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篇關於產品侵權的論文
侵權責任法在食品侵權方面的私法救濟性
——以毒奶粉事件為模型的思考
陸夢慰*
【摘要】近來發生的三鹿奶粉突發事件,給大量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人身和財產損害。政府在懲治相關方給予受害人最大限度的補償的同時,更應以此事件作為在侵權責任法制定之際的一個啟發。在其立法中對歸責原則和舉證責任等的設置做出有利於消費者的傾斜,以體現其私法救濟性法。
【關鍵詞】食品侵權 歸責原則 立法展望
最近三鹿奶粉爆出摻假丑聞,目前造成1.3萬多名嬰兒身患泌尿系統結石,其中3名甚至因為腎衰竭而死亡。 事件同時牽出乳製品行業的一個驚天秘密:即為了應對質監局對奶品含氮量(以此推測蛋白質含量)指標,已形成了集體往生鮮牛奶中摻三聚氰胺的行業潛規則。
值此侵權責任法制定之際,該事件的曝光無疑引起了對消費者尋求食品侵權行為之私法救濟的諸多關注,即作為救濟法的侵權責任法,應如何體現其對受害人的保護性傾向。具體包括:對於食品侵權責任應適用何種歸責原則;對處於信息弱勢地位的受害人(消費者)來說,是否應對其損害承擔舉證責任;對於因食品質量缺陷造成的損害賠償,應如何主張。
一. 食品侵權的特點
食品安全侵害作為典型的現代型侵權,與其他民事侵權相比,無論從侵害手段、因果關系認定乃至損害程度與范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區別。
(一)侵害手段的特殊性
傳統侵權行為大多具有明顯的違法性或違德性的特徵,例如損毀他人財物、砍傷他人身體等等,其價值的非難性比較明顯。而食品安全侵權則不然,現代社會的復雜性日益增加,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導致風險來源的大量增加和多元化。例如這次的三鹿奶粉事件,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消費者根本無從得知奶粉中會存在何種添加物以及該添加物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何種影響。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將導致侵害的難以規避性。另外,食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在質量的判定上往往遵循特定的標准,所以,對突發的重大質量瑕疵缺乏預見性。
(二)因果關系的復雜性
在現代社會,風險加劇,導致對因果關系的認定愈加困難。受害人經常距離損害發生的原因比較遙遠,或者因為技術上的障礙、信息不對稱或經濟實力等原因,而造成舉證困難,受害人往往難以確定損害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表現在食品安全侵害中,則為受害人難以精確說明食品質量問題與自身損害的因果聯系,缺乏權威的質檢機構對其加以界定。例如此次毒奶粉事件,如果讓消費者自己證明究竟多少數量的三聚氰胺會造成侵害,難度將相當大。
(三)侵害程度與侵害范圍的特殊性
傳統侵權通常是特定加害人對特定受害人造成的個別權益侵害現象,不太會出現大范圍的全體受害現象。而食品安全侵害則是一種現代型的集團性侵害,它所侵害的往往是不特定多數人的普遍權益。食品質量侵權通常表現為某種特定食品對長期食用該產品的所有人的廣泛侵害。這種侵害往往會形成社會性權益侵害的現象,造成大范圍人員傷亡的責任事故。
食品侵權的上述特點,已遠遠超出了傳統侵權法的法理和制度框架。對這類侵權,如果依舊死板地適用傳統侵權法,則勢必會在司法實踐中遇到極大的困難,也難以有效保障受害人作為弱勢群體的利益以發揮民法的公平正義。
因此,在這里,筆者將結合三鹿奶粉事件,探討在食品侵權中應如何充分發揮侵權責任法作為救濟法的作用。
二. 食品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從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到嚴格責任
(一)對歸責原則的概述
「歸責」在法律上的含義,是指依據某種事實狀態確定責任的歸屬。歸責原則作為「確定行為人的侵權民事責任的根據和標准」 ,是任何一種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所必然進行的一種價值判斷的體系。侵權行為法的歸責原則是歸責的規則,它是確定行為人的侵權民事責任的根據和標准,也是貫穿於整個侵權行為法之中,並對各個侵權行為法規范起著統帥作用的立法指導方針。歸責原則在侵權行為法中居於重要地位,確定合理的歸責原則,建立統一的歸責原則體系,實際上是構建整個侵權行為法的內容和體系。
對產品缺陷致害責任應該適應何種歸責原則,學者們有不同的見解。一是過錯責任說,所謂過錯責任 ,就是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時 ,應就所生的損害負賠償責任。該說認為,《民法通則》所規定的「產品質量不合格」即為有過錯,因此產品缺陷致害責任是一種過錯歸責。二是過錯推定責任說,該說認為,當瑕疵產品造成消費者損害時,先推定製造商或銷售商之過失,將舉證責任轉換至製造商身上,如果製造商無法舉出抗辯理由,就需要承擔責任。三是無過錯責任說,該說認為產品缺陷致害責任不以主觀過錯為要件,是一無過錯責任,無論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有無過錯,均應對產品缺陷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四是二元責任說,該說認為產品缺陷致害責任既適應無過錯責任原則,也適應過錯責任原則,但以無過錯責任原則為主,嚴格責任原則適應於生產者和銷售者的直接責任、表面責任 和生產者的最終責任、實質責任;過錯責任原則適應於銷售者的最終責任和運輸者、倉儲者及中間供貨人的最終責任。
目前,過錯責任說已被大多數國家的立法所拋棄,過錯推定責任說僅適用於銷售者的最終責任,生產者不能以其對產品缺陷致害無過錯作為抗辯,如適用這一原則則不利於受害人合法權益的保障。無過錯責任,是不以主觀過錯為要件,無論生產者、銷售者有無過錯均應對損害承擔責任。
有學者認為「無過失責任」或「無過錯責任」就是「嚴格責任」的別稱,其實,二者差異頗大。從法律責任性質上講,嚴格責任保持了法律責任的懲罰、教育功能,同時也及時彌補了受害人的損失,在受害人和加害人之間合理分配損害;而無過失責任則不具有制裁並預防不法行為發生的作用,其目的僅在「對不幸損害之合理分擔」。 另外,嚴格責任仍然允許加害人提出特定的抗辯事由以求免責;而無過失責任純粹為客觀歸責,一旦被告的行為或物件致人損害,被告就被確定要承擔責任。
因此,現在在產品責任法領域中,嚴格責任原則已成為各國立法所普遍採納的原則。所謂嚴格責任原則,是指:只要產品缺陷造成了消費者人身或財產損害,生產者或銷售者就必須對此進行賠償。作為一種專門因應現代科技發展而出現的產品責任理論 ,嚴格責任原則在食品侵權領域的應用則由於具有下列兩個特點而備受青睞:其一是預防優勢,即對於預防因為食品缺陷與風險所招致的損失,作為被告的生產者總是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其二是風險或損失擴散優勢,即作為被告的生產者比較容易地將缺陷食品或風險食品造成的損失通過增加費用或保險等手段分散出去,轉而由一定范圍內的社會成員來共同承擔, 符合其「不幸損害之合理分擔 」的基本思想。並且,採用嚴格責任原則符合「 誰收益誰負擔風險 」 的羅馬法原則 ,食品製造商銷售食品賺取利潤自然應當對其產品缺陷所招致的損害負責 ,況且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還可以刺激食品生產企業改進產品設計 ,完善和加強對產品生產過程的監管 ,提高產品質量 ,保障產品安全。
(二)我國在相關問題適用的歸責原則
我國現行的產品責任法律規范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法》中。目前,盡管我國《民法通則》和《產品質量法》對產品質量有很多約定。《產品質量法》第41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42條規定:「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理論界一般認為41條規定了嚴格責任原則,42條規定銷售者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三)在我國的適用范圍之比較
根據《民法通則》第 106 條第三款「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之規定,嚴格責任原則的適用范圍應包括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的侵權(《民法通則》第 121條,下同)、產品責任(122條)、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123條)、污染環境致人損害 (124 條)、地面施工緻人損害(125條)、飼養動物致人損害 (127 條) 、法人對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包括執行職務給他人造成的損害 (不得以選任或監督無過錯而主張免責)(43、121條) 等。這也是當今世界通行的做法。法律規定的免責條件主要有不可抗力 (107 條) 、受害人故意 (123條) 、第三人過錯 (127 條) 、「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或投入流通時的科技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存在的」五個方面。過錯責任原則適用於一般的侵權行為 (《民法通則》)
所以,從適用范圍上看,嚴格責任只適用於法律有明確規定時。從一定意義上說,它是法官在判案過程中為盡快平息紛爭,盡量降低審判成本、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而採取的一種技術技巧,而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范圍要比前者普遍、廣泛得多。
三.食品侵權中的舉證責任及相關立法展望
侵權責任法是一種事後法律,是對社會關系的第二次調整。其本身作為救濟法不能主動介入到某種社會關系中。換句話說,侵權責任法是權益受到侵害之後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它的核心是解決在權力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應該怎麼救濟的問題。而此次三鹿奶粉事件作為對侵權責任法立法的一個啟示性事件,同樣揭示出舉證責任在消費者尋求損害賠償時的重要作用。例如,盡管有關部門以檢測出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但卻沒有明確造成損害的劑量之上限。那麼,消費者應依何標准主張產品存在缺陷?另外,消費者的損害范圍除了包括實際身體健康受損的所主張的醫療費外,沒有實際受到缺陷產品侵害,但其去醫院檢查花去的檢查費用及車馬費是否應包括在內?最後,在毒奶粉事件爆出後,除了三鹿之外,乳品行業內的絕大多數企業也被牽扯進來。這就導致消費者索賠的困難,如何證明其所遭受的損害是由特定企業造成的,也將是侵權責任法不得不納入考慮的問題之一。
產品侵權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有:產品存在缺陷;存在損害事實;產品缺陷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下面,筆者將一一解讀我國現有法規對各構成要件的規定,並就侵權責任法的立法作相應展望。
(一) 關於產品缺陷
產品責任制度的核心在於對「缺陷」一詞的解釋和定義,因為缺陷是任何權利要求的基
礎。產品缺陷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問題。在產品責任訴訟中,判定產品是否存在缺陷,不僅關繫到原告能否獲得賠償,而且也是實現責任控制、防止過度歸責的一道「安全閥」。 因而,它往往成為利害關系人爭執的焦點。
在我國,關於產品缺陷含義的界定與國外的有關立法規定是一致的。 在《民法通則》第
122 條中規定: 「因為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這里的「產品質量不合格」在解釋上應按產品責任法通用之『缺陷』概念進行解釋。《產品質量法》第46條規定:「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不合理的危險 ,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
可以看出,第46條的規定,是我國有關立法上首次使用產品「缺陷」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吸收了國外產品責任法中界定產品缺陷的主要內容,把「不合理危險」作為產品缺陷的基本含義,同時將產品缺陷與一定的產品標準直接聯系起來,增加了有關「安全標准」的內容。這條規定是對《民法通則》關於「質量不合格」的揚棄,有其合理之處。但從對產品缺陷的認定標准來看,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 在實踐中,怎樣來確定產品是否存在不合理危險呢?
