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地質補償費是否要分期攤銷

地質補償費是否要分期攤銷

發布時間:2022-05-02 00:07:37

1. 國家暫時停收礦產資源補償費

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下列方式計算: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 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

詳細資料請看:
(1994年2月27日國務院令第150號發布 根據1997年7月13日國務院第222號令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修改<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的決定》修改)
第一條 為了保障和促進礦產資源的勘查、保護與合理開發,維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財產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其他管轄海域開采礦產資源,應當依照本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礦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計征。企業繳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列入管理費用。采礦權人對礦產品自行加工的,按照國家規定價格計算銷售收入;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按照徵收時礦產品的當地市場平均價格計算銷售收入。采礦權人向境外銷售礦產品的,按照國際市場銷售價格計算銷售收入。本規定所稱礦產品,是指礦產資源經過開采或者采選後,脫離自然賦存狀態的產品。
第四條 礦產資源補償費由采礦權人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以礦產品銷售時使用的貨幣結算;采礦權人對礦產品自行加工的,以其銷售最終產品時使用的貨幣結算。
第五條 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下列方式計算: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 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
費費率×開採回採率系數開採回採率系數=核定開採回採率/實際開採回採率 核定開採回採率,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批準的礦山設計為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只要求有開采方案,不要求有礦山設計的礦山企業,其開採回採率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核定。
不能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方式計算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礦種,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另行制定計算方式。
第六條 礦產資源補償費依照本規定附錄所規定的費率徵收。
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的調整,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國務院計劃主管部門共同確定,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第七條 礦產資源補償費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徵收。礦區在縣級行政區域內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由礦區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負責徵收。
礦區范圍跨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由所涉及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負責徵收。礦區范圍跨省級行政區域的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與其他管轄海域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授權的省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徵收。
第八條 采礦權人應當於每年的 7月31日前繳納上半年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於下一年度1月31 日前繳納上一年度下半年的礦產資源補償費。
采礦權人在中止或者終止采礦活動時,應當結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第九條 采礦權人在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時,應當同時提交已采出的礦產品的礦種、產量、銷售數量、銷售價格和實際開採回採率等資料。
第十條 徵收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應當及時上繳,並按照下款規定的中央與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分成比例分別入庫,年終不再結算。
中央與省、直轄市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分成比例為5∶5;中央與自治區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分成比例為4∶6。
第十一條 礦產資源補償費納入國家預算,實行專項管理,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查。
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國務院計劃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第十二條 采礦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經省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可以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一)從廢石(矸石)中回收礦產品的;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批准開采已關閉礦山的非保安殘留礦體的;
(三)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認定免繳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 采礦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省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可以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一)從尾礦中回收礦產品的;
(二)開采未達到工業品位或者未計算儲量的低品位礦產資源的;
(三)依法開采水體下、建築物下、交通要道下的礦產資源的;
(四)由於執行國家定價而形成政策性虧損的;
(五)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認定減繳的其他情形。
采礦權人減繳的礦產資源補償費超過應當繳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50%的,須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
批准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應當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第十四條 采礦權人在規定期限內未足額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由徵收機關責令限期繳納,並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補償費2‰的滯納金。采礦權人未按照前款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和滯納金的,由徵收機關處以應當繳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3 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采礦許可證頒發機關吊銷其采礦許可證。
第十五條 采礦權人採取偽報礦種,隱匿產量、銷售數量,或者偽報銷售價格、實際開採回採率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由徵收機關追繳應當
繳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並處以應當繳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 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采礦許可證頒發機關吊銷其采礦許可證。
第十六條 采礦權人未按照本規定第九條的規定報送有關資料的,由徵收機關責令限期報送;逾期不報送的,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仍不報送的,采礦許可證頒發機關可以吊銷其采礦許可證。
第十七條 依照本規定對采礦權人處以的罰款、加收的滯納金應當上繳國庫。
第十八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罰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當事人也可以自接到處罰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九條 本規定發布前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人民政府發布的規章及行政性文件的內容,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以本規定為准。
第二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規定製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由地質礦產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自1994年4月1日起施行。

2. 水土保持補償費可以分期交嗎

一般是可以的,只要在水土保持竣工驗收前交齊就可以。具體可以咨詢當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門(縣級水利局、水保局或水務局)。
對於礦山、油氣田等項目還需要按照開采資源量每年繳納一定數量的補償費。

3. 現在國家修路佔地是如何補償的,這個補償費是一次性補完還是分期補的。

是一次性補完的,不一次到位,路修了你去找誰呀?至於如何補償,要看是修什麼路?一種是移民復建工程,按移民的相關政策補償,第二是高等級公路,如高速路、一級路國家或投資人會按當地的情況給與補償,第三是農村公路,按國家要求是該適當補償,但實際操作中由於投資有限,大多都沒有補償。第四是企業,個人為了開發或投資什麼項目需要修的路,有專用公路的性質,補償的事就由你們雙方協商同意,可以要求適當高一點。

4.  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管理

一、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規定適用范圍

補償費徵收規定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海域開采礦產資源,應當依照本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補償費徵收規定的適用范圍是:

1.空間上的適用范圍

空間適用范圍,為我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凡在上述地域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國家都要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

2.主體的適用范圍

補償費徵收規定覆蓋包括各種經濟成分和各種經營方式在內的所有合法取得采礦權並從事采礦活動的法人和自然人,如國有礦山企業、外商投資礦山企業、集體礦山企業、私營礦山企業、各種合作聯營形式的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者,開采礦產資源都必須依照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但是,外商投資開採石油資源時,則應依照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於1989年和1990年分別發布的中外合作開采海上、陸上石油資源,繳納礦區使用費的規定交費。

3.客體的適用范圍

客體即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規定含蓋各礦種在內的全部礦產資源,即我國目前發現的所有礦產資源。繳納資源補償費的具體礦種已列在補償費徵收規定的附錄費率表中,共有168種。其中,地下水的費率及徵收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二、徵收主管與管轄

(一)徵收主管

補償費徵收規定第7條規定,「礦產資源補償費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徵收。」具體徵收工作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財政部門對徵收工作進行監督。

(二)徵收管轄

管轄分為地域管轄和指定管轄。

1.地域管轄

地域管轄是指在某一行政區域內確定由該地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在其管轄范圍內負責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工作。適用地域管轄的有三種情況:

(1)縣級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徵收礦區范圍在本縣所轄行政區內的采礦權人的礦產資源補償費。

(2)市(地)級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徵收在本行政區域內礦區范圍跨縣級行政區劃的采礦權人的礦產資源補償費。

(3)省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徵收在本省所轄行政區域內礦區范圍跨市(地)級行政區域的采礦權人的礦產資源補償費。

2.指定管轄

指定管轄是指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將特定情況下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工作,授權由某省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適用授權管轄的有兩種情況:

(1)礦區范圍跨省級行政區域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工作;

(2)礦區范圍在領海及管轄的其他海域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工作。

三、徵收方式

補償費徵收規定第3條規定,「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礦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計征。」即採用了從價計征方式。計算公式為:

