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學生校外兼職過程中常見的侵權問題
(一) 勞動合同遭拒簽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簽訂的規定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書面合同, 合同內容直接關系勞動者的自身權益。由於在校大學生兼職勞動者身份並未明確, 用人單位為了規避風險, 通常採取迴避勞動合同的方式。節假日是校外兼職勞動權益受侵害事件的多發期。
(二) 超時用工無補償
《勞動合同法》規定, 全日制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以8小時為限, 非全日制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然而, 很多用人單位在該規定上屢屢越界。調查顯示, 從事兼職工作的在校大學生, 工作時間幾乎都超過8小時, 且並未獲得額外的報酬, 更沒有享受節假日2~3倍的加班工資。
(三) 剋扣工資常發生
剋扣工資現象在校外兼職中的發生率較高。剋扣工資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另一種是採用各種方式剋扣工資,不給付任何勞動報酬等。
(四) 中介詐騙錢財
據報道, 山西某高校學生通過中介尋求了抄寫員一職, 交納了300元中介費和500元稿件保密押金後開始工作。但是, 在完成工作準備上交抄寫稿件時, 中介及中介負責人的電話已無法接通。
(五) 收取押金拒歸還
有些用人單位利用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弱點, 巧立名目向其收取培訓費、體檢費、工裝押金等費用, 甚至扣押學生證及身份證等, 待用工結束後, 往往又以各種理由不予退還押金。《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明確規定:“禁止用人單位實施扣押勞動者身份證件、向其收取財物或者要求其提供擔保等違法行為。”但是, 大學生往往對上述遭遇束手無策, 因此屢遭侵害。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大學生兼職中的常見侵權問題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本平台,小編將會做及時的整理與發布,記得及時查看哦!
B. 侵犯著作權的主體是特殊主體,正確嗎
犯罪特殊主體,是指具有一般犯罪主體所要求的成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某些犯罪所要求的特定身份作為其構成要件的自然人主體。是「一般主體\"的對稱。
從一般意義上講,身份是指人的出身、地位和資格,是指人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的地位,因而人人皆有身份。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有其獨特的含義。按照刑法理論中較為通行的主張,所謂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規定的影響行為人刑事責任的行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資格、地位或狀態,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關押的罪犯、男女、親屬等。這些特殊身份不是自然人犯罪主體的一般要件,而只是某些犯罪的自然人主體必須具備的要件。
以主體是否要求以特定身份為要件,自然人犯罪主體分為一般主體與特殊主體。刑法規定不要求以特殊身份作為要件的主體,稱為一般主體;刑法規定以特殊身份作為要件的主體,稱為特殊主體。在刑法理論上,通常還將以特殊身份作為主體構成要件或者刑罰加減根據的犯罪稱為身份犯。身份犯可以分為真正身份犯與不真正身份犯。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為主體要件,無此特殊身份則犯罪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犯罪。例如,現行刑法典第109條規定的叛逃罪的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此,如果行為人不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其行為就不可能成立叛逃罪。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響定罪但影響量刑的犯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行為人不具有特殊身份,犯罪也成立;如果行為人具有這種身份,則刑罰的科處就比不具有這種身份的人要重或輕一些。例如,現行刑法典第243條誣告陷害罪的主體,不要求以特殊身份為要件,即任何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但是,如果主體具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依照刑法典第243條第2款的規定,則應從重處罰。換言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雖然不是誣告陷害罪的主體要件,但這種特殊身份卻是誣告陷害罪從重處罰的根據。
C. 刑訴中特殊身份的人的迴避
