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建築法規侵權責任

建築法規侵權責任

發布時間:2022-01-12 11:48:03

A. 建築過程中出現事故責任由誰承擔法律依據是什麼

由雇傭人承擔,具體規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1)建築法規侵權責任擴展閱讀

雇員的追償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第十二條 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B.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制度的內容有哪些

1、法律責任分為
違憲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
針對一級建造師重點難點,精心設計強化訓練,讓您更好/地/吸/收/和/鞏固/相關/知/識點。太/奇/興/宏/程/老師祝您學習進步,夢想成真。
2、民事責任

(1)種類:違約責任、侵權責任。
(2)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3)民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如損害賠償、支付違約金;但也不限於財產責任,還有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4)建設工程民事責任的主要承擔方式:返還財產;修理;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當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被撤銷後,應當返還財產,方式是折價返還。參照合同約定價款或者按當地市場價據實結算。
3、行政責任
是指有違反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規范的規定,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所依法應當受到的法律制裁。
(1)行政責任主要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2)行政處分:針對國家工作人員的。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4、刑事責任
(1)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2)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3)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4)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5)重大責任事故罪。
(6)串通投標罪: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或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損害招標人或其他投標人利益的,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

C. 建築工程非法轉包過程中產生的侵權責任如何承擔

D. 建築工程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是有哪些條件構成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由以下四個條件構成,它們之間互為聯系、互為作用缺一不可。
(1)有損害事實發生損害事實,就是違法行為對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造成的侵害。
● 具有客觀性,即已經存在,沒有存在損害事實,則不構成法律責任。
● 損害事實不同於損害結果。損害結果是違法行為對行為指向的對象所造成的實際損害。
(2)存在違法行為法律規范中規定法律責任的目的就在於讓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符合統治階級的意志,以國家強制力來樹立法律的威嚴,制裁違法,減少犯罪。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就無需承擔法律責任,而且合法的行為還要受到法律的保護。行為沒有違法,盡管造成了一定的損害結果,也不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是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必然的因果關系。就是說,一定損害事實是該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必然結果,該違法行為正是引起損害事實的原因。
(4)違法者主觀上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及由此引起的損害事實所抱的主觀態度,包括故意和過失。如果行為在主觀上既沒有故意也沒有過失,則行為人對損害結果不必承擔法律責任。如企業在施工中遇到嚴重的暴風雨,造成停工,從而延誤了工期,在這種情況下,停工行為和延誤工期造成損失的結果並非出自施工者的故意和過失,而屬於不可抗力,因而不應承擔法律責任。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特殊構成要件特殊構成要件是指由法律特殊規定的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它們不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而是分別同一般要件構成法律責任。
(1)特殊主體在一般構成要件中對違法者即承擔責任的主體沒有特殊規定,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行為能力即可成為責任主體。而特殊主體則不同,它是指法律規定違法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身份和職務時才能承擔法律責任。主要指刑事責任中的職務犯罪,如貪污、受賄等,以及行政責任中的職務違法,|考試大|如徇私舞弊、以權謀私等。不具備這一條件時,則不承擔這類責任。
(2)特殊結果在一般構成要件中,只要有損害事實的發生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在特殊結果中則要求後果嚴重、損失重大,否則不能構成法律責任。如質量監督人員對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粗心大意、不負責任,致使應當發現的隱患而沒有發現,造成嚴重的質量事故,那麼他就要承擔玩忽職守的法律責任。
(3)無過錯責任一般構成要件都要求違法者主觀上必須有過錯,但許多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則不要求行為者主觀上是否有過錯,只要有損害事實的發生,那麼,行為人就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這種責任,主要反映了法律責任的補償性,而不具有法律制裁意義。
(4)轉承責任一般構成要件都是要求實施違法行為者承擔法律責任,但在民法和行政法中,有些法律責任則要求與違法者有一定關系的第三人來承擔。如未成年人將他人打傷的侵權賠償責任,應由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來承擔。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E. 建設活動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法律責任一般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其中民事責任又包括民事違約責任和民事侵權責任,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一方因沒有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而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指當事人一方侵犯了他人財產或人身權利所要承擔的責任。在建設領域中,存在大量基於民事侵權或違約的法律責任。

