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論法人的侵權責任

論法人的侵權責任

發布時間:2022-01-12 18:03:19

A. 法人的侵權責任能力是什麼,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您好,法人的侵權責任能力是法人責任能力的一種。是法人成員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資格。關於法人是否有侵權責任能力,學術上有兩種不同主張。
法人擬制學說認為,法人沒有意思能力,不能實施侵權行為,加之在法律上不承認侵權行為的代理,因而,法人機關或其他成員侵權行為的後果不能由法人承擔,法人無侵權責任能力。
法人實在說則認為,法人機關執行職務的行為是法人自身的行為,不因其合法與否而有區別,因此,對法人機關在執行職務時所為的侵權行為,法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有侵權責任能力。
現代各國民法普遍採用法人有侵權責任能力的主張。中國《民法通則》從多方面規定了法人的侵權責任。

B. 求論侵害法人人格權的民事責任的文章2000字

法人人格權是與法人財產權同等重要的一項民事權利,它表現法人獨立的主體資格,標志法人全部活動的總的評價,並體現一定社會評價的權益。確認並保護法人的人格權,是我國法律的一項重要的任務。盡管我國《民法通則》對法人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問題作了一些原則性規定,但由於理論上的准備不足,這些規定仍很不盡人意。有鑒於此,本文試圖結合國內外關於法人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問題的理論與實踐,對法人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問題作一些初步探討。

一、法人人格權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軌跡

根據當代學者的觀點,法人制度萌芽於羅馬法時期。其最終被法律所確立,應首推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從該法典的制定過程來看,法人人格權的確立經歷了-個步履艱難的過程。第一次草案只規定法人具有獨立的財產權利並負擔獨立的財產義務的能力,而法人人格權的確認與保護,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第二次草案則賦予法人以所有財產上的能力以及完整的權利能力。在第二次委員會上又特別賦予法人一種人格權-名稱權。德國多數學者主張保護法人的名稱權,但也有較強的反對意見,所以《德國民法典》第12條雖然明確規定保護自然人的姓名權,但並沒有明確規定該條的規定可適用於法人。直到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才第一次對人格權作了一般規定。該法典第53條規定:「法人能享受一切權利,井負一切義務。但如性別、年齡、或親屬關系等,並以人類之天然性質為其前提者,不在此限。」我國台灣地區的民法典基本上採取了瑞士立法例,該法典第26條規定:「法人於法令限制內,有受權利、負擔義務之能力,但專屬於自然人之權利義務,不在此限。」 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比較重視對人格權的保護。1964年的《蘇俄民法典》雖未提到人格權的概念,但規定了保護公民和組織名譽和威望的規則(第7條)。1978年修改的《匈牙利民法典》專門設立一章共計10條規定了人格權,並極力擴大人格權的范圍,它包括生命、身體、健康、肖像、榮譽、名譽、尊嚴、姓名、自由、個人生活秘密(及通訊秘密,營業秘密)等。「這里的新規定,是對人格權的保護規定,也必須適用於法人。」(1)該法典實際上已賦予法人具有名稱權、榮譽權、名譽權等。原《東德民法典》在第327條第一款規定了公民應受尊重的人格權,特別是他的榮譽、名譽、肖像、姓名、著作權創造性活動產生的其他類似的應予保護的權利受到侵犯時的請求權;第二款規定了企業可以比照第一款享有這種請求權。這樣,該法典間接地賦予了法人具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幾種人格權。

我國《民法通則》設專節建立了人身權制度,它對法人人格權問題作了迄今最為集中、全面的規定,明確規定法人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人格權。這是我國《民法通則》的獨創。

通過以上對法人人格權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軌跡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如下幾點結論:

1.盡管我國許多學者認為:「人格權的享有,是作為權利主體的基礎,是權利主體享有其他權利的前提。」(2)但從法人人格權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過程看,在早期的有關民事立法中,法人的民事主體與其人格權的確立並不是完全同步的,法人人格權的真正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嚴格地說,法人人格權的確立是20世紀的事情。

2.如果說在以前的民事立法中,有的忽略了法人的人格權,或有的僅把其作為一項民事利益而不是一種民事權利規定在民法債編侵權行為章節的話,那麼現代民事立法有的已經開始把它作為民事主體的一項基本權利確定下來,而且用獨立的章節加以系統地規定。

