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食葯品糾紛司法解釋

食葯品糾紛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2020-12-10 07:01:35

❶ 知假買假 法院立案嗎

立案。 欺詐是銷售者單方行為,知假買假並不影響定性。欺詐行為並不因為購買人知情而改變其性質。

一、最高法《關於審理食品葯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因食品、葯品質量問題發生糾紛,購買者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權利,生產者、銷售者以購買者明知食品、葯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仍然購買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深圳中院《關於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的裁判指引》明確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打假」為目的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所稱的「消費者」。

廣東高院認為: 銷售者欺詐購買者是銷售者的單方行為,購買者是否知悉該欺詐並不影響銷售者欺詐行為的構成。無論銷售者銷售的是食品葯品還是其它商品,均不影響欺詐行為的定性。

❷ 一顆黑豆引發的糾紛 黑豆到底是食品還是葯品

黑豆為豆科植物大豆(學名:Glycinemax(L.)merr)的黑色種子。黑豆又名櫓豆、黑大豆專等。黑豆具有高蛋白、低屬熱量的特性,外皮黑,裡面黃色或綠色。
黑豆性喜溫暖,耐高溫,生育適溫18~30度,播種法繁殖以顆粒大而飽滿、色澤烏黑發亮者為佳。
根據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黑豆皮提取物能夠提高機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帶皮食用黑豆能夠改善貧血症狀。

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葯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出台背景

食品葯品糾紛案件已經成為全國法院民事審判工作中社會關注度較高、涉及范圍較廣的案件類型。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2012年,全國法院受理的食品、葯品民事糾紛案件共計13216件,占各類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的6%。其中2010年受理4080件;2011年受理4513件,同比上升9.59%;2012年受理4623件,同比上升2.44%。食品、葯品民事糾紛案件所涉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危害嚴重,直接影響民生和社會穩定。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品、葯品安全事關民生,既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近年來,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葯品的活動十分猖獗,涉及「毒奶粉」、「瘦肉精」、「假肉食」、「地溝油」、「蘇丹紅」、「毒大米」、「毒生薑」、「毒膠囊」、「塑化劑酒」等食品、葯品安全事件不斷發生,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葯劣葯的「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屢禁不止,虛假食品、葯品廣告十分常見,以普通食品甚至農葯殘留超標食品冒充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的現象比比皆是。這些行為給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危害,可能同時引發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廣大消費者通過民事訴訟依法維權越來越多,加大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的任務日趨艱巨繁重。
由於食品、葯品糾紛往往涉及人身損害賠償,不僅會產生違約責任,而且還會產生侵權責任,案件受到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調整,辦案中遇到的程序和實體問題較為復雜。例如,在程序上,消費者維權是否需要行政前置程序;消費者是否可以同時起訴生產者和銷售者;知假買假者是不是消費者;侵權訴訟中如何分配舉證責任;消費者協會提起公益訴訟如何處理等等。在實體上,贈品不合格能否索賠;消費者請求價款十倍賠償是否要以造成人身損害為前提,是否適用違約之訴;代言虛假廣告承擔何種責任;網路消費時遭受損失網路交易平台如何擔責;認定食品是否合格的標准如何掌握;如何認定「霸王條款」等等。由於對相關法律條文的理解不同,一些案件的處理存在裁判尺度不統一的情況,迫切需要通過制定司法解釋加以規范。最高人民法院在認真總結審判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和廣泛徵求意見,制定出台了本《規定》。《規定》將於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❹ 食品葯品民事糾紛案件審理中的難點問題有哪些

您好,由於食品、葯品糾紛往往涉及人身損害賠償,不僅會產生違約責任,而且還會產生侵權責任,案件受到《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調整,辦案中遇到的程序和實體問題較為復雜。難點包括:

一、沒有統一案由,確定法律關系難,執法尺度不統一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中並未將消費者權益糾紛作為類別進行劃分。消費者並非法律專業人士,在主張權利時對選擇法律關系往往存在困惑,甚至無所適從。消費者在立案時,多選擇買賣合同糾紛以及健康權、產品責任糾紛、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等侵權責任糾紛。案由不同,則意味著不同的法律關系,審理時舉證責任、歸責原則、賠償范圍也不同,造成執法尺度的不統一。同一糾紛,往往因案由選擇不同,而導致最終的裁判結果有所差異。
二、消費者舉證難、鑒定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4條第6款規定:「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由此可見,消費者首先要證明所購產品存在缺陷,且該缺陷與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之後才由生產者就免責事由舉證。如何證明產品存在缺陷及因果關系,對於消費者具有一定難度。《產品質量法》46條規定:「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一方面,「不合理的危險」的界定沒有明確的標准;另一方面,產品沒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依照《合同法》的規定,應「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顯然,上述兩個方面,消費者的理解具有主觀性,有時需要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來確定,有時則必須藉助科學的鑒定結論。這就增加了消費者的舉證負擔。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閱讀全文

與食葯品糾紛司法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