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條件構成侵犯隱私權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講民事權益范圍,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並非法公諸於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於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11、未經他人許可,私自公開他人的秘密。
(1)隱私侵權的構成要件擴展閱讀:
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當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執法機關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則不屬於侵權行為。
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明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破除我國傳統文化中 「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這類宣揚人格依附的陳舊觀念;不幹涉他人私人空間,不搬弄是非、揭人短處、擾人安寧;不因好奇而熱衷於打聽別人私事、傳播別人的秘密。我們要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若干陋習。
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和榮譽意識。個人隱私權里無不包含著兩種最忠實的守護——責任和榮譽。親人、朋友之間常常會分享一些個人秘密,這是基於彼此信任。此時,我們要承擔起對這份隱私的責任和信譽,這不但能保護自己的隱私,也是對他人隱私的保護和尊重。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彼此的隱私。保護公民的隱私權,是道德的呼喚,有助於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國人大網
㈡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構成要件
【法律分析】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屬於情節犯,只有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以下情形屬於情節嚴重:(1)造成受害人重傷或死亡的;(2)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3)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4)出售、提供的信息數量較大的;(5)違法所得數額較大;(6)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本罪的責任形式為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本罪既可由單位構成也可由自然人構成。本罪侵犯的法益是公民民主權利中的隱私權及生活的安寧狀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㈢ 侵犯隱私權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1、主觀具有過錯。侵害隱私權因屬於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具有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2、違法行為的存在,侵擾私人空間的行為與侵害私人信息;3、損害結果發生,財產損失、人格利益受損及精神痛苦;4、行為人的行為與發生的結果具備因果聯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㈣ 侵犯肖像權與侵犯隱私權的構成要件分別是什麼
侵犯肖像權:用於牟利並且未經當事人同意侵犯隱私權:出於不正當目的使用非法手段獲取他人隱私
㈤ 什麼是隱私權,隱私權的侵權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隱私是來一個自然人擁有的與自社會公共生活無關的個人生活信息和個人生活資料等。現代法認為,每個人的隱私范圍是不一樣的,越是公眾人物,其隱私范圍愈小。在個人維權時涉及最多的應該是對隱私權的保護,在現在開放的社會大環境下如果我們的隱私被侵犯後,如何利用法律武器進行維權呢?我國立法迄今為止並未承認隱私權,但對公民的隱私利益採用間接保護的方式進行。如《民法通則意見》第140條規定,宣揚他人的隱私,造成一定影響的,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故隱私權在我國法上是一個理論性概念。一般認為,侵害他人隱私利益的方式是未經權利人同意而披露,故其侵權構成要件是: 1、未經權利人同意; 2、實施了披露行為; 3、主觀上為故意; 4、為不特定的第三人所知曉。 另外,依《精神損害賠償解釋》第1條第2款,隱私利益被侵害的,受害人可以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推薦閱讀:隱私權名譽權
㈥ 侵犯網路隱私權的構成條件
3.1行為的違法性
