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英國侵權法特殊

英國侵權法特殊

發布時間:2022-01-13 15:13:29

『壹』 對於《侵權責任法》第五條所規定的特別法優先適用中的特別法是指什麼

我國侵權責任法的體系,涉及一般侵權責任法與特殊侵權責任法的關系內問題。我國的一容般侵權責任法是指《侵權責任法》,特殊侵權責任法是指其他法律中的侵權責任法規。此條文解決的是與其他法律規定沖突時的適用的問題。根據本條文的表述,對於其他涉及侵權責任的法律規范來說,本法屬於一般法,《產品質量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則屬於特別法。

『貳』 特殊侵權行為包括那些內容和他們分別的構成條件是什麼幫幫忙、急!

第四十一章 特殊侵權行為 一、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行為職務侵權行為,是指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的行為。 職務侵權行為的特點:1、行為主體的特定性。職務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具有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等特定身份的人;2、行為的特殊性(同執行職務的行為相聯系);3、承擔責任范圍的限制性(法律有明確規定必須承擔責任才承擔責任) 職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1、職務侵權行為的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職務侵權行為,必須是發生在執行職務之中。 判斷一個行為是否為職務行為,應當考慮以下兩個因素:一是行為人是否具有公務身份。二是行為實施行為時是否與職責有關。 3、職務侵權行為必須是違反了執行職務應當注意的義務4、職務侵權行為須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並有損害後果5、執行職務的行為與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 職務侵權行為的常見類型:1、職務行為本身違法或者不當致人損害,如刑訊逼供。2、職務行為本身的危險性致人損害,如擊斃逃犯誤傷無辜。3、職務行為執行人員的過錯致人損害,如遺失依法扣押的財產。4、消極的職務行為,即怠於執行職務行為致人損害。 職務侵權致害責任的抗辯事由《國家賠償法》第5條規定,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責任:(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政職務無關的個人行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3)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是指產品的製造者和銷售者,因製造、銷售的產品造成他人的人身或財產損害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的特點:1、這種侵權行為多發生在商品流通領域2、產品侵權是因為產品自身存在缺陷而造成使用者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害3、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侵權人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只要產品存在的缺陷與受害人遭受的損害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行為人就應當負責任) 產品缺陷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1、產品有缺陷所謂產品,依《產品質量法》第2條規定,是指經過加工、製作,用於銷售的產品。我國產品質量法第46條規定:「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 通常人們將缺陷分為設計缺陷、製造缺陷和營銷缺陷。設計缺陷是指製造者在設計產品時,其產品的結構、配方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危險性。 製造缺陷是指因產品原材料或配件存在缺陷或者在裝配成最終產品的過程中出現某種錯誤,而導致產品具有不合理的危險性。 營銷缺陷是指生產者沒有提供警示與說明,致使其產品在使用、儲運等情形具有不合理的危險。2、人身、財產遭受損害的事實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事實包括人身傷害、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等。3、須有因果關系產品缺陷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我國產品質量法規定了產品生產者的三種抗辯事由:1、未將產品投入流通(所謂投入流通,是指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包括任何形式的出售、出租以及抵押、質押、出典等);2、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3、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尚不能發現缺陷存在的; 4、其他免責事由(1)被告未從事此產品的生產、銷售或其他經營活動;(2)受害人的過錯,包括誤用、濫用、過度使用、不聽警示進行改裝、拆卸等。 產品責任訴訟時效的特別規定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一年。1993年頒布的產品質量法關於缺陷產品致人損害訴訟時效的規定不同於民法通則之規定。該法第33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三、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高度危險作業,是指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設施,從事高空、高壓、高速、易燃、易爆、劇毒及放射性等對周圍的人身或財產安全具有高度危險性的業務操作活動。因從事對周圍環境具有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損害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的行為就是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構成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應具備以下條件:1、加害人從事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所謂「作業」,民法通則列舉了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作業等七種高度危險作業。 所謂「周圍環境」,是指危險作業人和作業物以外的,處於該危險作業及其所發生事故可能危及范圍內的一切人和財產。如鐵路、高速公路兩旁沿線的居民及其財產;機場周圍的居民及其財產;高壓輸電線路沿線的居民及其財產;飛機墜落地點一定范圍內的居民及其財產等。 2、有損害事實存在;此類侵權行為的損害後果既包括人身損害也包括財產損害。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還將「嚴重威脅他人人身、財產安全」作為可以提起「消除危險」的訴因。 3、高度危險作業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如何確定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責任呢
