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陝西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

陝西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

發布時間:2022-06-15 20:54:38

『壹』 百度百科

隨著國家對環境的重視度加深,國家已出台相關的政策以鼓勵企業回收廢舊垃圾,給予廢舊垃圾回收企業一定的資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成都大環宇廢舊塑料收集了國內相關廢料垃圾回收補貼政策,供廣大企業朋友參考。

1、《嘉興市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辦法(試行)》
為鼓勵企業申購初始排污權,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付清有償使用費的,給予最高40%的優惠;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間付清的,給予最高30%的優惠;在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間付清的,給予最高20%的優惠。
2、《福建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若干規定》
第十條 鼓勵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綜合利用,防治農業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農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規劃,對農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給予政策和財政支持。
3、《新鄉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辦法》
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支持、鼓勵龍頭企業按照市場規律,整合行業資源,實現規范化和規模化經營。

4、《南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南陽市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實施辦法的通知》
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應用項目施工前,應填報《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工程項目備案表》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建檔,政府對列入國家、省、市示範工程計劃的項目給予適當支持。
5、《南京市郊區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管理規定》
區縣財政應依據現行的運行費用標准,保障填埋場正常的運行管理經費;市對區縣實施監管、考評和「以獎代補」政策。填埋場主管部門應加強對經費的預算和管理,並積極拓展社會參與和市場運作的經費來源渠道,確保新建垃圾填埋場安全、有序、規范運行。

6、《信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信陽市醫療廢物管理規定的通知》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的合法經營活動依法享受有關稅費優惠政策。

7、《銀川市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
8、《南寧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9、《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管理辦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利於城市生活垃圾綜合利用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科學技術水平。鼓勵對城市生活垃圾實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鼓勵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實行產業化和經營性服務。
10、《巢湖市節能獎勵辦法》
獎勵對象和范圍:超額完成與市政府簽訂的節能目標任務的縣(區)政府、市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部門和重點節能企業,在節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和取得重大節能效益的個人。
11、《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636億元。其中:無害化處理設施投資1730億元(含「十一五」續建投資345億元),佔65.6%;收運轉運體系建設投資351億元,佔13.3%;存量整治工程投資211億元,佔8.0%;餐廚垃圾專項工程投資109億元,佔4.1%;垃圾分類示範工程投資210億元,佔8.0%;監管體系建設投資25億元,佔1.0%。
12、《我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啟動2013年農業清潔生產示範項目申報工作》,《通知》明確,2013年選擇新疆、甘肅、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等13、個地膜使用面廣、殘留量大的省份,以市縣為單位開展地膜科學使用示範建設,同時加強農業清潔生產能力建設。申報縣市應具備的條件包括:1、具有較強的工作基礎,技術力量充足;2、地方政府重視農業清潔生產工作,群眾積極性高;3、產業優勢明顯,示範帶動作用強;4、申報地膜科學使用的市縣,地膜覆蓋面積應在10萬畝以上,建成後,新增廢舊地膜回收加工能力300噸以上,項目區當季地膜殘留率低於20%;5、優先支持已開展小規模地膜回收加工試點的市縣。
14、《生態農業漸熱一號文件或補貼可降解農膜》,在今年兩會期間,「一號提案」是九三學社中央所提的「綠色農業」,其中提出加強對廢舊農膜的收購力度,對農民購買可降解農膜實施補貼。政協提案的反饋和落實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一號文件」聚焦生態農業的大背景下,可降解農膜的補貼政策一旦落實,對該行業必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15、《東莞市萬台注塑機伺服節能改造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2013年-2017年,引導使用注塑機企業完成1萬台注塑機的伺服節能改造或更新。改造完成後,可實現年節約用電5億千瓦時左右。
16、《關於印發上猶縣白色污染治理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設立白色污染治理工作專項資金100萬元,用於白色污染治理的宣傳、整治、補貼、回收和加工利用。
這是貼吧有人發過的 你可以看一下。
原帖地址:http://tieba..com/p/2879905125

