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注冊會計師
◇ 注會各科目特點分析 要規劃好自己的報考計劃,需要首先了解好各個科目的特點,不管您有沒有參加過注會考試,都需要深入了解每個科目的內容體系和基本的學習方法,相信對您會有所幫助。 1、會計:注會是高樓,會計是基礎,是注會考試第一場硬仗。因為不管是會計還是審計工作都是圍繞企業會計工作展開的,因此會計有如注會的門戶一樣,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從知識體繫上分析,學習好會計能夠有效地促進審計、財管的學習,大家都知道會計、審計、財管是注會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會計。只有拿下了會計才等於注會學習的真正開始,所有有的人說拿下了會計就等於占據了注會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意義不亞於對日戰爭的百團大戰……查看更多>> 2、審計:審計是關鍵,也是注會考試最難一仗。教材內容的所講解只注重了各知識點的介紹,缺乏對審計的整個工作程序的系統闡述。又由於《審計》科目的理論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理論為實務操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故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注冊會計師進行專業、合理、准確地判斷。學習審計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學習順序應該是在會計之後,和會計一起通過的概率比較小,一般是要做好第二年通過的打算。在學習上更要注意思考和總結,因為審計很抽象,內容比較空洞,大部分人沒有審計的經驗,對於審計流程、考慮原則、具體實施等等都沒有清醒的認識,導致學習好多遍都是雲里霧里。沒關系,首先學習審計就要做好長期戰斗的准備,教材看三四遍很正常,課件聽三四遍也很正常,不過每次都要求有不同的收獲……查看更多>> 3、財管:財管是難點,也是注會考試最後一場硬仗。財管需要會計和稅法的基礎,因此學習順序應該在會計和稅法之後,也適合同一年報考。學習財管除了大量計算和演練之外,也需要理解和思考。公式很多,同時相互聯系的也很多,比如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公式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都是一樣的道理,同樣是在一定無風險利率基礎上增加一個風險溢價或者附加,這種認識有利於從根本上認識公式體現的意思。另外財管中比較復雜的價值評估、籌資、融資等章節內容,之所以難以理解是因為對會計和稅法內容的不熟悉,所以學習感覺到瓶頸的時候可以考慮補充一下相關的會計稅法知識,能夠幫助你渡過難關。最後財管學習重要的是要多練習,其他科目來說練習時間占據總體學習時間40%,財管需要佔據到60%左右……查看更多>> 4、稅法:稅法是基礎中的基礎,是注會的局部大仗。稅法內容可以促進會計的學習,但是重點學習應該放在會計之後;單從學習上來說,稅法相對於CPA其他五門來說,既要記憶理解相關法條,又要結合運用計算,不像經濟法偏重記憶,財管偏重運算。從考試命題的趨勢來說,新制度考試側重全面考核、重點突出、綜合運用的難度較以往有所降低。舊制度考試時代,稅法考試往往運算量很大,導致考試時間不夠用。新制度時代盡管難度有所降低,但稅法考試題量仍然不少,相當考驗考生做題的熟練程度……查看更多>> 5、經濟法:經濟法是超然獨立的科目,是注會考試的遭遇戰。經濟法最簡單,但是通過難度也是有的。傳統上認為經濟法是最不受考生重視的科目,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經濟法簡單只是'相對的',看每年的通過率就知道了,經濟法並不比其他科目通過率高多少,再加上科目簡單報考基數大的因素,經濟法和其他科目幾乎處於平等的地位了。感覺簡單是好事,但不重視是不對的……查看更多>> 學習經濟法注重在理解法理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沒有理解就死記硬背,這樣的方法很浪費學習時間。另外,學習時要注意關鍵詞的記憶,如數字、時間、比例等。 6、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新增科目,是注會的殲滅戰。風險管理科目從2009年教材的內容來看,整體篇幅不大,而涉及的內容又比較多,因此每部分的內容深度並不是很深。建議大家把教材分成兩部分來學習。第一部分就是前六章關於戰略的內容,按照環境分析、戰略制定、戰略實施、戰略控制的順序來掌握。後面幾章按照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具體風險的分析來掌握。網校名師杭建平老師判斷10年的教材可能會有一定變化,但這種變化應該不會把09教材全部推倒重來,因此並不妨礙現在以09教材為基礎進行復習。建議可以先將09教材中戰略部分(1到7章)多看幾遍,因為這一部分理論體系比較成熟,再改也不會改到哪裡去……查看更多>> ◇ 報考意見和建議 報考的建議上,第一應該考慮自己的專業背景和知識水平,另外需要考慮自己的學習時間,一般來說會計、審計、財管都是需要考前三四個月准備的,而稅法、經濟法和風向管理都是適合考前三個月以內開始學習,另外考慮到各個科目的學習周期,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搭配考試科目。 