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的風 景 名 勝 區 條 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利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
第三條國家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四條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
第五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制止、檢舉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行為。 第七條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有利於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新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重合或者交叉的,風景名勝區規劃與自然保護區規劃應當相協調。
第八條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能夠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者保持歷史原貌,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
第九條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提交包含下列內容的有關材料:
(一)風景名勝資源的基本狀況;
(二)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范圍以及核心景區的范圍;
(三)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性質和保護目標;
(四)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游覽條件;
(五)與擬設立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協商的內容和結果。
第十條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文物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組織論證,提出審查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由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組織論證,提出審查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條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應當在報請審批前,與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充分協商。
因設立風景名勝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第十二條風景名勝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第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編制,應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區域協調發展和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突出風景名勝資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
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風景資源評價;
(二)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
(三)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
(四)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的范圍;
(五)風景名勝區的遊客容量;
(六)有關專項規劃。
第十四條風景名勝區應當自設立之日起2年內編制完成總體規劃。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20年。
第十五條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應當根據核心景區和其他景區的不同要求編制,確定基礎設施、旅遊設施、文化設施等建設項目的選址、布局與規模,並明確建設用地范圍和規劃設計條件。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第十六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第十七條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
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按照經審定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和保護目標,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編制。
第十八條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公眾和專家的意見;必要時,應當進行聽證。
風景名勝區規劃報送審批的材料應當包括社會各界的意見以及意見採納的情況和未予採納的理由。
第十九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後,報國務院審批。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條省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省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一條風景名勝區規劃經批准後,應當向社會公布,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查閱。
風景名勝區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服從規劃管理。
風景名勝區規劃未經批準的,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各類建設活動。
第二十二條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對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保護目標、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以及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空間布局、遊客容量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對其他內容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備案。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確需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
政府或者政府部門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第二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規劃期屆滿前2年,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專家對規劃進行評估,作出是否重新編制規劃的決定。在新規劃批准前,原規劃繼續有效。 第二十四條風景名勝區內的景觀和自然環境,應當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嚴格保護,不得破壞或者隨意改變。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的各項管理制度。
風景名勝區內的居民和游覽者應當保護風景名勝區的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和各項設施。
第二十五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對風景名勝區內的重要景觀進行調查、鑒定,並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第二十六條在風景名勝區內禁止進行下列活動:
(一)開山、採石、開礦、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動;
(二)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
(三)在景物或者設施上刻劃、塗污;
(四)亂扔垃圾。
第二十七條禁止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已經建設的,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逐步遷出。
第二十八條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應當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
第二十九條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一)設置、張貼商業廣告;
(二)舉辦大型游樂等活動;
(三)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活動;
(四)其他影響生態和景觀的活動。
第三十條風景名勝區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並與景觀相協調,不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
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
第三十一條國家建立風景名勝區管理信息系統,對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和資源保護情況進行動態監測。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每年向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報送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和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的情況;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將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的情況,及時抄送國務院有關部門。 第三十二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的特點,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觀光和文化娛樂活動,普及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
第三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規劃,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改善交通、服務設施和游覽條件。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
第三十四條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涉及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和文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還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實施情況、資源保護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糾正、處理。
