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銀行法律糾紛案例分析

銀行法律糾紛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2-01-12 14:53:12

A. 網上銀行案例分析

一,可能銀行卡密碼設置過於簡單,如設置身份證上的生日數字為密碼,從而導緻密碼泄露,犯罪分子偽造假卡取走資金.(事實上,現在使用的銀行卡是普通的磁卡,極易被仿造,只要你的密碼和卡號被有預謀的犯罪分子所知,你卡上的錢基本上就沒有了)
二,犯罪分子利用特殊的軟體,根據你的卡號配解你的密碼,然後偽造假卡進行竊取.
所有銀行卡資金被竊取的前提一定是密碼被竊取,銀行卡取款的唯一憑證就是取款密碼.所以防範措施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如無必需,盡量不要泄露自己的銀行卡號.家庭成員信息,身份證號等.盡量多辦幾張卡,收款與匯款的分開辦理,也有助於降低風險.還有就是取款的時候,特別是ATM機取款的時候更得注意,大部分的密碼泄露案件都是因為ATM機取款的時候密碼被人竊取.所以取款的時候注意看一下周圍有沒有可疑的人,觀察一下取款機有無異常(經常有報道,有取款機上面被人裝了針孔攝像機,插卡口被人裝了讀卡器),輸入密碼的時候注意用手擋住,不讓你後面的人看到或者隱藏的攝像機看到.只要保護好你的密碼你的資金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至於說責任,現在還沒有很明確的規定,已有的案例,據我所知,因為取款機被犯罪分子裝了攝像機而造成資金丟失的,只有廣州有一例是判銀行負全責的,其他都被判銀行無責,消費者倒霉了.我個人認為,銀行做為取款機的所有者和服務的提供者,有責任保護服務對象的合法權利,但在因為取款機出故障多取錢都判無期的中國,法律的公正性遭受質疑也就不足為奇了

B. 法律案例分析題怎麼做

我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採納。
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他沒有開罰單,沒依據,也沒走程序,還非法扣押

簡易程序是指違法事實清楚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的行政處罰所適用的程序。
一、簡易程序必須履行的步驟:
檢查→告知→審查→決定→送達→執行→備案
1、檢查:執法人員進行檢查時,應出示合法有效的行政執法證件,並且兩人以上;
2、告知: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將認定的違法事實,處罰的理由和依據告知當事人;
3、審查: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執法人員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復核,成立的應當採納;
4、決定:執法人員根據掌握的違法事實、處罰的理由和依據,填寫預定格式、編有統一號碼的《交通行政(當場)處罰決定書》,在指定時間內到指定地點接受處罰;
5、送達: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一般都應當場送達,並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的權力;
6、執行:涉及罰款的,由當事人持《交通行政(當場)處罰決定書》到指定銀行交納罰款,如當場收繳的,必須開具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罰沒款收據,涉及改正違法違章行為的,還必須監督檢查當事人改正的情況。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20元以下的罰款和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可當場收繳罰款;超出此限制,在交通邊遠地區,執法人員也可以應當事人的要求當場收繳罰款,但應當要求當事人在決定書上簽名;

