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中國國旅歷年無形資產

中國國旅歷年無形資產

發布時間:2022-05-21 04:10:42

Ⅰ 中國國旅息稅前利潤近三年分別是多少謝大神!!

2013年1,893,599,005.89
2012年 1,447,571,064.26
2011年 1,081,323,235.45

息稅前利潤也叫營業利潤,我也是剛明白過來。

Ⅱ 中國國旅和國旅聯合是什麼關系

貌似沒有什麼關系。中國國旅(CITS)是搞旅遊的,在北京;國旅聯合(CUTC)是搞溫泉度假的,在南京

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imited, Head Office),前身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Head office),英文縮寫:CITS,成立於1954年,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旅行社企業集團,
榮列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 中國企業 500 強 」 ,是 500 強中唯一的旅遊企業。國旅總社在海外 10 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 14 家分社,在全國 122 個城市擁有 20 多家控股子公司和 122 家國旅集團理事會成員社,與全球 1400 多家旅行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擁有穩定的銷售網路和完整的接待體系。

「 中國國旅、 CITS」 已成為品牌價值高、主營業務突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中國旅遊企業,品牌價值 115.27 億元,居旅遊業第一。國旅總社是 WTO (世界旅遊組織)在中國的第一家企業會員、中國旅行社協會會長單位,還先後加入 PATA (太平洋亞洲旅行協會)、 IATA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ASTA (美國旅行代理商協會)等國際組織。 2000 年,國旅總社通過了 ISO9001 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2004 年 3 月,為增強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經國務院批准,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國旅總社)與中國免稅品(集團)總公司強強聯合進行重組,成立了中國國旅集團公司。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核准,我單位已於 2008 年 3 月 13 日起 ,由原名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更名為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

國旅總社是新中國第一家接待海外遊客的旅行社,歷年來,共招徠、接待海外旅遊者1000多萬人次,創匯30多億美元。國旅總社是第一批獲得國家特許經營出境旅遊的旅行社,出境、國內旅遊業務以年均 40% 的幅度快速增長。
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原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業務概覽:入境游、公民游、電子商務、商務&會展及獎勵旅遊、專項旅遊

國旅全資、參控股企業:
中國國旅日本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旅行社(日本)大阪支店
中國國際旅行社(日本)福岡支店 中國國際旅行社(日本)名古屋支店
中國國際旅行社(澳大利亞)股份有限公司 國旅法國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德國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旅行社丹麥有限公司
美國華亞旅行社 澳門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國旅(香港)旅行社有限公司 國旅集團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
國旅集團新上海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國旅運通航空服務有限公司
國旅運通旅行社有限公司 北京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國旅運通華南航空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廣西)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河北省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廈門)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山西)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宜昌)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武漢)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河南省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國旅(大連)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保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中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國旅(青島)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南京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新疆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廣東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寧波)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吉林市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國旅(南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國旅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旅聯合)(CUTC),是一家以投資和經營休閑度假產業的上市公司。1998年12月28日成立於南京;2000年9月22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掛牌交易,目前總股本為43,200萬股,公司現有總注冊資本4.32億元。
公司現有6家控股(全資)子公司及2家分公司,分別是南京國旅聯合湯山溫泉開發有限公司、國旅聯合重慶頤尚溫泉開發有限公司、北京都市會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宜昌三峽金山船務有限公司、國旅聯合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南京白鷺洲項目公司(籌)、國旅聯合北京分公司及衡陽分公司。
法定中文名稱:國旅聯合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名稱縮寫:國旅聯合
法定英文名稱:CHINA UNITED TRAVEL CO.,LTD