『貳』 排污權有償取得和交易辦法 什麼單位制定

單位在繳納使用費後獲得排污權,或通過交易獲得排污權。」也就是說,在試點地區的排污權必須是有償取得。有償取得又分為兩類,一種是繳納使用費後取得,一種是通過購買取得。通常情況下,「繳費取得排污權」比「通過交易取得排污權」成本較低,排污企業更多的關注於如何能夠更大限度的通過繳納排污費而取得排污量和排污許可證。其核心問題在於現有排污企業和新增排污量企業的初始排污量的取得和分配:
應當根據當地排污總量作為基數予以統籌安排,即:根據國家環保部門的污染普查數據作為現有企業取得排污量的直接依據。單獨地區排污量與國家節能減排大環境存在緊密聯系,這就更加要求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於地區排污總量要嚴格依據污染普查數據,各排污企業應依據國家環保部門污染普查的現有排污量作為取得初始排污量的法律依據。新增排污量部分要符合地區總量控制要求,由地方政府對企業新增部分統一安排。
(2)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排污權交易應在自願、公平、有利於環境質量改善和優化環境資源配置的原則下進行。因此,各地政府應搭建排污權交易平台,鼓勵排污權交易,不得以行政命令干預排污權交易的實施。排污企業通過實施工程治理減排項目,在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基礎上,可以將富餘排放指標出售或儲備。上述排污企業通過技改實施減排行為的,不影響企業依據其污染普查基數而擁有的排放量的購買權。企業在不高於其污染普查基數的歷史排放量范圍內可自主選擇排放指標的購買量,但購買的初次排放量不應高於其污染普查基數的歷史排放量。新增排放量應由地方政府在地方排放總量范圍內批准並有償取得。

『叄』 排污權交易制度的國務院最新排污權交易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意在發揮市場機制推進環境保護和污染物減排。《指導意見》指出,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是我國環境資源領域一項重大的、基礎性的機制創新和制度改革,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各地區政府、各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排污權有償使用及交易制度的建設。
本次國務院發布的指導意見的核心內容是兩點,即「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制度」和「加快推進排污權交易」。 排污權是指相關排污企業經過有權部門核定和許可,允許排污單位在一定范圍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排污權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首要問題是此種權利如何取得。《指導意見》指出「試點地區實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制度,排污單位在繳納使用費後獲得排污權,或通過交易獲得排污權。」也就是說,在試點地區的排污權必須是有償取得。有償取得又分為兩類,一種是繳納使用費後取得,一種是通過購買取得。通常情況下,「繳費取得排污權」比「通過交易取得排污權」成本較低,排污企業更多的關注於如何能夠更大限度的通過繳納排污費而取得排污量和排污許可證。其核心問題在於現有排污企業和新增排污量企業的初始排污量的取得和分配:
應當根據當地排污總量作為基數予以統籌安排,即:根據國家環保部門的污染普查數據作為現有企業取得排污量的直接依據。單獨地區排污量與國家節能減排大環境存在緊密聯系,這就更加要求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於地區排污總量要嚴格依據污染普查數據,各排污企業應依據國家環保部門污染普查的現有排污量作為取得初始排污量的法律依據。新增排污量部分要符合地區總量控制要求,由地方政府對企業新增部分統一安排。
(2)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排污權交易應在自願、公平、有利於環境質量改善和優化環境資源配置的原則下進行。因此,各地政府應搭建排污權交易平台,鼓勵排污權交易,不得以行政命令干預排污權交易的實施。排污企業通過實施工程治理減排項目,在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基礎上,可以將富餘排放指標出售或儲備。上述排污企業通過技改實施減排行為的,不影響企業依據其污染普查基數而擁有的排放量的購買權。企業在不高於其污染普查基數的歷史排放量范圍內可自主選擇排放指標的購買量,但購買的初次排放量不應高於其污染普查基數的歷史排放量。新增排放量應由地方政府在地方排放總量范圍內批准並有償取得。
(3)參考排污企業採取節能減排措施的資金投入和效果。節能減排的主力是生產企業。因此,政府應當將環境治理的精力和資金更加傾向於投入企業。對於企業的節能減排存在兩種手段,即制約和獎勵。通過排污量的設置以及排污許可證的頒發限制和制約企業排污,而更重要的是要鼓勵企業自發減排。對於大力提高環保標准、投入資金進行污染物減排的生產企業,政府可以適當提高企業排放權的購買指標作為獎勵。以使得企業有多餘的污染物排放量用以出售,換取發展資金,進一步投入現金技術和節能投入,使節能減排成為企業的主動行為。 根據指導意見,各地要「建立排污權儲備制度,回購排污單位『富餘排污權』,適時投放市場,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科技示範等項目建設。積極探索排污權抵押融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污染物減排和排污權交易。」因此,如果市場上沒有出現排污權的買家,政府應當以原價或者溢價回購企業掌握的富餘排污權。
排污企業採取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清潔生產以及強化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等措施,使外排主要污染物減少,年度實際排放量少於排污許可證規定排放量的,其排污權指標可以出售或儲備,同時排污企業因轉產、破產或其他原因自行關閉,其污染物排污權指標也可以出售或儲備。在滿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地區排污權儲備管理機構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購買方所在地環境質量、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出售儲備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指標。
在上述過程中,要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制度。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是排污權交易體系的核心,允許排污權像商品那樣被買進和賣出,企業進入市場自由交易排污權,排污權的價格由市場決定,必須堅持競爭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規則,禁止非法交易或幕後操縱。政府環境管理機構進行排污權交易操縱時,按照透明化原則公開有關的
政策信息,對出現的重大問題及時作出反應。
排污權交易制度的建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僅需要排污權交易制度本身的完善,而且,也許要相關配套制度的完善。在指導意見的原則框架下,地方政府必須建立可操作的排污權市場的規制,以保障排污權交易制度得以順利實施。