第三十六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強安全管理,保障游覽安全,並督促風景名勝區內的經營單位接受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進行的監督檢查。
禁止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和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
第三十七條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山、採石、開礦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
(二)在風景名勝區內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的;
(三)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的。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實施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未經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核發選址意見書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個人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景物、設施上刻劃、塗污或者在風景名勝區內亂扔垃圾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處50元的罰款;刻劃、塗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設置、張貼商業廣告的;
(二)舉辦大型游樂等活動的;
(三)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活動的;
(四)其他影響生態和景觀的活動。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造成破壞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恢復原狀或者採取有效措施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施工。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的;
(二)風景名勝區自設立之日起未在2年內編制完成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
(三)選擇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的;
(四)風景名勝區規劃批准前批准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
(五)擅自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的;
(六)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立該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或者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的;
(二)未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的;
(三)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的;
(四)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的;
(五)允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的;
(六)審核同意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不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建設活動的;
(七)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第四十九條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有關部門已經予以處罰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再處罰。
第五十條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侵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風景名勝區內違法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建設活動,自行拆除;對繼續進行建設的,作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第五十二條本條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1985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❷ 風景名勝區條例的文件全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利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
第三條
國家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四條
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制止、檢舉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行為。 第七條
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有利於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新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重合或者交叉的,風景名勝區規劃與自然保護區規劃應當相協調。
第八條
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能夠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者保持歷史原貌,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
第九條
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提交包含下列內容的有關材料:
(一)風景名勝資源的基本狀況;
(二)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范圍以及核心景區的范圍;
(三)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性質和保護目標;
(四)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游覽條件;
(五)與擬設立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協商的內容和結果。
第十條
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文物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組織論證,提出審查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由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組織論證,提出審查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應當在報請審批前,與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充分協商。
因設立風景名勝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第十二條
起施行。
第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編制,應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區域協調發展和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突出風景名勝資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
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風景資源評價;
(二)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
(三)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
(四)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的范圍;
(五)風景名勝區的遊客容量;
(六)有關專項規劃。
第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應當自設立之日起2年內編制完成總體規劃。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20年。
第十五條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應當根據核心景區和其他景區的不同要求編制,確定基礎設施、旅遊設施、文化設施等建設項目的選址、布局與規模,並明確建設用地范圍和規劃設計條件。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第十六條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第十七條
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
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按照經審定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和保護目標,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編制。
第十八條
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公眾和專家的意見;必要時,應當進行聽證。
風景名勝區規劃報送審批的材料應當包括社會各界的意見以及意見採納的情況和未予採納的理由。
第十九條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後,報國務院審批。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條
省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省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一條
風景名勝區規劃經批准後,應當向社會公布,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查閱。
風景名勝區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服從規劃管理。
風景名勝區規劃未經批準的,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各類建設活動。
第二十二條
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對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保護目標、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以及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空間布局、遊客容量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對其他內容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備案。