與被告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被告人的親屬,被告人的朋友,以及法院認為需要迴避的人
D. 關於犯罪對象和犯罪客體
從廣義上講,這種理解可以說是正確的。但是從刑法學專業的角度分析,這種理解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首先,說犯罪客體,犯罪客體的概念伴隨的是傳統刑法的犯罪構成理論,也就是犯罪構成四要件學說。這個學說主張一個行為要構成犯罪必須具備「犯罪主體、主觀方面、犯罪客體、客觀方面」四分要素。
其次,說犯罪對象,按照四要件理論,犯罪對象應歸於「客觀方面」項目之下,屬於下位概念。將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一起並列討論,顯得層次混亂。(當然,這只是小問題)
再次、認為「女人」是犯罪對象的說法不準確,犯罪對象指的是「法益」,本案中可以認為犯罪對象是「人」、或者「人的生命權」比較貼切。(當然,具體到本案,認為是女人,也不能說是錯誤)
最後,最重要的是當今刑法理論,四要件學說基本已經被淘汰。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也很少有人提了。
刑法學理論界多主張兩階層的犯罪構成理論。即:違法類型的構成要件要素和責任類型的構成要件要素。
按照行為和責任二分的新理論來看,「犯罪對象」這個概念已經被「行為對象」所取代。所以本案例可以做如下分析:
1、從違法性層面分析:
本案的危害行為是:殺人行為
行為對象是:人或人的生命健康權
危害結果是:造成了人的死亡
行為與結果存在因果關系、自然人是否具備特殊身份,是否構成單位犯罪,是否有違法性排除事由等等。
2、從有責性層面分析
本案主觀上是故意還是過失等等。
這樣分析條理比較清楚。
希望可以幫到你。如還有問題歡迎私信交流
E. 女方有第三者男方可不可以告第三者要什麼證據
1、第三者主觀存有過錯。如,明知其行為侵犯了對方配偶利益仍為之。若第三者的行為是在不知對方有配偶的情況下而為,如知道將不會為之時,則這種過失行為不構成侵權。2、客觀方面第三者實施違法行為。配偶權為特定婚姻關系中夫妻相互享有的權利,任何不具有這種特殊身份的人都負有不得侵犯的義務,而第三者因主觀過錯而與有配偶者發生的重婚、同居、通姦等行為顯然違反了該法定義務,這就構成了違法行為。3、無過錯配偶方有損害後果。第三者侵犯合法婚姻關系的行為直接侵犯了無過錯配偶所獨享的配偶權,並極可能導致夫妻感情破裂,致使夫妻相互扶養、幫助等權利落空,造成無過錯配偶精神痛苦和感情創傷。4、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第三者侵害配偶權的行為會破壞婚姻關系。但有些第三者以其插足的婚姻關系本身已經沒有愛情為由,辯稱自己沒有侵權,而是追求愛情自由。筆者認為有些婚姻沒有愛情是因為其經過婚姻的磨練已上升為親情,而且只要婚姻關系存在,配偶權就應受到法律保護,無論何種原因只要是危害該權利的行為,且產生了損害結果的,侵權人都應當承擔一定法律責任。第三者行為不是婚姻不穩定的結果,而是造成婚姻不穩定的原因。
F. 以特殊身份為主體的故意犯罪,不要求行為人認識到自己具有特殊身份。例如,貪污罪的成立不要求行為人認識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身份犯有要求認識自己的特殊身份。</p><p>如果不能認識到自己的特殊身份,就沒有義務履行自己的身份職責。
缺乏期待可能性
G. 犯罪的主客體怎麼判斷
簡單的說犯罪主體就是指的犯罪的人或單位是誰,犯罪客體就是指犯罪行為侵犯、侵害的對象是誰。下面是詳細解答,有空可仔細看看。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並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特殊主體特殊主體是指具有某種特定身份、對其犯罪主體資格有重要影響的犯罪主體。特定身份可以分為:
1、自然身份與法定身份。自然身份,是指人因自然因素賦予而形成的身份。例如,基於性別形成的事實可有男女之分,有的犯罪如強奸罪一般僅男性可以成為犯罪的主體。法定身份,是指人基於法律賦予而形成的身份。如軍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司法工作人員等等。
2、定罪身份與量刑身份。定罪身份,是指決定刑事責任存在的身份,又稱犯罪構成要件身份。此種身份是某些具體犯罪構成中犯罪主體要件的必備要素。量刑身份,是指影響刑事責任程度的身份,又稱刑罰加減身份。此種身份雖然不影響刑事責任的存在與否,但影響刑事責任的大小,表現為從重、從輕、減輕甚至免除處罰的根據。一、犯罪客體的概念
任何一種犯罪,不論其表現形式如何,都要侵害一定的客體。如果某種行為沒有或者不可能侵害任何客體,就不能構成犯罪。
我們認為,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根據這一概念,我國刑法理論中的犯罪客體包括以下內容:
1.犯罪客體是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2.犯罪客體是我國刑法中所保護的社會關系。
3.犯罪客體是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
犯罪客體是構成犯罪的必備要件,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准確地把握犯罪客體的性質,就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國刑法在一些法律條文中直接對犯罪客體作了明確規定。然而,我國刑法在大多數條文中,是採取其他一些方式來表示犯罪客體的。