『肆』 沈陽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優化環境資源配置,規范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使用和交易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實施總量控制的固定污染源(以下統稱排污單位)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以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活動。第三條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應當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堅持資源有價、使用有償、分類指導、分級管理的原則;體現新老企業差別化管理要求,堅持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配置相結合,實行政府適當儲備、餘量限期出讓、交易公平競價的原則。第四條分配初始排污權和組織排污權交易應當按照本市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要求,並符合區域和主要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
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應當開展試點工作。第五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實施統一監管和協調。
區、縣(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轄區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實施監管。
市和區、縣(市)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應當配合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共同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第六條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不免除排污單位污染治理、污染損壞賠償的責任和依法繳納排污費等相關稅費的義務。第二章排污權的核定第七條排污單位符合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且取得排污許可證的,可以獲得初始排污權。第八條現有排污單位所需初始排污權的核定應當考慮環境容量、排污現狀、總量控制要求、國家行業排放標准、行業清潔生產審核標准,按照排污權核定技術規范進行。
排污單位初始排污權的核定總量,不應超過本市總量控制目標。區、縣(市)核定給排污單位排污權指標之和不應超過總量控制目標。
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總量控制要求及市場需要,儲備一定量的排污權。第九條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所需的新增排污權根據其環境影響評價結果核定,經審查、公示後確定。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污染物總量控制政策,對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污權每五年進行一次調整,重新核定。第十條現有排污單位初始排污權由市人民政府按照核定結果定額出讓,排污單位以繳納排污權使用費方式取得。試點初期暫緩徵收排污權使用費,對試點初期自願交納排污權使用費的單位給予徵收優惠。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新增排污權應當按照核定結果通過排污權交易方式有償取得。第三章排污權交易第十一條通過有償取得排污權,並實施污染物減排措施,經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算認定減排量後,有「富餘排污權」可供交易的排污單位為排污權出讓方;需要獲取排污權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排污單位或者新增排污權的現有排污單位為排污權受讓方。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市場調節需要,使用全市排污權總量中預留部分的儲備量,作為出讓方或者受讓方參與排污權交易。第十二條排污權交易採取協議轉讓、公開掛牌、拍賣等市場公開出讓方式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第十三條排污權交易實行基準價制度,交易價格不得低於基準價格。
市發展改革、財政、環保等部門應當根據本市環境資源稀缺程度、經濟發展水平、污染治理成本等因素確定排污權使用費徵收標准、排污權交易基準價格和交易手續管理費標准,報省級物價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第十四條現有排污單位通過有償方式獲得排污權,在經淘汰落後或者過剩產能、清潔生產、污染治理、技術改造升級等方式,減少污染物排放,形成「富餘排污權」的,可以參加市場交易或者由市人民政府回購。鼓勵超低排放控制要求范疇內的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其達到超低排放要求後,在現有排放標準的基礎上減少的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形成「富餘排污權」,參加市場交易或者由市人民政府回購。「富餘排污權」應當經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確認。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排污單位經有償方式獲得的「富餘排污權」指標進行回購:
(一)排污單位限產、轉產、關閉或者調整產業結構、改進生產工藝、實施深度治理的;
(二)排污單位遷出本市行政區域的;
(三)建設項目規模和工藝發生變化的;
(四)建設項目購入排污權指標滿兩年未進行建設或者停止建設,以及未能通過環評審批的;
(五)現有排污單位「富餘排污權」在委託出讓期滿仍未能出讓的;
(六)排污單位「富餘排污權」於兩年內仍未參與交易的;
(七)其他可以回購的情形。

