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互聯網侵權假冒小結

互聯網侵權假冒小結

發布時間:2022-04-10 06:56:49

A. 打擊互聯網領域假冒偽劣侵權作文可以寫什麼事例

預防青少年犯罪教育材料
一、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特點
在犯罪主體上:一是犯罪年齡呈集中性和階段性分布,呈現低齡化傾向。2000年以來,14—16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增長率持續增高。據統計,14—16歲未成年人犯罪比率從1999年的11.42%逐年遞增至2003年的15.09%。而16—18歲的青少年犯罪率始終居高不下。二是性別分布上以男性為主,但部分地區女性青少年違法犯罪比例有所上升。三是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據2002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研究報告表明,在未成年人犯罪群體中,小學以下文化程度佔34.6%,而初中沒畢業的佔到了47.3%。四是身份比較集中。城市閑散青少年、學生等群體占相當比重。在一項針對未成年人犯罪調查中的數據顯示,閑散未成年人犯佔全部調查對象的61.2%。
在犯罪行為上:一是團伙性明顯。由於青少年主觀獨立性較弱,有渴望友情,樂於群聚,嚮往集體的心理需求。二是「五性」突出。青少年群體興趣愛好廣泛,情感豐富,常對許多人、事物和社會事件產生情緒反應,由於青少年情緒的沖動和不穩定,導致了青少年犯罪行為的盲目性、沖動性、暴力性、模仿性和偶發性。三是智能性趨向。由於青少年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和信息渠道的不斷豐富,青少年犯罪行為開始由低級、簡單、隨意向高級、高智能發展,利用計算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進行的青少年犯罪開始顯現,犯罪方式在不斷升級。
在犯罪類型上:一是從較為單一的犯罪類型向成人化犯罪類型發展。二是隨著青少年需求的廣泛化,犯罪動機、犯罪目的出現多樣化,形成了犯罪類型的多樣化,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客觀原因
從社會客觀原因看:一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假冒偽劣、欺騙欺詐活動有所蔓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以權謀私等消極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嚴重干擾社會生活;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沉渣泛起;國際敵對勢力利用各種途徑加緊對我未成年人進行思想文化滲透;社會轉型期帶來的在就業、就學等方面的諸多問題,這些無不對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二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家庭是對青少年思想影響最深、聯系最緊密的地方。有些家長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獨生子女的觀念和方法上存在誤區,給未成年人教育帶來新的問題;一些特殊群體子女缺乏應有的關愛,不良的家庭環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三是素質教育理念雖然早已提出,但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存在。學校存在的重智育輕德育以及智與育德育分離,對學校和學生的評價體系標准不夠科學,學生中厭學、輟學等問題,都是引發學生不良行為甚至違法犯罪行為的潛在因素。四是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給未成年人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的渠道。與此同時,充滿暴力與色情的網路游戲軟體對學生的誘惑,腐朽落後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過網路傳播,腐蝕未成年人的心靈,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的難度。
從個人主觀因素看:一是未成年人心理上的不穩定性。未成年人處於少年期、青年初期階段,神經系統處於不穩定狀態,其認識、感情和意志上的變化,讓他們變得容易興奮、容易沖動、容易感情用事,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他們就容易陷入青春危機。如果在某些方面出現社會化障礙,這種危機就可能演化成犯罪危機。二是生理上的不成熟性。處於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身體發育明顯加速,性機能開始成熟,這些對他們的心理、情緒、精神、行為等各方面都產生深刻的影響。由於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導致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發展上的不平衡,加上青春期知與行的差距,形成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生理因素。三是犯罪機遇因素偶發性。即誘發犯罪的最佳機遇和條件。這里是指青少年由於外界原因造成激情沖動、思想偏差、行為失范,走上違法犯罪歧途的有所增多;或被動地、不自覺地捲入到違法犯罪活動中。
三、青少年犯罪的發展過程
特別是初犯之前,總是有一些明顯的外部表現,也就是犯罪的徵兆。中小學生犯罪都有哪些前期徵兆呢?
(1)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無緣無故的下滑,不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考試時進行抄襲,對考試結果不以為然,留級也無所謂; (2)對事物的興趣開始變化,勞動懶散,上課思想不集中,而對武打、言情和低級庸俗甚至黃色的錄像、書刊和光碟甚感興趣;
(3)經常遲到、早退、曠課,厭惡學校生活,這種孩子如果與校外的不法分子或無業人員有了聯系,就會越來越不願意回家;
(4)心理方面有變化,如精神恍惚,情緒波動,舉止反常,心神不定,東張西望;
(5)對教師和家長的關心幫助表示反感,甚至懷有敵意,惡語頂撞,有時給教育者出難題,看笑話;
(6)對遵守紀律、要求進步的學生進行諷刺、挖苦和打擊,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跡或不法行為的人,把反社會的人格或行為當作是「勇敢」的表現;
(7)原本養成的生活規律出現變化,如從早起變成睡懶覺,從注意衛生變為邋裡邋遢、不修邊幅甚至骯臟,或一反常態地特別喜歡梳妝打扮;(8)道德品質起了變化,如從誠實變成愛撒謊,愛說空話、大話、假話,從謙虛變成傲慢,從斯文變成野蠻,喜歡逞能,從文明禮貌變成口吐穢言、動作粗野,或在家長、老師面前循規蹈矩,而背後卻胡作非為;
(9)結交不三不四的人,或與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結交,或拉幫結伙聚在一起甩撲克打麻將,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場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亂;
(10)過分追求物質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為習慣,如抽煙喝酒等。
四、我國懲處青少年違法犯罪規定
(一)我國刑法對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時也可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對於《刑法》規定的八種重罪必須負刑事責任。這八種罪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亡、強奸、搶劫、販毒、放火、爆炸、投毒。
(三)已滿16周歲,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五、青少年犯罪的自我預防、自我教育
(一)力行十戒
1、戒嬌(1)積極參加勞動,養成勞動習慣。(2)敢於正視挫折,提高耐性能力。
2、戒奢(1)樹立勤勞致富思想,養成節儉習慣。(2)參與家庭理財活動和社會經濟活動。
3、戒惰(1)樹立社會責任感和創業精神。(2)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勤奮實干。
4、戒驕。(1)虛心好學,不恥下問。(2)謙虛謹慎,積極進取。
5、戒貪。(1)培養正確消費觀、抵制畸形消費。(2)通過正當途徑,獲取合法權益。
6、戒散。(1)樹立紀律、法制觀念,確保規范。(2)制定學習,生活規劃,養成規律。
7、戒假。(1)誠實守信,實事求是。(2)珍惜榮譽,摒棄虛榮。
8、戒妒。(1)樹立信心,趕超他人。(2)主動交流,抒發感情。
9、戒黃。(1)學習青春期知識,提高免疫力。(2)接受性道德教育,增強抗腐力。
10、戒毒。(1)了解毒品性質和危害,提高禁毒意識。(2)克服不健康心理,培養健全人格。
(二)是自我規范,防微杜漸青少年培養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應自覺抵制有害健康成長的行為,做到「十不」:
1、不吸煙、酗酒。
2、不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3、不攜帶管制刀具
4、不強行索要財物。
5、不早戀。
6、不曠課、夜不歸宿。
7、不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8、不參與賭博或變相賭博。
9、不參看色情、淫穢讀物、音像製品等物品。
10、不做其他危害自身、他人身心健康的行為。
追問:
你將他打份完整的團日活動格式行不???
回答:
答題 中
追問:
你將他打份完整的團日活動格式行不???謝謝幫哈忙,
追問:
給個完整的吧,我要用呢,大哥幫哈忙
回答:
真沒空 你自己做吧