1、報考一門:會計。只報考一門建議從會計開始,從此開始注會的學習旅程,注意打好基礎,不要只為了60分通過,考慮到會計的重要意義,學習不好同樣會影響到注會整體的學習。 2、報考兩門:會計+稅法/財管。稅法的所得稅學習對於會計的學習很重要;而會計的學習對財管的學習也很重要。不過財管和稅法相比,稅法更合適一些;另外有人建議「會計+審計」的報考,這里不做重點推薦,因為審計學習需要會計基礎,而審計學習周期長很多,所以無形中這個組合時間學習會更長,報考應慎重。 3、報考三門:會計+稅法+財管。會計和稅法的學習可以明顯促進財管,所以財管不宜單獨報考,要注意知識體系的內部聯系。財管的學習上位於會計之後,學習周期不是很長。 4、報考四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主要考慮的是難度問題,而且也是學習時機的問題。因為風險管理適合在財管之後學習,學習順序上與稅法可以並列,位於會計和財管之後,總體上不是太影響注會的整體安排。 5、報考五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經濟法。經濟法的特點是適合考前三個月左右開始學習,所以增加經濟法並不會影響大局。學習安排上風險管理可以安排在經濟法之前,也可以並列學習。 6、其他選擇。從稅法、經濟法開始也是一種避重就輕的報考方法,但是也給後面增加了學習任務,因為會計、審計和財管的學習再以後會壓力比較大,所以從會計開始學習的方法既能打下注會的堅實基礎,也能夠做好兩年通過的打算,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妥的。 ◇ 學習方法與計劃 學習方法很重要,針對不同的科目要採用不同的方法,當然對於備考注會來說,三階段學習方法是大家普遍接受的學習方法,不管針對哪個科目,全面學習、重點突破和考前沖刺都是適用的備考進度,當然每個階段學習重點也大體適合每個科目的特點,不同的是具體計劃的安排比重上有所差異。 1、基礎學習階段:全面學習,夯實基礎!做題以客觀題為主,數量不再多,在於及時有效。教材多看,保證進度,一天三個小時計算,一個月時間搞定第一遍學習,不要指望第一遍全部看懂、聽懂!進度最重要!會計和審計來說,教材整體精讀看三四遍是正常的;財管和稅法整體精讀看兩遍就可以了,後面都是零散記憶;經濟法和風險管理整體精讀一遍左右,零散時間記憶。 2、強化提高階段:相關章節一起看,重點突破。做題以主觀題為主,少涉及跨章節綜合題,注意循序漸進。注重前後聯系,比如會計學習應該找到教材中的公允價值、攤余成本、遞延所得稅等整套業務流程主線,串聯起全部章節內容。審計要注重整體思維的建立和培養注冊會計師思考的意識;至於財管和稅法主要通過加強練習和計算掌握各種模型和計算方法。經濟法和風險管理重在加強理解,通過實際案例培養自己法理分析的能力。 3、考前沖刺階段:模擬題訓練,知識點沖刺。這個時候更要注意相關知識的學習,相互聯系的章節主動去串聯,比如會計中存貨可以和收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日後事項、會計差錯等結合,審計中重點關注業務循環中的程序設計,財管中要求做好模型復習法、經濟法、稅法等通過例題復習法,通過模擬題訓練掌握細小的知識點。考前兩三周開始多做模擬題了解自己的不足,針對問題解決問題。 4、學習順序安排:學習,,上會計適合在其他科目之前學習,之前應該看看稅法的所得稅章節。所以會計的基本特點就是:報考排在最前,學習放在首位!
『貳』 注冊會計師中的會計科目考什麼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不一樣的,注冊會計師是會計行業中最高級別,也是全國最難考的資格證書,主要科目有會計,審計,經濟法,稅法,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其中會計有金融資產、存貨、長期股權投資、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資產減值、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財務報告、或有事項、非傾向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政府補助、貸款費用、股份支付、所得稅、外向折算、租賃、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企業合並、每股收益。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叄』 注會《會計》長期股權投資題目疑問
恩,這個分錄其實是有些亂
首先回答你三個問題:
1、為何只是無形資產的公允和賬面要計算營業務支出,機器設備和庫存商品的公允和賬面怎麼不算
無形資產在出售時直接轉賬面,賬面與公允直接計入營業外支出或收入
固定資產出售時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來匯總,再轉移或計提營業外支出收入等(機器設備就算固定資產)
庫存商品因為一般視為主營業務,所以通過主營業務收入成本來轉出,至於售價與賬面的差額嘛,自然就包含在主營業務收入與成本中了
2、這個是庫存商品的公允價值吧?