C. 銀行不良貸款案例分析

目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要標本兼治重點需強化前瞻性信貸戰略布局、嚴防信貸結構性風險、夯實風險管理基礎走條穩健發展新路 、問題提 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目前商業銀行貸款良率仍斷攀升已逼近二%良貸款與逾期貸款剪刀差擴潛風險貸款持續增同快速處置良貸款損失越越處置收率斷創新低尤其良貸款批量轉讓處置損失巨給銀行經營效益財務本帶較負擔簡單遏制良貸款延緩或推遲風險暴露期或短期內減緩良率升幅度治標治本沒脫離產良貸款外部環境消除風險隱患沒根本解決良貸款產內部素 宏觀經濟基本面決定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基本狀態商業銀行良貸款率較程度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反映盡管宏觀經濟運行問題立刻反映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經濟增現較間行或疲軟態勢或者宏觀經濟運行問題短期內能根本性扭轉終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造實質性影響 按現行商業銀行貸款管理規定般按季結息融資期限都陸~一二月或一期貸款現欠息或期超90能償風險才暴露才確定良貸款於些問題貸款銀行保全資產通採取再融資、展期、簽補充協議調整原合同要素等式使貸款風險延期暴露外潛風險貸款要受其種素影響或觸發才暴露貸款發放劣變良般都或或短渡期經濟增放緩初期信貸風險暴露比較緩慢經濟增現持續乏力僅新信貸風險加速暴露部緩釋信貸風險再向劣變累積潛風險轉現實風險使銀行信貸風險暴露顯著加快貸款劣變率快速攀升甚至能持續超銀行營業收入凈利潤增幅度嚴重觸發流性風險 目前態勢析看經濟增放緩基本要素沒發實質性轉變宏觀經濟運行各種確定素沒消除些深層問題繼續累積持續影響著銀行信貸經營環境比些技術含量低、工藝落、產品缺乏競爭力、產經營困難企業現停產半停產斷增些產能嚴重剩行業資產重、負債高調整轉型難度效益滑局面能期存些傳統商業模式實體商場商城隨著新興市場業態變化現萎縮態勢尤其些微企業經濟行期市場需求尚能存發展經濟波先受沖擊現資金周轉困難、資金鏈斷裂情況且種情況傳導其游領域致使越越企業產經營困難現金流足或斷裂導致信用風險客戶、行業、區域等維度呈持續擴散態勢嚴重影響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穩定外交易手風險、合作機構風險、民間借貸與銀行融資等風險交叉傳染、蔓延擴散量外部風險跨業跨界湧向銀行新信貸風險源使銀行信貸風險管控難度復雜性進步加良貸款升勢難遏制 另問題銀行信貸經營狀況並沒隨外部經濟環境變化進行實質性調整改善新增融資風險仍未能效控制隨著經濟行拉經濟增投資需求幅減少製造業仍深度產能程消費能漸進式增口則面臨諸確定性短期內難升背景產經營企業般都通發行超短融、短融、票及各種企業債歸銀行貸款降低融資本意味著經營企業僅降低銀行貸款需求且償原貸款直接減少貸款余額確保信貸總量減少、增速降低銀行除要補企業發債償貸款外要再尋找新融資需求企業類企業些經營相困難、潛風險較企業說繼續按慣性傳統式進行調整投放貸款風險能更 述析表明前銀行現信貸風險問題主要受外部經濟環境等素影響銀行自身反思言決能事或至認些支機構或關員盡職、業務操作位所引發信貸風險應自身風險管理作深層析其些風險暴露看起似乎由外部素造且都定偶性、突發性或某些企業或某類型企業、某些支機構或者某區域等案問題其實質些銀行忽略信貸戰略風險管理 目前商業銀行間新增良貸款並非呈均衡布良貸款率差異同區域外部環境相同些銀行良貸款率較低些銀行良貸款率高;即使同區域內同家銀行同支機構均衡些支機構良貸款率高些支機構良貸款率低導致些銀行及支機構良貸款率差異主要原信貸結構差異同信貸資產布結構具同風險若信貸資產某些風險較高領域或板塊佔比相應良貸款率比較高溫州、鄂爾斯等區域風險鋼鐵、電解鋁等產能嚴重剩行業風險銀行信貸產品商品融資風險、暗保理風險及貸款保證擔保式互保、聯保、關聯擔保風險等由於信貸資產背信貸客戶客戶違約便表現信貸資產劣變所銀行間良貸款差異實際信貸客戶結構差異信貸客戶結構差異越信貸資產質量差異越;並且種差異並非短期形兩筆業務能調整 所評價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能看逾期貸款率、良貸款率反映期信貸資產質量並能反映期信貸質量期逾期貸款率、良貸款率比較低能說明其未風險控信貸資產質量定事實看期良貸款率本身全面其包含核銷處置素要判斷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優劣與穩定必須深度析信貸結構包括信貸資產客戶布結構、行業布結構、區域布結構產品布結構等才能搞清楚銀行信貸資產真實質量及潛風險才能更准確判斷家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優劣才能結合外部經濟環境判斷未貸款劣變壓力 進步析發現銀行間信貸結構差異實質信貸戰略差異戰略風險管理差異論理性戰略風險防控風險偏決策判斷信貸戰略風險及其結構性風險必須要事先防範旦發戰略性風險難再進行效控制前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較突問題些銀行盡管期現良貸款率升信貸戰略風險等期素看風險仍控;些銀行雖期良貸款率高期信貸戰略風險等素看潛風險且已嚴重極能引發區域性甚至系統性金融風險 二、強化信貸戰略風險管理 盡管目前商業銀行良貸款持續升問題難短期內解決並說銀行所作能消極等待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商業銀行應積極態度應抓住前經濟增放緩機加快自身信貸經營轉型深化改革、完善機制、標本兼治切實解決制約影響信貸風險管理深層問題;既要防控壓降期信貸風險更要強化完善期信貸風險管理調整明確信貸戰略防控信貸戰略風險使信貸業務能穩健久發展態勢 所謂信貸戰略風險指未能現面積、持續性信用風險商業銀行影響極重甚至導致銀行破產信貸戰略風險管理要根據外部環境自身風險偏確定信貸戰略目標戰略布局防控未宏觀經濟波能帶戰略性信貸風險 信貸戰略層面析信貸風險良貸款難發現每家銀行信貸資產質量與其信貸戰略及其風險管理密切相關其重要教訓些銀行事前缺乏明確信貸戰略、理性信貸布局信貸風險隱患防控要求能做做完期經營指標向某些收益較高領域投放貸款形量高潛風險信貸資產旦市場環境發變化便深陷風險持續、面積暴露困境標本兼治銀行良貸款問題、嚴格防範戰略性信貸風險商業銀行要外部經濟環境自身信貸經營條件、風險識別能力等足夠清醒認識基礎本著審慎風險偏制定信貸戰略風險管理規劃確定信貸總量結構目標並做期充足風險損失准備 銀行信貸戰略風險管理關鍵要明確規定定期內適度信貸總量增確保風險總量控即風險總量與風險准備、財務承受能力相匹配銀行穩健經營充體現更風險管理內要求倘若信貸業務短期內發展快風險管理質量受影響潛風險相應更快累積尤其目前經濟轉型結構調整未位些新市場尚未形實際信貸需求銀行新增信貸總量包括新客戶貸款客戶增量貸款稍慎順著慣性繼續投向傳統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甚至些工藝技術落、環境污染嚴重、資源消耗、產能剩嚴重領域些領域企業經營效益降、本升、資金鏈趨緊較融資需求貸款投放快風險暴露壓力增極易導致新良貸款合理適度信貸總量控制應信貸戰略風險管理基本目標 二要盡職守住信貸戰略風險底線搖、實現信貸戰略目標搖守住風險底線本、代價要盡能兼顧短期收益與期風險、市場機與風險防控關系才能宏觀經濟現波避免發面積或板塊式信貸資產劣變;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穩定性、信貸資產布匹配性、客戶風險控性、綜合收益持續性才能基本保證 三要信貸總量內確定未信貸結構目標信貸結構及各組板塊集度風險防控信貸戰略風險管理要解決主要問題面要嚴格控新增貸款投向結構度避免現結構性或集度風險特別目前投資增速已落至一0%經濟增由投資拉逐步向投資與消費拉轉型銀行要相應調整信貸戰略加消費信貸板塊投放比重另面要存量信貸客戶、行業、區域、產品等結構及集度等進行全面析其潛風險及完善防控措施並斷優化調整 客戶維度看信貸客戶質量結構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基礎基礎客戶質量、結構優說明銀行期信貸資產質量穩定基礎客戶選擇主要由銀行風險偏決定同風險偏同客戶選擇關鍵銀行風險識別能力識別實質風險難選擇合適客戶實施信貸客戶戰略銀行要充利用數據沉澱技術處理優勢通數據實現客戶風險識別精準選擇效預判控制客戶風險提高優良客戶佔比銀行未創新市場競爭重點同要識別潛風險素存量客戶特別些體制機制較傳統、缺乏核競爭力度融資客戶需要加快退微企業客戶較特殊僅要商業原則評價其實質風險其融資總量要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要戰略角度培育客戶能度強調風險底線放棄微企業客戶 行業維度看信貸行業布信貸資產質量穩定影響同行業同發展周期、同風險表現所行業板塊布局要與經濟發展及走勢相契合目前要信貸資源投向新興產業、弱周期行業等期融資風險相較低行業提高其結構佔比;嚴重產能剩、嚴重影響環境安全、工藝技術嚴重落行業要盡快減少信貸總量降低結構佔比;周期性較強行業要嚴格控制避免佔比要關注些往盈利較行業些行業短期內吸引量投資種簡單高盈利模式共識轉變低收益行業風險隨陡升類行業融資佔比較高未信貸資產劣變壓力較須抓緊調整壓縮 區域維度看信貸戰略風險管理需關注區域信貸總量與區域GDP比例關系該比例區域潛信貸風險加目前由於投資效率降企業利潤率降每增百點GDP要比增加更投資使信貸總量增速與GDP增速比率某些區域快速拉同風險快速累積銀行各區域信貸投放要區別同情況經濟增程已經完或要完工業化城鎮化、轉型升級比較順利區域及工業化城鎮化水平較低、口紅利充沛區域繼續保持適度信貸增產業結構較單工業化、城鎮化潛力區域則能經濟增窪信貸資源投放需審慎控信貸資源投向邊際效率較低區域未區域信貸風險加 產品維度看信貸產品結構影響資產質量重要素風險較低融資產品保持信貸資產質量穩定風險較融資產品盡管收益較高需審慎佔比宜太尤其經濟增速放緩或行期些收益較高傳統信貸產品僅風險增市場需求縮總量應穩步壓縮同應根據市場變化適推新融資產品特別要積極創新拓消費貸款市場推些風險控、適合市場需求消費類融資產品提高消費類融資產品佔比 三、信貸戰略風險管理實施必要條件 確定信貸戰略風險管理目標並等於目標實現需要配套環境與條件包括用新理念、新機制、新要求信貸戰略風險進行管理要防控板塊、面積信用風險預案及與相匹配政策制度 ()完善信貸風險管理機制明確風險管理責任 要實現信貸戰略風險管理所確定目標必須完善信貸風險管理運行機制既防控期信用風險要戰略風險進行效防控並保證客戶服務高效率僅要解決現行信貸風險管理存管理層級、操作流程等效率問題更要解決前台部門相互制衡異化風險管理職責清機制性問題 必須明確信貸風險主要客戶違約風險所信貸風險管理必須客戶明確部門及員工崗位職責落實風險責任誰管客戶由誰承擔風險責任整信用風險管理前台市場營銷部門主要職責營銷客戶、維護客戶關系、全程管理客戶並客戶風險承擔主要責任;台風險審查部門獨立審查主要協助市場營銷部門客戶風險識別與防控進行關並承擔相應責任;台監測監控部門主要責任統客戶視圖客戶風險進行全位監控並及向市場營銷部門提示貸前與貸需關注客戶風險向幫助做客戶風險控制通三部門協同配合形市場營銷部門主體風險審查部門、風險監控部門輔佐互前提、相互制約、責權統風險管理運行機制完善信貸業務各環節責任機制、明確各自職責才能效保證信貸戰略風險管理順利推進實施確保該進入客戶、行業、區域能高效率進入該退客戶、行業、區域能策略退 現行區域板塊管理主、業務條線管理輔銀行經營管理體制必須明確各信貸業務部門基本職責各級機構風險決策者提供決策參考依據及相關政策、產品等服務主要承擔風險揭示充、風險防控或緩釋、政策要求位責任客戶融資業務做做須由機構負責決策各級機構負責信貸業務終決策者應承擔風險決策主要責任 明確責任機制基礎需同步完善責任與權利匹配機制市場營銷部門承擔客戶風險主要責任必須給予充授權僅要權進行客戶授信及債項業務盡職調查與貸管理嚴客戶真實信貸需求、真實風險緩釋、真實貸款用途要負責信貸業務政策指引、客戶或業務准入、貸款定價、產品創新發起等工作牽協調各產品部門及各區域資源統籌配置調度及與客戶相關業務及其風險展跨部門延伸營銷管理等 提高客戶服務效率質量提升市場競爭力避免支機構信貸客戶准入選擇風險、信貸投向偏離信貸戰略目標風險要相集營銷資源調整營銷式與策略信貸戰略影響較板塊、新興業務領域及性化需求較強、產品結構復雜、風險防控難度業務要統客戶選擇標准、服務標准、風險識別標准、業務操作標准基礎進步完善信貸頂層布局、高層決策直營機制提升客戶直營層級除額、零售信貸業務外基層機構主要客戶提供所需金融服務輔助級行做客戶營銷工作更完整、更專業、更高效客戶提供全位、體化金融服務徹底改變現行實際由各基層機構依據市場需求決定信貸投向信貸結構甚至造逆向調整問題 (二)創新信貸風險管理式 信貸戰略風險管理目標實現僅要完善責任機制要完善創新機制通創新限資源投信貸戰略風險管理前內外部復雜環境要保持信貸業務健康發展通創新轉型才能激發防控風險力提高風險防控效率理念、布局、管理、式、產品等角度考慮信貸戰略風險管理本身充滿著創新所創新匯集起能形巨創新紅利表現信貸戰略風險管理信貸資產質量期保持穩定優良態勢貸款單邊劣變持續減少潛信用風險效化解信貸結構斷優化信貸資產收益進步提升 部信貸業務進行標准化運營即風險控、市場潛力消費信貸、額信貸及其風險較低信貸業務進行標准化改造作信貸戰略風險管理創新重點由於類業務量面廣操作起費費力需現行信貸業務運營式進行調整改造依據類業務同風險特點設定防控措施操作流程利用先進技術創新業務辦理式提高服務效率並降低風險管理本具體說藉助互聯中國、數據等技術採取數據+模型式通中國絡化、自化等手段純線或線線相結合式通模型、參數自篩查或與線審查結合等進行風險防控措施實現客戶融資業務自主或半自主辦理既便客戶受間域限制辦理融資業務緩解基層機構量業務操作充體現額、風險控業務走短流程原則 二創新融資業務組合風險管理由於傳統行政化管理體制形單項業務、單品種基礎信貸業務經營風險管理式及與相匹配政策制度使銀行具體信貸業務經營於部門化、產品化僅客戶金融需求切割銀行些融資產品切割難同步交叉銷售且同客戶信息、風險防控離能共享事實客戶進行某項金融產品營銷既業務發展需要解掌握客戶信息效途徑風險防控重要措施信貸風險管理應寓於業務發展能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截離銀行向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程實現其效風險管理亟須改革現行管理體制改變單業務管理式依合規基礎實施客戶戰略加快實現商行與投行、自營與中國、表內與表外、本幣與外幣、境內與境外等融資業務整體營銷綜合金融服務創新更融資新產品、新案新模式同更完整解客戶信息強化組合風險管理信貸戰略防控客戶風險 三拓展融資新領域、防控新風險面復雜經濟環境市場融資需求變化按傳統慣性思路看市場確實找合適信貸市場昔旺盛需求復存普遍度融資及量風險暴露已市場需求掩蓋所看些需求風險、收益低、難管理業務要創新思路審視市場、細市場化消極素積極素發現量市場機融資需求關鍵要信貸戰略風險管理視角握新期市場特點藉助先進風險管理技術識別風險、防控風險適應新市場環境、新產業業態、新商業模式新風險表現比信貸戰略結構布局重要影響文化、旅遊、健康、養等服務業及其各類輕資產領域融資需求潛力PPP式新項目融資需求關鍵式做其風險防控都需要創新、需要智慧現銀行都想辦處置良資產問題貸款其實換思路其作種資源包裝新產品經營拓塊新市場 (三)完善員工行風險管理 員工行風險管理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重要基礎信貸戰略風險管理必要條件信貸戰略目標實現著決定性影響管員工行風險信貸風險幅降低講業務風險管理進行員工行風險管理信貸風險管理難真落實位事實信貸戰略風險管理整體信貸業務風險管理具體筆債項業務風險防範需要全體員工持續盡職努力才能實現 員工行風險管理要使員工信貸業務經營全程做合規、盡職員工行風險管理核目前銀行現良貸款案例析看雖各種內外部素否認其相部由於員工合規、盡職等行風險素造使些原本完全效防控風險未能避免合規與盡職並非層面事情合規做做該做必須要做位該做堅決做紅線能逾越與盡職相比合規尤其表面合規容易做規定作都做定盡職本質講合規防控操作風險能完全防控信用風險盡管少信用風險由合規操作引發論合規要求具體難覆蓋復雜信用風險合規管理能替代信貸實質性風險盡職防控 強化員工行風險管理首先要員工進行職業操守培訓敬畏銀行業員職業操守行規范敬畏風險管理明確其職業行規范恪守高標准職業操守自覺履行崗位職責、勤勉盡職員工行風險管理基本內容其要員工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全面推進信貸業員資格管理制度專業資質作事信貸工作基本要求辦理具體業務剛性約束做讓合適干合適事具備風險管理能力素質員堅決予調整其三要強化風險管理專業員及支機構負責業務技能培訓、崗位考核等工作使風險管理專業員支機構負責數量、質量與信貸業務發展要求相匹配形風險管理員職業化、機構負責專家化風險管理專業員支機構負責隊伍梯度建設真落實位才能穩定信貸資產質量實現信貸戰略風險管理重要保障 (四)監管部門應關注銀行信貸戰略風險 前監管部門僅應經濟行期監管政策要求調整適應經濟增放緩條件監管政策要求更需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程強化區域性金融風險監控避免由局部區域性金融風險引發更范圍系統性金融風險僅需要關注各區域社融資總量、結構與其經濟發展匹配性析否存嚴重度融資風險否潛區域性金融風險;應重視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戰略風險監管析其信貸資產總量及其布結構能引發面積風險素及早做風險隱患化解防範 監管部門要盡職監管必須監管象信貸戰略風險進行效監測信貸業務發展程潛風險進行實監管發現異情況應立即採取監管措施應等風險都暴露才進行監管風險提示沒具體監管檢查、監管處罰等監管威懾嚴格跟進難能真發揮監管效 需要強調限速非重要交通規則保證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措施信貸風險暴露與交通事故都與速度關目前銀行良貸款形原析看其重要共性原論某項信貸業務增速快或整信貸業務增速快機構或某區域融資增速快其良貸款暴露信貸業務短期內發展快僅難持續且風險隱患隨能現良貸款快速升態勢同經濟環境信貸業務發展應合理度超定其特殊原能風險至少潛風險發鋼貿融資風險、融資擔保(圈)鏈風險及民間借貸等較風險部機構或區域都曾段高速信貸業務發展且良貸款率、逾期貸款率等質量指標都錯金融監管部門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業務發展速度應監管限制哪家銀行或其支機構信貸業務發展快包括某項信貸產品發展快監管部門應進行合規檢查看否存審慎或合規問題且能簡單做些風險提示