B. 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方式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

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各種山寨資源、非法轉載、盜版視頻等等網路侵權行為也日益增多。那麼,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方式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詳情請見閱讀下文了解。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方式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方式按照傳統的知識產權的分類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網上侵犯著作權主要方式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46條、第47條的規定,凡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有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的行為,即為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網路著作權內容侵權一般可分為三類:1、對其他網頁內容完全復制;2、雖對其他網頁的內容稍加修改,但仍然嚴重損害被抄襲網站的良好形象;3、侵權人通過技術手段偷取其他網站的數據,非法做一個和其他網站一樣的網站,嚴重侵犯其他網站的權益。二、網上侵犯商標權主要方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銷售也成為貿易的手段之一,在網路交易中,我們了解網路商品的唯一途徑就是瀏覽網頁,點擊圖片,而網路的宣傳通常難以辨別真假,而對於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仍然進行銷售,或者利用注冊商標用於商品、商品的包裝、廣告宣傳或者展覽自身產品,即以偷梁換柱的行為用來增加自己的營業收人,這是網上侵犯商標權的典型表現。網購行為的廣泛性,使得網店經營者越來越多,從電器到傢具,從服裝到配飾,應有盡有,而一些網店經營者更是公然在網路中低價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有的銷售行為甚至觸犯刑法,構成犯罪。三、網上侵犯專利權主要方式互聯網上侵犯專利權主要有下列四種表現行為:1、未經許可,在其製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專利號的;2、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專利技術的;3、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專利技術的;4、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的。

