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民法案例陳娟紅告青年一代侵權案

民法案例陳娟紅告青年一代侵權案

發布時間:2022-01-11 14:11:56

『壹』 有沒有一些侵權行為的案例

倪XX、王X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侵害名譽權糾紛

一、事實概要

原告到被告下屬的超級市場購物,被告工作人員懷疑二原告偷拿東西,於是在公眾場合訓問二人,並根據市場內所貼無效公告,對被告進行搜查,未查到任何屬於市場所有的東西。原告起訴被告侵犯其名譽權。

二、裁判要旨

首先,公民或法人行使某一「權利」如果沒有法律的依據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規定,都不能自認為有權利行使這樣的行為。法律從未賦予市場工作人員有盤 問顧客和檢查顧客財物的權利,因而被告無權張貼要求被告將自己的提包打開供被告工作人員查看的公告。

盡管此公告張貼在市場門口,但由於它沒有法律依據,因而是無效的,顧客有權不執行公告的規定。其次,被告工作人員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在公眾場合用帶有貶義的話語詢問原告是否偷拿東西,並根據市場內所貼 無效公告對原告的包裹、衣服等進行搜查。

上述行為足以使原告感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已遭貶低,而且也實際影響了對二原告的品德、聲望、信用等方面的社會評價。

原告的名譽因此而受到損害。被告的工作人員是在工作崗位上履行被告為其規定的工作職責時對二原告實施侵權行為的,因此,其侵權民事責任應由被告承擔(依據 民法通則第43條)。

三、法院判決(處理)及適用的法律

在法院查清事實、分清是非後,雙方自行和解。被告願向原告表示歉意並向兩原告各支付1000元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原告撤訴。

(1)民法案例陳娟紅告青年一代侵權案擴展閱讀: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構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二、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的過錯,是指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者侵權損害後果擴大存在過錯。

三、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不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四、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採取的致他人較小損害的行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權行為或者損害後果發生之前自願作出的自己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明確的意思表示。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過錯責任原則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