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確需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
政府或者政府部門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第二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規劃期屆滿前2年,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專家對規劃進行評估,作出是否重新編制規劃的決定。在新規劃批准前,原規劃繼續有效。 第二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景觀和自然環境,應當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嚴格保護,不得破壞或者隨意改變。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的各項管理制度。
風景名勝區內的居民和游覽者應當保護風景名勝區的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和各項設施。
第二十五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對風景名勝區內的重要景觀進行調查、鑒定,並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第二十六條
在風景名勝區內禁止進行下列活動:
(一)開山、採石、開礦、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動;
(二)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
(三)在景物或者設施上刻劃、塗污;
(四)亂扔垃圾。
第二十七條
禁止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已經建設的,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逐步遷出。
第二十八條
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應當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
第二十九條
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一)設置、張貼商業廣告;
(二)舉辦大型游樂等活動;
(三)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活動;
(四)其他影響生態和景觀的活動。
第三十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並與景觀相協調,不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
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
第三十一條
國家建立風景名勝區管理信息系統,對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和資源保護情況進行動態監測。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每年向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報送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和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的情況;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將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的情況,及時抄送國務院有關部門。 第三十二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的特點,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觀光和文化娛樂活動,普及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
第三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規劃,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改善交通、服務設施和游覽條件。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
第三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涉及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和文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還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實施情況、資源保護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糾正、處理。
第三十六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強安全管理,保障游覽安全,並督促風景名勝區內的經營單位接受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進行的監督檢查。
禁止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和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
第三十七條
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山、採石、開礦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
(二)在風景名勝區內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的;
(三)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的。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實施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未經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核發選址意見書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個人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景物、設施上刻劃、塗污或者在風景名勝區內亂扔垃圾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處50元的罰款;刻劃、塗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設置、張貼商業廣告的;
(二)舉辦大型游樂等活動的;
(三)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活動的;
(四)其他影響生態和景觀的活動。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造成破壞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恢復原狀或者採取有效措施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施工。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的;
(二)風景名勝區自設立之日起未在2年內編制完成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
(三)選擇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的;
(四)風景名勝區規劃批准前批准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
(五)擅自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的;
(六)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立該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或者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的;
(二)未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的;
(三)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的;
(四)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的;
(五)允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的;
(六)審核同意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不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建設活動的;
(七)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第四十九條
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有關部門已經予以處罰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再處罰。
第五十條
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侵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風景名勝區內違法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建設活動,自行拆除;對繼續進行建設的,作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第五十二條
本條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1985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❸ 浙江省風景名勝區條例的第六章 管 理
第四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應當對風景名勝區規劃編制、實施和風景名勝資源保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
第四十一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規劃,改善交通、服務設施和游覽條件,加強游覽線路和游覽秩序管理。
第四十二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強安全管理,做好下列保障游覽安全的工作:
(一)在危險地段、水域以及危險動物出沒、有害植物生長區域設置安全管理設施和警示標志,並作出防範說明;
(二)定期檢查維護其直接負責運營管理的索道、纜車、棧道、索橋、遊船(艇)等游覽設施,並督促風景名勝區內的經營者定期檢查維護其運營使用的安全設施設備;
(三)其他保障游覽安全的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風景名勝區內索道、纜車等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