3.法人人格權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到目前為止,一些國家的民事立法已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營業秘密等列入了法人的人格權,從某種意義上說,法人的人格權已經開始逐步實現從個別人格權到一般人格權的轉變。

4.法人人格權能否被法律所確認,與該國的政治制度尤其是經濟制度關系密切,就前蘇聯和東歐國家而言,在實行高度集權管理,推行計劃經濟條件下,沒有確認法人人格權的必要和可能。而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之後,企業逐漸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在法律上享有法人資格,為維護法人的合法權益,有必要賦予法人以人格權。於是,這些國家在進行不同程度改革的同時,修改或重新制訂了民法典,對法人人格權作了不同程度的規定。

5.法人人格權的最終確認,不僅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法人制度不斷完善的客觀要求,而且也是社會進步的內在表現。

二、法人人格權的法律特徵

法人與自然人雖然都具有民事主體資格,但法人畢竟不同於自然人,它是一種社會組織,法人人格權雖然與自然人人格權有其共性,如都是絕對權,但它仍有自己的特性。

首先,法人作為一種社會組織,不具有與生命密切相關的人格權,如生命健康權、肖像權、婚姻自主權等。

我國有的學者認為:法人依法享有的著作人格權,可稱為著作精神權,不法損害法人精神利益或精神權利者,可成立法人精神損害。(3)那麼,法人究竟能否享有著作人格權呢?各國著作權法規定不盡相同,學者們認識上也有嚴重分歧。一種主張認為,創作是自然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只有自然人才具有創作能力,法人和非法人單位事實上不可能直接創作。因而,作者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可能享有著作人格權,多數大陸法系的國家如德、法等國都持此種主張;另一種主張則認為,作者原則上應為自然人,但不排除法人和非法人單位在指定情況下,也可以成為職務作品的作者。英、美、日等國持此種主張。我國著作權法起草時,學者們對此也認識不一。不過,從我國《民法通則》第94條及《著作權法》第11條的規定來看,基本上採納的是後一種觀點。

盡管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法人享有著作人格權,但我們認為,著作人格權雖名為人格權,卻與-般人格權完全不同:1.一般人格權是人人具有的,著作人格權僅作品的作者才享有;2.一般人格權的容體是權利主體的人格或精神利益,著作人格權的容體是作品;3.-般人格權與權利人人身是密切結合不可分的,著作人格權與權利人的人身是相互分離的,作品一旦完成就在人身之外而獨立存在;4.一般人格權存在於人的一生,著作人格權則始於作品形成,並不因權利人死亡而隨之消滅;5.一般人格權與人身不可分離,它不能被轉讓,也不能被放棄,著作人格權只是與作品直接聯系,因而並非絕對不能被轉讓或放棄;6.侵犯-般人格權,往往也就直接侵犯了權利人的人身或人格,而侵犯著作人格權並不是直接侵犯了權利人的人身或人格,只是有可能間接侵犯了他人的發表權或署名權,也就可能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但二者畢竟不是一回事。

其次,法人人格權一般來說與物質利益有密切的聯系,尤其是企業法人,其人格權也是一種無形財產。譬如說,聲譽較好的企業比較容易吸收社會資金,獲得銀行貸款,從而推進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規模;信譽好,質量優的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力就強,就暢銷;企業對社會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就能取得各種榮譽稱號,從而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從這種意義上說,企業的名譽、榮譽、名稱就是市場,就是財富。因此,我國許多學者認為法人的人格權既是一種人身權,又是一種財產權。1992年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31條規定企業的無形資產包括企業的商譽。《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第1條第2款將廠商名稱納入了工業產權的范圍。

再次,法人的某些人格權可以依法出售或轉讓,如我國《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這主要是因為這類人格權本身也是一種財產權。

