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責任法精品課程

侵權責任法精品課程

發布時間:2022-03-21 18:12:39

『壹』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和教育懲處相結合政策的你是否明白

摘要 監察工作要充分運用「四種形態」如何理解「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寬嚴相濟」原則 監察法第五條規定,國家監察工作要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寬嚴相濟。充分落實這一原則,就要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思想理念,這也是從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實際出發作出的規定。在監察工作中貫徹落實好這一原則,就要將這一原則體現到監督、調查、處置全部職責之中,落實到線索處置、初核、立案、採取調查措施、案件審理等案件調查處理全過程中,真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履行好監督這一首要職責。監察法第十一條規定監察委員會的職責為監督、調查、處置,對公職人員開展廉政教育,對其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職業道德操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涉嫌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進行調查;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法作出政務處分決定;對履行職責不力、失職失責的領導人員進行問責;對涉嫌職務犯罪的,移送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向監察對象所在單位提出監察建議。從規定看,監督職責居於三項職責首位,從某種意義上講,調查、處置也可以看作監督的手段,屬於廣義監督范疇。監察法將監督作為監察機

『貳』 有關責任感的名言警句

1、工作就意味著責任,實現目標就意味著奉獻。

2、一個負責任的人是成熟的人。

3、責任心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4、責任感與機遇成正比。

5、責任就是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6、人一旦受到責任感的驅使,就能創造出奇跡來。

7、責任趨向於有能力擔當的人。一個人有這種良好的心態,事業就容易成功。

8、責任意識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加卓越。

9、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

10、一個人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11、真正的責任是信自己。

12、友誼是一種責任。

13、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內涵。

14、成功的心態: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

15、真正的管理者必須有不推卸責任的精神。

16、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

17、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

18、找借口的實質是推卸責任。

19、承認錯誤就等於改正了一半。

20、否認一次過失,等於重犯一次過失。

21、借口是拖延的溫床,一定會帶來小麻煩甚至是大災難。

22、美國西點軍校的最重要的行為准則是:沒有任何借口。

23、千萬不要讓借口成為習慣。

24、害怕承擔責任而不採取行動,你將一事無成。

25、很難想像,一個對工作不負責任的人能夠出成果、出效率。

26、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27、實現目標是團隊成員的責任,也是團隊最寶貴的財富,還是企業制勝的精神支柱。

28、一切責任的第一條:不要成為懦夫。

29、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首先想到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30、我睡覺時夢見生活是美人,我醒來時發現生活是責任。

31、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

32、人生須知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33、一個有責任心者會在乎別人的感受。

望採納,謝謝!

『叄』 石河子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值得去蹭

我是石大大三的學生。我覺得石大有很多優秀的教授和老師。我就把我知道的或者是我認為的一些比較好的教授和老師列出來吧。

3、楊仕老師——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楊仕老師是我大二整個學年的毛中特課程任課老師,第一學期選這個老師的課完全是因為聽學長學姐說,這個老師的課很好上。

但是自從上了楊仕老師的課程以後,我覺得楊仕老師是一個對教學極其負責任的老師。上課並不是照著書本一句一句讀給同學,而是根據他自身的理解,將授課內容講得生動形象。

『肆』 綠書簽行動內容

法律分析:綠書簽行動是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契機,以特別設計製作的綠書簽為載體,以拒絕盜版,從我做起為宣傳口號,倡導公眾尊重創意、支持正版,在全社會掀起營造繁榮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場環境熱潮的年度主題行動。
【法律依據】:《關於開展2021年綠書簽行動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
按照新風2021集中行動部署,為深入開展「護苗2021專項行動,近日,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就組織開展綠書簽行動系列宣傳活動發布通知。
主要內容如下:
一、活動目標
促進司法、政府、社會、學校、家庭護苗協調一致,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識和法治素養,倡導綠色閱讀、文明上網、健康成長。
二、活動主題
護助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
三、活動時間
4月至12月,活動安排貫穿全年。各地根據本地實際,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因時制宜舉辦線上或線下活動。
四、活動內容
(一)統一標識形象。為了保障活動傳播效果,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統一設計活動標識,包括宣傳口號、宣傳海報、書簽、形象視頻等。相關設計圖樣源文件將於4月初上傳至全國掃黃打非信息管理系統,供各地下載使用。各地可結合實際需求在海報書簽上添加本地元素及信息,用於線上宣傳或印製實體海報書簽線下張貼發放。在推廣傳播時,應注重標識形象的內涵理念與具體活動內容、場合、傳播渠道的契合,突出「護苗」的使命責任、社會意義。
(二)豐富活動類型。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可結合不同目標對象特點,融合融入思想道德建設、黨史學習教育、全民閱讀、保護知識產權、青春期教育、網路安全素養等主題,通過舉辦名家講座、法律宣講、網路安全授課、文藝表演、推薦優秀讀物、徵文或繪畫比賽、座談研討等方式,以及多渠道播發宣傳視頻、向群眾派發綠書簽宣傳品,擴大人群覆蓋面,讓更多人了解和參加護苗行動。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舉行侵權盜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銷毀活動。
(三)突出法治教育。以提升青少年法治觀念、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為重要目標,採用青少年易於接受的形式方法,結合警示案例,宣講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內容,普及掃黃打非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以推動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為重要目標,面向學校、家庭、互聯網企業、社會組織和政府職能部門,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工作法律宣傳教育,明確各方「護苗」工作責任義務,溝通交流未成年人保護中的情況,切實加強協作配合,認真落實法律規定,發揮積極作用。
(四)動員社會力量。加大「綠書簽行動」文化惠民力度,發動社會各界廣泛參加。發動互聯網企業和出版單位,為本地青少年優惠提供或免費贈閱一批品質優良、內容健康、導向正確的電子書、影音作品、精品課程等學習資源;發動出版發行單位,選擇大型圖書銷售場所或網路售書平台,開展綠書簽優惠購書活動,讀者憑綠書簽享受優惠;發動科技場館、少年官、青少年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舉辦宣傳教育活動,定期向青少年免費開放;鼓勵有意願、有實力的社會組織或企業,向本地特別是鄉村地區中小學校、圖書館或街道社區圖書室、農家書屋以及貧困家庭孩子,開展公益捐贈捐助。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組織安排。加強工作謀劃,周密部署安排,結合當地實際,確保系列宣傳活動體現系統性、針對性、時效性;活動中注意突出「護苗2021」專項行動的工作宗旨,呈現打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主題;要積極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創新活動形式和方法,形成活動亮點,有效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加強宣傳發動。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將組織中央新聞媒體對綠書簽行動進行宣傳報道,及時反映全國動向、各地成果和特色亮點。各地也要及時組織當地新聞媒體,對「綠書簽行動」系列宣傳活動和護苗2021專項行動的工作舉措、進展成效及典型案件等,予以宣傳報道。有條件的地區,可利用直播、短視頻等方式擴大宣傳覆蓋面。
(三)及時報送信息。中國掃黃打非網、掃黃打非官方微博微信和綠書簽微信公眾號,作為全國綠書簽行動內容發布平台,將隨時刊發各地重要活動資訊,展現成果風采。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掃黃打非辦公室要及時報送活動開展情況,相關材料(文字、照片、視頻等)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工作總結於11月30日前報送。