『伍』 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稅務上怎麼規定

進待攤費用,逐月攤銷。稅務沒有出台優惠政策。

『陸』 排污交易權的存在的問題

排污權交易對我國環境保護的意義以及目前排污權交易試點中存在的問題
(一)與我國現行環保政策相比,排污權交易制度是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是將市場機制引入環境保護的一條重要途徑。
與「排污收費」的污染控制辦法相比,排污權交易制度體現的是一種「總量控制」的污染控制策略。即無論排污權在排污者之間如何交易,區域內排污總量是不會增加的,區域內環境質量不會有惡化的危險。
目前,由於我國排污費徵收標准和超標排污處罰標准嚴重偏低,環保部門其他手段缺乏,而且力度微弱,客觀上造成「付費即可排污」的不合理狀況,污染物排放總量難以得到有效控制。我國主要的排污管理制度包括「三同時」制度(即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排污收費制度、排污許可證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等。對排污收費而言,盡管2003年出台的《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規定,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或個體戶,應當按規定繳納排污費。但是,現行排污費標准仍然偏低,與污染治理成本相比是杯水車薪,而且不能隨著污染治理成本的變化而變化,即不能及時准確反映污染治理的真實成本。就超標排污處罰而言,我國僅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規定,超過國家和地方標准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由所在地縣級以上環保部門處最高10萬元的處罰。根據有關規定,還不能對其進行二次處罰。按照這種辦法,只要繳納排污費或超標排污罰款,就獲得事實上的排污權。排污許可證制度在實踐中已差不多變成注冊制度,對企業來說是零成本或低成本。這樣,企業超標排污就缺乏制約,污染物總量也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這種低成本取得的排污權,客觀上造成以下三個問題:一是排污企業寧願繳納排污費,一些排污大戶甚至在資金預算中,就專門列支了排污費和超標排污罰款支出;二是一些地方環保部門,尤其是基層環保部門演變成排污費徵收機構,對企業造成的污染只要繳納排污費或罰款就不再過問;三是一些財政困難的地方,仍然存在默許甚至鼓勵企業排污的現象。實行排污費「收支兩條線」之前,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此後雖採取「收支兩條線」,但由於90%的排污費仍作為地方財政收入,所以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默許排污的現象。
排污權交易制度不僅能體現「總量控制」的污染物控制策略,而且能依靠市場手段使企業主動實現「總量控制」目標。政府核定區域內污染物總量後,排污權進入市場進行交易,減少排污節約的排污權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獲利。這樣,排污者就有減少排污的積極性。可以設想,如果區域內排污總量一旦確定,排污權就獲得了類似壟斷資源的身份,有限的排污權必然帶來價格不斐的交易,企業在利益驅動下,自然會珍惜有限的排污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比較而言,目前「付費即排污」的污染控制辦法,更多是依靠政府行為來推動環境保護。排污費由政府強制徵收,排污許可證由政府授予,超標排污由政府處罰,大部分污水處理設施也是由政府投資興建,企業是否執行環保政策過多地依靠行政手段的被動監督。這樣,一方面企業缺乏珍惜環境的內在壓力和動力。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環保部門和排污企業之間相互博弈,最後形成「協議」收費,喪失了排污費應有的政策功能,「誰污染,誰治理;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難以落實。另一方面,這種污染控制辦法還容易導致政府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盡管經費投入逐年加大,但是環境質量並未得到根本改善。此外,這種政府主導型的污染控制,還存在諸多「尋租」或風險,比如,一些地方環保部門借機干預企業的正常生產,隨意減免排污費,違規使用排污費等。這些現象反過來又增加了政府監管的難度。