正因法人人格權具有上述特點,決定了對法人人格權的侵害,往往只會給法人造成財產上的損失,而不會造成什麼精神損害。對這個問題學者們認識不一。如台灣學者曾世雄認為,既然通說以實在說為法人的本質,那麼「在理論上法人亦因具有權利能力應同樣可為賠償權利人」,「權利能力之存在即足以支持非財產上損害賠償請求權,痛苦之感受乃客觀認定即為已足,實際上有無則非所問……更有進者,法人之人格權受侵害之結果,如其內部之自然人有痛苦之感受,以法人內部自然人為法人機關或法人機關中之配置,其痛苦之感受即為法人之感受,唯有如此認定,實在說-組織體說方始前後一貫。」(4)我國大陸一些學者也認為,法人的名稱被假冒,名譽、榮譽被污損,會給法人造成產品退貨、合同解除等財產損失,也會嚴重挫傷法人決策人員的決策情緒和工人的勞動熱情,造成精神上的損害。侵害法人的名兩極、名譽權和榮譽的,也可給法人造成精神損害。(5)

我們認為,法人的本質採取「實在說」,並不能得出法人會產生精神損害的結論,因為實在說只能說明法人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民事主體,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而不能得出法人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自然人。判斷決定自然人或法人能否會產生精神損害,關鍵並不取決於它是否具有民事主體資格或是否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而在於它是否具有產生精神損害的可能性。既然通說認為精神損害是指心理或感情上的痛苦,那麼作為社會組織的法人,因其自身根本不可能產生所謂「心理或感情上的痛苦」,也就不會產生所謂的精神損害。當然侵害法人的人格權,很可能給其決策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造成心理或感情上的痛苦,但這畢竟是其工作人員的痛苦。在這種情況下,法人雖不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但其工作人員則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如侵害法人的名譽,致其工作人員的名譽亦受侵害時,其工作人員可以請求侵害人給付慰撫金等。

我國有的學者認為:「國外理論界有入把資產階級的法人稱為『精神上』的人,這個概念比通常把法人稱為『擬制的人』具有更積極的意義,它表示法人人格具有精神上的屬性,摒棄了傳統民法認為『法人沒有精神可言』的見解。」(6)既然法人也有精神,那麼法人也就會產生精神損害。這種說法,是望文生義的結果。國外有人把法人稱為「精神上」的人,是針對以前民法理論只承認自然人具有民事主體資格這一現實而言的,它實質上是指在觀念上或思想、精神上把法人視為同自然人一樣,而不是說法人也有精神。

我們還必須注意到,非財產損害與精神損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屬概念與種概念之間的關系。從世界各國的立法體例來看,幾乎所有國家的民法典都採用的是「非財產損害」的概念;從各國民法理論來看,德、奧、瑞等國的通說認為:非財產上損害,雖以精神痛苦為主,憂慮、絕望;怨憤、失意、悲傷、缺乏生趣,均為其表現形態,但尚應包括肉體上的痛苦在內。名譽遭受侵害者,被害人多僅生精神上的痛苦。但身體被侵害者,依其情性,亦會產生肉體的痛苦,精神與肉體均不具有財產上的價值,其所受的痛苦,應同屬非財產上的損害。台灣地區一些學者也認為:「所謂非財產上損害,抽象言之,系指權益受侵害。致被害人在非財產上價值遭受損失而言;就其具體內容而言,是為精神或肉體痛苦,其基本特色,在於不可以金錢價額予以計算。」(7)「所謂非財產上損害,指財產損害以外之所有損害而言,並非單指精神上痛苦或損害」,「蓋民法第195條所謂非財產上損害之范圍,原較精神上損害范圍為廣也。」(8)由此可見,精神損害只是非財產損害的一種,我們說法人不會產生精神損害,並不意味著法人不可能產生非財產上損害。

我國也有些學者認為,民法上的精神與哲學上的精神並非等同,哲學上的精神帶有主觀性,而民法上的精神並非全是意識的形態方面的現象,它具有一定的實在內容,因而表現出一定的客觀性。理論界有人把民法上的精神內容稱為「精神實體」,不但自然人有精神實體,法人也有精神實體,法人的名稱、名譽、榮譽等就是法人的精神實體,侵害了這些實體,就會給法人造成精神損害。(9)

我們認為,精神與精神實體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帶有主觀性,是人腦的產物,而後者則具有客觀性,同時,自然人的精神實體與法人的精神實體也並不相同。自然人的精神實體是以具有生命機能的自然人的生物形態與心理形態為基礎發生的,而法人的精神實體是基於法人的社會形態和意識形態而發生的。可能正因為如此,有的日本學者認為,自然人的名譽可分為主觀名譽和客觀名譽,而法人的名譽指客觀名譽(社會評價的名譽)。(10)既然如此,就可得出這么一個結論:侵害自然人的精神實體可能產生精神損害,而侵害法人的精神實體不可能產生精神損害,但並不排除產生精神損害以外的其他非財產損害,如社會評價的降低等。