第四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督促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游樂、住宿、餐飲、導游等經營者依法經營,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風景名勝區內經營者應當依法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四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對風景名勝區內商業經營網點的設置作統一規劃布局。
從事商業經營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在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指定的地點、區域外攬客、兜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
第四十五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建立制度,完善設施,保證垃圾的及時清理和運輸,保持風景名勝區的整潔衛生。
第四十六條 風景名勝區內的景物除按照規定禁止攝影、攝像的以外,應當允許遊客攝影、攝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景物周圍圈佔攝影、攝像位置,不得向自行攝影、攝像的遊客收取費用。
第四十七條 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八條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管理。
風景名勝區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資源、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會同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四十九條 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風景名勝區條例的第五章 利用和管理
第三十二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的特點,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觀光和文化娛樂活動,普及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
第三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風景名勝區規劃,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改善交通、服務設施和游覽條件。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置風景名勝區標志和路標、安全警示等標牌。
第三十四條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涉及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和文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還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實施情況、資源保護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糾正、處理。
第三十六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強安全管理,保障游覽安全,並督促風景名勝區內的經營單位接受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進行的監督檢查。
禁止超過允許容量接納遊客和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區域開展游覽活動。
第三十七條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
❺ 保護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8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二號公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體健康,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第四條 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規劃必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環境保護工作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第五條 國家鼓勵環境保護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普及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第七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港務監督、漁政漁港監督、軍隊環境保護部門和各級公安、交通、鐵道、民航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礦產、林業、農業、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的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第八條 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二章 環境監督管理
第九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准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十一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建立監測制度,制定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路,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管轄范圍內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擬訂環境保護規劃,經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第十三條 建設污染環境的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經項目主管部門預審並依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准後,計劃部門方可批准建設項目設計任務書。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機關應當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第十五條 跨行政區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防治工作,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協商解決,或者由上級人民政府協調解決,作出決定。
第三章 保護和改善環境
第十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採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
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具有代表性的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
第十八條 在國務院、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生產設施;建設其他設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准。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限期治理。
第十九條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必須採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化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葯及植物生產激素。
第二十一條 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傾倒廢棄物,進行海岸工程建設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防止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二十二條 制定城市規劃,應當確定保護和改善環境的目標和任務。
第二十三條 城鄉建設應當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保護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觀,加強城市園林、綠地和風景名勝區的建設。
第四章 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二十四條 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採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五條 新建工業企業和現有工業企業的技術改造,應當採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設備和工藝,採用經濟合理的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處理技術。
第二十六條 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防治污染的設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確有必要拆除或者閑置的,必須徵得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第二十七條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依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申報登記。
第二十八條 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企業事業單位,依照國家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並負責治理。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規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執行。
徵收的超標准排污費必須用於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具體使用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九條 對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企業事業單位,限期治理。中央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市、縣或者市、縣以下人民政府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的限期治理,由市、縣人民政府決定。被限期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如期完成治理任務。
第三十條 禁止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技術和設備。
