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不適用於來時事新聞自,但不是所有的新聞都不在著作權法的保護之列。所謂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通訊、特寫等就不是單純的事實消息,在著作權法的保護之列。
② 近期影響較大的新聞侵權案例
葉挺家屬起訴侵權者案宣判的重大意義
28日上午,葉挺將軍家屬起訴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回名譽侵權一案一答審公開宣判。該公司旗下的「暴走漫畫」曾發布含有侮辱烈士內容的短視頻,篡改葉挺在獄中寫就的《囚歌》並加入低俗語句,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法院判決摩摩公司公開道歉,並向原告支付精神撫慰金10萬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以來,由英烈家屬為原告起訴侵權者的第一案,這一判決充分昭示了國家懲治侵犯英烈名譽行為的堅強決心。
彪炳史冊的英雄事跡標注了戰火年代的時代坐標,鐫刻在民族豐碑的基石底座,具有廣泛的社會道德認同。英烈的形象和榮譽,既是後輩兒孫的寶貴財富,更是凝聚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之源。我們必須營造全社會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圍,樹立英烈名譽不容侵犯的正確意識。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長期處於和平年代、遠離硝煙炮火,一些人對英烈的敬仰逐漸「褪色」;甚至有人心懷惡意,詆毀攻擊英雄,美化侵略歷史、發表辱華言論,挑戰了人類道德底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③ 一,網路新聞侵權主要有哪些現象,請以現實中的案例加以說明
您好, 網路新聞侵權主要存在以下情形:
(一)網路新聞侵犯名譽權
網路名譽侵權的行為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通過電子郵件侵犯名譽權。侵權人利用電子郵件將不當言論進行廣泛的散發,導致受害者的名譽毀損。
2、 在博客上撰文侵犯他人名譽權。網民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撰寫自己的文章供他人閱 覽,這也是當下網路虛擬生活中常見的消息來源之一,因為在文章中通常都會包含有作 者本 人的主觀意思,這也是侵犯他人名譽權的一種重要方式。
3、 網路新聞失實和網路運營商失職侵犯他人名譽權。如果網路新聞報道失實或網路運營商失職未盡合理審查、監管義務, 沒有及時刪除侵權文章, 致使謠言在網上流傳, 敗壞他人名譽。
(二)網路新聞侵犯隱私權
網路新聞侵犯隱私權又分為兩種情況:主動侵犯他人隱私權,「被動地損害他人隱私權
1、 主動侵犯他人隱私的現象大量存在,且這種現象經常的出現在明星的生活中,比如在網上描述私生活、泄露電話號碼等。
2、 而「被動」地損害他人隱私的情況也不少見。在相當多的公共生活活動中如金融、醫療、稅收等活動中,所登記的事項中大多都包含有個人信息,或者所由於上網時填寫的各種表格、在每個網頁停留的時間、點擊的欄目等一系列活動都會透過互聯網運用一定的技術獲取到,有人就會這樣通過網路設法接觸到這些信息然後將之傳播出去。
(三)網路新聞侵犯著作權
侵犯著作權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剽竊,將他人的新聞作品據為己有,利用他人新聞作品,拼湊、編造新聞作品,這是直接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
(四)網路新聞侵犯肖像權
在網路新聞傳播中,為了吸引網民的注意,不恰當的配發圖片,或未經允許登載非新聞事件人物的照片,或對新聞圖片進行不當修改,這些都會侵犯他人的肖像權甚至隱私權。
現實中的案例很多:想在微博上發的一些明星的新聞,很多都侵犯了別人的隱私權、名譽權等諸多權利。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④ 新聞侵權行為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法律直通車可以很清楚明白的回答你關於新聞侵權的問題,新聞侵權可以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侵權,其特殊之處在於涉及兩種不同利益的沖突和對抗。即,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個體利益在新聞活動中的沖突和對抗,決定了新聞侵權具有不同於普通侵權的法律特徵。我認為:欲對新聞侵權民事責任進行法律界定,必須首先認清和把握新聞侵權以下的法律特徵。
1、侵權行為發生在新聞傳播過程中