三、多數國家或地區關於法人人格權保護的理論與實踐

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是確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先驅,但它們無論屬於大陸法系的,或是屬於英美法系的,都主張對侵害法人人格權所造成的非財產上的損害,由侵害人承擔非財產性的民事責任形式,如請求為謝罪廣告,或交付謝罪書狀,或在法庭當面謝罪(道歉),或將被害人勝訴判決書登載報紙,或登報更正或反駁等。

在大陸法系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學說與判例都曾認為法人名譽受到損害,僅得請求除去其侵害及請求賠償財產上損害,不得請求非財產上損害之賠償。我國台灣地區法院在處理有關案件中,也認為依法組織的法人,僅其社會價值與自然人相同而已,其名譽遭受損害,無精神痛苦可言,登報道歉已足恢復其名譽,不應再請求精神損害的賠償。多數學者對此種認識和處理表示贊同。

在英美法系國家,如根據英國學者肯尼斯?斯密斯和丹尼斯?凱尼的觀點:「法人,作為原告,能夠對其遭受的各種侵權行為提起訴訟,但是顯然對於某些類型的侵權行為如侮辱或凌辱,由於其本質屬性決定了法人不可能受這種侵權行為的損害,不過,法人對此給其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損失,仍有權提起訴訟。」(11)

當然,隨著法人地位的日益提高。對法人人格權保護的民事責任形式最近確有了一些新的變化,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學說或判例肯定法人有非財產損害賠償之請求權。如最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認為,應該承認法人在受到侵害後,對其所遭受的非財產損害也享有不同於慰藉費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日本東京最高法院認為,法人因名譽被侵害而產生的無形損害,只要可以用金錢加以評價,就應承認法人有非財產損害的賠償請求權。日本一些民法學者也一改傳統的否定說,認為法人亦有非財產損害賠償之請求權。(12)我國台灣地區法院在審理一仿造他人商標案的判決中認為:「上訴人偽造備該被上訴人之商品專用商標紙或包裝紙情事,自系不法侵害各該被上訴人之商品信譽權,而信譽權為名譽權之一種,依民法第195條第一項規定,縱非財產上之損害,亦非不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13)

盡管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學說與判例肯定法人非財產損害賠償請求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法人也可以成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主體。其一,如前所述,非財產損害與精神損害並非同一概念,精神損害只是非財產損害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說法人不會產生精神損害,並不意味著法人不可能產生除精神損害以外的非財產損害;其二,毀損法人的名譽,可能導致該法人社會評價的降低,影響其信譽等,這只能說就是給該法人造成了精神損害以外的非財產損害;其三,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法人,可享有非財產損害賠償請求權,但這種請求權不同於給付慰藉費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且要以造成的非財產損害可以用金錢評價為前提。

在前蘇聯,民事立法的出發點,只限於賠償物質損害。這是因為,精神損害不能用價值、貨幣表現來衡量。這種賠償永遠只能是大概的,或者是象徵性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不允許受害人追償因侵犯其榮譽權和尊嚴權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匈牙利1977年修訂並重新頒布民法典時,基於僅僅因為受害者的損害不能用金錢表示而使他得不到賠償是不公平的,何況這種非財產方面的後果,可能比財產上的損害更為嚴重,於是該法典規定,人格權被侵害的人有多種請求權,他可以主張一些特別的民法上的請求權,不僅可以請求停止侵害,並通過以侵害人的費用發表聲明而得到相應的名譽恢復,而且也有損害賠償請求權,並規定,對人格權保護,也必須適用於法人。

南斯拉夫債務法(1972年)正式以立法的形式肯定了法院的實踐,在該法第155條中為精神損害下了一個概括性定義:「對於他人造成生理的,心理的,或引起恐懼的損害」。根據這一定義,南斯拉夫債務法實質上只肯定自然人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而對法人人格權的民法保護,仍然採用的是非財產性的民事責任形式。