(二)我國排污權交易試點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天津、江蘇、浙江、上海、山西、河南、廣西等省區市先後開展了排污權交易試點,交易對象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污權。其中:江蘇太倉港環保發電有限公司和南京下關發電廠之間、天津大港發電廠和天津石化公司熱電廠之間的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較為成功。此外,江蘇、上海還開展了污水排污權交易試點,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從總體上看,我國排污權交易的規模和程度還遠遠落後於環境保護的形勢。阻礙排污權交易進一步推開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總量控制」的環境保護目標尚未成為環境保護的核心思想。在現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除了個別針對特種污染物的規定中體現有「總量控制」意圖外,主要的法律法規均沒有明確「總量控制」的規定。在「排污付費」的污染控制策略下,只要付費就可以排污,這樣,企業顯然不會再去市場上購買排污權,也不會有企業賣出排污權。也就是說,沒有對排放量的總量限制,就沒有市場。
二是排污權一級、二級市場十分脆弱。從一級市場看,相對於土地、礦產等有形資源而言,排污權有償使用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據。據調查了解,現在要成立經營排污權出讓和交易的企業,辦理工商執照和稅務登記都碰到難題。另外,目前存在著新建污染企業和已建污染企業之間,在排污權初始分配方面有償和無償取得「雙軌並存」的不公平局面,挫傷了企業有償取得排污權的積極性。即使是有償取得,是通過拍賣方式還是政府定價也值得研究,前者可能會導致大企業進行市場操縱,囤積居奇;後者存在著不能及時反映市場供求關系之弊。排污企業和掌握著排污許可證發放權的環保監管部門之間還可能存在「尋租」行為,一旦有企業通過非法手段獲取排污權,就會打擊別的企業珍惜排污權、減少污染物的積極性,最終會出現排污權「有價無市」的局面。
此外,我國排污權交易二級市場亟待規范。我國各類企業數量多、規模不等、分布零散,這種狀況直接決定了排污權交易市場的基礎信息尋求費用過高,環境保護部門監測與執行費用也會過高,導致整個排污交易市場信息不充分。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為限制競爭對手的發展,擁有富餘排污指標的企業則可能不願意出售自己的剩餘排污權,造成排污權的浪費,或者漫天要價,擾亂了排污交易秩序。
三是有關排污權交易的政策和法律滯後。目前我國排污權交易尚處於試點階段,雖然基層環保部門和企業都希望能及時出台有關排污權交易的具體規章制度,部分省市如山西、江蘇等還相繼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排污權交易法規,但是在國家層面上還沒有針對性地立法,排污權交易從審批到交易,尚沒有統一的標准。
四是環保的「總量控制」和追求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難以平衡。實施排污權交易必須首先科學核定區域內排污總量,而且一旦核定,一個時期(通常為一年)內不宜調整,否則將失去總量控制的目標。我國排污權的核定尚處於初始階段,由於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發展的速度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仍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所以導致經濟增長與環保總量控制之間出現矛盾,使得排污總量的確定成為排污權交易的難點,個別地區總量控制的底線不斷被突破,使得整個排污權交易體系非常脆弱。
五是地方保護主義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眼中,限制排污就等於限制生產,出於對本地經濟利益的考慮,往往默許企業暗中增加排污量。此外,在一些跨市、跨省的排污權交易中,計劃賣出方的行政部門常常介入交易過程,禁止把排污權指標轉讓給其他地區,要求只能在本地區內進行排污指標交易。這種地方保護主義也使得排污權交易受到限制,排污權交易市場難以有效運作。