法定代表人:張建華
注冊資本:43200萬元
設立日期:1998年12月28日

主營業務:休閑地產開發、高速船客運服務

上市時間:2000年9月22日
發行數量:5000萬股
發行價格:每股發行價為5.86元人民幣
發行方式:上網定價發行

公司注冊地:南京

Ⅲ 中國的無形資產有哪些說出2 3個

無形資產有專利權、土地使用權、軟體、采礦權、探礦權等。

Ⅳ 中國旅行社的企業文化

中旅文化、中旅精神是 CITS 五十年歷史形成的寶貴財富,是中旅總社重要的無形資產,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旅人。
中旅精神:誠信為本、服務至上、拼搏奉獻、永爭第一;
中旅口號:「中國中旅,天下一家」;發展目標:中國旅遊產業領域中擁有旗艦地位的企業集團
遠景目標:中央企業群體中最具市場競爭力的旅行社集團;中國最強的跨國旅遊運營商;全球最為著名的旅遊業品牌之一。
發展路徑:運用收購、合資、特許經營等手段,吸納國旅系列的旅行社企業,形成絕對規模優勢。利用央企旅遊產業重組的歷史機遇,擴充集團泛旅遊類資源,涉足新的產業領域,形成相關多元化發展格局。根據旅遊市場需求的變化,運用上市等資本市場路徑調整集團發展重心。
企業創新:體制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機制創新——以計算機網路技術整合傳統經營方式;管理創新——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加強成本核算,加強資金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發展創新——以旅遊業為主,走旅、工、貿相結合的道路,以產品經營為主,走產品經營與資本運營相結合的道路;服務創新——以客戶為中心,開發新產品,以新產品為龍頭,開拓新市場,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Ⅳ 無形資產的評價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知識經濟時代步伐的加快,我國國民經濟越來越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無形資產在經濟資源中的比重、作用將越來越提高到重要位置,無形資產產權市場必將成為國內重要的資本市場。本文結合作者工作實踐,總結上海的實踐經驗,就我國無形資產(著重知識資產)產權與產權市場的法律問題發表淺見,求教專家與同仁。

無形資產內涵的法學表述、發展趨勢與產權市場

不同學科對無形資產有不同表述。就會計學、評估學對無形資產表述可概括為以下三種方法:

比較法:無形資產相對有形資產,其內涵以比較法揭示。「無形資產指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獨立實體,而對生產經營較長期持續發揮作用並具有獲利能力的資產」(《資產評估概論》)

列舉法:以無形資產的外延來表述內涵。「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企業財務通則》)。這種列舉法也是傳統的工業產權與版權兩部分構成的分類法。而國外列舉法則把商業秘密、技術秘密KNOW-HOW權等也列為無形資產。

本質揭示法:比較傳統的說法是使企業獲得利潤特別是超額利潤的經濟資源。以會計學、評估學下定義:無形資產是智力創造成果形成的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經濟資源。

以經濟學下定義:無形資產是智力創造成果的資本。

以法學下定義:無形資產是知識產權。即智力創造成果所有者擁有的使用、經營、收益和處置權。無形資產的本質是「智力創造」,即有新技術創意、創新,這是知識經濟時代,或稱新技術革命、信息產權理論的核心所在。

國內外對無形資產表述的差異:除了表述方法學科不同外,差異主要源於知識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經濟制度不同,知識產權理念不同,涉及的無形資產外延不盡相同。如土地使用權,我國劃入無形資產范疇,可以用來轉讓、投資、抵押的一種很特殊的無形資產。在土地私有制的國家,無形資產不包含土地使用權,企業擁有的土地所有權劃入固定資產。又如西方國家把固定資產的租賃劃入無形資產等等。

無形資產隨著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形成了以知識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新階段、新格局,其必然趨勢是在經濟資源中越來越佔主要地位,如獲得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吳文俊院士運用計算機進行數學定理證明和非線性方程組求解,為信息時代數學發展開辟了新途徑;袁隆平院士的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平均增產20%,已累計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產生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實踐證明,國民經濟增長方式、國家綜合實力越來越依託科技創新的第一生產力,並由此成為決定國內外市場競爭勝負的決定性資源--技術類型的無形資產。世界貿易組織已把知識產權列為世界貿易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美國依靠科技提高綜合國力,以及國內產業結構中技術類型無形資產產業化的迅速崛起,信息產業對美國經濟(GNP)增長的貢獻率(60%以上)位居世界前茅,美國所有工作中的80%以上工作屬知識型的腦力工作,知識財富富豪在全球富豪中排位迅速飄升,以美國微軟公司蓋茨為典型佐證,個人凈資產達510億美元,位居全球200位富豪的首富。又據世界銀行報道,世界上64%財富由人力資本構成。從目前看,無形資產外延不斷擴大,無形資產產權涉及的基本內容為:發明專利權、專有技術權、集成電路權、工業外觀設計機、著作權(版權)及鄰接的傳播權、軟體權、商標權、商譽權、廠商字型大小權、專營權、許可證枚、土地使用權、租賃權、銷售網路權等。上海知識產權工作會議已明確,跨世紀的上海經濟發展進入了主要依靠知識創新推動的新階段,發展專利、商標與版權的知識產權三大支柱,2002年上海的專利、商標申請與計算機軟體登錄跨入全國前三名,尤其是高技術含量的發明專利名列前茅。

無形資產產權交易市場,隨著以高科技創業板塊為主的高新技術無形資產的資本進入市場,在上海率先於1994年4月創建上海產權交易機構五年後,又於1999年率先建立了以技術產權交易所為載體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上海這兩個產權交易所2000 年交易額已突破600對億元,2001年預計達800億元左右,已成為上海重要的資本市場。

目前,這兩個產權交易所都形成了無形資產產權交易客體上市、交易、鑒證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規范,上海無形資產的產權市場已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無形資產產權市場主體與法律地位