D. 能舉一些銀行監管的案例嗎

你可以買以下一本書——銀行監管案例精編
http://www.dearbook.com.cn/book/94991

賀力平(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何帆(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新聞背景:繼今年年初牽連眾多的中行高山事件後,上月,建行、農行相繼爆出多宗巨額驚天騙案;而就在上周末,中行北京分行亦向外界證實被騙6.45億元。銀行大案頻發、高管屢屢落馬,所有這些事件均發生於四大行積極籌備上市的關鍵時刻。

主持人:銀行系統接連出事,其發生頻次之高、涉案金額之巨、牽連之廣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它暴露出中國國有銀行體系內部存在怎樣的缺陷呢?

何帆:銀行,本來是一個最適宜「數目字管理」的系統,但在我國並非如此。從已經爆發的一些案件可以看到,國有銀行系統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缺陷。就基本技術層面而言,國有銀行在結算體系、內部風險監控上存在著嚴重漏洞;銀行系統內各自為政,造成內部風險監控形同虛設。從制度層面看,最大的問題就是職能機制不夠清晰。目前對銀行高管的任用,還是基於「我任命、你負責」的模糊的非專業化分工模式。對高管的激勵,不是按照市場競價的原則進行;一旦出了事,也不是按照銀行家的標准對其進行懲戒,而是像對政府官員一樣,採取「雙規」的處理辦法。這樣一來,我們就很難界定中國的銀行高管到底是官員還是銀行家。因為如果是官員的話,其目標函數和作為一個銀行家是完全不同的。

事實上,銀行大案要案不是今天才有,只是以前沒有暴露出來而已。現在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確實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競爭力較之從前有明顯提高。我們看到,政府也下了很大的決心,甚至不惜動用大量外匯儲備注資積極推動四大行海外上市,目的只有一個———推動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但我認為,注資、上市也許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因為我們一些基本的技術、制度問題尚未解決好,還是應該從最根本的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多下功夫。

賀力平:從這個意義來講,問題的暴露或許是好事。現在國有商業銀行正在面臨一種「轉軌風險」,即在上市、內部調整的改革中,一些幹部覺得他的前途命運是不確定的,出於對個人利益的考慮,很多時候就想歪了,不少銀行大案要案其實反映了這樣的問題。越是加快改革、調整,這樣的風險就會越大,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會越多。但是,接連不斷的銀行大案、高管落馬事件也表明,我們還沒有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作很好的梳理,從而有針對性地防止類似事件的頻發。發生銀行丑聞並不新鮮,但是像我國這樣短時期內反復出問題的卻不多見。我認為,採取何種措施避免偶然性的事件重復出現,這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並向國外大型銀行機構學習的。

主持人:銀行系統頻頻出事,的確需要從銀行自身的體制找原因。從國際經驗來看,一個有效的銀行監管體系能夠最大程度地預防金融腐敗的發生。再看我國,自銀監會成立至今,已向各家銀行發出了73份風險提示文件,其監管態度也不可謂不積極啊。

何帆:一位銀行家曾經問哈佛的學生,你們認為哪個國家金融體制的問題最多,很多人提到中國;又問,哪個國家金融管制最嚴格,很多學生還是提到了中國。這看似矛盾的回答,其實說明了一個道理:金融監管是否有效,決不是管制多與少的問題。

賀力平:是這樣。如果僅從監管規章、處罰措施看,中國銀行監管並不落後,在很多方面甚至是非常嚴厲的。但是,制度嚴苛不等於有效。不能用大炮打蚊子,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可現在我們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每當一起事件發生後,相關部門都會發布一系列的監管規章,但這個「緊箍咒」卻是越念越松,不起效果。顯然,「打補丁」式的監管思路、應急性的監管措施已不能適應現實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事件性質作冷靜、客觀的分析,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制度設計。因為造成金融腐敗、金融詐騙的原因很復雜。如果是因為銀行管理者的正常利益沒有到位,那就要在激勵機制上作出改進;如果是懲罰不到位,則應該加大懲戒力度,以儆效尤;同時,在其他方面,比如信息管理是否有漏洞,我們也要進行分析。銀行系統每天有大量錢財在流動,這個過程是不是有幾雙「眼睛」在看著?如果出了問題之後仍只有一雙「眼睛」在看,還是會讓人有機可乘。

主持人:沒有執行力的制度,比沒有制度更可怕。如果這樣,中國銀行業將不可避免地陷入「監管疲勞」的怪圈。如果不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上演,對於四大行來說,其即將開始的海外上市之旅不免令人擔憂。

賀力平:銀行體系出這樣的事情,並不意味著不可以上市,或者上市時間要被推遲,只不過上市成本無疑將提高,價值可能會被低估。如果不能盡快樹立中國銀行業的新形象,那麼對其他股份制銀行的未來海外上市也將帶來影響。現在金融體制改革已經到了一個攻堅的階段,尤其需要我們拿出一些突破性的解決方案來。