在我國承擔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責任人,應當為該作業的所有者或者經營者,在所有者與經營者為同一主體的情形(如集體所有或私人所有並直接經營的汽車運輸作業),責任人為所有者。 免責條件和其他抗辯1、受害人故意受害人的故意常見的有:自殺或自傷;盜竊或破壞高度危險作業的設施;侵入嚴禁入內的危險區域;違反禁止性規定,在危險區域逗留、打鬧、坐卧;隨身攜帶違禁物品或者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放射性以及可能危及安全旅行的其他危險物品等。如果是因為其監護人未盡到監護的職責而造成損害,宜按普通受害人的情況處理,即作業人免除賠償責任,但應證明監護人的過錯及因果關系。如果監護人已盡到監護的職責,則可參照民法通則第132條的規定,由作業人酌情負擔一些醫療費、喪葬費等。 2、不可抗力民法通則未將不可抗力作為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免責條件。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將不可抗力將作為抗辯事由。 四、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所謂環境污染,是指人類在生產、科研、生活及其他活動中,將過度的有害物質排入環境中,大大超過環境自凈能力,致使環境發生化學、物理、生物等特徵上的不良變化,從而影響人類健康和生產活動,影響生物生存和發展的現象。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雜訊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環境污染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而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即為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1、污染環境致人損害構成要件(1)污染環境的行為; 在實踐中,污染環境的行為通常表現為排放廢水、廢氣、廢渣(所謂「三廢」)、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2)損害;損害是指受害人因接觸或暴露於被污染的環境,而受到的人身傷害、死亡以及財產損失等後果。 (3)污染環境的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2、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歸責原則對環境污染造成損害,一般承擔無過錯責任, 3、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免責事由但法律也規定有例外的情形,如《海洋環境保護法》第92條規定:「完全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經過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損害的,造成污染的有關責任者免於承擔賠償責任:(1)戰爭行為;(2)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3)負責燈塔或者其他助航設備的主管部門,在執行職責時的疏忽或者其他過失行為」。4、關於訴訟時效的特別規定我國環境保護法第42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五、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就是《民法通則》第125條的規定。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一般稱作地面施工,它不包括空中施工(如架設高壓輸電線路),也不包括純粹的地下施工(如地下採掘、隧道施工等)。1、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責任主體民法通則第125條所規定的責任主體為「施工人」,而不是工程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2、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歸責原則該侵權行為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並採取過錯推定的方式。3、地面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1)施工地點是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等有人通行處;(2)須進行坑井等地下施工;即在特定之場所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如果被告未從事此等積極的作為行為則不構成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侵害行為。(3)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其他必要安全措施;(4)造成他人損害後果;(5)安全措施的欠缺與損害後果間有因果關系;4、地面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的免責事由(1)不可抗力對其所設置的明顯標志或其所採取的安全措施之破壞是不可預見的和不可避免的;(2)加害人已盡全力保護這些標志和維持這些安全措施;(3)加害人已盡全力避免和減少損害後果之發生。 六、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又稱地上建築物及其設施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它是指在土地以上人工建造的房屋和其他設施,因設置或保管有缺陷,以致發生倒塌、脫落而造成他人損害,由其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擔的賠償責任的行為。對概念中的建築物應作何理解?我們認為,建築物是人們在地面上建造能為人們在內進行生產、生活及其他社會活動提供場所的各種建造物。如民用房屋、工業用廠房、商業用房等。其他設施又指的什麼?構成其他設施需具備三個條件:1、與土地相結合,即固定在土地上,無論地面還是地下;2、為人工所利用,但並非直接為人們提供生產生活等活動場所;3、人工加工或設置的;依照上述三個條件,其他設施可以概括:橋梁、碼頭、堤壩、運河、溝渠、井塘、道路、隧道、圍牆、紀念碑、雕塑、電線、電線桿、電視塔、廣告牌、路燈、腳手架、纜車、索道、水塔、人造礁石等。公路兩旁的護路樹屬於公路設施公路兩旁堆集物,不屬於其他設施,因為堆集物只是簡單地堆放於土地上,並未與土地結合在一起,對堆積物造成的損害,按一般侵權處理。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民法通則》未明確限定為人工所為之物,但從通則的立法精神看,非人工所為之物不屬於擱置物、懸掛物。屋頂上的積雪、懸掛的「冰流子」系何物? 1、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1)須為土地上的由人工營建之物,包括各種建築物以及人工修建的橋梁、堤防、鐵路、埋管工事、礦井、溝渠、隧道、電線桿、廣告塔以及與建築物不可分離的屋檐樑柱、煙囪等。(2)須有設置或保管的欠缺。設置缺陷是指材料、設計、施工的不當;保管缺陷是指維護、修繕的懈怠。(3)須因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欠缺而使他人受到損害(4)須無免責事由(不可抗力、受害人的過錯、第三人的過錯可免責) 2、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採取的是過錯責任原則,並採用過錯推定的方式。 七、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是指因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損害而依法由動物飼養人或保管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行為。 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構成要件:1、必須為飼養的動物造成的損害構成民法通則第127條所稱的「飼養的動物」,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它為特定的人所有或佔有,質言之,它為特定的人所飼養或管理;