無形資產產權所有者(法人與自然人)是產權市場的主體。這是「科教興國」戰略實施後逐步明確的。過去傳統的主體是企業法人,又都是國有或集體所有的公有制企業法人,即主體單一化,無形資產的智力成果創造者個人即自然人排斥在市場主體之外。從1999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法律法規,明令取消了所有制限制,不僅企業法人,自然人(個人)也可申報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自然人申辦項目公司時,其成果可作為無形資產投資。於是大批民營科技企業拔地崛起,迅猛發展。與此同步,對在上海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鼓勵開發二次創新產品。這樣無形資產產權主體多樣性、所有制多元化,空前拓展、活躍了無形資產產權市場,為與國際市場接軌創造了市場環境。

圍繞無形資產產權市場主體,上海無形資產的技術產權市場形成了高新技術成果項目「認定製度」--設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風險資金」--設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如心」的運作體系,並為市場主體進入市場提供了確認交易客體技術等級、市場前景、項目風險以及交易立項、工商登記、稅務登記、政策法律咨詢等提供配套服務。

無形資產產權市場客體與法律保護

無形資產產權客體進入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起步,土地使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著作權、商標權等可確指的和商譽等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進入資本市場流動、組合;九十年代隨著「科教興國」、「科教興市」戰略實施,世紀之交加入「WTO」在即的技術革命浪潮挑戰與機遇,加快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的無形資產成果轉化機制,加快了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程,實現以高新技術的無形資產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上海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O00年最大科技項目(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投資突破億元。作為當代技術革命龍頭的信息產業,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1998年為7-8%,1999年驟增到11.1%,2000年上海信息產業成為年產值超1000億元的龍頭企業。

隨著高科技的深度廣度發展,對無形資產客體,越來越很難用傳統的「創作」與「標示」兩大類進行概括。如商業秘密,在巴黎公約中列為「標示性」,而在東京大會中列為「創作性」。又如《資料庫保護指令》也陷入了兩難境地。因為這兩大類概括不可能含蓋由無形資產本質的「智力創造」多樣性決定了無形資產類別多元性與知識學科的交叉性。同時,這也給無形資產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帶來了保護范圍擴大的新問題。其客體的法律保護以其可確指和不可確指的分類受到確定與非確定的兩種形式的法律保護。為加入「WTO」後國內外高科技無形資產資源的市場優化組合創造了法律保護環境。

無形資產產權市場的評估機構法律地位與法律責任

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在保護公有資產產權主體權益,規范產權市場的交易運作,具有重要的經濟法律地位與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是以資產評估客觀、公正確定無形資產價值量。這是企業基礎性的管理工作,是確定企業技術產權交易的參考價,也是企業對資產經營者的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考核依據。

二是以資產評估明晰科技企業無形資產產權。這就保護了無形資產產權合法權益,以利加速科技企業的孵化,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

三是以資產評估防範公有資產流失。實踐表明,公有資產在權益主體變動中無形資產的不評、漏評、低評、錯評是公有資產流失的重要渠道。目前突出反映在三個方面:其一,以協議方式代替評估,與評估實際價懸殊很大,潛伏著產權界定、資產分割以及公有資產暗中流失等諸多矛盾;其二,公有制企業改制中,經營者、生產者受入股的利益驅動,不評、漏評、低評的情況屢有發生;其三,國有與集體所有企業之間不評、低評或協議確認,屢禁不止,還振振有詞地辯說國有與國有、集體與集體,無形資產流失與流進相平衡,不存在什麼資產流失,何必多此資產評估一舉。

四是以資產評估有效遏制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這也是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重要環節。實踐證明,無形資產的不評、漏評、低評現象的發生,除了認識偏差外,還有不可忽視的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存在。從這個角度說,這也是現代企業制度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舉措。

明確無形資產評估作用與法律責任,還必須充分認識無形資產評估的特殊性,這對規范無形資產評估操作程序、正確選定評估方法,從而對正確發揮評估機構作用,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都是很有益處的。無形資產評估的特殊性有三:

一是界定、鑒定無形資產的真實性。與有形資產不同,對無形資產評估首先以取得的無形資產產權的合法性和無形資產產權的效益兩大依據來判定權屬,即基礎工作要比有形資產評估做得更細致、更扎實,相應的法律責任十分明確。

二是無形資產的單一、非重復性帶來的無形資產評估較差的可比性。這是由無形資產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的特殊性決定的。同一項無形資產的生產成本,消耗的社會必要勞動差異較大,加之技術主體多元化、技術共享化,無形資產在轉移過程中實現的成交價的多層化,都證明缺少可比性,用現行市價法的選擇四、五個參照物評估無形資產的適用性就很小。技術類型的無形資產,以高科技創新企業為代表,其無形資產評估主要運用收益法。正確選用無形資產評估方法,評出市場公允價,以此承擔客觀、公正的法律責任。