在產品責任法發展最迅速、最完備的美國,法院在審判實踐中一般採用以下認定標准:一是消費者對產品安全性的期望標准,即以普通消費者對該產品的特性具有人所共知的常識所能預見的程度為標准進行判斷,如果該產品的危險程度超過了消費者合理預期的程度,則具有不合理危險性,因而該產品就是缺陷產品。比如,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誤將其食用會有礙健康。對於這種危險,正常消費者都能認識到,因而不屬於不合理的危險。但如果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則屬於不合理的危險,因為正常消費者不會預料自己所購買的奶粉中含有會使人患泌尿系統結石的化工原料。
任何法律都有剛性和彈性的一面,而成文法的不周延性決定了必須制定彈性標准。借鑒美國的「消費者合理期待」原則,我國的侵權責任法可以適用大陸法系的「誠實信用原則」。例如,在毒奶粉事件中,添加行為本身已經違反了誠信原則,消費者便可以此來主張奶粉存在缺陷。
2. 新產品的開發與相應的產品標準的制定存在時間差時,生產者是否可以產品符合強制性安全標准而主張不存在不合理危險,並據以要求免責?
筆者認為,不宜優先適用強制性安全標准,不應將其代替不合理危險而成為判定產品是否存在缺陷的另外標准,否則容易偏袒生產者和銷售者,不利於公平地保護消費者。因為當前中國社會存在一個不爭的事實,即在標準的制定和修改過程中生產商們擁有很大的發言權,特別是有關產品質量的行業標准,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行業內企業的積極參與。他們往往通過參與標準的制訂來施加影響,以盡量減輕其責任,從而損害消費者利益。安全標準的制訂不僅受到制訂者認識水平的制約,而且也受到科技水平、生產水平等因素的制約,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新產品的大量涌現,使標準的制定和修改呈現滯後性,某一產品的強制性安全標准可能並未包括該產品的全部安全性指標。符合強制性指標的產品,仍有可能具有安全標准范圍以外的不合理危險的情況,因此,這些安全標准本身並不一定是最先進、最合理的,而籠統的規定符合這種安全標準的產品即無缺陷顯然有失偏頗,勢必會引起產品缺陷認定的疏漏,從而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這顯然與產品責任制度創設的目的——保護消費者、用戶利益相違背。因此,應該把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作為產品進入市場的行政許可的最低要求,若產品不符合該標准,則成為產品有缺陷的直接證據,生產商應承擔責任;若產品已經符合該標准,則是產品無缺陷的初步證據,消費者如果有其他標准證明產品確實存在缺陷,那麼生產商仍應承擔責任。
綜上所述,侵權責任法在適用中可對《產品質量法》第46條作這樣的理解:產品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是產品存在缺陷的充分條件,但產品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只是產品不存在缺陷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從根本上講,產品缺陷的認定標準是由產品責任制度的立法目的——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所決定的,我國在認定產品缺陷時宜採用彈性標准,即以不合理危險作為衡量標准,而安全標准只是實際認定產品是否存在缺陷的判定依據,但不能作為優先適用的標准,不能將不合理危險標准取而代之,即符合安全標准同時還應適用不合理危險標准。
(二) 損害事實的范圍
損害事實作為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某種行為致使受害人財產權、人身權受到侵害,並導致財產或非財產的減少或滅失結果的客觀事實。就損害事實的本質而言,侵害事實必須造成損害後果。可具體表現為受害人死亡、殘疾、增加病痛、延長治療期限以及各種形式的財產損失。
損害賠償法律關系賴以存在的根據便是損害事實,有損害才有救濟。這是因為,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是以財產賠償的方法承擔的,一方面是對違法行為的制裁,另一方面也是出於侵權責任法的事後救濟性,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如果僅有違法行為,而無損害結果,那麼賠償也就無從產生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四條,損害事實主要有兩類,即財產損害與人身損害。 財產損害。財產損害實質上是對財產權利的損害,是指受害人因加害人的不法行為而遭受的財物方面的經濟損失。財產損害可以用金錢的具體數額加以計算,不包括臆想的、不能證明的、無法確切計數的經濟利益的損害。財產損害的類型可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是指已得利益喪失或現有財產減損,例如因醫療事故造成病人診療而花費的醫療費。間接損失是指可得利益的滅失,如醫療事故致殘導致病人喪失勞動能力而減損的勞動收入。人身損害。人身損害即侵害他人的生命權或健康權,導致受害人受傷、致殘或死亡。糾紛案件絕大多數會造成人身損害。
在毒奶粉事件中,相對人受到人身損害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財產損害具體該如何定性呢?這里就存在定義損害范圍的問題,即如果此次事件中的相對人確因三聚氰胺受到侵害而患了腎結石(主損失),那麼所有因看病而花費的檢查費和車馬費等(附損失)都應歸入損害范圍;如果相對人沒有患病,那麼其相關開銷是否應計入損害范圍。
筆者認為,應該計入。如前所述,消費者與商家的信息不對稱性導致其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因此,法律應該允許消費者在未知的領域內,為規避風險而做的防範措施所造成的損失計入損害范圍。
對於侵權責任法的立法借鑒來說,出於強化對受害人救濟的角度考慮,應擴大侵權法可補救的損害范圍。具體來說,就是損害除了包括財產損害,還應包括精神損害等非財產損害;除了包括實際的現實損害,還應包括潛在的未來損害。一些國家通過擴張損害的概念,從而使侵權責任法展現出創設和生成權利的功能。
(三) 因果關系推定及舉證責任倒置
侵權行為的因果關系,是侵權損害原因和結果之間的相互聯系。雖然兩大法系各國都主張因果關系是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但除法國民法典對因果關系有所涉足外,各國立法對因果關系及其標准均無具體規定。這一方面是立法和司法的不幸,另一方面又為規范和統一因果關系標准提供了機遇和空間。並且,為了應對現實的挑戰 ,傳統的因果關系理論不得不重新檢討。於是,為了克服傳統因果關系理論的僵化與不合理現象,在民事責任及其訴訟理論上,逐漸出現了各種因果關系推定理論,並逐漸為各國立法及司法實踐所支持。
在我國, 因果關系的判斷標准經歷了從「必然因果關系」說,即認為原因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必須有必然聯系才具備因果關系,到「相當因果關系說」的發展過程,目前在我國占通說地位的是相當因果關系說。 結合毒奶粉事件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前所未有的損害事故也隨之發生,如環境污染、 核電站泄露、醫療事故、建築事故以及食品安全事故、葯品不良反應事故等等。這些損害事故的事實原因經常牽涉極為深奧的專業知識,普通人難以了解其致害機理,有時甚至窮盡現有的科技知識,依舊無法准確地確定其因果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死板地遵循傳統因果關系理論,勢必會因其證明上的困難而使受害者無法得到應有的救濟,且更使加害者逍遙於法律之外,造成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
所謂相當因果關系說,是指以條件說所論證的事實因果關系為前提, 又主觀地限制因果關系的范圍, 此說認為, 如果某項事實僅於現實情形下發生該項結果, 還不足以判斷有因果關系, 必須在通常情形下, 依社會一般見解亦認為有發生該結果之可能性, 始得認為有因果關系, 那些依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看來是偶然的條件行為則不是法律的原因。
但是,有學者指出「相當因果關系說」由於不排斥原因和結果之間所有的可能性的聯系,有擴大因果關系范圍的可能性,可能會使因果關系的鏈條拉得過長,涉及的原因也過多,會擴大責任人的范圍,也有可能使受害人得到重復的賠償,或不適當地擴大賠償范圍,雖然在
許多情況下有助於保護受害人的利益 但也有可能使不應該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承擔了不該承擔的民事責任。
相應的,在侵權因果關系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突破性發展的日本,首先發展出了「蓋然性」因果關系理論,「訴訟上的因果關系的舉證 ,並非所有的證據都得經過不容置疑的自然科學的證明法則來加以證明 ,可以依照經驗的法則 ,綜合所有的證據來進行推敲認定 ,只要能夠認定只有特定的事實才能招致特定的結果的發生這一關系 ,就可證明這一事實對於損害結果具有高度的蓋然性」。但是,「蓋然性」因果關系理論並沒有揭示當事人對這方面的舉證應達到何種程度 ,因而客觀上必然導致實際操作上的困難。
在這種背景下,「疫病學因果關系」(也稱流行病學因果關系)理論應運而生。這一學說採用集體性統計方法,從疫病學分析某種疾病發生之原因及其關系較大的因素,進行綜合性判斷。使用疫病學的方法探尋一定的病因時,必須要對病因與疾病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進行研究,並通常要判斷以下四個方面的條件: (1)該因子從發病前已經開始了作用;(2)該因子的作用越大,該疾病的患病概率便越高;(3)從該因子的分布以及增長和消退的角度來看 ,可以通過既有疫病學的理論對所觀察到的流行疾病的特徵進行解釋,且不會出現矛盾 (該因素被消除或者有所減輕的話 ,該疾病的患病概率或者程度就會降低 );(4)該因素作為疾病的原因,其作用機制基本上可以得到生物學上合理的說明,即使病理學上不能嚴密地加以說明,也可以肯定因果關系的存在。
在台灣 ,近年來發展出來的「事實因果關系」理論逐漸開始在侵權訴訟領域產生影響。而所謂事實因果關系 ,是指因果關系的成立 ,只須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 如無該行為 ,即不發生該結果 」 這樣的條件即可 ,而無須再判斷是否具有必然的相當因果關系。這也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因果關系推定。
如前所述,由於食品侵權的特徵使得作為受害方的消費者在侵權訴訟中經常處於不利的地位 ,經常由於無法掌握有利證據而在訴訟中敗訴 ,其權益得不到有效救濟。在此背景下 ,舉證責任倒置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並逐漸為司法實踐所接受。「被告必須證明其行為無過失才可免除責任。」 在我國,根據2002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條第4項之規定①,由葯害侵權所引發的訴訟之證明責任也採取舉證責任倒置。
因此,我國侵權責任法就食品侵權問題,可根據本國國情,在博採各種因果關系理論的基礎上,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受害人只需證明有損失,而生產企業需證明該損失與缺陷產品無關,否則就推定其有關,即存在因果關系。王利明教授更建議,「在我國侵權責任法的制度中,立法不宜對因果關系做剛性規定。通過類型化的方法對因果關系的具體規則加以整理,在某些法律關系中,對舉證責任負擔,如舉證責任倒置等問題做適當規定。」
② 謝謝幫助提供一篇關於經濟犯罪中職務侵佔的論文
職務侵佔犯罪中非單位在編人員的主體認定探析