『伍』 想考英語翻譯方向的研究生,哪個學校好呢廈門大學、廣外、上外

上外 mti英語口譯 情況

MTI英語翻碩是專碩,上外有口譯和筆譯兩個方向,旨在培養實踐型的口筆譯人才,所屬院系為高翻學院(成立於2003年)。2010年設立MTI英語翻譯碩士專業點,為我國首批MTI翻譯專業碩士培養單位。
口譯專業有高質量的視聽設備,另有兩個同聲傳譯會議室,供學生開展模擬會議,優化學習體驗。
上外高翻學院擁有國內外頂尖的師資,擁有翻譯理論界的權威教授學者和經驗豐富的口筆譯專家,如教授口譯課程的戴惠萍教授(美籍)和司徒羅斌教授(法籍)均為AIIC會員,戴惠萍教授還曾是聯合國資深口譯專家;教授筆譯課程的姚錦清教授(加籍)和董翔曉教授(美籍)均為資深翻譯專家;教授法律及經貿翻譯的馮國扶教授曾任台灣萬象和上海創凌科技翻譯有限公司的總裁等。聯合國和歐盟經常派出資深筆譯專家和口譯專家赴高翻進行教學。
上外是聯合國合作備忘錄簽約高校(MoU)之一,上外高翻與聯合國、歐盟等的國際組織有著密切的合作,並與國際知名大學頻繁交流,共享資源。高翻與聯合國環境署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建立長期合作,向專業筆譯碩士學生開放機會參與聯合國文件的學習和翻譯;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維也納辦事處、內羅畢辦事處、曼谷辦事處以及歐盟歐委會等也長期向高翻學生提供口譯實習項目,以暗箱練習和口譯培訓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口譯實踐能力。

►院系及專業
高翻學院:055101英語口譯

►課程設置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口譯方向的課程除公共必修課外,主要包括:交替傳譯、基礎筆譯、會議同傳、國際經濟學、中國文化概要、中西翻譯簡史、翻譯概論、西方文化概要、法律基礎、中國文化通論、西方文化概要、國際經濟學等等

►培養方向
MTI是專碩,上外英語MTI碩士點是2010年始設,招生定位為為了工作需要而讀,培養翻譯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有些類似於MBA。MTI重視實踐環節,強調翻譯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注重翻譯實踐訓練。就業面廣,學費較高。09年之前專業碩士只招收具有職業背景的人員報考,需要出具工作證明才可以報考,屬於單獨全國聯考。09年開始取消了必須有職業背景的限制,也開始面向應屆生招生,取消了單獨的全國聯考,統一合並到了研究生統招考試里。

►實訓機會
上外高翻學院成立有專門的學生實訓中心,指派專業教師和管理人員參與日常運作。學院還與聯合國(含各辦事處及糧農組織等)、歐盟、上海市外辦、上海日報社、崑山市外辦、華為等簽訂了學生實訓協議。其中上海日報實踐基地、華為實踐基地、聯合國實踐基地被上海市教委 「上海市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試驗項目」正式立項
►招生對象:
1、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學歷
2、同等學力本科結業生(須達到英語專八優秀水平或雅思成績7分以上或托福100分以上)人員。
3、同等學力高職高專學歷,需要取得學歷後滿 2 年(還須達到英語專八優秀水平或雅思成績7分以上或托福100分以上)人員。