三是科技快速發展與市場激烈競爭帶來的無形資產評估的動態性。這也是無形資產評估承擔公正、客觀法律責任的又一重要問題。由於技術更新周期加快(一般已縮短為5年左右),可替代增加,無形資產甚至可能在短期內喪失商業價值,而社會、經濟、法律諸環境變化也要求從動態角度去進行評估。

無形資產產權權益認定的法定原則與方法

與有形資產產權權益相比,在把握無形資產產權權益認定的法定原則與方法時,特別注意其以下五個方面的因素:

--成本。涉及獨創的開發成本與機會成本。無形資產系智力創作活動成果(產品),形成過程是單一獨創的差異極大的個別生產,其物化勞動可比又易計量,活勞動就無法用統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衡量其價值,成本與價值之間不存在絕對的正相關與負相關的關系,鑒於無形資產開發成本的活勞動特殊性,必須綜合考慮開發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風險性、積累性、創造性勞動的補償等相關費用分攤。而機會成本問題主要是購進無形資產的企業應考慮的技術壟斷率與市場佔有率的兩率影響的投入產出收益率。

--效益。涉及經濟、社會、生態三效益的統一。無形資產如環保行業的某些高技術成果,不僅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具有明顯社會與生態效益。決定評估值高低時,應以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作為標准。尤其必須要 注意經濟獲利低而社會、生態獲利高的無形資產評估,應把環境問題的社會、生態效益擺在重要位置,擴大權數,成為評估值高低的主要的正相關因素,反之作為負相關因素考慮。

--周期。涉及無形資產壽命周期中的技術的市場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與衰退期四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四個期,其先進性、收益能力各不相同,與之相應評估值高低應明顯區分。評估時關鍵在於牢牢把握住以下兩點:一是正確判斷該項技術的壽命周期,周期長短與評估值高低成正相關;二是正確判斷該項技術評估時處於什麼階段以及與之相應的風險。

--期限。涉及使用該項無形資產技術的法律環境的法律保護期與技術壽命周期。這兩個周期越長,評估值就越高,反之亦然。

--程序。涉及無形資產評估工作的過程,可概括「五定」:即權屬類型鑒定;剩餘經濟壽命(可使用年限)認定;成本和獲利能力測定;評估方法(成本法、市價法、收益法)的選定。

無形資產的產權交易政策與法律環境

世紀之交,國家陸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等鼓勵發展高技術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北京市的《中關村條例》、上海市人民政府先後發布了《上海市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上海市產權交易管理辦法》,以及產權轉讓、交易、管理、監督等地方性的法規、規章,營造了技術、資本與市場三位一體的環境,促使無形資產產權成果轉化的產業化、市場運作資本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一是政策扶持的環境。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項目、產品給予特別扶持,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注冊資本可分步到位,高新技術無形資產參與投資,其成果價值占注冊資本比例可突破20%,最高可達35%(協議還可提高到51%)。

二是主體多元化的環境。鼓勵技術要素參與分配,支持科技人員可兼職,也可離崗稿科技轉化,形成無形資產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權益主體多元化。

三是優化促進無形資產成果轉化的人才環境。設立人才發展資金,資助優秀人才;對外省市無形資產成果轉化的科技人員,可入上海戶籍、免交城建費等予以支持;對優秀的無形資產項目轉化人員可評定專業技術職業任職資格。

無形資產的產權市場交易法律關系的共性與特殊性

與有形資產產權交易一樣,無形資產產權交易以資產評估價作為參考價,即作為成交價的「中軸線」,轉讓方與受讓方根據市場供需的成交價在「中軸線」上下浮動,並以拍賣方式為主競價形式的市場價成交。這是轉讓與受讓雙方在交易合同文本中權利義務的標的物價值的主要條款。這是共性。無形資產的產權交易有其固有的特殊性,即需要注意把握兩個環節:一是被評估的無形資產成果的技術含量和壟斷程度。即該項技術含量多少、壽命周期的長短以及周期中處於哪一個階段,與此相關決定評估的高低與轉讓的條件及其相應的交易方式。2000年6月上海首場無形資產(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拍賣,6個標的起標總價1.2億元,其中僅一個以10萬元被拍走,其餘兩個期權「留標」,三個未成交而「流標」。槌聲如此稀落,充分說明無形資產產權交易的高風險與難度來自對技術成果的含量、技術周期壽命與市場佔有的難以確定。與此相適應的拍賣方式應區別於實物形態,如預展期要長,競拍方對科技成果的特殊商品一定要有基本了解,競拍方式也應該創新多樣。二是價格支付方式選擇。技術類型的無形資產轉讓,採取一次性買斷支付方式的不多,多數採取提成計價方式,或以產量或以價格、利潤提成,轉讓、受讓雙方既共享利益,又共擔風險。這兩個環節涉及雙方在交易合同文本中權利義務的標的物價值量與支付方式等主要條款。