職務侵佔罪是違反公司法犯罪中一種多發性犯罪,它是由1995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第十條規定的侵佔罪擴展延伸而來,將職務侵佔犯罪納入刑法典。1997年修訂的刑法第271條第一款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刑法條文將職務侵佔罪的犯罪主體限定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人員范圍,從立法的本質來理解,作為一種與職務相關的犯罪,規定其主體必須具有特定的身份,從刑法理論劃分,其屬於特殊主體。但是自法律實施後,在司法實踐中對哪些人可以成為職務侵佔罪的犯罪主體一直存在較大爭議,《關於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第十條規定侵佔罪與刑法第271條規定的職務侵佔罪對犯罪主體的范疇從條文上看似不一樣,其主體范圍有所擴大,除了公司、企業人員外增加了其他單位的人員。但從1996年1月24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佔、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五條規定來看,侵佔罪的主體范圍與職務侵佔罪規定是一樣的,而職務侵佔罪的主體構成至今也沒有另出新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佔、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關職務侵佔犯罪主體規定的范疇就一直沿用至今。經過幾年來學術界、司法界的不斷研判和司法實踐,對職務侵佔罪的主體基本形成了比較一致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這些董事、監事必須是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二是上述人員除公司的董事、監事之外的經理、部門負責人和其他一般職員和工人,同理也必須不具備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三是集體性質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職工;四是國有企業、公司、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所有職工。因為職務侵佔犯罪案件的復雜性和特殊性,上述四種范疇看似明確完備,可還是不能包括職務侵佔行為人身份全部。
由於我國企業的新舊體制轉換,就業形式的多樣化,以及部分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用工制度的不規范,對職工范圍國家行政部門、勞動部門又沒有明確的規定,造成了從業人員稱謂復雜、身份多樣,有正式工、長期工、固定工、合同工、派遣工、季節工、臨時工等之稱,這些從業主體中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簽訂了用人合同,確立了勞動關系,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形成了行政上的隸屬關系,固然具備了職務侵佔罪犯罪主體的資格,也就是上述概括的四類人員之一。
任何法律都存在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包羅所有問題,職務侵佔罪的法律條文和司法解釋也同樣,不可能對職務侵佔罪的犯罪構成要件規定得十分完備。除了上面所述的四種不同身份的人以外,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還存在大量的臨時工、派遣工、實習生、兼職人員等,他們不是單位正式在編人員,他們與企業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不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沒有明文規定。這部分人員是否能成為職務侵佔罪主體在司法實踐中就成了爭議的焦點,一些觀點認為職務侵佔罪的主體必須是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簽訂了用人合同,確立了勞動關系,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勞動合同是要式合同,不但要以書面形式訂立,而且要具備法定的必備條款,否則就不能成為職務侵佔罪的主體。有些觀點認為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就可以構成職務侵佔罪的主體。筆者想就這部分人員的犯罪主體構成問題,分別作一下分析探討。
一、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臨時工主體資格問題。顧名思義他們是公司、企業、單位僱用的非正式職工,這些人員是單位根據工作的實際需要臨時從社會上招聘的,由於用人單位或從業者本人的原因,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之間應當簽訂勞動合同而未簽訂合同,他們能否構成職務侵佔罪的主體,似乎一紙書面的勞動合同成了判斷身份的唯一依據,那麼我們在司法實踐中在界定和甄別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時,是否必須以有沒有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確立勞動關系為標准,以此來判斷是否屬於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呢?這種以合同定身份的爭議,隨著2008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切實執行將會越來越少了。該法規定的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十四條第三款: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這些法律條款明確規定單位用工必須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管理,從事用人單位指定的工作,並獲取勞動報酬和勞動保
護,雙方實際履行了勞動法所規定的權利義務,即為「事實勞動關系」,也就成為有學者所說的 「准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如果從業人員實施了「將本單位的財物占為己有」的行為,我們不必再將是否有書面勞動合同作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的必要條件,而是要研究它行為的客觀方面,如果客觀要件符合職務侵佔罪構成條件,就完全可依照職務侵佔罪的主體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兼職人員的主體資格問題。在現實經濟社會中,一個人在一個或多個單位兼職獲得報酬,這種情況十分普遍,這就給我們界定是否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帶來難度。那麼兼職在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從事某一工作是不是具備該單位的人員資格呢?我們要從事物的本質來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區別情況而定,同樣是兼職人員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同一單位不同部門的人員,比如行政科的人員兼職本單位的產品銷售工作(系銷售科的業務);有單位外的人員從事該單位的業務工作,比如甲單位的人員為乙單位推銷產品或招攬業務;有社會人員為單位推銷產品或招攬業務,他們的主體性質應該怎樣界定呢?
1、同單位人員兼職本單位業務的,筆者認為本單位人員兼職本單位業務的,其所從事的職責必定是其單位指派或者單位的規章所規定,這種受單位委託或授權,完成單位規定的工作,兼職人員與本單位的管理與被管理的從屬關系仍沒有變,兼職人員的身份依然是本單位人員,雖然該工作不屬自己本身崗位的職責范圍,還可能是臨時性和特定性的,因為受於單位的委託或授權,所以導致了行為人取得特定職務的結果,行為人利用了這種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本單位的財物,可以認定其為職務侵佔罪主體資格。
2、單位以外人員兼職的主體資格,有觀點認為,他們與單位是純勞務關系,當事人之間因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民事關系,提供勞務的一方是以勞動取得報酬為結果,不存在行政上管理與被管理的隸屬關系,不具有主管、管理、經手單位財物的職權,雙方是完全平等的民事法律主體,所產生的法律糾紛應由民事法律來調整規范,因此不能成為職務侵佔罪主體。單位以外人員兼職的,從形式層面看無疑不屬於單位人員,筆者認為評判事物性質必須研究它的實質,評判一個人是否是「單位人員」,實質性的依據不是他表面身份,而是他是否單位職責或者業務活動的承擔者。單位存在的主要目的或意義,並不在賦予公民各自的社會角色或身份,而在於組織、分配一定的社會職責或業務活動。從立法原意來分析,職務侵佔罪的本質是因「職」而「占」,只有與一定的工作職責相聯系的身份事實,才有作為犯罪構成之主體來考慮的價值,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單位人員,不只是看其身份是兼職的還是專職的,還要分析其侵佔行為是否有利用「職務」之便。所謂「職務」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工作中規定擔任的事情」。它包括擔當單位的管理職責和從事具體的業務活動,有學者闡述職務侵佔罪的「職務」,它有「相對穩定性」和「關聯性」二個特徵,如果行為人受單位委託或授權在一定時期內實際履行著單位的職責,即使他們不是單位的在編人員,也同時取得了帶有一定管理性質的身份,即主管、管理、經營 、經手本單位財物的職責,這種職務的關聯性引起了身份質的變化,與單位產生了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與其從事的工作產生了特定的職責。
具體到兼職人員認定,我們可以從獲得職務授權,獲取報酬的方式等來分析其符不符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主體資格。如兼職人員從單位獲得委託書、工作(業務)協議,或是根據單位制訂的有關職責規定,代表單位對外行使權利,使用的是單位的合同和公章,有的還持有單位的工作證、介紹信、名片,在較長時間里為單位從事某些業務,以業務的分成作為報酬。甚至他們在行使職務中因自己的過錯造成相對業務單位的損失,其法律後果也不再由他們個人承擔,而是其兼職的單位承擔,此時他們的身份已從平等的民事法律主體轉換為單位人員,與單位形成了行政上的隸屬關系,事實上接受單位的管理和監督,他們非法佔有單位財物的行為,是由單位賦予了他們的職責而產生的,與其他正式職工已沒有本質區別,可以構成職務侵佔罪主體資格。
那些偶爾給單位辦理一二次業務非法佔有了單位的財物,或者是以超出單位產品定價賺取差價的行為,他們與單位沒有形成行政上的隸屬關系,可以看作是一般勞務關系或業務關系,認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的條件不夠,還是不宜定職務侵佔罪為妥。
三,派遣工、實習生的主體資格問題。派遣工、實習生都不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正式在編人員,派遣工是其派遣公司的人員,實習生是學校或其所屬單位的人員,從職務侵佔犯罪主體資格分析,他們的身份性質相似,他們的主體資格認定目前來說是個難題。以派遣工為例:派遣工就是勞務派遣工人,勞務派遣又稱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或員工租賃,勞務派遣單位根據用工單位的需要,將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勞動
派遣公司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務派遣(租賃)協議,派遣公司與被聘用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因此,派遣公司與用工單位是勞務合同關系,派遣公司與被聘用的勞動者之間是勞動關系,被聘用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則僅是有償使用勞動力(勞務給付)的關系。
由於勞動法律規定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不構成隸屬的職務關系,形成了用人與用工的分離局面,勞務派遣工不是用工單位的職工,用工單位又不是勞務派遣工的用人單位,派遣工卻又實際從與事用工單位的正式職工相同的工作任務,他們利用主管、管理、經營、經手單位財物的便利非法佔有用工單位的財物,按現在的法律規定就不能定為職務侵佔罪的主體,因為他們不是用工單位的人員,而是勞務派遣公司的人員。從犯罪客體分析,派遣工侵犯的客體也不符合職務侵佔罪的客體,他們所侵佔的財物不是本單位的財物,而是工作單位的財物。這就產生了在同一公司內工作一個是職工,一個是勞務派遣工,發生了同樣的侵佔單位財物的行為,具有相同的社會危害性,卻要分別定性處理,而且結果有天壤之別,公司職工構成職務侵佔罪,應受到刑罰處罰,而派遣工構成民事上的不當得利,由民事法律調整,這有違在適用法律一律平等的原則。如果派遣工以盜竊罪處理,也似乎不妥,其是利用從事勞務活動時合法持有單位財產的便利,而非因工作關系熟悉作案環境、容易接近單位財物等方便條件非法佔有用工單位的財物的,忽略了其客觀行為的特殊性。但《勞動合同法》明文規定了派遣工與用工單位只是勞務關系,派遣工就不符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主體條件和職務侵佔罪的客體條件,不能以職務侵佔罪追究。按照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也不能再適用類推。筆者認為這種由於不同身份所出現的同一行為應承擔的刑事法律責任不同的尷尬局面應盡快改變,不能僅依據《勞動合同法》對勞動關系的規定來劃分刑事法律意義上的主體范疇,可以根據職務侵佔罪的立法原意,對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主體作擴大解釋,派遣工的身份實質已符合職務侵佔罪的主體資格要求,可以通過法律解釋來解決。