『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的課程介紹

商法學(Commercial Law)
本課程共分四編:第一編總論,講授商法的概念、商事主體、商事行為、商業名稱、商業經營口者和雇員的概念和制度、商業管理制度。第二編為商事主體法,介紹不同的商事組織,包括個體經營者、獨資企業、公司、合營、聯營和企業集團的概念和相互關系。第三編為商事中介制度,講授商事代理、經紀制度、信託、寄託、居間和特許經營權。第四編為商品流通,講授商品銷售的不同方式(經營、代銷、直銷、傳銷等),介紹流通證券(股票、債券、提單、倉單等)、期貨交易、房地產交易、運輸和倉儲制度。
公司法(Law of Corporations)
介紹各國公司制度及有關吸引外資的法律。內容主要包括:公司的產生與發展;工商企業的主要組織形式,重點介紹合夥、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各自的法律地位、特徵和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我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介紹各國有關吸收外國投資的法律和有關保護外國投資的國際條約。教師主要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組織學生分析中、美等國主要判例,歸納和比較不同國家公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徵,幫助學生在更廣闊的背景下把握我國公司法的主要特點、發展趨勢和利弊取向。
海商法(Maritime Law)
本課程主要介紹我國的《海商法》和其他國家有關航海貿易的法律制度及有關的國際公約、國際慣例以及法律實踐的判例。其內容主要包括:緒論介紹海商法的概念、調整對象、歷史沿革及海商法的淵源;船舶與船員介紹船舶所有權、船舶抵押權、船舶優先權;海上貨物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及海上保險合同_這部分內容為講授重點;船舶碰撞、船舶拖航、海上救助、共同海損、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海事訴訟時效、涉外海事法律關系的法律適用及海商、海事糾紛的處理等法律問題_這部分內容作一般介紹。
票據法(Law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s)
主要介紹中國票據法,同時,將從比較角度介紹英、美票據法(重點是美國統一商法典第三章)以及國際統一票據法的有關內容。在不同票據(包括匯票、本標、支票)中,本課重點講授匯票與支票,包括出票、背書、提示、付款、拒付、追索等票據行為,分析票據行為中各方當事人的關系與相關訴權與抗辯權。在支票章節,還將介紹銀行與客戶的法律關系。
國際經濟法(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本課程主要講授五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國際經濟法概述及WTO的法律框架;二部分主要講授國際貨物貿易救濟法;第三部分主要講授國際服務貿易法;第四部分主要講授國際稅收法律制度;第五部分講授國際經濟糾紛爭端的解決。具體介紹國際經濟法的概念、特徵、主體與相關學科的關系,WTO的基本職能以及法律文件框架,WTO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法律救濟手段及調查程序,國際服務貿易的基本法律原則及規則體系,國際稅收管轄權的理論和實踐,雙邊稅收條約的主要內容,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國際投資爭端解決制度及其他國際經濟爭端解決手段及基本程序。通過教師講授相關法律、介紹案例,理論聯系實際,大量課外閱讀、課堂重點講授和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把握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理、規則及操作程序,為學生在國際貿易、投資、稅收等領域的進一步理論研究和法律實務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國際私法學(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包括三大部分內容:(1)沖突規則,即當不同國家就某一民商事爭議的解決作出不同的規定時,規定應適用其中哪一國的民商法解決這一爭議的規則;(2)國際民事訴訟程序,主要涉及:各國法院對國際民商事案件的管轄權、為他國法院提供的司法協助、對他國法院作出的判決的承認和執行;(3)國際私法上的一般制度,如識別、反致、政策與善良風俗、法律規避、外國法內容的查明等。本課程將採用理論講述與經典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加深對抽象的法學概念、范疇的理解。本課程還將隨著法律教學改革的深入,對內容進行不斷更新及調整。
經濟法學(Economic Law)
概要介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經濟實現宏觀調控及對市場進行規制的主要法律。課程內容包括經濟法的基礎理論及財政法、稅法、銀行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單行法規。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法律與經濟體制的相互關系及法律在經濟管理及市場規制方面的作用與影響。
知識產權法(Intel lectual Property)
介紹知識產權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重點在應用理論,同時也介紹相關的國際公約及其與內國法的關系。主要內容包括:知識產權的概念、基本原理、發展歷史和發展的趨勢、在理論上存在產問題和主要的爭議;具體介紹專利、版權、商標、計算機程序、商業秘密的基本內容和中國的立法、司法等基本情況;從理論性,系統性和科學性三個方面把握教學的情況,並做及時調整。
民法總論(General Principles to Civil law)
本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介紹民法總論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與基本制度,是整個民法學課程體系的第一部分。本課程包括以下內容:1、民法概述,講述民法的含義、調整對象、發展歷史、淵源、適用范圍等;2、民法的基本原則,講述我國民法所確立的指導原則;3、民事法律關系,講述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特徵、構成要件、民事法律事實、民事權利、民事義務與民事責任;4、自然人,講述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監護等;5、法人、講述法人的民事權利力與民事行為能力、法人機關、法人成立、變更與終止;6、民事法律行為,講述民事法律行為的含義、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附條件與附期限民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可撤銷民事行為與效力待定民事行為等;7、代事,講述代理的概念和特徵、代理的分類、代理權、無權代理的類型等;8、訴訟時效,講述時效的類型、訴訟時效的期間、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與延長等。