(1)有些條文通過一定的物質表現來指明犯罪客體。
(2)有些條文通過指出被侵犯的社會關系的主體來表明犯罪客體。
(3)有些條文通過指出對調整一定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違反來說明犯罪客體。
(4)有些條文通過對某種危害行為的描述來表明犯罪客體。
從上述所見,在刑法分則沒有明確規定犯罪客體的條文中,並不是沒有犯罪客體,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各種犯罪的社會政治內容和法律特徵,就能對犯罪客體作出准確的理解。
二、犯罪客體的種類
為了深入分析和理解犯罪客體的作用和意義,根據犯罪所侵害的社會關系范圍的不同,可以將犯罪客體分為一般客體、同類客體和直接客體。
1.一般客體,亦稱共同客體。這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害的客體。在我國,犯罪的一般客體,就是刑法所保護的作為整體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犯罪的一般客體揭示了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質。說明了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的社會政治屬性及我國刑法同犯罪作斗爭的必要性。
2.同類客體,亦稱分類客體。也就是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同類客體說明了某一類犯罪所侵犯的社會關系的某種共同特點。
研究犯罪同類客體有兩個重要意義:
(1)犯罪同類客體原理是建立我國刑法分則體系的重要理論根據。我國刑法分則就是根據犯罪侵犯的同類客體,將犯罪歸納為十類,從而形成了完整的刑法分則的科學體系。
(2)犯罪同類客體原理能夠幫助司法工作人員,把各式各樣的犯罪行為,從性質上和社會危害性程度上互相區分開來,從而有助於正確地定罪和適用刑罰。
3.直接客體,這是指某一具體犯罪直接侵害的客體,也就是指刑法所保護原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具體部分。在實際案件中的犯罪都是具體的,一個犯罪行為不可能使社會關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侵害,而只能侵害某一具體的社會關系。這種具體犯罪侵害了什麼具體的社會關系,就是由犯罪直接客體所揭示的。
犯罪現象是十分復雜的,一個犯罪所能夠直接著侵犯的具體社會關系,也呈現出十分復雜的情況。為了深入研究我國刑法對犯罪的規定,准確認定犯罪,我們根據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體社會關系的個數,可以把犯罪客體分為簡單客體和復雜客體。
簡單客體,又稱單一客體,是指一種犯罪直接侵犯的客體中只包括一種具體的社會關系。
復雜客體,是指一種犯罪直接侵犯的客體包括了兩種以上的具體社會關系。在復雜客體中,立法機關會根據國家的具體國情,將被侵害的各種社會關系分為主要客體與次要客體,然後根據主要客體的性質進行分類,將該種犯罪列入有關的章中。
三、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
犯罪客體是我國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犯罪對象是危害社會行為所直接作用的物或者人,其中,物是具體社會關系的物質表現;人是社會關系的主體。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聯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犯罪對象是社會關系存在的前提和條件,是犯罪客體的物質載體或者主體承擔者。
2.犯罪對象在不同的場合會表現為不同的犯罪客體,不同的犯罪對象在一定的場合也不能表現為相同的犯罪客體。
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兩點:
1.犯罪客體是任何犯罪構成的必備要件,能夠決定犯罪的性質,而犯罪對象則不一定具有這種法律屬性。
2.任何犯罪都要使一定的犯罪客體受到侵害,而犯罪對象則不一定受到損害。
實踐證明,正確認識犯罪對象和犯罪客體的聯系與區別,有助於我們分清各種犯罪對象中體現的犯罪客體的性質,這對於我們防止將犯罪對象誤認為犯罪主體,混淆各種犯罪的區別,都有重要意義。
H. 1999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 幾類民事案件的處理意見 的通知 完整內容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幾類民事案件的處理意見》的通知
(滬高法[1999]528號)
第一、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各區、縣人民法院:
1999年7月23日,本市召開了《全市民事審判質量講評會》,會議針對當前民事審判中需要明確的問題進行了研究討論,對一些具體問題達成了比較一致的認識,形成了《幾類民事案件的處理意見》。該意見於1999年9月15日由我院審判委員會第48次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供你們在審判時參考執行,同時請你們將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及時報告我院。