回到國有商業銀行這個話題。雖然現在問題暴露得很多,但如果說根源在於「國有」二字,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中國才有國有企業、國有銀行,國有銀行不一定就辦不好,國外不少「國」字頭的銀行也辦得很好,並沒有那麼多的呆壞賬。即便將來海外上市,也不等於說就是完全甩掉了國有的「帽子」,因為股權多元化以後還是國家控股銀行。但作為一個市場化的公司法人,肯定要按照市場化的原則對其進行監管;政府也要適時改變和調整自己對銀行管理的方式。這是遲早要做的,是銀行改革的大方向。

金融監管是否有效,不是管制多與少的問題。制度嚴苛不等於有效。不能用大炮打蚊子,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打補丁」式的監管思路、應急性的監管措施已不能適應現實需要,銀行大案頻發,要求我們必須對事件性質作冷靜、客觀的分析,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制度設計。

http://case.hr.com.cn/detail.php?id=63053

E. 涉及到法律的案例

這有一些國際私法的案例

沖突規范

[案情]
1999年11月20日下午,某大學工人陳強在該校校園內騎自行車向右拐彎時,未打手勢示意,被從後面超車的該校留學生傑克騎自行車撞倒。經檢查,陳強右內踝關節挫傷,他的自行車前輪被撞壞,造成經濟損失約140元。學校曾為雙方進行調解,但雙方在傑克應付給陳強的賠償儲額上未能取得一致意見。於是陳強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受理了本案。
[問題]
1.法院對本案應如何適用法律?
2.假如本案的當事人雙方都是外國人,法院由該如何適用法律?
[分析]
1.本案中被告傑克的行為構成侵權。根據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的原則,應以侵權行為地法為准據法。本案侵權行為的加害行為發生地和損害發生地是一致的,都是中國,所以法院應適用中國法。我國《民法通則》也是這樣規定的。
2.依照《民法通則》第146條第1款的規定:「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使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所以,如果本案的當事人雙方都是外國人,並且都具有同一國籍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可使用他們的國籍國法或者共同的住所地法;如果雙方具有不同的國籍或者不在同一國家有住所,則應適用侵權行為地法。

沖突規范的適用

[案情]
某英國公民家生前立下了7份遺囑文件,其中包括1份遺囑和6份遺囑附錄書。遺囑和2分附錄書是按比利時實體法規定的形式作出的,其他4份遺囑附錄書雖未按這種規定的形式作出,但符合英國遺囑法的規定。按照英國法,甲死亡時的住所在比利時,而依比利時法律關於外國人在比利時設立住所必須經政府許可的規定,甲死之時其住所仍在英國,因為它為獲得這種許可。英國法院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該英國公民甲所立遺囑是否有效?
審理此案的英國法官按英國沖突法的指引,對上述問題的解決適用了比利時法,承認依比利時法律作成的遺囑和2份附錄書在形式上具有有效性。但同時指出:英國法官審理此案應該像比利時法官一樣去適用法律。由於比利時沖突法規定:「未在比利時合法設立住所的外國人所立遺囑的有效性依當事人本國法確定」,因此,比利時法官會適用英國發起確定其餘4份附錄書的有效性。於是,英國法官將最終適用英國法確定其餘4份附錄書在形式上也有效。
[問題]
1.當英國沖突法規則在本案指向比利時的法律時,英國法官適用的是比利時的實體法還是沖突法?
2.英國法官適用法律的做法有無道理?為什麼?
[分析]
1.這是英國法院最早採用反致的案例。所謂反致,是指對於某一涉外民事關系,甲國(法院國)根據本國沖突規范的指引,以乙國的法律作為准據法,而依乙國的沖突法規定卻應適用甲國法作為准據法,結果甲國依據乙國的法律判決案件。
本案中,在確定遺屬及2份附錄書的有效性時,所依據的是比利時的實體法;而在確定其餘4份附錄書的有效性時,英國法官適用的是比利時的沖突規范。
2.對於反致,各國立法和實踐的態度不一。英國法官適用比利時沖突規范的做法,其目的是為了避開英國沖突規則關於「遺囑的形式要件只能以依遺囑人最後住所地確定」的苛刻規定,以盡可能地確認反映當事人意願的遺囑在形式上的有效性。而當時,與英國相鄰的歐洲國家,都規定遺囑的形式要件依遺囑人屬人法(包括本國法和住所地法)或依遺囑製作地法皆可。因此,從這一層面上看,英國法官的做法應具有合理性。

[案情]
W是美國居民,1956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逗留期間,因其駕駛的轎車被美國石油公司雇員Z駕駛的卡車撞翻,W身受重傷。之後,W在美國石油公司營業執照領取地紐約起訴,請求法院判決美國石油公司做出侵權賠償。初審法院根據「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的沖突規范,確定本案應適用沙烏地阿拉伯法律,要求當事人提供並證明有關沙烏地阿拉伯法律,結果原告未能提出或證明支持其訴訟請求的沙烏地阿拉伯法律,被告也未能提出或證明支持其答辯的沙烏地阿拉伯法律。法院最後以原告訴訟請求的證據不足為有駁回訴訟。原告不服,提起上訴。
[問題]
1.什麼是外國法的確定?外國法的確定一般有幾種方式?
2.在外國法不明時,如何解決法律適用的問題?
[分析]
1.外國法的確定也稱外國法的查明,是指一國法院根據本國沖突規范指定適用外國法時,如何查明該外國法的存在和內容。
由於各國對外國法究竟是事實還是法律有不同的主張,因此外國法的查明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把外國法看作事實,由當事人舉證證明;
(2)把外國法看作法律,由法官負責查明;
(3)基本把外國法視為法律,原則上由法官負責查明,必要時也可要求當事人予以協助。
2.在外國法不明時,如何解決法律適用的問題,各國也有不同的學說和實踐。但各國的立法和實踐主要採取以下兩種方法來解決:
(1)以法院地法取代應該適用的外國法;
(2)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或抗辯。

國際私法的主體

[案情]
英國婦女A與法國人B(19歲)在英國結婚,而雙方父母對之則毫不知情。婚後,B父母得知此事後,即帶B回法國並向法國向院起訴,要求判決此婚姻無效。法國法院依據本國法「男未滿25周歲,女未滿21周歲,非經父母同意不得結婚」的規定,判決該婚姻無效。其後,雙方在各自國家又分別結婚。但兩年後,A的英國丈夫C提起訴訟,基於A與B的婚姻未因英國法律上的任何理由而被宣告無效或解除,故請求法院判決C與A的婚姻解除。英國法院據此判決A與C的婚姻解除。理由是,如依法國法即當事人B的本國法,B不具備締結婚姻的能力,故法國法院判決A與B婚姻無效;而依英國法即依住所地法和婚姻舉行地法,則B具有完全的締結婚姻的能力,故英國法院判決A與B的婚姻有效,從而解除了A與C的婚姻。
[問題]
1.當事人的行為能力應適用何國法律確定?
2.各國法律對當事人行為能力的確定規定了哪些例外?
3.我國法律對當事人的行為能力作了哪些規定?
[分析]
1.由於自然人的行為能力與他的身份地位有直接的關系,而自然人的身份地位既包括他的自然狀況,如是否成年、精神是否正常等,也包括同的法律地位,如是否已婚等。因此,一般主張依當事人屬人法來解決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法律沖突,只是對屬人法的理解有所不同,如大陸法系國家是指當事人的本國法,而英美法系國家則是指當事人的住所地法。因此出現了本案英、法兩國法院不同的判決結果。
2.隨著國際貿易關系及相互交往的發展,為保護相對人或第三人因不明他的屬人法規定而蒙受損失,保護商業活動的穩定與安全,各國在適用自然人行為能力依其屬人法這一沖突規則時,仍有以下例外或限制:
(1)處理不動產的行為能力和侵權行為的責任能力,一般都不適用當事人屬人法,而是分別適用物之所在地法和侵權行為地法。
(2)有關商務活動當事人的行為能力也可以適用商務行為地法,即商務活動當事人如依屬人法無行為能力,而依行為地法有行為能力,則應認定為有行為能力。
3.我國《民法通則》第14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居國外的,同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適用定居國法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補充規定為:
(1)定居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如其行為是在我國境內所為,適用我國法律;在定居過所為,可以適用其定居國法律。
(2)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活動,如依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而依我國法律為有民事行為能力,應當認定為有民事行為能力。
(3)無國籍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如未定居,則是用其住所地法律。