民法物權(Property Law)
本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介紹民法物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與基本制度,是整個民法學課程體系的第二部分。本課程包括以下內容:1、物權概述,講述物權的概念和效力、物權的類型、物權的變動;2、所有權,講述所有權概述、不動產所有權和動產所有權;3、共有,講述共有的概念與特徵、按份共有、共同共有;4、用益物權,講述用益物權的概念瓦特生、地上權、地土地承包經營權、典權、地役權;5、擔保物權,講述擔保物權概述、抵押權、質權、留置權;6、佔有,講述佔有概述、佔有的效力和保護、佔有的取得和消滅。
民法債權(Obligation)
本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介紹民法債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與基本制度,是整個民法學課程體系的第三部分。本課程包括以下內容:1、債權概述,講述債的概念、特徵和構成要件、債的發生原因、債的分類;2、債的履行,講述債的概念和原則;3、債的保全和擔保,講述債的保全和擔保的具體方式;4、債的轉移和消滅,講述債權的轉讓、債務的轉移、債權債務的轉讓、債的消滅;5、合同,講述合同的概念和特徵、合同的分類、合同的訂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與解除、違約責任;6、侵權行為,講述侵權行為的概念和法律特徵、侵權行為的分類、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各種特殊侵權行為侵權責任;7、不當得利,講述不當得利概述、成立要件、類型和不當得利之債內容;8、無因管理之債,講述無因、無因管理的成立要件、無因管理之債的內容。 國際法學專業(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三個方向)設立於1984年1月3日,是我校第一批設立的兩個博士點之一,並於2002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其專業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和廣博的涉外經貿知識,同時能熟練進行外語的聽說讀寫,成為國際法學領域的高層次法律人才。
一、國家級重點學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自成立以來,在國際經濟法的教學和研究方面一直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我院的國際法專業是教育部批準的國家級重點學科,擁有國際法學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經過馮大同、沈四寶、王軍三任院長和全體教師的建設,國際法專業匯聚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骨幹教師,並形成了一個具有雄厚實力雄厚的教學和科研梯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5年,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依託我院成立,該研究會凝聚了全國國際經濟法專業的眾多著名學者,已經成為該領域最重要的全國性專業學術團體(2013年更名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法學研究會);國際法系在國家「十五」「211工程」的資助下,成立了WTO法律研究中心等專業學術研究機構,並完成或即將完成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其中一些成果已經被實踐部門用做決策的參考;國際法系的教師還主持承擔了多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以及教育部、司法部、國務院法制局和商務部等部委資助的研究項目,在國內法學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了近百篇學術論文,並出版了數十部專著。
二、博士點專業、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水平
國際法專業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可以授予博士學位的十四個專業之一,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
國際法系開設的《國際商法》課程,被教育部評審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該課程的教科書《國際商法》暢銷幾十萬冊,培養和影響了幾代經貿法律人才。
國際法系開設的其他課程,如國際投資法等,也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我系教師長期以來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在很多課程的講授上都使用案例教學和雙語教學,增強了學生應用中國法律和理解外國法律的能力。為了配合案例教學和雙語教學,我系教師編寫了《國際商法教學案例(英文)選編》、《英美商事組織法》、《國際法》、《揭開公司面紗》等英文案例教學參考書,極大地促進了 「三會」人才(掌握法學專業知識,同時又懂外語和經貿知識)的培養。
國際法系在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培養的研究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我系除了為中國大陸培養博士研究生外,近幾年還為港澳台地區和英國、韓國等國家培養了近十名博士研究生。
國際法系在開展對外教學方面也成績斐然。2003年,我院承擔了一個培養十餘名歐盟律師的項目,我系教師承擔了其中大部分的教學任務。
三、高水平的對外交流
國際法系的中青年教師大多有在歐美等國家學習或做訪問學者的經歷,有豐富的對外交流資源。每年的對外交流,特別是與國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互訪非常頻繁。國際法系與一些國外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長期的合作關系,定期舉辦暑期講座、教師和學生的交換等,與時俱進的對外交流和合作使得國際法系的教師能夠追蹤自己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並把相關的信息應用到自己的科研和教學中。部分教師還被國外邀請做高級訪問學者或課題研究人員,並在國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法學博士後流動站,國家級二級重點學科——國際法學。北京市法學一級重點學科。
