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收購無形資產稅務籌劃

收購無形資產稅務籌劃

發布時間:2022-06-19 03:20:39

1. 利用稅收優惠進行稅收籌劃時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就是將稅法中的優惠政策想辦法使企業符合,如:到開發區注冊企業,招募下崗職工,工資按工效掛鉤制度算企業所得稅 稅收籌劃思路是連接稅收籌劃理念與實務的橋梁,是連接稅收籌劃目標與方法、技術的紐帶 (二)、稅種籌劃思路 稅種籌劃思路就是:根據不同稅種的特點,採用不同的稅收籌劃方法。現行稅制以商品稅和所得稅為主體,因此稅收籌劃的重點是商品稅籌劃和所得稅籌劃。稅種籌劃主要包括增值稅籌劃,消費稅籌劃,營業稅籌劃,關稅籌劃,法人所得稅(包括內資企業所得稅和外資企業所得稅)籌劃,個人所得稅籌劃,稅種綜合籌劃。 比如,增值稅籌劃。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在稅收籌劃時應予以高度重視。增值稅籌劃要從增值稅的特點著手。第一,增值稅的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納稅人在計算公式、發票許可權和稅收負擔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在稅收籌劃上,要選擇合適的納稅人類型。第二,增值稅內銷的稅率有兩檔:17%和13%。因此,在稅收籌劃上,對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應稅勞務,要選擇適當的核算方式,最好能夠分別核算。第三,增值稅的課稅對象是增值額,具體反映在增值稅實行購進扣稅法。因此,在稅收籌劃上,可以通過產權重組等手段,實現抵免的最大化。第四,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即實行出口退(免)稅制度,具體又有「出口免稅並退稅」、「出口免稅不退稅」等政策。來料加工適用「出口免稅不退稅」政策,但不能抵扣進項稅額;進料加工適用「出口免稅並退稅」政策,可以抵扣進項稅額,但退稅率往往低於征稅率。因此,稅收籌劃上,要選擇恰當的加工方式。 再比如,法人所得稅籌劃,也須從法人所得稅的特點著手。第一,法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有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之別,其稅收待遇不對等,外資企業的稅負大約是內資企業的一半。因此,在稅收籌劃上,要選擇最佳的納稅人身份。第二,法人所得稅的稅率相差懸殊,內資企業的實際稅率有33%、27%、18%、15%等檔次,外資企業的實際稅率有30%+3%、30%、24%+3%、24%、15%+3%、15%、24%/2+3%、24%/2、10%+3%、10%、15%/2+3%、15%/2等檔次。因此,在稅收籌劃上,要運用稅率差異技術,盡量尋求稅率最低化。第三,法人所得稅的稅基不是銷售額或營業額,也不是收入總額,而是收入總額扣除法定項目後的凈所得,即應納稅所得額。因此,在稅收籌劃上,要做到免稅收入最大化和扣除最大化,盡量避免對納稅人不利的納稅調整。第四,內資企業有許多稅收優惠,而外資企業稅收優惠更是多如牛毛。因此,在稅收籌劃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積極創造條件,享受稅收優惠,實現合理節稅。 還比如,稅種綜合籌劃,也要從其特點著手。第一,商品稅綜合籌劃。現行稅制對第二產業主要徵收增值稅,而對第三產業主要徵收營業稅,並且稅負存在差異。當納稅人一項業務同時涉及這兩個稅種的范圍,則稱為混合銷售;當納稅人多項業務分別涉及這兩個稅種的范圍,則稱為兼營。混合銷售按納稅人的經營主業征稅,而兼營根據核算方式征稅。因此,在稅收籌劃上,對於混合銷售需要選擇適當的主業,對於兼營需要選擇妥當的核算方式。第二,所得稅綜合籌劃。現行稅制對不同的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徵收所得稅的情況不同,對公司、國有企業、私營企業等徵收企業所得稅,並對其自然人股東分得股利徵收個人所得稅;而對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不徵收企業所得稅,只徵收個人所得稅。因此,在稅收籌劃上,需要對生產經營組織形式進行合理安排。第三,商品稅和所得稅綜合籌劃。