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出現醫患糾紛如何處理
出現醫患糾紛的處理方式
(一)和解
1、首先帶患者身份證,到病歷檔案室復印、封存客觀病歷(《侵權責任法》61條),然後到醫務處投訴相應的科室和醫務人員,馬上要求院方解決,時間越短醫務處准備越不充足,我方在談判中越有優勢。此時一定要給醫院以壓力。在選擇院方接待人員時,最好直接找到醫務處主任或院長解決,因為其他工作人員沒有許可權解決,只是拖延時間。如果被醫院晾在一邊,患者應立刻去區衛生局或上級衛生局進行投訴,要求行政部門介入解決。2.談判開始時,律師提出常規診療中出現的損害後果和醫務人員存在的過錯(有病歷資料和收費票據做為證據支撐)。此處對照《侵權責任法》54條---64條,《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病歷資料書寫基本規范》。經過幾輪交涉,最後律師提出賠償標准,院方還價,最後確定賠償款,我方滿意則順利解決。不滿意,則通過其它途徑解決。
談判技巧:
1、談判開始時,可以直接依據患者知情權,查看相關醫務人員的執業證。如果院方拿不出來,直接根據《執業醫師法》13,14條,追究院方和醫務人員的非法行醫責任。情節嚴重,根據《刑法》第336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或根據兜底條款《刑法》第335條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時院方會感到壓力,有利於接下來的談判。
2、如果患者在場,可以讓患者充分說明自己受到的傷害,造成的嚴重後果,並表示對醫院的失望,,把積攢的情緒宣洩出來,但一定要避免醫鬧。
3、如果主治醫務人員與患者當面對質,患者和律師一定要據理力爭,讓醫務人員心存畏懼,因為在醫療糾紛中,一般的醫務人員在常規診療中基本上都有失誤,所以當患方力爭時,醫務人員因理虧而詞窮,此時我方可取得要求高賠償數額的主動權。
4、醫務處負責談判,一般是兩伙人,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而且大多數情況,白臉的才是醫務處有許可權的人員,據理力爭白臉,不要被黑臉擾亂思路。
(二)調解
1、行政調解:主管機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第三方人民調解組織)。
醫調委做為第三方人民調解組織。協調醫患雙方的糾紛,最後確定方案,如果雙方同意調解,則順利解決,否則用其它方式解決。調解有一定的作用,但實務中調解作用還有待增強。
2、行政投訴:到醫療機構所在區、市的衛生局投訴醫療結構的違法或違規醫療行為,要求衛生局盡快解決糾紛。如果衛生局不積極解決此糾紛,還可以到省一級衛生廳投訴,並要求解決此次糾紛。
(三)民事訴訟。
主管機構:院方所在地法院管轄。
首先就是醫院派人去與患者或者其家屬協商,由於患者或者其家屬的情緒可能會比較激動,因此醫院一定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上為其考慮問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來安慰患者,如果能夠協商成功達成和解,那麼這將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⑵ 如何看待醫鬧現象及處理措施
今年以來,昆明出現了一種新的職業——「醫鬧」。他們每天穿梭於各大醫院尋找「商機」,然後採取或在醫院門前拉起橫幅,或將死者抬到醫院門診大廳等方式,向醫院索取高額賠償,他們再從中分紅。 「醫鬧」害莫大焉 「職業醫鬧」的出現給醫院、患者及社會帶來多方面的嚴重負面後果:一是開了以「惡」解決醫患糾紛的先例。 如果過激的維權方式屢屢得手,就會在社會公眾中產生以取鬧方式來維權的模仿跟進,使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二是助長了不良勢力的滋長。誰也無法逆料今天的職業「醫鬧」不會發展成明天稱霸一方的惡勢力;三是惡化了醫患之間的關系。不僅給醫務人員帶來人身傷害,而且還誘發新矛盾,激化潛在矛盾,加劇醫患之間的不信任。職業「醫鬧」暴露出來的問題告訴我們:如何創造更加和諧的醫患關系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不妨好好解剖「職業醫鬧」這個標本,以便找出更多有利於和諧社會建設的經驗。 安徽省巢湖市 丁仁 能「私了」 行規下的怪胎 醫患糾紛發生後,患者一般先尋求「私了」,其次會採取非理性維權行為,通過各種手段軟硬兼施,核心還是尋求私了,最後實在不行了才選擇公力救濟。為什麼「私了」最受作為弱勢群體的患者青睞呢? 根源在醫患之間的高度不信任關系,其集中表現在對病歷的不信任,擔心病歷受到有利於醫院利益的修改,擔心即使耗時耗錢耗人得到的鑒定從源頭上就身陷聯手同盟的陷阱。 2002年國家頒布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其中,「私了」作為一種有效的民事糾紛解決機制出現在《條例》中。但正是私了導致了「醫鬧」的出現。在極度喪失信任的心態下,在沒有法律保障和行政確認的前提下,醫患雙方的「私了」,容易變得更加不理性和偏執。 山西省太原市 高點 患者維權的次優依賴 「職業醫鬧」其實跟「職業討薪」有著某些相似之處,最終都從客觀上維護了弱者的合法權益。可以設想,如果沒有「醫鬧族」採取的非常手段,有些患者恐怕就難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採取正常途徑難以維權的受害患者,藉助「醫鬧族」的力量幫著討公道,實在是別無選擇的路徑。何況,飽經病痛折磨及經濟損失的患者們,還得把獲賠中的相當部分「分割」給「醫鬧族」呢。從成本與風險角度講,若不是患者們迫不得已,也絕不會花錢雇請「醫鬧」去「鬧」的。 我並不贊成這種「醫鬧」行為,更不希望它泛濫成風;但我又認同它在客觀上所起的積極作用。若不盡快消除明顯存在的社會弊病,就會有更多五花八門的荒唐「職業」亮相。
⑶ 怎樣正確處理醫患關系,如何避免醫患糾紛
為堵住暴力「醫鬧」橫行,我國近年頻出重拳。與法治剛性相對應版的,是制度柔性,兩者權缺一不可。解決「醫鬧」問題,「堵」只是手段之一,更重要的還是「疏」——暢通沖突處置渠道、強化調解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提高調解的效率等,如此才能確保醫患糾紛處理步入正常軌道。
預防暴力傷醫,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在政策和財政上給予支持,減輕貧困患者就醫的沉重負擔。還應該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通過立法,明確規定醫療糾紛發生後患者進行醫療糾紛救濟的途徑,減少患者救濟的程序限制,保護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⑷ 醫護人員遇到醫鬧怎麼保護自己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⑸ 怎麼解決醫患糾紛