剛才也說了,庫存商品的賣出是主營業務,所以科目記這個不奇怪
數字的話,什麼是公允價值呢?就是指賣價啊童鞋,所以用公允入主營收入
3、為什麼要用600和400來算?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400是庫存商品的公允,既然你銷售使用400,那麼銷項稅自然要用400乘
600是機器設備的公允價值,你肯定是在問機器設備既然是固定資產干嗎還這么做賬,因為機器設備是動產,動產在會計制度改革之後其增值稅是可以扣稅的,同樣,它賣出也視同庫存似的記銷項稅,這樣買動產的人才有進項稅可抵扣嘛~
分錄的話,你可以按三樣東西重新排序一下:
1、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清理 420
累計折舊 180
貸:固定資產 6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180
貸:營業外收入 180
形成的固定資產清理600一會做長投時使用,我們把長投的分錄拆成三個:A
借:長期股權投資 600*1.17
貸:固定資產清理 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00×17%
2、無形資產
借:管理費用 10
貸:銀行存款 10(話說我倒是不明白這管理費用哪兒來的。。。)
長投分錄第二個:B
借:長期股權投資 430
營業外支出 50(480-430)
貸:無形資產 480
3、庫存商品
借:主營業務成本 300
貸:庫存商品 300
長投分錄第三個:C
借:長期股權投資400*1.17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00×17%
雖然說按照上面這么拆分了之後會很明白,但是你也要知道,長投分錄一向是直接做的,理解之後你也要慢慢適應直接做才成~~~
以上,希望給分~~
『肆』 注會 會計各章節難度
哎,你說到這個,我要提醒你了。
現在開始越來越不重點分明了,我給你說說難點吧。
財務報表(合並報表)+所得稅會計+長投,結合,這一塊一定要弄懂。
資產減值+金融資產資產減值,這里是可以結合學的。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可以貫穿整篇數,比如非貨幣資產投資,換取長期股權投資,可以換取固定資產,可以換取無形資產,所以這里是貫穿,難度不大。
然後收入(建造合同,特殊業務)這里注意一下。
冷門,一定要注意,股份支付。
財管:
一定要注意多做題,期權估價,成本肯定會考一道。
籌資+投資,很多時候一定公式差不多。
預算是最結合報表的。
現金流量+風險+資金時間價值是做這些題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掌握。
企業整體價值評估,這里比較難。
多做以下幾個類型的計算:
1.期權估價
2.作業成本,成本分析,盈虧平衡點。
3.財務分析
4.財務預算
5.籌資分析,尤其是融資租賃
6.運營那裡,有關投資的決策,更新固定資產還是繼續使用固定資產那裡。
7.最佳存活,最佳現金持有量那裡。
8.企業整體價值評估。
9.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那裡。
10.股利分配那裡,相關理論,股票股利,股票分割。
財管就上面10類型計算,做熟的就可以了。
『伍』 關於注會中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並和合並財務報表怎麼才能更好的理解
合並報表是中級考試中的特大重點,也是學習的頭號難點,我告訴大家,學習的方法還是老招:搞懂原理,理清主線,逐點學習。
也許有些朋友還沒弄清楚什麼是合並報表,通俗的說,就是一個企業集團,有母公司和一個或幾個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年末都各自有自己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註,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其各自的報表叫個別報表,但是,站在集團的角度來說,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企業集團中的一分子,整個企業集團,對外只能有一份財務報表,用來反映這個集團的資產狀況,經營成果等等,這份財務報表裡,就囊括了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的財產、經營成果。
在整個集團的一年的經營當中,可能會出現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相互出售商品、固定資產、互負債務等等情況,而且,他們各自的財務也是單獨核算的,因此,在互相出售東西的時候,大多會按市場價出售,會產生利潤。因為集團對外只有一份財務報表,對於外面的人來說,你們集團內部互相交易,獨立核算賺了多少錢這沒問題,但是整個集團對外來說可是沒賺到一分錢,對外是不能產生利潤的。這也是准則當中不允許的,想一想,如果允許產生利潤,那麼,這個集團不用做生意了,成立幾個子公司,每天就搞內部交易,一年下來,也能搞上幾個億的利潤,這事,能行嗎?所以,在編制對外的集團合並報表的時候,就產生了抵銷內部交易利潤的辦法,這在會計上就叫編制抵銷分錄,抵銷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明白這一點以後,大家對學習合並報表應該在頭腦中就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了。
(註:1、以下所有內容皆是針對控股51%以上的企業控股合並以及雖然控股51%以下但實質上控制了企業這兩種情況來說,對於50%以下的其他合並方式,屬於長期股權投資內容。2、企業合並有三種:吸收合並、控股合並、新設合並。以下所述的是控股合並的分錄,並沒有說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這兩種方式。3、以下所述的均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報表的編制步驟,同一控制下的合並報表編制沒那麼多步驟)
那麼,合並報表的主線是什麼呢?小魚通過自己的學習經驗,總結出一個主線:
1、判斷合並類型(同一控制還是非同一控制)——2、編制合並日的合並報表——3、編制資產負債表日的合並報表
主線很簡單,目的就是要大家知道:在什麼時候需要編合並報表。
首先,大家看到題目的時候,一定要判斷合並的類型是同一控制下的合並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這一點很關鍵,因為兩種情況下的入賬價值不同,合並報表的抵銷分錄也不同。
判斷合並的類型是很容易的,一般題目中就會告訴。
然後,大家就要進入主線的第2點,編制合並日的合並報表了,注意,在合並的當日,是一定要編合並報表的,但是,具體題目中大家也要看清楚題目有沒有要求做合並日的報表。
合並報表的編制步驟:
第一步:子公司調整階段(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資產)
第二步:母公司調整階段(按權益法調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價值)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
第四步:編制合並報表
簡單吧,就四步搞定。大家首先要牢牢記住這四個步驟,大腦中清晰的知道這四個步驟以後,編合並報表就不是難事了。那麼,這四個步驟的詳細做法我在下面敘述。
我要先解釋一下上面括弧內的意思,1、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的資產,指的是子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不一致時,要按公允價值調整。(前已述及,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所以要按公允價值);2、按權益法調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價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權益法將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重新調整,在工作底稿中寫出用權益法調整的分錄(企業對所控制的企業或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編合並報表的時候,必須轉換成權益法,這是典型的調表不調賬,意思就是說不會調整賬本,只寫在報表中)。
好了,下面開始詳細敘述這四步的分錄,這是我整理出來的,這只是分錄的總結,光看分錄不一定能看懂,我會在後面用幾個例題幫助大家理解。現在建議大家將這個分錄的總結抄在你的筆記本上或是抄在一張紙上粘貼在你的教材當中。然後對比教材和網校老師的講課,看看是否有需要補充的。(自己再整理一次,思考一次,記憶會更深刻)
我整理得很詳細,所以看起來有點復雜,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它很簡單,你只要詳細看我整理的分錄和下面的說明,再看看我最後給的例題,就知道很簡單了)
第一步:子公司調整階段(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資產)