無形資產產權、產權市場保護法的調整與法律框架 無形資產產權(知識產權)法的調整:一是保護范圍的延伸。隨著知識經濟發展,不斷涌現如生物技術、互聯網、計算機軟體、衛星轉播、轉基因工程等高新技術。這不僅屬於知識產權保護范圍的擴大,對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提出新的領域及其相應的保護方法;而且還涉及調整和協調新的沖突,如生物技術的「性別」鑒定技術,「克隆」的動物復制技術,引發了道德領域的爭議,網路發展對現行版權觀念挑戰(如音樂共享服務的網路公司網上進行樂曲交換,對傳統版權法沖擊),以至網路域名注冊與現行商標權的沖撞,如此等等。二是保護期限變動。這是由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特點決定的。技術生命周期縮短,專利、版權的保護期要按不同產業作動態性的調整。三是加大懲治知識產權犯罪力度。由於知識產權無形的特點,對打擊知識產權犯罪的諸如犯罪概念、犯罪客體、犯罪形式、犯罪構成要件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探討的問題,與此相應完善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更准確地加大懲治知識產權犯罪的力度。

產權市場立法的法律框架:作為我國的產權資本市場,上海已有7年多無形資產產權市場與有形資產產權市場的實踐經驗,廣州、深圳等地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作為產權資本市場,我國應在規范股市資本市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後,亟需制定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產權交易法》,順應產權市場的呼喚,規范產權市場,把包括無形資產產權在內的產權市場納入法制軌道。同時,還應把創業板、借殼買殼、並購託管、租賃嫁接、合夥分拆、合資合作等諸多形式資本市場納入全國統一的產權市場體系。尤其是創業板塊(中國第二板市場)與無形資產的知識產權、無形資產產業化有著內在的關系,應列入產權市場。

產權市場的法律框架:

其一:產權市場宏觀調控法規范

其二:產權市場管理與市場體系法規范

其三:產權市場規則與程序法規范

其四:產權市場主體與主體行為法規范

其五:產權市場中介機構法規范

其六:產權市場資產評估法規范

其七:產權市場外商購銷企業法規范

其八:產權市場信息產業管理法規范

其九:產權市場會員管理法規范

其十:產權市場經濟人管理法規范

其十一:產權市場交易合同管理法規范

其十二:產權市場其它法規范

保護和促進無形資產產權市場交易的立法,可以說隨著我國參加WTO後是勢在必行的。與此相適應,無形資產產權機構的調整(指專利、商標、版權等機構合並)、無形資產產權的公檢法系統內機構的設置、無形資產產權與法的教育、宣傳、普及等一系列工作,急需加大推進的廣度與深度,為無形資產產權立法,扎扎實實做好基礎性工作。

