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產品質量問題的舉證,有沒有相關法律啊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可以去消費者協會去投訴,另根據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二條 消費者內有權就產品質量容問題向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申訴。若打算向法院提起訴訟,可向法院申請委託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對有關產品質量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可作為證據進行舉示。
❷ 產品質量責任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是怎樣的
司法實踐中產品責任的舉證責任的分配是:
1、受害人的舉證責任。受害人舉證的事項包括受到的傷害、產品缺陷存在、使用了缺陷產品、傷害是使用缺陷產品造成的、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等。
2、生產者的舉證責任。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證據規則的規定產品責任糾紛生產者應當對免責事項負有舉證責任。
產品責任是無過錯責任,但不是絕對責任。生產者的責任是否免除還要看其他法律的規定,生產者不承擔產品責任的情形主要有:生產者能夠證明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生產者能夠證明將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上不存在的;生產者能夠證明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3、銷售者的免責舉證責任。銷售者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因此,其只要舉證產品缺陷是:產品自身存在的,而非其過錯造成的;產品的生產者是誰是明確的,銷售者的免責舉證就可以完成。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❸ 買賣合同糾紛,買方拒絕支付貨款,理由是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對於質量問題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你好,關於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的舉證責任,由受害人就產品侵權的構成要件進行舉證,即對專產屬品存在缺陷、使用缺陷產品導致損害以及產品缺陷與損害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進行證明。受害人如能證明產品存在缺陷、使用缺陷產品造成了損害以及缺陷產品與損害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則產品侵權責任得以確立。生產者或銷售者則就法定免責事由舉證,如不能證明免責事由存在,則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法定免責事由有:(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也就是說先由買方就侵權的構成要件進行舉證,在其舉證完成之後,由賣方就法定免責事由進行舉證,如果不能證明存在免責事由,則要承擔產品侵權責任。
❹ 關於產品質量問題的舉證責任鑒定,鑒定費應由誰承當
1.鑒定費由敗訴方承擔;
2.區分人為損壞,還是內在質量;
3.區分外觀質量,還是內在質量;
4.區分保內質量問題,還是保外質量問題;
5.建議做質量鑒定。
6.結合驗收,質保期等綜合考慮。
❺ 產品侵權糾紛案件中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產品質量是否存在缺陷,是決定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是否承擔侵權責任的關鍵因素。但是,在產品質量侵權糾紛中,究竟是由原告就產品質量存在缺陷進行舉證,還是應當由被告就產品質量不存在缺陷進行舉證,有許多爭論。有人認為在產品質量侵權糾紛中,應當由被告就其提供的產品不存在缺陷進行舉證,如果被告不能證明其產品是合格的,就應當認定存在缺陷,其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許多人包括有些律師在這一問題上都持同樣的觀點。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並沒有規定,對於產品質量侵權案件由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就其生產或者銷售的產品不存在質量問題舉證,該解釋只是規定,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關於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分配,應當結合《民事訴訟法》和民事實體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確定。《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即我們通常所講的「誰主張,誰舉證」。這是關於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一條規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這一規定才體現出了舉證責任的真正內涵,從此也可以看出舉證責任的分配並不是由訴訟法完成的。訴訟法中的舉證責任僅僅上是一種證據提出責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舉證責任。舉證責任的真諦在於,在案件事實真偽不明時應當由哪一方承擔敗訴的責任。這種責任的分配實際上在實體法中已經完成,訴訟法只不過對其進行了適當的明確和補充而已。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應當按照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進行分配,即由主張符合法律行為構成要件的當事人,就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進行舉證。在侵權案件中,當然應當由原告就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進行舉證。只不過為了公平起見,訴訟法規則對幾類特殊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的某些個別要件的責任分配進行了倒置。例如:醫療侵權糾紛中的三個構成要件(一)醫療過錯,(二)損害事實,(三)因果關系。按照正常分配原則,應當由原告就這三個構成要件進行舉證。因此類案件的特殊性,民事訴訟法才將其中的兩個要件進行倒置分配給了被告,即由被告就不存在醫療過錯和不存在因果關系進行舉證。除了《證據規則》第四條規定的幾類特殊情況外,均應當由主張符合法律行為構成要件的當事人對要件構成承擔舉證責任。我們現在看一下在產品侵權糾紛中《證據規則》第四條第六款是如何規定的「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從該規定可以看出,《證據規則》並沒有將產品侵權案件的任何一個構成要件分配給被告,即沒有規定由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就產品不存在缺陷以及產品缺陷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而法律規定的三個免責事由的舉證責任,實際上《產品質量法》已經做出了明確的分配。因此,產品質量侵權案件中舉證責任的倒置,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倒置。因此,在產品侵權案件中,首先應當由原告就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進行舉證,在原告完成舉證的前提下,由被告就法定的免責事由進行舉證。如果原告連基本的舉證義務都沒有完成,即使被告沒有證明法定的免責事由,也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當事人要打產品質量侵權糾紛官司,就應當准備充足的證據,在事故發生後,應當妥善保存證據,必要時及時申請法院對產品質量進行鑒定。否則很可能遭受敗訴的結果。
❻ 商品房主體質量問題舉證責任
對於房屋主體結構及基本性能是否合格應由出賣人提交相關部門的驗收結論作為依據版,此層面的舉證權應嚴格依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完成;對於其他質量問題則由出賣人通過提供相關材料甚至申請鑒定的方式達到證明的目的,同時可約定因此而導致的房屋交接合理遲延,出賣人不承擔責任。
在費用支付上:為衡平雙方利益,一方面要求出賣人墊付全部舉證費用,但應允許在出賣人申請特別鑒定並最終證明自身無過錯(房屋符合相關要求)時,要求買受人合理補償由此而多支出的費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
1、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從技術角度看,所謂「主體結構」是指房屋的主要構件相互連接、作用的平面或空間構成體。依法及行業規定,其必須具備符合技術要求的強度、韌性和穩定性,以確保承受建築物本身的各種載荷。如:地基、承重牆等部位出現結構性迸裂、傾斜、坍塌等問題,即為主體結構存在問題。
2、在履行中,由於主體結構質量問題直接關繫到使用的安全性,而且修復不可能或成本甚巨,不能實現合同之根本目的,買受人一般會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
❼ 產品質量法中,對於缺陷產品適用的是嚴格責任,對於產品缺陷舉證責任在哪一方
產品缺陷造成的損害由消費都承擔舉證責任。產品缺陷問題由生產企業承擔舉證責任。
❽ 產品質量侵權舉證責任包括哪些
因
產品抄質量責任
糾紛,實行
舉證責任倒置
,即原告只須證明其損害是由於產品有缺陷所致就可以提出賠償,而被告是否有過錯,由被告自己舉證。但這並不意味著原告在產品質量責任糾紛中不負任何舉證責任,原告要想獲得賠償,必須舉證其有財產、
人身損害
的事實,還要舉證其損害是因產品有缺陷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