借:固定資產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部分)
無形資產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部分)
存貨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部分)
貸:資本公積
(註:這個分錄每年都要做,而且每年做的時候,在工作底稿當中都是一模一樣的)
借:營業成本
(存貨售出時,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成本)
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
(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折舊、攤銷)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存貨
(註:第一個分錄是按公允價值在合並報表當中增加了這些資產的價值,自然第二個分錄就按公允價值的金額來補記折舊、攤銷,這是屬於少記的)
如果是編制第二年的抵銷分錄,則先做第一個分錄,一模一樣,我說了,要年年做嘛。上面第二個分錄要做兩遍:第一遍稍有不同,是總體記錄以前年度補提折舊、攤銷的合計額: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以前年度營業成本、管理費用的合計數)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存貨
(註:實際上就是調整階段的第二個分錄,只不過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來代替了「管理費用、營業成本」,且這個金額是以前所有年度的總和)
第二遍則一模一樣,是本年度應補計的折舊、攤銷。
借:營業成本
(存貨售出時,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成本)
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
(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折舊、攤銷)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存貨
(一模一樣)
註:這一塊我說得實在是太詳細了,所以看起來好復雜的樣子,本來我可以簡單的寫,其實它就是兩個分錄,只不過我說了兩年以上的做法,因為第二年的做法有一點點變動,如果不太明白,就再看一遍,然後通過我後面的例題就學明白了。
另:補充說明一下,為什麼分錄中的科目與我們做賬的科目不一樣?這是合並報表嘛,這些分錄都是寫在工作底稿上的,又沒做在賬本上,而且,在這個時候,擺在我們面前桌子上的是兩張表:一張母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一張子公司的財務報表,咱們是在這兩張表的基礎上編合並報表,我們在工作底稿中調整的,僅僅是報表上的數字,所以,當然科目就用的是報表上的科目,這可不是在做賬啊,這是在調報表。因此,大家應該理解了「調表不調賬」這個說法。
第二步:母公司調整階段(按權益法調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價值)
大家在長期股權投資這一章中學習並記住了:母公司控制了的企業,以及控股佔51%以上的企業,是要納入合並報表的范圍的,而且,對這些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是用成本法核算的。然而,准則規定我們,合並報表中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數字,是按權益法核算的數字,我們又不能改賬本,只能在工作底稿中用權益法調整,這個就類似於追溯調整了,也就是我反復告訴大家要學好並掌握的轉換的問題,用追溯調整的方法,在工作底稿中寫出調整分錄,這樣,就計算出了長期股權投資用權益法核算的價值。
在這里,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要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實現的凈利潤。這一點可不要忘記了。
我總結一下經常用到的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註:1、沒有子目了,我們在調報表項目,不是做賬,所以不要寫子目。2、如果做第二年的,那涉及利潤的報表項目,如「投資收益」,要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來代替)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
上面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完了,很簡單的,實際解題當中一般就是五分鍾就寫完,把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和轉換掌握好了,頭腦里再清楚的知道合並報表的編制步驟,那麼,前面兩步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就完成。現在開始寫抵銷分錄,抵銷分錄就五大模塊,大家背下來,再用適當的題目練習幾次就熟了,我現在把這五大模塊總結給大家:
1、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和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借:股本(或實收資本)
(子公司的)
資本公積
(子公司的)
盈餘公積
(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潤
(子公司的)
商譽
(母公司按權益法算出來的商譽)
貸:長期股權投資
(母公司按權益法調整後的那個數字)
少數股東權益
(註:那些什麼年末、年初什麼的,能記就記,不能記就別記了,照我這樣做,也一樣會得分,但是,如果你非要寫上年初數,年末數,要是弄錯了,就肯定扣分)
2、調整後子公司利潤表與投資收益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
(母公司本年按權益法計算的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損益
未分配利潤--年初
(子公司的)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的盈餘公積
(子公司的)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潤--年末
(子公司的)
(註:這兒可是要寫上年初、年末了)
3、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
借:應付賬款(或應付票據、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
貸:應收賬款
借:應收賬款
(提取的壞賬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壞賬准備涉及了遞延所得稅的,還要將遞延所得稅抵銷)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如果是債券:
借:應付債券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借:應付利息
貸:應收利息
(註:如果編制第二年的,涉及損益的項目,就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
4、存貨中未實現利潤的抵銷:
借:營業收入
(銷售額)
貸:營業成本
(倒擠)
存貨
(未售出的存貨*銷售利潤率)
借:存貨跌價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涉及遞延所得稅的: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編制第二年的時候,也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涉及損益的項目
5、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交易中未實現利潤的抵銷:
借:營業收入
(售價)
(一方為商品出售,一方購入作固資用)
貸:固定資產--原價
(利潤)
營業成本
(倒擠)
或:借:營業外收入
(雙方都是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原價
多提折舊、攤銷: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未實現利潤/尚可使用壽命)
貸:管理費用
註:
連續編制合並報表的時候,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營業外收支
固定資產變賣或報廢後: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營業外收入
(註:將分錄中「固定資產--原價」用營業外收入代替)