C. 網路侵權的保護措施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報《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劃定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明確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過錯認定,以及如何對網路水軍進行規制。
非法刪帖的用戶和網站承擔連帶責任
最高法新聞發言人孫軍工表示:「以非法刪帖服務為代表的互聯網灰色產業之所以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聯網技術的不對等性。」《規定》從民事責任角度對非法刪帖、網路水軍等作出規制,第十四條明確:「被侵權人與構成侵權的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達成一方支付報酬,另一方提供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服務的協議,人民法院應認定為無效。擅自篡改、刪除、屏蔽特定網路信息或者以斷開鏈接的方式阻止他人獲取網路信息,發布該信息的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接受他人委託實施該行為的,委託人與受託人承擔連帶責任。」
過錯認定更加嚴格
微博、微信等社交網路以及由此產生的自媒體發展迅猛,在信息傳播的形態上,以社交網路為媒介的轉載等二次傳播,影響巨大。針對這些特徵,《規定》第十條對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相關問題作出規定:「人民法院認定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過錯及其程度,應當綜合以下因素:(一)轉載主體所承擔的與其性質、影響范圍相適應的注意義務;(二)所轉載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權益的明顯程度;(三)對所轉載信息是否作出實質性修改,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標題,導致其與內容嚴重不符以及誤導公眾的可能性。」
個人基因、病歷等隱私不得隨意公開
《規定》第十二條作出規定:「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公開自然人基因信息、病歷資料、健康檢查資料、犯罪記錄、家庭住址、私人活動等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造成他人損害,被侵權人請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一)經自然人書面同意且在約定范圍內公開;(二)為促進社會公共利益且在必要范圍內;(三)學校、科研機構等基於公共利益為學術研究或者統計的目的,經自然人書面同意,且公開的方式不足以識別特定自然人;(四)自然人自行在網路上公開的信息或者其他已合法公開的個人信息;(五)以合法渠道獲取的個人信息;(六)法律或者行政法規另有規定。」
侵權造成財產損失最高可賠50萬元
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維權成本高,利用網路侵害他人人身權益的違法成本過低的現實,《規定》加大了被侵權人的司法保護力度。
《規定》第十八條明確規定:「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可以認定為侵權責任法第二十條規定的財產損失。合理開支包括被侵權人或者委託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具體案情,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范圍內。被侵權人因人身權益受侵害造成的財產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無法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案情在50萬元以下的范圍內確定賠償數額。」
反腐目的人肉搜索可免責
2014年10月9日,最高法院出台規定,明確約束利用網路公開他人隱私信息,包括利用互聯網進行「人肉」搜索曝光等行為。這是司法解釋第一次將個人信息上升為人格權進行保護,但為反腐利用人肉搜索公布信息可以免責。