新聞媒體的活動除了傳播新聞性信息以外,它還擔負著傳播大量非新聞性信息的任務。比如采編部門從事廣告宣傳活動、編輯記者從事私人商業活動等。此外,新聞媒體內部的一些職能部門如發行銷售部、廣告部等從事經營活動構成對他人權利的侵害,盡管加害人是新聞媒體,均不構成新聞侵權,而是普通侵權行為。因此,認定新聞侵權民事責任的前提是侵權行為發生在傳播新聞的過程中,包括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發布、新聞傳播等具體環節。
2、新聞傳播活動給受害人造成了損害
新聞侵權的主要對象(客體)是人格權(包括名譽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榮譽權、隱私權等)。它不會直接發生對他人財產和人身實體上的損害,但卻藉助於新聞媒體的公開傳播來實現對他人人格權的損害。因此,新聞侵權往往呈現影響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所造成的損害後果也較為嚴重。[注3、參見王利明等:《人格權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頁。]因此,在法律上受害人只要證明新聞作品具有違法性(例如批評性報道的基本內容失實),而不必證明其實際的損害後果如何,即可以認定行為人應承擔侵權的法律責任。
新聞侵權損害後果主要有:1)人格損害。新聞行為一旦構成侵權,其損害信息將會在社會上迅速蔓延,加上社會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信賴,勢必會大大降低受害人的社會評價及信譽。2)精神痛苦。這是自然人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法人及其社會組織不存在精神痛苦的問題。新聞媒體每天都在向社會公眾傳播信息,並能使處於不同地域的人在同一時間內聽到相同的聲音、看到相同的圖像或文字材料,從而使之思想相互交流、認知相互接近。新聞侵權受害人面對日漸形成和擴大的公眾輿論及社會評價,就可能產生或感受到極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社會壓力,其表現為悲傷、怨恨、憂慮、氣憤和失望等心理現象。3)財產損失。盡管新聞侵權不會直接發生對他人財產和人身實體上的損害,但侵害人格權可導致相關財產利益的間接損失,比如受害人為了治療嚴重的精神損害而支出的醫療費用、咨詢費用,因誤工而減少收入等;如果是法人的名譽等遭受損害,就可能導致產品滯銷、客戶減少,甚至為宣傳產品所花費的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廣告費也將付諸東流,從而遭受一定的財產損失。4)知識產權等損害。如公民或法人的著作權、商標權、商業秘密等,也會因新聞侵權而導致綜合損害。
⑤ 網路新聞侵權主要有哪些現象,請以現實中的案例加以說明
您好!
網路侵權,顧名思義,是指在網路環境下所發生的侵權行為。所謂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的系統。」網路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人損害行為。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侵害人格權。主要表現為:
1.盜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權;
2.未經許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權;
3.發表攻擊、誹謗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譽權;
4.非法侵人他人電腦、非法截取他人傳輸的信息、擅自披露他人個人信息、大量發送垃圾郵件,侵害隱私權。日益發達的網路在一定程度上對於社會不文明、不道德現象起到了譴責的作用,但由於缺乏必要法律規范約束,人肉搜索行為是否合法?網路信息被泄漏如何判定?《侵權責任法》首次規定網路侵權責任。該規定其後還明確,網路用戶、網路服務商利用網路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並規定處理原則,填補了網路侵犯他人名譽權行為的空白。
(二)是侵害財產利益。基於網路活動的便捷性和商務性,通過網路侵害財產利益的情形較為常見,如竊取他人網路銀行賬戶中的資金,而最典型的是侵害網路虛擬財產,如竊取他人網路游戲裝備、虛擬貨幣等。
(三)是侵害知識產權。主要表現為侵犯他人著作權與商標權:
1.侵犯著作權。如擅自將他人作品進行數字化傳輸,規避技術措施,侵犯資料庫等。
2.侵犯商標權。如在網站上使用他人商標,故意使消費者誤以為該網站為商標權人的網站,惡意搶注與他人商標相同或相類似的域名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⑥ 新聞侵權主要有哪些現象,請以現實中的案例加以說明
新聞侵權是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對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著作權的侵害。