同時,做本期多提折舊的抵銷:
借:營業外收入
貸:管理費用
第四步:編制合並報表,(參見教材例題)
寫了一大堆,是不是看得雲里霧里的了?好了,別擔心,我現在給一個例題,希望大家從這個例題當中,理解我上面所說的四個步驟及分錄。然後,大家放手去做夢想成真的習題吧。
例:甲、已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2008年7月1日,甲以庫存商品,定向發行股票取得乙公司80%股權,控制了已公司,庫存商品成本600萬,已提跌價准備100萬,公允價值400萬。股票面值1元,發行1200萬股,股票市價2000萬,股票發行費用30萬,為取得股權發生費用160萬。合並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結構為:股本1000萬,資本公積100萬,盈餘公積300萬,未分配利潤400萬,另,乙公司存貨帳面價值1000萬,公允價值1200萬,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500萬,公允價值1600萬,無形資產5000萬,公允價值5300萬,其他的資產負債表項目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2400萬)。
其他相關資料:1、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存貨售出了50%。2、合並日時,乙公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尚可使用5年。3、2008年末,乙公司產生資本公積利得1000萬,實現凈利潤1500萬。提取盈餘公積10%,分配現金股利600萬(為08年利潤分配)。4、2009年末,乙公司實現凈利潤2000萬,提取10%盈餘公積,分配30%現金股利。產生資本公積利得500萬元。09年末存貨全部出售。
要求:1、編寫甲公司購買長期股權投資的分錄。
2、編寫合並日的抵銷分錄。
3、編制08年末的抵銷分錄。
4、編制09年末的抵銷分錄。
大家注意:這就是中級的最後一個綜合題的出題形式,我偷懶,只寫出題目中關鍵條件,然而,實際考試的試題當中,廢話一大堆,描述文字也是大篇大篇的,題目文字遠遠超出我所寫的這些。大家在解題過程當中,不要害怕那些長篇文字,要善於從資料當中挖出有用的條件。下面,我們開始解題,按題目要求一個一個來做:
(這會兒都凌晨三點了,我困了,我明天再做答案吧,如果有基礎的朋友,試著做一下答案,等我明天做出來,我們大家核對一下,這個題目中的數字都是我胡亂想的,沒有抄襲任何習題,另外,股權的發行費用從溢價中扣除,為取得股權發生的費用是計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商品是作銷售處理的。大家注意一下。)
12月7日更新,答案如下:(看看你做對了嗎)
1、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400*(1+17%)+2000+160=2628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2648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68
股本 12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800
銀行存款 160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0
貸:銀行存款
30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
存貨跌價准備 100
貸:庫存商品
600
2、合並日抵銷分錄:
(1)調整乙公司個別報表:
借:固定資產 100
無形資產
300
存貨 200
貸:資本公積 600
(2)按權益法調整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由於成本法與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核算是一樣的,故不用調整)
甲公司產生商譽:2628-2400*80%=708萬元
(3)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
資本公積 700 (100+600)
盈餘公積
300
未分配利潤 400
商譽 708
(2628-2400*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628
少數股東權益
480
3、編制08年末的抵銷分錄:
(1)調整乙公司個別報表:
借:固定資產 100
無形資產
300
存貨 200
貸:資本公積 600
(此分錄年年做)
借:管理費用 40
營業成本 100
貸:固定資產
10 (100/5*6/12)(半年折舊)
無形資產 30 (300/5*6/12)(半年攤銷)
存貨 100 (售出一半)
(2)按權益法調整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乙公司08年實現凈利潤1500萬:按公允價值調整凈利潤:1500-140=1360萬元。甲公司享有1360*80%=1088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88
貸:投資收益 1088
(分析: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不作處理,而在權益法下要按所佔比例計算享有份額,故按權益法調時要增加上述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00
(分析:成本法下不確認資本公積增加,權益法要確認,故增加此分錄)
借:投資收益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分析: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分配現金股利,計入貸方「投資收益」,而權益法下,不確認投資收益,而是沖減長期股權投資
賬面價值,將這兩個分錄對比分析,故做上述分錄。成本法與權益法下分錄我做出如下:
成本法分錄:借:應收股利 480
貸:投資收益 480
權益法分錄:借:應收股利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80
對比上面兩個分錄,因此做出的調整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
按權益法調整以後長期股權投資價值為:2628+1088+800-480=4036萬元。
(3)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
資本公積 1700
(700+1000)
盈餘公積 450 (300+1500*10%)
未分配利潤 1010 (400+1500-140-1500*10%-600)
商譽 708
貸:長期股權投資 4036
少數股東權益 832
借:投資收益 1088
少數股東損益 272
未分配利潤--年初 400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的盈餘公積 15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1010
4、編制09年末的抵銷分錄:
(1)調整乙公司個別報表:
借:固定資產 100
無形資產 300
存貨 200
貸:資本公積 600
(此分錄年年做)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140
貸:固定資產 10
無形資產 30
存貨 100
(此分錄是上年影響,本年還得做,只不過「管理費用和營業成本」用「未分配利潤」來代替了。
借:管理費用 80
營業成本 100
貸:固定資產 20 (100/5)(09年少提折舊)
無形資產
60 (300/5)(09年少計攤銷)
存貨 100 (售出另一半) (這是09年影響)
(2)按權益法調整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在第二年調整的時候,還要把上一年的調整分錄再做一次,只是涉及損益的項目用未分配利潤代替。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88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088
(分析: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不作處理,而在權益法下要按所佔比例計算享有份額,故按權益法調時要增加上述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00
(分析:成本法下不確認資本公積增加,權益法要確認,故增加此分錄)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然後再做09年的調整分錄:
09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2000萬,按公允價值調整乙公司凈利潤為2000-180=1820萬元。甲公司享有份額1820*80%=1456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456
