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企業的環保糾紛

企業的環保糾紛

發布時間:2022-04-17 20:14:17

⑴ 如果企業對環保局的處罰決定不服 可以有哪些法定的維權方式

第一可以申請行政調解。
第二,可以向環保局的上級機關或者是縣委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第三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維權是指維護個人或群體的合法權益。權利保護的范圍可能包括人身傷害、土地糾紛、醫療事故、婚姻、家庭和繼承等民事糾紛,以及行政和司法訴訟。「維權」一詞是指21世紀中國威權體制改革開放下形成的為公共利益和個人權利進行訴訟的文化。權利保護的范圍可能包括人身傷害、土地糾紛、醫療事故、婚姻、家庭和繼承等民事糾紛,以及行政和司法訴訟。
拓展資料:
權利保護還包括對持不同政見者基本司法訴訟權利的辯護和行使。因此,中國維權律師成為了一個危險的職業,維權運動也與中國能否也應該擁有司法獨立的相關舉措有關。在維權日,從最早的(消費者)維權日(3月15日),到沈陽(9月25日)和重慶的「農民工維權日」,以及「勞動者維權日」,華中地區和各省市都設立了不同的「維權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也舉辦了與「青少年權益保護日」相關的活動。
在維權方面,一些企業負責人也認為,由於人們習慣於將消費者定位為弱勢群體,只要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出現一點問題,無論其投訴理由是否成立,都會得到社會的廣泛同情和保護。面對消費者的投訴和責難,即使商家遭受不公正的不公,也很難說。商家的寬容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一些消費者的蠻橫行為。事實上,即使商家的產品有質量問題,也應該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如果廠家解決不了,可以找相關部門投訴。如果投訴無法解決,也可以訴諸法律。因此,我們應該有維權意識,以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⑵ 我們是一個環保生產企業,現在因為環保問題背停產怎麼辦