實習生如果是學校或單位派遣的應與派遣工主體性質同樣適用,與實習單位簽訂了實習合同(協議)的,可視為合同工,沒有簽訂合同的在相對長的時期在單位工作的,可視為應簽未簽人員,也都符合職務侵佔罪的主體資格。
③ 對侵權行為的解析論文三千字
一、概念
行為人侵害人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二、、概念界定
對侵權行為的構成, 有兩種立法例:一種是羅馬法和英美法國家所採取的對每種個別的侵權行為類型分別地規定要件、效果的方式, 另一種是像法國民法第1382條那樣, 對侵權行為的要 件、效果設置一般性規定的方式(使因faute 造成損害的人負擔賠償義務) .從中國學者的論著看, 一般熱心於後者, 即採取一般抽象概括定義的方式。依前者, 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給侵權行為下一個統一的概念是不可能的; 依後者, 似乎又難達到統一的認識。出路何在? 本文認為, 侵權行為作為一類社會現象, 必然具有其共同特性, 只要我們從各個特殊的具體的侵權行為中, 概括出其共同的東西, 給侵權行為下一個較為科學的概念, 還是可能的。
界定侵權行為概念的指導思想
一)、侵權行為概念要反映各種侵權行為的共同特徵
學者們希望能對侵權行為作出一個統一的定義。「這種定義的重心在於規范的可操作性。由於定義給出了侵權行為的識別標志及構成要件, 法官只要按照三段論的推理方法, 確定案件事實是否符合法定條件, 便可作出判決。這樣定義即成為法律實施的前提, 成了法律統一性和穩定性的化身。」 目前民法學界之所以對侵權行為構成認識不一, 形成三要件、四要件乃至五要件六要件, 正是由於他們忽視對從形形色色具體的侵權行為中去發現其普遍性的原因或根據。侵權行為盡管千差萬別, 但其共同的特點是, 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他人合法權益受到了某種行為的侵害。侵權行為人是主體, 被侵害的客體是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他人的合法權益, 主體通過各種侵權行為作用於客體之上, 成了聯系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中介。在主體、行為和客體的關系中, 客體是單一的, 主體和行為則是多重復雜的。客體的單一性為界定侵權行為的概念提供了基礎。
二)、侵權行為內涵應該是各種具體侵權行為共同的本質屬性
歷史上, 關於侵權行為概念的表述遠沒有現代學者們復雜。在舉世聞名的羅馬法名著查士丁尼所著的《法學總論》中「 Injuria (侵害行為) 一詞, 一般地說, 指一切違反法律的行為而言」「王政時期羅馬已將違法行為分為公犯( delicta publica) 和私犯( delicta p rivata) 1當時公犯是指通敵、叛國等危害國家利益的罪行, 私犯則是侵害私人的財產或人身。」可見,羅馬法的侵權行為就是侵害私人的財產或人身的行為。既簡單又明確。這一概念的不足之處是並不是所有的侵害他人權利和利益的行為都可以認定為侵權行為, 而必須是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他人權利和利益的行為。侵權行為作為各種具體侵權行為的理論前提, 應當符合「最簡單原則」。
所謂最簡單原則, 就是從外延上, 它能夠包括一切侵權行為。從內涵上, 它能夠集中各種侵權行為中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單位和因素, 剔除各個不同類型侵權行為中所具有的一切特殊性的因素。使用數學上的一個術語, 就是求出各個數之間的「最大公約數」。這樣的概念, 它所反映的各種具體侵權行為的特殊因素越少, 人們認識和識別侵權行為而發生錯誤的概率就越小。這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當基本概念和公理距離可觀察的東西愈來愈遠, 以致用事實來驗證理論的含義也就變得愈來愈困難和更費時日的時候, 這種論證方法對於理論的選擇就一定會起更大的作用。」
三)、侵權行為概念應當符合科學的邏輯結構
邏輯學告訴我們, 概念應當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一個概念, 要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 就必須先從考察具體的事物或現象出發, 將所研究的對象或現象的各個部分、因素和屬性結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來加以考察、比較和分析, 然後再將對象或現象的本質屬性抽象出來, 而將其餘的屬性暫時擱置下來不加考察, 從認識個別事物的特殊本質過渡到認識同類事物的共同本質。這種方法, 就是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概括的客觀基礎是同一類事物都具有其普遍性的屬性, 這種普遍的屬性不僅為某一個別事物所具有, 而且為這一類的事物所共有。能夠反映同一類事物本質屬性的概念為屬概念, 反映同一類事物中個別事物的概念為種概念。侵權行為的概念與具體侵權行為概念之間應該符合屬概念與種概念之間的關系。
對侵權行為的客體、主體和行為作一些簡要地說明:
一、 侵權行為的客體是法律確認和保護的權益
關於是否屬於法律確認和保護的權益, 可分為三種情況來認定:一種情況是, 侵害的客體是屬於法律絕對保護的權益。這種權益具有對世性, 亦即世界上任何人都負有不得侵害的義務, 其義務人具有不特定性。無論是什麼人, 凡是侵害了這種權益的, 都屬於侵權行為。如在一般情況下,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和財產權, 均屬於法律絕對保護的權益。另一種情況是, 侵害的客體屬於法律「相對保護」的客體。亦即法律在一定范圍或者一定的條件下, 允許行為人對客體進行傷害, 對這種傷害, 法律不禁止, 也不譴責, 甚至鼓勵。只有在行為人違反這些條件時, 法律才給予保護。如醫生治病救人, 不僅要切除病人身上的病患, 而且為了病人的利益, 在切除病患時, 還必須連帶地切除病人的一些好的器官或者機體。這是為了保住病人的生命, 不得已而為之, 這種行為當然不算侵權。如果超出這種情況或不符合這些條件, 切除了病人身上不應該切除的其他器官或者機體, 這就屬於侵害了法律所保護的合法權益, 應當認定為侵權。如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某醫院為治療盲腸炎, 竟將病人的子宮也切除掉了。再如, 競技體育中, 運動員在遵守競技運動規則的前提下, 因合理沖撞而傷害了對方的身體, 這是法律允許的, 不屬於法律確認和保護的權益, 不能認定為侵權行為。如果運動員違反競技規則, 故意傷害對方, 則應當認定為侵權。因為這種情況下的受害運動員的人身屬於法律確認和保護的權益。三是侵害的客體屬於「法律不予確認和保護的客體」。如為了制止正在行凶殺人的犯罪嫌疑人, 將其擊斃或者擊傷, 屬於「正當防衛」, 這自然不算侵權。
二、 對侵權主體的認定
認定侵權行為應當將侵權行為與侵權責任的具體承擔區分開來。傳統民法理論認為, 無行為能力人因其不具有行為能力, 其行為不存在侵權問題。這種觀點值得商榷。侵權行為與侵權責任的具體承擔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中國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 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說,民法通則在這里對「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的性質講得還不夠清楚的話, 那麼,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講得更清。其第22條規定「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 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 應當由監護人承擔。」這里最高人民法院將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明定為侵權行為。其中的被監護人自然包括無行為能力人。據此, 完全有理由地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成為侵權主體, 其行為可以構成侵權行為, 而與其是否具體承擔民事責任並無必然關聯。
三、 對於侵權的「行為」的認定
傳統民法理論將侵權行為與行為人有無認識判斷自己行為後果的能力聯系起來。認為無行為能力人因其不能辨認、判斷自己行為的後果, 不具有侵權行為能力。本文認為, 對侵權行為的認定施加過多的主觀因素是不必要的。生活實踐證明存在兩種侵權:一種主觀無過失侵權, 包括無行為能力人侵權和「好心辦壞事」的侵權; 另一種是過錯侵權, 即有故意或過失的侵權。這兩種侵權對受害人所造成的侵害後果, 從性質上並沒有什麼 兩樣。侵權行為屬於事實行為。「事實行為( realakte) 者, 基於事實之狀態或經過, 法律因其所生之結果, 特付以法律上效力之行為也。」可見, 事實行為並不強調行為人的主觀因素。英國法學家Flemiming就認為, 「不管侵權人主觀是否可受責難, 無辜的受害者都應當獲得賠償。」
可見, 以是否侵害了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權益來界定侵權行為的性質, 具有法律和社會實踐的基礎。
特殊侵權行為
一、國家機關公職人員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國家機關公職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給他人造成的損害,只有在法律有規定,而且是在執行職務不當的條件下,才由國家機關承擔民事責任。國家機關公職人員利用職權故意使他人受到損害的,由公職人員自己承擔民事責任。國家機關公職人員不是在執行職務中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也由他自己承擔民事責任。
二、僱傭活動或僱傭關系中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根據《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9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三、幫工活動中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為他人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致人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
四、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產品生產者的免責事由有三項:(1)未將產品投人流通的;(2)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存在的。同時法律規定,由於受害人的故意造成損害的,生產者、銷售者不承擔賠償責任。由於受害人的過失造成損害的,可以減輕生產者、銷售者的賠償責任。
五、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六、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的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超過責任限額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1)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七、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免責事由有三:(1)完全由於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並經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2)污染損害是由受害人自己的過錯造成的;(3)污染損害是由第三人的過錯造成的。