幾類民事案件的處理意見
目前新類型民事案件大量涌現,由於立法的相對滯後性和某些法律規定過於原則,缺乏操作性,給審判實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鑒此,在國家和地方立法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釋明確之前,我們對以下幾類民事案件的處理暫先提出如下意見,供參照實施。
一、精神損害賠償
目前法律對精神損害賠償適用范圍,賠與不賠的尺度,賠多賠少的標准等缺乏統一明確的規定,實踐部門認識也不盡一致,法律權威性和社會效果不好,我們認為:
1.精神損害賠償具有補償性與懲罰性雙重特徵。公民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生命健康等權利遭到侵害時,必然會造成財產上的損失。同時也會導致精神上的創傷,引起痛苦等感受,運用法律手段,尤其是民事救濟手段,責令侵害人向受害人支付一定數額的賠償費,能使受害人精神上得到安慰,物質上得到補償,同時責令侵害人支付一定的賠償費也是對侵害人應有的制裁,能夠使其從錯誤中汲取教訓,遵紀守法,尊重他人,如果偏重於其中一項而忽視了另一項,那麼對於公民的保護就是不完整的,不充分的。
2.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不應隨意擴大。從目前《民法通則》第120條和最高法院公布的案例看,法律和司法解釋明確可予精神損害賠償的案件僅限於對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生命健康權五項權利造成侵害而引發的案件,對於侵犯公民其它人身權利的,法律、司法解釋均未明確。因此,我們傾向於在法律、司法解釋允許的范圍內給予當事人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法律不明確的,先不考慮。
至於在一些相鄰糾紛、合同糾紛案件中,當事人提出諸如噪音污染引起精神焦慮,合同期待利益喪失引起精神痛苦等損害賠償請求的,一是沒有法律依據;二是後果一般不嚴重;三是通過責令停止侵害或賠償經濟損失等其他民事救濟手段足以彌補損害,所以此類糾紛一般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
3.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人一般僅限於受害人本人,只有當侵權行為致本人死亡時才可由其直系親屬行使。在公民人身權利遭受侵害時最痛苦的通常應是受害人本人,其他人的擔憂、悲傷、焦慮等精神反應都是建立在受害人本人的痛苦、憤怒、失落等情緒之上的,並會隨著本人生理、心理活動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如果受害人本人的精神權利得到了補償,其他人的精神反應也會減弱。而當侵權行為致受害人死亡的情況下,由於受害人已不可能得到物質補償和精神利益補償,與他生活密切相關的直系親屬如果也不能獲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的話,那麼他所產生的對親人遭受痛苦的同情及自己失去親人的悲哀等精神創傷就會疊加卻無法彌補,這是不公平的。所以應當允許受害人的直系親屬在侵權行為致受害人本人死亡時,獨立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直系親屬有多人的,賠償金在多人中平分。
4.是否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應視具體案情確定。《民法通則》第120條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條文中用的是「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的表述,說明對於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存在著或然性,如果侵權行為手段、方式不惡劣,受害人的損害程度不嚴重,社會影響不大,或者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不深,用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性民事責任方式或者收繳非法所得等民事責任制裁方式足以填補損害,撫慰受害人並制裁違法行為的,可以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
5.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不能脫離國情。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應當在受害人主張的范圍內酌定。人民法院無權責令加害人承擔超出受害人主張范圍的賠償數額。至於具體的數額除了要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的手段、方式,受害人的損害程度,侵權行為的社會影響等因素外,還應當與當地居民的實際生活水平相適應,盲目地追求高額賠償而不加以限制,只會貶低精神損害賠償的意義,誤導人們追求不當利益。因此我們考慮就目前上海市實際生活水平而言,精神損害賠償額以一般最高不超過人民幣5萬元為宜(上海人均GDP的二倍),不考慮外國人與本國人、法人與自然人、獲利與未獲利情況。因為精神損害賠償雖有對精神利益進行補償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一種加罰措施,受害人的其他損失可以通過經濟賠償彌補,加害人的獲利也可以通過制裁方式收繳,侵權人和受害人的特殊身份不應成為確定賠償額的因素。當然如果加害行為特別惡劣,受害人的損害程度特別嚴重或者社會影響特別大,需要提高賠償額的話,也可以適當提高,但為謹慎和統一起見,判決前須報高院民庭復核。