(三)公平責任原則

『貳』 民法案例的圖書目錄

緒論 民法案例解析指導
第一章 民事法律關系
案例1 討論案例:鄉政府簽訂的合同是否屬於民法的調整對象
案例2 討論案例:指出本案的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
案例3 討論案例: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
第二章 民事主體
案例4 教學案例: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簽合同的效力
案例5 教學案例:某大學是否應當為其開辦的有限責任公司償還貸款
案例6 討論案例:出資不實應在虛假出資的限度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案例7 教學案例:法人分立後,其原來的債務如何承擔
案例8 討論案例:兼並者是否要對被兼並企業未披露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案例9 討論案例:建深公司是否應當對其保管員的虛假證明行為負責
案例10 教學案例:個人合夥所欠債務如何處理
第三章 民事法律行為
案例11 教學案例:八千元買件市值不足八百元的皮衣是否顯失公平
案例12 討論案例:因出賣人弄錯價格而訂立的買賣合同可否撤銷
案例13 教學案例:雙方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行為無效
案例14 討論案例:雙方為逃稅而確定的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
案例15 教學案例:戲謔的意思表示的效力
案例16 討論案例:買方對標的物認識錯誤,賣方不告知而為的民事行為屬於何種民事行為
第四章 代理
案例17 教學案例:中國銀行合肥市桐城路分理處訴東方公司、合利公司抵押借款糾紛案
案例18 教學案例:信用社是否應當對代辦員收受存款的行為負責
案例19 教學案例:代收參展物品的行為是否構成隱名代理
案例20 教學案例:女友賣車的行為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案例21 教學案例:擅自加印掛歷侵犯著作權,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案例22 教學案例:代理人擅自以貨抵款造成的損失如何承擔
案例23 討論案例:法定代表人越權經營行為是否有效
案例24 討論案例:本案委託人是否可以直接請求買受人付款
案例25 討論案例:顧工等訴深圳青年雜志社等超越版權交易委託許可權案
案例26 討論案例:業務員利用空白合同書訂立購買服裝的合同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第五章 時效
案例27 教學案例:向一個連帶債務人提出履行請求能否對其他連帶債務人發生中斷時效的效力
案例28 教學案例:請求權因訴訟時效完成而消滅,債權人還能否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案例29 討論案例:鋼鐵公司是否能夠通過訴訟強制承租人交付租金
案例30 討論案例:買來的房子居住近三十年,房主是否還可以要求返還
案例31 討論案例:時效完成前已適於抵銷的債權,於時效完成後是否還可以抵銷
第六章 人身權
案例32 典型案例:卓某訴孫某、重慶市乳品公司侵犯肖像權案
案例33 典型案例:倪培路、王穎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侵犯名譽權案
案例34 教學案例:上海榮立商貿中心冒用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名稱案
案例35 教學案例:妻子終止妊娠丈夫能否請求賠償
案例36 討論案例:性騷擾侵害了受害人的什麼權利
案例37 討論案例:死刑犯的妻子是否有生育權
第七章 物權
案例38 典型案例:興利公司、廣澳公司與印度國貿公司、馬來西亞巴拉普爾公司、庫帕克公司、納林公司貨物所有權爭議上訴案
案例39 典型案例:胡德開等人申請確認房屋所有權案
案例40 教學案例:廖昌頤與廖掄萬房屋所有權糾紛案
案例41 教學案例:詐騙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案例42 教學案例:非法扣押的財產被盜,扣押人應如何賠償
案例43 討論案例:口頭許諾的房屋買賣合同有無法律約束力
案例44 討論案例:承租人以租來的設備抵債,第三人能否取得所有權
案例45 討論案例:原業主是否可以從他人已蓋好的房屋上拆走原屬於自己的木料、瓦片
案例46 討論案例:拾得的戒指被偷,拾得人是否應當賠償
案例47 討論案例:一房二賣,誰能取得所有權
第八章 合同
案例48 典型案例:周福君訴徐水縣工商銀行掛失存款被冒領賠償糾紛案
案例49 典型案例:李珉訴朱晉華、李紹華懸賞廣告酬金糾紛案
案例50 教學案例:本案當事人訂立的是保管合同還是場地租賃合同
案例51 教學案例:江邊交貨,南岸還是北岸
案例52 討論案例:非受要約人的承諾無效
案例53 討論案例:遲延受領期間標的物因自然災害毀損,損失由誰承擔
案例54 教學案例:未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手續,房屋買賣合同就無效嗎
案例55 教學案例:選好的自行車被盜,買主是否還應當支付價金
案例56 教學案例:受託人未收回貨款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57 教學案例:以法律上不能的事件作為合同所附條件的,視為未附條件
案例58 討論案例:某電梯公司訴某置業公司支付保證金案
案例59 教學案例:掛靠車輛營運中致人損害,責任由誰承擔
案例60 討論案例:段某、羅某訴某生物技術公司侵權糾紛案
案例61 教學案例:當事人的行為是違約還是行使抗辯權
案例62 討論案例:陳某訴昆明某交通旅遊公司返還承包保證金案
案例63 教學案例:合同中「工傷概不負責」的約定無效
第九章 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
案例64 教學案例:山前大隊請求某建築公司支付青磚價金案
案例65 討論案例:糖煙酒公司訴糖果商店歸還貨款案
案例66 教學案例:送鄰居生病的小孩去醫院治療,監護人應當償付醫療等費用
案例67 討論案例:在搶救燙傷小孩的過程中自己的財物受到損失,受益人是否應當賠償
第十章 擔保
案例68 典型案例:中國建設銀行洋浦分行訴海南金泰工貿有限公司借款質押糾紛案
案例69 教學案例:閻某訴賀某、李某還款及承擔保證責任糾紛案
案例70 教學案例:保證人因受欺騙而擔保,保證合同是否有效
案例71 教學案例:商丘地區建工建材機械開發公司與商丘市梁園區西郊農村信用社宋園分社等借款抵押糾紛案
案例72 教學案例:某熱電廠、某航運公司與某村委會擅自變賣承運貨物賠償糾紛案
案例73 教學案例:鞍山市名仕建築裝修公司與北京聖地亞哥酒店有限公司裝修合同糾紛案
案例74 討論案例:倪某與劉某、蔣某借款保證糾紛案
案例75 討論案例:雲南某信託投資公司訴昆明某經貿公司、昆明某房地產公司借款糾紛案
案例76 討論案例:南京毛麻紡織工貿公司訴鎮江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雙倍返還定金案
案例77 討論案例:某銀行與甲、乙、丙公司借款擔保糾紛案
案例78 討論案例:滄州市典當服務行訴滄州市德珠皮製品有限公司質押借款糾紛案
案例79 討論案例:王某訴劉某侵害留置權糾紛案
第十一章 繼承
案例80 典型案例:謝東輝、鄭兆本訴陳世軍等繼承案
案例81 教學案例:侄兒可以按轉繼承繼承姑母遺產
案例82 教學案例:被繼承人死亡二十年後未佔有遺產的繼承人是否還可以要求分割遺產
案例83 教學案例:一次事故多人死亡,繼承糾紛如何處理
案例84 討論案例:人死多年,冤獄昭雪補發的工資如何繼承
案例85 討論案例:宣告死亡與實際死亡不一致時如何繼承
案例86 討論案例:無人繼承的遺產如何處理
第十二章 侵權責任
案例87 典型案例:馬某訴李某、梁某侵權損害賠償案
案例88 教學案例:護路樹被吹斷砸死人引出損害賠償案
案例89 教學案例:控告老師是否構成對老師名譽權的侵害
案例90 教學案例:受僱人執行職務致人損害,僱用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91 教學案例:八歲小孩在學校被同學傷害,學校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92 教學案例:加害人和受害人均無過錯,根據實際情況分擔損失
案例93 教學案例:踢人致使流產應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案例94 教學案例: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與職工工傷保險、撫恤的關系
案例95 教學案例:合夥人在執行合夥事務中死亡損失應如何承擔
案例96 教學案例:二人以上的行為間接結合致人損害應當分別承擔相應的責任
案例97 討論案例:小孩在鄰居院內嬉戲跌人菜窖致傷,鄰居是否應當賠償
案例98 討論案例:打架引起一方自殺應負什麼責任
案例99 討論案例:因迷信而停工,使用迷信手段者是否應負賠償責任
案例100 討論案例:緊急避險致人傷殘,受害人能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案例101 討論案例:雙方均無過錯損害如何分配
案例102 討論案例:飼養的狼狗咬傷小孩由誰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103 討論案例:李萍、龔念訴五月花公司人身傷害賠償案
案例104 討論案例:自發結伴旅遊,發生損害如何承擔
案例105 討論案例:車輛撞於公路上的石頭後與他車相撞發生車禍,公路養護段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叄』 盜版書籍侵權的案例