生產環保設備的企業≠企業本身環保
所以,
在這里,您所在的企業,不應該抱怨「有人惡意舉報」(雖然,大多數舉報背後都有利益糾紛),應該考慮的是:
到底你們符不符合環保政策和法規要求?
~~~單就你們沒有環評的情況來說,
注意,最嚴重的情況,可能是,您們根本無法補辦環評手續。
現在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到生態環境局咨詢,弄清楚到底您們的環評手續存在什麼問題,怎樣才能得到批復。

⑶ 企業環保案件會影響個人徵信嗎

您好
企業環保案件要看什麼樣的情況了,作為理財師,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您的這個環保案件裡面牽扯經濟類糾紛,那麼就會嚴重的影響您,如果您的案件不牽扯經濟糾紛的話,那麼會在名譽上有一定的影響,不過這方面的影響您可以盡量採取補救措施,應該很快可以解決的,真誠回答,希望採納!

⑷ 企業環境污染問題糾紛如何解決

需要看污染問題本身是什麼
大體上有這么幾種途徑
第一,企業關停或搬遷
第二,企業採取相應的污控措施
第三,給予補償

⑸ 企業出了環保問題現場負責人要負什麼責任

有責任的人,一、公司內主管環保的領導。二、法人代表。其他人一般沒責任。

⑹ 企業環保出了問題由誰來承擔責任

企業出責任當然是企業和相關企業負責人承擔,除非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包庇等也要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修訂)第五十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前款規定的罰款處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防治污染設施的運行成本、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違法所得等因素確定的規定執行。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第一款規定的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

(6)企業的環保糾紛擴展閱讀:

新環境保護法:

「新環法」對政府進一步明確環保責任,規定其履職不到位,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將環保責任嚴格納入法律、法制管理。

「新環法」新增對政府環保目標責任制度的要求和考核評價制度實施的規定,在總則內容中突出地方各級政府應當對當地環境質量負領導責任,而且,授權環境保護部門對未達標地區或行政區域實施區域限批政策,並且規定考核結果信息社會公開。

縣級以上政府每年向本級人代會或者其常委會就環境狀況作報告說明。包括目標完成情況等內容,接受其督查,如發生重大的環境事件應及時向本級人大常務委員會報告。「新環法」是政府履行環境保護責任、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和推動力,將會對政府環境違法和環境工作不作為起到強大的威懾影響。

新法第63條規定,違反法律規定,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評,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通過偷排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生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農葯,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有以上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知新覺:用法治手段保護生態環境

⑺ 環保問題怎麼投訴

環保問題投訴方法:
1、可撥打24小時環保投訴熱線;(網上查詢當地電話)
2、還回可以登錄環保 局答 官 方網站,進行投訴;
3、其他公眾平台投訴;
關於環境類的投訴主要是四類:

一、水體污染方面:
1、擅自排放工業廢水、醫療廢水、商業廢水和個體經營作坊的廢水嚴重污染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的;
2、向江河以及水塘、水庫、水井傾倒有毒有害的工業和生活污水造成污染的。

二、大氣污染方面:擅自排放工業廢氣、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等嚴重污染居民工作或生活環境的。

三、雜訊污染方面:
1、工業企業廠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超過國家規定排放標准並且嚴重干擾居民工作和休息的污染行為;
2、凌晨6時至22時期間建築施工作業雜訊超標並且嚴重干擾居民工作和休息的污染行為;
3、經營中的文化娛樂場所的邊界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且嚴重干擾居民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污染行為。
4、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空調器、冷卻塔等設備、設施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準的污染。

四、固體廢物污染方面:工業固體廢物污染和危險廢物污染等。

⑻ 企業環保關停怎麼補償

企業由於環保問題被責令關閉的,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對勞動者進行經濟賠償。

企業由於環保問題關停屬於《勞動合同法》中第四十四條規定第五款的用人單位別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勞動合同終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六款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該給與勞動者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8)企業的環保糾紛擴展閱讀

企業關停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⑼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如何處理

確定環境污染的損害賠償方式如下:

一、對污染損害進行定性,即確定污染物損害是否由污染引起

當企業在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或者排放較多的污染物之後,附近的農作物、經濟作物、畜禽、水域養殖等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現象。但農作物被污染物危害後產生的症狀,常與病蟲害、用肥過量或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和農葯用量不當等所產生症狀有相似之處;畜禽類、魚類污染所致損害與流行性瘟疫也往往容易混淆,難以做出准確的判斷。這時就應在當地環保部門的主持或指導下,會同各有關方面的專家進行周密的調查和細致的監測、綜合分析,確定此次受害是否由企業排污所致。

二、對污染損害的責任進行定性,即確定污染損害的責任是否在企業

根據有關環境法律法規規定,由下列原因造成污染危害,企業不承擔污染損害賠償責任:一是完全由於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並經及時採取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水污染損失的,免於承擔責任;二是污染損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者過失所引起的,第三者應當承擔責任。

如施工單位在企業進行施工時,不聽勸阻或在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未經處理向水體排放、傾倒放射性固體廢物或油類、酸液、劇毒的廢液等造成的污染危害;三是污染損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責任所引起的,如由於附近居民在應該知道污水危害的情況下,將污水引入農田進行灌溉,或擅自使用工業廢渣,或故意將污水引入養殖水域,這類情況下造成的污染危害損失,企業不承擔污染責任,可以不進行賠償。

在碰到污染損害賠償事件時,當事企業必須拿出確鑿的證據,環保部門必須掌握必要的監測數據。如果企業無法提供確鑿的證據以證明其無環境污染責任,企業就應按照自己應負的責任承擔環境損害賠償。

三、對污染損害進行定量,即對污染損害賠償數額進行合理確定

污染危害一旦確定是因企業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或企業應負有責任,企業必須承擔污染損害賠償責任。污染損害賠償的具體數額大體包括以下幾項:由於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他人的直接經濟損失或間接的經濟損失;受害者為恢復生產或為減少污染損害所支付的費用;受害者為消除污染危害所實際需要的費用。

閱讀全文

與企業的環保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