Ⅵ 我國旅行社的集團化發展戰略

當前我國旅行社集團化發展模式探討 (一) 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近二十年發展的我國旅行社,無論在行業規模、數量、接待質量,還是作為旅遊業龍頭地位的確立,均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八十年代後期,以國旅、中旅、青旅為代表的旅行社集團相繼成立,以資產關系為紐帶,以業務網路為核心,以高效有序的信息採集、加工和傳輸為渠道,以集團的統一形象為標識,基本確立了我國三大旅行社在國際國內的地位;之後,康輝、招商旅行社及上海春秋、華運鐵路旅遊集團的集團化進程均有了實質性進展。可以說,這種網路化經營和集團化發展為我國旅行社走向國際化、多元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組建規范的、具有資產紐帶聯系的旅行社集團,尋求同業聯合的優勢,是由旅行社行業特徵及國際國內市場經濟發展趨勢所決定的。首先,旅遊業本身是跨區域的,融多種要素於一體的服務性行業,旅行社更具有強烈的依附性和脆弱性,這就要求實現跨區域的集團化和網路化。由核心企業和集團成員形成強大的集體促銷能力,信息共享、服務規范,置集團於一個縱橫交錯的網路下開展經濟活動,方能保證服務質量的提高以及規模經濟效益的實現。其次,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和九七香港回歸,我國整體上加入世貿組織終究會成為現實;為實現服務貿易的系列承諾,我國的旅遊市場要向世界開放,國外旅行商會在國內集團立足未穩之際搶占市場份額,一些國外的合作夥伴會成為競爭對手,如果沒有具備實力強大的組團—接待能力和全國聯網的旅行社集團與之抗衡,其結果可能是國內旅行社市場的徹底喪失。第三,集團化發展也是尋求跨國聯合、走向國際化的必由之路。旅行社國際化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旅行社不僅僅滿足於單純的國際接待業務,而要通過派駐國外子公司或辦事處等方式開發所在國客源市場,以從根本上解決客源不穩的問題;二是隨著國內旅遊需求市場的壯大,出境旅遊會越來越興旺,這就要求國內旅行社集團由接待經營型向組團經營型轉化。很顯然,沒有實力強大、海內外信譽好的大型旅行社集團,國際化目標是難以實現的。第四,散客旅遊作為21世紀國際旅遊的一個新趨勢,對旅行社的要求越來越高,它不僅要求有靈活的旅遊路線和產品組合,更要有合理的時間安排,多樣化的服務和多品種的薦舉方案,這一需求的實現須建立在便捷、統一的全國性旅遊網路之上。由此可見,組建規范的旅行社集團具有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應當指出的是,目前我國的旅行社集團尚不規范。與國家關於集團化要求相差甚遠,主要表現在:大部分集團存在著結構性缺陷,內部管理與規范的母子公司體制還有差距,集團內部成員聯系不緊密,成員之間缺乏資產—利益關系。沒有形成利益共同體的基礎和資產紐帶關系,合作機制不穩固;總社不總,分社不分;集團核心企業投資主體地位難以發揮,核心企業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缺乏感召力和產品、資本等優勢,對成員企業無約束力,不能成為融資中心、信貸中心、結算中心;國家對旅行社集團化缺乏有效的調控手段等等。這表明我國目前的旅行社集團4R待規范。 (二) 從旅行社集團化發展的實踐看,其內部一般存在著三種組織形式,即以實現資產一體化、經營一體化的緊密聯合,以資產關系為紐帶(合資、參股等)的半緊密聯合,和以協議、協作關系為紐帶的鬆散聯合。目前我國的旅行社集團聯合方式以鬆散關系為主。由於企業集團是市場經濟中企業組織形態的高級形式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必然產物。這種鬆散型為主體的聯合形式,雖然在旅遊客源市場資源共享中具有一定意義。但因集團內部無產權紐帶關系。難以形成利益共同體而往往使旅行社集團變得有名無實,集而不團,沒有產生相應的集團效益和規模效益,因此組建以緊密聯系為主、半緊密聯系為捕的集團模式是當前我國旅行社企業的發展方向,具體表現為建立規范的母子公司體制。 所謂「母子公司」體制、是指以企業法人控股為主要特徵,有一個實力強大的、具有投資中心功能的集團核心(母公司)和一定數量的、與母公司有一資產聯結關系的控股或全資子公司以及參股經營的子公司共同組成,母子公司之間既存在「資產——利益」關系,又要有內在的生產、經營聯系、共同的戰略目標和相對一致的產品目標市場。按照規范的母子體制原理組建旅行社集團,集團內部一般要有四級結構,即核心層、骨幹層(緊密層)、配套層(半緊密層)和協作層(鬆散層)。核心層企業占據集團內部結構的最高層次,是集團發展、壯大和有無凝聚力的關鍵。旅行社集團的核心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第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雄厚的資金、人才、管理基礎;第二,它占據的市場份額即市場佔有率在同行中有舉足輕重之地位;第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譽;第四,具有多角化經營實力,特別是管理高星級酒店的能力;第五,核心企業必須是實體型的,避免行政翻牌公司轉型為集團。由此,具備集團核心企業條件的旅行社一般是全民所有制大型企業或國家控股公司。如國、中、青三大旅行社總社。骨幹層企業由集團的投資企業——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所組成,盡管這些企業仍具有法人資格,經濟上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但由於企業集團有一定的資產所有權和具有支配地位的經營管理權,緊密層企業的經營活動基本被集團所控制,其基本職能是母公司領導下的依法自主經營,並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之責任。