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徵收風景名勝區資源有償使用費是合理的嗎有什麼依據
合理。根據《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第二款:風景名勝區內的交回通、服務等項答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第三款: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Ⅱ 貴州省風景名勝區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更好地保護、利用和開發風景名勝資源,促進旅遊事業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風景名勝資源集中、自然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游覽、觀賞、休息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第三條風景名勝區按其景物的觀賞、文化、科學價值和環境質量、規模大小、游覽條件等,劃分為報市、縣人民政府審定公布的市、縣級風景名勝區,報省人民政府審定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報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把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第五條為利於保護我省風景名勝資源,加快風景名勝區建設,根據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原則實行多渠道籌集資金的辦法,對收取的資源有償使用費和門票的收入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集中一部分統一調劑使用。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風景名勝區工作,地、縣兩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工作。主要任務是:分級組織風景名勝區資源的調查和評價;審查創建風景名勝區條件,負責申報工作,組織編制和審查風景名勝區規劃;審批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依法審定或審查風景名勝區內建設項目的選址;監督、檢查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建設、管理工作。第二章機構第七條風景名勝區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在所屬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領導下,全面負責風景名勝區內的保護、利用、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並接受上一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隸屬於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區行署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管理機構進行管理;
(二)省級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隸屬於所在地的州、市人民政府或地區行署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三)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隸屬於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第八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在風景名勝區范圍內行使下列有關管理職權: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制定風景名勝區管理制度,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統一保護和管理;
(三)組織或協助編制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並組織實施。依法對建設項目實施規劃審查和管理;
(四)會同有關部門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交通安全、經營活動等管理工作;
(五)負責環境衛生管理;
(六)負責各種建設項目和服務設施的環境評估、檢查和管理;
(七)組織或會同有關部門搞好風景名勝區交通、通訊、電力、供水和接待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旅遊條件,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
(八)行使人民政府或上級主管部門授予的其他管理職權。第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根據需要設置相應的管理服務機構,業務上接受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
設在風景名勝區內的所有單位,除各自業務受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外,都必須服從管理機構對風景名勝區的統一規劃和管理。第十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按《貴州省城市建設監察規定》建立專業監察隊伍,對風景名勝區進行綜合監督檢查,維持風景名勝區的正常秩序。第三章保護第十一條風景名勝區應根據總體規劃,明確界定管理范圍和外圍保護地帶。第十二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必須把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工作列為首要任務,配備必要的力量和設備,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落實保護責任。第十三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下列活動:
(一)非法侵佔土地;
(二)設立開發區、度假區、出租土地,出賣或轉讓風景名勝資源;
(三)未經依法批准開山取石、挖沙掘土;
(四)砍伐古樹名木、風景林木、攀折花木、毀林墾荒和在游覽區內砍柴、放牧;
(五)捕獵野生動物;
(六)排放污染環境的廢水、廢氣、廢渣;
(七)在景區內建造墳墓;
(八)損壞文物、在景物上刻畫、塗寫;
(九)在山林中燃燒篝火;
(十)其他可能危害風景名勝資源的活動。
Ⅲ 忻州市五台山風景名勝區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和利用風景名勝資源與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的規劃、保護、利用、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內的單位和個人,以及觀光旅遊的團體和遊客,均應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工作的組織領導,將五台山風景名勝區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納入本市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協調和研究解決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中的重大問題。第四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五台山管委會」)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具體負責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的監督和管理工作。
五台縣和繁峙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各自行政職責范圍內,負責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第五條進入景區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五台山風景名勝資源、自然生態環境、文化景觀遺產和景區公共設施的義務,有權制止、檢舉破壞風景名勝資源、自然生態環境、文化景觀遺產和景區公共設施的行為。第六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對保護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內風景名勝資源、自然生態環境和文化景觀遺產有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 劃第七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專項保護規劃。