二、人身損害賠償
1.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問題。《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等是處理人身傷害案件常用的幾個法律、法規。
其中兩個「處理辦法」雖為行政法規,但內容與《民法通則》中規定的侵害他人身體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三者之間並不矛盾。因此法院在審理相關案件時,應當依照《民法通則》、《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綜合運用,妥善處理。
2.人身損害案件的賠償標准。人身損害案件按什麼標准進行賠償是審判實踐中的又一難點。現行的法律、法規中制定的賠償標准存在著一些差異。《民法通則》、《消法》比較原則,只有賠償項目,沒有具體的賠償標准;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意見》第146條雖規定了「侵害他人身體致使其喪失全部或部分勞動能力的,賠償的生活補助費一般應補足到不低於「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的標准。」但其中的「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標准」又很難把握。市統計局、民政局每年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均沒有基本生活費的統計參考值,而他們列出的「最低生活保障線,居民平均生活費,貧困扶助線」數據與基本生活費相比,似乎又有區別。《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等實行的又是限額補償的辦法。
在《民法通則》缺乏具體賠償標準的情況下,我們意見可以參照相關的其他法律法規確定的計算期限和計算方式,《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中用的是「當地居民平均生活費」標准,這一標準是在統計居民年消費額的基礎上得出的,反映的是居民的年消費狀況,對此統計局每年公布參考值。與其他兩項指標相比,這一數據更接近居民的實際生活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更有利於最大限度地保護受害人的利益。
3.學校在未成年學生傷害事故賠償糾紛中的責任。
(1) 學校對在校的未成年人負有管理責任,非監護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其年齡、智力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在校學習和生活期間,學校應承擔對他們進行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責任,但是學校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因為,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0條規定:學校等只有在「單位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顯然與民法上的監護責任有別,監護人責任並不以監護人的「過錯」為構成條件。因此學校責任僅僅是管理上的,而非監護性質。
(2) 對傷害事故,學校承擔過錯責任。
確定學校在未成年人傷害賠償案件中的過錯責任,首先要以學校具有應當履行的特定職責為前提,學校違反了該職責,就應承擔過錯責任;其次還應看學校是否盡到了注意義務,應該注意卻未注意的,應承擔責任;最後學校作為未成年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有義務保證學校設施的安全、可靠,如果設施存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可能,並發生傷害情況的,就應承擔過錯責任。第三人或者受害學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學校的民事責任。
(3) 當事人對損害都沒有過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按公平責任原則,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存在過錯是學校承擔責任的前提,但並不意味著排斥公平責任原則,在一定范圍內適用公平責任原則,不但是合理的、必要的,而且還能起到補充、完善過錯責任原則的作用。
(4)賠償標准《民法通則》有規定的,按《民法通則》規定處理,《民法通則》不明確的,參照其他損害賠償法律法規。
三、消費者權益糾紛
1.《消法》第49條的適用。從立法精神來看,《消法》立足於保護消費者權益。如果機械地理解「消費者」的概念,考察消費者購物動機,很容易給已實施欺詐行為的商家以口實。這不僅不能體現《消法》特別保護消費者的立法精神,也會削弱《消法》在打擊假冒偽劣商品方面的作用。《消法》第49條首開懲罰性賠償制度之先河,就是鼓勵人們與制假賣假的製造者和銷售者、服務者進行斗爭。因此,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無論是知假也好不知假也好,凡是確認經營者構成欺詐的,就應當適用《消法》第49條,給購買人以加倍賠償。