第三十一條 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採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並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可能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採取措施,加強防範。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時,必須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由人民政府採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減輕危害。
第三十三條 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有毒化學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物品,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防止污染環境。
第三十四條 任何單位不得將產生嚴重污染的生產設備轉移給沒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使用。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可以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
(一)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
(二)拒報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污染物排放申報事項的。
(三)不按國家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的。
(四)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技術和設備的。
(五)將產生嚴重污染的生產設備轉移給沒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使用的。
第三十六條 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並處罰款。
第三十七條 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閑置防治污染的設施,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重新安裝使用,並處罰款。
第三十八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處以罰款;情節較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政府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九條 對經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除依照國家規定加收超標准排污費外,可以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處以罰款,或者責令停業、關閉。
前款規定的罰款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決定。責令停業、關閉,由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人民政府決定;責令中央直接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停業、關閉,須報國務院批准。
第四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 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一條 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完全由於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並經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
第四十二條 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的,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礦產、漁業、野生動植物等資源的破壞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 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四十七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同時廢止
感興趣的話可以去 http://www.cin.gov.cn/law/other/2000111503-00.htm
❻ 浙江省普陀山風景名勝區條例的第四章管理和利用
第二十二條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安全管理,制定和完善事故應急預案,預防和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 風景區發生安全事故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立即啟動相應事故應急預案,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上報。 第二十三條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總體規劃規定的遊客容量和機動車控制規模,確定合理的游覽接待規模,控制機動車使用數量。 風景區人口規模和機動車使用數量控制辦法,由舟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二十四條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風景區內的服務設施和安全設施,設置規范的指示標志、安全警示標志,並做好設施、標志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 第二十五條風景區內交通等服務項目,由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根據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採用招標、掛牌或者隨機確定等公平競爭方式確定經營者,並與經營者簽定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 經營者應當按照規定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二十六條風景區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及風景區內財產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 風景區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的管理、使用及審計監督,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風景區環境衛生管理,設置必要的衛生設施,對風景區內的垃圾組織統一清運和無害化處理。 風景區各類車輛應當保持車容車貌整潔。裝運垃圾、砂石等的車輛應當達到密閉化運輸要求,防止運載物體撒落。進出建築工地的車輛應當設置輪胎除泥裝置,不得帶泥上路。 第二十八條風景區內經營者的經營場所、服務內容,應當符合風景區商業網點規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核發營業執照時,應當執行風景區商業網點規劃。 經營者應當在指定地點、區域和規定的營業范圍內依法經營、文明經商,禁止擅自搭棚、設攤、設點、擴面經營。 第二十九條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風景區商品和服務價格的監督檢查,在重要節假日、節慶等活動期間,可以按照規定許可權和程序對住宿、餐飲等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必要的干預措施。 第三十條在重要節假日、節慶等活動期間需要控制遊客數量的,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應當提前一周在相關媒體、進山碼頭、風景區內發布相關公告,並採取措施保障景區安全及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服務。 第三十一條風景區內禁止從事下列違反管理秩序的活動: (一)違法排放廢氣、廢水、雜訊,違法傾倒固體廢棄物; (二)隨意丟棄塑料袋、易拉罐、餐盒等垃圾; (三)擅自在佛教放生池塘捕撈水生動物; (四)在明令禁止的區域游泳、遊玩、攀爬; (五)經營性飼養或者放養家畜家禽,在核心景區和居民小區飼養家畜家禽; (六)違法引進或者帶入外來物種及未經依法檢疫的動植物及其產品; (七)強行向遊客提供服務或者兜售商品; (八)以糾纏、強行討要等滋擾他人的方式乞討; (九)假冒僧尼從事宗教活動或者募化活動; (十)其他違反風景區管理秩序的活動。 第三十二條在普陀山、洛迦山從事下列活動,應當經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審核同意後,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一)設置雕像或者塑造塑像,恢復或者新增摩崖石刻、碑碣; (二)建(構)築物的翻建、改建、擴建; (三)因施工等需要搭建臨時性建(構)築物、設施或者臨時堆放物料,開挖或者臨時佔用綠地; (四)因更新撫育等原因砍伐林木; (五)利用文物、景物、景點拍攝電影、電視; (六)其他影響生態或者景觀的活動。 第三十三條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完善普陀山公共交通,保障交通安全暢通,逐步減少非機動車數量。 摩托車、拖拉機、電動自行車不得在普陀山、洛迦山行駛。 第三十四條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區內的企業兼職。
❼ 風景名勝區條例的文件解讀
國務院對1985年6月頒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現行條例)作了全面修訂,新的《風景名勝區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將於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了准確理解新條例的立法精神,記者采訪了國務院法制辦的負責人。問:為什麼要對現行條例進行修訂?答:風景名勝資源是極其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切實保護好這些資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課題。我國風景名勝資源豐富,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對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十分重視。現行條例對加強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行條例的一些規定已經不能適應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的需要,實踐中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風景名勝區規劃制度不完善,風景名勝區規劃的編制、修改工作滯後,規劃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規劃權威性不夠,隨意變更規劃的現象仍然存在。對風景名勝區的保護措施不力,許多地方對風景名勝資源重開發、輕保護,沒有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現象還很嚴重。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設置比較混亂,政企不分,權責不清。風景名勝區門票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的收取、使用制度不完善,使風景名勝區保護難以形成良性循環,影響了風景名勝區保護目標的實現。法律責任規定得過於原則,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可操作性不強,給執法工作帶來困難。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在總結風景名勝區管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現行條例進行修訂。