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X開採回採率系數。式中的

地質礦產行政管理

核定開採回採率,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批準的礦山設計為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只要求有開采方案,不要求有礦山設計的礦山企業,其開採回採率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核定。

在式中之所以設置開採回採率系數,是為了促進采礦權人提高礦產資源回收率,以達到合理開發、充分利用礦產資源之目的。

礦產品及其銷售收入是影響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的重要因素。因此,補償費徵收規定對礦產品、銷售價格及結算方式作了明確的界定。

1.礦產品

補償費徵收規定第3條第4款規定,「本規定所稱礦產品,是指礦產資源經過開采或者采選後,脫離自然賦存狀態的產品。」此規定明確了礦產資源補償費的計征對象是經過開采後或邊采邊選後脫離自然賦存狀態的礦產品。

2.銷售價格

(1)采礦權人采出的礦產品直接在市場銷售的,按其銷售收入計征補償費。采礦權人向境外銷售礦產品的,按照國際市場價格計算銷售收入計征補償費。

(2)采礦權人未直接銷售礦產品,而是自行加工銷售加工產品或是自行加工利用的,如開采水泥用石灰岩自行加工水泥產品而自己利用或銷售者,則按照國家規定的礦產品價格計算銷售收入。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則按徵收時礦產品當地市場價格計算銷售收入。

3.結算方式

礦產資源補償費以礦產品銷售時使用的貨幣結算,礦產品自行加工的,以其銷售最終產品時使用的貨幣結算。一般地,在國內銷售礦產品或最終產品用人民幣結算。當礦產品或最終產品向境外銷售時,應按銷售合同約定的貨幣結算。

四、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

根據對世界上20多個重要礦業國權利金制度的研究結果並結合我國礦山企業的承受能力,經反復測算調整,確定以從價法計征的資源補償費的費率基本上是按礦種進行分檔的,大體為礦產品銷售收入的1%~4%,平均為1.18%。具體情況是:石油、天然氣、煤炭、煤成氣、石煤、油砂的費率為1%;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及天然瀝青、油頁岩的費率為2%;放射性礦產、稀有金屬礦產、稀土金屬礦產、稀散元素礦產、氣體礦產及地熱的費率為3%;貴金屬礦產、離子型稀土礦產、寶石、玉石、寶石級金剛石及礦泉水的費率為4%;礦鹽的費率為0.5%;地下水的費率由國務院另行規定(詳見補償費徵收規定附錄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表)。

我國補償費徵收規定,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國內不同經濟類型的采礦權人適用同一費率和相同徵收管理辦法。這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平競爭的原則,體現了對外國投資者實行同等國民待遇原則,有助於改善我國的礦業投資環境。

五、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和免繳、減繳程序

(一)徵收繳納程序

根據補償費徵收規定的要求,礦產資源補償費一般的徵收繳納程序是:

(1)礦山企業和采礦者在取得合法采礦權後,作為補償費的納費人到當地縣級以上補償費徵收機關進行納費登記。

(2)納費人在有納費義務的行為後(即形成銷售收入),按規定向徵收機關辦理申請納費或申請減免納費手續。

(3)徵收機關對納費人的納費申報進行核定。對納費人申請減免納費進行審核和審批。

(4)納費人持徵收機關批準的、納費申報或減免批復按規定的期限和方式繳納費款。

(5)納費人在繳費過程中或繳費後,應該履行補償費徵收規定所規定的義務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徵收方法

補償費徵收規定第4條規定,「礦產資源補償費由采礦權人繳納」;第10條規定,「徵收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應當及時全額就地上繳中央金庫」。據上述規定,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方法有兩種。

1.申報自繳

此種方法適用於有銀行帳戶、規模開采礦產資源的采礦權人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有納費義務的采礦權人應按照補償費徵收規定向徵收管理機關辦理納費申報,經徵收機關審核後,在規定的徵收期限內通過采礦權人的開戶銀行直接將應繳納的資源補償費劃入當地的國庫或國庫經收處。這樣,應納的費款直接就地進入中央金庫。

2.自收匯繳

此繳費方法適用於無銀行帳戶、季節性開采或開采零星分散礦產資源的采礦權人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一般是采礦權人在規定的徵收期限內,直接以現金形式向徵收機關繳納資源補償費,再由徵收機關將收到的費款匯總後繳入當地國庫或國庫經收處。

(三)徵收期限

(1)徵收期限是指采礦權人在規定的時限內向徵收機關定期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時間界限。根據補償費徵收規定第8條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資源補償費是按月或按季繳納,每半年即當年7月31日以前和次年的1月31日以前繳清。

(2)采礦權人在中止或者終止采礦活動時,應當及時結繳礦產資源補償費。這里所說的中止采礦是指采礦權人由於某種原因暫時停止采礦活動,但不注銷采礦許可證。遇到這種情況,應在中止後的一定時間內結繳資源補償費。終止采礦活動是指采礦權人由於法定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停止采礦並注銷采礦許可證。此種情況,應在注銷采礦許可證之前結繳資源補償費。

(四)納費時應提交的資料

根據補償費徵收規定第9條規定,采礦權人在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同時,還應向徵收機關報送與采礦活動和計算補償費數額相關的資料,主要包括:

(1)礦種資料。采礦權人已采出的主要礦產及其共、伴生礦產的名稱、種類。

(2)產量資料。采礦權人已采出的各種礦產的月產量和累計產量,一般以原礦噸或立方米為單位。

(3)銷售數量資料。在規定的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期間內,采礦權人銷售已采出的各種礦產的月銷售量和累計銷售量,一般以原礦噸或立方米為單位。

(4)銷售價格資料。在規定的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期間內,采礦權人銷售各種礦產品的價格。

(5)實際開採回採率資料。采礦權人在一定開采范圍內采出的礦產量與該范圍內消耗工業儲量的百分比。

采礦權人在中止或終止采礦活動時,在結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同時,也要向徵收機關報送上述資料。

(五)免繳、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條件和審批程序

1.免繳、減繳資源補償費的條件

按照礦產資源所有者與使用者的經濟關系,為體現所有者的權益,國家徵收資源補償費本不應作免繳、減繳的規定,而且在法規制定時,已考慮到我國礦業經濟的情況,徵收費率很低,平均僅為1.18%。但是,考慮到當前礦山企業開采礦產資源的難度,成本高,利潤少;為鼓勵礦山企業充分利用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規定設定了免繳、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條件。

1)免繳資源補償費的條件

(1)從廢石(矸石)中回收礦產品的;

(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批准開采已關閉礦山的非保安殘留礦體的;

(3)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認定免繳的其他情形。

2)減繳資源補償費的條件

(1)從尾礦中回收礦產品的;

(2)開采未達到工業品位或者未計算儲量的低品位礦產資源的;

(3)依法開采水體下、建築物下、交通要道下的礦產資源的;

(4)由於執行國家規定價格而形成政策性虧損的;