網路隱私侵權行為的行為人利用網路實施了侵害他人隱私權的違法行為,這是其承擔侵權責任的前提條件。如果行為人的行為並不違法,即使觸及到公民的個人隱私,也不應承擔侵權責任。例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為執行公務的目的檢測公民的上網行為或查看公民的電子郵件內容的行為,雖然觸及了公民的個人隱私,但由於其為法律所許可,不具有違法性,不認為是侵犯了公民的個人隱私權的行為[4]。
根據網路隱私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可將其分為作為的侵權行為和不作為的侵權行為。前者表現為行為人違反了法律關於禁止侵犯公民網路隱私的規定而實施了該法律所禁止的行為。例如,法律規定,任何人不得不當窺視、泄漏、干涉他人的隱私,否則即構成作為的侵權行為。後者表現為法律要求人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應當實施某種行為而負有此項義務的人卻未實施,例如,網站對收集的個人信息資料應該採取而沒有採取合理的保護措施而被非法訪問,則網站和非法訪問者都侵害了他人的網路隱私權,網站則是以不作為的方式侵權。
3.2損害事實的存在
網路隱私的損害,主要表現為個人信息被刺探、被泄露、被傳播、被干預。對網路隱私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事實既包括對財產的損害,也包括對人身的損害。例如,網站將用戶的信用卡帳號透露給第三人,導致用戶信用卡上金額被洗劫一空,給用戶造成的這一巨額損失,即侵犯用戶網路隱私權導致的直接損害,又如電子郵箱經營者利用網路技術的便利條件,私自拆封、泄露、篡改他人郵件通信內容,使用戶失去了與收信人簽訂合約的良機,從而無法實現預期的合約利益,因而是一種網路隱私侵權行為造成的間接損害。
對人身的損害,主要表現為受害人的精神痛苦,例如,向用戶發送垃圾郵件,使用戶有限的郵箱空間無法再接收其他有價值的電子郵件,造成用戶的精神痛苦。又如故意泄露人們的不幸身份、特殊嗜好等隱私信息,引起周邊人對其產生偏見等。[5]
3.3侵權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侵權行為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客觀聯系,即特定的損害事實是否是行為人的行為必然引起的結果。只有當二者間存在因果關系時,行為人才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在網路隱私侵權行為中,如果給公民個人隱私造成的損害結果是由行為人的侵權行為所必然引起的,行為人就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即損害事實是由網路侵權行為造成的,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直接的關聯性。如在網上隨便披露他人的隱私,直接導致他人隱私泄露,侵權行為和損害事實就表現出明顯的因果關系[6]。
3.4.侵害網路隱私權行為人要有主觀過錯
過錯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的主觀原因,反映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的心理狀態。對屬於一般侵權行為的網路隱私侵權行為來說,過錯是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的必備前提。
過錯根據其類型分為故意和過失,在網路隱私侵權中,大多數行為人都是基於故意的心理而實施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在網路侵害隱私權行為中,行為人因過失造成的侵權大量存在。如網路服務商對用戶的電子郵件應該採取合理的安全措施而沒有採取,導致該郵件的泄露,則存在過失。又如,一教師將其學生寫給自己的傾吐心中苦惱的電子郵件公布於校園網上,並附上自己為該學生提供的一些解決方法,想藉此達到幫助該學生及教育全校學生的目的,但此舉卻嚴重侵犯了該學生的隱私,造成其精神痛苦,教師的行為雖不是出於故意,但卻應當預見卻因疏忽大意未能預見損害後果的發生,因而是一種疏忽大意的過失。[7]
網路隱私權侵權事件發生後,判斷行為人是否應承擔責任,就是看行為人是否同時具備上述四要件,同時具備的,應該承擔侵權責任,不具備或沒有同時具備的,則無須承擔責任。
[4] 陳萍.試論網路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問題分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4期
[5] 林子瀚 淺析網路隱私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經濟研究導刊 2006年第26期
[6] 楊華 論網路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山東大學 2010年
[7] 馮軍 網路隱私侵權行為探析 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8年1月
㈦ 隱私權的責任構成要件是什麼
1、主觀具有過錯
侵害隱私權因屬於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具有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故意、過失在所不問,但過錯形態影響侵權人法律責任輕重的承擔問題。
2、違法行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因直接違反法律規定抑或違反社會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使得該行為具有違法性質。
3、損害結果發生
損害是侵權行為的結果,作為一種事實狀態,主要有三種表現形態:財產損失、人格利益受損及精神痛苦。