名譽是指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社會評價。新聞以虛假或攻擊性的內容指責公民有不道德或違法行為,損害其名聲,就構成對該公民的名譽權的侵害。未經本人同意,新聞對個人私生活的報道,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新聞單位沒有徵得稿件作者同意,擅自刪改文字內容而造成差錯,或改變表達方式發表,也屬侵權行為。同時,報刊私自將稿件轉交其他報刊發表而又沒有徵得作者同意,也是一種侵權行為。
(6)新聞侵權問題嚴重擴展閱讀:
葉挺家屬起訴侵權者案宣判的重大意義
28日上午,葉挺將軍家屬起訴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名譽侵權一案一審公開宣判。該公司旗下的「暴走漫畫」曾發布含有侮辱烈士內容的短視頻,篡改葉挺在獄中寫就的《囚歌》並加入低俗語句,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法院判決摩摩公司公開道歉,並向原告支付精神撫慰金10萬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以來,由英烈家屬為原告起訴侵權者的第一案,這一判決充分昭示了國家懲治侵犯英烈名譽行為的堅強決心。
彪炳史冊的英雄事跡標注了戰火年代的時代坐標,鐫刻在民族豐碑的基石底座,具有廣泛的社會道德認同。英烈的形象和榮譽,既是後輩兒孫的寶貴財富,更是凝聚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之源。我們必須營造全社會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圍,樹立英烈名譽不容侵犯的正確意識。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長期處於和平年代、遠離硝煙炮火,一些人對英烈的敬仰逐漸「褪色」;甚至有人心懷惡意,詆毀攻擊英雄,美化侵略歷史、發表辱華言論,挑戰了人類道德底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一些網紅、「大V」以戲說、娛樂為幌子,以動漫、段子、綜藝等形式調侃英烈,混淆了文藝創作和侮辱誹謗的界線。暴走漫畫此前也以「習慣以一種娛樂化的方式去表達觀點和態度」作為辯解,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文藝作品的戲說、虛構不可逾越道德的紅線;調侃戲謔更不能以誤導青少年作為代價。挖空心思製作惡趣味內容,其心心念念的還是流量和金錢,自家生意盈利不少,傷害的卻是全民族的共同情感。詆毀先烈、質疑歷史,歸根結底還是泛娛樂化和歷史虛無主義在作祟。
英烈的名譽與歷史的清白,需要全社會自發守護,更需要亮出法律的牙齒予以捍衛。近年來,從法院依法保護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等英雄的名譽權,到「精日」分子因不良言行被行拘,勇於向褻瀆歷史的行為亮劍,彰顯了法律的正義與庄嚴。
今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為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行為敲響警鍾;隨著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件的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起訴主體從親屬擴大至檢察機關,讓此類行為難鑽法律漏洞,有效保護了英烈的形象,體現了以法律捍衛歷史的高度共識。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從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到烈士紀念日,再到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個個國家紀念日,推動著勿忘歷史、崇尚英雄的活動匯聚成潮。
在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紀念祭掃、主題學習、紅色旅遊、製作動畫等各類活動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
這也提示我們:樹立正確英雄觀、民族觀和歷史觀,既要靠法律樹起保護英烈權益的銅牆鐵壁,更要通過教科書、宣傳片、影視劇等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傳播歷史,形成崇尚英雄的良好風氣。
⑦ 新聞不屬實,嚴重侵犯名譽權,各位怎麼辦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問:因新聞報道或者其他作品引起的名譽權糾紛,如何確定被告?