新條例共7章52條,主要規定了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利用與管理等內容。問: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的設立作了哪些規定?答:為了科學、合理地設立風景名勝區,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維護風景名勝區內有關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的設立主要作了以下規定:一是,明確了風景名勝區的概念、設立原則和分級。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有利於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並分別規定了申請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條件和程序。二是,明確了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的關系。新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不得重合或者交叉;已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重合或者交叉的,風景名勝區規劃與自然保護區規劃應當相協調。三是,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應當在報請審批前,與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充分協商。因設立風景名勝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政府或者政府部門修改風景名勝區規劃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問: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的規劃作了哪些規定?答:風景名勝區規劃是做好風景名勝區工作的前提,是風景名勝區保護、利用和管理的重要依據,為了規范風景名勝區規劃的編制、審批和修改,解決當前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規劃作了以下規定:一是,規定風景名勝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並規定了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應當包含的具體內容。二是,明確了風景名勝區規劃的編制、審批機關和許可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詳細規劃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審批;省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詳細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審批。三是,進一步規范了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具體編製程序。為了提高風景名勝區規劃編制的質量,保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並按照經審定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和保護目標,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編制。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公眾和專家的意見,並在必要時進行聽證,報送審批的材料中應當包括社會各界的意見和意見採納的情況以及未予採納的理由。風景名勝區規劃經批准後,應當向社會公布,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查閱。四是,明確了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地位,強化了規劃的權威性,並明確了修改程序。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對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的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保護目標、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以及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空間布局、遊客容量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對其他內容進行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備案。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確需修改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問:新條例對正確處理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的關系,作了哪些規定?答: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保護,進一步處理好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關系,新條例明確了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即國家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並從以下方面作了規定:一是,要求對風景名勝區內的景觀和自然環境實行嚴格保護,不得破壞或者隨意改變。在風景名勝區內禁止進行修建儲存危險物品的設施和開荒、開礦等活動,並對設置、張貼廣告,舉辦大型游樂活動等行為作出了嚴格限定。禁止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內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已經建設的,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逐步遷出。二是,明確規定了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建設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後,依法辦理審批手續;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纜車、索道等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方案應當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核准。明確規定了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並與景觀相協調,不得建設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的設施。三是,要求風景名勝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依照國家有關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規定執行。風景名勝區內涉及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和文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還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問: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作了哪些規定?答: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是風景名勝區內各類活動的管理主體。為了進一步規范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新條例明確了設立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主體及管理機構的職責。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統一管理工作。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實現政企職能分開,切實履行好管理職能。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內的企業兼職。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通過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企業。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企業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問: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的門票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作了哪些規定?答:為了規范風景名勝區門票和資源有償使用費的收取和使用,新條例明確了風景名勝區門票的出售單位及門票價格確定的原則。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風景名勝區內交通、服務等項目的經營企業,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問:新條例對違反風景名勝區管理的違法行為規定了什麼樣的法律責任?答:為了切實加強對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有效制止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違法行為,新條例對風景名勝區內的有關違法行為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一是,加重了對嚴重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山、採石、開礦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在核心景區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等行為,規定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萬元至100萬元罰款的處罰。二是,區分違法行為的不同主體,對單位違法行為和個人違法行為分別規定了法律責任。對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的單位,規定了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處20萬元至50萬元罰款的處罰;對實施的上述違法行為的個人,也規定了相應的處罰。三是,對批准實施有關違法行為的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規定了相應的行政責任,並在刑事責任方面與刑法作了銜接。四是,把行政處罰與承擔民事責任相結合。在對侵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的違法行為規定行政處罰的同時,要求違法者承擔民事責任,以增加其違法成本。
❽ 徵收風景名勝區資源有償使用費是合理的嗎有什麼依據
合理。根據《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第二款:風景名勝區內的交回通、服務等項答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第三款: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❾ 門票收入屬於什麼收入
娛樂性活動收入。
【法律條文】
