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患糾紛統計

醫患糾紛統計

發布時間:2022-03-10 04:34:02

A. 做為一名醫務人員遇到醫療糾紛該咋辦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版務職權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B. 中國每年有多少醫療事故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醫療儀器的不斷更新,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國家對醫學的重視,現在已經很少出現醫療事故了,醫鬧事件也很少了

C. 面試:1,如何對待醫患糾紛2,如何看待現在很多醫生跳槽事件!

1.回答如下:
醫患之間存有問題,醫患關系緊張不應成為醫務人員不良行醫行為、社會公眾與患者不良就醫行為的理由。患者對醫務人員表示信任的接近一半,而醫務人員認為醫患之間相互信任的更低。拋開一些技術上的客觀因素,本調查結果證實,醫患關系並未到非常緊張的狀況,相反是社會公眾及醫務人員在認識上有所誇大,特別是醫務人員對醫患相互信任的比例較低顯示出這一點。
另外,醫務人員包括醫學生對醫患關系表示出了比患者群體更多的恐慌和擔心。這種心態會影響到他們對待患者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有可能引發新的醫患糾紛,加劇醫患關系的緊張程度。

2.回答如下:
針對醫生頻頻跳槽的現象,我認為要全面看待這個問題。「首先,醫生跳槽甚至改行都不算新鮮,當年孫中山、魯迅也都是從醫生改行的」。現在醫生跳槽有一個新動向,就是越來越多的人因對大環境不滿意而跳槽。我認為,醫療行業需要精英,需要創造一個能留住人才的環境。醫生轉行短期內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從長遠來看,不利於醫療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醫生跳槽有利於人才的合理分配。在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院,每個科室的人才梯隊往往呈「金字塔型」,住院醫生位於金字塔底層,人數較多,而教授位於塔頂,只有一個。而我國很多大型綜合醫院是「倒金字塔」,教授一大堆,年輕醫生很難出頭。因此,他們跳槽到其他醫院,有益於醫療人才的合理配置。對病人來說,不必擠到大醫院排隊,就能享受到高質量服務,無疑也是件好事。我更認同這個看法。

D. 如何防範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回守醫療服答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E. 如何查詢全國醫療事故不良事件統計數據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3日發布2012年醫療事故不良事件監測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全國醫療事故不良事件報告數量超過18萬份,涉及43類產品,涵蓋了《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中的所有醫療事故類別。醫療不良事件不等於質量事故,也不等於醫療事故。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是指獲准上市的質量合格的醫療器械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發生的、導致或者可能導致人體傷害的各種有害事件。根據統計,2012年全國醫療事故不良事件報告數量位列前十位的產品類別依次為醫用高分子材料及製品,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注射穿刺器械,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物理治療設備,醫用光學器具、儀器及內窺鏡設備,普通診察器械,醫用縫合材料及黏合劑,醫用電子儀器設備和手術室、急救室、診療室設備及器具。與2011年相比,報告數量位列前十位的產品基本相同,僅個別產品分類有變化,其中,2011年位列前十位的「計劃生育手術器械」在2012年未列入前十位,取而代之的是「手術室、急救室、診療室設備及器具」。按事件傷害程度統計分析,2012年可疑醫療事故不良事件報告中,事件傷害程度為死亡的報告占總報告數的0.06%,事件傷害程度為嚴重傷害的報告占總報告數的12.93%,事件傷害程度為其他的報告占總報告數的87.01%。按涉及使用人員統計分析,2012年可疑醫療事故不良事件報告中,72.11%的報告所涉及的醫療器械是由專業人員操作的;2.34%的報告所涉及的醫療器械是由非專業人員操作的;12.20%的報告所涉及的醫療事故是由患者自己操作的;13.34%的報告操作人不詳。其中,所涉及的醫療事故是由專業人員操作的報告比例較2011年的81.94%有所減少;操作人員不詳的報告所佔比例較2011年的2.60%有比較明顯的增長。

F. 醫療事故的賠償數額計算問題

醫療事故賠償標准及計算問題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因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而適用不同的法律。但不論是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均有如下項目需要賠償。

一、醫療費,分為門診醫療費用和住院醫療費用。

1.門診醫療費以門診醫療發票為准,燕應附醫療處方、診斷證明和門診醫療手冊等,以證明與醫療損害有關;住院醫療費以住院發票為准,並應提供住院葯品清單、診斷證明和住院病歷,以證明與醫療損害的關聯性。