D. 電子商務法律與實務的目錄

第1章電子商務法概論1
1.1概論1
1.1.1電子商務和法律1
1.1.2電子商務法的性質和地位2
1.2電子商務法的淵源4
1.2.1電子商務法的國際法淵源4
1.2.2電子商務的地區性法律淵源7
1.2.3電子商務的國內法淵源8
1.3電子商務法的特點和基本原則10
1.3.1電子商務法的特點10
1.3.2電子商務法的基本原則11
1.4電子商務法的主要內容12
1.4.1關於電子商務域名的規則12
1.4.2電子商務合同規則13
1.4.3私人特徵的數據和著作權的保護規則16
1.4.4關於電子證據、電子簽名和認證的規則18
1.4.5電子商務稅收規則19
1.4.6電子商務跨國糾紛的解決規則19
本章小結20
本章案例——法國政府訴Yahoo案20
思考題21
第2章電子商務法律關系22
2.1電子商務法律關系概述22
2.1.1電子商務法律關系的概念、性質與特點22
2.1.2電子商務法律關系的分類23
2.2電子商務法律關系的主體23
2.2.1電子商務交易者23
2.2.2電子商務認證機構23
2.2.3網路服務商24
2.2.4網路交易中心24
2.2.5金融機構25
2.2.6物流企業25
2.2.7電子商務監管者26
2.2.8電子商務企業的設立27
2.3電子商務法律關系的客體28
2.4電子商務法律關系的內容29
2.4.1電子商務交易法律關系的內容29
2.4.2電子認證法律關系的內容30
2.4.3網路服務商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31
2.4.4電子支付法律關系的內容34
2.4.5電子商務監管法律關系的內容35
本章小結35
本章案例——A網站銷售手機案36
思考題36
第3章電子合同的法律制度37
3.1電子合同概述37
3.1.1電子合同的概念與特點37
3.1.2電子合同的性質及其分類38
3.1.3電子合同的法律關系39
3.2電子合同的訂立41
3.2.1電子合同的書面形式41
3.2.2電子合同的法律承認42
3.2.3電子合同訂立的程序43
3.3電子合同的效力與履行48
3.3.1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48
3.3.2電子錯誤、電子代理人與合同效力49
3.3.3電子合同的履行51
本章小結53
本章案例——B網站在線購物案53
思考題54
第4章數字簽名與電子認證55
4.1電子簽名與電子認證概述55
4.1.1傳統簽名的法律內涵與性質55
4.1.2數字簽名的技術環境57
4.1.3電子認證的法律意義58
4.1.4電子認證的分類與作用59
4.2數字簽名過程與規則60
4.2.1數字簽名的特點60
4.2.2數字簽名的製作與核證過程61
4.2.3數字簽名應用步驟62
4.2.4各方當事人的基本行為規范64
4.3電子簽名的法律要求66
4.3.1電子簽名的基本要求66
4.3.2電子簽名的法定標准67
4.3.3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69
4.3.4電子簽名的使用及其效果70
4.4認證機構與數字證書71
4.4.1認證機構的設立71
4.4.2認證機構的管理73
4.4.3認證機構的證書業務規范74
4.4.4認證機構的信用規范80
4.5電子認證活動中的法律問題81
4.5.1認證機構與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81
4.5.2認證機構的風險83
4.5.3認證機構的法律責任86
本章小結88
本章案例——手機簡訊成借款證據88
思考題90
第5章電子支付與結算91
5.1電子支付概述91
5.1.1電子支付的概念及特徵91
5.1.2電子支付的形式及安全標准92
5.1.3電子支付的流程及當事人的法律關系96
5.2電子票據98
5.2.1電子票據概述98
5.2.2電子票據的法律問題102
5.3電子貨幣與網上銀行的法律規范問題105
5.3.1電子貨幣的法律問題105
5.3.2網上銀行的法律問題109
5.4電子支付(電子資金劃撥)中的法律問題112
5.4.1國內外關於電子支付的立法問題112
5.4.2電子資金劃撥當事人及其權利義務113
5.4.3電子資金劃撥過程中的法律問題115
5.5電子支付中的法律責任問題116
5.5.1電子支付中的民事責任問題116
5.5.2電子支付中的刑事責任問題120
本章小結121
本章案例——10萬元存款網上被盜案121
思考題122
第6章電子物流配送中的法律問題123
6.1電子商務物流法律制度概述123
6.1.1構建電子商務物流法律體系的必要性123
6.1.2加入WTO與我國物流法律制度的構建124
6.1.3我國物流法律制度的現狀125
6.1.4構建我國現代物流法律制度體系126
6.2物流運輸法律制度128
6.2.1運輸合同的概念128
6.2.2運輸合同的種類128
6.2.3貨運合同128
6.2.4多式聯運合同131
6.2.5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概述132
6.2.6陸路貨物運輸的法律法規132
6.3倉儲法律制度133
6.3.1倉儲合同的概念與法律特徵133
6.3.2倉儲合同的內容134
6.3.3倉儲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134
6.4配送法律制度136
6.4.1配送的概念136
6.4.2第三方物流137