4、具備因果聯系
侵權法上因果關系在於確定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㈧ 論述侵犯隱私權的構成要件
侵犯隱私權,首先是侵權,侵犯的法益是公民個人隱私。構成要件 :侵權行為,損害後果,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聯系。
㈨ 舉例說明新聞侵害公民名譽隱私權的要件構成
我國《民法》對於名譽權的定義是:民事主體所享有的保護自己的名譽不被以侮辱、毀謗等方式加以醜化的權利。名譽權作為人格權的一種,為我國憲法、刑法、民法等法律所確認和保護,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名譽權的重要性體現在維護個人的人格尊嚴,使人們免受精神痛苦,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但是近些年來,隨著新聞事業的蓬勃發展,各種大眾傳媒在廣泛、迅速、連續地向社會傳播各種新的信息的同時,總是會同特定的人發生密切聯系,這樣,就有發生人格損害的可能性。但是近些年來,隨著新聞事業的蓬勃發展,各種大眾傳媒在廣泛、迅速、連續地向社會傳播各種新的信息的同時,總是會同特定的人發生密切聯系,這樣,就有發生人格損害的可能性。可能會有一些不真實、不客觀的報道使人格名譽等利益受到極大損害。妨害名譽遂成為新聞媒介的一個重大的法律問題,名譽侵權案件也逐漸成為我國法院受理的一類重要的民事案件。現階段法院判案的依據主要還是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和1998年《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兩個司法解釋,也就是說,在新聞侵害名譽權這個領域,我國的立法尚不完善。由於新聞侵權對新聞事業的負面影響十分嚴重,正逐漸成為新聞界和法學界關注的焦點。本文重點分析了我國新聞侵害名譽權的構成,並提出了預防新聞侵害名譽權的幾點建議。
一,新聞侵害名譽權的概念。
(一)概念
所謂名譽,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聲譽。也就是說,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幹、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 所謂名譽權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在現實生活中,公民和法人組織都享有名譽權,即享有對自己人格的社會評價不受他人侵犯的權利。名譽權是一種比較容易受到侵害的人格權,在新聞侵權中名譽權受損顯得特別突出,因為「公民或法人的社會活動是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而名譽權與之密切相聯,所以,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構成對公民或法人名譽權的傷害。
依據《民法通則》第106條之規定,侵權行為是指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法律特別規定應對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害行為。新聞侵害名譽權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它發生在新聞活動過程中,侵害的客體是名譽權,所以,我們對新聞侵害名譽權的定義是: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利用新聞傳播工具向社會公眾傳播不真實的情況,或情況雖然真實但屬於法律禁止傳播的事項,從而侵害了他人的權名譽權,依法應當承擔法律後果的行為和事實。
二,新聞侵害名譽權構成。
關於是否構成新聞侵害名譽權,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規定:「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這就是一般認為的新聞侵害名譽權的四個構成要件:名譽受損的事實、違法行為、因果關系、主觀過錯. 新聞侵害名譽權,可以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侵權,其特殊之處在於涉及兩種不同利益的沖突和對抗。即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個體利益在新聞活動中的沖突和對抗,決定了新聞侵害名譽權的構成具有特殊性。我認為新聞侵害名譽權有以下四個構成要件:1.有新聞侵害名譽權的行為、2.名譽受損的事實、3.新聞侵害名譽權行為與名譽受損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4、新聞侵害名譽權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一)、新聞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伴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大眾傳媒廣泛、迅速地向社會傳播各種信息,在社會生活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而同時大眾傳媒侵害名譽權的糾紛也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侵權的方式也呈多樣化,英美法等國把誹謗和侮辱作為侵權的主要方式,我國《民法》也持有相同的觀點,筆者也是相當同意這個觀點。
1 誹謗行為。