(5)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認定減繳的其他情形。

2.免繳、減繳資源補償費的審批程序

為防止國家預算收入在免繳、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環節上隨意喪失,補償費徵收規定第12條、第13條對申請免繳、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申請,由省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負責審批,減繳幅度超過50%的申請,還要由省(區、市)人民政府審批。市(地)、縣級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都無權批準是否免繳、減繳資源補償費的申請。

1)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審批程序

采礦權人符合免繳補償費的條件時,可以向當地負責徵收補償費的機關提出免繳書面申請,填寫「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申請書」。市(地)、縣級負責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機關和財政部門應在接到申請的20日內根據采礦權人的具體情況對申請進行調查核實,並簽署審核意見。然後,將免繳申請和審核意見上報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自接到上報的免繳申請後,應在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免繳申請批准後,直接批復給申請人,同時抄送審核的徵收機關。申請人憑批復文件,在批准免繳的期限內,免繳資源補償費。

2)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審批程序

采礦權人符合減繳補償費的條件時,可以向當地負責徵收補償費的機關提出減繳書面申請,填寫「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申請書」。市(地)、縣級負責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機關和財政部門,應在接到申請的20日內,根據采礦權人的具體情況對申請進行調查核實,並簽署審核意見。然後,將減繳申請和審核意見上報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自接到上報的減繳申請後,對減繳補償費的額度小於或等於應當納費數額50%的申請,在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減繳補償費的額度超過了應當納費數額50%的申請,在30日內提出意見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減繳申請批准後,由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直接批復給申請人,同時抄送審核的徵收機關。申請人憑批復文件及批復的減繳額度,在批准減繳的期限內,減繳資源補償費。

上述批准免繳、減繳補償費的,都應當向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以便使這兩個部門及時了解和掌握全國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和免繳、減繳的情況。

5. 地質環境價值的一般核算

一、地質環境價值的一般核算方法

從地質環境價值的構成與地質環境價值完備結構的闡述中可以看出地質環境各價值形態之間的關系。式(2-1-3)、(2-1-4)以及圖2-1-2可定量地表達出地質環境價值、地質環境使用價值與地質環境補償價值三種價值之間的轉換關系。

1.地質環境使用價值定價方法

已經被開發的資源應該被稱為資源產品,未被開發的資源才應該被稱為自然資源。然而,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往往很難在自然資源與資源產品之間劃出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舉例來說,人們常常把採煤看做是地質資源開發,因而將原煤列入資源產品,而將地下未被開採的煤炭儲量列入自然資源。但是,上述自然資源不僅需要勘探,而且需要管理和保護,在濫采亂伐還相當普遍的今天,這種管理和保護就顯得尤其重要。勘探固然是公認的開發自然資源的活動,對已探明的自然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同樣屬於開發自然資源的活動。因此,即使將勘探活動排除在外,管理和保護的存在也使地下煤炭儲量無法成為純粹的未經開發的自然資源。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資源和資源產品之間的界限往往是人為的。資源定價的對象既包括上述自然資源,又包括上述資源產品。

2.地質環境資源價值核算的一般方法

2.1 資源性底價+補償性價值法[1、4、5、40、47、36、39、67、68]

前文已說明,地質環境資源價值由資源性底價和補償性價值組成,而補償性價值又由開發補償費、地勘補償、生態環境破壞補償三部分構成。

2.1.1 單項構成部分的計算

2.1.1.1 底價的計算

地質環境資源底價的計算公式如下: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1)中,Pd為資源底價;L為資源的商品價格;Q為該資源產品的總產量;q為每年的資源產品產量;b為每年的生產開發成本;B為該資源生產開發的總成本;n為該資源的生產年限

2.1.1.2 補償價值的計算

(1)開發補償費:不可再生的地質環境資源,為適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國家對其收取開發資源稅費,用於對其替代資源開發,以保證社會經濟的持續均衡發展。在計算中把它作為礦產資源開發的補償費。地質環境資源開發的資源稅費計算如下式: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2)中,Zb為開發補償費;Q為產量;f為該資源的開發資源稅。

(2)地勘補償費:地勘的補償價值由地勘成本決定,地勘成本即為地質勘探投資費用。一般採用分項工程累計法,即先計算單項工程程的實際投資,然後累計求和。其計算公式為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3)中,Kt為勘探投資;Wf為物探費用;Jf為探井費用;Zf為勘探裝備費用;Sf為試采費用;Qf為其他費用。

(3)生態環境功能破壞的補償:地質環境資源的開發不僅要佔用土地,而且在生產過程中還要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其產生的環境影響十分復雜,涉及的范圍廣泛。由於開發引起的生態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用一般的方法難以直接計算出其價值,但可以通過市場價值法、人力資本法、恢復費用法、影子工程法、防護費用法、旅行費用法、調查評估法、濃度-價值法等方法進行評估。其屬於環境價值或環境經濟損失計算,計算方法將在本書第二篇中敘述。

2.1.2 地質環境資源總價值的計算

地質環境資源價值資源性底價及資源的補償構成。計算公式如下: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4)中,P為資源的總價值;Pd為資源性底價;Pb為資源補償價值;L為資源的商品價格;Q為該資源商品的總產量;B為該資源生產開發的總成本;Hb為生態環境破壞的補償費;Kb為地質勘探補償費;Zb為礦藏資源補償費。

2.2 成本+利潤+補償性價值法[69~72]

2.2.1 地質資源價值計算模型

將式(3-2-4)展開,即成(3-2-5)式: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5)即為地質資源價值計算模型,其中Vp為純開采成本,VG為地勘補償費,VM為勞動力創造的毛利潤(或稱資源開采價值),VE為自然資源的生態功能價值又相當於在資源開采過程中生態修復費用,VR為開采權利金。

Vp+VG+VE+VR實際上為資源開采總成本,而VM為資源開采獲得的利潤或開采價值。也就是說,地質資源價值等於總開采成本與所獲得的利潤之和。

2.2.2 地質資源構成要素與計算

2.2.2.1 純生產成本(Vp)

根據國務院統一規定,結合工業的具體情況,資源純生產成本可按下式計算: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6)中,V1為初期建井成本,萬元,包括井巷工程費和機電設備費;V2為正常生產成本,萬元,包括材料費、工資、電費、生產維簡費、設備折舊費和銷售費用;r為社會貼現率,%;n為礦井生產年限,a。

如果已知正常生產時的每噸資源的生產成本C和按國家規定該區內應該采出的資源量QT(萬t),則公式(3-2-6)可簡化為(3-2-7):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2.2.2.2 地勘補償費(VG)

地勘補償費可按下式計算: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8)中VG為地質補償費,萬元;Q為已探明資源的總可采儲量,萬t;CG為地質勘探部門的平均成本,元/t;KG為地質勘探部門的合理盈利率,%;r0為年利息率,%;i為從勘查結束到建礦生產的時間間隔,a。