四、我國關於法人人格權保護的立法與實踐

我國《民法通則》對法人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問題作了比較系統的規定。法人人格權受法律保護,如侵害了法人人格權造成財產損失的,侵害人要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如僅造成了非財產損害呢?我國學者對侵害人要承擔非財產性的民事責任無異議,但對侵害人是否還要承擔財產性的民事責任卻有很大分歧。如有的學者根據《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得出法人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但有的學者則認為,該條款不能作為自然人和法人精神損害賠償的依據。我們同意後者意見。

從民事損害這一概念的演變過程來看,由於早期的侵權法及合同法,一般只承認財產損害而不承認非財產損害,因而當時大多數民法學者均主張差額說,即以某人未受損害前之財產與已受損害後的財產相比較,所生的差額謂之損害。這時所說的損害可以說就是損失。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物質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進步,個人人格的自覺,非財產損害逐漸受到重視,非財產損害賠償也逐漸被大多數國家的有關立法所確認,傳統的差額說已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事實上,民事損害不僅包括有財產的減少和應得利益的喪失,而且包括那些沒有造成損失,但確確實實存在的損害,如侵害他人的名譽,盡管不可能發生損失,卻不能否認損害的存在。在這里,損失是指經濟上的損害,即損害包括損失,損失只是損害的一種表現形式。

從民事損害的性質上來看,財產損害總是和受害人的財產損失相聯系,這種損害表現為受害人財產價值減少,完全或部分喪失等,它屬於有形損害,能用金錢來加以計算,因而財產損害又可稱為財產損失;而非財產損害通常和財產沒有直接聯系,造成的只是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等,它屬於無形損害,不能用金錢、貨幣來衡量。即使法律上規定這種損害也應賠償,但這種賠償嚴格上說只是一種物質上的慰藉,因為它永遠只能是大概或象徵性的。因此,那種認為「損失也可以是給他人造成非財產損失,即精神損害」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我們認為,《民法通則》第120條第一款規定的「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並不是專門針對精神損害而言的,而是指當自然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遭受不法侵害並造成財產損害時,才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如僅造成非財產損害,受害入只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即使《民法通則》第120條第一款,也並沒有規定自然人的精神損害可以用金錢賠償。既然如此,就不能由該條第一款推導出第二款是確立法人精神損害的立法依據。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至今仍是否認法人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如西安蓮湖區法院和市中級法院審理康達醫療保健用品公司訴西北工商報社、陝西省醫療器械公司侵害法人名譽權一案所作的判決中,判處省醫療器械公司賠償康達公司一萬五千元,工商報社賠償康達公司五千元,兩被告所作的賠償僅是因其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致使有的用戶不再向康達公司訂貨,有的因此終止了購銷合同,結果使康達公司遭受了經濟損失,並沒有因此承認法人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此外,從我國其他法院審理侵害法人人格權的案件來看;也都否認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如上海靜安區法院在審理上海新亞醫用橡膠廠訴武進醫療用品廠損害法人名譽權糾紛案時就是這樣嚴再次,我國最高審判機關對此也持否定態度,如最高人民法院在1989年下達的《關於審理侵害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認為:「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的,不存在精神撫慰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頒發的《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也指出:「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 l公民並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後果等情況酌定。」

C. 侵權責任過錯責任法人是誰

侵權責任不一定要存在過錯責任。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過錯,也有可能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D. 法人侵權行為的責任有哪些從外部和內部解釋。

法人承擔其侵權責任的方式

法人對其侵權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自不待言。但具體實施侵權行為的法人代表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如何承擔責任?對此,各國立法之規定有所不同。

(一)法人對受害人承擔單獨責任。

此為德國所采。德國雖采「法人擬制說」,但對法人之董事或其他代理人致人損害的行為,明文規定由法人單獨承擔賠償責任(《德國民法典》第31條)。

(二)法人對受害人承擔單獨責任,然後法人得追究有過錯的行為人的個人責任。

此為瑞士民法所規定。《瑞士民法典》第55條第2項規定:「法人對其機關的法律行為及其他行為承擔責任。」第3項規定:「行為人有過錯時,行為人另負個人責任。」對前述規定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台灣學者的理解,認為依其規定,就損害後果,法人應與有過錯的行為人對受害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13];另一種理解是我國學者的理解,認為依其規定,法人對受害人單獨承擔責任,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應對法人承擔責任,並將之稱為「兩罰制」[14](前述理解之差異源於海峽兩岸所翻譯之《瑞士民法典》中文版本對同一條文之不同表述:依台灣譯本,前述條文第3項為「行為人就其過錯,個人亦負責任」[15])。

