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交通事故中當事人與侵權人達成賠償協議後,又訴求交強險公司賠償.交強險賠償後還可以像侵權人追償嗎
從關系來講,保險公司只和車主(投保人)發生關系;從被賠償者來講,只和肇事駕駛員發生關系;這裡面,被賠償人、肇事人、車主、保險公司四者之間的關系搞清楚了,才能確定賠償流程。
② 交強險保險公司的責任和侵權人的責任如何承擔
關於醉酒駕駛、無證駕駛、吸毒後駕駛以及被保險人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的幾種違法情形,發生交通事故後交強險保險公司的責任和侵權人的責任如何承擔,在實踐中存在爭議。《解釋》徵求意見過程中,有觀點認為,這幾種違法情形下保險公司不應當承擔交強險的賠償責任,否則就放縱了此類違法行為,不利於制裁侵權人,不利於提高駕駛人的注意義務。 《解釋》未採納這種觀點,原因在於:第一,如前所述,交強險的首要功能在於對受害人的保護,因而具有安定社會的功能,而侵權人風險分散的功能則居於次要地位。因此,這些違法情形下保險公司對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符合交強險制度的目的。在此意義上,前述觀點未能准確把握我國交強險的功能定位。第二,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侵權人追償,並不會造成放縱違法行為人的後果。並且,保險公司的追償能力與受害人相比,顯然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更有利於實現制裁違法行為的目的。第三,由保險公司先行賠償、再對侵權人追償的處理方式更有利於實現交強險保護受害人權益、填補受害人損失的功能。如果此類違法情形下,交強險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則顯然受害人權益的保護在不少場合將難以實現。第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後,先由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並未將這些違法情形排除在外。第四,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雖然規定了醉酒駕駛、無證駕駛、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被保險人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等幾種違法情形下交強險保險公司僅墊付搶救費用且不賠償財產損失,但侵權責任法並未完全採納該觀點,該法第五十二條僅規定機動車被盜搶期間發生交通事故的,交強險保險公司可以免除賠償責任,只承擔墊付搶救費用的責任。這說明,侵權責任法對於其他幾種情形的評價與對機動車被盜搶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情形的評價有所不同,這也是《解釋》關於這個問題規定的主要法律基礎。第五,從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立法及實踐來看,例如德國、日本、韓國以及我國台灣地區等,都採納了交強險保險公司在此類情形下先承擔賠償責任,再向侵權人追償的處理思路。 基於上述理由,《解釋》規定,在醉酒駕駛、無證駕駛或吸毒後駕駛以及被保險人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等幾種違法情形下,交強險保險公司仍應當在其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保險公司賠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但是,考慮到人身損害問題在實踐中更為突出以及交強險所承擔的基本保障功能等因素,《解釋》將該規則的適用限制在「人身損害」的范圍之內。
③ 侵權人為二人,一人購買了交強險,一人未投保,怎麼賠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司法解釋第十九的規定:
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此,受害方可以起訴車輛所有人或者駕駛員,也可以將車輛所有人和駕駛員一並起訴。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超出交強險部分的損失依法按照雙方事故責任來進行劃分和賠償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同一起事故有多名被侵權人,交強險如何公平賠付
有什麼公平不公平的? 別人損失多少賠多少,交強險限額用完了就賠現金補夠。
⑤ 如何理解交強險中的「侵權人」
1.保險公司可以追償交強險墊付費用的原因在於駕駛人具有無證駕駛、醉酒駕駛、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等違法駕駛行為。已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損害的,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21條的規定,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第三人損失。但是,《條例》第22條規定駕駛人具有無證駕駛、醉酒駕駛、故意製造交通等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墊付搶救費用的,有權向致害人追償,並且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予賠償。這是法律首次規定保險公司可以追償交強險墊付費用。《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第18條更加具體地明確了保險公司可以行使追償權的情形及行使追償權的訴訟時效。無論是《條例》的規定,還是《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的規定,保險公司行使追償權都是因為駕駛人具有嚴重的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違法駕駛行為。而且,可以確定的是,保險公司只承擔墊付責任。雖然《解釋》第十八條的用語仍然是「賠償」而非「墊付」,但該條的本義仍是保險公司承擔墊付責任。墊付責任的性質並非賠償責任,其最終的責任承擔者仍是侵權人。換句話說,針對侵權人因無證駕駛、醉酒駕駛、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等行為致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盡然肇事機動車投保了交強險,但保險公司本來就無需承擔任何賠償責任。因為要求保險公司對駕駛人無證駕駛、醉酒駕駛、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等違法行為造成的第三人人身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等於讓保險公司為駕駛人的危害社會行為埋單。交強險是典型的政策險、公益險,其首要目的是保障受害人及時獲得賠償。法律和司法政策只是基於保障受害人及時獲得搶救費用或賠償款才規定先由保險公司替侵權人墊付賠償款。