確定地勘補償費的另一種方法是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年的原煤產量和國家投入的地質勘查費總額,計算出中國歷年來噸煤地質勘查費用的平均值,並按利率貼現到當前年「地勘補償費應為該平均值與評估區內已探明資源總可采儲量的乘積」。

2.2.2.3 勞動力創造的毛利潤(或稱資源開采價值)(VM)

毛利潤(資源的開采價值)的確定,應按全國資源企業合理毛利潤率n%(目前國家企業按7%)計算,具體確定應綜合考慮企業的就業、退休職工老有所養、維持礦區社會穩定等因素。

2.2.2.4 生態修復費(VE)

生態修復費又稱環境補償費,其計算主要根據當前開采資源引起的主要環境問題,暫從以下幾個方面評估資源的環境價值(即資源生產的環境成本):土地資源補償費、水資源補償費、環境污染補償費。

(1)土地資源補償費:開采資源佔用土地要付土地資源佔用費,並對因生產造成土地破壞引起的經濟損失予以補償。這一部分環境成本的計算方法,主要參數和計算公式見表3-2-1。

表3-2-1 土地資源補償費計算表[45]

每公頃農田平均收益(b1)按評估當時一般農田農作物的產量及其單價計算,每公頃農田平均損失的效益(v1)根據農田被破壞或污染的程度而定。

(2)水資源補償費:對水資源破壞及污染的補償費用可按表3-2-2進行估算。

表3-2-2 水資源補償計算表[45]

(3)環境污染補償費:大氣污染補償費用的主要參數和計算方法見表3-2-3。

表3-2-3 大氣污染補償費計算表[30]

2.2.2.5 付給國家所有者的開采權利金(VR)

由於資源稅並不能真正起到調節級差收入的作用,資源補償費只是象徵性的收取,並沒有真正對礦產資源進行補償,所以已有不少學者對此提出了改革意見。作者認為,為了維護國家對資源的所有權權益,同時切實保護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應該以開采權利金取代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企業要開采資源,必須首先從國家取得采礦權利,要取得開采權利就必須向國家繳納開采權利金「礦產資源不論其優劣,采礦者都必須向國家繳納開采權利金」開采權利金的數額主要取決於開采區域的資源量及其賦存與開采地質條件。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9)中,VR為企業應向國家繳納的開采權利金,萬元;KR為開采權利金系數,根據資源賦存條件等級劃分,分別取:優級1.5,良級1.4,中級1.2,差級1.1,劣級1;QT為按國家規定該區內應采出的資源量,萬t;P0為價格,元/t。

式(3-2-9)中的10%稱為調節系數,根據我國的習慣做法,由開采權利金取代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需要有個起步過渡階段。在起步階段,采礦權力金的徵收數額應與目前國家徵收的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的數額大體持平。根據有關資料,目前國家徵收的各項稅費約占企業總產值的10%左右。

2.3 地質資源價格的確定依據

地質資源的價格制定,應以上述評價出來的單位地質資源的價值為主要依據。同時,應綜合參考對主要供應外貿出口的資源產品(國際市場價格)、對主要銷往國內特定區域的產品(該地區的平均價格)。隨著資源的可替代程度、供求關系的變化,價格必然出現較大波動。所以在確定價格時限應以2~3a為宜。

二、幾種地質資源價值的核算方法

地質資源的價值也由使用價值和補償價值構成。使用價值主要指自然資源有供人類使用的某種功能,因此,又稱功能價值。地質資源功能價值由地質資源所有用途即所有功能價值之和。下面介紹地質環境資源在沒有遭受任何損壞,其功能沒有任何缺失或退化情況下,幾種地質環境資源價值的計算方法。

因為地質環境資源在沒有遭受任何損壞,其功能沒有任何缺失或退化的情況下,地質環境資源的補償價值為零,所以,此時地質環境資源的價值完全由功能價值組成。由此,實際上是在討論地質環境資源的功能價值。

1.地下水資源價值計算[5、73~75、165、168]

1.1 地下水資源的功能構成

地下水資源的功能由三大部分組成:生產生活供水功能、維持和發展生態系統的功能、維持發展環境的功能。

生產生活供水功能:供給人類生活用水和飲水、工農業生產、養殖、文化、衛生和服務等方面的用水。

維持和發展生態系統的功能:維護人與環境要素之間協調發展的和諧關系,包括生態系統中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正常繁衍、生長、發育,及它們之間協調和諧關系的維持和發展都需要地下水。直接地表現在地下水水位埋深要維持到合適的深度,超過了這個深度極限,即如超過這個臨界深度,植物的根系便不能到達,許多植物群落不能存活,植物系統內部平衡將被打破;超過了這個臨界深度,地球微生物系統平衡也將被打破,許多微生物也將滅絕,微生物多樣性不能維持。由於植物系統和微生物系統的破壞、種群的減少、初級生產力的降低,必將影響動物的食物量和食物鏈,使動物種類滅絕和減少。因此,地下水具有維持和發展生態系統的功能。

維持發展環境的功能:一方面體現在,由於地下水保持正常的補、徑、排關系和動力學規律,維護著正常生態系統功能,從而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和地質環境的功能;另一方面,地下水資源量特別保持適宜的地下水位埋深,能夠避免或防治諸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溶塌陷、地裂縫、土壤鹽鹼化和澇漬化等地質災害的發生,還能維護濕地、河流等地質景觀,有效地保持地質環境正常的功能和作用。這就是地下水維護環境正常運行的功能。

1.2 地下水資源功能價值的計算

地下水資源的價值應為各項價值之和,用下式進行計算: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10)中,Kz為水資源的功能價值;Ki為第i種分功能的功能價值;m為分功能類型數,i=1,2,…,m。

在實際計算中,地下水在生態維護功能或環境維持功能等價值計算時,同一地下水水體,可能同時具有多種功能,如既有維護生態系統的功能,同時也有防止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土壤鹽鹼化等地質災害發生的功能,這時的價值計算,要同時求和。但是,在用做人類生活、生產等用水時,要注意避免地下水功能價值的重復計算,如在對某一地下水源地的資源進行價值計算時,如用做農業灌溉的水,不能再用做工業生產,也不能用做景觀用水等。

2.土地資源價值核算[76、77、95、96]