(三)法人原則上應對受害人承擔單獨責任,但董事等人有過錯的,應與法人一起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此為日本所采。《日本民法典》第44條首先在其第1項規定法人對其理事或其他代理人因執行職務致人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然後在其第2項規定「因法人目的范圍外的行為,有損害於他人時,與表決該事項時表示贊成的社員、理事及實施該行為的理事或其他代理人,負連帶賠償責任」。此外,於1974年修訂《日本公司法》時補充的兩個條文,也作了類似規定。其第266(3)條規定:「董事執行職務有惡意或重大過失時,該董事對第三人也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第266(1)條則就公司董事違法分配盈餘、向其他董事貸款、違反竟業禁止義務、違反董事與公司進行交易之限制以及其他違反法令或章程的行為,規定了董事對公司承擔連帶償還或連帶賠償責任。這些規定,顯示出加重董事責任的立法走向[16]。除日本外,其他一些國家如韓國,也大致採用此種模式[17]。

(四)法人應與代表人對加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此為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所采。台灣民法典第28條明文規定了此種連帶責任,甚至不考慮代表人有無過錯(此處的過錯當然不是指加害行為之過錯,而是指決定實施加害行為的過錯)。此外,台灣公司法第23條也規定:「公司負責任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對於何為公司負責人,該法第8條規定「在無限公司、兩合公司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在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為董事。公司之經理人或清理人,股份有限公司之發起人、監察人、檢查人、重整人或重整監督人,在執行業務范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就立法理由而言,台灣學者認為,如按法理,法人機關之行為為法人行為,故構成法人機關成員的個人不應對受害人承擔責任。但就保護交易安全立論,則又以規定法人與行為人連帶負賠償之責為妥,其有利於促進法人機關之注意,藉以保護交易安全[18]。

至於法人對受害人單獨承擔責任或與代表人等行為人連帶承擔責任之後,法人與行為人之間的內部關系,一般認為得適用民法有關委託合同的規定:因代表人處理法人事務時,對於法人負有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如因其過失而致法人以損失,法人對之享有追償權。同時,在實行連帶責任的情形,如果代表人因其無過失之行為而使法人應負無過失責任,因而代表人也與法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時,代表人在對受害人承擔責任後,反過來對法人享有追償權[19]。

我國《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採用的是法人對受害人單獨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但對於法人是否得對有過錯的代表人享有追償權,未作直接規定。比較上述立法模式,其不同點主要在是否規定法人代表人與法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有下列因素可值考慮:第一,從理論上講,如果承認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即法人自身的行為,在執行職務的活動中,法定代表人不存在其自身的個人人格,則難以認定法定代表人執行職務的行為「一方面為法人之行為,他方面為自己之行為」[20]。故責令法定代表人對受害人負直接責任無法理上的說服力;第二,法人侵權行為通常發生在交易之外(否則應為合同責任),故規定連帶責任並不能有利於交易安全的保護;第三,代表人之賠償能力與法人之賠償能力通常不可同日而語,規定連帶責任,固然可為受害人增加選擇機會,但實際意義不大;第四,即令發生因法人機關之惡意或重大過失從事目的外違法行為造成他人嚴重損害,而法人之全部財產不足以賠償損失的情形,也可以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制度,責令有過錯的股東(尤其是擔任代表人的股東)承擔個人賠償責任[21]。基於上述考慮,筆者認為,我國民法應規定法人對其代表人執行職務的致害行為,對受害人單獨承擔全部責任。至於法人承擔責任後對有過錯的代表人的追償或者處罰,得根據法人章程或者公司法有關規定進行。

注釋:
[1]胡長清.中國民法總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19-120.