答:因新聞報道或其他作品發生的名譽權糾紛,應根據原告的起訴確定被告。只起訴作者的,列作者為被告;只訴新聞出版單位的,列新聞出版單位為被告;對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都提起訴訟的,將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列為被告,但作者與新聞出版單位為隸屬關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職務所形成的,只列單位為被告。
新聞侵犯名譽權是指新聞報道和新聞評論所反映的內容侵犯了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對其名譽所依法享有的權利。 而新聞侵害名譽權抗辯事由即指媒體的新聞活動雖然給他人的名譽造成了損害,但該行為依法不構成侵權行為的情形。
上世紀以來,伴隨著廣播、電視的誕生和報業的發展,各種大眾傳播媒介諸如報紙、廣播、電視、雜志等廣泛、迅速、連續地向社會傳播各種信息,在社會生活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新聞傳播媒體更是被冠以「無冕之王」的稱號。
在我國,由於近十年來國家對傳媒事業的大力發展和新聞政策對輿論監督的積極倡導,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更是深入到普通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聞媒體所進行的輿論監督這項帶有社會責任的工作也使其在相當程度上被權威化。傳播事業的發展,傳媒影響力的擴大,輿論監督的加強,新聞媒體公信力的提高,都不可避免使新聞報道在追逐新聞的同時更加深入和細致,引起侵犯名譽權的案件。據最高人民法院梁書文先生介紹:「1993年受理的侵害名譽權案件比上年上升26.53%;1994年為3543件,比上年上升12.1%;1995年為3843件,比上年上升8.74%;1996年為4417件,比上年上升14.94%;1997年為4625件,比上年上升5.3%。1997年比1993年多了1514件,四年間上升了48.75%。」(徐訊:《新聞記者》1998年第1期)這其中就包括以新聞傳媒為當事人的訴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法制部主任徐訊曾指出:隨著新聞輿論監督事業的發展,中國新聞的侵權糾紛正處於第四次高峰期之中。(徐訊:《中國青年報》2002年2月10日)
由於新聞侵權案件多數是公權與私權的較量,在這種案件中,新聞媒體相對於普通自然人,是掌握話語權的強勢一方,在法律的公平原則之下,更容易被判罰侵權,承擔責任。新聞侵權訴訟的增多,使得新聞媒體常常作為被告,為了訴訟而奔波不休,勞民傷財,影響其正常運營。以至於部分新聞媒體談虎色變,避而遠之。在這樣一種現狀之下,新聞媒體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新聞的輿論監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新聞媒體如何才能充分的進行輿論監督,同時又不違反法律法規,正當的行使自己的權利並在相關法律問題中勝訴呢?這就引出了新聞侵犯名譽權的抗辯事由。
二、新聞侵害名譽權民事責任的免除事由
(一)證明傳播內容的真實性
新聞傳播內容的真實,並不要求作品百分之百的真實准確。由於新聞工作的時效性、復雜性特點,要求新聞作品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准確無誤是不現實的。只要報道中關繫到特定人名譽的部分基本准確就構成免責事由。這包括兩層含義,首先要關繫到特定人名譽。有的新聞在主要報道某人時並無失實之處,但涉及的其他人或事卻發生了基本內容的失實。這對於後一相對人來說,也屬於內容失實。其實,「基本事實」的劃分界限在於錯誤報道的比例是否足以影響到特定人公正社會評價的降低。比如將數額不大的偷稅行為描繪成偷稅漏稅上百萬元,就是將一般違法行為變成了犯罪,明顯貶低了他人的社會評價,侵害了他人名譽權,屬於基本事實失實。再比如,將某公司從事非法經營所投入的總金額700萬元說成了非法牟利700萬元,經調查,該公司非法牟利是50萬元。報社對公司非法經營的報道是基本屬實的,報道中牟利金額的失實,對公司的名譽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因而不構成侵權。在該案中,數字的失實就不構成基本事實失實。
(二)權威的消息來源
國家立法、行政、司法機關及執政黨組織的文件、行為、事務稱為權威消息來源。新聞機構和新聞工作人員據此撰寫發表的客觀報道,不必承擔對內容真實性的審核責任。也就是說,各級國家機關和執政黨組織供新聞單位發表的材料應當具有使公眾相信其為真實確定的證明效力,即公信力。新聞媒體的活動以滿足公眾知情權和實現言論自由為根本目的,是一種具有公益性質的信息傳播活動,因此新聞媒介客觀准確的報道有關黨和國家機關的行政、立法、司法等公共事務,既是其權利也是其義務。只要報道是對黨和國家機關的公共文件、行為、事務的客觀引用和描述,即使內容對特定人的名譽有損,新聞單位和新聞工作者也不承擔侵權責任。當然,如果國家機關對其公布的文書和公開的職權行為做出公開糾正,則新聞機構有義務做出公開更正。
