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不法行為和侵權行為

不法行為和侵權行為

發布時間:2020-12-10 08:04:05

❶ 不視為專利侵權行為和著作權法中合理使用行為的異同點

一、不視為專利侵權行為和著作權法中合理使用行為的相同點

兩者都屬於權利保護的例外情況,可以不經專利權人或著作權人許可而進行。

二、不視為專利侵權行為和著作權法中合理使用行為的不同點

1、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不同

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無需向專利權人支付費用。而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情況,可以不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同時《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2、兩者側重點不同

《專利法》鼓勵發明創造,但是不能阻礙科學技術發展,所以有例外;《著作權法》中合理使用行為保護的是文化,盡量不阻礙文化的傳播,所以有例外。

3、兩者構成侵權不同

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從著作權人方面來看,是對其著作權范圍的限定;從著作權人以外的人(即使用者)來看,則是使用他人作品而享有利益的一項權利,它是不支付報酬,也不構成侵權,是合法行為。

而專利權受到侵害時,不論是專利權人還是利害關系人既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可以向法院起訴,通過司法程序來處理。其中行政程序不是終局裁決,當事人對行政處理不服的,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1)不法行為和侵權行為擴展閱讀:

使用他人作品的,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由於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無法指明的除外。著作權法所稱已經發表的作品,是指著作權人自行或者許可他人公之於眾的作品。

使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的已經發表的作品的,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製造、使用、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製造、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專利法》對侵權行為中的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機密、徇私舞弊等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另外,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八條和五十九條還對侵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

《專利法》第五十八條中明確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專利侵權主要給予民事制裁,但有時也需要刑事制裁。

同時《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的第二十條和第二十一條也作了相關規定。此外,專利權人不僅可以要求經濟損失賠償,而且還可以要求採取恢復專利權人的業務信譽的措施。

❷ 侵權行為可能產生什麼後果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回責任——答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侵權民事責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以及由人民法院依法對侵權人採取的懲戒措施。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2)不法行為和侵權行為擴展閱讀:

侵權行為的界定

對侵權行為的構成,有兩種立法例:一種是羅馬法和英美法國家所採取的對每種個別的侵權行為類型分別地規定要件、效果的方式;

另一種是像法國民法第1382條那樣,對侵權行為的要件、效果設置一般性規定的方式(使因faute造成損害的人負擔賠償義務)。

從中國學者的論著看,一般熱心於後者,即採取一般抽象概括定義的方式。依前者,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給侵權行為下一個統一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依後者,似乎又難達到統一的認識。



❸ 請簡述《侵權責任法》為什麼不是憲法意義上的"基本法律

以下論證取自川大王竹教授。
作為未來民法典組成部分的侵權法不是民法典本身回,憲法未要答求基本法律的組成部分也必須按照基本法律的方式通過,只需最後通過一次由全人大進行的法典編纂過程,即 將現行合同法、物權法、侵權法等一起編纂為一部民法典,此編纂過程才是憲法第62條所規定的制定民事的基本法律。所以我們不能將憲法意義上的民事基本法律等同於憲法意義上的民事基本法律及其組成部分。故侵權法不是憲法性法律。

❹ 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有什麼不同

根據歸來責原則源的不同,可以將侵權行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❺ 侵權責任法中 不作為侵權行為的定義

因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緊急避險造成專損害的。

第二十九屬條 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第三十一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給予適當補償。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❻ 德國侵權責任法中的」結果不法說「

就是指行為的不法性會因其損害結果而被認定。

❼ 侵權責任法,為什麼不能確定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法》規定了7種承擔連帶責任的情況依照本法規定,以下情形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1)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2)教唆人、幫助人與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九條規定,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3)共同危險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條規定,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加害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加害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4)分別實施的行為足以造成全部損害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一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5)網路服務提供者與網路用戶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6)高度危險物所有人與管理人、非法佔有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非法佔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證明對防止他人非法佔有盡到高度注意義務的,與非法佔有人承擔連帶責任。(7)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從以上規定看,本法對於用人單位侵權責任和個人之間形成勞務的侵權責任上,沒有規定連帶責任,而是採取替代責任,改變了現行司法解釋中僱主和雇員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

❽ 教師權利受到學校不法侵害,屬於民事侵權行為嗎

這個不是簡單下定義,說是民事還是刑事的教師的權利,受到了學校的侵害,可以起訴,等待法院的判決

❾ 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為什麼是事實行為而不是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要以意思表示為基本要素,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侵回權行為答和違約行為雖然產生了一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但這並不是行為人所預期的或與預期正好相反(其產生的結果不是行為人所追求的),即行為人主觀上是不一定具有發生、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意思(在這里是發生侵權或違約所帶來的權利義務關系),但是在客觀上按照法律規定能夠引起這種後果(即需要承擔侵權,違約責任)

❿ 請簡述《侵權責任法》為什麼不是憲法意義上的"基本法律

這是一個敏感問復題,本來侵制權責任法是民事基本法律,此事在法學界無異議,但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這部法律,使的它的地位頗為尷尬。
所以說,仔細想想你的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可以這么說,它是民事基本法律,但不是憲法意義上的基本法律,畢竟它不能與刑法、刑訴法、民訴法等相比。

閱讀全文

與不法行為和侵權行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