教學科研學系
國際法學系
經濟法學系
民商法學系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系
訴訟法學系
法學理論學系
刑法學系 本科:
法學專業
科學學位碩士:
法學理論、國際法學、經濟法學、民商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訴訟法學、刑法學
專業學位碩士:
法律碩士J.M.(法學)和法律碩士J.M.(非法學)
博士:
國際法學(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商法學
博士後流動站
法學博士後流動站 國際商法,是調整國際商事交易和商事組織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的授課對象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國際經濟法專業的本科生以及校內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管理、外貿英語等專業的本科高年級學生。學生應在修完《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等外貿課程的基礎上,才進入本課程的學習。
國際商法的主要內容有:(1) 緒論;(2) 代理法;(3)合夥法;(4)公司法;(5)外商投資企業法;(6) 合同法;(7) 買賣法;(8) 產品責任法;(9) 票據法;(10)國際商事仲裁。應該說上述內容是國際商事法的核心部分,但不等於全部內容。其中,合同法、買賣法和公司法是本課程的重點,因為在涉外經濟活動中,合同尤其是貨物買賣合同是基本的法律文件,而公司是從事國際商事活動的最主要的主體。票據法是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因受課時限制,對外貿、管理、外語等專業的學生可暫不講授,但對國際經濟法專業的學生則必須講授。至於運輸及保險方面的法律問題,鑒於學生在學習《國際貿易實務》、《海商法》和《保險學》等課程中已獲得必要的知識,因此,在《國際商法》課程中不擬列入。
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輔以案例討論或模擬仲裁庭或模擬、法庭。其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法律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懂得如何將所學的法律原理用來解決實際商務糾紛。
國際商法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十五門重點建設核心課程之一,其特點是其專業性、實踐性強,與市場經濟的需求特別是中國入世後社會對國際經貿人材的需求聯系緊密。該課程對全校開放,要求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前,先掌握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進出口業務等基本知識。講授的對象為法學院國際經濟法專業的本科生以及校內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管理、外貿英語等專業的本科高年級學生。
從 1980 年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即開設國際商法課程,至今已有25年的歷史。這25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時期為 1980 年至 1993 年。這一時期是國際商法課程的創建和體系確立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將國際經濟法教研室從國際經濟貿易系分立出來,並成立國際經濟法系,由馮大同 教授任系主任,國際商法課程的帶頭人主要是我國著名法學家沈達明、馮大同兩位教授。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是:
(1) 建立了一套適應我國對外經濟貿易事業發展需要的國際商法體系;
(2) 沈達明、馮大同教授於 1980 年編寫的《國際商法》教材,後來被定為原外貿部統編教材,曾獲原外經貿部優秀教材一等獎和北京市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獎。馮大同教授於1992 年主編出版了《國際商法》 ( 修訂版 ) 教材,後被定為原外經貿部統編教材,曾被評為外經貿部優秀教材。
第二時期為 1994 年至今。這一時期是國際商法作為一門品牌課程的確立時期。 1994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將國際經濟法系改建為法學院,由沈四寶教授任院長。在這一時期,國際商法課程的主要帶頭人是法學院院長沈四寶教授和副院長王軍教授。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為:
1、國際商法的教學和科研水平不斷提高,以國際商法課程為核心的國際法專業在 2002年獲得國家重點學科的稱號。
2、國際商法課程被評為 2003 年北京市精品課程。
3、由沈四寶、王軍、焦津洪三位教授編著的國際商法課程教科書《國際商法》被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國際商法》教材現已被各大專院校採用,至今已發行幾十多萬冊,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對統一國際商法教材體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在國際商法的教學中不斷總結出了新的教學方法,其中包括:案例教學法、雙語教學法等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並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這些方法的採用在國內產生較大的影響。經貿大學法學院曾先後召開過多次全國性的國際商法案例教學研討會,與國內同行共同研究國際商法課程的教學方法。
5、編寫了多部國際商法案例教學和雙語教學系列教材 , 除了《國際商法》教材之外,具有代表性的還有:
(1)沈四寶、王軍、焦津洪:《國際商法教學案例 ( 英文 ) 選編》,法律出版社 1999 年出版,該教材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研究生推薦教材;
(2)王軍:《美國合同法案例選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3)王軍:《美國合同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6 年出版;
(4)丁丁編著:《英美商事組織法》(案例精粹系列叢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年出版。