『柒』 排污權有償使用費與排污費一年收多少

1、是合法的,憲法、物權法、土地管理法都規定了在一定條件下國家可以徵收或徵用土地。《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2、國家徵收土地應該給予補償,你可以和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協商,夠牛的話,你也可以做一回釘子戶。

『捌』 排污權交易文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在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超過允許排放量的前提下,內部各污染源之間通過貨幣交換的方式相互調劑排污量,從而達到減少排污量、保護環境的目的。它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權利即排污權(這種權利通常以排污許可證的形式表現),並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那樣被買入和賣出,以此來進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法律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

第七條 加強排污權出讓收入管理。排污權使用費由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按照污染源管理許可權收取,全額繳入地方國庫,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排污權出讓收入統籌用於污染防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繳納排污權使用費金額較大、一次性繳納確有困難的排污單位,可分期繳納,繳納期限不得超過五年,首次繳款不得低於應繳總額的40%。試點地區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對排污權出讓收入使用情況的監督。

第八條 規范交易行為。排污權交易應在自願、公平、有利於環境質量改善和優化環境資源配置的原則下進行。交易價格由交易雙方自行確定。試點初期,可參照排污權定額出讓標准等確定交易指導價格

『玖』 排污許可證應確認為什麼資產

我國首個排污權交易試點城市浙江省嘉興市,實施排污權交 易8個月的統計數據如表1: 有的排污權作為的存貨處理,基於投資持有的排污權作為其他投 資產處理,而目前美國財務會計委員會傾向於將排污權認定為一 項無形資產。歐洲各國對於排污權會計的研究也十分深入,歐盟各 表1 主要污染物 化學需氧量COD 二氧化硫SO2 交易量(噸) 322.13 596.34 交易金額(萬元) 2818.09 848.03 交易項目數(個) 33 14 國對於排污權的歸屬有著不同的見解,其中,將排污權劃分為存貨 的有德國和奧地利,將其劃分為無形資產的有比利時、法國、葡萄 上表顯示的嘉興市排污權交易情況,已經足以證明排污權是 以實物交易量確認的權利。 牙和西班牙。我國理論界對排污權會計問題的研究,多數仍停留在
為企業生產經營所必需的權利 對排污權本質的認識應 對國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借鑒和一般性探討層面。對於排污權屬於 何種資產,多數學者認為排污權更接近無形資產的定義與特徵,應 確認為無形資產。還有人認為可以把排污權作為衍生金融產品來 看待。 在排污權的計量方面,2004年國際財務報告解釋委員會正式 發布《IFRIC3排污權》,試圖規范總量—交易模式 的排污權交易 會計處理。IFRIC3認定排污權是一項無形資產,按實際成本作 為初 始入賬價值,但如果初始分配的排污權成本低於公允價值應按公 允價值入賬,其差額作為政府補助,將其作為遞延收益在進行排污 權交易期內分配處理。在每期排放污染時,以其排污量按對應需提 交的排污權數量的公允價值確認計量相應的環境負債,並在交易 期結束時相應地核銷無形資產和環境負債。在對排污權的後繼計 量上可採用歷史成本或重估價兩種模式。但這一公告被認為在計 量上存在著復合計量模式和報告模式,由此引起極大的爭議,於 2005年6月被撤銷執行。盡管IFRIC3遭到如此的質疑,但 國內很多 文章中、學位論文中仍執著追隨此種計量方法,更為深入的適合我 國實際情況的研究很少。
二、排污權的確認 國際財務報告解釋公告第3號—排放權(IF RIC3)對排污權 的定義是:政府(或政府機構)確定一定時期內其控制區內污染物 的排放總量,然後通過頒發許可證的方式向控制區內的排放者按 比例分配排污權(可以以免費的方式來頒發許可證,也可以向排放 者收取一定的費用),並允許排污權在市場上交易。無論是國外還 是國內,很多學者認可這一定義,傾向於將排污權劃分為無形資產 而非存貨。