2.對駕駛人違法駕駛具有過錯的主體對第三人損害的發生也具有過錯。《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第1條明確了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並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四)其他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機動車所有人知道或者明知駕駛人無駕駛資格、醉酒等情形仍允許其駕駛機動車或疏於管理使其得以駕駛機動車,顯然對駕駛人的違法駕駛行為存在過錯,依據《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第1條的規定,也可以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對第三人損害的發生具有過錯,其依法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此時,機動車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也是侵權人。
3.禁止保險公司向具有過錯的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主張追償違背公平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如前所述,在駕駛人具有無證駕駛、醉酒駕駛、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等違法駕駛行為時,法律是為了保護受害第三人利益才規定由保險公司先行墊付賠償款。如果禁止保險公司向具有過錯的機動車所有權人或管理人追償,很可能使得保險公司的追償權落空。因為,駕駛人的賠償能力一般有限,特別是當駕駛人的違法駕駛行為構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後,保險公司向駕駛人追償就更加困難。如仍不允許保險公司向具有過錯的機動車所有權人或管理人主張追償,無疑損害了無過錯的保險公司的利益,使得保險公司最終為駕駛人及車輛所有權人或管理人的過錯行為埋單。這顯然違背了公平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而且默許和縱容了侵權人的違法行為,不利於減少危害社會安全的危險駕駛行為。
總之,既然保險公司可以追償交強險墊付費用的原因在於駕駛人的違法駕駛行為,那麼,對駕駛人違法駕駛行為具有過錯的其他主體自然應對其自身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對駕駛人違法駕駛有過錯的主體對第三人損害的發生也具有過錯。則保險公司自然就可以合乎邏輯地向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駕駛人的僱主或用人單位等主張追償交強險墊付費用。除駕駛人外的其他主體承擔交強險墊付費用是因其自身過錯承擔的責任。本案中的張某某身為張某的父親,應明知張某沒有取得駕駛資格證,仍允許張某駕駛機動車,對張某的違法駕駛行為和對劉某的損害具有過錯,其應為自身過錯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故保險公司依法可以向其主張追償交強險墊付費用。
⑥ 多個被侵權人如何分配交強險
交警部門認定,程某負事故主要責任,貨車司機負次要責任,貨車司機投保交強險。 【分歧】 10個被侵權人是平均分配交強險還是按照損害賠償比例分配? 第一種意見認為,計算各被侵權人的損害賠償數額,按其數額在所有被侵權人總 的損害數額中的比例進行分配交強險。 第二種意見認為,不計算各被侵權人損害數額,平均分配交強險。 【管析】 李鋒同志贊成第二種觀點,理由是:首先,從債的角度而言,侵權是債發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分配損害賠償額即分配債權時,也必須同時考量債的特徵。根據債法理論,債權不似物權,其具有均等性,即對同一債務,各債權人獲償沒有先後之分,也就是說不存在優先性。因此,只要被侵權人中損害賠償總額沒有超出平均的交強險數額,其可獲得均等分的交強險。 其次,從人權的角度而言,人生來是平等的,同一事故中每個人獲得均等損害額可體現人的平等性。《侵權責任法》第十七條規定,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該規定雖然沒有徹底解決農村和城鎮居民「同命不同價」困境,但體現了「命價」的同等性。最後,也許會有人認為,在交強險面前,死亡和傷殘份額均等,而死亡損害較大,其權益如何去維護。交強險平均分配,並不影響各被侵權人總的損害賠償額,除交強險之外的損害額由侵權人或者其他賠償義務人賠償。 筆者贊同第一種觀點,理由如下:
⑦ 未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事故後,投保人與侵權人應如何承擔責任
現實困惑
金某無證駕駛無號牌兩輪摩托車行駛至一路段時,與前方同方向行走的張某相撞,造成車輛受損,金某受傷,張某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金某負本次事故的主要責任,張某負本次事故的次要責任。經查,金某駕駛的無號牌兩輪摩托車的車主為陳某,且該車未投保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那麼請問未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事故後,投保人與侵權人應如何承擔責任?
律師答疑
交強險系國家法律規定的強制性保險制度,投保交強險是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的法定義務,其目的在於充分保護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及時獲得賠償,同時分散機動車駕駛人員的風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的規定,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負有賠償責任。在投保義務人與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二者需要針對賠償金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本案中的情況,應先由交強險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按法定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對張某家屬進行賠償,剩餘部分按責任比例賠償。作為投保義務人的陳某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九條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投保、賠償和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法律解讀
投保交強險是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的法定義務,不履行此義務而發生交通事故的,投保義務人有責任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受害人。侵權人與投保義務人不是同一人的,投保義務人須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