第三十七條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價格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採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依法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經營者應當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第三十八條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風景名勝區的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應當專門用於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以及風景名勝區內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託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財政部《關於對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的規定》的通知
(一九九三年十月九日中辦發〔1993〕19號)
財政部《關於對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的規定》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關於對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的規定
財政部《關於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的規定》
國家機關依法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費、罰款和沒收財物,是國家管理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手段。但是近幾年來,有些地方的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超越職權亂設收費、罰沒項目,有的將收費和罰沒收入與部門的經費劃撥和職工獎金、福利掛鉤,有的坐支、留成甚至揮霍濫用收費和罰沒收入。這不僅增加了企業和個人負擔,而且助長了不正之風,腐蝕了幹部,影響了國家機關的形象。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開展反腐敗斗爭的工作部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就對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即"收支兩條線")的問題規定如下:
一、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范圍。
行政性收費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機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行使其管理職能,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取的費用。
罰沒收入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機構依據法律、法規,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實施處罰所取得的罰沒款以及沒收贓物的折價收入。
在法律、法規之外,任何地方、部門和個人均無權擅自設置收費、罰沒項目。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要對本級各部門、各單位的收費和罰沒情況進行管理,凡越權自行設立的收費、罰沒項目,要一律取消。
二、各級執收、執罰部門和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收費和罰沒項目的規定。收費們沒收入必須全部上繳財政,絕不允許將收費、罰沒收入與本部門的經費劃撥和職工的獎金、福利掛鉤,嚴禁搞任何形式的提留、分成和收支掛鉤。各級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不得給執收、執罰單位和個人下達收費、罰沒收入指標。
三、種種行政性收費收入,應作為國家財政收入,逐步納入預算管理。所收款項,除國家另有規定的外,應根據執收部門的行政隸屬關系,分別作為本級財政的預算收入,上繳同級國庫。
❿ 保護蒼山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蒼山的保護和管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蒼山是洱海的重要水源地,是國家地質公園,是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條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東坡海拔2200米以上;南至西洱河北岸海拔2000米以上;西坡海拔2000米(由西洱河北岸合江口平坡村至金牛村)和2400米(由光明村至三廠局)以上;北至雲弄峰余脈海拔2400米以上;涉及河流、溪箐的,包含河流、溪箐垂直延伸至其底部以上的全部區域。具體范圍由自治州人民政府依據經批準的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蒼山片區勘界立標確定的界限劃定,設立界標,並向社會公布。
第五條 蒼山保護管理堅持科學規劃、統一管理、整體保護、社會參與、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六條 蒼山保護管理應當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發展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保護管理范圍內集體所有土地及其附屬資源的產權人的合法權益,應當依法維護。
第七條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的各類規劃應當與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相協調。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的活動應當符合規劃要求。
第八條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范圍重合或者交叉的,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中最嚴格的規定執行。
第九條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的環境空氣質量按照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准》一級標準保護;水質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Ⅰ類水標準保護;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
第十條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的重點保護對象為:
(一)蒼山冷杉、杜鵑林等特色高山森林生態系統;
(二)列入國家、省保護名錄的野生動物、植物,以及蒼山特有的野生動物、植物;
(三)感通寺、中和寺、玉皇閣、蒼山神祠、無為寺、馬龍遺址、古陵墓、石刻、岩畫等文物古跡;
(四)七龍女池、龍眼洞、天龍洞、清源洞、花甸壩、脈地大花園及溪流、瀑布等自然地貌;
(五)洗馬潭、黃龍潭、雙龍潭、黑龍潭等第四紀冰川遺跡;
(六)大理石等礦產資源;
(七)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
第十一條 自治州、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洱源縣人民政府應當把蒼山保護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蒼山保護管理工作的經費投入,並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第十二條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蒼山保護工作。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蒼山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勸阻和舉報。[1]
第二章 保護管理職責
第十三條 自治州人民政府領導蒼山保護管理工作。
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洱源縣人民政府承擔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經濟發展、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防災減災、護林防火、市場監管等有關職責。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的鎮人民政府做好轄區內的蒼山保護管理工作,村(居)民委員會和村(居)民小組協同做好蒼山保護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十四條 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對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實施統一管理,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
(二)組織編制和修訂蒼山保護管理相關規劃,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和措施,按程序報批後組織實施;
(三)組織開展自然生態系統修復;
(四)負責自然資源資產管理;
(五)組織有關部門對蒼山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地質遺跡、重要景觀進行調查、監測,並建立檔案;
(六)依法對保護管理范圍內開展的相關活動進行審批;
(七)對保護管理范圍內確需建設的項目提出審查意見;
(八)組織或者協助有關部門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九)設立重點保護對象的標識;
(十)按照批準的許可權相對集中行使部分行政處罰權;
(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五條 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洱源縣的蒼山保護管理機構在縣(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的領導下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
(二)對保護管理范圍內開展的相關活動進行初審;
(三)對保護管理范圍內確需建設的項目提出初步審查意見;
(四)開展巡查巡護,制止違法行為;
(五)收取蒼山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六)開展蒼山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地質遺跡、重要景觀的保護、治理,建設保護管理設施;
(七)按照批準的許可權相對集中行使部分行政處罰權。
第十六條 公安機關可以根據需要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設置公安派出機構,維護治安秩序。
第十七條 自治州、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洱源縣的自然資源、林業和草原、應急管理、水務、發展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文化和旅遊、財政、公安、市場監管、民政、民族宗教、教育體育、廣播電視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蒼山保護管理工作。[1]
第三章 保護管理措施
第十八條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實行分區管控,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的具體范圍按照依法批準的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進行劃定。