民事違約法律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在建設活動中造成違約的事實一般包括:建設工期延誤,建築產品質量不合規格、發包方拖欠工程款等。如果是因勘察設計質量問題造成工期遲延,由勘察設計單位來承擔責任,主要方式有減少或免收勘察設計費、支付違約金或賠償金;如果是施工單位延誤的工期,就要由施工單位來承擔責任,主要方式有賠償損失或支付違約金;如果是由於發包方未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設備、場地、技術資料,應對承包方由此造成的損失給予賠償。發包方由於變更設計、提供資料不準或未按期提供必要的設計條件造成設計返工、新修設計而使施工方消耗的工作量,應給以賠償。

再有就是因建築產品質量不合要求造成的違約責任。如果是承包方所承包的工程質量不合格,應負責無償返修義務。如果是由於設計的原因或建材質量構配件的因素造成的工程質量不合格,施工方可向責任方追償。如果發包方在工程驗收之前提前使用由此發生的質量責任,施工方將不負責任。

民事侵權法律責任

這里的侵權包括對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賠償責任。常見的侵權責任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損失。如商品房在交付使用後,發生了牆體倒塌,致使住戶被砸傷、家庭財產被損壞,這時房屋承建人和銷售人應承擔損失賠償責任。二是在公共場所、道旁或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單位應承擔人身損害賠償。如在道旁為鋪設暖氣、煤氣、排水等管道挖溝時,夜間未設紅燈安全標志,致使行人在穿越道路時掉進溝里摔傷。三是建築物或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其所有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如在路旁施工時、工地圍牆損傷路人時,施工單位應當對此承擔責任。

另外,在提起民事侵權或違約責任訴訟時,還有個技巧問題。

根據《合同法》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該法條指出,在民事法律糾紛中,如果涉訴案件即有違約又有侵權,那麼當事人就要做出對具體訴訟請求的選擇,也就是說,請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還是侵權責任要由原告做選擇,但不能將兩者同時作為訴請理由。

F. 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各類侵權責任

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各類侵權責任:

一、過錯責任原則
《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條是過錯責任一般條款的體現。

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侵犯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二、過錯推定原則

過錯推定責任是指法律事先規定,一旦加害人實施了某種加害行為,法律就推定加害人有過錯,被告即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如果加害人能證明自己無過錯,其責任即可豁免。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教育機構受侵害時,教育機構的過錯推定責任(38條);2、下列情況下,醫療機構的過錯推定責任(58條);

(1)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2) 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3) 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3、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過錯推定責任(75條);

4、動物園的過錯推定責任(81條);

5、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過錯推定責任(85條);

6、堆放物侵權(88條);

7、林木折斷侵權(90條);

8、窨井管理人的過錯推定責任(91條)。

三、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是與過錯責任相對應的術語,是為彌補過錯責任的不足而設立的制度。

無過錯責任的表現形態主要有:

1.產品責任,指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因產品具有缺陷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造成損害依法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2.環境污染侵權,指因環境污染而發生的侵權責任。

3.高度危險責任,指因高度危險作業或高度危險物導致他人損害而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

4.動物致人損害,指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損害而應由動物的飼養人、管理人等承擔侵權責任,但動物園的動物致人損害,動物園承擔的是過錯推定責任。