『柒』 很多人發了很多質量低的文章,這些人搞學術的意義有多大

法制建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法學研究的發展,我國的法學研究也迎來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春天。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為法學研究的發展既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新的形勢,如何進一步繁榮和發展我國法學研究,我擬提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正確理解「精品」的含義,並鼓勵「精品」的創作 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要求作為社會科學的法學的繁榮和發展。我們已經擺脫了改革開放初期的「法學的」幼稚階段,但法學研究的現狀,總的來說,與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是不相稱的。主要表現在我國法學研究的成果,無論就其數量還是質量來看,都未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從質量上來看,這些年來,法學研究具有標志性的成果不多,主編的作品多、獨著的成果少,匯編的成果多、專著成果少。翻譯的精品不多,潛心考證的作品更是寥若晨星。要繁榮和發展法學,當然要鼓勵原創性的成果,多出精品,也要求成果的數量上要達到一定規模。因此,我建議: 第一,要鼓勵學者多出成果。大學應當是教學和科研並重,每個法學院都應當成為既培養學生,又培養學術成果的園地。我們應當進一步形成和完善獎懲機制,鼓勵教師從事科研,推出更多的成果。並且要形成一套約束機制,刺激教師從事科研。實際上,傳播知識、傳承文明,更需要的是著作,而不僅僅是面對學生的講授。 第二,要正確理解精品的含義。精品實際上是個人知識長期積累和學界學術逐漸發展的產物,在法學發達的今天,很難設想一部精品完全是個人的話語。在法學研究方面,我不贊成簡單的、低水平的重復,但我也不贊成輕率地將某部作品冠以低水平而簡單地加以否定。一部作品只要有其閃光點,有其思想的火花,給人某些啟示,即使這些火花只是星星之火,也有其存在的價值。 第三,要正確理解原創性的含義。原創性不是說一部書從頭至尾都是獨到的觀點,百分之百的內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只要在某一問題以及問題的某一方面有新的觀點,在體系編排、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收集等方面有一定的獨到之處,就可以認為具有原創性。 第四,要進行善意的學術批評。我們需要對他人的創作勞動給予足夠的尊重,理解作者創作的艱辛。對作品的疏漏和缺陷,有必要進行商榷甚至批評,但這種批評應當是和風細雨的、善意的,不能採取挖苦、諷刺甚至進行人身攻擊。不能把學術批評演化成相互攻擊或出名的手段。 二、破除「飯碗法學」,發揮學科結合優勢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法學院的教師講授課程太窄,從而使得我們研究的視野也過於狹窄。例如,有些民法學者只研究合同法,這就使我們的學術視野變得過於狹窄,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法學的繁榮和發展。目前,在我國法學研究中存在著一種可以稱之為「飯碗法學」的觀點,該觀點的內容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自我封閉,將法學的學科嚴格劃分為若干門類,如民法學、憲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等。各個學科之間壁壘森嚴,甚至學科內部也溝壑縱橫。其次是封閉他人,持「飯碗法學」觀點者對其他領域的學者從事自己這個領域的研究往往表現出高度的警惕,一旦有越雷池者必然口誅筆伐,認為這種學者是不務正業,或者說是手伸得太長。甚至認為,這些跨學科研究的學者違反了學術界的所謂「游戲規則」,並對這些學者進行各種形式的非議。我認為,這種觀點是與新世紀法學研究發展潮流和社會生活實際需要嚴重背離的。首先,對學科領域的嚴格區分,將使學者視野變得非常狹窄。法學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開放的體系,各個法學分支本身是有機聯系不可分割的,只不過是由於研究者的能力、精力有限,才不得不強行進行學科的劃分。但是,當一些學者具有跨學科、跨領域研究的能力與精力的時候,那麼,從事這樣的研究不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對研究者來說也是終身受益的。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正是由於我進行了證據法的研究,才使得我在參與民法典制定時,重新審視一些以前認為理所當然的規定,尤其是民法總則中的法律行為制度、侵權行為法中對各類侵權行為舉證責任的規定。可以坦率地說,對民事證據法的研究極大的拓寬了我的視野,使我能夠比以前更進一步深入地研究民法學問題,看問題的視野更為開闊。 其次,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交叉,是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學科的結合有如植物的嫁接。一方面,法學需要與其他學科結合,形成法經濟學、法社會學、法哲學等,從而為法學的繁榮和發展開辟新的道路,提供新的研究方法。美國著名大法官布蘭代茲說:「一個沒有研究過經濟學和社會學的法律人極有可能成為人民公敵。」此種觀點未免過於絕對,但是,其強調法學應當與經濟學和社會學結合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法學內部甚至各部門法內部,也應當相互結合。現代的法學研究已經朝著越來越專業化、細致化的方向發展,這可以說是法學研究的必然趨勢,但是,這種趨勢並不意味著學者必須將自己禁錮在術業專攻的那一領域,更不意味著學者之間必須硬性地劃分研究范圍、不準他人越雷池半步。 其實,各門學科都具有共通性,因此,各門法學之間需要交流。各個部門法只有相互取長補短,才能夠使各部門法學科得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才能使法學研究的園地生機勃勃、春意盎然。如果都抱著一種「飯碗法學」的態度,相互排斥、互相封殺,我們的法學將無法進行真正的交流和合作,這將對法學研究事業的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害。 三、既要注重理論性,也要強調技術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的法學研究應當更多地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雖然法學研究中也應當注意對法學基本理論的探討,但其本質上仍然是對實務中問題的解答。法學應當走出象牙塔,不能過於形而上。為此,我建議: 第一,法學研究既要重視基本理論研究,也要重視具體問題研究。法治的實現當以法律的制定為前提,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只有能夠真正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成為「活法」,方才真正地對社會、對人民具有價值。這就需要我們的法學理論界多出精品,多出對社會實踐有指導意義的好的研究成果。這也是適應市場經濟需要而發生的一種知識的轉型。我們既要注重法學的理論性,也要注重法學的技術性,雖然法學蘊涵著各種價值判斷、利益衡量,但法律所追求的這些目標都是具體體現在各種具體的制度、規則當中的。法律的目的只能在各種具體規則的適用、案件的解決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脫離具體制度、規則去侈談理念、價值,無異於緣木求魚。現在實務和理論存在一定的脫節,實務關注的問題未必為學界看重,而學界感興趣的問題對實務又可能意義不大。所以,我們不僅要研究法律的基本理論,也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的案例,使理論對實踐起到指導作用。 第二,比較法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但任何比較都應當結合中國的實際,研究問題不能一切都從希臘羅馬出發,也不能僅僅以某個國家的模式為惟一的經典。比較法的方法應當包括結合中國現實的綜合考慮,而決不能在比較兩大法系之後而直接得出結論。如果為比較而比較,比較後對中國的法制建設和法學發展不具備任何啟迪意義的,這樣的比較是不宜倡導的。 第三,現在普遍注重研究法律層面的問題,但缺乏對司法解釋、案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習慣、慣例的研究。在學術著作中,對實務中意義重大的這些規范引用極少,這不僅使我們的研究范圍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我國實踐中的「活」法。我們國家的現實國情是,地區差異大,而且我國出於社會轉型時期,各種新舊矛盾層出不窮。所以,國家層面的法律在各地區、各具體案例中均有不同的具體體現。這些實際生活中的「活」法才是真正發揮效用的法律。我們應當加強對這些規范的研究,使其符合國家法律的基本精神,同時也符合社會生活的實際要求。 四、需要形成流派,但不能形成宗派 學術流派是指具有共同的學術傳統、共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的研究風格的一群學者的統稱。學術流派具有包容性,而宗派具有封閉性。學術流派對事不對人,學術流派注重的是對問題的研究和解決。而學術宗派是對人不對事,對某些人的觀點採取壓制和攻擊。維護的是一個小圈子的利益。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學者要首先承擔起推進學術自由在各個方面進步的使命;要有學術倫理觀念,遵守普遍性的學術規范;要有社會良知和作為學者的獨立人格,既不要有「摧眉折腰侍權貴」的奴顏卑膝,更不應該「驕橫跋扈牧黎民」的霸惡俗。