第十九條 禁止任何人進入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核心區。因科學研究的需要,必須進入核心區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並經省人民政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條 禁止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緩沖區開展旅遊和生產經營活動。因教學科研的目的,需要進入緩沖區從事非破壞性的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採集活動的,應當事先向所屬縣(市)和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並經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批准。
經批准從事前款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將其活動成果的副本提交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
第二十一條 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遊活動的,由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編制方案,方案應當符合蒼山保護管理目標。
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實驗區組織參觀、旅遊活動的,應當嚴格按照前款規定的方案進行,並加強管理。進入實驗區參觀、旅遊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的管理。
第二十二條 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造成損害的,應當採取補救措施。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的保護管理設施、旅遊設施,應當與周圍的自然景觀、地質遺跡、人文景觀相協調,體現地方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
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實驗區內確需建設的項目,應當充分論證、科學設計,開展環境影響評價,並依法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第二十三條 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不得設立各類開發區,開發或者變相開發房地產以及從事其他損害或者破壞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自然環境等與蒼山保護管理目標不相符的建設活動。
第二十四條 禁止外來住戶遷入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居住。
鼓勵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原有居民遷出保護區。
鼓勵和支持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的原有居民從事環境友好型經營活動,踐行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傳承傳統文化及人地和諧的生態產業模式。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設立的生態管護崗位應當優先安排原有居民。
第二十五條 蒼山保護管理機構應當在協調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基礎上建立特許經營制度。具體辦法經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二十六條 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或者開發利用蒼山風景名勝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營業額的1%繳納蒼山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並依法繳納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規費。
進入蒼山風景名勝區旅遊的人員應當購買門票,門票由縣(市)蒼山保護管理機構出售。
蒼山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和門票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應當專項用於蒼山的保護管理。
第二十七條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宗教活動場所的建設應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規劃的要求,有關主管部門在審批前須徵求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的意見。
第二十八條 禁止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葯、開墾、燒荒、開礦、採石、挖沙等活動;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九條 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開山、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和地形地貌的;
(二)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
(三)亂扔垃圾,在景物或者設施上刻劃、塗污;
(四)傾倒生活垃圾、建築垃圾;
(五)擅自移動、毀壞界標、標識;
(六)盜竊、損毀公共設施;
(七)擅自引入外來物種;
(八)擅自採摘花卉、果實、莖葉;
(九)挖掘、採集國家和省列入保護名錄的植物,獵捕野生動物;
(十)設置排污口;
(十一)野外用火;
(十二)開發地下水資源;
(十三)擅自取水或者違反取水許可取水;
(十四)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1]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蒼山保護管理工作中有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等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蒼山保護管理機構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移動、毀壞界標、標識,未經批准進入蒼山保護管理范圍、不服從管理機構管理或者經批准在緩沖區內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採集的單位和個人,不向蒼山保護管理機構提交活動成果副本的,責令改正,並根據不同情節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二)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葯、開墾、燒荒、挖沙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除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處罰的以外,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對蒼山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可以處3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三)進行開山、採石、開礦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設立各類開發區,開發或者變相開發房地產以及從事其他損害或者破壞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自然環境等與蒼山保護管理目標不相符的建設活動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四)個人進行開荒、修墳立碑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五)傾倒生活垃圾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0元以下罰款;傾倒建築垃圾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六)擅自引入外來物種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七)擅自取水或者違反取水許可取水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補救措施,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取水許可證。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部門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批准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設立各類開發區,開發或者變相開發房地產以及從事其他損害或者破壞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自然環境等與蒼山保護管理目標不相符的建設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二)盜竊、損毀公共設施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三)設置排污口的,由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拆除的,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責令停產整治;
(四)野外用火的,由林業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對個人並處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五)開發地下水資源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拆除或者封閉其取水工程或者設施;逾期不拆除或者不封閉其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的,依法拆除或者封閉,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六)亂扔垃圾或者在景物或者設施上刻劃、塗污的,由蒼山保護管理機構責令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處50元罰款;刻劃、塗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七)擅自採摘花卉、果實、莖葉的,由蒼山保護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並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三條 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內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本條例未作處罰規定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罰。[1]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經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報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准,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施行。
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