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標侵權的認定原則
法律分析: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一個行為是否屬於商標侵權行為: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後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後果的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B. 商標侵權的認定
法律分析:我國法院對商標侵權認定的基本思路是:是否存在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的商標性使用行為。如果存在,這種商標性使用行為是否與商標權人的商標構成混淆,以及商標侵權造成的損害。其中,混淆判斷是一個難點,需要根據商標標識的近似程度,商品的類似程度,涉案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相關公眾的注意程度來綜合判斷。混淆判斷的判斷標準是僅用於兩個商標標識不相同的情況。對於兩個商標標識完全相同的情況,可直接認定是混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C. 商標侵權糾紛中認定類似商品的范圍包括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內第二款、第十條容規定,商標近似是指被控侵權的商標與原告的注冊商標相比較,其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者圖形的構圖及顏色,或者其各要素組合後的整體結構相似,或者其立體形狀、顏色組合近似,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有特定的聯系;判斷商標是否近似,應當考慮請求保護注冊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
D. 商標侵權該如何認定
商標侵權認定有七個標准,符合其中一個標準的,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比如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E. 商標侵權如何認定
符合法定的情形的,可認定為商標侵權,比如未經過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未經過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等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F. 商標侵權具體怎麼認定
商標侵權認定的辦法: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近似的商標,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等行為,應當認定為商標侵權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六條
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G. 商標侵權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准,提升執法水平,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根據《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商標侵權判斷標准》。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H. 商標侵權怎麼界定的
商標侵權界定的方式:通過判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侵犯注冊商標相關權利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擅自使用、銷售,或為侵權行為提供幫助、便利條件等行為,產生了損害結果,損害結果與前述行為具有因果關系等客觀事實存在,即可認定為商標侵權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六條
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I. 商標侵權是怎麼認定的呢
商標侵權如何認定從我國商標法規定來看,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通常包括以下要件:
一是造成損害後果或即將發生損害後果,即侵權行為給商標權人已經造成損害或者即將造成損害,可表現為產品銷量下降,利益的減少或者商標信譽降低等。
二是行為違法性,即行為人未經許可,也沒有其他法律依據而客觀上行使商標權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
三是損害後果與違法行為有因果關系,即損害後果是由違法行為直接造成的。
四是主觀上的狀態,包括有過錯和無過錯兩種。一般情況下,行為人非法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反向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在認定是否侵權時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為要件;而對於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認定是否侵權時不以行為人主觀上過錯為要件。
根據我國商標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具體侵害商標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一是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行為,又稱使用侵權。
二是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即屬流通領域的商標侵權行為,又稱銷售侵權。
三是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又稱為商標標識侵權。
四是未經商標注冊人的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在國外稱為反向假冒行為。五是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商標侵權的認定;對「近似商標」的認定通常應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是兩個商標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務是否相同或相類似;
二是兩個商標的標識的主體部分是否相近似。具體認定以普通消費者的一般注意力作為評判的主觀標准,並採用整體比較與商標顯著部分比較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判斷。實踐中多以商標的音、形、義三個要素考察。即讀音是否相同;外形是否相近,是否可能導致普通消費者直觀上的誤認;意思是否相同等來判斷。如果有一個以上的因素相同,並且可能造成混淆,基本可以認定為近似商標,如本案所涉及的「酷孩」與「酷兒」,如果對二者進行綜合判斷,我個人認為可以認定為近似商標。所謂「類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消費對象、銷售渠道等方面相關,或者存在著特定聯系的商品;「類似服務」是指在服務的目的、方式、對象等方面相關,或者存在特定聯系的服務。所謂「其他損害行為」,依據商標法實施條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
包括:一是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圖形等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並足以造成誤認的;
二是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
三是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