以上具有公信力的權威消息來源以外的個人、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因不具有足夠的權威性,提供的新聞材料也不具有公信力。新聞單位和作者對這些消息來源提供的材料應當也能夠調查核實。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即使是提供本單位內部或自身活動的材料,如果內容涉及特定人的名譽,新聞單位和作者也應進行核實。有些新聞單位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來稿只看公章,不予核實就發表,如果構成侵權,新聞單位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公正評論
新聞學上的評論是指新聞媒介結合重要的新聞事實,針對普遍關注的實際問題發表的論說性意見。從性質上分為批評(criticism)和評價(comment)。新聞媒介是社會輿論的窗口,也是社會監督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公民行使憲法賦予的批評監督權利和言論自由的途徑和手段。因此保護新聞媒介就社會關注的焦點及公眾利益有關問題進行評論的權利就非常必要。
我國對「公正評論」適用范圍相當狹窄,僅提到「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批評和評論」。實際上,公正評論這一抗辯事由的內涵相當廣泛,但其構成必須符合兩個要件,一是公益,二是公正。所謂「公益」指評論的對象必須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包括: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機關的各種政策、措施。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與公共利益有關的各種行為和決定,個人和團體在藝術上的表現,公眾人物以及重大事件的真相。所謂「公正」,是指評論者依據客觀事實,發自內心的誠實、公正的立場和認真的態度做出評論,對藝術作品和學術作品的評論應當對事不對人。
(四)未通過大眾傳媒公開
在我國,新聞機構可以將自己了解但不適於公開刊登的材料編成「內參」供領導部門參考。這些內部參考資料,顯然是排除在大眾傳媒之外的。因此,盡管這些內部參考資料由新聞機構編印,但其刊載的內容即使有不實之處,也不構成新聞侵權,甚至連一般名譽侵權都不構成。在現實中還存在很多機關團體學術機構和企業編印的、只在本單位(系統)或其他一定范圍內傳播的刊物。這些刊物只取得國家「內部資料准印證」而不能公開發行,但是可以在單位之間交流贈閱。這種內部刊物的受眾相對有限,但往往是與受害人接觸機會較多的人,內容一旦失實也會給涉及人造成相當的影響。盡管如此,這種內部刊物跟大眾媒體在製作主體、受眾范圍、社會影響上都有質的差別,因此內部刊物發表的內容侵害特定人名譽的,也只能認定為一般名譽侵權,不構成新聞侵害名譽權。
(五)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是指被侵害人事先明確做出自願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意思表示,在新聞侵害名譽權中,就是指被侵害人同意發表可能對自己名譽造成影響的內容。新聞作品以特定人為寫作對象時,往往要采訪特定人本人或由其提供材料。作者根據受訪人自己的陳述或提供發表的材料寫成的文章發表,應視為受訪人同意,作者和新聞機構可以免責。不過在實際生活中,作者根據受訪人的陳述或提供發表的材料成文發表,卻常常引出糾紛。如李某某訴郝某某、《蘭州晨報》社、《現代婦女》雜志社案。原告系「變性人」,在接受《蘭州晨報》記者郝某某采訪時,不僅向記者詳盡講述了其做變性手術的前因後果,還提供了關於自己經歷的書面材料。期間,第一被告為原告拍攝了照片,隨後用原告真名寫成文章發表於《蘭州晨報》,並配發了原告照片。第一被告後又將該文發表於《現代婦女》雜志。在原告所在地引起轟動,導致原告被迫遷往外地。原告至蘭州中級法院起訴三名被告侵犯名譽權。後雙方庭外和解,原告獲賠。在本案審理過程中,第一被告曾提供了其通過長途電話向原告詢問能否使用真名的電話記錄和電話錄音。但合議庭認為該證據不能證明原告明確同意被告使用其真名和照片。因此,爭議的關鍵往往在於當事人在相關內容公開之前是否對文章的寫作和發表所可能涉及的事項明確表示同意。新聞采訪人通常具有專業知識,在采訪中處於主動地位,而采訪對象在提供了相關素材之後,對采訪者如何使用資料,如何製作和公布采訪內容,往往無能為力。筆者認為,新聞采訪人員與采訪對象應當在采訪之前,就采訪及采訪內容的製作和公布所涉及的問題等進行明確約定。例如是否允許使用本人真名和照片,是否允許引用所提供的全部資料,有關內容公布前是否須經本人審核等。還要約定,如果遇到約定以外的情況時,應當先與本人協商。另外,在采訪對象同意的情況下,對於涉及其他人名譽的部分,采訪人也應當徵得相關人同意。 (朱旋:《合法與非法——論新聞侵犯名譽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與免除》)