涉外物權

[案情]
原告為一家在甲國A市和英國B市開辦業務的銀行,被告是一個住所在英國的已婚婦女。原告和被告在英國達成協議:被告同意向原告抵押在甲國A市的土地,作為原告銀行向其丈夫貸款的擔保;同時被告委託一個住在甲國A市的人代理她處理抵押的有關事宜。按照甲國的法律,被告無能力締結這樣的協議。後來,原告根據英國法關於特定履行(指法院通過對被告強制執行其依合同所承擔的義務,對原告賦予的衡平法上的補償)的規定,在英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強制執行被告以上述協議所承擔的義務。法院判決認為,被告負法律責任,因為根據當事人之間合同關系的標的物(土地)所在地法,被告無締結這種合同的能力,因而她們之間的協議是無效的。
[問題]
1.你認為英國法院是否享有對本案的管轄權?其依據是什麼?
2.本案中,法院對不動產締約能力適用的是何國法?為什麼?
[分析]
1.本案中,英國法院享有對本案的管轄權。因為有關合同糾紛的訴訟,世界各國普遍採用合同的地界地和合同履行地兩個標志來確定國際民事管轄權本案中,原、被告的合同締結地在英國,且被告住所地也在英國,而原告是以抵押貸款合同為依據提起訴訟,因此英國法院享有對本案的管轄權。
2.本案中,法院對不動產締約能力適用的是甲國法。因為關於當事人的物權行為能力,大陸法系各國通常依一般行為能力解決,即適用當事人的屬人法;而英美法系國家則主要按動產、不動產個別解決當事人的行為能力問題,對不動產行為能力一改以物之所在地法。本案中,物之所在地法即是甲國法。

涉外知識產權

[案情]
日本某企業於1986年8月1日向中國專利局遞交了「近視矯正器」發明專利申請。該項專利申請是由該日本企業委託上海專利事務所代理申請的。申請日為1986年8月1日,申請號為86106540.1,優先權日為1985年8月1日JP142475/85。
經中國專利局審查,批准授予該項專利申請的專利權,授權日為1992年6月10日,專利號為86106541.1,並淤992年9月23日在發明專利公報上公告。
[問題]
1.根據我國《專利法》的有關規定,上述日本企業可否自己直接向中國專利局申請專利?
2.倘若上述日本企業在中國有營業所,根據《巴黎公約》的有關規定,是否可以自己直接向中國專利局申請?其依據是什麼?
[分析]
1.根據我國《專利法》第18、19條規定:「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在中國申請專利的,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根據本法辦理。」並規定這類外國人在中國申請專利或者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應當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指定的專利機構辦理」。因此,本案中,該日本企業不能直接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而只能依照我國專利法規定,委託我國國務院指定的專利機構代理申請。
2.依照《巴黎公約》第2條規定的「國民待遇原則」,在保護工業產權方面,「公約成員國的國民在其成員國境內應享有各該國法律現在或將來給予各該國國民的各種利益,而不管他們在該國是否有住所或營業所。即便是非公約成員國的公民,只要他在公約任一成員國境內有住所或有真實地、有效的工商業營業所,也可享有與公約成員國國民同樣的待遇」。按此原則,如果上述日本企業在中國有營業所,依據《巴黎公約》的規定,可以直接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但是,我國在參加《巴黎公約》時有保留聲明,我國現行的《專利法》採取的是有條件的國民待遇知足,因此該日本企業必須依照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委託專門機構辦理其專利申請。

合同之債

[案情]
甲國的甲公司委託乙國的乙公司用乙公司的A拖輪將甲公司的B鑽井平台從美國的路易斯安納州拖航至義大利。該合同包括的管轄權條款為:「產生的任何爭議由倫敦法院審理。」拖航開始後的第四天,在墨西哥灣的國際水域遇暴雨,造成鑽塔支架折斷,致使鑽機嚴重受損。根據甲公司的指令,A拖輪帶著損壞的鑽塔駛至佛羅里達的薩帕姆港避難。由於甲公司的請求,A拖輪在薩帕姆港被扣,並被迫提供350萬美元的保釋金。嗣後,甲公司無視協議中由倫敦法院管轄的條款,在佛羅里達起訴了乙公司,指證A拖輪再拖航中有過失,且違反了合同,並要求350萬美元的損失賠償。乙公司則在倫敦高等法院反訴甲公司,並要求其支付違反合同的損害賠償和救助報酬。英國法院接受了擴大管轄權,並宣布享有對該案的審理資格。
在該案的審理中,英國法院以當事人選擇由倫敦法院審理而推定適用英國法。
[問題]
1.本案中的意思自治是明示還是默示?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2.中國法律是否承認默示的意思自治?
[分析]
1.本案中的意思自治是默示的。因為在明示的意思自治中,當事人必須明確指出適用的准據法;在默示的意思自治中,當事人只是制定管轄法院,並不直接指定準據法,而制定管轄法院就含有以法院地為准據法的默示意思。
2.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和《合同法》第126條規定,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使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為選擇法律的,適用於合同有最密切聯系國家的法律。這表明,在涉外合同領域,我國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也採用意思自治原則,並將其作為確定涉外合同准據法的首要原則。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適用〈涉外經濟合同法〉諾干問題的解答》第2條第2款中明確規定:「當事人的法律選擇必須是明確的」,從而又排除了默示的意思自治。目前,我國《涉外經濟合同法》雖已廢止,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案情]
原告A(妻子)與被告B(丈夫)於1918年在甲國結婚,並在甲國共同生活了15年,其間養育兩個孩子。1933年,被告拋妻棄兒,隻身前往乙國,途中在丙國取得離婚判決,而後與另外一個女子結婚。1935年,原告從甲國來到乙國丁州,並在丁州與被告達成別居協議。雙方在協議中約定:被告每月給原告80英鎊,以維持原告和孩子的生活費;妻子(原告)則不得基於丈夫(被告)的離婚或再婚向任何有關當局對丈夫提起訴訟。隨後原告回到甲國,並在甲國繼續撫養孩子,但被告卻從未依約定支付生活費。為此,原告於1936年向甲國法院提出別居之訴,理由是被告通姦。1938年,甲國法院判決被告向原告給付生活費。
但由於被告不在甲國,甲國法院的判決未能奏效。原告於是在1947年向乙國丁州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按雙方1935年達成的別居協議取得被告應付的款項。被告辯稱,原告在甲國提起訴訟已使1935年的協議失效,從而結束了原告按照該協議享有取得撫養費的權利。丁州地方法院認為,由於合同當事人未選擇適用的法律,因此應適用合同締結地法律;別居協議在丁州成立,所以應使用丁州法律。而依丁州法律,原告在甲國提起訴訟,獲得臨時給付的裁決,已使1935年雙方的別居協議失效。因此,地方法院支持了被告的抗辯理由,駁回了原告的起訴。原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原告繼續上訴至丁州上訴法院。
1954年,丁州上訴法院審理該案時,福爾德法官主張適用與案件有最密切聯系地法律,而不適用合同的締結地法律,並且,他認為,該案與甲國關系最為密切,如訂立別居協議的雙方是甲國公民,他們在甲國結婚並生育子女,且在甲國共同生活達15年之久,等等。至於丁州,與該案的關系僅為別居協議的訂立地,且此因素也純因偶然造成。據此,丁州上訴法院最終依據最密切聯系原則,以甲國法律作為准據法審理該案。依甲國法律,當事人之間訂立別居協議後,一個甲國丈夫和父親的主要責任,不因妻子的訴訟而自動失效;被告(丈夫)應向被拋棄在甲國的原告及子女給付撫養費。因此,丁州上訴法院依據甲國法律推翻了淵深法院的判決,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問題]
1.什麼是最密切聯系原則?
2.最密切聯系原則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3.丁州是別居協議的訂立地,為什麼最密切聯系地卻是甲國?
[分析]
1.最密切聯系原則是指,案件發生爭議時,如當事人未約定適用的准據法,則應適用與案件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為准據法。
2.最密切聯系原則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靈活性與相應的法官有較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間。在國際私法案件中,法律事實和當事人的行為往往發生或完成於不同的國家或法域,可與多國發生聯系,以任何一國法律作為准據法都可以找出一定理由。其中哪個或哪些聯系最為密切,並無明確的、一成不變的定律,依賴於法官的自由裁量,因而最終適用的准據法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3.丁州雖然是別居協議的訂立地,但別居協議中並未採納任何丁州法律或習慣中的特有成分,丁州與雙方當事人糾紛的根源——雙方婚姻關系的締結或解除沒有聯系。乙國也不是雙方的國籍國。而甲國則既是雙方當事人的國籍國,又是他們的婚姻締結地和子女出生地,並且雙方再次共同居住達15年之久。可見,該案糾紛的根源發生在地在甲國,也即甲國是最密切聯系地。