醫患糾紛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1、雙方自願協商;2、申請人民調解;3、申請行政調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醫患雙方選擇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專門場所協商,不得影響正常醫療秩序。醫患雙方人數較多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每方代表人數不超過5人。
【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二十二條 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願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⑹ 你對醫鬧有什麼看法
在醫療活動中,醫患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即治療疾病、恢復健康。在理想的製版度設計模式下,醫師憑借自己權的技能和經驗減輕患者的傷痛,抑或延長其生命,抑或提高其生活、生命的質量,並憑借自身在醫療過程中的勞動和智力的付出而獲得應有的報酬。患者也正是基於同樣的目的,尋求並接受醫療專業人員的服務,並從中受益。因此,在醫療過程中,醫患雙方的共同敵人是傷痛和疾病本身,醫患雙方是為了共同尋求健康和實現生命延續而結成的利益共同體,或者說是為了與病痛抗爭結成的「戰友」關系。然而,目前在中國,醫患關系的上述特徵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有偏激者認為醫生們都成了一群唯利是圖、見錢眼開、乘人之危、借機敲詐者。醫患雙方由原來的利益共同體或戰友演變成冤家對頭。鑒於近幾年中國醫患關系日趨緊張,以致著名經濟學家預言,在未來的20年內,在中國社會面臨的諸多挑戰中,「醫患糾紛」將成為最為引人注目的挑戰之一。
⑺ 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的關系
出了醫療事故以後,會發生醫療糾紛。
1、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的糾紛,中國的醫療糾紛是特別不好處理的事情。
一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後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
2、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的主要醫務工作人員因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在接診運輸、登記檢查、護理治療診療等活動程序中,未盡到應有的措施和治療水平或措施不當、治療態度消極、延誤時機,告知錯誤,誤診漏診、弄虛作假錯誤干預等不良行為。
(7)醫患糾紛和醫鬧擴展閱讀:
除了由於醫療過錯和過失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並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於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
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並發症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於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
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後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⑻ 做為一名醫務人員遇到醫療糾紛該咋辦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版務職權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⑼ 「醫鬧」與醫療糾紛有什麼關系
為堵住暴力「醫鬧」橫行,我國近年頻出重拳。與法治剛性相對應的,是制度柔性回,兩者缺一答不可。解決「醫鬧」問題,「堵」只是手段之一,更重要的還是「疏」——暢通沖突處置渠道、強化調解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提高調解的效率等,如此才能確保醫患糾紛處理步入正常軌道。預防暴力傷醫,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在政策和財政上給予支持,減輕貧困患者就醫的沉重負擔。還應該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通過立法,明確規定醫療糾紛發生後患者進行醫療糾紛救濟的途徑,減少患者救濟的程序限制,保護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⑽ 如何看待醫患糾紛
一,醫療糾紛及醫療事故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近年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醫療事故的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二,分析近年來發生的各類型醫療糾紛及事故,幾乎都能從責任方面找到教訓。如工作不認真,制度不落實,說話隨便、不講技巧等。因此,我覺得要做好防範醫療糾紛工作,就必須強化各級各類人員的責任意識。
三,誰也不願意看到醫療糾紛的發生,因為醫患雙方的意願都是一致的。作為醫生,跟患者患兒一定要加強溝通,相互理解和信任。醫學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患者首先要信任並遵守醫生的囑托,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和檢查,同時了解一些疾病常識。而「醫者父母心」,醫生也要以一種和善、耐心的態度對待焦急的患者,建議作相關檢查和治療時,要向家屬交待清楚。這樣才能從主觀上防止糾紛的發生,從而保證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讓患者得到及時治療,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