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土地糾紛條例

土地糾紛條例

發布時間:2022-03-10 06:00:19

㈠ 農村土地糾紛法律依據有哪些

您好!

法律法規依據包括《農村土地承包法》、《物權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㈡ 農村土地糾紛處理辦法中央會管嗎

土地糾紛處理辦法由國土資源部頒布,土地糾紛屬鄉鎮政府和縣級以上的國土行政管理部門受理。

㈢ 土地糾紛處理依據與解讀的目錄

一、綜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8.28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1.1.8修訂)
國土資源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1999.9.17)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3.16)
國土資源聽證規定(2004.1.9)
國土資源信訪規定(2006.1.4修訂)
國土資源行政復議規定(2009.11.14修訂)
土地儲備管理辦法(2007.11.19)
國務院關於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的通知(2001.4.30)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2004.10.21)
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2006.8.31)
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2010.3.8)
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用地和建設管理調控的通知(2010.9.21)
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協助執行若干問題的通知(2004.2.10)
二、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糾紛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2008.11.29修正)
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1999.3.2)
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規范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2002.8.1)
……
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糾紛
四、農村土地承包糾紛
五、征地補償安置糾紛
六、土地登記與權屬糾紛

㈣ 農村土地糾紛處理辦法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屬,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㈤ 民事訴訟法有沒有規定土地糾紛其間任何手續不辦理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之規定,你們之間的土地權屬糾紛應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
對人民政府的處理不服的,依法可以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土地發生糾紛期間,提交人民政府土地爭議期間不辦理土地手續的規定在土地管理法律中,不在民事訴訟法中,特此予以提醒。

㈥ 江西省農村土地糾紛條例有哪些

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辦法 第六章是關於爭議的解決和法律責任。不知是否能幫上你?

第四十七條 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等調解解決。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應當寫明調解請求、調解事由和協議結果,分別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並加蓋調解機構或者組織的印章。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協商、調解、仲裁、訴訟期間,雙方當事人不得破壞糾紛土地的現狀和生產條件,不得損毀糾紛土地上的青苗和附著物;對生產季節性強的種植業、養殖業等土地承包糾紛,可以裁定或者決定先行恢復生產。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的具體程序和辦法,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發包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發包方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產經營自主權的;

(二)違法收回或者調整承包地的;

(三)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未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公開協商等方式發包,或者不公示承包方案的;

(四)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

(五)違背農戶意願截留、扣繳或者抵扣土地流轉收益的;

(六)扣留或者擅自更改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

(七)其他侵害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上級機關或者所在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處分;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干涉土地承包,擅自變更、解除承包合同或者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產經營自主權的;

(二)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

(三)不依法登記、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

(四)不依法處理有關土地承包的投訴、舉報的;

(五)侵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其他行為。

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委員會不依法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案件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五十條 承包方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一、二項規定,在承包土地上進行挖砂、取土、建房、燒窯、開礦、建墳等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活動的,發包方有權制止,制止無效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或者治理,佔用耕地的,可以並處耕地開墾費用的2倍以下罰款;造成承包地永久性損害的,發包方有權要求承包方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㈦ 有關土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關於土地使用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土地使用法律法規主要是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第條又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
2006年8月《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並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禁止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模。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必須符合規劃並嚴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設用地范圍內。未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批准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佔地建設的,屬非法批地行為;單位和個人擅自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佔地建設的,屬非法佔地行為,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二、對集體土地使用權有哪些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三、集體土地使用權特徵如下:
(1)主體的特定性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設立的企業,鄉(鎮)、村公益性組織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取得集體土地使用權。
(2)用途、取得與權利內容的相關性
集體土地使用權按用途劃分為農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非農經營用地使用權和非農公益用地使用權。關於權利的分類,集體土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有所不同。後者主要以權利的取得方式進行分類,在分類中土地用途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前者從現行制度來看主要以土地用途做分類基礎,不同用途的土地,其使用權採用不同方式取得,進而具有不同的權利內容。
(3)權利交易的受限制性
國家為保護耕地及壟斷建設用地一級市場,限制非農業性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我國的土地資源雖然是國有,但是為了防止資源浪費,只要民事主體滿足條件,並且提出獲得土地使用的請求,就可以按照土地使用法律的規定的流程,獲得土地的使用權,並且之後需要到制定的機構繳納稅額,若是在獲得土地後逃稅,是會受到處罰的。