[2] 《德國民法典》第31條規定:「對於董事會、一名董事會成員或者一名合法任命的代理人由於執行屬於許可權以內的事務,發生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的行為,致使第三人受到損害時,社團應負賠償責任。」《日本民法典》第44條(法人的侵權行為能力)第1項規定:「法人對於其理事或其他代理人在執行職務時加於他人的損害,負賠償責任。」《瑞士民法典》第55條第2項規定:「法人應對其機關的法律行為及其他行為承擔責任。」《葡萄牙民法典》第165條規定:「法人應對其機關(代表人)、人員或受託人的行為負非合同責任。」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28條規定:「法人對於其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之人因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害,與該行為人連帶負賠償之責任。」

[3]如我國《民法通則》第67條規定,被代理人知道代理行為違法而不表示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4]關於法人對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之時損害的民事責任問題,參見尹田《論法人對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時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一文,載《政治與法律》1987年第6期。

[5]粱慧星.民法總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134.

[6]王利明.楊立新.侵權行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254.

[7]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3.

[8]史尚寬.民法總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160-161.

[9]施啟揚.民法總則〔M〕.台灣三民書局,2000.131.

[10]史尚寬.民法總論〔M〕.160;施啟揚.民法總則〔M〕.131-132.

[11]王澤鑒.民法總則〔M〕.台灣版,189;施啟揚.民法總則〔M〕.133.

[12]尹田.論法人工作人員因執行職務而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J〕.政治與法律,1987,(6).

[13] 胡長清.中國民法總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121.

[14] 李開國.民法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07,111.

[15]史尚寬.民法總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162.

[16]李開國.民法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07,111.

[17] 《韓國民法典》第35條規定:「法人就董事或其他代表人,關於其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害,有賠償之責任。董事或其他代表人,不因此而免其自己之賠償責任。」第36條規定:「依法人目的范圍外之行為,所加於他人之損害,對於其事項之決議贊成或執行其決議之社員、董事及其代表人,應負連帶賠償責任。」

[18]胡長清.中國民法總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21.

[19]史尚寬.民法總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163.

[20] 史尚寬. 民法總論〔M〕.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163.

[21] 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327-336.

E. 侵權責任法保護法人的聲譽權(商譽權)嗎

法人也是民事主體,其合法權益受保護,但侵權責任法並沒有直接列明法人的商譽權。

F. 公司的法人承擔什麼責任

依照公司法相關法律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已認繳出資為限,承擔有限責任。也就是說如果公司法人是公司股東之一,且認繳出資並持有公司部分股權時,當公司出現債務的情況,只要履行完出資義務後,就不會承擔其他責任。反之,則應當在未繳足數額范圍內承擔有限責任。需要強調的是,個人獨資公司的法人,如果不能證明自己和公司財務區分,出現自己掙錢,自己拿錢。而沒有單獨製作財務報表的情況時,當公司出現債務法人應當承擔相關責任。

G. 法人的民事責任能力

法人具有民事責任能力,其表現為: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的行為構成侵權行為時,其行為即為法人自身的侵權行為,對此,法人應承擔民事責任。此外,法人的工作人員經法人授權而進行的經營活動,如造成他人的損害,法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於它的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這里的經營活動,當然包括經營活動中實施的侵權行為。
《民法學》講到,只有以法人名義實施的執行職務或授權的行為,才為法人的行為,不論該行為是否為經營活動,也不論該行為是否合法,均應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H. 營業執照失效後出現侵權法人有責任嗎

停業造成營業執照逾期未辦理審核手續而失效(營業執照被注銷),應及時交回各種圖章(法人章、財務章、公章、合同章)。因未及時交回各類圖章而被違法利用,公司法人要承擔相應責任。

I. 侵權責任法

法律總是滯後於社會的發展,法律又總是需要解決社會發展來帶的總總問題,所以你想問我國法律的現狀,也無外乎是發展速度太快所以法律更新速度跟不上,人口太多所以閑散勞動力過剩從而容易引起治安不良,機構太龐雜所以管理制度不完善也無法全面推廣,百姓權利得不到保障甚至更多人想不到要去主張。

在一個權利極容易受到侵害的時代,侵權責任法的出台無疑是順應歷史的產物,它內容涉及產品缺陷、交通事故、醫療損害、環境污染、網路侵權、動物致人損害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公眾利益息息相關。對更好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化解社會矛盾,減少民事糾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及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
http://zsq2101.blog.163.com/blog/static/12897105120091127101346822/

閱讀全文

與論法人的侵權責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