F. 求一篇銀行合規案例及分析及學習心得

一、學習合規,提高認識
首先,我部召開了全體員的專項會議,聯社對部分員工通過省聯社的視頻會議學習專家的評論和案例分析,以及合規經營的有關知識有了一次全面而又認真學習機會,尤其是對"合規手冊"進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為此我還認真地做了學習記錄,使得我和同事們對合規經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其次,通過學習,糾正了我以往"重經營,輕管理"的錯誤認識。與同事們達成一種共識,即:微小的違規行為會積累成嚴重的合規風險,嚴重的合規風險會使我社經營遭受重創。而加強合規管理可以減少違規風險或因違規而補處罰的損失,還可以保護員工少犯錯誤,激勵員工奉獻價值。
二、及時整改,更新服務
"合規人人有責"、"合規從我做起"、"合規創造價值"和"合規促進發展"的理念。我作為一名會計主管,應當自覺遵守合規經營,規范操作,並對我部進行了自查、自糾,尤其是今年依據銀行結算帳戶管理有關規定和蕪湖市人民銀行結算帳戶年檢工作方案,結合我部實際情況對所有帳戶進行了全面清理和整改。目前這項工作量大而又煩瑣,因我部開立企、事業單位的帳戶,現有一百三十多戶。首先,將不合規的帳戶進行了全面清理,部分帳戶進行了銷戶處理。對通知不到的帳戶,進行久懸處理。由於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合規建設起步較晚,目前仍然是被動合規,而不是主動合規,所以我們更要堅持合規辦理每一筆業務,邊學習,邊整改。
通過學習,我深刻認識到要更新服務意識。沒有優質的服務就沒有銀行業務的發展。加強市場營銷是目前提高我部核心競爭能力的當務之急。我們的經營服務意識與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轉變,但缺乏更深層次的挖掘。在當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下,以全面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合規經營,初見成效
通過正確認識和整改後,這段時間我們單位的合規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首先,合規經營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員工在業務操作中易犯的工作錯誤,保護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自從合規要求以來,櫃面業務差錯率下降了。由於工作疏忽而易犯的毛病,在員工互相監督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盡管在執行合規管理的時候遇到個別客戶不理解,但通過解釋最終都得到了客戶的認可。作為一名員工,特別是作為一名會計主管,更要有風險服務意識和風險管理技能,及時消除基礎管理工作存在的隱患,增強防範風險的能力,提升了在客戶中的信譽和社會地位。
以上三點是我對合規學習的一點點淺薄認識,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銀行合規心得體會
「合規」是指使商業銀行的所有活動與所適用的法律法規、監管規定、行業規則、自律性組織制定的有關准則以及適用於銀行自身業務活動的規章制度和行為准則相一致。合規經營是銀行穩健運行的內在要求,也是防範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是每一個員工必須履行的職責,同時也是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力武器。合規涉及銀行各條線、各部門,覆蓋銀行業務的每一個環節,滲透到銀行每一個員工。合規作為一項核心的風險管理活動,越來越受到銀行業的重視。
為此,總行為增強我行員工的案件防控責任意識和合規守法意識,在全行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七個一」合規與風險意識的宣傳教育活動,這項活動在支行也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圍繞「重操守,將合規,促案防」這個主題,在行長的牽頭領導下,我們支行也展開了積極地學習和討論,從中我受到了很多啟發和收獲:

G. 法律法規案例和分析

【案例】某中學高一年級2名學生因盜竊一輛摩托車而被刑事拘留,學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這2名學生學籍的處分決定。
學校的處分決定正確嗎?
【解答】不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4條規定:「對於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學籍。」

H. 求銀行敗訴的案例

對一起有關流動資金貸款借新還舊的銀行敗訴案例分析;
一、基本案情
1997年8月6日,A公司因生產急需資金向銀行申請貸款10萬元,1998年8月5日貸款到期。由於A公司資金周轉問題,不能按時還款,1998年7月24日A公司向B銀行提出借新還舊,延長還款期限。為了降低貸款風險,B銀行同意借新還舊,並要求A公司對新貸款提供擔保。1998年7月28日,A公司持空白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及擔保意向書請求C公司為其擔保,C公司同意為其提供擔保,並在空白的借款合同保證人位置及擔保意向書上蓋C公司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1998年8月4日,B銀行與A公司簽定了一份借款合同,約定:A公司向B銀行借款10萬元,用途為借新還舊,借款期限為6個月;C公司是擔保人,當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時由其承擔連帶償還借款本息的責任,貸款人可以直接從保證人的存款帳戶內扣收貸款本息。次日,A公司將10萬元借款按事先約定償還了拖欠B銀行的舊貸款。貸款到期後,A公司未能如期償還。1999年3月15日,B銀行直接從C公司帳戶上扣收10萬元抵償。C公司認為自己不知道借款合同的借款用途是借新還舊,擔保合同應當無效;同時B銀行未經其同意,擅自扣劃其帳戶存款,侵犯了儲戶所有權,請求法院判令擔保合同無效,B銀行返還被扣劃的存款並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審理後認為,B銀行與A公司惡意竄通,利用新貸款償還舊貸款,簽訂的借款合同損害了保證人利益,C公司不應承擔保證責任。B銀行直接扣劃C公司帳戶款項,是侵權行為,應返還被扣劃的存款,賠償相應的利息損失。
二、案情分析
本案屬於「借新還舊」借款合同的擔保合同糾紛。C公司起訴時有兩個訴訟請求,一是主張C公司擔保行為無效;二是B銀行直接扣劃C公司存款構成侵權。
(一)C公司保證行為是否有效
對於保證合同是否有效,主要依據《擔保法》第30條的規定來判斷。判斷的標准就是看簽訂保證合同時,銀行和借款人是否構成對保證人的欺騙,是否向保證人隱瞞貸款借新還舊的真實用途,是否以欺騙的手段使保證人提供擔保。如果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主合同,即借款合同的真實用途是借新還舊,則銀行與借款人不構成欺騙,保證合同有效,保證人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如果保證人簽訂合同時不知道借款合同的真實用途是借新還舊,則銀行與借款人構成欺騙,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不承擔擔保責任。

在認定「借新還舊」的保證合同的法律效力時,一般首先看舊貸款保證人與新貸款保證人是否為同一人,或者是否舊貸款無保證人而新貸款提供了保證人。如果借新還舊中舊貸款與新貸款均有保證人,且保證人為同一人,即使在保證人出具保證時不知道銀行與借款人進行借新還舊的情況下,保證人仍然要承擔保證責任。因為債務人用新貸款償還了舊貸款,就立即免除了保證人對舊貸款的保證責任,保證人承擔的風險和責任就只針對新貸款,故較之債務人按照實際貸款用途使用新貸款,保證人在債務人借新還舊時承擔的風險和責任要小。比如,債務人按照實際貸款用途使用新貸,而不是借新還舊,如果資金不能收回,則舊債未了又出新債,保證人因而要承擔對舊貸款和新貸款兩筆貸款的保證責任。由此,若借款人改變貸款用途而借新還舊的,對保證人的不利影響很小,反而只須對後一筆貸款承擔保證責任,因此當舊貸款保證人與新貸款保證人為同一人時,無論其是否知曉新借款合同用途為借新還舊,保證人均應對後一貸款承擔保證責任。對此,我國擔保法有明文規定。我國《擔保法》第30條第1款規定: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容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後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如果借新還舊中,舊貸款沒有保證人或舊貸款與新貸款的保證人不是同一人,新貸款的保證人不知道借款合同雙方當事人在進行借新還舊的,應按照《擔保法》第30條第1款關於欺詐的規定,免除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因為此種情況下的借新還舊,不僅是債權人(銀行)與債務人(借款人)串通實際變更主合同的貸款用途,未徵得保證人的同意,而且保證人承擔保證的可能是不良貸款,甚至是一筆死帳。原本就不能收回的貸款,卻讓保證人出具保證,顯然對保證人不公平,違反民法上的公平原則;如果借新還舊主合同寫明是借新還舊或以貸還貸的,或者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人能夠提供證據證明保證人知道借新還舊的事實還提供擔保的,保證人仍然承擔保證責任。
依據《合同法》第39條第1款規定,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一般說來,保證人在全面衡量債務人的履行能力及主合同內容的情況下,方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本案中,C公司不是舊貸款的保證人,A公司要求C公司提供保證擔保時,只出示了空白流動資金借款合同,且未說明借款用途是借新還舊,而作為貸款人的B銀行也未履行告知義務,即保證人C公司不知道其所擔保的借款合同的借款用途是以新貸款償還舊貸款。因此依據上面的探討,C公司的擔保行為應認定為無效,貸款人B銀行存在不作為過錯,C公司對A公司的違約行為不承擔保證責任。

(二)銀行直接扣劃C公司存款是否構成侵權
盡管銀行的扣劃存款行為是依據借款合同的約定,但由於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無須承擔借款人A對債權人B銀行的連帶還款責任。因此在本案中,雖然作為保證人的C公司在空白的借款合同保證人位置及擔保意向書上加蓋了C公司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但是「當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時由保證人承擔連帶償還責任,貸款人可以從保證人的存款帳戶內扣收貸款本息。」這一條款並非是C公司與B銀行達成的協議,C公司根本不知道這一條款的內容,它僅是貸款人B銀行與借款人A公司之間在借款合同中的約定,是非法處分C公司合法權利的行為,該條款應屬無效條款,不能約束C公司。因此貸款人B銀行直接扣劃保證人存款帳戶內資金來償還A公司貸款本息的行為構成侵權,應當承擔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的責任。
三、有關建議
(一)如實填寫貸款借新還舊的真實用途
在借新還舊中,除不能虛構借款用途外,還必須向保證人明示,避免保證人以「雙方惡意串通,構成欺詐」要求免責。建議在貸款申請書、借款合同和擔保合同中的「貸款用途」欄直接填明「本貸款用於償還×××(合同編號)合同項下借款人所欠貸款人貸款本金」,以確保借新還舊行為的合法有效。
(二)對借新還舊的貸款用途的填寫切忌懶惰
鑒於目前立法對借新貸款償還舊貸款問題涉及甚少,各地法院判決也不同,為避免司法裁判風險,防止司法實踐中判決保證人免除擔保責任,銀行應當規范貸款操作並注意證據保全。銀行與借款人辦理借新還舊貸款時,在舊貸款與新貸款均有保證人的情況下,無論保證人為同一人還是不同的人,一定要在借款合同的用途上寫明「借新還舊」或「以貸還貸」,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讓保證人在簽訂合同時知道銀行與借款人進行的貸款是借新還舊。
(三)落實擔保措施
由於借新還舊的特殊性,對貸款的擔保一定要保證其效力。原貸款為擔保貸款的,要重新辦理擔保手續。新的擔保方式的風險不能高於原擔保方式。原貸款沒有擔保的,要補辦擔保,並保證擔保充足有效。
(四)扣收保證人存款帳戶要慎重
銀行貸款業務中,為了回收貸款的安全和快捷,銀行通常從債務人的存款帳戶中直接扣收貸款本息,但是銀行在直接扣收時,一定要注意合法有據。建議銀行在採取直接扣收貸款本息前,一定要與債務人達成扣收協議,並保存書面證據,如委託轉帳付款授權書或扣款協議書等。