如個人出租住房,應繳納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如果出租房屋用於營業,則營業稅稅率為5%,房產稅稅率為12%,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如果出租房屋用於居住,則營業稅稅率為3%,房產稅稅率為4%,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因此,在稅收籌劃上,出租住房應考慮其用途。 (三)、稅收要素籌劃思路 稅收要素籌劃的思路是:針對不同的稅收要素,運用不同的稅收籌劃技術。稅收要素籌劃主要包括征稅范圍籌劃,納稅人籌劃,稅率籌劃,稅基(收入、費用)籌劃,稅收優惠(減稅、免稅、退稅、稅額抵免)籌劃,納稅環節籌劃,納稅時間籌劃,納稅地點籌劃,納稅方式籌劃,征稅機關籌劃。 比如,稅基籌劃,這是稅收籌劃的難點。企業所得稅的稅基是應納稅所得額,而不是利潤總額。根據稅法計算出來的應納稅所得額,通常不等於根據會計制度計算出來的利潤總額。因此,在稅收籌劃上,要實現稅後利潤的最大化,從長期來看,必須實現利潤總額的最大化和應納稅所得額的最小化。而利潤總額是會計收益減去會計費用和損失,應納稅所得額是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金額。因此,必須實現會計收益的最大化和收入總額的最小化,必須實現會計費用、損失的最小化和准予扣除項目金額的最大化,即扣除項目最多化、扣除金額最大化、扣除時間最早化。關聯企業還可適度運用轉讓定價手段,將收入、費用轉移,實現合法避稅。個人所得稅籌劃還可以運用收入分劈技術,將收入分月、分次、分人均攤。 再比如,稅收優惠籌劃,這是稅收籌劃的重頭戲。稅收優惠包括減稅、免稅、退稅和稅額抵免等。減免稅籌劃,應盡量使減免稅最大化,盡量使減免稅最長化。退稅籌劃,如出口貨物退增值稅和消費稅、再投資退所得稅,應盡量使退稅項目最多化,盡量使退稅額最大化。稅額抵免籌劃,如進項稅額抵免、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抵免、境外所得稅抵免、稅收饒讓抵免、境內投資所得已納稅額的抵免,應盡量使抵免項目最多化,盡量使抵免金額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納稅人利用稅收優惠有被動接受型、主動利用型和積極創造型三種。因此,在稅收籌劃上,使經濟活動盡量符合政策導向,主動利用稅收優惠;對暫不符合優惠條件的,還可積極創造條件,享受稅收優惠。 還比如,納稅環節籌劃,這是稅收籌劃的一匹黑馬。增值稅實行全環節納稅,前一個環節不納稅或少納稅,後一個環節就要多納稅,因此不會減少全環節稅負。而消費稅實行一次課征制,一般選擇初始環節納稅,以後環節不再納稅。在稅收籌劃上,只要做到在該環節不納稅或少納稅,就可以減輕全環節稅負。因此,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廠家,一般將其門市部實行獨立核算,將其銷售部門改組為銷售公司,從而降低其應稅環節的銷售額,最終減少消費稅。 (四)、經濟活動籌劃思路 不同的經濟活動征免稅不同,不同的經濟活動繳納的稅種不同,不同的經濟活動繳納的稅額不同。因此,經濟活動籌劃思路是:全面考慮不同方案的稅負差異,並對經濟活動進行巧妙安排。稅收籌劃不僅要貫穿於所有經濟活動,還要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始終。納稅人的經濟活動,從企業成長階段來看,可分為設立、擴張、收縮和清算等階段;從企業財務循環來看,可分為籌資、投資和分配等環節;從企業經營流程來看,可分為采購、生產、銷售和核算等過程。因此,經濟活動籌劃主要包括成長籌劃(設立籌劃、擴張籌劃、收縮籌劃、清算籌劃);財務籌劃(籌資籌劃、投資籌劃、分配籌劃);經營籌劃(采購籌劃、生產籌劃、銷售籌劃、核算籌劃)。 (1).成長籌劃。在設立階段,不同的所有形式: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不同的責任形式: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的注冊地址和經營地點: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特區、保稅區,不同的投資產業和從業人員:生產性企業、先進企業、出口企業、福利企業、勞服企業,不同的投資方式:貨幣資金投資、存貨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不同的投資規模和期限,其稅收待遇各不相同,納稅人因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設立籌劃。