誹謗是指援引某個事實或將某個事實歸罪於某人或某個團體,從而損害了他的名聲或榮譽。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只稱侵害名譽權,不稱誹謗,是因為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和習慣上,誹謗已成為特指故意捏造和散布虛假事實損害他人名譽行為的概念。以誹謗方式侵害公民、法人名譽權的行為主要有言詞虛假性、侵害對象特定性等特徵,本文就不具體分析了。誹謗的一個典型案例是:「希望工程」為清白而戰——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訴香港《壹周刊》誹謗案。在《壹周刊》的報道中,使用了諸如「數千萬善款不知去向」、「向貧農開刀」、「幹部孩子佔了便宜」等說法,而以上說法都無法用事實說明。2000年6月,香港高等法院判決涉案文章沒有事實依據,而且具有惡意,誹謗成立。這起案件也是中國大陸最著名的公益事業「希望工程」的首例名譽訴訟案。
2.侮辱行為。
侮辱是又一種侵害名譽權的方式,是以語言、文字或動作貶低他人人格的行為,它包括暴力侮辱、口頭侮辱和書面侮辱等幾種方式。而大眾傳媒傳播的內容侵害名譽權,主要是新聞或其他作品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損害了他人的名譽。也就是說,只要侮辱行為造成了受害人的名譽受到貶損,就可視為侵權,而與事實真偽無關。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批評文章反映的問題雖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規定也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在個別新聞侵害名譽權案例中,作品內容其侮辱性的性質並不明顯,有時可能找不到明顯的帶有侮辱性的言詞,但仍能令報道對象的名譽受到貶損性的傷害,仍可以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但是,在部分新聞侵害名譽權案例中,新聞報道不但使用了侮辱性言詞,而且基本內容失實,使他人名譽權受到損害,這可稱之為新聞侮辱誹謗行為侵權。1998年孫敏訴張育仁、《重慶法制報》等社名譽侵權案可以說是這類侵權的典型。張育仁在涉訟報社上發表的《這傢伙,我認識》一文,不僅虛構了有損孫聲譽的種種「事實」,還對孫的外形進行了辱罵性的描寫。所以,法院判報社和張敗訴是意料之中的。值得注意的是,根據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8條的規定可以看出,名譽侵權的認定,既可以是作品的語言帶有侮辱性所致,也可以是內容上的失實造成,兩者只要具備其一即可成立名譽侵權。
。
(二)、名譽受損的事實
名譽是一種社會評價,因而名譽受損的事實應以新聞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是否造成受害人的名譽受損為依據。新聞作品是否造成對受害人的名譽侵害,是以其社會評價是否受損來衡量的,是一種客觀存在。因而名譽受損事實是指由於新聞侵害名譽權對個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的不利影響,這一般包括名譽損害、精神損害以及財產損害。
1.名譽損害。新聞行為一旦構成侵權,其損害信息將會在社會上迅速蔓延,加上社會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信賴,勢必會大大降低受害人的社會評價及信譽。
2.精神損害 伴隨名譽受損一個常見的損害後果便是受害人的精神損害。精神損害即精神利益受到損害,往往是和社會評價的降低同時出現的。表現為受害人因被誤解而造成精神的痛苦、怨恨、悲傷、憂郁、憤懣等情緒。可以認為,正是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社會評價的降低,才使得受害人的心理遭受損害。精神損害是因人而異的一種主觀心理感受,因而,受害人因學識、地位、承受能力等不同,新聞侵害名譽權給其心理所造成的傷害是不同的,這在具體案件中要區別對待。
3.財產損害 盡管新聞侵害名譽權不會直接發生對他人財產和人身實體上的損害,但侵害人格權可導致相關財產利益的間接損失,比如受害人為了治療嚴重的精神損害而支出的醫療費用、咨詢費用,因誤工而減少收入等;如果是法人的名譽等遭受損害,就可能導致產品滯銷、客戶減少,甚至為宣傳產品所花費的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廣告費也將付諸東流,從而遭受一定的財產損失
(三)、新聞侵害名譽權行為與名譽受損結果之間有因果聯系
因果關系是追究行為人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在新聞活動中發生的侵害名譽權案件中,受害人名譽受損的結果必須是因為新聞侵害名譽權的行為造成的,要求報道內容與損害後果之間必須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如果損害結果並不是侵權行為造成的,當然就沒有理由讓行為人承擔責任。但同時要注意到,新聞活動中產生的新聞侵害名譽權有時候不僅是由新聞記者或新聞媒體本身造成的,還有其他因素參與。這主要指新聞源方面的因素。對於新聞源的法律責任,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默許,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這就是在所謂的一果多因中,尋找出直接(主要)原因來,使之承擔主要法律責任。值得肯定的是,這種因果關系是客觀的,一旦形成就不為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在實踐中,個別當事人的名譽受損是由於自身的客觀事實造成的,新聞只是進行了如實報道,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損害,但這一損害是基於原有事實而產生,因而不能判定為新聞侵權。比如某人雖已被判有罪,但知道的人不多,經新聞報道後,知曉范圍擴大了,某人的名譽相應地降低了,但也不能因此說新聞侵害了某人的名譽權。