(一)以實物交易量確認的權利將排污權認定為無形資產的 主要理由之一是:認為排污權是一種權利,其資產形態是無形的, 而存貨往往是有形資產。排污權是國家允許企業在一定期限和區 域內排放污染物的權利,因此每項排污權背後對應的均是某類有 形的污染物。如電力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硫,造紙企業排放的污水 等。企業購買排污權花費的資金額對應的是某類污染物的實物數 量,其購買的越多,可實際排放的污染物數量越多。排污權實質是 將允許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規定的排放量,以排污許 從其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所發揮的作用出發進行分析。從目前來看, 我國尚不存在購買排污權不是為了排放污染物,而是為了獲得增 值收益的投資公司,企業購買排污權主要用於自用。企業的排污行 為與其生產經營密切相關,排污量的大小與產品產量一般成正比 例關系,單位產品產生的污染物是可計量的,並且有明確的單位價 格。以江陰市為例,其排污權有償使用的具體收費標準是:排入集 中式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的排污單位,化學需氧量排放指標收費 標准為2600元/噸;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單位,化學需氧 量收費標準是4500元/噸;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放指標收費標准為 2240元/噸。 本文認為企業申購排污權等同於購買一種生產用原材料,隨 著產品生產被耗用,轉入產品成本,如果不用或用不完,還可以將 其自由轉讓。從這一點來看,排污權與一般意義上的無形資產有本 質區別。專利技術、商標權等典型的無形資產通常很難計量其價 值,並且很難分割計量並轉讓,給企業帶來的預期經濟利益存在很 大的不確定性。
(三)具有一定使用年限的權利將排污權認定為無形資產的 另一個主要理由是:排污權不一定為當期消耗而持有,而存貨屬於 為當期消耗或變現而持有的流動資產。對於排污權的使用年限目 前並沒有統一規定,均由各試點地區自定,一般在1至5年之間。本 文認為,排污權的使用年限與資產變現或耗用的年限是兩個完全 不同的概念。在總量—交易機制下,政府機構根據當地年度排放 的總量以無償或有償的形式發放給參與企業排污指標,年度結束 時,參與企業被要求交付與其在該期間排污量相當的排污權,如企 業超量排放,則需要從市場中購買相當於超量的排污權交付或接 受高額的罰款等處罰。企業多於排污量的排污權可轉讓。我國的排 污權交易機制均選用總量控制交易模式。也就是說,企業排污權指 標一般將在一年內被耗用,企業每年都需要根據預計的排污量重 新申購排污權。排污權的使用年限主要是指企業通過實施減排措 施節余的排污權的儲存年限,為了維護企業削減污染的積極性,政 府機構一般會允許企業儲存該差額排放權2—5年以備將來使用。 由於環境資源稀缺,企業對排污權將產生惜售心理,企業在擁 有排污權後,更傾向於為自身發展預留總量,從而產生市場上可出 ( t/t∞ 、 《 《 、《 《 售的排污指標很少,會出現供給不足的不良局面。因此,政府機構 將不允許企業申購遠大於自身需要量的排污權,也就不會產生大 量的節余排污權。這就意味著企業絕大部分排污權將在當期消耗, 可視作流動資產,而占企業排污權總量的比重很少的節余的排污 權不應影響這一屬性。
(四)排污權尚不具備作為金融資產的條件環境資源是一種 稀缺資源,排污權代表使用一定環境資源的權利,在供大於求的情 況下,排污權的市場價值很容易增加。如江蘇省規定每噸化學需氧 量(COD)初始價格最高為4500元/年,在交易中心的價格目 前已達 8萬元。在2007年就開始試點交易制度的浙江嘉興市,最近則拍 賣 出了11萬元的高價。市場價格的不斷攀升,正表明在排污權交易制 度下,環境資源的稀缺性以最直接的方式體現出來。若企業或機構 以投資為目的持有排污權,那麼理應將其作為金融資產處理。 金融資產的確認與計量需要有活躍的市場和公允的市場價 格,我國的幾個排污權交易市場處於起步階段,交易規則尚有待完 善,交易活動不夠活躍,存在政府機構介入排污權定價的情況,市 場價格的公允性和合理性有待商榷,因此,排污權作為金融資產確 認存在操作性的問題。
三、排污權的計量及會計處理 企業應單獨設置「排污權」會計科目,並依照2006年企業會計 准則1號—存貨准則對其進行會計處 理。具體來說,應按實際成 本作為初始入賬價值,對於政府無償分配給企業的排污權,企業應 當參照同類或類似排污權的市場價格估計其金額確定入賬價值。 在每期排放污染時,減少相應的排污權,將其計入產品成本,不需 要確認環境負債。在排污權交易期結束時,若實際排污量等於應提 交的排污權,則排污權將全部轉入產品的成本,賬面無余額;若實 際排污量小於應提交的排污權,則賬面產生排污權的借方余額,可 跨年度。
【摘 要】 隨著我國排污權交易制度改革的逐步推進,排污許可證交易制度就將成為我國防治污染的重要手段,排污權交易的會計處理問題的研究很有必要。 基於排污權的本質,文章以我國新會計准則的理論和實務導向為基礎,參照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對排污權會計處理的建議,研究排污許可證交易制度下,企 業對排污許可證取得、持有和轉讓等交易和事項的會計處理等問題,以期為相關會計處理提供建議。

閱讀全文

與陝西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