編制五台山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堅持突出五台山文化景觀和自然生態環境特色,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並廣泛徵求有關部門、社會公眾和專家的意見。第八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規劃依法編制完成後,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報經批准,批准後的五台山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向社會公布。
經批準的五台山風景名勝區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報請批准。第九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內的各類建設項目及其建設活動,應當符合五台山風景名勝區規劃的要求,並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結審批手續後,方可實施。
建築物、構築物的布局、高度、造型、風格和色調等,應當與周圍的景觀和環境相協調。第十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內,禁止建設破壞視線走廊、景觀、妨礙游覽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設施。第三章保 護第十一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內的山體、岩石、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植物、地形地貌等自然景物及其所處環境,園林建築、文物古跡、石雕石刻、寺廟等人文景物及其所處環境,佛教文化(包含佛教音樂)、民俗民風和紅色文化及其紀念地等歷史文化和習俗,均屬風景名勝資源,應當依法予以保護。第十二條五台山管委會應當分類建立風景名勝資源保護檔案,制定保護方案和保護措施,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實行三級保護區保護制度。第十三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資金包括:
(一)門票收入;
(二)風景區資源有償使用費;
(三)國家、省、市給予風景區的專項資金;
(四)國內、國外捐助;
(五)其他資金。
五台山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接受財政和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十四條對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內歷史上已遭全部破壞的文物寺廟,實行遺址保護制度。
寺廟管委會依法承擔文物的保護責任,主要負責人是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的第一責任人。
寺廟管委會應當建立健全文物寺廟安全保護管理工作制度,依法接受五台山管委會和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第十五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內造林綠化和森林資源保護應當堅持保護生態環境與改善觀賞環境相結合。第十六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應當建立森林防火聯防制度。
五台山管委會、繁峙縣人民政府、五台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森林防火宣傳,健全防火組織,完善防火設施,制定應急預案。
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內的所有單位應當嚴格履行防火安全責任,配備專(兼)職護林員,明確責任,做好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第十七條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開山、採石、開礦、挖沙、取土、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等活動;
(二)修建存儲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
(三)以圍、填、堵、截等方式破壞自然水系;
(四)採伐、毀壞古樹名木;
(五)在景物、設施上刻劃、塗污或者亂扔垃圾等;
(六)攀折林木,毀壞綠地;
(七)擅自捕獵野生動物;
(八)傾倒建築垃圾和工程渣土;
(九)生產、經營、運輸、攜帶、燃放煙花爆竹;
(十)露天焚燒垃圾、秸稈、落葉;
(十一)在非指定區域吸煙、燒香、燃燭;
(十二)損毀園林建築、雕塑、界樁等;
(十三)佔道經營、強行攬客、欺騙和敲詐遊客等;
(十四)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活動。
Ⅳ 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的風 景 名 勝 區 條 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利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
第三條國家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四條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
第五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制止、檢舉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行為。 第七條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有利於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新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重合或者交叉的,風景名勝區規劃與自然保護區規劃應當相協調。
第八條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能夠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者保持歷史原貌,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
第九條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提交包含下列內容的有關材料:
(一)風景名勝資源的基本狀況;
(二)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范圍以及核心景區的范圍;
(三)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性質和保護目標;
(四)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游覽條件;
(五)與擬設立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協商的內容和結果。
第十條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文物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組織論證,提出審查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由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組織論證,提出審查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條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應當在報請審批前,與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充分協商。
因設立風景名勝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第十二條風景名勝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第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編制,應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區域協調發展和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突出風景名勝資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
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風景資源評價;
(二)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
(三)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
(四)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的范圍;