6.4.3物流配送代理138
6.4.4物流配送代理的法律涵義138
6.5國際物流法律制度139
6.5.1國際物流概述139
6.5.2國際物流法律制度概述140
6.5.3國際海運規則簡介141
本章小結142
本章案例——物流合同連環案142
思考題143
第7章電子金融法144
7.1電子銀行144
7.1.1電子銀行概述144
7.1.2電子銀行的監管147
7.2電子證券151
7.2.1電子證券概述151
7.2.2電子證券業務規范152
7.2.3電子證券法律關系153
7.3電子保險155
7.3.1電子保險概述155
7.3.2電子保險業務規范157
7.3.3電子保險法律關系157
7.4電子信託158
本章小結159
本章案例——李某訴C公司股票交易委託合同糾紛案159
思考題161
第8章網路游戲中的法律問題162
8.1網路游戲服務合同162
8.1.1網路游戲服務合同的特點162
8.1.2玩家與游戲運營商的權利與義務163
8.1.3網路游戲合同的糾紛164
8.2私設伺服器(私服)166
8.2.1私服的概念166
8.2.2私服的危害166
8.2.3政府主管部門加強整治力度167
8.3外掛程序(外掛)167
8.3.1「外掛」的概念與性質167
8.3.2外掛相關方的態度169
8.3.3打擊外掛的法律問題探究170
8.3.4外掛應規范處理171
8.4網路虛擬財產的法律問題172
8.4.1網路虛擬財產的概念與形態172
8.4.2網路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172
8.4.3虛擬財產保護中的問題173
8.4.4虛擬財產糾紛的表現形式174
8.4.5虛擬財產保護的對策175
8.5網路游戲立法177
8.5.1網路游戲現行政策法規177
8.5.2網路游戲立法的思考178
8.5.3網路游戲市場的執法178
本章小結178
本章案例——首例網游私服案179
思考題179
第9章網路知識產權法律制度181
9.1網路著作權的法律保護181
9.1.1作品數字化的著作權保護181
9.1.2網路作品的傳播權保護181
9.1.3網路技術措施和權利管理信息的保護184
9.1.4網路服務提供者的義務和責任186
9.1.5計算機軟體的法律保護188
9.2網路工業產權的法律保護190
9.2.1網路專利的法律保護190
9.2.2網路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194
9.3域名的法律保護195
9.3.1域名的含義195
9.3.2域名糾紛的法律規范196
本章小結197
本章案例——鹽城網通信息網路傳播權和電影復制權侵權糾紛案198
思考題199
第10章網路人格權的法律保護200
10.1網路隱私權概述200
10.1.1隱私權的基本內容200
10.1.2網路隱私權的侵權方式202
10.1.3網路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和主體權利內容206
10.2網路個人數據用戶義務規范207
10.2.1網路個人數據收集的規范207
10.2.2網路個人信息資料的查閱208
10.2.3網路個人數據的使用與控制209
10.3網路隱私權保護的法律制度211
10.3.1網路隱私權保護模式和立法原則211
10.3.2我國網路隱私立法體系的基本結構213
10.3.3垃圾郵件的法律規制213
10.4網路名譽權的法律保護214
10.4.1名譽權的基本內容214
10.4.2網路名譽權的侵權方式215
10.4.3網路名譽權的保護與法律救濟218
本章小結219
本章案例——互聯網電子公告名譽侵權案220
思考題221
第11章電子商務市場規制222
11.1電子商務市場壟斷的法律規制222
11.1.1電子商務壟斷概述222
11.1.2電子商務市場壟斷的表現形式223
11.1.3電子商務壟斷的法律規制223
11.2電子商務不正當競爭的法律規制224
11.2.1電子商務不正當競爭的定義和特徵224
11.2.2電子商務不正當競爭的表現形式225
11.2.3電子商務不正當競爭的法律責任226
11.3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的保護226
11.3.1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消費者226
11.3.2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的特點227
11.3.3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常見被侵害的消費者權益類型227
11.3.4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228
11.4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的法律規制229
11.4.1電子商務產品質量法概述229
11.4.2電子商務信息產品質量法律規制230
11.4.3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的監督231
11.4.4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責任231
11.5電子商務網路廣告法律制度233
11.5.1電子商務網路廣告的概念及分類233