盜版書籍的危害
一個人是否遵守法律,按法律辦事,與他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生活在實事求是,勤勤懇懇環境里的的孩子,必定遵守法律,如果環境相反,孩子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每到趕集的時候,集市上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我最愛去的攤子就是賣書的地方,那裡的書物美價廉。雜志,漫畫書,名著,作文書,……是應有盡有。一次,媽媽給了我二十元錢,讓我買書。我來到攤前一看,哇!《鐵道游擊隊》,這不正是書上「課外書屋」的推薦嗎?我拿起這本書愛不釋手,正想好好的看一看,可是我發現,「道」寫成了「到」,這讓人怎麼看哪?!分明就是盜版書,這種書不是不允許賣嗎?我把這些疑問告訴了書攤的老闆,老闆並沒有贊同我的說法,倒是怒氣沖沖的說:「哪裡來得小孩?要買書就快買,不買的話一邊呆著去!別妨礙我做生意!」可惜媽媽不在身邊,不然我就要和他評理。剛要離開時,我發現旁邊站著一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男孩,他拿著另一個書攤的書看的津津有味,我心想:哼!這邊的老闆太可惡了,大不了去那邊看。我大步邁向另一個書攤,定睛一看,這里的書都是什麼呀!有《壞蛋是怎樣煉成的》《風流少俠》《外國十大名妓》,這里不全是思想不健康的書嗎?這種書怎麼也有人賣!我望著那個男孩捧著的書,好奇心促使我彎腰去看書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居然是《艷女傳奇》。
那天,我什麼書也沒有買,因為一串串的問號總在我腦中回盪。這些書攤老闆真可惡,賣什麼書不能掙錢?非要賣一些對社會沒有用處的盜版書呢?這些做法都是違法的,這些書危害著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盜版書看得太多會使青少年經常寫錯別字,同時對青少年的思想有很多不良影響,如果青少年沉迷於這些書,很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那樣會毀了一生的。
大家快行動起來吧!打擊盜版書籍,為了能讓青少年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拿起法律武器打擊違法行為,為青少年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