(五)風景名勝區的遊客容量;
(六)有關專項規劃。
第十四條風景名勝區應當自設立之日起2年內編制完成總體規劃。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20年。
第十五條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應當根據核心景區和其他景區的不同要求編制,確定基礎設施、旅遊設施、文化設施等建設項目的選址、布局與規模,並明確建設用地范圍和規劃設計條件。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第十六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第十七條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
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按照經審定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和保護目標,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編制。
第十八條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公眾和專家的意見;必要時,應當進行聽證。
風景名勝區規劃報送審批的材料應當包括社會各界的意見以及意見採納的情況和未予採納的理由。
第十九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後,報國務院審批。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條省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省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一條風景名勝區規劃經批准後,應當向社會公布,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查閱。
風景名勝區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服從規劃管理。
風景名勝區規劃未經批準的,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各類建設活動。
第二十二條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對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保護目標、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以及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空間布局、遊客容量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對其他內容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備案。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確需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
政府或者政府部門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第二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規劃期屆滿前2年,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專家對規劃進行評估,作出是否重新編制規劃的決定。在新規劃批准前,原規劃繼續有效。 第二十四條風景名勝區內的景觀和自然環境,應當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嚴格保護,不得破壞或者隨意改變。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的各項管理制度。
風景名勝區內的居民和游覽者應當保護風景名勝區的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和各項設施。
第二十五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對風景名勝區內的重要景觀進行調查、鑒定,並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第二十六條在風景名勝區內禁止進行下列活動:
(一)開山、採石、開礦、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動;
(二)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
(三)在景物或者設施上刻劃、塗污;
(四)亂扔垃圾。
第二十七條禁止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已經建設的,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逐步遷出。
第二十八條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應當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
第二十九條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一)設置、張貼商業廣告;
(二)舉辦大型游樂等活動;
(三)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活動;
(四)其他影響生態和景觀的活動。
第三十條風景名勝區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並與景觀相協調,不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
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
第三十一條國家建立風景名勝區管理信息系統,對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和資源保護情況進行動態監測。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每年向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報送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和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的情況;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將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的情況,及時抄送國務院有關部門。 第三十二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的特點,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觀光和文化娛樂活動,普及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
第三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規劃,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改善交通、服務設施和游覽條件。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
第三十四條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涉及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和文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還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實施情況、資源保護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糾正、處理。
第三十六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強安全管理,保障游覽安全,並督促風景名勝區內的經營單位接受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進行的監督檢查。
禁止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和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
第三十七條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山、採石、開礦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
(二)在風景名勝區內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的;