11.5.2電子商務網路廣告的特徵234
11.5.3電子商務網路廣告的相關法律問題及其規制234
11.6電子商務的行政與行業管理237
11.6.1電子商務的工商行政管理237
11.6.2電子商務的行業管理237
11.6.3電子商務的網路輿論監督238
本章小結238
本章案例——假冒偽劣商品找誰退?239
思考題239
第12章電子商務稅收240
12.1電子商務稅收概述240
12.1.1電子商務與稅收240
12.1.2電子商務稅收的特點243
12.1.3電子商務稅收的原則244
12.2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247
12.2.1電子商務稅收管轄權模式247
12.2.2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與稅源監控248
12.2.3電子商務的稅務稽查250
12.3電子商務的國際稅收252
12.3.1電子商務與國際避稅252
12.3.2電子商務的國際稅收的法律問題252
12.3.3我國對電子商務的稅收規制254
本章小結256
本章案例——騙子利用銀行時間差騙取個人所得稅256
思考題257
第13章電子商務安全法律制度258
13.1電子商務安全概述258
13.1.1電子商務安全存在的問題258
13.1.2電子商務安全的法律制度259
13.1.3電子商務安全的法律責任261
13.2電子商務的網路安全264
13.2.1網路安全的管理制度264
13.2.2我國網路安全管理機構及其職責265
13.2.3網路經營者的責任267
13.3電子商務的信息安全268
13.3.1網路信息資源的管理制度269
13.3.2網路信息的安全問題269
13.3.3網路信息安全的法律規制271
13.4電子商務的交易安全273
13.4.1電子商務交易安全概述273
13.4.2網路交易安全的技術保障機制274
13.4.3網路交易安全的法律規制275
本章小結277
本章案例278
案例一:盜竊銀行巨款的「黑客」案278
案例二:多起利用網路散布虛假恐怖信息犯罪278
思考題279
第14章電子商務犯罪280
14.1電子商務犯罪概述280
14.1.1電子商務犯罪概念與分類280
14.1.2電子商務犯罪的現狀與原因281
14.1.3電子商務犯罪構成特點284
14.2電子商務犯罪形態284
14.2.1信用卡詐騙罪284
14.2.2詐騙罪289
14.2.3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92
14.3電子商務關聯犯罪294
14.3.1電子商務關聯犯罪的概念294
14.3.2盜竊罪294
14.3.3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296
本章小結298
本章案例——「熊貓燒香」病毒案298
思考題299
第15章電子證據300
15.1電子證據概述300
15.1.1電子證據的定義300
15.1.2關於電子證據特徵的認識301
15.2電子證據的可接受性與歸類303
15.2.1電子證據的可接受性303
15.2.2電子證據的歸類305
15.3電子證據的收集與審查判斷307
15.3.1電子證據的收集307
15.3.2電子證據的審查判斷310
15.4電子證據的立法預測311
15.4.1調查歸納預測311
15.4.2類比預測312
15.4.3因果推斷預測313
本章小結314
本章案例——電子證據採用的標准315
練習題316
第16章電子商務糾紛與司法管轄317
16.1電子商務糾紛的協商與調解317
16.1.1協商解決317
16.1.2調解解決317
16.2電子商務糾紛的仲裁解決318
16.2.1仲裁解決的概念及其特點318
16.2.2仲裁的基本原則318
16.2.3仲裁協議319
16.2.4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員319
16.2.5仲裁程序320
16.2.6申請撤銷裁決320
16.2.7仲裁裁決執行321
16.2.8涉外仲裁的特別規定321
16.3電子商務糾紛的司法救濟321
16.3.1審判制度321
16.3.2民事案件的管轄322
16.3.3檢察324
16.4在線糾紛解決機制(ODR)324
16.4.1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產生的背景324
16.4.2在線糾紛解決機制(ODR)的概念324
16.4.3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的優勢324
16.4.4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的具體實踐325
16.5國際電子商務糾紛的司法管轄327
16.5.1傳統司法管轄權的基礎327
16.5.2電子商務糾紛的司法管轄328
16.5.3電子合同糾紛的管轄328
16.5.4網上侵權糾紛的管轄329
16.5.5電子商務糾紛的新司法管轄模式330
16.6國際電子商務糾紛的法律沖突331
16.6.1電子商務的國際私法問題331
16.6.2電子商務對國際私法提出的挑戰332
16.7國際電子商務糾紛的法律適用332
16.7.1電子商務糾紛法律適用的立法規制333
16.7.2解決電子商務糾紛的法律適用問題334
本章小結334
本章案例——網游外掛第一案:檢察官忙充電335
思考題336
參考文獻337