配套層為集團的半緊密層,是旅行社集團通過持股、參股等資本聯合方式相聯結的關聯公司,是旅行社集團化內部結構的基礎,其建立方式主要是由母公司與地方旅遊局或旅遊行業有實力的企業合資興建。通過經營關系和部分產權關系為紐帶聯結與母公司關系,但母公司對它們沒有處於支配地位的經營管理權。第四個層次是協作層,它們是由承認集團章程並有較強的穩定協作關系的關聯公司所組成,集團不具有對這些企業的資產所有權,只是在接待團隊等方面存在業務聯系,這部分企業相當於母公司指定的具有接待本社任務的地方旅行社,母公司對其進行鬆散管理(業務指導),並有允許或取消其使用母公司品牌的權力,鬆散層企業按照契約、合同上交母公司利潤。 (三) 根據近幾年來我國旅行社集團化過程實施經驗,我們認為依據自願、平等、互利互惠、鼓勵競爭和穩定聯合相結合的一般原則,以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堅持公平競爭、禁止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的總體要求,採取市場力量為主、結合一定的行政力量的組建方式最為有效。當前集團化規范措施仍集中於強化核心企業功能和建立穩固的緊密層企業聯繫上。 旅行社集團核心層可通過將總社直接轉化或以總社為基礎重新組建母公司的方式進行建設,但均要採取一系列措施強化母公司之管理、協調、規劃、監督和服務功能.真正形成融資、信貸、結算和投資中心地位,發揮其龍頭和母體職能。按照這一要求,應將總社進行股東多元化改造,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改革人事、勞動、分配製度。分離富餘人員。完善教育、培訓體系,條件允許的可發行股票並在條件成熟時上市交易等。 緊密層建設是集團化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核心企業應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以保證加入緊密層的企業享有利益。加入集團緊密層企業行列,一般有如下兒種方案:一是通過資產劃轉。由國有資產管理局授權將地方性旅行社劃歸核心企業經營管理;二是通過核心企業對地方性、行業性旅行社進行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投入,從而達到控股標准;三是採取有償兼並方式將地方性旅行社劃歸核心企業;四是核心企業以法人身份長期承包或租賃地方旅行社;五是由核心企業直接投資的企業是必然的緊密層;六是對於已實現一多種經營、規模較大的地方旅行社,可採取僅將其中旅行社部分的國有資產劃轉的辦法加入緊密層。以上諸種方案中若達不到控股要求的,可將其納入到半緊密層行列,享受一定的優惠政策。 成立集團應保持一定的規模,規模過小,達不到合理的經濟規模,便難以產生規模經濟效益,規模過大,超出核心企業的控制能力,便會加大「組織成本」和「摩擦成本」,造成「恐龍病」而使企業運轉不靈。另外,規模結構也要盡量合理,各個層次的企業數量應保持一定比例,但總體上應呈金字塔形。緊密層企業應重點考慮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內陸重點旅遊城市設立。 (四) 按照規范的母子公司沐制建立起來的旅行社企業集團,實行股份制改造可能是最有效的組織形式。它對於建立起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優化資金和資源配置、規范集團與成員企業行為、增強集團活力諸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國內外企業集團股份制實施經驗,我國旅行社集團可採取如下組織管理模式: 1、「一司三制,以公為主」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所謂「一司」,是指旅行社股份集團公司,「三制」是指以國有資產入股的國家所有制,以企業成員自有資金八股的集體所有制,以職工個人入股的個人所有制;其中,國家所有制占據資金結構的主導,核心企業(如國旅總社)可直接改組為國有獨資公司,而集體和個人入股作為補充、使集團的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產權多元化,讓企業職工收益直接與公司命運掛鉤,激發他們愛崗、敬業、愛司的企業精神。對於不具備組建股東大會的公司,內部可成立職工持股會,代行管理職工股權。 2、設置務實、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根據《公司法》,在旅行社集團公司內部設立董事會、監事會,由投資主體(一般為上級機關的產權經營機構或授權經營單位)任命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及董事,並聘任監事,然後由董事會聘任公司總裁。一般由董事長兼任總裁。公司內部組織機構的條件成熟時,應將總社的業務部門改組為事業部或子公司。通過加強二級核算職能,使之由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將緊密層企業改組為產權多元化的規范的股份制企業;集團公司總部應加強綜合管理功能,使其由生產經營型向資本經營型模式轉變。 3、「一業為主,多角經營」的經營戰略核心。所謂「一業」是指作為旅行社企業為旅遊者提供產品銷售中介這一主業,它是旅行社集團的經營戰略核心。所謂「多角經營」,是指它為減少經營風險,提高市場適應能力而選擇在旅行行業內部或其它產業作為自己的發展領域。一般而言,集團成立初、中期,多角經營的重點應放在旅遊行業內部或相關產業(如飯店業、票務代理、娛樂業等)上,以內涵式發展為主,外延為輔。為防止資金分散、提高投資回收率和回報率,總社應在宏觀上制定不同發展階段的多角化經營領域,產品方向和目標市場。同時對緊密層企業的多角經營實行宏觀控制、微觀搞活,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