在擴張階段,設立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擴建或者收購,其稅收差別較大,需要進行擴張籌劃。在重組階段,分立時可能減少應稅銷售額、增加扣除或抵免、降低稅率、享受優惠、改變稅種;合並時產權支付方式有現金支付和證券支付,其稅收待遇不同,需要進行分立籌劃和合並籌劃。在清算階段,不同的清算方式,其稅收負擔也不相同,需要進行清算籌劃。 (2).財務籌劃。在籌資環節,短期籌資有商業信用,短期借款等方式;長期籌資有股票、債券、長期借款、融資租賃等方式。不同的籌資結構和方式,其稅負不同,需要進行籌資籌劃。在投資環節,內部投資有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外部投資有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間接投資又有股權投資,債權(國債)投資。不同的投資結構和方式,其稅負不同,需要進行投資籌劃。在分配環節,不同的分配方式: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產品股利,不同的分配對象:向自然人和法人分配,向國內投資者、外商或外籍人員分配,其稅負不同,需要進行分配籌劃。 (3)經營籌劃。在采購過程中,購貨規模與結構不同、購貨單位不同、購貨時間不同、結算方式不同、購貨合同不同,其稅負不同,需要進行采購籌劃。在銷售過程中,銷售規模與結構不同、產品價格不同、銷售收入實現時間不同、銷售方式不同、銷售地點不同,其稅負不同,需要進行銷售籌劃。在核算過程中,分別核算與不分別核算、不同的壞賬轉銷方法、不同的存貨發出計價方法、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同的債券溢折價攤銷方法,其稅負不同,需要進行核算籌劃。 (五)、地域籌劃思路 不同的地域,其稅收負擔往往存在差異。地域籌劃思路是:充分利用國內不同地域、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稅負差別,統籌安排國內或跨國經濟活動。地域籌劃包括國內地域籌劃和國際稅收籌劃。 1.國內地域籌劃。目前,我國稅收立法權基本集中於中央,稅法統一。但不同地方的稅收待遇差別是客觀存在的,甚至相差很大。國內存在一些低稅區,或稱「國內避稅地」,比如改革開放政策下的經濟特區和沿海(甚至沿江)經濟開放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政策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鼓勵出口政策下的保稅區,扶貧政策下的「老少邊窮」地區,開發大西部政策下的西部地區,振興東北政策下的東北地區。這些地區分別享有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稅收優惠。因此,納稅人應選擇注冊地點、經營地點、分公司或子公司設置地點,減輕稅負。還可適度運用轉讓定價手段,合法避稅。而且,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地方將擁有更大的稅收許可權,各地或可出台不同的稅收政策,那時國內地域籌劃將大有用武之地。 2.國際地域籌劃。加入WTO後,我國對外經濟交往不斷擴大,更多的外商來華投資,以及更多的國內企業走向世界,跨國經濟活動日益頻繁。因此,國際地域籌劃的前景十分廣闊。國際地域籌劃的思路是充分利用不同國家稅法和國際稅收協定的差異,通盤安排跨國經濟活動。國際稅負差異往往大於國內稅負差異,在國際上存在一些低稅區,即國際避稅地。有些國家和地區不徵收任何所得稅,比如巴哈馬、百慕大群島、開曼群島、諾魯;有些國家和地區徵收所得稅但稅率較低,比如瑞士、列支敦斯登、澤西島和根西島;有些國家和地區所得稅課征僅實行地域管轄權,比如香港、巴拿馬、塞普勒斯;有些國家和地區對國內一般公司徵收正常的所得稅,但對某些特定公司提供特殊的稅收優惠,比如盧森堡、荷屬安第列斯;有些國家和地區與其他國家簽訂有大量稅收協定,比如荷蘭。這些國家和地區統稱國際避稅地。國際地域籌劃往往要利用國際避稅地,通過在國際避稅地設置中介國際控股公司、中介國際金融公司、中介國際貿易公司、中介國際許可公司,並運用轉讓定價等手段,從而使跨國公司在全球經營中的總稅負降到最低程度。