(2)飼養或管理者對動物具有適當程度的控制力;
(3)該動物依其自身的特性,有可能對他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
(4)該動物為家畜、家禽、寵物或馴養的野獸、爬行類動物。2、必須是動物獨立動作造成的損害(指動物自身的動作而非受外人驅使)行為人以動物作為工具基於過錯的侵權行為,是當事人的直接侵權行為,不屬於飼養動物致人損害3、必須是沒有免責事由(如果是受害人的故意挑逗、攻擊或其他過失引起的,動物所有人或管理人可不承擔責任) 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主體我國民法通則第127條規定動物的飼養人或動物的管理人為賠償責任的義務主體。家畜、家禽以及狗、貓等寵物脫逃,一般不能免除所有人或合法佔有人的賠償責任。 喪失佔有關系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如何確定賠償主體?(民法通則對此未作規定)1、喪失佔有的動物如果已回復其天然狀態,動物的原飼養人或管理人不承擔責任,應按野生動物致害責任處理。2、如果動物在脫離佔有之後,不能回復其天然狀態,又沒有處於他人的管束之下,該動物造成損害時,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仍應承擔賠償責任。3、動物脫離佔有後,被第三人不當得利而佔有,則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和不當得利人對該動物造成的損害都應承擔賠償責任,責任的份額,可按其過錯確定。4、動物脫離佔有後,被第三人無因管理而佔有的,則對該動物造成的損害,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無因管理人管束動物有過失的,也應承擔一定責任。5、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拋棄了動物,而沒有其他人取得所有權的,則動物造成損害的,原飼養人仍應承擔責任;第三人取得了動物的所有權,則動物造成損害的,原飼養人不承擔責任。 八、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又稱被監護人致人損害)1、構成要件(1)致害主體須是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2)第三人須有受損害的事實第三人的損害包括財產損害,也包括人身損害(3)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致害行為須具有客觀違法性(4)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致害行為與受害人的損害間有因果關系2、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致害行為的責任主體(1)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監護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2)監護人如果能夠證明自己盡了監護職責,可根據情況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3)如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自己有財產,首先應由本人的財產賠償,監護人只補充不足部分; (4)夫妻離婚後,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權益的,同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有困難的,可以責令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一方共同承擔民事責任;(5)在幼兒園、學校生活的未成年人以及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的精神病人致人損害時,上述單位若不能證明其盡了監護職責,應承擔適當的賠償責任;
九、僱主責任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9條規定:「雇員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這是我國侵權法中首次確立僱主責任這一特殊侵權行為類型。 1、僱主責任的概念所謂僱主責任,是指僱主對其僱工在執行受雇事務過程中所為的侵權行為必須承擔賠償義務。 2、僱主責任的適用范圍私有制的法人、其他組織,如私營企業、自然人為開辦的公司、三資企業、個人合夥、以及自然人用工的情況,適用僱主責任。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法人、國有獨資公司的工作人員執行職務造成損害的,應適用職務侵權的有關規定。3、僱主責任的理論基礎(1)民事責任是財產責任,存在他人負責的可能性;(2)雇員的行為是為了僱主的利益,僱主將從雇員的職務行為中得到更多利益,依權利義務一致原則,風險應歸利益的享有者;(3)為了危險控制的需要,促使僱主採取預防損害發生的措施;(4)基於倫理的考慮;(雇員是僱主的替身,雇員的行為等同於僱主的行為)(5)基於加強對受害人的保護和社會風險的分擔的考慮;4、僱主責任的歸責原則僱主責任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即僱主並不以其對雇員的選任和監督的過失誒承擔責任的前提。5、僱主責任的構成要件(1)僱主與僱工之間必須存在僱傭關系 僱傭關系的判斷首先,看雙方當事人之間有無訂立書面的僱傭合同。如果有書面合同,一般即可認定存在僱傭關系。 其次,如果沒有訂立書面合同,則要進一步考察雙方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事實上的僱傭關系。在實踐中,僱工提供勞務並獲得勞動報酬應是認定僱傭關系存在的重要依據。第三,勞務提供方是否由另一方選任,是否需要遵守另一方的勞動紀律或規章制度,是否要按照另一方的指示進行工作並接受其監督。(2)僱工必須是在執行委託給他的事務(從事僱傭活動中)過程中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所謂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3)僱工的行為必須是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一般有四項,即侵害行為,損害事實,侵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以及行為人的過錯。判斷僱工的行為是不是侵權行為,通常也應以此侵權行為的一般構成要件為標准。