2.1 土地資源價值核算方法

2.1.1 土地資源價值核算公式

根據自然資源價值理論,自然資源的價格包括兩部分:一是自然資源本身的價格,即未經人類勞動參與的天然產生的那部分價值P1;二是基於人類勞動投入所產生的價值P2,即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根據地租論,設R0為基本地租或酬金;α為代表自然資源豐度和開發利用條件,即地區差別、品種差別和質量差別的等級系數,則該自然資源的地租或租金只為R=αR0,i為平均利息率,則該自然資源本身的價值P1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P1可以根據生產價格理論來確定。設A為支付在該自然資源上的人、財、物投入總值(折成資金),Q為受益自然資源總量,N為受益年限,則該自然資源建設投資的每年中的資源費的分攤額為A/(NQ);再考慮投入資本的平均利率ρ即可求得該自然資源每年因社會投入所產生的相當於(C+V+M)的那部分價值,即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該自然資源由於社會投入部分的價值為P2,只要考慮到平均利息率,即可求得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因此,自然資源總的價值量P即為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如果我們再考慮到自然資源價值取決於其稀缺性,而稀缺性又主要體現在供求關繫上,把需求量Qd、供給量Qs以及表示供給量變化對價格變化反映的靈敏度的供求彈性系數Es(供給量變化率與價格變化率的比值)和表示需求量變化反映的靈敏度Ed(需求變化率與價格變化率的比值)引入上述關系,則式(3-2-15)、(3-2-16)分別變化為式(3-2-17)、(3-2-18):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凡是資本,都應考慮時間價值。設P為價值,Pt為第t年價值,平均利息率仍用i表示,則有: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所以有以下兩式: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20)和式(3-2-21)即為確定自然資源價值(價格)的基本理論計算式。

2.1.2 影響土地價格的因素

(1)土地質量、位置和投資的影響:土地肥沃程度、位置優劣程度以及投資的利息差異的影響是影響級差地租的因素。

(2)土地的有限性對壟斷地租的作用:由於土地的有限性和重要性,土地日益短缺,稀有原則將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對於某些特殊地段或地質的土地,它更是產生壟斷地租的自然導因。此外,土地的有限性受土地特性影響較大,如果沒有土地的不可移動性、土地位置上的優劣差異,土地受稀有原則的制約就不會如此之大。

(3)對平均利息率和貼現率的考慮:我國對交通行業的貼現率規定為12%,但貸款的利息率這幾年一改以往長期不動的慣例,國家有意識地通過利息調整達到經濟調節手段調節社會資金的流向。因此,利息率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用時間價值調整資源價值時,要用到貼現率。一般來說,貼現率越大,未來價值折成的現值越小,人們越不重視後代享用資源的利益,對可持續發展不利。但值得注意的是,降低項目分析中的貼現率,並不一定就會使人們重視保護資源,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導致更大的破壞(通過鼓勵投資)。因此,答案不在於人為地降低貼現率,而在於確保經濟擴大所帶來的收益可以再次投資。

2.1.3 土地資源價值核算例子

如前所述,土地資源的價值分為兩部分:使用價值和補償價值。使用價值主要是基於人類投入所產生的價值。由於土地資源有多種用途,如耕地、商業、住宅、工業用途等。因此,在核算其使用價值時,應根據各種用途所產生的收益分別進行計量。耕地的使用價值是由其生產的農作物價值決定。耕地的使用價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22)中,P為某種作物單價,元/kg;N為某種作物產量,kg/(hm2·a);S為耕地面積,hm2

其他三種用途的使用價值是把企業利潤與影響企業利潤的因素綜合分析,從企業利潤中分離出由於土地因素而形成的收益。設想影響企業利潤的基本因素有3個:土地等級、資金和勞力。可以用以下模型來表述:

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

式(3-2-23)、(3-2-24)、(3-2-25)中,y為單位面積利潤量;x1為企業所處地段等級;x2為企業單位面積資金量;x3為企業單位面積活勞動投入量;V為誤差項,即隨機因素對企業單位面積利潤量的影響;F(x1)為自變數x1的函數,是土地所帶給企業的利潤,即級差地租收益;B、C為待估參數,其中B是資金對利潤的影響度,即每投入一單位資金量所能得到的利潤量;C是活化勞動投入量對利潤的影響度,即每投入一單位活化勞動所能帶給企業的利潤量;A為工業企業由於原材料采購、企業工人素質等所帶來企業利潤影響值;D為在不考慮土地等級的情況下,企業所應收取的利潤(此時取x1=0);E為土地級差系數。

土地資源的補償價值採用恢復費用法。土地資源的恢復費用在此只考慮土壤表層、土壤養分和土壤有機質的恢復費用。水土流失中為了彌補沖刷的損失,每年每畝將需補充土壤2.69t,每畝運輸勞務費和撤土費用就需210元。土壤中包含各種化學元素和有機質,其價值可以由肥料的影子價格求得,即按每畝需要各種化學元素的量乘以相應的市場價格,如表3-2-4所列。此外,還需要的支付包括追加的灌溉、保養和修整土地費用,綜合核算,土地的恢復費用為477.67元/畝。

煤礦復墾的程序如下:

(1)技術復墾階段的土石方工程,即用煤矸石填充補平塌陷區,石灰石對矸石進行中和,中和厚度為100cm,然後覆蓋300cm的土壤層。

(2)介於土石方工程和生物復墾之間的土壤有機質建立過程。

(3)生物復墾工程。參考國內外(如英國)復墾經驗,復墾費用固定投資1500~4000元/畝,年經營成本200~300元/畝,按20年完全恢復計,取貼現率0.07,得出復墾費用:535~660元/畝。取其平均值為497.5元/畝。

上述土地的恢復費用與煤礦復墾再造土地的費用相近,由此可知,通過核算土壤表層、土壤養分與土壤有機質來核算土地資源的補償價值是合理的。

表3-2-4 土地資源的恢復費用[77]

3.濕地資源價值計算[78~84、160、163]

濕地的使用價值是開發濕地所付出的人類勞動,1970~1971年美國馬薩諸州開發濕地的市場價值為300~70000美元/英畝,資本化系數採用5.375%,則保護濕地的年租金即使用價值為16~3762美元/英畝。

濕地的補償價值這里只考慮以下四項:野生生物的價值;觀賞-文化價值(即娛樂、教育和美學上的效益);供水的經濟效益;洪水控制的效益。

為了把這些效益化為貨幣價值,把野生生物學家、景觀建築師、水利學家收集的有關各種生產率類比的濕地數據和經濟數據結合在一起,對以下四方面的濕地效益進行估值。

(1)野生生物的價值:古布塔和福斯特(CuPta,Foster,1975)分析了公共機構獲得的8000多英畝濕地的數據;根據5個最高的價格(其范圍是587~2387美元/英畝),選擇1200美元/英畝作為最好的濕地野生生物效益的資本化價值;再加上經營費用,資本化系數按5.375%計算,每英畝的價值便為1300美元。按每年計,這樣的濕地每英畝產生大約70美元的野生生物價值。另外,野生生物學家發展了一種定性評分模式,模式中考慮了10個自然資源變數,包括濕地的肥沃程度、大小、周圍生境類型和多樣性等。應用這種模式,把濕地看成一個野生生物生境,處於理想狀態時評分為100分,每年的效益為70美元。因而,任何一塊濕地的野生生物的經濟效益可按下式計算:

每英畝每年野生生物的效益=70美元×得分(以小數來表示)

(2)觀賞-文化價值:採用的方法與上面的相似。收集了兩個自治區購買空地的數據(此數據由城市保護委員會記載)。總面積為1567英畝,每英畝價格在5769~3684美元之間。選擇5000美元作為觀賞-文化效益最高的空地的資本化價值。資本化系數為5.375%,年效益為270美元/英畝。在景觀建築師的協助下,發展了一種評分指數,它類似於野生生物生境的評分法。任何一塊空地的效益可按下式計算:

每英畝每年空地的效益=270美元×得分(以小數來表示)

(3)供水的經濟效益:這里應用的方法是比較了從濕地取水的成本與從其他最經濟的、可能得到的替代水源取水的成本。從濕地水井取水的成本估計為每千加侖0.0427美元,從波士頓市區委員會取水,水費為每千加侖0.120美元,假設二者差額為0.0773美元為濕地水的價值;假設每千加侖0.120美元代表其他供水方案最經濟的增值成本,同時在兩種水價的情況下,每人需水量是相同的。按一年計,每取千加侖水的年費用為28美元,假設一個典型的濕地每天供水100萬加侖,每年每英畝效益為2800美元。

(4)洪水控制的效益:洪水控制的效益是基於以利用採取防洪措施以後避免的經濟損失為防洪措施計算的經濟效益的研究。按每英畝計,每年80美元。

把這四方面效益的高、中、低生產率價值綜合起來,計算了每英畝濕地總效益的資本化價值。計算的結果見表3-2-5。

表3-2-5 濕地資源的價值[81]

6. 土地補償費是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按固定資產這就還是無形資產攤銷場地使用權是什麼,按無形資產攤銷

土地補償費是一次性復費用,應該制記入支出類科目
場地使用權是中外合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依法使用中國某些特定區域國有土地的權利。土地使用權的一種。主體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國獨資企業;客體主要是中國對外開放區、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的國有土地。使用單位須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才能取得。期限依不同用途分別按國家有關標准確定。使用單位須交納土地使用費。可作為中方合營者的投資股份。

7. 什麼是礦產資源補償費制度有何意義

國務院《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徵收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應當及時全額上繳,並按照下款規定的中央與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分成比例分別入庫,年終不再結算。」礦產資源補償費納入國家預算,實行專項管理,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查。
為了保障和促進礦產資源的勘察、保護和合理開發,維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財產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有關規定,
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程序圖
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程序圖[1]
1994年2月27是國務院令第150號發布《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1997年7月3日國務院令第222號修改),明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其他管轄海域開采礦產資源 ,應當依照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2]
礦產資源補償費是一種財產性收益,它是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礦產資源補償費由中央和地方共享。地礦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負責徵收。[3]
繳納程序

一.繳費人應在規定期限內進行納費申報,填報《礦產資源補償費納費申報表》
二.提交已開采礦產品的礦種、產量、銷售數量、銷售價格和實際開採回採率等各項數據資料。
三.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礦產資源補償費計征公式對企業提交的納費申報表審查,並結合採礦企業設計生產能力,實際生產規模
等因素,按照規定核定納費人的納費數額。
提交資料

1、已采出的礦產品的礦種;
2、已采出的礦產品的產量;
3、礦產品的銷售數量;
4、礦產品的銷售價格和實際開採回採率等資料。
徵收單位

礦產資源補償費由所在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區、縣級地礦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負責徵收。中央直屬礦山企業、市屬國有礦山企業和跨區縣礦山企業的補償費,由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徵收,其它各類礦山企業的補償費由區縣地礦主管部門負責徵收。
收費標准

按照《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第五條計算公式計征應征礦補費的額度。礦產資源補償費收費標準是: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礦產品銷售收
入×補償費費率×開採回採率系數。
費率

以從價法計征資源補償費,費率按礦種進行分檔,大體為礦產品銷售收入的1%~4%,平均為1.18%。石油、天然氣、煤炭、煤成氣、石煤、油砂的費率為1%;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及天然瀝青、油頁岩的費率為2%;放射性礦產、稀有金屬礦產、稀土金屬礦產、稀散元素礦產、氣體礦產的費率為3%;貴金屬礦產、離子型稀土礦產、寶石、玉石、寶石級金剛石及礦泉水的費率為4%;礦鹽的費率為0.5%。<詳細: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表>
我國《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國內不同經濟類型的采礦權人適用同一費率和相同徵收管理辦法。
使用管理

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徵收的礦山企業,由納費人按月填寫《礦產資源補償費納費申報表》,經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審查確認後,按5:5的分成比例,分別解入中央和地方金庫。
各區縣所負責徵收的礦補費按國務院第150號令等規定,填寫《市財政繳款書》和《中央礦產資源補償費專用繳款書》,分2次上繳國庫,每年7月1日以前將上半年徵收的礦補費按5:5比例分別解入中央和地方金庫,下一年度的1月1日前將上年度下半年徵收的礦補費按規定分別繳入中央和地方金庫。市局監督。[4]
2比例計征
編輯

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礦產品(這里礦產品是指礦產資源經過開采或者采選後,脫離自然賦存狀態的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計征。[3]
3計算方式
編輯

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開採回採率系數
其中:補償費費率為0.5%—4%平均為1.18%。
開採回採率系數=核定開採回採率--------------實際開採回採率
采礦權人對礦產品自行加工的,按照國家規定價格計算銷售收入;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按照徵收時礦產品的當地市場平均價格計算銷售收入。采礦權人向境外銷售礦產品的,按照國際市場銷售價格計算銷售收入。
礦產資源補償費由采礦權人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以礦產品銷售時使用的貨幣結算;采礦權人對礦產品自行加工的,以其銷售最終產品時使用的貨幣結算。
黃金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與其他礦產有所不同。
其計算公式為:黃金礦產資源補償費=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率×回採率系數×補償費計征調整系數;(補償費計征調整系數為65%一78%)。[3]
4減免優惠
編輯

1.采礦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省級地礦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可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1)從廢石(矸石)中回收礦產品的;
(2)按照國家規定經批准開采已關閉礦山的非保安殘留礦體的;
2.采礦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省級地礦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可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1)從尾礦中回收礦產品的;
(2)開采末達到工業品位的或者未計算儲量的低品位礦產資源的;
(3)依法開采水體下、建築物下、交通要道下的礦產資源的;
(4)由於執行國家定價而形成政策性虧損的。
3.外國企業及其在中國設立的辦事機構、代表處投資開採回收非油氣礦產資源主礦種之外的共、伴生礦的,享受減半繳納共、伴生礦產品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政策;利用尾礦的,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採用先進技術使國內現有技術難以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得到開發利用的,享受減半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3年的政策。
4.外國企業及其在中國設立的辦事機構、代表處與中方探礦權人及采礦權人合作進行非油氣礦產資源勘查與開采,通過技術投入使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高於國內同類企業水平的,享受減半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3年。對高於國內同類企業水平多開采出的礦產品部分,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5.外國企業及其在中國設立的辦事機構、代表處到西部地區投資開采《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鼓勵類非油氣礦產資源的,享受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5年的政策。 [3]
5功能
編輯