G. 工程建設法律責任的種類及其主要責任

工程建設法律責任的種類及其主要責任。主要責任肯定是負責人負責承擔。種類有很多種具體可以查合同法。

H. 侵權責任包括哪些

一、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有哪些?
1、過錯責任原則
是指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最終構成要件。即行為人的侵權行為給對方造成損害,須行為人在主觀上存在過錯才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過錯責任是侵權責任的一般歸責原則,除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別侵權行為外,一般侵權行為均適用過錯歸責原則。
2、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是指基於法律的特別規定,推定加害人存在過錯而應承擔侵權責任,加害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過錯推定責任原則主要情形有:
(1)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駕駛者適用過錯推定;
(2)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致人損害,堆放物致人損害,適用過錯推定;
(3)林木折斷造成他人損害,對林木所有人或管理人適用過錯推定;
(4)動物園發生動物致人損害時,對動物園適用過錯推定;
(5)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因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致在其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人身損害,教育機構應承擔相應責任,除非教育機構能證明其已盡管理職責。
3、無過錯責任原則
又稱嚴格責任原則,是指基於法律的特別規定,受害人能夠證明損害是加害人的行為或者物件所致,加害人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而不論其是否存在主觀上的過錯,除非加害人能夠證明存在法定抗辯事由。
目前法律規定承擔無過錯責任的情形主要由:
(1)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
(2)用人單位對工作人員的行為侵害他人承擔無過錯責任;
(3)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
(4)產品缺陷致人損害時,生產者承擔無過錯責任;
(5)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害人承擔無過錯責任;
(6)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排污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
(7)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飼養人承擔無過錯責任。
4、公平責任原則
是指加害人和受害人對造成的損害事實均沒有過錯,而根據公平的觀念,在考慮當事人的財產狀況、支付能力等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由雙方分擔損失。
二、根據侵權行為的過錯要求、構成要件和歸責原則等,侵權行為一般分為以下幾類:
1、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這是侵權行為的最基本分類。
一般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因為過錯而實施的、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和侵權責任一般構成要件以認定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是指基於法律的特別規定,而不以行為人具有主觀過錯、適用無過錯原則或過錯推定原則歸責的侵權行為。
2、單獨侵權行為和共同侵權行為
這種分類是根據侵權行為人的人數多少劃分的侵權行為類型,一人即為單獨行為。
3、積極侵權行為與消極侵權行為
這種分類是基於行為的主觀行為所作的分類,行為人以作為形式造成的侵權就是積極侵權行為,而行為人的無意識行為或者默示不作為造成的侵權就是消極侵權行為。
綜上所述,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以及公平責任原則等。侵權行為按照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分類的結果也是不同的,但是大家的處理的原則,都要遵循上述的四條來進行處理。