貸:投資收益 1456
借:投資收益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09年分配30%現金股利,甲公司分得2000*30%*80%=480萬)這個分錄的調整原理同上一年。
借:長期股權投資 400 (500*8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0
按權益法調整以後長期股權投資價值為:2628+1088+800-480+1456+400-480=5412萬元。
(3)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
資本公積 2200
(700+1000+500)
盈餘公積 650 (300+1500*10%+2000*10%)
未分配利潤 2030
商譽 708
貸:長期股權投資
5412
少數股東權益 1176
借:投資收益
1456
少數股東損益 364
未分配利潤--年初 1010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的盈餘公積 2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2030
『陸』 2015年注會考試會計重點章節哪幾章
第1至11章,是基礎章節,主要講述了各個會計要素,要掌握各個會計要素的初始確認、後續計量及處置處理。這些章節是基礎性章節,基礎知識要掌握牢靠了,理解上要深入,打好基礎,為後面業務章節做好准備。強化階段這些章節建議好好看教材,配合練習鞏固。注意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的核算的異同,同時注意持有至到期投資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這個項目核算的差異,這兩個點一個是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一個是攤余成本計量模式,需要特別注意。當然長期股權投資也相當重要,這部分內容需要深入理解,才能為合並報表奠定基礎。對於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可以和資產減值結合一下,可以從減值角度理解。對於程序和步驟類的規定要深入理解,比如為什麼先對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減值測試?就是因為「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商譽的都減值了,說明什麼?說明商譽已經全部減值!步驟不是規定,更是意圖和本質。
第12章:財務報告,是比較綜合的一章,主要掌握利潤表的填列及資產負債表的填列。這個章節重要性不是很大,不過要了解基本的報表項目,對於現金流量表個別項目會計算就可以了,理解上注意從實務角度理解。
第14章: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有點變化,注意其銀行存款額的確認問題。這個章節注意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確定,費用稅金的不同處理,注意從性質上加以理解,價內價外稅的不同處理和稅種性質有關系,理解到就能掌握好!至於價值計算記住公式要緊!不管是單項資產還是多項資產,原理都一樣,涉及的知識點在前面基礎性章節中都有,涉及到的無非是存貨、固定資產、金融資產之類的,說實話沒有新東西,只是這個行為本質上屬於銷售,只不過是換入了實物,但是核算上要注意銷售本質!
第15章:債務重組。債務重組屬於新的一個概念,類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但是這里屬於貨幣交易。主要關鍵點在於債權人的讓步,如何判斷讓步?就是未來現金流量的限值要小於當前的債權價值,所以判斷上可能要用到折現問題。不管是延長期限還是利息調整,都要注意。這裡面新的東西不多,難點也不難,資產方式其實就是銷售問題,轉股基本上沒有難點,延長期限之類的方法主要就是現值的判斷問題。這里其實也是對於之前基礎性章節的復習。
第19章:所得稅,是非常重要的章節。近年客觀題和主觀題均有出現:重點有:資產計稅基礎和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確定;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學習時,要注重順序,先確認暫時性差異,再確認遞延所得稅,最後計算所得稅費用。理解上注意從會計和稅法的處理差異入手,重點是稅前可以扣除的金額確定,這個是關鍵中的關鍵,也直接影響到計稅基礎這個並不實用但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另外遞延所得稅問題設計到這個教材的半壁江山,以此為主線聯系相關知識點,一定要注意!
第22、23章:差錯更正和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要注意區別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之後,再要注意本章常與其它章節相結合出題。所以,要以掌握基礎章的基礎上,把握好這章。日後事項處理重點不在於調整方法本身,在於基本知識點的正確會計處理,包括處理流程和配套業務,比如壞賬引起遞延所得稅、影響凈利潤等等。實際上在考試中,差錯更正往往其實就是在日後期間,至於政策變更之類的調整方法很固定,主要是清楚涉及到多少業務。因此這兩個章節結合很必要,理論上互通。
第24、25、4章,這三章要結合的學習,從投資開始,到合並報表一條線的學習。合並報表是個思路問題,兩種思路報表的合並,重點是掌握兩種報表下對於內部交易的處理,找到差異是根本!至於抵消分錄都是固定的模式,記住就好,先記住!然後要注意前後聯系,抵消分錄的設置都是與正常的會計處理息息相關,比如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大於付出成本的部分確認為資本公積了,那麼合並報表的時候怎麼辦?要從資本公積中跳出來相當於利潤的部分,看到這個分錄要會聯想,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多思考才能多進步。
注冊會計師,是指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英文全稱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簡稱為CPA,指的是從事社會審計/中介審計/獨立審計的專業人士。在其他一些國家如國際會計師,簡稱AIA,比如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在國際上說會計師一般是說注冊會計師,而不是我國的中級職稱概念的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戰略與風險管理》。
『柒』 關於注會的,企業合並,長期股權投資,合並報表。
(1)該合並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
因為合並前甲、乙公司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方關系,該項合並中不存在合並前對合並各方均實施最終控制的一方或相同多方。
(2)初始投資成本=2000X4.2=8400(萬元)
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8400
貸:股本 2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6400
(3)甲公司對乙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為8400萬元
(4)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720
貸:投資收益 720
(5)抵消分錄
1 存貨抵消分錄
借:營業收入 800
貸:營業成本 752
存貨 48 【200X(100-80)%X(4-2.8)】
2 債券抵消分錄
借:應付證券 6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600
3 內部債權債務抵消分錄
借:應付賬款 842.4 【720X(1+17%)】
貸:應收賬款 842.4
借:應收賬款 36
貸:資產減值損失 36
借:預收賬款 180
貸:預付賬款 180
4 固定資產抵消分錄
借:營業收入 720
貸:營業成本 600
固定資產 12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6 【(720-600)/10X6/12】
貸:管理費用 6
5 無形資產抵消分錄
借:營業收入 60
貸:管理費用 60
6 長期股權投資與所有者權益抵消分錄
借:股本 4000
資本公積 2000
盈餘公積 1090
未分配利潤 2810
商譽 12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8400
-損益調整 720
少數股東權益 1980
7 投資收益與利潤分配等項目的抵消
借:投資收益 720
少數股東損益 180
未分配利潤(年初) 2000
貸:提取盈餘公積 90
未分配利潤 2810
天呢都快三點啦,總算寫完啦!