2. 企業並購的稅收籌劃的方法有哪些

稅收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按行業設計稅目稅率,而且是一個行業一個稅率,所以對各行業而言,稅目稅率一目瞭然,便於計算也便於繳納。所以,關於營業稅的稅收籌劃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1)尋找影響營業稅應納稅額的營業額和稅率兩大因素。稅率僅僅隨著行業而變,所以重點
是分析影響營業額的因素。但各行業有各行業的特點。
(2)考慮各行各業涉及的稅收優惠、特殊的經營行為。
(3)注意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征稅范圍的劃分,為稅收籌劃創造空間。
(4)在利用營業稅自身內部因素調節達不到稅收籌劃的效果時,往往外因能事半功倍。例如,
在代購代銷貨物時,受託方要考慮銷售潛力和自身實力,以便分析是做增值稅的納稅人,還是做
營業稅的納稅人。這種籌劃是稅收籌劃水平較高的一個境界。
稅收籌劃的思路很多,關鍵是平時多積累、多思考。
營業稅的稅收籌劃,要從納稅人、計稅依據及稅率三個方面來考慮。由於營業稅的稅率是按
行業設置的,不同的行業適用稅率不同,只要行業確定,稅率的籌劃空間並不大。而納稅人和營
業額的籌劃成為營業稅稅收籌劃的重點內容。

3. 無形資產轉讓的稅務處理

無形資產轉讓的稅務處理舉例:
在轉讓過程中,除了按轉讓合同金額雙方計交印花稅外,轉讓方還要按轉讓金額計算繳納營業稅。如果是以無形資產交換其他非貨幣性資產,則雙方都是購銷雙重身份,印花稅要按兩份合同計稅,無形資產轉讓方除了按轉讓金額計交營業稅外,作為換回的貨物,其入帳金額中可能含有消費稅,並視存貨或固定資產,在價外或價內反映增值稅。對無形資產轉讓收入,在扣除無形資產轉讓過程中發生的相關稅費及被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時的無形資產帳面凈值後,要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在轉讓之前,應充分考慮在各種轉讓方式、轉讓價格下。企業要納的稅種,以求整體稅負最輕、轉讓凈收益最大。 確定何時轉銷無形資產需要進行判斷。我國會計准則規定,當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時,企業應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情形主要包括:該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等所替代,且已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該無形資產不再受法律的保護,且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例:三源株式會社2003年5月20日對外轉讓無形資產,收取價款48萬元,無形資產賬面攤余價值6萬元,不考慮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解答:按照《營業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應按照5%的稅率繳納營業稅,上述業務應納營業稅2.4萬元(48×5%)。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企業轉讓無形資產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轉讓其所有權,二是轉讓其使用權,兩者的會計處理有所區別。
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金」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或「營業外支出———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科目。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僅僅是將部分使用權讓渡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出讓方仍保留對該項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而仍擁有使用、收益和處置的權利。受讓方只能取得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合理使用而無權轉讓。在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情況下,由於轉讓企業仍擁有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此,不應注銷無形資產的賬面攤余價值。
三源株式會社無形資產轉讓應分無形資產所有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兩種情況,分別做會計處理如下:
1.三源株式會社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
借:銀行存款480000貸:無形資產60000應交稅金24000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396000。
2.三源株式會社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
借:銀行存款480000貸:其他業務收入480000借:其他業務支出24000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24000。