『叄』 《侵權責任法》中規定的特殊侵權行為有哪些

侵權責任法
第五章產品責任
第六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
第八章環境污染責任
第九章高度危險責任
第十章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十一章物件損害責任

『肆』 特殊侵權責任有哪些類型其適用的法律規則是什麼

A 什麼是特殊侵權,特殊侵權糾紛有哪些,誰承擔舉證責任

一、什麼是特殊侵權?

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在侵權責任的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於一般侵權行為,應適用民法上特別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在我國民法通則中,屬於特殊侵權行為的情況都有具體的條文明確加以規定。

二、特殊侵權糾紛有哪些?

1、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糾紛;

2、雇員受害賠償糾紛;

3、雇傭人損害賠償糾紛;

4、產品責任糾紛;

5、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糾紛;

6、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

7、地面(公共場所)施工損害賠償糾紛;

8、建築物、擱置物、懸掛物塌落損害賠償糾紛;

9、堆放物品倒塌損害賠償糾紛;

10、動物致人損害賠償糾紛;

11、駐特別行政區軍人執行職務侵權糾紛;

12、防衛過當損害賠償糾紛;

13、緊急避險損害賠償糾紛;

14、侵害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權糾紛。

15、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

三、特殊侵權誰來承擔責任?

特殊侵權訴訟舉證責任的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1、因新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

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3、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4、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6、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7、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8、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責任。

以上便是關於特殊侵權的相關內容,重點包括侵權責任的舉證責任承擔,這也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特殊侵權不同於一般侵權,在承擔舉證責任上與一般侵權有著很大的區別。如今,特殊侵權在處理也十分復雜,主要是舉證責任的確認上,容易使人困惑。例如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如果有過錯方沒有舉證,則自己的利益很有可能得不到保障。因此,如果遇到特殊侵權的相關問題,事先最好是咨詢一下相關專業律師。

『伍』 現代以來英國侵權行為法就侵權行為歸責責任原則方面有哪些發展

歸責來原則構建了侵權類自型,即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嚴格責任類型。歸責原則對應著侵權責任的基本分類。三種歸責原則對應了各種侵權責任的具體類型,它們在構成要件、免責事由等方面都存在差異。

過錯責任、過錯推定和嚴格責任對行為人所強加的責任是有區別的,就行為人來說,嚴格責任最重,過錯推定次之,過錯責任最輕。對受害人的保護也不相同,從受害人的角度考慮,在責任的選擇上應選擇對其最為有利的責任。

現代侵權法出現了一般條款和類型化相結合的模式,適應此種發展趨勢,我國《侵權責任法》採取了「一般條款+類型化」的模式。所謂一般條款,是指在成文法中居於核心地位的、成為一切侵權請求權之基礎的法律規范。

所謂類型化,是指在一般條款之外就具體的侵權行為類型作出規定。《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在法律上確立了過錯責任的一般條款。


(5)英國侵權法特殊擴展閱讀:

歸責原則的特點:

1、各項歸責原則之間須相互作用和補充,而不是自相矛盾,相互抵消;其次,歸責原則體系須體現法律的全部功能;

2、歸責原則體系須具有周延性適用范圍,能夠指導各種案件的處理;