礦產資源有償使用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實施《礦產資源法》有關礦產資源有償開采規定而由礦山企業繳納的一種費用,是在經濟上實現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的基本形式之一。徵收資源補償費的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財產權益,促進礦產資源的勘查與開發,合理利用資源與保護資源。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應征主體為采礦權人;計征對象為不同礦經過開采或采選後脫離自然賦存狀態的礦產品(原油、原煤、原礦或精礦);費基則是礦產品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的計算:凡采礦權人對礦產品自行加工的,按國家規定價格計算;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按徵收時當地市場平均價格計算。采礦權人向境外銷售產品的,按國際市場銷售價格計算。資源補償費標准按礦種分別以銷售收入的0.5%~4%的費率計征。資源補償費實際徵收額由下式算得: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開採回收率系數。式中:開採回收率系數=核定開採回採率/實際開採回採率。
6礦業權
編輯

(一)一般規定
1.探礦權使用費是指國家將礦產資源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使用費。探礦權使用費以勘查年度計算,按區塊面積逐年繳納,第1個勘查年度至第3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繳納100元,從第4個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過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
2.采礦權使用費是指國家將礦產資源采礦權出讓給采礦權人,按規定向采礦權人收取的使用費。 采礦權使用費按礦區范圍面積逐年繳納,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
(二)主要減免優惠
1.在中國西部地區、國務院確定的邊遠貧困地區和海域從事符合下列條件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可以申請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的減免:
(1)國家緊缺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
(2)大中型礦山企業為尋找接替資源申請的勘查、開發;
(3)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提高綜合利用水平的(包括低品位、難選冶的礦產資源開發及老礦區尾礦利用)礦產資源開發;
(4)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認定的其他情況。
2.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的減免按以下幅度審批。
(1)探礦權使用費:第一個勘查年度可以免繳;第二至第三個勘查年度可以減繳50%;第4至第7個勘查年度可以減繳25%。
(2)采礦權使用費:礦山基建期和礦投產第1年可以免繳;礦山投產第2至第3年可以減繳50%第4至第7年可以減繳25%礦山閉坑當年可以免繳。
3.外商到西部地區以獨資方式或以與中方合資、合作的方式勘查開采非油氣礦產資源的,除享受國家已實行的有關優惠政策外,還可享受免繳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1年,減半繳納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2年的政策。[3]
7探礦權
編輯

探礦權價款是指國家將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價款。[3]
8采礦權
編輯

采礦權價款是指國家將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出讓給采礦權人,按規定向采礦權人收取的價款。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以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認的評估價格為依據,一次或分期繳納;但探礦權價款繳納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年,采礦權價款繳納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年。
9使用費
編輯

在中國境內(包括內海、領海、大陸架及其他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管轄權的海域)從事合作開採石油資源的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按規定應當繳納礦區使用費(不再交納資源補償費)。費率為1%。-12.5%。[3]

8. 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

1994年2月27日國務院令第150號發布《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自1994年4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3日國務院令第222號修改。該管理規定共22條。

(1)該管理規定第2條明確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其他管轄海域開采礦產資源,應當依照本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2)第3條、第4條規定,采礦權人對礦產品自行加工的,按照國家規定價格計算銷售收入;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按照徵收時礦產品的當地市場平均價格計算銷售收入。采礦權人向境外銷售礦產品的,按照國際市場銷售價格計算銷售收入。礦產資源補償費由采礦權人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以礦產品銷售時使用的貨幣結算;采礦權人對礦產品自行加工的,以其銷售最終產品時使用的貨幣結算。

(3)第5條規定了礦產資源補償費的計算方法按照下列方式計算:

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開採回採率系數。

開採回採率系數=核定開採回採率/實際開採回採率

核定開採回採率,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批準的礦山設計為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只要求有開采方案,不要求有礦山設計的礦山企業,其開採回採率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核定。

(4)第6條至第7條規定,礦產資源補償費依照本規定附錄所規定的費率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的調整,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國務院計劃主管部門共同確定,報國務院批准施行。礦產資源補償費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徵收。

(5)第8條規定了礦權人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時間。礦權人應當於每年的7月31日前繳納上半年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於下一年度1月31日前繳納上一年度下半年的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權人在中止或者終止采礦活動時,應當結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6)第10條至第13條規定了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分成、使用、免交、減繳辦法,規定:

徵收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中央與省、直轄市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分成比例為5∶5;中央與自治區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分成比例為4∶6。

礦產資源補償費納入國家預算,實行專項管理,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查。

采礦權人從廢石(矸石)中回收礦產品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批准開采已關閉礦山的非保安殘留礦體的;經省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可以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采礦權人從尾礦中回收礦產品的;開采未達到工業品位或者未計算儲量的低品位礦產資源的;依法開采水體、建築物、交通要道下的礦產資源的;由於執行國家定價而形成政策性虧損的;經省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可以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權人減繳的礦產資源補償費超過應當繳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50%的,須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批准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應當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7)第14條至第18條規定了采礦權人不履行本規定行政處罰。在規定期限內未足額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的,由徵收機關責令限期繳納,並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補償費2‰的滯納金。采礦權人未按照前款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和滯納金的,由徵收機關處以應當繳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3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采礦許可證頒發機關吊銷其采礦許可證。

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規定如下:

固體礦產探采選概論

(以下礦種費率均為2%)

石墨、磷、自然硫、硫鐵礦、鉀鹽、硼、水晶(壓電水晶、熔煉水晶、光學水晶、工藝水晶)、剛玉、藍晶石、硅線石、紅柱石、硅灰石、鈉硝石、滑石、石棉、藍石棉、雲母、長石、石榴子石、葉蠟石、透輝石、透閃石、蛭石、沸石、明礬石、芒硝(含鈣芒硝)、金剛石、石膏、硬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鹼、方解石、冰洲石、菱鎂礦、螢石(普通螢石、光學螢石)、黃玉、電氣石、瑪瑙、顏料礦物(赭石、顏料黃土)、石灰岩(電石用灰岩、制鹼用灰岩、化肥用灰岩、熔劑用灰岩、玻璃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飾面用灰岩)、泥灰岩、白堊、含鉀岩石、白雲岩(冶金用白雲岩、化肥用白雲岩、玻璃用白雲岩、建築用白雲岩)、石英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化肥用石英岩)、砂岩(冶金用砂岩、玻璃用砂岩、水泥配半用砂岩、磚瓦用砂岩、化肥用砂岩、鑄型用砂岩、陶瓷用砂岩)、天然石英砂(玻璃用砂、鑄型用砂、建築用砂、水泥配料用砂、水泥標准砂、磚瓦用砂)、脈石英(冶金用脈石英、玻璃用脈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鉀砂頁岩、硅藻土、頁岩(陶粒頁岩、磚瓦用頁岩、水泥配料用頁岩)、高嶺土、陶瓷土、耐火粘土、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伊利石粘土、累托石粘土、膨潤土、鐵礬土、其他粘土(鑄型用粘土、磚瓦用粘土、陶粒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紅土、水泥配料用黃土、水泥配料用泥岩、保溫材料用粘土)、橄欖岩(化肥用橄欖岩、建築用橄欖岩)、蛇紋岩(化肥用蛇紋岩、熔劑用蛇紋岩、飾面用蛇紋岩)、玄武岩(鑄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輝綠岩(水泥用輝綠岩、鑄石用輝綠岩、飾面用輝綠岩、建築用輝綠岩)、安山岩(飾面用