『捌』 注會教材上的一道題目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處理原則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參與合並的一方購買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易,基本處理原則是購買法。購買法是將企業合並視為一家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凈資產的行為,應採用公允價值進行賬務處理。
1.確定購買方
採用購買法核算企業合並的首要前提是確定購買方。購買方是指在企業合並中取得對另一方或多方控制權的一方。合並中一方取得了另一方半數以上有表決權股份的,除非有明確的證據表明該股份不能形成控制,一般認為取得控股權的一方為購買方。某些情況下,即使一方沒有取得另一方半數以上有表決權股份,但存在以下情況時,一般也可認為其獲得了對另一方的控制權,如:
(1)通過與其他投資者簽訂協議,實質上擁有被購買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
(2)按照法律或協議等的規定,具有主導被購買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的權力。
(3)有權任免被購買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絕大多數成員。
(4)在被購買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具有絕大多數投票權。
2.確定購買日
購買日是購買方獲得對被購買方控制權的日期。購買日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企業合並合同或協議已獲股東大會等內部權力機構通過。
(2)合並事項需要經過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審批的,已獲得相關部門的批准。
(3)參與合並各方已辦理了必要的財產權交接手續。
(4)購買方已支付了購買價款的大部分(一般應超過50%),並且有能力支付剩餘款項。
(5)購買方實際上已經控制了被購買方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享有相應的收益和風險。
值得說明的是,購買日的確定在考試中很重要;在實務中,一般把購買日確定在月末,這樣資產評估、購買日的並賬並表就比較容易處理。
3.確定企業合並成本
(1)企業合並成本是購買方為進行企業合並支付的現金或非現金資產、發行或承擔的債務、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等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不包括企業合並發生的相關費用。
(2)或有對價的處理
某些情況下,當企業合並合同或協議中規定視未來或有事項的發生,購買方通過發行額外證券、支付額外現金或其他資產等方式追加合並對價,或者要求返還之前已經支付的對價。購買方應當將合並協議約定的或有對價作為企業合並轉移對價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入企業合並成本。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以及其他相關准則的規定,或有對價符合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定義的,購買方應當將擬支付的或有對價確認為一項負債或權益;符合資產定義並滿足資產確認條件的,購買方應當將符合合並協議約定條件的、對已支付的合並對價中可收回部分的權利確認為一項資產。
4.企業合並成本在取得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分配
(1)購買方在企業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和負債,要作為本企業的資產、負債(或合並財務報表中的資產、負債)進行確認,在購買日,應當滿足資產、負債的確認條件。有關的確認條件包括:
①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的各項資產(無形資產除外),其所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預期能夠流入企業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應單獨作為資產確認。
②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的各項負債(或有負債除外),履行有關的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應單獨作為負債確認。
(2)企業合並中取得的無形資產在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應單獨予以確認。
企業合並中取得的需要區別於商譽單獨確認的無形資產一般是按照合同或法律產生的權利(如商標權),某些並非產生於合同或法律規定的無形資產(如專有技術),需要區別於商譽單獨確認的條件是能夠對其進行區分,即能夠區別於被購買企業的其他資產並且能夠單獨出售、轉讓、出租等。
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應區別於商譽單獨確認的無形資產一般包括:商標、版權及與其相關的許可協議、特許權、分銷權等類似權利、專利技術、專有技術等。
應注意:2012年11月5日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5號》,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購買方應如何確認取得的被購買方擁有的但在其財務報表中未確認的無形資產作出了規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購買方在對企業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資產進行初始確認時,應當對被購買方擁有的但在其財務報表中未確認的無形資產進行充分辨認和合理判斷,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①源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
②能夠從被購買方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與相關合同、資產和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交換。
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及其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
(3)對於購買方在企業合並時可能需要代被購買方承擔的或有負債,在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應作為合並中取得的負債單獨確認。
企業合並中對於或有負債的確認條件,與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因或有事項需要確認負債的條件不同,在購買日,可能相關的或有事項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可能性還比較小,但其公允價值能夠合理確定的情況下,即需要作為合並中取得的負債確認。即確認預計負債的條件只有二個而不是三個,少了一個「履行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這說明,在企業合並時確認負債比日常更謹慎。
(4)企業合並中取得的資產、負債在滿足確認條件後,應以其公允價值計量。
對於被購買方在企業合並之前已經確認的商譽和遞延所得稅項目,購買方在對企業合並成本進行分配、確認合並中取得可辨認資產和負債時不應予以考慮。因為商譽是以前企業合並產生的協同效應形成的,與本次合並無關,以前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不應考慮。
在按照規定確定了合並中應予確認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後,其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不同形成暫時性差異的,應當按照所得稅會計准則的規定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之所以重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因為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是居於特定納稅主體產生的,因為本次合並,納稅主體可能發生變化,故應該重新確認。
5.企業合並成本與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差額的處理
購買方對於企業合並成本與確認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視情況分別處理:
(1)企業合並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確認為商譽。視企業合並方式的不同,控股合並的情況下,該差額是指在合並財務報表中應予列示的商譽,即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與購買日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吸收合並的情況下,該差額是購買方在其賬簿及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商譽。
商譽代表的是合並中取得的由於不符合確認條件未予確認的資產以及被購買方有關資產產生的協同效應或合並盈利能力。
商譽在確認以後,持有期間不要求攤銷,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對其價值進行測試,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的原則計量,對於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部分,計提減值准備,有關減值准備在提取以後,不能夠轉回。
(2)企業合並成本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部分,應計入合並當期損益(作為利得計入營業外收入)。