⑧ 如何預防新聞侵權行為的發生
您好!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預防:
一、作為新聞傳播的主體,媒體要嚴於律己,專每一個步驟都做到位屬,尤其是對新聞素材的審核。具體是記者憨礌封啡莩獨鳳掃脯激、編輯、總編要各司其守,嚴格把關。
二、作為新聞傳播的客體,全體社會成員,特別是易被輿論監督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和社會名人等,應該充分認識到傳媒是代表自己在履行輿論監督的權利與義務,加強對新聞侵權行為的理性思考,不要動不動就把傳媒告上法庭。
三、從新聞傳播的環境看,逐步完善新聞制度、健全相關法律、加快社會民主進程是新聞媒體進行有效的輿論監督。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⑨ 如果發生新聞侵權行為,媒體應當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或暴露他人隱私導致侵權。為追求獵奇、招徠讀者,或為擴大影響、嘩眾取寵,未經他人同意在媒體上宣揚他人隱私,使其人格評價降低,構成新聞侵權,或因過失侵害了他人的隱私權。如某篇報道為表揚某人在工作上的進步,卻將此人不願讓人知道的污點披露出來,進行前後對比,本意是好的,但侵害了他人的隱私權,構成侵權。
(五)未經核實轉載其他媒體報道,事後證實報道不實,構成侵權。
四、新聞侵權的法律特徵
新聞侵權,可以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侵權,其特殊之處在於涉及兩種不同利益的沖突和對抗。即,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個體利益在新聞活動中的沖突和對抗,決定了新聞侵權具有不同於普通侵權的法律特徵。我認為:欲對新聞侵權民事責任進行法律界定,必須首先認清和把握新聞侵權以下的法律特徵。
1、侵權行為發生在新聞傳播過程中
新聞媒體的活動除了傳播新聞性信息以外,它還擔負著傳播大量非新聞性信息的任務。比如采編部門從事廣告宣傳活動、編輯記者從事私人商業活動等。此外,新聞媒體內部的一些職能部門如發行銷售部、廣告部等從事經營活動構成對他人權利的侵害,盡管加害人是新聞媒體,均不構成新聞侵權,而是普通侵權行為。因此,認定新聞侵權民事責任的前提是侵權行為發生在傳播新聞的過程中,包括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發布、新聞傳播等具體環節。
2、新聞傳播活動給受害人造成了損害
新聞侵權的主要對象(客體)是人格權(包括名譽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榮譽權、隱私權等)。它不會直接發生對他人財產和人身實體上的損害,但卻藉助於新聞媒體的公開傳播來實現對他人人格權的損害。因此,新聞侵權往往呈現影響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所造成的損害後果也較為嚴重。[注3、參見王利明等:《人格權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頁。]因此,在法律上受害人只要證明新聞作品具有違法性(例如批評性報道的基本內容失實),而不必證明其實際的損害後果如何,即可以認定行為人應承擔侵權的法律責任。
新聞侵權損害後果主要有:1)人格損害。新聞行為一旦構成侵權,其損害信息將會在社會上迅速蔓延,加上社會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信賴,勢必會大大降低受害人的社會評價及信譽。2)精神痛苦。這是自然人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法人及其社會組織不存在精神痛苦的問題。新聞媒體每天都在向社會公眾傳播信息,並能使處於不同地域的人在同一時間內聽到相同的聲音、看到相同的圖像或文字材料,從而使之思想相互交流、認知相互接近。新聞侵權受害人面對日漸形成和擴大的公眾輿論及社會評價,就可能產生或感受到極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社會壓力,其表現為悲傷、怨恨、憂慮、氣憤和失望等心理現象。3)財產損失。盡管新聞侵權不會直接發生對他人財產和人身實體上的損害,但侵害人格權可導致相關財產利益的間接損失,比如受害人為了治療嚴重的精神損害而支出的醫療費用、咨詢費用,因誤工而減少收入等;如果是法人的名譽等遭受損害,就可能導致產品滯銷、客戶減少,甚至為宣傳產品所花費的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廣告費也將付諸東流,從而遭受一定的財產損失。4)知識產權等損害。如公民或法人的著作權、商標權、商業秘密等,也會因新聞侵權而導致綜合損害。