八、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該侵權行為的構成應具備的要件有:(1)施工工作應是在公共場所、道旁、通道等可能危及行人的場所進行。(2)施工人未設置明顯標志,也未採取安全措施。(3)有損害事實的存在。(4)施工人有過錯。(5)有因果關系。
九、建築物等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下列情形,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1)道路、橋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構築物因維護、管理瑕疵致人損害的。因設計、施工缺陷造成損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與設計、施工者承擔連帶責任。(2)堆放物品滾落、滑落或者堆放物倒塌致人損害的。(3)樹木傾倒、折斷或者果實墜落致人損害的。
十、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於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於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致害動物飼養、管理人的兩種免責事由:(1)因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2)因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
十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十二、經營活動或其他社會活動中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應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列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構成要素
上述要件之爭。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因素, 即:過錯、行為不法、損害事實是否是侵權行為 必要構成要件上。侵權行為「要件」應是所有侵權行為必不可少的條件。只有當缺少這一條件就不能構成侵權行為時, 才能夠稱為「要件」, 否則, 就不能稱為「要件」。當某一條件僅僅是構成某一類侵權行為的必要條件, 而不是所有侵權行為中的必要條件時, 這樣的條件也不應該作為侵權行為概念的「要件」。本著這一指導思想, 我們來討論爭議中的幾個要件:
一、 過錯
按中國學界通說, 是指「行為人在從事違法行為時的心理狀態, 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所謂故意, 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某種法律後果, 而仍然進行此種行為,有意促成該違法後果的發生。所謂過失, 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違法後果應當預見、能夠預見而竟未預見到, 或者雖然預見到了卻輕信其不會發生, 以致造成違法後果。」可見, 過錯主要是指行為人的主觀意識。本文認為, 過錯不應當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一)從中國立法上看, 中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沒有過錯, 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 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據此, 中國民法通則對侵權行為採取的是廣義的概念, 既包括過錯侵權行為, 也包括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過錯侵權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下位概念; 作為屬概念的「侵權行為」中, 不應該有它的位置。
(二) 從司法實踐看, 法院在認定某些侵權行為時, 有時僅僅根據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本身, 即可認定其為侵權行為, 不需要探討行為人內心的主觀過錯。比如, 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行為, 其本身足以構成侵權, 不需要再探討行為人的內心心理狀態。第三, 在許多情況下, 只要行為人的行為侵害了法律認可和保護的合法權益, 即使行為人內心沒有過錯, 同樣應認定為侵權行為。「好心辦壞事的人」即為一種。雖屬「好心」, 但卻侵害了他人, 也不能不認定是「侵權」。在國外也有這樣的例子。美國侵權法中有一個「蛋殼原則」( shull of egg - shell) , 即原告有一個像「蛋殼一樣薄的腦殼」, 被告因「開玩笑」像平常人那樣拍了一下他的腦殼, 卻引起了原告死亡。在這種情況下, 被告「完全不存在」傷害原告的故意,被告沒有預見到也不應該預見到其行為會引起原告的死亡。但被告仍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里構成侵權要件的是他的「行為及其後果」, 而非「內心過錯」。
(三) 侵權法保護的重點應當是無辜的受害人。即使致害人內心沒有故意或者過失, 但對他人造成損害的, 也應對受害人予以救濟。對此, 美國著名法官O1W1霍姆斯有一段很精彩的論述:「如果一個天生魯莽愚鈍的人總是不斷惹禍, 不是傷人就是害己, 那麼毫無疑問, 它的先天缺陷在天國的法庭上會得到寬宥。但是, 他無意中給鄰人造成的麻煩, 一點兒也不比過失犯罪造成的麻煩少, 因此, 它的鄰人要求他達到他們的標准, 否則就自己承擔後果; 由這些鄰人建立的法庭, 不會去考慮他的個人缺陷。」
二、 「不法」
「不法」是指法律對該行為的否定性評價。「不法」能否作為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這里有個如何衡量「不法」的標准問題。衡量行為的「不法」有兩種標准:一種是以侵權行為侵害的客體為標准, 認為凡是侵害了法律所保護的合法權益的行為, 都是不法行為。這種標准反映在19世紀末草擬德國民法典時第二起草委員會反對第一起草委員會的意見之中。第二起草委員會反對第一起草委員會所草擬的民法典草案第704條第二款, 認為該款允許任何受害人享有損害賠償的權利而不管所違反的法律是否是為了保護他受到影響的利益, 此種法律走得太遠。主張只有在侵害了受害人的法定利益時侵權人才對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德國民法典最終採納了第二起草委員會的意見, 形成了1990年頒布實施的德國民法典第823條。另一種標准, 是以行為本身的性質對侵權行為是否「不法」作出界定。如果行為人行為的本身是合法的, 即使該行為侵害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 該行為就不能界定為侵權行為, 甚至還可以成為阻卻違法的理由。緊急避險是傳統民法理論公認的合法行為。一些民法教材不僅不談緊急避險也可能造成「侵權」, 而且還認為緊急避險可以成為阻卻違法的事由。本文認為, 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對 緊急避險是否可以構成侵犯, 應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比如「城門失火, 殃及池魚」, 救火當屬合法行為無疑。但從池魚主人角度考慮, 他的財產無端受損, 難道不是被侵權? 從中國社會生活實際看, 許多合法行為也同樣造成侵權損害。如工廠按國家標准排污, 這可謂合法行為, 但即使合法排污, 對周圍社區居民造成損害的也照樣賠償。2001年11月28日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節目, 就播出某一高壓電站的設置完成符合國家要求, 但其附近一戶居民的三個女兒均因高壓電站設置的影響而得一種怪病, 起訴電站。難道能因「完全符合國家規定」就可以不認為是侵權? 社會生活的現實, 已經向傳統侵權理論提出了挑戰。有學者已經正確地指出:「侵權行為,雖為一種民事法律事實, 但難以將其完全歸於違法行為或合法行為中, 應認為大多數侵權行為是屬違法行為的法律事實, 也有合法行為而侵害他人權利的法律事實。」因此, 從行為本身性質講, 很難將「不法」作為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三、損害事實
損害既包括物質的或金錢的損害, 也包括人身傷害、死亡和精神損害。許多學術著作都把損害事實看作構成侵權行為的必不可少的要件。認為「僅有行為而無損害, 不構成侵權行為。」「各種侵權行為引起程度不同, 所造成的後果也不完全相同, 輕微的侵權行為,可能造成的損害後果微小, 但無論如何, 沒有損害後果, 並不構成侵權行為。」在一般情況下, 侵權行為都會造成損害, 這是常態。但是否絕對到任何侵權行為都會造成損害? 值得商榷。從因果關系看, 侵權行為是因, 損害事實是果。從犯罪學的角度, 有「犯罪預備」, 也有「犯罪未遂」, 這些行為即使未造成損害後果, 並不影響其行為的可譴責性。侵權和損害事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侵權是對侵權行為性質上的概括, 而損害事實是由侵權所造成的後果。侵權行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後果, 但也有例外。現實社會生活的事例可以佐證:某一工廠擅自印製了他人注冊商標標識, 並貼在自己的產品上, 准備出售。後因被舉報, 偽造的商標標識被工商局查封和銷毀。該案中, 該廠的行為並未給商標權人造成任何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 但是否就可依此不認定其為侵權行為? 注冊商標持有人可否要求其承擔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 在英美侵權法中, 有名義上損害賠償和實質上損害賠償之分。名義上損害賠償( nominaldamages) 是指受害人雖有權利要求賠償, 但並沒有造成現實損害後果時, 用以確認所被侵害的權利而進行的損害補償。[而在大陸法系一些國家如日本在1925年11月28日大審院判決的大學浴室事件也曾判定侵權行為的成立不一定非要構成對某種權利的侵害後果。不難看出,沒有損害結果的侵權行為是存在的, 並非沒有損害事實就構不成侵權行為。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 過錯、違法、損害事實, 在一定情況下, 不一定是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任何運動形式, 其內部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性的矛盾, 就構成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質。」侵權行為之所以多種多樣、千姿百態, 就是因為每一種侵權行為都有其本身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的形成, 在於其所處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 一切都是以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有時, 一個行為本身即可構成侵權, 而不必再有其他條件, 如假冒他人馳名商標行為。有時僅僅一個行為尚不能確定其是否構成侵權行為, 還需要其它條件來配合。如甲與乙口角, 甲惱恨之下, 持棍棒追打乙, 因乙跑得快, 甲未能打著。甲雖然有明顯傷害乙的行為故意, 但因未能給乙的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 故不構成侵權行為。該種情況下, 甲的侵權行為的構成則需要兩個條件:故意的行為和該行為給乙造成的損害事實。如果將這兩種不同類型的侵權行為, 硬要套進三要件四要件的框框, 顯然是不現實的。
行為特徵
一、侵權行為是一種單方實施的事實行為
侵權行為是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而發生的,且侵權行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後果並不是當事人所預期的,因 此,侵權行為屬於事實行為。