(三)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的。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實施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未經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核發選址意見書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個人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景物、設施上刻劃、塗污或者在風景名勝區內亂扔垃圾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處50元的罰款;刻劃、塗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設置、張貼商業廣告的;
(二)舉辦大型游樂等活動的;
(三)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活動的;
(四)其他影響生態和景觀的活動。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造成破壞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恢復原狀或者採取有效措施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施工。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的;
(二)風景名勝區自設立之日起未在2年內編制完成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
(三)選擇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的;
(四)風景名勝區規劃批准前批准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
(五)擅自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的;
(六)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立該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或者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的;
(二)未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的;
(三)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的;
(四)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的;
(五)允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的;
(六)審核同意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不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建設活動的;
(七)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第四十九條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有關部門已經予以處罰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再處罰。
第五十條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侵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風景名勝區內違法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建設活動,自行拆除;對繼續進行建設的,作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第五十二條本條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1985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Ⅳ 南京市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雨花台風景名勝區(以下簡稱風景區),其范圍包括:雨花東路至雨花台街以南,緯八路以北,雨花台街、共青團路以東,雨花東路及寧溧路以西圍合的區域;望江磯皖南事變三烈士墓環行道以南,三烈士墓以北,花木村水塘防火道以東,砂石場道路以西界樁圍合的區域。
風景區分為核心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烈士群雕以南、忠魂亭以北、環陵路西幹道以東、紀念碑至東炮台道路以西圍合的區域,以及東殉難處、西殉難處、知名烈士墓為核心保護區;核心保護區以外為一般保護區。第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風景區內必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以下簡稱管理局)是風景區的管理機構,負責實施本條例。
建設、規劃、國土、園林、公安、市容、環保、文物、旅遊和工商行政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風景區的管理工作。第五條風景區內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管理局在風景區規劃、資源保護、開發建設、經營活動和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統一管理。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風景區環境的義務,並有權檢舉和制止破壞風景名勝資源、污染風景區環境的行為。第六條管理局應當充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和文化娛樂活動,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普及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七條風景區的保護、建設、利用,必須制定規劃。
風景區總體規劃由市人民政府組織建設、規劃、文物、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編制,並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各景區的詳細規劃由市規劃主管部門會同管理局及有關單位,根據風景區總體規劃組織編制,並按規定報批。第八條編制風景區規劃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符合有關保護和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符合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
(三)保持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原有風貌,保護風景區生態環境,各項建設設施應當與風景區環境相協調。第九條風景區規劃經批准後,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嚴格執行,不得擅自改變。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變更風景區總體規劃或者各景區詳細規劃時,必須按照原審批程序報批。第十條核心保護區內,除進行保護性維修、完善基礎設施或者恢復原有紀念性建築外,不得新建其他建築物和設施。第十一條一般保護區內,不得擅自新建或者改建、擴建建築物和設施。確需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和設施的,必須符合風景區規劃,並經管理局審查,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單位經批准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築物和設施,不得超出批準的規劃用地范圍,其布局、高度、體量、造型、色調等應當與周圍景觀和環境相協調。
個人不得新建房屋和設施。經批准維修、改建的房屋和設施,必須在原地進行,並且不得超出原佔地面積和建築高度。第十二條風景區內已有的建築和設施,凡是污染環境、破壞景觀、妨礙游覽的,應當限期治理或者逐步遷出。第十三條在風景區內施工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採取措施保護環境和資源,維護景物完好,保證遊客安全。第三章保護和管理第十四條風景區內的紀念性建築、文物古跡、歷史遺址、園林等人文景物和林木植被、野生動植物、地形地貌、山體岩石、泉湖水體等自然景物,均屬風景名勝資源,應當加以保護。第十五條風景區內的風景名勝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利用風景名勝資源而受益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向管理局交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項用於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建設和管理。第十六條風景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非機動車輛擅自進入風景區;