2.個人向開發商購買房產傾向不適用《消法》。傾向認為,房屋買賣不同於一般的消費品買賣。房屋為不動產,房地產管理法有很多特別規定(如登記、過戶等等),故房屋買賣應適用房地產法。
3.患者與醫療機構之間的糾紛一般不宜適用《消法》。醫療機構治病救人不同於一般服務行業所提供的服務。我國的醫療制度總體上還是福利性質的,醫療機構本身不是盈利性單位,治病救人既是醫院專屬的職權,也是它的義務,不同於其它消費領域,雙方的權利義務可以協商;加之醫療這一特殊服務受科學水平、技術手段的限制,以及由於患者個體的臨床差異,治療檢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對此一般並無欺詐或隱瞞的故意,因此應把此類糾紛界定為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而不是適用《消法》。
至於美容、整容、健身減肥等非治療疾病,具有經營性、盈利性的服務項目,發生糾紛後是否適用《消法》可以另行研究。
4.如何認定《消法》第49條中的欺詐行為?欺詐是主觀故意。從誠實信用和公平交易的原則出發,如果經營者能夠證明自己確實「不知」、「差錯」,可不認定欺詐。反之經營者就應該承擔責任。因為欺詐故意的心理狀態,只要經營者否認,消費者就無法舉證,堅持要消費者證明經營者的故意心理狀態,對消費者是苛刻的,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在消費者完成一般的舉證(如購物發票、損失依據、標識與產品不符)後,應由經營者證明自己並非故意欺詐消費者。有的銷售者認為出售假冒偽造,是「無意售假,屬工作差錯,不屬欺詐行為」。銷售者售假,有可能不知實情,但不能推卸其過錯責任。根據《消法》有關規定,銷售者理應做好進貨驗收工作,杜絕假貨進店。經營者還應依法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和服務的真實信息,經營中銷售假貨,就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所以,應讓銷售者先行承擔加倍賠償責任,銷售者承擔責任後再向生產者追償。消費者誘導營業員在購貨發票上作虛假記載、錯誤說明後向法院起訴的案件,經營者如有確切證據證明發票上的虛假(不實)記載系消費者誘導而作出的,也不應認定經營者的行為構成欺詐,宜作為無效民事行為處理。
四、車輛在停車場所丟失,如何承擔責任
車輛在停車場所丟失引發的賠償案件近來倍受社會關注。最高人民法院建議此類案件宜從保管關系是否成立,當事人對於車輛丟失是否有過錯,兩個角度進行審理。根據這一精神,我們認為,保管關系是否成立,必須符合:一、當事人之間就車輛的保管達成過具有保管法律特徵的協議(包括書面、口頭或其他形式)。二、保管人實際控制委託人所委託的車輛。對於那些封閉式的,具有現代設備、現代管理方式,收費較高的商業性停車場,可以推定保管關系已經成立。而那些在開放式的,不需辦理特別手續的停車場發生的糾紛,一般不認為保管關系成立。如果保管關系不成立,法院應考慮當事人對車輛丟失有無過錯,有過錯的,按過錯大小承擔賠償責任,無過錯的,不承擔賠償責任。系爭車輛如果投過保,保險公司理賠後主張代位追償權的,法院應依照《保險法》第四十四條之規定,從當事人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無直接責任出發,有直接責任的,支持代位追償權,無直接責任的,不予支持。
五、勞動爭議
1.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勞動關系與一般的民事關系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建立、終止,根據勞動部門的有關規定應履行一定的招工、退工手續。但辦理退工手續的前提是勞動關系已經終止,從因果關系說先有勞動的終止,然後才有辦理退工手續、開具退工單的問題。
對勞動關系的解除,勞動法根據解除原因的不同,規定了好幾種情況,因而確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應因案而異,不能一概而定。對協商一致解除以及期限屆滿、條件成就而解除的,應當以協商一致的日期及期限屆滿之日,條件成就之日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日期;對用人單位因勞動者具有違紀等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原因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屬用人單位行使單方解除勞動關系的權利,其性質是單方行為,不需要對方(勞動者)同意,只要用人單位合法地行使法定解除權,其解除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到達對方(勞動者),該行為即發生法律效力,因此,單方解除勞動關系的,可以解除通知到達對方的日期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日期;勞動者根據勞動法第31條規定單方解除勞動關系的,亦應當依法行使該權利,勞動關系的解除應是在書面通知單位滿30天後才發生效力,未以書面通知單位,以及通知未滿30天的,均不發生勞動關系的解除。