二、侵權行為是一種民事違法行為
侵權行為的違法性及時違反法律的規定,為法律所不許,其實質就是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這里所謂的法定義務。《民法通則》第5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對於物權、人格權等絕對權而言,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負有不得侵害的一般義務。這種一般義務是侵權行為所依據的法定義務的主要來源。另外,債權也可以成為侵權行為所侵犯的對象,但在構成腰間上,需要更高的門檻。
其次,這里的法定義務還包括法律賦予某些特定主體的特別義務,例如,《侵權責任法》第37條第1款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傷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據此,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負有安全保障義務。教育機構對在該機構中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負有教育、管理義務。再例如,勞動法規定的有關勞動安全保護義務。如果違反這些法定義務,義務人則可能構成侵權行為。
再次,這里的法定義務也包括侵權法所設定的某些具體作為或者不作為的義務,例如《民法通則》第125條規定,在公共通道上挖坑、修繕時,應當設置明顯的標志。《侵權責任法》第91條第1款規定,在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挖坑、秀山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種設定明顯標志的就是一種強制性的作為義務。如果行為人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就違反了作為義務,對他人因此造成的損害應當曾但侵權責任。
三、侵權行為是加害於他人的行為
侵權行為的對象包括民事權利和民事利益。侵權行為所侵害的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物權,繼承權,知 識產權等絕對權,一般不包括債權。除民事權利以外的其他合法利益,也屬於侵權行為法保護的范圍。
四、侵權行為是應承擔侵權責任的根據
侵權行為是一種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這種法律後果 就是侵害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④ 我的父親是人民政府幹部,別人的文章中出現我父親的職務並聲稱是她父親,請問這侵犯了我父親的權利嗎
父親老了
時間沒有情感,人世間,它最公平。時間的深意並非讓我們去追問它賦予我們什麼,而是我們怎樣去丈量與定義時間。當它悄然逝去,留下的不是嘆息和遺憾,而是一種於我們叫做經歷與感悟的東西。
二十個春秋,可以讓一個幼童長大成人,比如我;二十個春秋,可以讓一個粗獷健壯的青年變得溫婉和氣,比如我的父親。
我的第一聲啼哭換來了父親一生中最欣慰的微笑,那淚光中的喜悅是對上蒼的感恩,是對生命的感動。父親這一神聖的職責就這樣落在了他的肩上。
那時的父親,健壯,爽朗,血氣方剛。在我的眼中,他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因為他可以輕而易舉的地把我高高舉起,把我拋向天空,任我放肆的笑,恣意的尖叫……在他眼裡,我就是張開雙翼的天使。天使都是快樂的,所以我笑得忘乎所以!我的世界裡只有蔚藍的天空,健壯的父親,嬌小的我,還有那蔓延到心間的快樂……那時的父親和我,快樂的如此簡單,如此忘形,如此沒有阻隔……
童年的時光就像一根棒棒糖,沒多久,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那殘存的餘味,只能在記憶中去品味……
女兒長高了,卻沒有長大……
女孩的成長應該是從眼神開始的吧,如果不是,為什麼在那個有心事的年紀里,我不敢看父親的眼睛呢?當讀到「月上柳梢頭」時,我也會在自己小小的腦袋裡憧憬「人約黃昏後」可能發生的故事;當感嘆「眾里尋他千網路」時,也忍不住「驀然回首」,只可惜,燈火依然闌珊,卻沒有夢中的那個人……「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那時的心事,如春水東流,不知何時何地是盡頭!而父親卻怎樣也走不進我心中的那幀風景……即使他是船,能夠在我心中的那江水裡為我激盪起最美的漣漪,可我不想為他留出一個泊位,雖然他無論多苦都不覺得累,雖然他只想泊進那條江,並不奢望停靠……
曾經,和父親可以放肆的忘乎所以,而長大了,卻多了幾許隔閡,快樂變得不再那麼簡單。我想,可能是因為天使長大了,可以自己飛了,它不想被束縛……
天使的倔強,就是它的執拗和堅強吧。帶著那份成長的驕傲與對飛翔的渴望,天使開始起航……原來天使也會孤單,也會徘徊,也會受傷……夜深人靜的時候,獨拭帶血的傷口,天亮時,呈現給人的依然是最完美的微笑。可只有自己知道,心裡有份空虛,有份失落,有塊空白……直到有一天,一雙溫暖厚實卻略顯粗糙的大手,輕輕地摸我滾燙的額頭,耳際是那熟悉的聲音:「這丫頭,就是愛逞強啊!」我無語,也許這時的沉默,對於我,是金!只是那淚,肆無忌憚地流下來,流到我的心底……那一刻,我讀懂了父親,讀懂了那略顯蒼老的聲音背後是什麼在熠熠閃爍,讓我睜不開眼睛,只能用淚水去滋潤……
孩提時,父親用爽朗的笑感染我們,讓我們學會快樂;年少時,父親用默默的理解與寬容陪伴我們,讓我們學會思考;而當天使開始自己學著飛的時候,他用最深情的目光注視著我們,不是看我們飛的有多高,而是想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飛得累了……父愛,是天使最需要的家,因為那裡是——天堂!
再見父親時,也許我依然不會有太多的言語,但我會給他一個結實的擁抱,雖然他再也不能把我高高舉起,但,我永遠是他懷里長不大的小天使!
⑤ 最近公司有員工十幾萬貨款不交,公司要寫一篇關於瀆職和職務侵佔罪的文章以提醒員工,請問該怎麼寫。
舉些真實案例嘛。
要寫關於瀆職,前提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哦~~~
而職務侵佔罪,可以從成立要件上說,即怎樣是構成此罪,即主體——誰,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主觀方面——想,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客體——損害,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物所有權,客觀方面——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
其實員工貸款不還很難說構成犯罪,遑論構成上述兩罪,最為嚴重也應該是涉嫌詐騙罪為宜。
僅供參考。
⑥ 職務侵佔罪論文的研究內容怎麼寫
可分幾個部分寫:一是被舉報人的基本信息;二是被舉報人的違法違紀案件情況;三是可提供的相關證據、證人情況;四是舉報人的相關信息(如果實名舉報的話)。另:如果被舉報人屬於公職人員,應向紀委或檢察院舉報。
⑦ 未經本人同意擅自轉載論文屬於侵權嗎
你所提出的問題其實是關於知識產權是否在互聯網時代同樣存在,是否是傳統知識產權有所更改在互聯網時代,這是大家所面臨的新的問題。
這種情況目前比較普遍。從行為性質上而言,任何未經許可的使用著作權人作品的行為都是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不論其是否以盈利為目的或者是否盈利。因此,這些轉載行為,無論是網站的製作人將作品直接發表在網站中,還是網站的會員將作品發布在網站的論壇中,都是侵犯作品權利人著作權的行為。
其次,關於信息網路傳播方面的問題,目前已經由國務院於2006年5月18日頒布了《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加以規定,該《條例》已於200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上述在網路上轉載他人作品的行為,屬於《條例》所調整的法律關系,我們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根據《條例》來具體操作。根據《條例》的規定,如果你作為學術論文的作者,即權利人,認為網站侵犯了你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可以向該網站提交書面通知,要求其刪除該作品,或者斷開與該作品的鏈接。書面通知書應當包含:(一)你的姓名、聯系方式和地址;(二)要求刪除或者斷開鏈接的侵權作品的名稱和網路地址;(三)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明材料。網站在收到你的通知書後,應當立即刪除涉嫌侵權的作品,或者斷開與涉嫌侵權的作品的鏈接,並同時將通知書轉送提供作品的服務對象,也就是實際轉載你作品的人。如果網站在接到你的書面通知書後,根據規定刪除了涉嫌侵權的作品,或者斷開了與涉嫌侵權的作品的鏈接,那麼網站就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刑事侵權犯罪: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3.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4.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5.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6.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8.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法院受理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
(一)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權屬、侵權、合同糾紛案件;
(二)申請訴前停止侵犯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行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證據保全案件;
(三)其他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糾紛案件。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
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
權利:
1.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2.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
發表的作品;
3.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節目或者新聞紀錄影片中
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4.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已經發表的社論、評論員文章;
5.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6.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7.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8.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9.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
10.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11.將已經發表的漢族文字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
12.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以上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上述內容主要規定在了《條例》的第14至17條,以及第22至24條。其他有關信息網路傳播權方面的規定,也可以參考《條例》的有關規定。