2.必須是因醫療損害而發生的醫療費用,不包含治療原發病或治療與損害無關的其他疾病的醫療費。

3.轉院醫療費應當提供轉院證明,否則可能視為自行擴大的損失而不予支持或僅部分予以支持;外購葯品應有醫療的診療意見;涉及多家醫院的,應當分別計算,提供醫療費總額和在每家醫療單位的醫療費數額。

4.已經發生的康復醫療費用可以計算在醫療費內。未發生的康復醫療費和繼續治療費,如患者提供了醫療單位的證明,可以作為醫療費一並計算並要求一次性賠償。繼續治療費按基本醫療費用計算,實踐中參照醫療機構所在省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確定。對於今後可能發生的費用,受害人可以待該項費用實際發生後另行起來訴主張權利。

二、誤工費,指患者因醫療損害而必須治療或休息造成的誤工損失。

誤工費的計算主要考慮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對於收入狀況,根據《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規定,有固定收入的按其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計算;不能證明最近3年平均收入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高於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當然,還應注意如下幾點:

1.如果受害人系未成年人或退休工人,沒有誤工損失的,則不計算誤工費。如果監護人因照顧護理和解決醫療事故而產生的誤工損失,可以按照誤工費主張,但不應和護理費等重復計算。

2.誤工費的計算必須提供誤工損失的合法證明,主要包括被害人工作單位出具的被害人誤工時間、收入狀況和扣發收入數額的證明等。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均規定按照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費標准計算。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規定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的,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治療,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均應予賠償。

計算住院伙食補助費應注意,住院天數以醫院住院病歷和診斷證明確定,不包含治療原發病或與醫療損害無關的疾病住院治療的天數。

四、護理費。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稱為「陪護費」,僅指住院期間的陪護費,按照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規定護理人員有固定收入的,護理費參照誤工費進行計算;護理人員沒有固定收入或者僱用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的護理的勞動報酬計算。護理人數原則為1人。護理期限計算到受害人恢復到生活自理能力為止,但最長不超過20年。

計算護理費應注意的是,住院期間需要有醫院的診療意見,出院以後需要護理以及需要護理的時間也需要醫療的診療意見,如病倒記載、診斷證明等。評殘後需要專人護理的,依法醫鑒定意見和患者傷殘等級確定。

五、殘疾人生活補助費,即殘疾賠償金,計算方法為:平均生活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賠償年限×傷殘賠償指數。

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稱為殘疾生活補助費:標准為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指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額;賠償年限規定為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2.《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的規定,稱為殘疾賠償金:標准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賠償年限為了自定殘之日起計算20年,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3.關於本項賠償項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並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礙嚴重影響其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適當調整。

六、殘疾用具費,指患者因醫療損害造成殘疾需要配置輔助功能的器具所發生的費用,包括更換安裝費用。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於殘疾用具費規定較為一致,在主張賠償時應提供需要使用殘疾輔助器具的醫療證明、普通器具價格的材料、安裝更換費用證明以及使用周期的醫療建議等證明。

七、喪葬費,包括屍體存放費、運屍費、火化費、殯葬用品費等。《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具體規定為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6個月總額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標准和賠償年限不同。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規定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知消費支出標准計算,未成年人賠償至18周歲;其他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者賠償20年;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根據被扶養人戶籍所地或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不滿16周歲者,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者,賠償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年滿70周歲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

交通費憑票支付,而且以一般交通工具為准;交通費主要是指被害人就診的交通費用,及因行動不便和需要人照顧時,陪護人員的交通費。交通費票據還應與就診時間、地點人數吻合。

十、住宿費。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第18條規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第11項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司法實踐中,精神損害賠償請求主體,即賠償權利人限於直按受害人,例如,盡管腦癱患兒的父母、處於植物狀態患者的親屬都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但卻無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十二、營養費,這是《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規定特有的賠償項目。司法實踐中,患者主張此項費用需要醫療機構出具的病人需要加強營養的治療意見。

十三、死亡賠償金,這也是《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規定特有的賠償項目。

G. 醫療糾紛發生率怎麼算醫療事故發生率怎麼算低風險患者死亡率怎麼算

前不久,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為進一步了解醫院中醫療糾紛和侵權事件的發生狀況,對全國326所醫院進行了多項選擇式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醫療糾紛發生率高達98.4%。調查發現,醫療糾紛發生率與醫院床位和住院病人數及手術人次數呈正相關的發展趨勢,三級醫院的醫療糾紛多於二級醫院,二級醫院多於一級醫院。調查數據顯示,一級、二級和專科醫院的醫療糾紛大多數在每年10例以下,三級醫院大多數在每年10例以上,24.5%的三級醫院超過了每年30例。由此看出,醫院越大,收治的疑難重症病人多,病人愈後結果不良,是產生醫療糾紛多的一個因素。