4. 營業稅的納稅籌劃——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的籌劃

1.轉讓無形資產營業稅節稅
單獨轉讓無形資產的營業稅,直接用轉讓收入乘以稅率計算。隨著銷售貨物轉讓無形資產的,應劃分清楚貨物銷售額和無形資產銷售額。一般地,技術方面的圖紙資料費、技術服務費、人員培訓費屬於轉讓收入,為設備的安裝使用收取的設計費和設備製造、維修、圖紙的收費並入貨物銷售額。
例如,甲企業向乙企業出售一台設備,同時進行技術轉讓,合同總價款為2000萬元,其中設備款為800萬元,專有技術費550萬元,專有技術指導費150萬元,則該項業務應納營業稅為:
(550+150)萬元×5%=35萬元
如果僅從繳納營業稅的角度出發,企業對該項業務進行納稅籌劃,可將技術轉讓費隱藏在設備價款中,多收設備費,少收技術轉讓費,則可節省部分營業稅。但我國稅制規定,貨物的銷售應繳納增值稅,因此納稅人在免繳增值稅的產品銷售時,可以採用上例中的方法。如果應納增值稅,企業應通盤考慮後再作決策。
2.銷售不動產節稅
單獨出售建築物或土地附著物時,直接用營業額乘以稅率計算繳納營業稅。
新建建築物出售時,其自建行為按建築業稅率3%計算營業稅,出售建築物按5%稅率計征,兩稅率相差2%,了解該項政策對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是有幫助的。
例如,某房地產開發企業自建10棟住宅樓後出售,每棟樓造價為300萬元,稅務機關核定成本利潤率為10%,出售時共取得價款5000萬元,則:
應納營業稅=5000萬元×5%=250萬元
如果企業以個人名義進行自建,或以承包工程的形式開發房地產,則適用3%的稅率:
應納營業稅=300萬元×(1+10%)/(1-3%)×3%×10=102萬元

5. 稅務籌劃方法的籌劃法

該方法就是利用稅制要素進行稅務籌劃的方法。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找出不屬於征稅范圍的內容。任何稅種都明確規定了征稅對象。進行稅務籌劃要利用這些規定作反向思維,找出不屬於征稅范圍的內容,然後利用這些規定開展籌劃工作。如某企業有一項專利技術要轉讓,有兩家公司想購買這項專利技術,兩家都出價1000萬元,一家是外國公司,購買後在外國使用,另一家為境內公司,購買後在境內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簡稱境內)轉讓無形資產是指所轉讓的無形資產在境內使用。根據這條規定推論如果轉讓的無形資產不在境內使用,就不屬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讓無形資產,不需要繳納營業稅。因此若該企業將該項專利技術轉讓給外國公司,由此該企業可免交50(10005%)萬元的營業稅。
(二)找出有利於延遲納稅的稅法規定,並依此簽訂對外銷售合同。稅制設計過程中,對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作出了明確的法律規定,納稅人採取不同的收款方式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就會有很大差別。納稅人可以利用這些具體規定,簽訂對自己有利的銷售合同,延遲納稅義務。如某企業簽訂了一份1000萬元的銷售合同,如是直接收款合同,當對方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下必定會遲延付款,但企業仍須根據合同規定確認收入計算繳納稅金,這就會給企業造成納稅壓力。如果企業根據購貨企業的財務狀況簽訂分期付款銷售合同分期確認收入,分期計算繳納稅金,就可以達到遲延納稅、緩解企業納稅壓力的目的。