I. 常用法律案例分析

轉載自北大法律信息網
1\ 關於離婚案件中彩禮款的定性處理(案例分析)
李憲華 柳海峰
【學科分類】婚姻、家庭法
【寫作年份】2009年
【正文】

一、 案情

原告畢某,女,1982年4月8日生,漢族,初中文化,

住東阿縣大橋鎮畢庄村,農民。

被告趙某,男,1982年12月5日生,漢族,初中文化,住東阿縣大橋鎮雙鳳村,農民。

原告訴稱:由於與被告相識之間性格差異較大,致夫妻感情完全破裂,故要求與被告離婚。

被告辯稱:我與原告有較好的感情基礎,只因些許小事發生矛盾糾紛,但並未影響我們之間的夫妻感情,故不同意離婚。即使判決離婚,原告亦應退還我彩禮款19000元,鑽戒一枚和借款3000元。

法院審理查明:2005年12月原、被告經人介紹相識並訂立婚約,當時原告在家務農,被告在部隊服役。2008年5月14日原、被告自願於東阿縣民政局登記結婚。2008年11月被告自部隊退役。原告訴稱於2008年5月24日至8月12日、10月1日至10月12日先後去被告所在部隊並與被告共同生活,被告不予認可,僅承認退役後曾在原告家中共同居住二天。2008年古歷11月,在媒人撮合下商量催娶事宜,並擬定於2008年古歷12月6日舉行婚禮。此時原告發現自己懷有身孕,但未告知被告。被告在愛為原告送結婚所需棉絮時,因原告嫌棄棉絮質量不好雙方發生爭執,同時二人性格倔犟均不予妥協,致使矛盾愈演愈烈,原訂婚禮亦被迫取消。2009年1月5日被告向本院提起離婚訴訟,2009年1月7日送達前原告告知被告懷孕之事並要求被告陪同前去中止妊娠手術,被告未允,原告獨自做了人流之行為,更加激起原告對被告的不信任感,自此雙方未再謀面。2009年1月22日被告自行撤回起訴,期間被告通過媒人和親戚多次和好工作,但均未奏效。被告稱訂婚時曾給原告見面禮6000元、滿水錢1000元、認家錢1000元,定娶時給與原告催娶錢10000元、滿水錢1000元,原告父親住院時,其父又給與原告2000元,對上述款項原告認可。被告另辯稱原告之弟結婚時曾給原告1000元、退婚後給付原告鑽戒一枚價值1500元,原告主張該1000元款項系被告給其弟的結婚禮金,不屬借款,並否認收取被告鑽戒。審理中,原告堅持離婚訴求,並以已共同生活為由不退還被告彩禮款,被告自認雙方隔閡太深,無和好希望,亦表示同意與原告離婚,但以符合法律條件為由堅持要求應退還彩禮款。因雙方各持己見,致調解不能達成一致。

合議庭合議時,對下列事實無爭議:

1、關於離婚問題:原、被告雖有著良好的婚姻基礎,並自願登記結婚,但在定娶過程中因細微小事產生矛盾,且互不妥協讓步,終至矛盾升級、事態擴大,繼而造成信任危機,對婚姻的存續失去信心,雖經本院多次調解,終未奏效,現雙方均認可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無和好之希望,並一致同意離婚,根據《婚姻法》「結婚自由、離婚自由」的基本原則,應依法准予離婚。

2、關於彩禮的范圍問題:一般來說,在定親時說媒人或男女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婚前給付女方的一定數額的金錢或首飾等較為貴重的物品屬於實際意義上的彩禮。它與婚約均有直接關聯,明確是以結婚為目的,帶有濃厚的習俗風味。而在訂立婚約後結婚前互相來往中,男方主動給女方的禮品,如煙酒、食品、衣物、少量現金則不認為是彩禮,而理解為一般的婚前贈與。同時對滿水錢、認家錢系女方在定親過程中因改稱謂或某一行為而獲取,付出了一定代價,具有明顯的道德意義,一般情況下亦不按彩禮對待,均按婚前贈與。

3、關於彩禮的認定:本案中,被告主張在訂婚、定娶過程中共給付原告彩禮款19000元(包括滿水錢,認家錢3000元),鑽戒一枚,借款3000元,原告認可收取彩禮款16000元、滿水錢和認家錢3000元、借款3000元,原告認可收取彩禮款16000元,滿水錢和認家錢3000元、借款2000元,主張給其弟1000元系結婚禮金,否認收取鑽戒。雙方爭議並不太大。根據上述界定范圍滿水錢、認家錢應按婚前贈與認定,故本案的彩禮款應局限於16000元。原告主張借款應由權利人主張相關權利。另給其弟1000元,被告雖予否認不屬禮金,但確因原告之弟結婚時給付,在為由該種情形時亦就不會有該款給付的發生,故該款應認定為結婚禮金,應按贈與性質對待。原告否認收取被告鑽戒,被告亦未提交相關證據,故該理由不予採信。

二、關於彩禮款的定性分析:

目前理論界對彩禮款的定性大致有五種意見:一是贈與關系,如《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理結婚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條「……同居生活前,一方自願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的規定。贈與行為完成,財產所有權發生轉移,再行索要缺乏法律依據。二是無效民事行為。以給付彩禮以限制婚約違背了《婚姻法》婚姻自主原則,侵害了公民的婚姻自由權,根據《民法通則意見》第75條規定:「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如所附條件是違背法律或者不可能發生的,應認定該民事行為無效」,故應認定因訂婚給付或接受財物的行為是一種無效民事行為。【《澳門民法典》第1474條做出如下規定:因婚約之一放當事人無能力或反悔而未能締結婚約時,任一方當事人均有義務按法律行為無效或可撤銷之規定,返還曾獲他方或第三人因訂立婚約及對雙方結婚之期待而贈與之物。」】。三是附條件贈與行為。以附條件贈與行為。以結婚為成就條件,若雙方最終締結了婚姻關系,贈與目的實現,贈與行為保持原有效力,雙方未能最終締結婚姻關系,所附條件未能成就,贈與行為失去法律效力。雙方權利義務關系解除,贈與財產回復原始狀態。【瑞士民法典第94條規定,婚約雙方的贈與物,在解除婚約時徑可請求返還。】四是不當得利。女方因婚約取得的財產是一種事實上的佔有行為,並不發生財產所有權轉移,在物權法上表現為用益物權,即他主佔有,這種佔有權根據所有人的意思可以消滅。佔有權消滅之後,所有人根據返還佔有權請求權可要求佔有人返還不當得利,佔有人負有返還義務。因雙方未能結婚,當事人期待的法律關系不能成立,故一方取得財物缺乏法律依據,應按不當得利予以返還。【《德國民法典》第1301條規定,婚姻不締約的,訂婚人任何一方可以依照關於返還不當得利的規定,向另一方請求返還所贈的一切或作為婚約標志所給的一切。」】五是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以婚約的解除為所附條件,若條件不成就,贈與行為繼續有效;贈與物的所有權歸受贈人所有;若條件成就,贈與行為失去效力,雙方權利義務關系解除,贈與彩禮恢復婚約前狀態。【德國、瑞士民法典相關規定】。目前對第五種意見的傾向性越來越大。

誠然,本案涉及的不是婚約的解除,而是對《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的理解與適用。但未明確彩禮法律定性和范圍界定的前提下,僅靠解釋第十條的規定,遠遠解決不了一些具體的審判問題。2007年河南省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出台了《關於審理涉及婚約彩禮糾紛案件的指導意見》,依據遵循當地風俗習慣原則,照顧無過錯方原則和公平原則,將在婚約財產糾紛中發生的各種情況細化量化,並詳細制定出「不予返還」「減少返還數額」具體情形。值得參考借鑒。

本案爭議最大的問題在於對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第(二)項「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應支持返還彩禮款的法律規定。即對該條文中「共同生活」的理解。原告主張登記後隨即去被告服役不對並與其共同居住三個月。「十一期間」又居住十餘天,同吃同住,已構成該法條中「共同生活」的基本條件,故彩禮款不應再行退還。被告對原告上述主張不予認可,僅認可在退役後僅在原告家中住過三日,並與原告有過性關系,但主張偶爾的性行為並不能認為系「共同生活」,故要求原告退還婚前彩禮款。