(二)攜帶獸類龐物進入風景區;
(三)攀折、刻劃樹木和採摘花卉、損毀公用設施;
(四)亂扔廢棄物;
(五)擅自進入倒影池、雨花湖、忠魂池;
(六)在文物、景物上塗寫、刻劃、張貼;
(七)從事封建迷信活動、行乞、酗酒滋事;
(八)擅自擺攤設點、兜售物品;
(九)燃燒樹葉、荒草、垃圾,在禁火區內吸煙、動用明火;
(十)損毀景物、林木植被;
(十一)擅自開墾土地、挖沙取土,私埋亂葬;
(十二)捕獵野生動物;
(十三)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Ⅵ 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2014修訂)
第一條黃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為了嚴格保護黃山風景名勝資源、自然和文化生態環境,合理開發、科學利用和有效管理風景名勝資源,根據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黃山風景名勝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黃山風景名勝區(以下簡稱風景名勝區)的范圍:東至黃獅 ,西至小嶺腳,南至湯口,北至二龍橋,面積一百六十點六平方公里,按此范圍標界立碑。
根據保護風景名勝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需要,在風景名勝區外圍確定保護地帶。風景名勝區保護地帶的具體范圍按照國務院批準的《黃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劃定。第三條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第四條風景名勝區的地形地貌、山體、岩石、土壤、冰川遺跡、瀑布、名泉、河溪、林木植被、野生動植物、特殊地質環境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園林建築、石雕石刻等人文景物及其所處的環境,均屬風景名勝資源,應當嚴格加以保護。第五條黃山市人民政府設立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管委會主任由市長兼任。管委會在黃山市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
(一)保護風景名勝資源、自然和文化生態環境;
(二)組織實施風景名勝區規劃,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三)建設、管理和維護基礎設施及其他公共設施,改善游覽服務條件;
(四)負責封山育林、植樹綠化、護林防火、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有害生物防控和防災減災工作;
(五)做好愛護黃山、保護黃山的宣傳教育工作;
(六)負責建設、旅遊、交通、衛生、水資源、環境保護、文化市場、安全生產、社會治安、民族宗教事務、食品葯品安全等管理工作;
(七)編制和實施相關的應急預案;
(八)管理與風景名勝區保護有關的其他事項。
管委會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綜合執法機構,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
風景名勝區內的所有單位應當服從管委會的統一管理。
屬集體所有和林業單位管理的土地、林木等,在管委會的指導下,由其所有人或者承包人負責管理、保護。第六條黃山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協商協調機制,對風景名勝區保護地帶的土地利用、資源與環境管理、城鄉建設、低山景點調控等規劃的編制、實施進行協調。
省人民政府、黃山市人民政府、黃山風景區管委會應當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對為保護黃山風景名勝資源受到限制開發的地區給予補償。第七條省建設主管部門根據《黃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組織編制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其具體工作由管委會承擔。
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依法報批准前,應當經黃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第八條風景名勝區內,禁止建設工礦企業;禁止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新建、擴建辦公樓、賓館、招待所、休養、療養機構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構築物;原有建築物、構築物應當進行清理整頓,污染環境或者有礙觀瞻的,應當限期拆除或者外遷。核心景區內,禁止任何與資源和環境保護無關的工程建設。
風景名勝區內禁止儲存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腐蝕性物品。
風景名勝區保護地帶內,禁止建設污染環境或者破壞生態、景觀的工廠和設施。
湯口鎮等與風景名勝區毗鄰鄉鎮的建設規劃、建築物的設計,應當與風景名勝區的景觀相協調。第九條風景名勝區內因保護或者管理確需建設的工程,由管委會根據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進行審核,並經黃山市人民政府審查後,報省建設主管部門批准。其他審批手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建築物的布局、設計應當與周圍景觀相協調。工程施工時,應當嚴格保護施工現場周圍的景物與環境。對較大工程建設項目應當實施環境工程監理。
確因保護管理及工程需要進行臨時建設的,應當經管委會批准。臨時建設應當在批準的使用期限內自行拆除。第十條設立黃山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資金。保護資金可以通過財政、社會資助、門票收入中的資源保護費、資源有償使用費等渠道籌集。其具體籌集辦法和使用范圍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十一條因景區景點的開發或者工程建設需要砍伐少量竹子的,國有林場、集體或者個體所有的竹子需要間伐的,應當經管委會審查批准,報黃山市人民政府備案。
因教學、科研需要採集物種標本的,應當經管委會同意,在指定地點限量採集。
因保護風景名勝區道路,維護設施,需要挖取砂、石、土的,應當經管委會同意,在指定地點,限量挖取。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風景名勝區條例的第五章 利用和管理
第三十二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的特點,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觀光和文化娛樂活動,普及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
第三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規劃,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改善交通、服務設施和游覽條件。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
第三十四條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涉及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和文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還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實施情況、資源保護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糾正、處理。
第三十六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強安全管理,保障游覽安全,並督促風景名勝區內的經營單位接受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進行的監督檢查。
禁止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和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
第三十七條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
Ⅷ 門票收入屬於什麼收入
娛樂性活動收入。
【法律條文】
第三十七條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財政部《關於對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的規定》的通知
(一九九三年十月九日中辦發〔1993〕19號)