6. 企業並購中的稅收如何籌劃

(一)稅收籌劃之於並購模式設計
收購可分為三個階段:前期分析,中期執行,後期整合。前期分析尤為重要,因一旦簽署收購協議,不管結果是好與壞,過程都不可逆。例如長虹收購法國湯姆遜,收購完成之後發現湯姆遜顯像管技術已經過時,而且湯姆遜還有巨大的債務黑洞,但長虹此時已回天乏術,失敗的並購整合讓長虹遭受了絕大損失。這都是由於前期並購分析以及盡職調查環節出現了重大問題。
前期分析調查首先仔細評估被收購標的價值所在,並購後能否成功消化整合,雖然「蛇吞象」式並購讓人激動,但讓一條蛇消化一頭大象其難度可想而知,正如收購IBM的柳傳志在收購前夜所言「做的好,一步登天,做的不好,打入地獄」。再就是控制風險,經營風險,資產負債風險等等,在我國負債風險尤為重要(包括或有負債)。統計表明,大部分並購後來都證明是不成功的,但也有一些公司並購成功率較高,例如魯冠球的萬向集團。做並購必須學習好怎麼樣做前期並購分析。總之,並購前期分析必須做足功課。
並購大體分成三類,一類縱向並購即向行業上下游拓展如格林柯爾收購科龍;第二類橫向並購同行,如中聯重科收購CIFA公司;第三類為跨界並購,例如聯想集團收購手機生廠商等等,並購目的各有不同,有為保持原材料供應,當然當前資本市場許多並購是為製造概念哄抬股價,當然有的是抱有多重目的,亦有少數是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
決定並購後,如何設計並購模式?買資產、買股權、通過合並分立,還是債務重組?首先要考慮怎樣實現並購目的,其次是風險的防範,再才是稅收籌劃。比如A公司想控制上市公司B,只能通過控制B公司的股權或或者控制控股股東之母公司,而資產收購無法實現該並購目的,即使資產收購產生的稅收支出較少也不會採用此方法。
第二考慮因素為風險防範,此處風險主要考慮資產及股權糾紛風險、行政處罰風險、職工問題風險、訴訟風險、債務風險。收購資產要調查資產是否瑕疵,例如是否設置抵押,是否過戶,是否有第三人主張權利。收購股權要重點調查企業有哪些在訴案件,是否有行政處罰及以及大量未知債務風險。此外,職工問題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問題,解決不好會影響並購的整合,「中國式」職工鬧事對無論是資產收購還是股權收購都要注意,找出風險點,再利用並購設計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
最後才是既能實現收購目的又能控制風險的情況下,進行稅收籌劃控制稅收成本。
避稅籌劃首先要解決為哪方籌劃問題,收購者還是被收購者,亦或整體稅負最小化(同一控制之下追求整體稅負最小化)。本文以被收購者避稅為籌劃出發點。原因如下:首先收購中多為「銷售者」即被收購者繳稅,收購中被收購者產生稅負最重,其次是被收購者往往因繁重賦稅而提高售價進行轉嫁一部分稅務給收購者。故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為被收購者避稅也是為收購者避稅。當然有些情況下會產生「前手節稅,後手遭殃」的效果,這種情況收購者需要多注意。
收購主要分成股權收購和資產收購,這涉及到購買多少的問題,例如買下整個企業全部股權為收購無疑,買下企業25%股權是否為收購那,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中第一條規定「股權收購是指一家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權,以實現對被收購企業控制交易。」可以看出股權收購以是否「控制」企業為標准,具體比例不一,二級市場許多大股東只需要有百分之二十幾比例就可以控制該企業股東會和董事會,這固然與《公司法》中股份公司決策程序有關,股東會決議「以出席會議股東」表決基礎而非全體股東,但也與有些中小股東放棄行使權力有關。下表為資產收購與股權收購中產生的稅種。
從上表可以看出資產收購所產生的稅較重,被收購者有較大的繳稅壓力,但不可因此論斷股權收購優於資產收購,正如上文所言收購方選擇要考慮收購之目的之實現及收購風險控制,況且有的情況下無法實現股權收購,如被收購企業對象為合夥企業。
(二)並購稅收優惠政策介紹
下面介紹收購所涉及重點稅種,由於附加稅種及印花稅、契稅比較簡單本文暫且不論。
(1)營業稅
《營業稅條例》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本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營業稅。
依據我國現行營業稅的規定,營業稅的徵收對象是勞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的交易額,其納稅主體與契稅是不同的,契稅納稅主體是受讓者即是受讓土地或者房屋產權的主體,而營業稅的主體是「銷售方」,這對稅務籌劃有著不同的影響。
根據《關於納稅人資產重組有關營業稅問題的公告》,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相關的債權、債務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其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例如中國石化集團實業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先後在廣東、山東等地成立多個成品油管道項目部,負責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成品油管道運營管理工作,中國石化集團銷售實業擬將上述多個成品油管道項目部的產權整體轉讓給中國石化股份公司。《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石化集團銷售實業有限公司轉讓成品油管道項目部產權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2】165)的規定上述轉讓行為不屬於營業稅的徵收范圍,不徵收營業稅。
(2)增值稅