2.勞動爭議案件中,許多勞動者因單位未開退工單而要求賠償損失的問題。開具退工單主要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同時勞動者也應予以一定的配合。對未開具退工單,應分析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過錯大小。對勞動者來說,沒有退工單無法建立規范、正式的勞動關系,這實際是對勞動者就業權的侵犯。為體現保護勞動者的精神,促使單位盡快按規定履行義務,高院在去年的滬高法[1998]168號文中明確,參照勞動部[1995]223號文,以退工前勞動者的工資作為標准,而不是以失業救濟金作為標准。因為失業救濟金本身就是勞動者因失業所應享受的社會保障權利。當然如果是因勞動者不配合而造成無法開具退工單的,勞動者也應承擔適應的責任。
六、婚姻家庭糾紛中的有關問題
1.如何處理老年人要求子女盡贍養義務的案件。一些老年人雖有固定的經濟收入,但尚不能滿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例如老年人因病需要支出醫療、護理等費用,而子女本身由於下崗等因素生活也有困難,這時如果老年人起訴要求子女及其他贍養義務人履行贍養義務,人民法院應著重考慮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因為老年人年老體弱,已經沒有能力通過勞動獲得收入了,相對而言,他的子女處於較為有利的位置,他們有義務幫助父母渡過難關,方式可以是物質幫助,也可以用勞務代替。
2.夫妻分居期間子女撫養費的給付問題。夫妻分居,但在法律上婚姻關系仍然存續,雙方的收入仍然是夫妻共同財產,子女撫育費應當在共同財產中支出,但是實踐中負責照顧子女的一方常常無法從另一方手中得到子女撫育費,這樣離婚時照顧子女方就會提出要求對方補付分居期間未付的子女撫育費。我們認為,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時子女的生活教育需要確定一個撫育費標准,然後按分居時間,由未付方用分割所得財產抵償另一方,不足以抵償的,可以通過形成債權的方式加以解決。離婚後子女的撫育費數額由人民法院依據子女的實際需要另行酌定。如果夫妻分居一段時間後,又和好的,一方起訴要求對方補付分居期間未付的撫育費,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3.離婚案件如何處理股權。一方或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按比例出資設立公司或分別投資於不同的公司,取得的稅後利潤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分割股權時,人民法院應當依公司性質,首先徵求公司董事會的意見,如果董事會同意轉讓股權,其他董事或第三人願意受讓股權的,轉讓所得財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如果董事會不同意改變原有的股權或出資狀態的,人民法院應當對股權與出資的現值財產權利進行評估,盡可能維持原有的股份或出資狀態,而以其它夫妻共同財產抵償另一方,不足以抵償的,可通過形成債權的方式加以解決。
七、訴訟時效
1.相鄰權糾紛的訴訟時效問題。相鄰糾紛中當事人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損害賠償的,不適用訴訟時效期間規定。因為建立時效制度的目的無非是三項,一是穩定法律秩序;二是便於舉證查證;三是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從而更好的發揮財產的效用。而相鄰糾紛無需引用時效制度就能夠達到這三項目的,主要理由有三點:首先,相鄰關系的存在是以不動產所有人或使用人相互毗鄰這一事實狀態為基礎的,相鄰各方必須為照顧鄰人的通風、採光、通行、安全等,而對自己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作適當限制。互諒互讓,互為便利是處理相鄰關系的重要原則,所以我們在處理相鄰糾紛案件時也應當從公平合理的原則出發,對於一方基於已經存在並將繼續存在的毗鄰關系所作的某些忍讓,例如一定期間內默認鄰人安裝鐵門,忍受鄰人的空調熱氣等,應當本著支持與鼓勵的態度,而不必用時效制度催促相鄰方錙銖必爭、惡化鄰里關系。其次,相鄰糾紛中的排除妨礙,停止侵害,消除危險等請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物上請求權的特徵,這是因為相鄰關系是在對不動產行使所有權使用權時產生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使都具有相當的支配性和排他性,只要所有權或使用權沒有讓渡,權利人就可以直接請求妨礙人排除妨礙,或消除可能發生妨礙的因素,所以無需用時效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再次,相鄰妨礙的事實狀態是構成相鄰糾紛的唯一要件,這一事實狀態一般情況下,是持續存在的,不會產生證據湮滅、證人死亡的困難。因此我們認為在相鄰糾紛中可以不必適用時效。
2.關於94方案購房後產權糾紛的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鑒於94方案本身存在嚴重缺陷,造成了購房時的購房人、職級人、原同住人、具有購房資格的出資人等未作為共有人登記在房屋所有權證書上,雖然以後的95方案對這一缺陷作了更正,但是94方案遺留的糾紛和矛盾沒有解決,上述人的利益沒有得到保護。有些家庭中的權利人向法院提出主張房屋產權,有些家庭至今相安無事,權利人尚不知道自己不享有共有人的權利,由於這些人自身並無過錯,為了保護他們的合法權利,我們考慮訴訟時效從發生爭議時起算,有利於矛盾真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