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的攤銷應當採取直線法。受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可按法定有效期限與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則攤銷;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的受益年限攤銷;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10年。
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籌建期是指企業被批准籌建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的期間;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
B. 無形資產攤銷
不可以。
公司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全部記入無形資產並在使用權期限內分期按月攤銷,在該土地上建設的房屋建築,單獨計算為固定資產,其價值不包含土地的使用權價值。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確認固定資產價值時,不能含有無形資產的價值。
C. 請問工程建設期間,土地無形資產攤銷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在建工程
新准則下,由於土地使用權的年限與房屋建築物折舊年限不同,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應用指南規定,不再轉入固定資產價值,而是始終留在無形資產科目中,並按權證年限攤銷。
根據6號准則第17條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其他會計准則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於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權是從事建造活動的基本前提,因此該期間內的土地使用權攤銷也就是相關房屋建築物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需的必要、合理的支出。因此,相關房屋建築物的建造期間內,所佔土地使用權的攤銷可以計入房屋建築物的建造成本中。房屋建築物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後的攤銷額應計入當期損益處理。
個人認為:在自建自用的情況下,建設期土地使用權攤銷不應計入「再建工程」
1、從實務出發,一般情況是:先有土地使用權,再有地上建築物的建造。這時,土地使用權會進入「無形資產」核算。
2、准則的主導是:土地使用權進入「無形資產」,從初始入賬、後續計量、處置。這樣,嚴格的區分,就是為了解決,地上建築物的後續計量問題。
現在,若在一個建造地上自用建築物等不動產時,把攤銷計入「在建工程」,有違准則的初衷。
3、把土地使用權攤銷計入「在建工程」,有把「應當當期費用化」的費用,轉化成資本化。有違資本化的定義。
但做題還是建議按照教材上的規定執行
D. 無形資產怎麼攤銷
法律分析: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是這樣規定的 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按合同規定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使用年限或合同規定與法律規定受益年限中較短者作為其攤銷年限進行攤銷,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規定,則攤銷年限不應少於10年。筆者認為如此處理還欠妥當。正如企業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要充分考慮該項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並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於無形資產的攤銷也不能如此簡單的全額直線攤銷,而應有些變化。但這也必須建立在對無形資產的重新分類之基礎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七條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E. 企業籌建期間購入的無形資產,是否需要攤銷,如果需要,又該如何攤銷
無形資產當抄月增加的,當月起開始攤銷,處置的當月不再攤銷。
攤銷時,借:管理費用(成本價/可受益年限/12個月)
貸:累計攤銷
如果是出租的,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累計攤銷
F. 無形資產 攤銷
他們是一樣的
1、土地使用權應單獨作為無形資產入賬,並按照土地使用證或者協議上的年限進行攤銷。稅法上的規定是不少於10年。
2、如入賬時未能確認價值,可按暫估價入賬。當價格確認後,可以按實際價格進行調整,然後補計提攤銷金額。
G. 籌建期間無形資產需要攤銷嗎
1.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時開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時至。因此,無形資產在回籌建期要攤銷。籌建答起攤銷計入「管理費用—開辦費」。
2.無形資產,是指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
3.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有關法律或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不能可靠估計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攤銷期不得低於10年。不屬於上述期形的,一般在企業受益期(經營期限)內分期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