《增值稅條例》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根據規定我國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配勞務等只要存在「升值」情況,都須向國家繳納稅金。
根據《關於納稅人資產重組有關增值稅的問題公告》「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其關聯的債券、債務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不屬於增值稅徵收范圍,其中涉及的貨物轉讓,不徵收增值稅。」也就是說企業若在轉讓資產時一並轉讓與之相關的債權、債務和勞動力時候轉讓企業可以不用繳納增值稅,但增值稅的減免會涉及到收購者無法獲得增值稅發票,在收購者下次轉讓時無法就進項稅額進行抵扣,實際上把增值稅轉嫁到收購者,此處收購者小心。
(3)土地增值稅
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之所以值錢主要因為其有土地,當高昂的土地增值稅往往讓轉賣土地企業咂舌,而我國土地增值稅實行遞進稅率,只要土地升值200%以上政府就收取增值額的60%,但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的一些具體問題規定通知》(財稅[1995]48號)規定:在企業兼並中,對被兼並企業將房地產轉讓到兼並企業中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通過合並來獲取土地也是規避高昂土地增稅的一個辦法,但是以承擔整個資產債務為代價,此處需要仔細權衡。
(4)企業所得稅
關於所得稅籌劃,大家都在討論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59號文及4號文,但真正明白的估計不多,不可否認那上述兩文著實晦澀難懂,但要想弄懂避稅務必啃完,所得稅的遞延無關收購標的,無論資產收購還是股權收購都可以延緩所得稅的繳納,關鍵在於收購方的支付形式,只要符合文中所列舉5個條件並且股權支付比例達到85%均可延緩所得稅(此處可以解釋許多上市公司收購支付形式為股權加現金,而股權支付比例一般高達85%)。此處股權支付形式有以自己所持有之控股子公司股權支付,也有向被收購者「定向增發」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非上市稱增資擴股)。
利用特殊稅務處理的所得稅遞延需要注意稅負轉嫁問題,此處借用別人一個案例說明。A公司定向增發購買B公司全資控制子公司C公司100%股權,B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計稅基礎為6億元,經評估後C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0億元,採用一般稅務處理和特殊稅務處理。
一般稅務處理
B公司應該確認所得10-6=4億元,實現所得4億元,應該繳納企業所得稅,A公司取得B公司股權計稅基礎按照10億元確認,B公司將其取的A公司100%股票轉讓,轉讓價格為其公允價值10億元,其計稅基礎也為10億元,本次轉讓無所得;A公司將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C銷售,銷售價格為公允價值10億元,計稅基礎也為10億元,本次轉讓無所得;
結論:採取一般性稅務處理後,發生再次轉讓,無所得產生,即,只要產生第一次一般性稅務處理的一次所得4億元,繳了一次稅。
特殊性稅務處理
A公司取得C公司股權的計稅基礎按照被收購股權的原計稅基礎確定,即6億元,B公司取得A公司股票的計稅基礎,按照被收購股權的原計稅基礎確定,即6億元,特殊性稅務處理下,B公司將本應由其實現的4億元所得遞延到A公司。假設A公司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銷售給D公司,銷售價格為公允價值10億元,實現所得4億元。本應由B公司實現的所得遞延到了A公司,如果B公司12個月也將取得A公司股票轉讓給F公司,假設轉讓價格依然為10億元,計稅基礎同樣為6億元,則實現所得4億元。被收購者成功延緩納稅,但收購者卻多交了4億元所得稅。此種籌劃收購者要做到心中有數。
四、其他常見避稅手段介紹
企業所得稅是企業負擔最重的稅負,試想只要你賺了100塊國家至少拿走其中的25塊,但只要設計的得當我們減輕一定稅負。
首先是考慮注冊行業及注冊地。公司注冊行業可選擇稅收優惠行業,如國家對重點扶持高科技企業徵收15%所得稅,當前也有一些企業通過購買知識產權來注冊高科技企業,還有公司只是利用來進行資本運作的殼,就可以選擇在特區或偏遠地區如新疆之類注冊,這些地方稅收優惠力度大,比如許多大公司在堅持之前都在新疆設立一些殼公司來做減持主體。
再就是減少所得稅繳納層級,有些公司在資本運作的時候給騰挪資本製造便利在「前線公司」與「幕後實際控制人」之間設立了多個層級公司,VIE結構是為典型之一,而多一層公司就會多繳納一層所得稅,在考慮收益時候就應該考慮是否可以減少企業層級,從避稅簡單粗暴的角度來說「層級越少越好」。
考慮到企業性質,自從合夥企業法出來之後,一個嶄新少納稅主體出現在經濟活動中,合夥企業與公司製法人之間責任承擔以及運作方面有許多區別,但有些情況下合夥企業可以實現運作目的時可設立合夥企業,例如許多PE選擇合夥企業形式。
還有「陰陽合同」,雖然此處把陰陽合同列示出來,但本人不推薦此種方法,本人主張合法避稅,但作為反面教材也拿來一說,做警示作用,陰陽合同主要以低於實際價格的虛構價格寫入合同為被收購者減輕稅負,但收購者如何入賬,收購者下次轉賣計稅基礎是以合同價還是實際支付價?若要繳納增值稅,收購者就要多承擔繳納增值稅風險。
還可以利用合並與分立,例如同一集團之下子公司眾多,分別繳納所得稅,盈利與虧損不能抵消,但若合並後不影響各子公司之間運營,合並可大大減少所得稅的繳納,正如前問所述購買資產會產生許多稅負,可變資產收購為股權收購,把標的資產分立出原企業單獨成為一家企業,在轉讓股權,但此分立企業對原企業承擔連帶責任,這要仔細權衡一下利弊得失。
還可以利用債務重組,因為根據59號文和4號文,債務重組的所得稅分5年攤銷,達到減輕企業納稅壓力。