『捌』 健康社會心理概念

第一節心理健康的概念與標准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深化,人們對健康概念的認識不斷豐富和完善。在現代社會中,健康不僅指生理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三者的和諧統一構成了健康的基礎。心理健康的標準是動態的,不同年齡、不同社會文化、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標准。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健康的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過去,人們對健康的理解強調的是身體沒有缺陷和疾病,即大部分人會認為「身體沒病就是健康」。但是,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認識逐漸加深,人類對健康的認識也發生了質的變化。

(一)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成立時,在憲章中把健康定義為:「健康乃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日臻完滿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1977年恩格爾(Engel)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在該論文中他提出了一個基本的假設: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即生物—心理—社會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Engel, G.L.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Science, 1977, 196, pp.129-136。這立即在醫學和健康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導致由單純生物醫學模式轉向了當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與此相一致,1989年WHO又將健康的定義修改為:「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WHO還提出了健康的十條標准:

第一,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勞和緊張;

第二,態度積極,勇於承擔責任,不論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第三,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第四,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應變能力強;

第五,自我控制能力強,善於排除干擾;

第六,體重得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的位置協調;

第七,眼睛炯炯有神,善於觀察,眼瞼不發炎;

第八,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無出血現象,牙齒和牙齦顏色正常;

第九,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第十,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協調。

(二)對健康定義的理解

從WHO對健康的定義與標准中可以看到,現代健康概念包含著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適應社會三方面的內涵。那麼,我們如何來看待健康與疾病呢?在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下,疾病與健康其實就是個體的生理、心理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的平衡或失衡的狀態,對於疾病和健康,生理、心理和社會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心理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更多地反映了健康與疾病過程中的宏觀變化過程,如人格特徵、應對方式、生活事件、負性情緒等,而生物因素則更多反映了健康與疾病過程中的微觀變化過程,如基因突變、組織細胞損傷、生理生化系統紊亂等。可以說,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基礎,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有力保障,社會因素是聯繫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重要橋梁,三者的和諧統一構成了人類健康的基礎。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指出,心理健康是指:「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適應環境,在人際交往中能彼此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國內外許多學者從各自關注的不同角度對心理健康進行論述,迄今為止,對於什麼是心理健康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公認的定義。有人從心理潛能的角度來理解心理健康,認為心理健康的人是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並能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個體;有人認為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積極樂觀、富有創造性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適應良好,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在情緒與動機的自我控制等方面達到正常或良好水平。《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將心理健康解釋為:「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狀態,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絕對狀態。」我國研究者王書荃認為,心理健康指人的一種較穩定持久的心理機能狀態。它是個體在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時,主要表現為在人際交往中能否使自己的心態保持平衡,使情緒、需要、認知保持一種穩定狀態,並表現出一個真實自我的相對穩定的人格特徵。她認為如果用簡單的一個詞來定義心理健康,就是「和諧」。個體不僅自我感覺良好,與社會發展和諧,發揮最佳的心理效能,而且能進行自我保健,自覺減少行為問題和精神疾病。王書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華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頁劉華山認為,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與積極的社會功能。劉華山《心理健康概念與標準的再認識》,《心理科學》2001年第4期,第481頁

我們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生活適應良好的狀態。心理健康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條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種心理與行為異常的情形;二是具有一種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即能夠維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動減少問題行為和解決心理困擾。

三、心理健康的標准

關於心理健康的標准,不同學者的觀點不同,並且隨著社會文化和時代的不同,心理健康標准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比如,在封建社會,安貧樂道可能是一種理想的保持心理平衡的觀念,但是在現代社會,如果安於現狀而不思進取,就可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被淘汰。下面介紹一些學者對心理健康標準的看法。

(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A.Maslow)等提出的標准林仲賢、武連江《兒童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頁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等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條標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3)生活的目標能切合實際;(4)能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8)適當的情緒表達及控制;(9)在不違背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個性發揮;(10)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對個人的需要能作恰如其分的滿足。

(二)奧爾波特(G.Allport)提出的標准段鑫星、趙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30頁

心理健康與人格有著密切的關系,人格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對心理健康提出了七條標准:(1)自我意識廣延;(2)良好的人際關系;(3)情緒上的安全性;(4)知覺客觀;(5)具有各種技能,並專注於工作;(6)現實的自我形象;(7)內在統一的人生觀。