安山岩、建築用安山岩、水泥混合材用安山玢岩)、閃長岩(水泥混合材用閃長玢岩、建築用閃長岩)、花崗岩(建築用花崗岩、飾面用花崗岩)、麥飯石、珍珠岩、黑曜岩、松脂岩、浮石、粗面岩(水泥用粗面岩、鑄石用粗面岩)、霞石正長岩、凝灰岩(玻璃用凝灰岩、水泥用凝灰岩、建築用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飾面用大理岩、建築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玻璃用大理岩)、板岩(飾面用板岩、水泥配料用板岩)、片麻岩、角閃岩、泥炭、鎂鹽、碘、溴、砷。

固體礦產探采選概論

9. 政府拆遷補償費收入購買的土地需要攤銷嗎

計入預收款,作為建工廠的資金來源。這部分5年內不交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118號,以下簡稱《通知》)
一、按照《通知》的規定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的應當是因政府行為而進行的政策性搬遷,因企業自身原因而進行的搬遷不得按照《通知》的規定執行。搬遷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應是從政府財政、土地部門直接取得的收入。對搬遷企業直接從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企業取得的補償,不屬於《通知》中所稱的政策性搬遷收入。企業因政策性搬遷而處置除土地使用權之外的其它資產取得的收入,企業所得稅的處理可以按照《通知》的規定執行。搬遷企業取得實物補償的,以簽訂補償協議時確定的公允價值確認收入。
二、搬遷企業取得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可自政府搬遷公告、文件明確的搬遷期限開始之日的次年度起,五年內暫不並入應納稅所得額,五年期滿的當年度,企業應將已實際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按照《通知》的規定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五年期滿後,因同一搬遷行為再次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應一次性全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三、從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中扣除的項目限於以下五項:購建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新的固定資產支出、購買土地使用權支出、其它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安置職工支出。除此之外的其它支出,不得從中扣除。 企業按照規定將因搬遷拆除的固定資產或其他資產報廢的損失,或安置職工的其他支出已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不得重復計入扣除。
四、搬遷企業應自取得第一筆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的年度納稅申報時,將政府搬遷文件、公告,原佔有土地已進行招、拍、掛的文件,政府確定的政策性搬遷補償收入總額以及實物補償方案、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購買土地使用權、技術改造、購置其它固定資產、安置職工計劃或立項報告等的收支預算,向其企業所得稅的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五、五年期滿的當年度,企業要將重置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購置其它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改良、進行技術改造、安置職工的實際支出計劃、立項文件等資料,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 國稅函[2009]11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規定的原則和精神,現將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明確如下: 一、本通知所稱企業政策性搬遷和處置收入,是指因政府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性原因,企業需要整體搬遷(包括部分搬遷或部分拆除)或處置相關資產而按規定標准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或處置相關資產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過市場(招標、拍賣、掛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 二、對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應按以下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一)企業根據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後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企業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或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准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後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二)企業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後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改良的固定資產,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折舊或攤銷,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四)企業從規劃搬遷次年起的五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五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處理。 三、主管稅務機關應對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和原廠土地轉讓收入加強管理。重點審核有無政府搬遷文件或公告,有無搬遷協議和搬遷計劃,有無企業技術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是否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技術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和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等

10.  礦產資源補償費的使用管理

資源補償費上繳中央金庫後,為了體現徵收補償費的目的,既要考慮到我國現行管理體制的實際情況,又要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利益,補償費徵收規定明確中央與省、直轄市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5:5的比例分成,中央與自治區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4:6的比例分成。

補償費徵收規定第11條明確礦產資源補償費納入國家預算,實行專項管理。這表明國家為建立礦產資源補償費制度,設立了專項收入,並提出了資源補償費使用的原則,即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查,尋找新的資源。由於資源補償費是中央與地方按分成比例單獨結算,因此,補償費徵收規定第11條還明確規定中央和地方所得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具體使用管理辦法,分別由中央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一、中央所得礦產資源補償費的使用管理辦法

財政部、地質礦產部和國家計委於1996年12月13日聯合頒布了《礦產資源補償費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規定,中央分成所得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於下一年度安排使用。補償費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查支出(不低於年度補償費支出預算的70%),並適當用於礦產資源保護支出和補償費徵收部門經費補助。財政部根據預算管理規定,安排本年度礦產資源補償費預算以及上述三項支出預算。補償費的使用對象為中央直屬的地質勘查單位、國有獨立礦山企業和地礦行政管理部門。使用補償費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預算和計劃,並按財政部規定編報財務報表和財務決算。財政部會同主管部門負責補償費支出的財務管理工作,並實施財政監督。三項支出如下。

1.礦產資源勘查支出

本項支出主要用於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礦種和戰略儲備需要的重大地質普查找礦工作,但不得用於基本建設、一般性詳查、勘探項目以及其他非地質項目費用。國家計委、地礦部根據財政部安排的礦產資源勘查支出預算共同組織編制礦產資源勘查項目計劃。財政部根據計劃和支出預算辦理撥款,各主管部門及項目承擔單位根據計劃組織實施。

2.礦產資源保護支出

本項支出主要用於國有礦山企業為提高礦產資源開采及回收利用水平而進行的技術改造工作。該項費用由國有礦山企業向主管部門提出礦產資源保護項目經費使用申請,由主管部門報財政部核定,並實行專款專用。

3.地礦行政管理部門經費補貼

該項補貼主要用於補助地礦行政管理的工作經費及人員經費。該項經費由國務院地礦主管部門根據本部門內有關司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上報的補助經費申請,編制地礦行政經費補助預算(附礦管經費安排情況說明)報財政部,財政部下達年度經費補助支出預算,由國務院地礦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二、地方所得礦產資源補償費的使用管理辦法

地方所得的資源補償費是指中央金庫按照補償費徵收規定的比例返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的部分。具體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從目前全國地方的立法情況看,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資源補償費徵收總額較高的省(區、市),例如山東、河北、黑龍江、河南、新疆等,資源補償費的使用在保證地質礦產管理部門行政管理工作經費的基礎上,將其餘部分用於該地區的地質勘查工作,保證地方礦業的可持續發展。

(2)資源補償費徵收總額較低的省(區、市),由於地方財政無力支付地質礦產管理部門的工作經費,因此,其返還的補償費主要用於地質礦產管理部門的行政管理工作經費,使返還的補償費在地方經濟建設和地礦行政管理中發揮作用。例如,湖北省財政廳同意將1994~1996年返還的補償費全部用於市(地)、縣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開辦和工作經費。

閱讀全文

與地質補償費是否要分期攤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