Ⅶ 財務報表分析的作業 《中國國旅的發展能力分析》要求圖表數據完整,word文檔6張就可以了

建議你去網路或GOOGLE搜索一下,看看有沒有相關信息或資料可以幫你。

Ⅷ 請同學們對1984年之前的國旅、中旅、青旅進行歷史簡介

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成立於1954年,於2008年3月更名為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國旅)。經過幾代國旅人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為國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旅行社企業集團,累計招攬、接待海外來華旅遊者1000多萬人次。「CITS」已成為國內頂級、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國馳名商標,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注冊

Ⅸ 中國國旅的發展歷程


1954年4月15日,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在北京正式成立。同年,在上海、天津、廣州等12個城市成立了分支社。成立之初,國旅總社是隸屬國務院的外事接待單位。當時,全國還沒有專門管理旅遊業的行政機構,國旅總社實際上代行了政府管理職能。
1957年底,國旅在全國各主要大中城市設立19個分支社,國旅的接待業務網路初步形成。在這一時期主要以政治接待為主。
1958年1月,周恩來會見日本客人。
根據當時我國調整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決定國旅各地分支社一律劃歸當地省(市)人民政府直接領導,國旅總社對分支社由原來垂直領導關系,變為業務指導關系。國旅系統在對外賓開放城市增設了分支機構,增加了旅遊線路,擴大旅遊者的游覽、參觀范圍,到1958年底發展到35個分支社。
1958年6月,國務院下發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關於籌設國際旅行社分、支社機構的報告的批示。
1964年7月,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國家旅遊局的前身)成立,中國旅遊業的管理體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這個時期實行的是政企合一的體制,國家旅遊局和國旅總社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對外招徠用國旅總社的牌子,對內行業管理行使國家旅遊局的職能。至1966年,國旅系統發展到46個分支社。
1982年,國旅總社與國家旅遊局開始按「政企分開」的原則,分署辦公和經營。
1984年,國家旅遊局批准國旅總社為企業單位。從此,國旅總社從原來歸口外事工作轉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大型旅遊企業。
1989年,國家旅遊局批准中國國際旅行社集團成立。1992年,國家經貿委批復同意成立中國國旅集團,國旅總社為集團核心企業。
1994年,國旅總社被國務院列為「百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
1998年,國旅總社被列入520家國家重點企業。
1998年底,國旅總社與國家旅遊局脫鉤,進入中央直接管理的企業。
2000年,國旅總社成功地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並加入世界旅遊組織(WTO);國家工商向國旅總社頒發了中國國旅集團證書
2001年,國旅總社被國家統計局列入「中國企業500強」第219名,旅遊業第1名,並分別進入營業收入增長率、利潤增長率、人均營收、人均利潤前100名。
2002年,國旅總社被國家統計局列入「中國企業500強」第243名,旅遊業第1名。
2003年,國旅總社成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企業。
2003年底,國旅總社與中免總公司企業重組。
2004年,世界品牌實驗室(WBL)和世界經濟論壇(WEF)舉辦的《2004年世界品牌大會》暨《中國500最 具價值品牌》,「國旅」品牌名列第53名,旅遊服務類第1名,品牌價值達88.81億元。
2005年,向印度洋地震海嘯災區人民捐款20萬元。
2006年,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由美國《蒙代爾》雜志社舉辦的「全球企業領袖年會」和「蒙代爾全球旅遊業500強頒獎典禮」活動評選中,國旅總社進入「2006年蒙代爾全球旅遊業500強」入選企業之列。
2007年,國旅總社榮獲北京市首批5A級國際旅行社。
2008年,國旅總社改制更名為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
2010年,全國百強旅行社排名第二。

Ⅹ 我國對無形資產核算的變革過程

2.3我國無形資產會計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演進
我國近代史上的第一項專利,始於1881年清朝光緒年間。當時,
上海實業家鄭觀應就其在上海機械織布局採用的紡紗織布新技術向
李鴻章提出申請,要求授予專利權,第二年(1882年)8月,光緒皇
帝批准了李鴻章的奏摺,賜予鄭觀應的紡紗織布新技術「十年專利
權」。20但在此之後無形資產在我國長期一片空白。盡管世界上第一部
無形資產專著為我國旅美學者楊汝梅所著,1936年還曾被譯成中文在
國內出版,但影響不大。歷史上我國第一部《專利法》頒布於1944
年,並規定於1949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
並未真正實施。解放後,由於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盡管國家對國
有企業的技術發展投入了巨額的資金、盡管一些企業擁有良好的信譽
和知名的品牌,但由於缺乏產權交易,人們始終沒有建立無形資產意
識,企業核算也從未考慮無形資產因素。改革開放、推行社會主義市
場經濟,喚醒了人們的無形資產意識;市場競爭的激烈、科學技術的
發展以及產權交易的活躍,使人們不斷體會和認識到無形資產的重要
作用。1993年我國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包括專
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
由此可見,無形資產會計的產生和發展與經濟發展形式是密不可
分的。為適應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形式,加快經濟發展的速度,我們
應該適時的研究無形資產會計問題。

3.2.4中國無形資產會計規范演進的簡史
我國對無形資產會計的研究大約始於20世紀80年代,但對無形
資產進行相應的會計規范的時間則適於90年代。因此,相對於上述
三方來講,顯得非常落後。我國對無形資產的會計規范主要有:
(1)1985年3月4日正式發布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核算
制度》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首次提出了「無
形資產」的概念。無形資產作為一類資產項目首次被引入,但還不是
一個會計科目。
(2)1992年11月30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准則》。無形
資產被確立為一個會計科目。
(3)1995年4月,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
(徵求意見稿)
(4)2001年1月18日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
將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對無形資產進
行了重新定義。
(5)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修訂後的《企業會計准則
第6號——無形資產》,新准則將於2007年1月1日起實施。新准則
順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深入貫徹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的原則,對原准
則做出了變革性的修訂。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國旅歷年無形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