對「共同生活』含義的理解不盡相同,司法實踐中在認識上也存有差異。有人認為,只要雙方共同居住,無論時間長短,即便是一天,也應視為共同生活。也有人認為,共同居住應當經過一定期限,否則不應認定為共同生活。還有人認為,認定共同生活應當以雙方發生性關系為必要。鑒於現實生活的復雜多樣,對於共同生活的認定,確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共同」是指一同、一道。「生活」《辭海》解釋為1、人的各種活動;2生存活著;3、生計;生涯;4、指工作或手藝。依照原意,共同生活應指意項1即一起參加的各項活動。按一般理解,共同生活應指在一定時間內夫妻或其他家庭成員共同持續穩定的家庭生活,是指雙方真正走到一個家庭中,在經濟上相互撫養,在生活上相互照顧,在精神上相互撫慰,為了共同的生活和發展而進行各項活動的過程。其中即要求雙方履行夫妻之間的實質權利義務,也應要求雙方有相互扶助、共同承擔的經歷。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人們更看重雙方舉行結婚儀式,只有舉行了該項儀式,人們才普遍接受雙方成為夫妻關系的事實,共同居住生活才名正言順。否則廣大群眾很難認為男女雙方已構成真正的夫妻關系。綜上,「夫妻共同生活」必須有三個構成要件:一是夫妻雙方,二是相互履行夫妻權利義務和共同扶助的經歷;三是有一定的時間期限。參照河南周口中院的「指導意見,該期限不應少於三個月。」

被告給付原告彩禮即非處於自願贈與,又非原告索取,而是出於本地的風俗習慣使然,這種基於婚約所產生的財產流轉關系,一定程度上依附於婚約的效力。無論從法律的公平、正義價值還是道德上的社會友善和和諧去評判彩禮行為,都不免失之公正。如支持男方訴求,則女方什麼也得不到,未免失之公允;如不支持男方訴求,則極易誘發道德危機,甚至引發惡性沖突事件。鑒於贈與人請求返還彩禮的正當理由,應從自願、公平、誠實信用和社會公道等民法基本原則出發,考慮雙方當事人的過錯大小等因素,結合實際情況,可判決受贈與人部分返還,全部返還或受贈范圍內適當補償。《全省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2008)有「對一方因彩禮給付造成其生活絕對困難,不足維持當地最基本生活水平的,可以有條件的支持一方請求返還彩禮款的訴訟主張。對適當返還作出的理論依據,德州和部分地區也有了相關案件。故本案考慮到這種特殊情況,亦可作出按比例返還的判決,以10000元為宜。
2\一起汽車消費貸款案例分析
程武龍
【學科分類】民法總則
【關鍵詞】汽車消費貸款、借款、抵押
【寫作年份】2002年

【正文】
一、基本案情
2001年1月4日至1月15日,我行西崗支行分別與大連當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代集團)的五名員工簽定汽車消費借款合同,總金額為67餘萬元。該筆款項全部用於購買汽車,所購汽車的產權單位均為當代集團。當代集團以貸款所購車輛抵押給我行,並辦理了抵押登記,同時又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西崗分公司簽定了保證保險合同。到2001年12月止,貸款余額為58餘萬元,保險公司也以各種理由不履行賠付責任。
2002年1月28日,我行依據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向法院提起訴訟,並申請訴訟保全。經過一個月的工作,到2002年2月25日,五名員工貸款所購車輛全部被查封。2002年3月28日開庭,借款人未到庭,當代集團委託的律師出庭參加訴訟。
本案困難之處在於:(1)2001年12月中旬,我行就已開始查找貸款所購車輛,而當代集團不是說上沈陽,就是說借給了其他單位。我行在暗訪中了解到:車輛基本上不在單位,有時來一會兒就走。(2)立案後不久,當代集團發生重大變化,法定代表人遭綁架殺害,企業基本停業,除值班人員外,已無人上班。
最後在我行的努力下,當代集團賣出了這五台車輛,我行的貸款本息全部收回,金額為63.8萬元。
二、案情分析
本案屬汽車消費貸款糾紛,雖然我行貸款本息全部收回,但是從此案中我們也發現了在開展汽車消費貸款中我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現分析如下:
(一)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應認定為無效
從表面上看似乎借款合同、擔保合同手續齊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均應合法有效,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具體來說,理由有二。
1、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汽車消費管理辦法》第2條的規定:汽車消費貸款是指貸款人向申請購買汽車的借款人發放的人民幣擔保貸款。由此可知,汽車消費貸款對應款項所有權人應為借款人,以該款項購買的汽車應歸借款人所有。本案汽車的產權單位是當代集團,而不是五個借款人。這與上述人民銀行規章第2條不符,因此本案借款合同事實上並不是汽車消費貸款借款合同,而應是一般的借款合同。
2、由於以汽車消費貸款購得的汽車所有權人是借款人,因此若以該款項所購汽車設定抵押作為借款的擔保,則抵押人應為借款人。也就是說當以所購車輛設定抵押時,借款人與抵押人應為同一人。據此,本案當代集團既不應是汽車的所有權人,也不應是汽車的使用權人,因此當代集團不應成為抵押人。由於本案抵押合同的抵押人為當代集團,因此抵押合同應認定為無效。事實上,即使當代集團是汽車的所有權人,同樣不能認定其為員工借款提供擔保而簽定的抵押合同有效。因為《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已明確規定:公司不得為個人債務提供擔保。
3、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汽車消費管理辦法》第15條規定:借款人向貸款人申請汽車消費貸款,必須提供擔保。借款人可以採取抵押、質押或以第三方保證等形式進行擔保。擔保當事人必須簽定擔保合同。就本案而言,上文已認定擔保合同是無效的,借款人簽定的借款合同是無擔保的。因此依據上述人民銀行規章第15條同樣可以認定本案借款合同不是汽車消費貸款借款合同,而應屬於一般的借款合同。
4、事實上,本案借款合同也不是一般的借款合同,而是無效合同。因為各個合同文本的名稱均為「中國工商銀行汽車消費貸款合同」,同時合同的內容都是對於汽車消費貸款期限、用途、利率、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等事項的規定,無法將其認定為一般借款合同。
5、《擔保法》第5條規定: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因主合同借款合同已認定為無效,反過來依據《擔保法》第5條又可以證明抵押合同是無效的。
(二)不能同時對保險公司提起訴訟
在起訴前,我行曾多次與保險公司交涉,希望能通過其理賠達到清收貸款的目的,保險公司雖然沒以履約保證保險合同無效拒絕賠付,但一直以其他理由不賠償。本案中,我行沒有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考慮:
1、我行與保險公司簽定的履約保證保險合同已明文約定:借款人為汽車消費貸款的最終所有人。而本案借款合同中的借款人不是汽車消費貸款的最終所有人,借款合同應歸於無效,保險標的不存在了,因此保險公司也就無須承擔履約保證保險責任。
2、保險公司與銀行一樣,相對於汽車消費貸款的借款人而言,屬於優勢群體。因此如果我行與保險公司在法庭上辯論,其將主張依法確認借款合同、抵押合同無效,這將增加本案的難度,最終判決結果也將對我行極為不利。因此,在權衡利弊之後,我行沒有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三)統一合同文本中的違約期限條件應予修改
對於分期償還借款合同,法律、法規都沒有規定當借款人未按期還款時,視為其餘未到期的貸款全部到期。從訴訟的角度來講,若等到每期貸款到期時才去起訴借款人,將可能造成訴訟不及時,並徒增訴累。因此,在業務開展初期,我行的汽車消費貸款合同一般約定:當借款人連續6期未還款或一年內累計6期未還款,則視為其餘所有貸款全部到期。由於抵押車輛屬於高損耗品,受損害的危險性大,且價格下降幅度較大,因而容易造成抵押車輛貶值,增加貸款風險。所以上述合同對於違約期限條件的約定過於寬松,按此約定履行合同,將可能導致處理抵押物所得不足償還借款合同本息,最終造成我行貸款損失。因此,我行有必要修改統一的合同文本,將借款人違約的期限條件作出更為嚴格的約定。例如,約定借款人連續3期未還款或一年內累計3期未還款,即視為其餘所有貸款全部到期。
三、有關建議
1、本案貸款人與所購車輛的產權人之所以發生了分離,原因是我行業務人員對汽車消費貸款合同缺乏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導致了對汽車消費貸款借款人范圍的理解產生了偏差。由此建議我行:對各個業務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法律知識培訓,提高業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業務人員與法律事務人員的溝通。
2、從表面上看,對於由總行統一制定的類似汽車消費貸款這樣的格式合同,業務人員使用起來很方便,即只須在統一的合同文本上填一些諸如名稱、地址、借款金額、利息之類的事項,然後在蓋上我行公章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簽訂合同時,我行不僅要核查借款合同與抵押合同的主體對應性,而且還要兼顧兩合同編號等事項之間的一致性。故建議我行信貸人員在訂立合同時,要提高警惕,樹立責任心,不可草率行事。
3、本案借款人未到庭,當代集團委託的律師出庭參加訴訟。由於律師未提出借款合同、擔保合同無效的見解,借款人又未到庭,我行又沒有列保險公司為被告,因此法院沒有認定借款合同、擔保合同無效。但如果我行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形勢對我行將極為不利。因此我行在起訴時,應慎重考慮,不可草率地列所有利害關系人為被告。
4、查封車輛對於我行最後收回貸款本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於有較大風險性的貸款或涉訴貸款案件,應首先注意請求法院訴訟保全。

閱讀全文

與銀行法律糾紛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