(三)林崇德提出的標准俞國良《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用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頁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認為:「心理健康標準的核心是:凡對一切有益於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動作出積極反應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他認為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十條標准:(1)了解自我,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2)信任自我,對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難,面對挫折能坦然處之,並能正確地評價自己的失敗;(3)悅納自我,對自己的外形特徵、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納認同;(4)控制自我,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5)調節自我,對自己不切實際的行為目標、心理不平衡狀態、與環境的不適應性,能作出及時的反饋、修正、選擇、變革和調整;(6)完善自我,能不斷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7)發展自我,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充分發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據自身的特點,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發展自己的人格;(8)調適自我,對環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與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理解他人,悅納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9)設計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理想與目標能切合實際;(10)滿足自我,在社會規范的范圍內,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四)郭念鋒提出的標准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287頁

郭念鋒在其所著《臨床心理學概論》一書中提出從以下十個方面判斷心理健康的水平。

1.心理活動強度

這是指對於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不同的人對於同一類精神刺激的反應是各不相同的,這就能看出不同人對於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遺留下後患,可以因為一次精神刺激而導致反應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強的人雖有反應但不致病。這種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認識水平有關,一個人對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認識時,就可以相對地減弱刺激的強度。另外,人的生活經驗以及固有的性格特徵和先天神經系統的素質也都會影響這種抵抗能力。

2.心理活動耐受力

前面說的是對突然的強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但現實生活中還有另外一類精神刺激,那就是長期反復地在生活中出現,久久不消失,幾乎每日每時都纏繞著人的心靈。這種慢性的長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個人整整一生,也可以使一個人痛苦很久。有的人在這種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現心理異常,人格改變,精神不振,甚至產生嚴重軀體疾病。但是也有人雖然被這些不良刺激纏繞,最終不會在精神上出現嚴重問題,甚至把不斷克服這種精神刺激當做生活的樂趣,當做一種標志自己是一個強者的象徵。他們可以在別人無法忍受的逆境中作出成績。可以把對長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做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標,稱它為耐受力。

3.周期節律性

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著自己內在的節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種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狀態,人的所有心理過程都有節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動的效率作指標去探查這種客觀節律的變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則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的固有節律經常處在紊亂狀態,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說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4.意識水平

意識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為客觀指標。如果一個人不能專注於某種工作,不能專注於思考問題,思想經常開小差或者因注意分散而出現工作上的差錯,我們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問題了。因為注意力水平的降低會影響意識活動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後果,如記憶力下降等也越嚴重。

5.受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圍環境的無關因素引起情緒的波動和思維的紊亂,有時表現為意志力薄弱。他們的情緒和思維很容易隨環境而變化,給精神活動帶來不穩定的特點。當然,受暗示這種特點在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但水平和程度差別較大,女性比男性較易受暗示。

6.康復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會遭受精神創傷,在精神創傷之後,情緒的波動、行為的暫時改變,甚至某些軀體症狀都可能出現。但是,由於人們各自的認識能力不同、經驗不同,從一次打擊中恢復過來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恢復的程度也有差別。這種從創傷刺激中恢復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稱為心理康復能力。康復水平高的人恢復得較快,而且不留什麼嚴重痕跡,每當再次回憶起創傷時,他們表現得較為平靜,原有的情緒色彩也很平淡。

7.心理自控力

情緒的強度和表達、思維的方向和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所謂不隨意的情緒和思維只是相對而言的,它們都有隨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至難以察覺罷了。對情緒、思維和行為的自控程度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當一個人身心十分健康時,他的心理活動十分自如,情緒的表達恰如其分,儀態大方,既不拘謹也不放肆。因此,精神活動的自控能力不失為心理健康的一個指標。

8.自信心

當一個人面對某種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務時,必然會首先估計一下自己的應付能力。這種自我評估有兩種偏差,一種是估計過高,一種是估計過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後者是盲目的不自信。這種自信心的偏差所導致的後果都是不好的。前者很可能由於自身力不從心導致失敗,從而產生失落感或抑鬱情緒;後者可因自覺力不從心,害怕失敗而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為此,一個人是否有恰當的自信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個標准。自信心反映的是一種自我認知和思維的分析綜合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在生活實踐中逐步提高。

9.社會交往

人類的精神活動得以產生和維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會交往。社會交往的剝奪必然導致精神崩潰,出現種種異常心理。因此,一個人與社會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標志著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點擊載入更多
剩餘50%未讀
心理健康吧青少年心理教育調節心理問題-其實很簡單
青少年心理教育 心理問題-原來這么簡單!感謝老師幫助我孩子走出了心理問題的困擾,
廣告查看詳情
使用文庫App可享受
免費下載此文檔 多端同步便捷下載 發送個人郵箱
用App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並上傳,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分享收藏下載轉存
打開文庫App,免費閱讀此文檔
大同德瑞醫院 為您提供專業的一人一室心理咨詢

大同德瑞醫院
提供的廣告

查看詳情

立即領取
VIP教育大禮包

熱門小說免費讀

精品課程
高中數學-集合與函數的概念
¥59.9
提分100

35課節
煤礦掘進機操作作業安全技術實際操作考試標准(教學視頻七)
¥20
知識海涯

1課節
薪酬福利標准設計與管理實務
¥29¥89
百川知識

5課節
相關推薦文檔
五階五魔方-層先法精選 立即查看
什麼是心理健康的標准 用App查看
一、健康的概念 用App查看
標准預防概念 推薦
健康的概念(新) 熱門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
健康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與標准(1)
心理健康的含義和標准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標准 好評
心理健康含義與標准.

閱讀全文

與侵權責任法精品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