E. 網路侵權應承擔那些責任

網路侵權應承擔哪抄些責任
1、民襲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2、行政責任,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根據情節輕重處以行政罰款。
3、刑事責任,依據刑法第217條的規定,處以相應刑罰、罰金。
網路侵權構成要件
1、侵權責任包括過錯(含過錯推定)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它們的構成要件不相同。
2、《侵權責任法》第6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是關於過錯責任構成要件的規定。根據該規定,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行為的違法性、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因果關系和行為人主觀有上過錯四個方面。
3、《侵權責任法》第7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這就是關於無過錯責任構成要件的規定。根據該規定,無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侵權行為的法定性、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以及因果關系三個方面。

F. 國務院為什麼要求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的治理

以保護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為重點,嚴厲打擊利用互回聯網實施的侵答權違法犯罪。加大對銷售仿冒知名商標、涉外商標商品的查處力度,維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開展打擊網路侵權盜版專項行動。強化對網路(手機)文學、音樂、影視、游戲、動漫、軟體及含有著作權的標准類作品等重點領域的監測監管,及時發現和查處網路非法轉載等各類侵權盜版行為。依託國家版權監管平台,擴大版權重點監管范圍,將智能移動終端第三方應用程序(APP)、網路雲存儲空間、微博、微信等新型傳播方式納入版權監管。加強網上專利糾紛案件辦理和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推進網路商業方法領域發明專利保護。開展郵件、快件寄遞渠道專項執法,重點打擊進出口環節「螞蟻搬家」等各種形式的侵權行為。

G. 如何貫徹加強2017年打擊侵權假冒宣傳工作

一、聚焦重點領域,深入宣傳打擊侵權假冒執法監管行動

(一)大力宣傳重點領域治理情況。突出宣傳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治理、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整治以及軟體正版化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報道各有關部門、各地區打擊侵權假冒的措施辦法、進展成效和先進經驗。結合相關領域整治發現一批重視創新、守法誠信的企業典型,積極宣傳推廣有關創新舉措和典型事跡,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二)動態報道日常執法司法活動。跟進宣傳質量執法監管、寄遞環節安全管理、無害化銷毀等行動,充分展示維護民眾生命健康、財產安全、環境保護的舉措和成效。深入報道各地知識產權執法維權行動,營造重視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保護的濃厚氛圍。大力宣傳知識產權審判體制改革和知識產權法院在強化司法保護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三)突出展示執法協調聯動成效。深入挖掘宣傳全面推進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協作進展情況,及時總結推廣長三角、京津冀、泛珠三角地區開展區域間、部門間執法協作的經驗做法。大力宣傳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建設和信息系統應用、社會共治等工作進展,深入報道執法監管部門與企業、社會組織互動合作、共同治理侵權假冒的進展和成效。

(四)積極宣介國際交流合作成果。廣泛宣傳「中國製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開展情況和進出口、重點專業市場、跨境電子商務等環節侵權假冒治理的成效,深入報道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合作打擊侵權假冒的成就,充分展示「清風」行動在促進我國外貿優進優出方面的作用,維護「中國製造」的良好形象。

二、著眼社會關切,積極做好政策案例解讀和輿情應對

(一)做好法規政策解讀。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打擊侵權假冒政策精神和法規制度,進一步講清打擊侵權假冒對於推進依法治國、深化供結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深入解讀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相關法律法規制修訂和實施情況,積極闡釋各級政府和部門出台的相關政策文件,增進全社會對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法律意識和政策理解。

(二)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圍繞重要時點、節點,集中曝光一批侵權假冒典型案例和違法企業,通過以案釋法、現場說法等鮮活方式,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集中宣傳一批產生廣泛影響、具有較強代表性的打擊侵權假冒集群戰役,形成強大輿論震懾效應和高壓態勢。深入剖析互聯網領域侵權售假行為的新手段、新動向,普及識假辨假知識,提高消費者的維權能力。

(三)加強輿情分析應對。密切跟蹤關注媒體報道和網路輿論,加強輿情監測研判,及時協調相關部門會商研判熱點問題,提前擬定宣傳要點和應對口徑。採取專家訪談、媒體解讀、信息發布等多種形式,及時回應社會各界關切。對於監測到的侵權假冒重要輿情和突發熱點問題,及時上報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創新方式方法,多措並舉提升宣傳質量效益