財政部《關於對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的規定》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關於對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的規定
財政部《關於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的規定》
國家機關依法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費、罰款和沒收財物,是國家管理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手段。但是近幾年來,有些地方的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超越職權亂設收費、罰沒項目,有的將收費和罰沒收入與部門的經費劃撥和職工獎金、福利掛鉤,有的坐支、留成甚至揮霍濫用收費和罰沒收入。這不僅增加了企業和個人負擔,而且助長了不正之風,腐蝕了幹部,影響了國家機關的形象。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開展反腐敗斗爭的工作部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就對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即"收支兩條線")的問題規定如下:
一、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范圍。
行政性收費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機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行使其管理職能,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取的費用。
罰沒收入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機構依據法律、法規,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實施處罰所取得的罰沒款以及沒收贓物的折價收入。
在法律、法規之外,任何地方、部門和個人均無權擅自設置收費、罰沒項目。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要對本級各部門、各單位的收費和罰沒情況進行管理,凡越權自行設立的收費、罰沒項目,要一律取消。
二、各級執收、執罰部門和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收費和罰沒項目的規定。收費們沒收入必須全部上繳財政,絕不允許將收費、罰沒收入與本部門的經費劃撥和職工的獎金、福利掛鉤,嚴禁搞任何形式的提留、分成和收支掛鉤。各級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不得給執收、執罰單位和個人下達收費、罰沒收入指標。
三、種種行政性收費收入,應作為國家財政收入,逐步納入預算管理。所收款項,除國家另有規定的外,應根據執收部門的行政隸屬關系,分別作為本級財政的預算收入,上繳同級國庫。
Ⅸ 諸暨五泄門票免費政策
法律分析:免費門票僅限1.2米以下兒童免費70歲及以上老人、殘疾人憑證免門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風景名勝區條例》
第三十八條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
Ⅹ 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瀘沽湖風景區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寧蒗彝族自治縣(以下簡稱自治縣)瀘沽湖風景區(以下簡稱景區)的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景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景區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景區的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堅持保護為主,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協調。第四條景區按《瀘沽湖省級旅遊區總體規劃》和《瀘沽湖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的范圍實行分類協調保護管理,總面積為165.6平方公里。第五條景區實行三級保護管理。一級為核心區,其范圍為:瀘沽湖水域及其島嶼沿地表外延100米以內的區域。
二級為緩沖區,其范圍為:核心區以外、湖盆山脊以內的區域。
三級為環境協調區,其范圍為:緩沖區以外的保護管理區域。
一、二、三級區域設立界樁,標明界區,予以公示。第六條自治縣人民政府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各種經濟組織和個人投資建設景區,誰投資誰受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第七條自治縣人民政府加強對景區的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每年在本級財政預算內安排經費,專項用於景區的保護管理工作。第八條自治縣人民政府設立景區保護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管理機構)。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及本條例;
(二)制定保護管理措施,報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三)設立保護范圍的界樁、標示;
(四)建設和維護景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安全設施;
(五)對景區內的建設活動進行監督;
(六)組織有關部門對景區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地質遺跡、重要景觀進行調查、監測,並建立檔案;
(七)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封山育林、水土保持等工作;
(八)徵收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九)行使本條例賦予的行政執法權。第九條自治縣的林業、國土、城建、水務、環保、旅遊、交通、工商、文化和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景區的保護管理工作。
永寧鄉人民政府應當協助做好景區的保護管理工作。第十條景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湖泊、濕地生態環境、自然風貌、珍稀動植物及永寧土司府、扎美寺、格姆女神洞、開基橋、摩梭人聚居的村落和民族文化。第十一條瀘沽湖的最高蓄水位為2690.8米(黃海高程,下同),最低蓄水位為2689.8米。
瀘沽湖水域的水質,按國家GB3838-88《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中的Ⅰ類標準保護。第十二條瀘沽湖水域除安全管理所需的機動船外,禁止燃油動力船隻行駛。第十三條在魚類繁殖季節,瀘沽湖實行封湖禁漁,具體時間由管理機構確定,並把裂腹魚的產卵繁殖和索餌的水域定為全年禁漁區域。第十四條景區實行綠化造林、封山育林、扶育管理。對五馬河、三家村幽谷、大漁壩、山垮溝兩側地帶的水源林、防護林實行嚴格保護。第十五條景區內引進動物、植物必須經有關部門進行論證,並按規定程序報批。第十六條景區的建設要結合當地歷史、民族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在建設項目的選址、規模、體量、高度、色彩、風格等方面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第十七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嚴格控制景區內的建設。核心區除按規劃設置的保護和游覽設施外,不準新建其他項目;其他區域需要建設的項目,應當進行環境和景觀影響評價,並按規定報批。新建的項目和設施不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第十八條景區內的建設項目,審批機關批准前應當徵求保護管理機構的意見。第十九條批准建設的項目,其防治污染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環境保護設施驗收不合格的,其建設項目不準投入使用。第二十條景區內的挖沙、採石、取土,實行定點限量開采。開采不得破壞和污染環境。第二十一條進入景區從事科研、考察、影視拍攝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須向管理機構申請辦理有關手續。第二十二條景區實行統一的門票制。管理機構從門票收入中提取2%的經費,專項用於景區的保護管理工作。第二十三條景區內從事經營活動的,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具體收繳辦法由自治縣人民政府制定,收取的費用專項用於景區的保護管理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