全年賠償四十二億

在326所醫院中,2000年一年發生醫療糾紛索賠金額為1-5萬元的佔29.4%,5-10萬元的佔22.1%,10-20萬元的佔15.6%,20-50萬元的佔12.9%,50-100萬元的佔6.4%,100萬以上的佔7.1%。其中三級醫院的索賠數額較高,10萬元以上數額的賠償佔60%,100萬元以上的賠償佔11.5%。據統計,2000年一年中326所醫院醫療糾紛索賠金額總計約6000萬元左右,平均每所醫院是21萬元。目前全國共有縣以上醫院近2萬所,按照病人索賠金額20萬元/年/院這個平均數推算,全國一年醫院醫療糾紛的索賠金額高達42億,佔全國縣以上醫院醫療收入的5.9%。

七成多有過激行為

發生了醫療糾紛後,73.5%的病人及其家屬曾發生擾亂醫院工作秩序的過激行為,其中43.86%發展成打砸醫院。這些過激行為對醫院設施直接造成破壞的有35.58%,導致醫務人員受傷的有34.46%。

另外在326所醫院中有86%至96%的醫院發生過因醫療糾紛導致病人滯留醫院、不住院或不繳納醫療費用的現象,此種情況也已成為醫院面臨的非常困惑和棘手的問題。

醫療糾紛高發的原因

通過對多項選擇式問卷調查的分析發現,在第一大類「社會因素」選項中,63.5%的人選擇了「全民法律意識提高快,自我維權保護意識普遍上升」導致醫療糾紛多發;選擇「由於新聞媒體炒作,製造轟動效應,誤導病人和家屬」的有88.6%;選擇「由於醫療保障制度改革,使病人自負葯費比例增加引發糾紛」的有34.77%。

在第二大類「醫院內部因素」選項中,選擇「由於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引發糾紛」的有49.5%;選擇「因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存在問題引發糾紛」的有29.6%;選擇「醫院管理不足引發糾紛」的有31.1%。由此可以看出,服務態度生、冷、硬是引發醫療糾紛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第三大類「患者方面的因素」選項中,選擇「由於病人對醫學知識缺乏了解,對醫療結果期望值過高,引發糾紛」的有93.8%;選擇「因希望少交醫療費而引發糾紛」的有51.5%;選擇「因對治療不滿意而引發糾紛」的有37.6%;選擇「因患者或家屬無理取鬧引發糾紛」的有49.5%。

如何減少醫療糾紛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維權部負責人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說,通過開展此次調查發現,各醫院在服務態度、服務質量、人員素質、技術水平、醫院管理等方面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認為要減少醫療糾紛還是應該首先從醫院自身做起,加強自律。通過調查發現,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護人員的責任心和風險意識,提高醫療技術水平,避免醫療過失的產生,是減少醫療糾紛的關鍵。

她說,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提高醫患雙方的法律意識,自覺地依法規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認識到醫患雙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雙方的合法權益都受法律保護不容侵范,也是避免糾紛發生的重要一環。這位負責人認為,最重要的措施是應盡快建立一套適合當前形勢發展需要,且符合我國國情和醫療特點的法律,用以調整醫患糾紛。有法可依,依法辦事,才能減少人為處理的不公平因素,有利於醫療糾紛的解決。(《法制日報》記者杜海嵐)

H. 現在醫患關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為什麼會有這些矛盾

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

從總體上看,
我國衛生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我國用不到3%的全球衛生資源,維護著世界近1/5人口的健康,人均期望壽命已經達到76歲,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這一成就凝聚了近千萬醫務人員的辛勤汗水與無私奉獻。客觀地講,我國醫患關系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對於醫務工作者的工作是肯定、理解和支持的。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涌現出了以華益慰、王忠誠、王振義、吳孟超、王萬青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醫務工作者,他們的感人事跡彰顯了當代醫務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受到群眾愛戴和稱贊。然而,當前我國醫患關系矛盾凸顯,特別是惡性傷醫襲醫事件屢有發生,為我們敲響了警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醫患關系緊張的現實。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員會的統計,201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患糾紛約7萬件。由於我國目前的就診人次和住院人數已經比10年前翻了一番,醫患糾紛的絕對數確實增加了,加之網路媒體時代的到來,任何突發社會事件都會被急速擴散、發酵,引來無數的圍觀甚至惡意炒作,
醫療糾紛等事件更容易引起社會關注,甚至成為個別人借機炒作的新聞熱點。