3、侵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彼此之間有因果關系,是追究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由於新聞侵權所引起的損害後果不同,因果關系的表現形式也不相同。新聞侵權與人格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一般表現為間接因果關系。因為人格的損害與侵害行為之間存在一中介,即社會評價,新聞侵權通常只是一種誘發社會評價的因素,因此,在司法實踐中應運用相當因果關系說去判斷。新聞侵權與精神痛苦之間的因果關系,表現為必然的因果關系。因為僅憑侵權行為本身就可以導致受害人精神痛苦的產生,而不需要社會評價這一中介,但社會評價有可能使這種痛苦的感受加劇。新聞侵權與財產損失之間表現則為間接的因果關系。如前所述,新聞侵權並不直接侵害財產權,且導致財產損失的中介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責任竟合。
4、新聞行為人主觀有過錯
所謂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下同)是行為人實施行為時的心理狀態。故意侵權是指行為人預見到某一新聞作品或其文章在發表以後會給他人人格造成損害,但仍希望或放任此結果的發生。在新聞侵權中,故意侵權人在主觀動機上是多樣的,如試圖報復、泄私憤、或嫉妒,而撰寫新聞或評論公然侮辱、誹謗他人等(嚴重的則可能觸犯刑律)。過失侵權是指行為人對某一新聞報道發表會給他人造成損害應該預見而沒有預見,或雖然已經預見卻輕信此種結果可以避免。 在新聞侵權糾紛事件中,不是所有的過錯都是由新聞行為人造成的;不是新聞行為人過錯造成的侵權,通常則不能認定為新聞侵權。新聞行為人如果有過錯,其在主觀上的故意一般較少,而往往是由過失造成的。但是不論怎樣,一旦新聞行為構成了侵權,也就有了責任的歸屬問題。
五、新聞侵權歸責問題及其責任形式
1、 新聞侵權的歸責主體
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1)執筆說,即誰為侵權文章提供原始新聞素材、資料,誰就是被告。2)起因說,即以侵權新聞的撰稿人作為被告,認為撰稿人是新聞作品的設計、生產者,應「文責自負」。3)控告說,即根據原告人的告訴來確認被告,尊重原告人的意志。4)權力說,即有權簽發文章的人是被告,因為簽發者是新聞稿件的審驗放行者,是新聞作品刊播的重要把關人。5)實現說。即以傳播侵權文章(節目)的新聞媒體作為被告,因為實現侵權行為的是新聞媒體。
新聞侵權與被侵權是一項特殊類型的民事法律關系,同時也由此形成一種法定債的關系:彼此之間因侵權產生特定的義務和權利關系。在新聞侵權事件中,首先不可避免地(至少)要涉及新聞侵權的兩個聯系密切的義務主體: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因為他們既是我國現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主體,也是新聞法律關系中的義務主體。
在新聞侵權事件中,新聞記者與新聞機構應負連帶責任。從事新聞活動的新聞記者,是新聞采編活動中帶有一定創造性的職務工作且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同時是新聞報道(作品)的作者之一且享有著作權。鑒於在同一民事法律關系中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因此,新聞記者對與其相關的新聞侵權行為要負責。另外,新聞采訪報道通常是得到新聞媒體指派或約稿、審核及認可後才發表的,因此新聞媒體對新聞侵權行為也須負相對的法律責任。在通常情況下,新聞采編人員對防止新聞侵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尤其是新聞媒體的「主編」、「總監」等審查把關責任更為重大。
⑩ 新聞侵權責任應如何承擔
新聞侵權的責任承擔方式如下:
1、因為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失實導致侵權的,由其承擔責任,根據損害後果的大小,分別以其個人名義在該報刊予以更正,消除影響,賠禮道歉,或賠償損失。
2、由於記者原稿失實導致侵權的,其承擔責任方式與信息提供者的承擔方式一樣。
3、由於未經作者同意,編輯部修改後失真導致侵權的,視不同情況,應由該報刊社以法人的名義予以更正,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4、由於轉載的刊物失真等造成侵權的,由其報刊按上述方式承擔責任。
5、如果作者報刊社均有責任的,由其共同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