希望上述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⑧ 萬方數據或維普資訊商業化使用別人的論文是不是侵權
恩,我們的畢業論文,好像是授權給學校的,應該屬於職務作品。我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十六條,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
沒有規定單位和法人有權以有償的方式轉給盈利機構。 但是個人如果簽字承諾了除外。
然後給其他各個雜志出版社的似乎雜志社應該得到我們的允許才能發布的。我們在雜志上發布的論文,著作權屬於我們,他們未經我們允許轉讓給萬方、維普等網站也是不合法的。
這是我的答案啦。。。不是很專業,僅供探討。
⑨ 求一篇我國環境污染致人損害侵權民事責任論文
摘 要:對於污染環境犯罪的主觀方面理論界看法不一,而行為人的主觀方面對污染環境犯罪的定罪量刑意義重大。意識到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在功能上的局限性對於扭轉「重刑輕民」、「重刑輕民」的傳統觀念是十分必要的。。本位擬從應然角度出發,對我國及國外污染環境犯罪主觀方面的理論和實踐進行評述並進行嘗試性設計。難怪美國證券市場誕生發達這么多年來,仍然堅持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並重,並堅決不放棄民事責任在規范證券市場中的作用。。
關鍵詞:污染環境犯罪 故意 過失 嚴格責任 定罪量刑
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已經影響到各國乃至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關鍵詞: 民事/執行/刑罰 內容提要: 執行難是民事執行中的一大頑疾,它固然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對妨害執行行為的放縱和制裁的軟弱,尤其是對民事執行中刑罰適用的大打「折扣」乃不失為一個重要原因,這存在著理念上的誤區也有立法技術上的原因,在立法上將其錯誤定位於「妨害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中,混淆了刑罰適用與強制措施的性質;。近些年來環境保護領域日益受到全世界法學研究者的普遍關注,各國紛紛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刑事立法。原因在於,環境犯罪的客體並非是環境資源的管理秩序,更不是社會管理秩序,非但如此,環境犯罪還具有不同於普通刑事犯罪的諸多獨特之處。。針對污染環境的犯罪行為,1970年日本國會制定了《關於危害人體健康的公害犯罪制裁法》(即《公害法》),率先以特別法的形式規定有關污染環境犯罪的內容。如果說證券市場中的民事責任兼有填補損失和教育制裁的功能,則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僅具有教育、制裁的功能。。1975年《德國刑法》第28章規定了污染環境的犯罪。與其它暴力行為一樣,家庭暴力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所持的心理態度是故意的,而且大多數都有明確的目的。。[1]奧地利在1974年修正了刑法,增設了公害類犯罪的懲處。一、我國現行環境刑事立法模式及其評價 我國現行刑法典是在1979年刑法典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相對於1979年刑法典而言,現行刑法典在環境犯罪的立法方面增加了環境犯罪的罪名,並設立專節集中規定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同時,在危害公共安全罪、走私罪、危害公共衛生罪等章節中也有體現危害環境保護犯罪的規定。。[2]我國為改變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趨勢也突出了以刑罰手段懲治污染環境行為的立法趨向,97年刑法典設專節規定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並規定了五個污染環境類犯罪:(1)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338條);司法執法機關對於證券民事案件、證券行政案件與證券刑事責任應予同等關注。。(2)非法處置進口固體廢物罪(339條);此種現象反映了多年來我國經濟立法中長期存在的重行政、刑事責任而轉民事責任的形式。。(3)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339條第2款);3.特殊侵權行為在舉證責任的分配上適用倒置原則,即由加害人就自己沒有過錯或者存在法定的抗辯事由承擔舉證責任。。(4)環境監管失職罪(408條);文章繼而分析了證券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的並用與競合,以及證券民事責任中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問題。。(5)走私固體廢物罪(155條第3項)。《民法通則》第124條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的基本理論,在污染環境犯罪構成中,主觀方面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即行為人對其所實施的污染環境的行為可能引起的危害環境的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證券法上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分別叢私法和公法的角度,對證券法律關系進行了調整。。因為多數環境污染犯罪的危害結果並非及時性的,而且犯罪主觀方面具有不同於普通犯罪的復雜情況,司法實務中認定和證明行為人的主觀罪過十分困難。二、對罪犯婚姻權的解讀 1、罪犯婚姻權的天賦性罪犯有著與普通公民一樣源於天賦的婚姻權利能力,但罪犯實現婚姻權的行為能力必須依賴於各類刑罰執行部門。。各國環境刑事立法採取的嚴格責任、過錯推定過失等變通原則,雖緩解了實務認定的困難,卻受到刑法理論界普遍的質疑。本文所討論的罪犯就是指狹義上的罪犯,也即在監獄執行刑罰的罪犯。。但行為人主觀方面的認定對於污染環境犯罪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以及量刑輕重意義重大,所以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對於環境犯罪的客體,學者們的觀點多不一致。。
一、國外污染環境犯罪主觀方面的理論與實踐
對污染環境犯罪,世界各國基本上都採取傳統的刑事責任理論,認為故意和過失是構成污染環境犯罪的主觀要件,如果沒有主觀過錯,行為人的行為便失去了非難的基礎,讓其承擔不利的刑事法律後果是不恰當的。雖然證券法中的法律責任有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三種,但只有證券法上民事責任是保護證券法律關系主體民事權利的重要措施。。個別國家也採用嚴格責任理論,在某種特殊情況下,不以行為人的主觀罪過為必要條件,只要具備一定的危害行為或危害結果,即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二、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種類侵權責任包括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兩種,特殊侵權責任不像一般侵權責任那樣具有侵權責任的全部構成要件,並以過錯責任原則為前提。。這一理論是隨著現代工業突飛猛進地發展,高度危險性的行業引起環境公害的事件日益增多,廣大社會成員的福利因少數的營利行為常常被侵害,而引起公害的企業的主觀過錯難以被偵查機關、法院和公眾所知曉,而由一些學者針對污染環境犯罪原因上的復雜性、行為人主觀過錯證明的困難性而提出的。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是指污染環境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而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一)大陸法系各國
大陸法系國家傳統刑法理論要求刑事責任的承擔必須確定行為人有罪過的存在。就案件移送前是否可進行行政處罰這一問題,《行政處罰法》在分則部分的有關規定中存在一定矛盾和歧義的情況,但該法總則部分的第7條明確規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故意和過失不僅是犯罪構成的必要條件,而且是確定刑事責任的前提要件。其中,固體廢物對農村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然而,這種理論適用於環境犯罪,特別是於過失環境犯罪適用上遇到多方位的阻力與挑戰。但民事執行中的刑罰適用則從本質上乃為刑事制裁。。大陸法系各國對於環境犯罪主觀要件的要求不盡相同。此外,受害人的過錯、第三人的過錯、加害人沒有過錯或者履行了法定義務也可能基於特別規定成為免責事由。。德國、日本、奧地利、瑞典諸國環境刑法均規定,行為人構成環境犯罪主觀上必須具備故意或過失的要件,僅有違法事實不能構成刑罰的適用,即不適用無過失責任。(四)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污染環境是指由於人為的原因而使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資源發生化學、物理、生物等特徵上的不良變化,以至於影響人類健康的生產活動或生物生存的現象。。法國、比利時等國家則認為,過失系構成環境污染的必要條件,無必須證明行為人的主觀犯罪故意。「內容提要」本文指出,立法者應當扭轉重行(刑)輕民的思維定勢,對於證券民事責任、證券行政責任與證券刑事責任予以同等關注;。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用客觀責任(嚴格責任或無過失責任),如法國農業法第434-1條及434-4條有關水污染犯罪規定,就是以實質犯罪或客觀實體侵害行為事實作為建立客觀責任的基礎。據此在1998 年6 月11 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92 次會議頒行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第12 章具體規定了「對妨害執行行為的強制措施的適用」,對刑罰的適用以第100 條予以規定。。在此問題上,行政機關與立法上的見解不同,前者趨向與客觀的污染事實,即應構成刑罰適用的對象。環境犯罪的刑事立法不同於一般犯罪的刑事立法,必須從環境犯罪的自身特點和刑法規范的目的去考慮實際的立法模式。。而後者認為,犯罪行為的構成雖然不要求故意,但應有輕率、疏忽或違反法令的過失行為時,才構成犯罪。該項責任是一種典型的無過錯責任。。其司法實務上的見解亦同,但於法律上有特別規定時,得以無過失責任的事實犯視之,法國的這一作法在歐洲具有廣泛的影響。3、 證券民事責任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通觀《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全部條文可以發現,針對證券市場違反禁止性行為而施加的法律責任中,絕大多數都是諸如吊銷資格證書、責令停止或關閉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責任,以及當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時產生的刑事責任,而極少關於民事責任的規定。。[3]
(二)英美法系各國
英美法系國家理論界和實務界對於環境污染犯罪的成立是否以故意或過失為必要條件存在有不同認識。監管機關執行的刑罰是剝奪公民人身活動的范圍「自由」,與罪犯結婚的權利互不幹涉。。美國《水污染管製法》S。「關鍵詞」證券市場,投資者,民事責任,虛假陳述,訴訟,投資者協會 一、立法者應當扭轉重行(刑)輕民的思維定勢,對於證券民事責任、證券行政責任與證券刑事責任予以同等關注 《證券法》的威嚴在於其應有的內容公平、條款細致、便於操作的法律責任制度。。309(C)(1)(2)規定,犯罪行為除非行政官署證明為故意或過失,否則不得為該法制裁的對象。首先,基於對刑罰和行政處罰關系的重新認識。。美國部分學者強調,企業管理人公害污染的行為,無須有犯罪故意,只要有輕度的錯誤,即足為制裁的對象。而與當前嚴峻的執行難很不相稱的是實踐中運用刑罰手段制裁拒不履行、拒不協助執行以及干預執行的很少。。英國在審理Alpgacell訴Woodward(本案為制紙工廠由於廢水過濾設備阻塞,致廢水溢入河流,排放超過管制標准,造成污染的犯罪行為)一案中,就採取客觀主義,認為行為人的犯罪意思並非構成環境犯罪的條件,工廠不得以主張欠缺知情或非故意,而逃逸刑事責任。2004年3月民政部《關於貫徹執行〈婚姻登記管理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台,結束了刑罰理論界關於罪犯婚姻權有無的爭論,修正了1982年公安部對相關問題的規定,明確規定罪犯結婚登記的實施辦法,使罪犯的結婚問題得到了法律的許可,這是婚姻法律的一大進步,但民政部出台的這個《意見》中仍有許多關於罪犯婚姻權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有待於解決。。[4]
