝運出口,或送往紡織廠進行下一步的深加工。完成交售額度的棉農可將超收的棉花按照「指導性價格」交售給各州的棉協分會,再由各州棉協分會的交易員拿到國家原料商品交易所去掛牌出售。
烏國對棉花出口實行壟斷經營,只有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公司有權出口棉花和棉短絨。外國公司要獲得大宗棉花訂單,必須與國有棉花公司簽訂合同,依據國際市場行情與棉花的緊俏情況,外國公司必須支付從30%-80%不等的預付款,打入到烏國有的「國民外經銀行」的專用賬戶上,銀行向外國公司開出履約保函。餘下部分可開「即期信用證」,憑鐵路大票等單據結付。烏國的這種貿易方式由來已久,經長期觀察,違約的現象較少。
烏國原料商品交易所「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中交易的主要商品有:成品油,糧食,建材,有色與黑色金屬,化工產品等。棉花是其中之一。2007年上半年,交易所共成交皮棉7.5萬噸。在交易所購買棉花行情隨國際市場波動,可按預想價位靈活下單,價格、品種的選擇餘地較大。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額外」支出。缺點是交易所要求百分之百預付,而且不出具銀行保函。
烏國棉花主要外輸通道
目前,烏茲別克棉花的主要外輸通道依次為:伊朗的阿巴斯港,波羅的海三國港口(主要是拉脫維亞里加港),烏克蘭的伊里伊切夫斯基港,俄羅斯各口岸以及中國的阿拉山口。隨著世界紡織工業中心向東南亞的轉移,烏國棉花向東南亞方向的輸出量加大。烏政府正在研究新辟一條南向「阿富汗運輸走廊」,這條通道北起烏國南部邊境城市鐵爾梅茲,穿過阿富汗的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進入伊朗東部城市扎黑丹,然後直達喬赫巴霍爾港或阿巴斯港。此條運輸線路可縮短運距1100公里,節省在途時間12天,降低運輸成本20%。
現階段,烏國的棉花主要出口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韓、新加坡、孟加拉、越南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目前,中國是烏國最大的棉花進口國,烏國是世界范圍內對我國出口棉花的第二大國(美國為第一)。
烏國棉短絨的年產量只有幾萬噸,只有一個公司經營,求大於供,所以,棉短絨的交易條件更為苛刻(如要求100%預付),「潛規則」也表現得更為明顯。烏國從事棉花種植的大型農業企業有近300個,個體農戶有8.88萬家,按照2006年的統計,85%的棉花都是由私人農場生產的。2005年—2006年,國家從棉農手中收購棉花的價格分別為235美元/噸和300美元/噸,對外出口價格為1180美元/噸—1300美元/噸。雖然差價巨大,但請不要嘗試私下收購,否則會帶來很大麻煩。
從2005年10月開始每年一度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其棉花產業的重要窗口。2006年第二屆棉花交易會有來自35個國家、250多家外國公司的350多名代表參加。
中國企業投資利弊分析
按照烏國政府制訂的「2005年—2008年紡織業發展規劃」,烏將逐步減少籽棉出口,擴大國內加工量,力爭到2008年,將現有25%的國內加工比例提高到50%以上。烏官方還曾多次表示,在2006年—2010年內將不會再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籽棉產量將維持在360萬噸左右,皮棉將保持在120萬噸—125萬噸的水平。同時,隨著烏棉花深加工能力的提高,烏棉花對外出口會逐年下降,到2010年將保持在53萬噸—55萬噸。
烏政府鼓勵外國投資者投資棉紡產業,通過建設新廠進行紡紗、織布和成衣製造;通過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提高老廠產量。在烏國投資棉紡業有很多有利條件:1、政局相對穩定,經濟穩步增長。具有穩定的原料市場和較大的產品銷售市場潛力;2、外資享受減免稅待遇。企業注冊資本最低為15萬美元,投資額在30萬美元—300萬美元之間的,利潤稅、財產稅等免3年,投資額在300萬美元—1000萬美元之間的免5年,1000萬美元以上的免7年。同時,外商作為投資運入烏國的技術設備以及生產所需物資還享受免徵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政策;3、外資企業購買當地棉花作為生產原料時可享受比利物浦棉花交易市場的價格低15%的優惠,如果外資企業能夠完成從棉花原料到製成品生產的全過程,並能夠將80%的產品出口的話,棉花價格還可以優惠到20%;4、勞動力、能源、電力資源價格低廉,具有比較優勢;5、棉紗、紡織品出口市場大,除滿足烏本國2600多萬人的市場需求以外,還可以向中國、俄羅斯、印度、越南、中東歐國家、歐盟等出口。
投資中會遇到的障礙和不利因素:一、烏國經濟的「人治」色彩濃重,棉花行業更是一個高度「計劃經濟」的壟斷行業,在棉花原料的供應、電力、天然氣配給方面都會受到「計劃」的強烈影響。二、熟練技術工人少。雖然烏官方稱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在99.9%以上,但與中國工廠中擋車工人靈巧的雙手比較起來,烏國真正熟練的紡織女工可謂少矣。需下大氣力培訓,且易流失。三、我國技術、管理人員來烏簽證難,不易獲得長期居住權。經常要半年、半年地延,徒然浪費企業管理人員的精力,而且還大大增加了企業不必要的開支。四、調匯期長,企業常為利潤返回發愁。烏外貿總量近兩年來維持在100億美元左右,順差十幾億美元。因此,正常年份下,企業的調匯期一般為1-2個月;趕上國家集中償貸期,調匯時間可長達6-8個月,給企業經營造成很大困惑。

閱讀全文

與Newmont出售使用費和礦物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