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行政糾紛與民事糾紛由哪個部門化解
行政糾紛要行政部門的上一級機關或是本級內部專門機構。民事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調解、民事訟訴、仲裁來解決
⑵ 行政爭議與民事爭議的區別
所謂行政爭議,是指因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實施公務活動而發生的法律爭版端,與民事糾紛的區權別表現在:
(1)主體不同
(2)法律依據不同
(3)原因和過程不同
(4)權利義務不同
(5)公權力因素
(6)目的不同
(7)有利於相對人或者爭議的解決
⑶ 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行政糾紛的區別
最簡單的復一點區別就制是主體的不同。
民事訴訟: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
刑事訴訟: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偵查機關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
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制度。
⑷ 論述行政爭議和民事爭議的區別
關於法律的適用,有一個優先性,行政法規范的適用優先於民法。
行政仲裁與行政裁決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行使的機構不同。仲裁是仲裁機構根據當事人雙方自願訂立的仲裁條款或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受理並由仲裁庭對雙方當事人的爭議事項進行審理和裁決,而行政裁決則是由國家行政機關根據其行政管理職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受理的根據不同。仲裁機構受理案件是根據當事人雙方達成的仲裁協議,其對案件管轄權的取得完全基於當事人雙方的授權。而行政裁決則是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實施強制管轄。
三、適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機構處理爭議是根據事實、依據法律規定公平合理地處理糾紛,即在全面、深入、客觀地查清與案件有關的事實的基礎上,根據有關的法律規定確認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法律法規未對有關爭議作明確規定時,可以參照經濟貿易慣例或者行業慣例來確認責任。而行政裁決則只能根據事實,依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來確認責任。
四、效力不同。仲裁實行一裁終局。裁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行政裁決作出後,當事人不服可依法申請復議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五、性質不同。仲裁是對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作出裁;行政裁決則是由國家行政管理機關依其行政職權,以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隸屬關系進行的裁決。
行政仲裁與行政裁決的共同點:
一、都是行政機關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間裁斷。
二、處理對象都是民事爭議。
三、都是行政機關運用行政權力的過程。
⑸ 如何判定民事糾紛與行政管理密切相關
此兩類糾紛最大的區別就是主體的地位是否平等。
如果是平等主體間的,專就是民事。如屬買賣關系。而一些情況下行政單位以平等身份參加的民事活動,如購買辦公用品等,都屬於民事糾紛。
如果主體間的地位不平等,那就是行政糾紛。如行政處罰等等。
⑹ 行政糾紛與民事糾紛相結合的案子是不是很難判
分別起訴
⑺ 行政訴訟中的民事爭議,也能一起解決嗎
現實困惑
李某於2012年3月將自己的房屋過戶給程某。2013年3月,江某突然向程某提出,該房屋是自己的,因為一直忙於出差,所以無暇顧及自己的房子。直到2013年2月從外地回來,江某才發現自己的房屋被過戶了,可是自己仍然擁有產權證書,並且聲稱程某的產權證書是假的。2013年3月,程某一紙訴狀將房產局告到了法院,並申請法院對此房屋爭議案件一並進行審理。法院應該對此案進行受理嗎?律師點評
法院可以對程某提出的行政爭議和民事爭議一並審理。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徵收、徵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並審理。有時,一件行政訴訟的案件並不是單純的行政訴訟,它可能還附帶著民事爭議或者刑事案件。這時就需要人民法院在追求公正的同時兼顧效率,法律基於現實考慮,允許法院對於這些交錯著的案件一並進行審理,這既有利於案件的順利進行,也有利於查明案件真相。
本案中,由於房屋的登記和歸屬發生了爭議,程某提起了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兩個案件存在著密切聯系,法院可以同時受理,這有利於快速了解案情,查明事實真相,節約司法資源,提高司法效率,及時給當事人一個公正的、全面的、合理的答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一條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徵收、徵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並審理。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行政案件的審理需以民事訴訟的裁判為依據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訴訟。
特別提醒
法律規定經常會有一定的例外情形,當事人如果對這些規定不了解,可以咨詢律師或者有關機關。當事人希望法院能夠盡早地解決自己的糾紛,那麼在提起訴訟之前要充分考慮案件之間的聯系,避免因為同一事實而重復訴訟,影響糾紛的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