二、我國污染環境犯罪主觀方面的理論
(一)嚴格刑事責任理論
由於環境犯罪的特殊性,以及為彌補對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害,威嚇和懲罰此類犯罪,有學者提出在採用過失責任制的同時還應考慮嚴格責任制,即有權利用環境的法人和行為人,有義務保證該行為不危害環境,一旦發生危害就應承擔其應負的責任,直至刑事責任。」污染環境致人損害適用無過錯責任。。筆者認為雖然嚴格責任是在近代刑法理論的基礎上,為適應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而採用,是對傳統刑法理論中歸則方式的重大突破,對於懲治某些犯罪可能有著積極意義,但將其適用於環境污染的犯罪,對主體主觀上無過錯的污染行為認定為犯罪,在理論上是不科學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據此可以看出民事執行中刑罰適用從最初的立法體例上看是被歸置於審判程序中「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首先,嚴格責任違背了我國刑法的內在生命,即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和刑法第16條關於行為人無過錯不是犯罪的規定,與我國適用刑罰的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目的悖謬。換言之,立法者對於行政責任最為重視,對刑事責任也較為重視,但對民事責任則有些語焉不詳。。 其次,嚴格責任在污染環境的犯罪適用中,會有失公正,如果每個企業都按合理標准正常排污,是不可能預見到共同排污的後果,亦沒有義務注意共同排污的後果,且他們的行為大多是獲得許可後的行為,單純追究企業的刑事責任有失公正。刑事責任由國家負責追究,行政責任及處罰由主管機關追究。。其三,嚴格責任適用的環境危害行為的嚴重程度與刑事責任的嚴重程度不匹配。二是案後移送,或稱間接移送,就是稅務機關根據《征管法》對當事人做出一定行政處罰後,再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一些國家的無過失或嚴格環境責任的適用范圍主要是一些處以罰金的輕微危害行為,而在把社會危害性達到嚴重程度的行為才宣布為污染環境犯罪的中國,對於這一類主觀過錯不明或無罪過,但客觀上造成了嚴重環境損害的行為,則納入到了行政處罰的領域。但從法律責任的形式上看,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是兩種不同的法律責任,是因當事人行為的法律定性不同而由不同性質的機關採取的不同性質的懲罰措施,並不是說當事人的一個違法行為只能承擔一種法律責任,而刑罰力度就一定強於行政處罰。。其四,刑罰應該具有謙抑性,寬容性。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適用無過錯原則歸責,受害人只須舉證證明存在侵害行為和損害事實及二者之間有因果關系,而國家機關不能證明其有免責事由的即構成侵權責任。。正如陳興良教授指出,對於某種危害社會的行為,國家只有在運用民事的、行政的法律手段和措施仍不足以控制時,才能運用刑決的方法,懲治污染環境的犯罪中適用嚴格責任而擴大刑法的干預是可避免而無必要之選擇。對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刑罰作為一種最嚴厲的制裁手段,有其特殊的質的規定性,刑罰的適用既應針對依法構成犯罪的行為,也應受制於刑罰目的。罪犯的概念在我國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罪犯概念是指被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判處刑罰的人。。對主體缺乏罪過而並不構成犯罪的行為施以刑罰,實不足取。刑事責任制度的主旨在於懲治嚴重破壞證券市場秩序、嚴重侵害投資者利益的犯罪行為。。
(二)過錯刑事責任理論
任何犯罪都是行為人基於一定的被刑法所否定的心理態度而實施的,通過犯罪行為的「中介作用」,得以轉化為客觀現實。這表明,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環境犯罪的認識不斷深入,刑法作為環境保護的一種手段不斷得到重視。。沒有否定的心理態度的支配,行為人與其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之間便喪失了因果聯系,行為人即不應當承擔被責難的後果。它並不以行為人具有主觀過錯為前提,受害人也不因此負舉證責任。。[5]同樣,脫離了對行為人心理態度的分析,我們將無從認定環境污染行為的性質,搞不清污染環境犯罪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也會影響到量刑的輕重。最為典型的規定是民訴法第102 條第6 項,即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被執行人,人民法院可以視情節給予罰款、拘留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理論界和實務界大多認為污染環境犯罪的主觀方面是行為人對其所實施的污染環境的行為可能引起的危害環境的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行政處罰和刑罰的種類及形式並非完全的對應關系,有些可以銜接對應,如行政處罰中的財產罰和刑罰中的財產罰,結果都體現在當事人財產上的減損;。這種心理態度包括故意或過失。反過來講,如果我們把同居權、生育權也還給罪犯,那麼無形中會削弱刑罰的懲罰性,會使刑罰在人們心中留下不嚴厲的印象。。
三、對污染環境犯罪主觀方面的構想
(一)澄清一個有關問題
有人認為行為人故意違反國家環境保護規定也是認定污染環境犯罪的主觀方面的內容而確認為故意犯,筆者不贊同這種觀點。關鍵詞: 循環經濟 農村 固體廢物 內容提要: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固體廢物污染中的一個新的問題。。行為人違反國家環境保護規定可能是出於故意,但不能把這種故意與造成環境污染結果的故意或過失的心理態度混談。我國刑法典認為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罪、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等環境犯罪的同類客體為破壞了環境資源保護、妨害了對環境資源的管理秩序,因此把這些犯罪集中起來,放到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一節之中;。在我國刑法規定及刑法理論中,犯罪主觀方面是以刑法對於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度的否定性評價為特徵的,其實質在於行為人主觀心理態度具有社會危害性。產品缺陷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不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備過錯,從責任上來講,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而某種行為之所以構成犯罪,是因為該行為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即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客體。也只有讓罪犯深刻品嘗到被監禁失去自由的痛苦及因失去自由其他權利無從實現的感嘆,才能體現我國刑罰的懲罰功能。。可見,刑法所關注的是行為所產生或可能產生的結果的屬性進而也就要求行為人在主觀上對行為的結果予以充分的關注,以避免危害社會結果的發生或發生的可能性。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種類包括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產品缺陷致人損害、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污染環境致人損害、地面施工緻人損害、地上工作物致人損害、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等八種侵權行為,以及這八種侵權行為的免責事由。。行為人對其污染環境的行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反映了行為人對其行為危害環境的心態,進而說明行為人主觀心理態度的社會危害性。該法第22條規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行為人對違反國家環境保護規定的行為本身所持的心理態度不能反映行為人主觀心理上對於危害環境的心態,所以不能認為故意違反規定就是故意犯。特別是對單位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可採取的吊銷營業執照是對單位經營主體資格的撤銷,相當於刑罰中對自然人予以死刑的終極制裁,顯然要重於刑罰僅予以罰金的處罰。。所以污染環境犯罪主觀方面是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而不包括對危害行為本身所持的心理態度。而我國現行有關固體廢物污染立法及相關研究大都集中在工業固體廢物和城市固體廢物上,有關農村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立法及相關研究是相當缺乏的。。
(二)對環境犯罪的主觀方面應一分為二
在污染環境的犯罪中,往往存在兩個相互聯系的危害結果,一個是環境被污染的結果,一個是環境被污染後所導致的結果,表現為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二)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法律特徵是: 1.特殊侵權行為適用過錯推定責任或公平責任。。有人以環境受到污染不象有形物遭受損害那樣可以肉眼明斷,而需依賴於第二個危害結果的發生來判斷,進而否認將其分為兩個危害結果。罪犯的婚姻權也是如此,無論他犯下什麼樣的罪行,無論他受到什麼樣的刑罰,婚姻權都將與身俱在。。該觀點進從現行刑法典的實然角度出發,似乎缺少對該問題應然性的思考。至於現行《證券法》關於刑事責任援引《刑法典》的表述方式,則可予以堅持。。
對污染環境犯罪中這兩個結果行為人所持的心理態度是存在差異的。只有民事責任才能直接彌補遭受損害的投資者所遭受的損害,無論是行政責任還是刑事責任都取代不了。。對前一個結果,即環境被污染的結果,行為人通常存在間接故意的心理態度。狹義的罪犯概念是指被人民法院生效判決判處刑罰並送交監獄執行的人,也即我國長期以來所稱呼的「勞改犯」。。首先從認識特徵上行為人對污染環境的危害後果的發生是明知,在意志特徵上,行為人表現出放任污染環境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雖不是希望,不是積極的追求,但卻在明知行為可能發生污染環境結果的情況下,為了達到自己的既定目的,通常是為了經濟利益而仍然決議實施這種污染環境的行為,不設法阻止環境污染的發生而是聽之認之。從性質上,民事執行中的刑罰適用與妨害民事訴訟強制措施具有不同性。。
⑩ 試論職務侵佔罪的幾個問題 畢業論文
這個其實你應該根據這個試論職務侵佔罪去找找資料和文獻的,
不去找肯定不知道的,最好多去看看類似的範文那些,對你有幫助的。
一、職務侵佔罪的客體應是雙重客體
(一)對於職務侵佔罪客體的認識目前存在的理論分歧 犯罪客體是犯罪所侵犯的而為刑法所保護的一種社會關系。
(1)職務侵佔罪的犯罪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也有學者稱之為財物所有權。
(2)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因為這里規定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極可能是集體性質的,也可以是私人所有的。
(3)職務侵佔罪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和公司、企業法人財產權。
(二)職務侵佔罪的客體應是雙重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