I. 建築法律關系主體在建築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建築施工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由於責任過失或意外情況造成施工作業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人身傷亡或者較大經濟損失的事故。建築施工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即對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有關責任主體依法應承擔的對受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建築施工事故對勞動者或雇員的人身傷害承擔賠償責任的,應當是建築施工作業這一客體或致害物件的經營管理人(也是具體致害人履行職務行為的受益者)即用人單位或僱主。現實生活中,工程建設存在著許多違法的承包、分包合同關系和其他違法從事建築活動的行為,使建築施工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往往出現多個責任主體,需要依法確認,以維護正常的建築施工市場秩序和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1、建築工程實行直接發包的,發包單位將建築工程發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承包單位或個人的,以及建築工程實行總承包,總承包方違反規定將建築工程肢解發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承包單位或個人的,導致發生建築施工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承包單位或個人和發包單位為賠償責任主體,並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形成工傷賠償爭議進入仲裁或訴訟程序時,發包單位列為第三人,形成雇員損害賠償爭議訴訟時,發包單位為共同被告。2、總承包單位將工程分包給或合法分包的單位將承包的工程再分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或個人,導致分包或再分包方發生建築施工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分包方和總承包方、再分包方和分包方為賠償責任主體,並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形成工傷賠償爭議進入仲裁或訴訟程序時,總承包方或分包方列為第三人。形成雇員損害賠償爭議訴訟時,總承包方或分包方為共同被告。3、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建築工程轉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或個人,導致接受轉包方發生建築施工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接受轉包方和承包單位為賠償責任主體,並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形成工傷賠償爭議進入仲裁或訴訟程序時,承包單位列為第三人。形成雇員損害賠償爭議訴訟時,承包單位為共同被告。4、建築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導致接受轉讓方、接受出借方或借用他企業名義方發生建築施工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接受轉讓方和轉讓方、接受出借方和出借方、借用他企業名義方和允許借用方為賠償責任主體,並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形成工傷賠償爭議進入仲裁和訴訟程序時,轉讓方、出借方、允許借用方列為第三人。形成雇員損害賠償爭議訴訟時,轉讓方、出借方、允許借用方列為共同被告。上述賠償責任主體,特別是連帶責任主體的確定,主要理由是:1、非法發包、分包、轉包及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方,對建築施工事故人身損害的發生具有明顯的過錯。建築施工行業是具有一定危險(有的還構成高度危險)的作業,國家對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在注冊資本、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裝備、已完成的工程業績等方面規定了相應的資質條件。當建築施工作業的經營管理人合法地從事建築活動,依法承包、取得分包時,原經營管理人或佔有人已不直接從事建築施工作業,因此,當發生建築施工事故時,應由合法經營管理施工作業的人承擔責任。當建築施工作業被他人非法經營管理,如將工程發包、分包、轉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或個人,導致發生建築施工事故時,發生事故的現經營管理人應當承擔責任,原經營管理人或佔有人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原經營管理人或佔有人雖然已不直接從事建築施工作業,但由於其明知建築施工作業的危險性,明知國家對建築活動主體有法定的資質要求和限制,明知違法轉移建築施工作業之後人身損害等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會加大,仍然違法轉移建築施工這一危險作業客體,顯然沒有盡到對損害後果發生應當預見和控制的注意義務,具有明顯的過錯,對受害人應承擔相應的侵權法律責任,只不過這種侵權責任是一般侵權行為責任,不象現經營管理人對受害人承擔的是無過錯特殊侵權責任,即工傷賠償責任或雇員損害賠償責任。2、 非法發包、分包、轉包及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方(違法轉移建築施工作業危險客體方)的違法行為與勞動者(雇員)人身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如何確定侵權損害賠償領域的因果關系,歷來有「相當因果關系」和「必然因果關系」兩種對立的學說。筆者認為,在確定建築施工事故人身損害因果關系時,應當有條件地適用「相當因果關系」說,即應當查明引起人身損害發生的全部條件,並把對損害的發生起到一定作用的因素都作為原因來分析和對待。在此基礎上,區別各種原因對損害結果發生所起的不同作用,「藉助於過錯因素從眾多的因果聯系中孤立地抽象出某一個或幾個環節,從而確定因果關系」。 如前所述,建築施工事故人身損害的直接原因一般是施工作業人員的行為或物件,施工人員行為或物件與損害結果之間內在的、必然的、本質的聯系(因果關系)正是用人單位(僱主)承擔無過錯賠償責任的根本前提。按照「相當因果關系」說,這里的因果關系鏈條並未截止,違法轉移建築施工作業客體方的違法行為也是人身損害發生的原因和條件。雖然這種違法行為只是為人身損害的發生提供了可能性,但違法轉移方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不履行對損害後果應當預見的注意義務,對損害結果的發生不僅具有明顯的過錯,其違法行為也是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原因和條件之一,讓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既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也有利於維護正常的建築活動秩序,有利於保護勞動者基本的勞動權利和人身權利。如果轉移方是合法地發包、分包等,這種轉移施工作業危險客體的行為表明其已充分地、合理地履行了對損害後果發生的注意義務,對損害的發生沒有任何過錯和過失,不應認定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3、有關法律比較明確地規定了違法轉移方的侵權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86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閱讀全文

與建築法規侵權責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