然而,醫患矛盾或者醫患糾紛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任何情緒化的認知和處理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我們需要理性深入地分析,從醫患雙方、醫學活動本身特質、醫療衛生體系現狀和社會大環境等方面探究原因,理清醫患關系實質,探索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長效機制。

醫生以治病救人為天職,「醫」和「患」絕不是對立的,而是一致的。醫患關系就像同一戰壕的戰友一樣,應該是人世間最親密的關系之一。醫患關系的實質是健康利益的共同體。只有醫患雙方團結一心、「同仇敵愾」,才能最終戰勝病魔。當然,由於醫療技術水平局限、優質醫療資源短缺等原因,醫患關系也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音符。總體來看,造成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有五個方面。

對醫療服務特點認識不足,「非理性就醫」現象仍較普遍。醫療服務有自身特點和規律。由於醫學本身的局限性,並非只要花了錢,就一定能葯到病除。醫療服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品交易,無法實現等價交換。家屬在親人患重病花費巨額費用之後而無期待的結果時,往往更加難以接受人財兩空的結局,特別是認為診療活動有過錯時,更容易產生激烈反應,形成醫患矛盾和糾紛。同時,由於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初診和轉診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加劇了醫療服務的提供能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結果是,用大醫院的專家解決普通疾病,耗費了緊缺的優質醫療資源,也加大了對疑難重病患者診治的負擔,成為導致醫患糾紛的導火索。

對衛生事業發展規律認識不足,醫葯衛生體系仍不健全。醫葯衛生體系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涉及醫療保障、醫療衛生服務、葯品生產供應保障和監管等方方面面。因此,探索衛生事業發展的內在規律、不斷改革和完善醫葯衛生體系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經過幾十年努力特別是新一輪醫改實施5年來,我國編織了覆蓋13億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保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基本醫保的籌資水平和報銷水平仍然較低,重特疾病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仍不健全,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因病致貧的問題,群眾看大病時個人負擔仍然較重,看病貴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同時,以葯補醫機制仍未從根本上破除,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績效考核與用人制度仍未建立,專業化、精細化管理制度仍需完善,引發醫患矛盾和糾紛的醫療安全質量和服務態度仍有待進一步改進。

對醫學局限性認識不夠,醫患溝通仍不順暢。現代醫學科技雖已取得重大發展,但還遠沒有達到包治百病的階段,這是由生命活動的復雜性和人類對自身認識的局限性所決定的。對疾病,醫學更多的是緩解而非治癒,這不是醫生的無能,而是醫學的局限。即便是對某些常見病,由於病患個體的差異,醫學有時也不能提供有效治療。對醫學的局限性和風險性認識不夠、期望過高,是導致患者及其家屬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

醫療風險分擔和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不完善。醫療服務本身屬於高風險職業,在醫療活動中存在意外、一定概率的錯誤率甚至事故率。即使在美國,住院病人中發生醫療差錯或事故的概率也在8%—10%,每年導致近10萬居民死亡,是全美人口的第五位死亡原因。目前,通過醫療責任保險等有效方式分擔和化解醫療風險的機制在我國尚未建立,一旦出現醫療糾紛,患者的矛頭就會直接指向醫院和醫務人員,甚至導致醫患之間的直接沖突,醫護人員成為直接受害者,醫療機構成為實施傷醫危險場所。同時,醫院並沒有作為公共場所納入《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管轄范圍,缺乏一個起緩沖防範作用的「安全閥」。這是影響醫患關系良性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輿論引導機制不健全。一些媒體特別是一些小報和新媒體僅以有限的醫學知識判斷報道醫患糾紛,往往容易出現偏頗、有失公允,甚至以偏概全、誤導公眾。還有個別媒體不能恪守新聞媒體職業操守,為了吸引眼球,不顧客觀事實,對醫患糾紛渲染炒作,起到負面推波助瀾作用,激化了醫患矛盾,加劇了醫患關系緊張。

閱讀全文

與醫患糾紛統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