(四)、新聞侵害名譽權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所謂過錯是行為人實施行為時的心理狀態,主要包括故意和過失。
1.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引起某種不利後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不利後果發生的主觀心理狀態。在新聞活動中,主觀動機的表現是多樣的,或為報復、或為泄私憤、或為妒忌等而撰寫新聞侮辱、誹謗他人。
新聞故意侵害名譽權 這是指新聞作者和新聞媒體明知作品中有損害他人名譽的內容,但卻放任作品的發表,使得新聞侵害名譽權成為現實。這往往是因為作者或新聞媒體為追求作品的生動性或為吸引受眾,憑主觀想像無中生有地對事實添油加醋,添枝加葉,當然也不排除個別新聞媒體和新聞作者的別有用心。新聞故意侵害名譽權主觀惡性重,隨著法制制度的健全和人民群眾法制意識的加強,這類新聞侵權案件在日益減少。
2. 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會引起某種不利後果,而由於疏忽沒有預見或雖已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主觀心理狀態。過失侵權也要承擔民事責任。
新聞過失侵害名譽權 在新聞侵權中,過失侵權占的比例最大,而且越來越大。過失侵權一般表現為新聞失實、評論失當、用語不準或暴露他人隱私以及新聞機構因把關審核不嚴,使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作品得以發表。過失侵權也要負法律責任,這是因為過失侵權同樣會造成當事人受到名譽和精神乃至財產方面的損害。
過錯是構成侵權必不可少的要件,有過錯才有責任,沒過錯就沒責任。如果新聞記者和新聞媒體沒有過錯,即使對受害人造成了損害性後果,也不構成新聞侵權,更不用說承擔法律責任。
五,新聞侵害名譽權的預防。
在新聞價值實現過程中,由於上述的種種原因,使得各種形式的新聞侵權不斷出現。因此,如何在新聞價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實現的同時,盡可能地減少新聞侵權發生的機率,也就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下幾點建議:
1.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加強新聞立法,出台有關新聞傳播和輿論監督的法律法規,使新聞活動處於有法可依的境地。明確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的權利。
2.新聞單位要加強防範機制的建立. 多年來的新聞訴訟實踐表明,預防新聞侵權的關鍵在於新聞行業的自律。因而,把有關預防新聞侵權的規定形成一種內部制度成了重中之重。可喜的是,一些新聞單位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採用制定內部規章制度來預防新聞侵權。比如,《大眾日報》社於1999年5月制定的《關於防範新聞官司的若干規定》,及其針對具體問題制定的《關於對涉外廣告嚴格把關的建議》、《新聞報道不得侵犯隱私權》等文件;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於2000年5月出台的《南方日報報業集團預防新聞侵權的若干規定》,它們從新聞報道采編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到最後內部的責任認定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有效預防了新聞侵權。
3.新聞工作者要增強法律意識 。新聞工作者法律知識欠缺、法律意識淡薄是引發新聞侵權的最主要原因。在實行依法治國的今天尤其要大力強化新聞工作者的法律意識,因而,新聞工作者都要認真學習各項法律、法規,做到依法采寫和報道新聞,時刻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新聞活動,確保報道真實合法,萬萬不可為了製造轟動效應而去製造虛假新聞、揭露他人隱私,侮辱他人名譽,這樣就從源頭上堵住了新聞糾紛。
總之,因新聞侵權引起糾紛釀成訴訟時,在確定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確保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犯的基本原則下,首先應當從維護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所擔負的特殊使命出發,實事求是地依法對新聞媒體的責任予以豁免和限制,從而防止新聞侵權的濫訴,以維護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的公信度及社會的公共利益;其次,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理當自重、自律,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法律意識,成為全社會遵紀守法的楷模,切不可以無冕之王自居而自高自大、自欺欺人,甚至於目無法紀充當執法機構及審判人員等。依法治國、依法辦事已是社會潮流。以法律的形式有效規范和調整新聞活動是現代文明社會法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