7. 無形資產買賣需要交什麼稅

根據稅法的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應當按照轉讓價款,徵收5%的營業稅。

出售無形內資產的會容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營業外收入

(7)收購無形資產稅務籌劃擴展閱讀

企業轉讓無形資產的使用權時,其轉讓收入的核算與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的收入核算相同,只是結轉轉讓成本的方法不一樣。由於企業轉讓的只是使用權,企業仍保留對此項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對其仍擁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因此,此項無形資產仍為企業的資產,不能從賬上沖銷掉。企業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成本,只是履行出讓合同所規定義務發生的費用(如服務費等)。因而結轉轉讓成本時,應按履行合同所發生的實際費用,借記「其他業務支出」賬戶,貸記 「銀行存款」等賬戶。

8. 固定資產出售伴隨無形資產轉讓的稅收籌劃

看你是出售那種固定資產,如果是製造用固定資產,那是要交增值稅銷項稅的。如果回是管理用房屋建築物是答交營業稅的。轉讓無形資產繳納營業稅。如果在轉讓固定資產伴隨無形資產的轉讓兩者收入不能區分或者區分不清的,由稅務機關核定繳納那種稅種,估計應該是交增值稅。增值稅稅率17% 營業稅稅率5%。增值稅為價外稅,營業稅為價內稅。

9. 無形資產如何做稅務處理

企業持有的無形資產成本,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通過「無形資產」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成本。

無形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外購的無形資產,按應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2)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按應予資本化的支出,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科目。
購買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用固定資產換購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銀行存款
營業外收入
自行研發出的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
(2)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分錄為:
借:營業外支出
貸:無形資產
(3)處置無形資產,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等,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閱讀全文

與收購無形資產稅務籌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