㈧ 有關土地糾紛的法律有哪些規定

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第四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
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
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徵收的原屬於農民集體
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條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
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
院批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
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
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
准。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五條徵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徵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

徵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

國務院批准農用地轉用的,
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
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經省、
自治區、
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許可權內批准農用地轉用的,
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
不再另行辦
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准許可權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第四十六條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
告並組織實施。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
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第三十六條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土地利用年度計
劃,
制訂農用地分批次轉用方案,
其中佔用耕地的應當同時制訂補充耕地方案,
經同級人民
政府審核同意,逐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第三十七條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
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土地徵收方案,
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逐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第三十八條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
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倍至十倍。

徵收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
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至八倍。

徵收未利用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倍至
五倍。

第三十九條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
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至六倍。

徵收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安置補助費,為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前
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倍至六倍。徵收未利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第四十條依照本條例第三十八條和第三十九條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後,
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
可以再增加安置補助費。
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下列限額:

(一)徵收耕地的,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二)徵收耕地以外的其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不得超過該土地所在鄉(鎮)耕地
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二十五倍。

第四十一條徵收土地的青苗補償費按當季作物的產值計算。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標准由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四十二條土地被徵收後應當核減所徵收土地的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和農產品定購任
務。徵收時,未收獲當年作物的,當年核減;已收獲的,下年核減。

㈨ 農村土地糾紛怎麼處理

土地糾紛一般都是發生在農村,甚至有時候會鬧出大事,並且對於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民來說,發生糾紛時很容易理虧。那麼在遇到土地權屬糾紛時是怎麼處理的呢?
土地權屬糾紛處理程序
農村土地權屬糾紛是怎麼處理的?
土地糾紛調處的程序因爭議雙方的主體不同而有不同。依照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
(一)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先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二)土地爭議雙方協商不成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調解,簽訂權屬地界協議書。
(三)協商、調解不成的,按《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由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如屬個人之間、個人與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區、縣級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農村土地權屬糾紛是怎麼處理的?(四)發生嚴重的侵犯行為,引起重大的財產損失和人身事故,觸犯法律的可直接由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處理。
(五)跨越縣、市、省級行政管轄區的土地權屬爭議,各由其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這類糾紛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的,由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國務院的土地管理機關組織有關部門臨時組成仲裁委員會進行調解和裁決,並經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批准執行。
(六)地方單位或個人與駐軍發生的土地權屬糾紛,由縣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如當事人雙方的土地跨縣、市、省的,參照上述規定處理。
(七)當事人對有關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土地所有權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現狀,不得破壞地上附著物。
農村土地權屬糾紛是怎麼處理的?土地權屬糾紛如何處理
1.運用土地確權原則和方法,確定實踐中具體土地權利的類型、性質、主體、客體,以及權利內容等。
2.掌握土地權屬爭議的類型、現行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規定的處理方式、處理機關、處理程序;運用有關土地權屬爭議調處的規定,對具體爭議案件提出處理方式和程序。
3.運用土地確權和爭議調處法律、政策,針對具體爭議案例進行分析,提出處理意見。
從機構建設、隊伍建設、經費保障、規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實採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權屬爭議調處機制,妥善處理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爭議。
土地確權的目的: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土地權利的確權登記發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包括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要覆蓋到全部農村范圍內的集體土地,包括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遺漏。確權的目的是明晰產權,防止因為登記制度的不完善導致的土地權屬糾紛。

閱讀全文

與土地糾紛條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