3、歸責原則的體系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陸』 英國的侵權責任法的評價

名譽權侵權特殊抗辯事由實質上發揮劃定言論自由和名譽權保護邊界的作用。英國《誹謗法案 2013》基本完成了名譽權侵權特殊抗辯事由的法典化,形成了包括「真實」、「誠實意見」、「公共利益事務的負責任發布」、「科學或學術期刊上同行評價陳述」以及更為完善的特權抗辯在內的分工明確、體系完整、設計科學的抗辯事由體系。中國法通過司法解釋,事實上確立了「事實基本真實」、「公正評論」、「權威消息來源」三個抗辯事由,但與英國法比較,在立法模式、體系化程度和具體抗辯事由設計上存在明顯不足。建議未來中國法在借鑒英國法的基礎上,通過完善《侵權責任法》,確立包括「事實基本真實」、「誠實意見」、「基於公共 利益的負責任發布」、「權威消息來源」和「正當學術批評」的具體特殊抗辯事由體系。
關鍵詞
誹謗法案2013;評價;名譽權侵權;特殊抗辯事由比較完善建議;
結構框架
一、法案對英國名譽權侵權特殊抗辯事由的改革及評價
(一)以制定法上的「真實」抗辯代替普通法上的「正當理由」抗辯
(二)以制定法上的「誠實意見」抗辯代替普通法上的「公正評論」抗辯
(三)以制定法上的「基於公共利益的負責任發布」抗辯代替普通法上的 Reynolds 抗辯
(四)新增「科學或學術期刊上同行評價陳述」抗辯
(五)完善現行的絕對特權和有條件特權抗辯
二、中國司法實踐中的名譽權侵權特殊抗辯事由及評價
(一)司法解釋中的「事實基本真實」抗辯及評價
(二)司法解釋下的「公正評論」抗辯及評價
(三)「權威消息來源」抗辯
三、中英名譽權侵權特殊抗辯事由比較
(一)英國法的立法模式值得借鑒
(二)英國法名譽權侵權特殊抗辯事由的體系化程度明顯優於中國法
(三)英國法在具體抗辯事由的總體設計上更加科學、適用范圍更加合理
四、完善中國法名譽權侵權特殊抗辯事由的建議
(一)採用基本法的立法模式,確立體系化的名譽權侵權特殊抗辯事由體系
(二)確立包括「事實基本真實」、「誠實意見」、「基於公共利益的負責任發布」、「權威消息來源」和「正當學術批評」。

『柒』 侵權責任法中規定的特殊侵權行為有哪些

特殊侵權民事責任復,是指當事人基制於自己有關的行為、物件、事件或者其他特別原因致人損害,依照民法上的特別責任條款或者民事特別法的規定仍應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損失所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在我國特殊侵權責任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行為
(二)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行為
(三)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四)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五)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六)地上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七)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八)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捌』 英國法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英國法律的基本特點:

英國法律屬於英美法系,不是成文法,以判例法為主。

所謂成文法,不是指以文字的形式表現,而是以「編、章、條、款、項、目」的形式出現的法律,比如我國法律就是成文法。

所謂判例法,是指法官所審理的案件可以成為以後審理同類案件的依據,法官在往後審理同類案件時必須依照以往案例中所依據的法理做出判決。

英國的法律以判例法為主,就是這種情況,即法官可以依據自己的良心和正義感"造法"。此外,英國的法律中,憲法與其他部門法的地位是平等的。

不像我國這種成文法系國家。我國的憲法是根本大法,是我國其他部門法產生的依據。

『玖』 一般侵權行為與特殊侵權行為的區別

根據歸責原則的不同,可以將侵權行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版權,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權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拾』 簡述現代以來英國侵權行為法就侵權行為歸責責任原則方面有哪些發展

歸責原則構建了侵權類型,即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嚴格責任類型。歸責原則專對應著侵屬權責任的基本分類。三種歸責原則對應了各種侵權責任的具體類型,它們在構成要件、免責事由等方面都存在差異。

過錯責任、過錯推定和嚴格責任對行為人的責任是有區別的。就行為人而言,嚴格責任最為重要,過失推定次之,過失責任最少。對受害人的保護也是不同的。從受害人的角度出發,在責任選擇中應當選擇最有益的責任。

現代侵權法出現了通則與類型化相結合的模式,這種模式適合這一發展趨勢。所謂總則,是指以成文法為核心,構成侵權請求權基礎的法律規范。

類型化是指除一般規定外,對侵權行為具體類型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在法律上確立了過失責任的一般條款。

(10)英國侵權法特殊擴展閱讀:

歸責原則的特點:

1、歸責原則應相互作用、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抵消;其次,歸責原則體系必須體現法律的全部功能。

2、歸責原則體系必須具有圓周適用范圍,以指導各種案件的處理。

3、歸責原則制度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閱讀全文

與英國侵權法特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