該種情況下,購買方首先要對合並中取得的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作為合並對價的非現金資產或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等的公允價值進行復核,如果復核結果表明所確定的各項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確定是恰當的,應將企業合並成本低於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合並當期的營業外收入,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在吸收合並的情況下,上述企業合並成本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計入購買方合並當期的個別利潤表;在控股合並的情況下,上述差額應體現在購買方合並當期的合並利潤表中,不影響購買方的個別利潤表。因為在個別報表上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資成本與取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不作調整,在個別報表中不體現營業外收入。
6.企業合並成本或有關可辨認資產、負債公允價值暫時確定的情況(了解)
對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如果在購買日或合並當期期末,因各種因素影響無法合理確定企業合並成本或合並中取得有關可辨認資產、負債公允價值的,在合並當期期末,購買方應以暫時確定的價值為基礎對企業合並交易或事項進行核算。繼後取得進一步信息表明有關資產、負債公允價值與暫時確定的價值不同的,應分別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1)購買日後l2個月內對有關價值量的調整
在合並當期期末以暫時確定的價值對企業合並進行處理的情況下,自購買日算起12個月內取得進一步的信息表明需對原暫時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或所取得的資產、負債的暫時性價值進行調整的,應視同在購買日發生,即應進行追溯調整,同時對以暫時性價值為基礎提供的比較報表信息,也應進行相關的調整。
7.購買日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形成母子公司關系的,購買方一般應於購買日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反映其於購買日開始能夠控制的經濟資源情況。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應以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量,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體現為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商譽;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計入合並當期損益。因購買日不需要編制合並利潤表,該差額體現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上,應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玖』 CPA 會計 非貨幣性交換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1)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均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但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一)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的確定
1.不涉及補價的情況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
2.涉及補價的情況
(1)支付補價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支付的補價
(2)收到補價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收到的補價
(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的會計處理
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分別不同情況處理:
(1)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按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2)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3)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並將長期股權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形成的「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
(三)相關稅費的處理
1.與換出資產有關的相關稅費與出售資產相關稅費的會計處理相同,如換出固定資產支付的清理費用、換出不動產應交的營業稅計入營業外收支,換出投資性房地產應交的營業稅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等。
2.與換入資產有關的相關稅費與購入資產相關稅費的會計處理相同,如換入資產的運費和保險費計入換入資產的成本等。
二、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未同時滿足准則規定的兩個條件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即(1)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為換入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一)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的確定
1.不涉及補價的情況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
2.涉及補價的情況
(1)支付補價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支付的補價
(2)收到補價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收到的補價
(二)相關稅費的處理
1.與換出資產有關的相關稅費與出售資產相關稅費的會計處理相同,如換出固定資產支付的清理費用、換出不動產應交的營業稅計入營業外收支,換出投資性房地產應交的營業稅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等。
2.與換入資產有關的相關稅費與購入資產相關稅費的會計處理相同,如換入資產的運費和保險費計入換入資產的成本等。
三、涉及多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
每項換入資產成本=該項資產的公允價值÷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
(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或者雖具有商業實質但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或者雖具有商業實質但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占換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
每項換入資產成本=該項資產的原賬面價值÷換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總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
『拾』 注會長期股權投資應該怎樣學
「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小編給大家准備了一個表:
【歸納總結】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提問內容:
支付對價的差額,同一控制下與非同一控制下分別那幾種情況,麻煩老師舉例說明。
專業老師回復:
採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控股合並時,支付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分別不同情況:
①合並對價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②合並對價為長期股權投資或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③合並對價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以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④合並對價為投資性房地產的,以其公允價值確認其他業務收入,同時結轉其他業務成本。
提問內容:
同一控制下對於差額不予確認,為什麼又要調整呢?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合並方以發行權益性工具作為合並對價的,應按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均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依次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專業老師回復:
這里調整的不是付出對價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而是付出對價賬面價值與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