(一)用好傳統媒體。充分發揮各地電台、電視台、報刊等宣傳主陣地作用,開設專題專欄,動態報道打假動態,准確解讀政策措施、深入報道工作成績。結合打擊侵權假冒重點工作部署、重要活動開展和重要文件出台,撰寫發布新聞通稿,組織開展專家訪談和媒體解讀。及時向媒體提供報道線索,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國內外主流媒體記者聯合採訪,在實地參觀、一線報道中展示我國政府打擊侵權假冒的決心和成效。

(二)拓展新興媒體。積極利用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技術,擴大宣傳覆蓋面,增強宣傳效果。充分發揮「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網」網站群作用,及時更新充實地方站內容,動態反映工作進展,提升網站整體影響力,增強信息的時效性。

(三)開展新聞發布。綜合利用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新聞發布渠道,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或媒體通氣會,向國內外通報本地區本部門打擊侵權假冒階段性成果。對於打擊侵權假冒重大戰役、重要活動,要做好宣傳的統籌謀劃,事前向媒體發布預告信息,事後公布進展成效。

(四)制發宣傳材料。結合工作實踐,製作發放一批反映本地區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成就的宣傳材料。有條件的地方可籌劃製作反映十八大以來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成就的電子和音像宣傳品,講好中國打假故事,傳播好中國打假聲音,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H. 什麼是網路侵權,網路侵權的行為都有哪些

網路侵權是指在網路環境下所發生的侵權行為。所謂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的系統。
網路侵權是知識侵權的一種形式,網路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人損害行為。
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侵害人格權。主要表現為:
1.盜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權;
2.未經許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權;
3.發表攻擊、誹謗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譽權;
4.非法侵人他人電腦、非法截取他人傳輸的信息、擅自披露他人個人信息、大量發送垃圾郵件,侵害隱私權。日益發達的網路在一定程度上對於社會不文明、不道德現象起到了譴責的作用,但由於缺乏必要法律規范約束,人肉搜索行為是否合法?網路信息被泄漏如何判定?
《侵權責任法》首次規定網路侵權責任。該規定其後還明確,網路用戶、網路服務商利用網路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並規定處理原則,填補了網路侵犯他人名譽權行為的空白。典型案例:前不久,一個鄭州警方掃黃的帖子在網上流傳,有多張現場查處涉黃場所的照片和一段視頻。在網路盛行的時代,公眾合法權利如何保護?網路作為傳播媒介該如何監管?眾所周知,本案中視頻和照片涉及隱私權,網友在明知的情況下仍公開發布,網站對此知情卻不採取任何措施。
對於此種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網友和網站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I. 網路侵權的類型有哪些

你好,
網路侵來權是指在網路環境源下所發生的侵權行為。所謂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的系統。
網路侵權是知識侵權的一種形式,網路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人損害行為。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J. 近年來,由於網路知識產權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愈演愈烈,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及措施

:(1)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①盜版猖獗是網路知識產權侵犯的主流;②互聯網:從「免費」到「版權保護」;③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仍在繼續;④法律對網路知識產權保護范圍擴大化;⑤法律權威在網路上的弱勢化。(2)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①提高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識。具體做到:學會利用知識產權規則保護自己,樹立「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保護自己知識產權,利用知識產權制度參與競爭」的意識,創造、運用、管理好知識產權;當個人權益受到侵害時,積極地運用知識產權法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②向全社會普法。向全社會普及網路知識產權的基本知識,使網路知識產權保護上升至社會層面,引起社會各階層的重視,加快建立民間監督組織,做好相關咨詢工作,並對網路知識產權的保護進行有效監督,同時加大對侵犯網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③完善有關法律體系,加強司法保護。針對網路的特點專門立法,填補原有法律漏洞;明確並重新界定網路知識產權糾紛各方當事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參照國際法規和慣例出台新的司法解釋;採取相應的措施制裁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並對行為的嚴重後果採取全面賠償原則;使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有法可依。當網路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時,能夠運用有力的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依法制裁網路侵權行為,使網路知識產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④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應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借鑒發達國家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和做法,取長補短,使我國相關法規與國際接軌。在處理網路知識產權糾紛時,加強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溝通與合作,有效打擊侵犯網路知識產權的行為,維護網路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益,為世界范圍內的網路知識產權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侵權假冒小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