『肆』 能不能麻煩哪位老師舉四五個關於:民法的案例啊,還有解析。謝謝了

民法概述

案例
1.
甲鄉人民政府為建造辦公大樓,向該鄉乙工商銀行貸款
300
萬元,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到期未能清償,於是乙銀行以
甲鄉人民政府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答:
甲鄉政府雖然處於管理階層,但是其向乙銀行貸款屬於借款合同法律關系,在這一關系中,二者之間不是管理與被管理
的不平等關系,而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有償財產流轉關系,必須符合民法等價有償的原則,具備民法調整財產關系的特徵,所
以二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應該由民法調整。

案例
2.
某甲夜間駕駛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因事先飲酒過量,精神恍惚,汽車失去控制,將相向而行的路人乙撞死。

分析上述兩則案例中所述社會關系是否屬於民事法律規范的調整范圍?並說明理由。

答:
法律關系分為三層:第一,乙被撞死,乙的近親屬得以甲侵犯乙的生命權為由主張損害賠償,此時系民事案件,由民法
調整。第二,甲違章駕車致乙死亡,甲構成交通肇事罪,得按照刑法相關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此時由刑法調整。第三,甲
酒後駕車,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得處以相應行政處罰,此時由行政法調整。

民法基本原則公序良俗原則

僱工合同

工傷概不負責

問題:

天津市塘沽區張學珍、
徐廣秋開辦新村青年服務站,

1985

6
月招雇張國勝
(男,
21
歲)
為臨時工,
招工登記表中註明


傷概不負責

。次年
11

17
日,該站在天津鹼廠拆除舊廠房時,因房梁折落,造成張國勝左踝關節挫傷,引起局部組織感染
壞死,導致因膿毒性敗血症而死亡。張國勝生前為治傷用去醫療費
14
151.15
元。為此,張國勝的父母張連起、焦容蘭向雇
主張學珍等索賠,張等則以

工傷概不負責

為由拒絕承擔民事責任。張連起、焦容蘭遂向法院起訴。分析該案中的做法是否
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則?並說明理由。

答:
該案中

工傷概不負責

條款違反了憲法和有關勞動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也違反了公序良俗原則,是無效的。對勞動者
實行勞動保護,在我國憲法中已有明文規定,這是勞動者所享有的權利。張學珍、徐廣秋身為僱主,對雇員理應依法給予勞
動保護,但他們卻在招工登記表中註明

工傷概不負責

。這種行為既不符合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也嚴重違反了《民法通
則》第
7
條所規定的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共利益,即學理上所說的

公序良俗

原則應屬於無效的民事行為。

民事法律事實

甲承包本村水庫,用來養殖大量魚苗,一年夏天,連降暴雨,甲承包的水庫蓄洪功能有限,最終被水沖垮。甲水庫中放養長
大的成魚全部順水而下,流入下流乙承包的鄰村水庫中,當時乙承包水庫中的成魚已經全部捕撈出售,此時該水庫中只有乙
剛剛放養的部分魚苗。甲於是要求乙返還自己水庫中流入乙水庫中的全部成魚,乙認為該部分成魚是自己流入其承包的水庫
中的,自己沒有做任何違法侵權之事,拒絕返還。為此雙方發生糾紛,經兩村幹部調解不成,甲將乙訴至該縣人民法院。你
認為本案應該如何處理?為什麼?

答:
本案例涉及民事法律事實問題。民事法律事實,是民法的基本概念,指民法認可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
消滅的客觀現象。並非所有的客觀現象都是民事法律事實,都能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只有為民法規范規
定或承認並能產生民事後果的那些事實才能成為民事法律事實。民事法律事實可以與人的意志有關,也可以無關,但是必須
是客觀存在,只存在人腦中的主觀意識的東西不是民事法律事實,主觀意識必須表達於外部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客觀社會關
系方可。

根據客觀現象是否與人的意志有關,民事法律事實可以分為事件和行為。事件是指與人的意志無關,能夠引起民事法律
後果的客觀現象。行為是指當事人的有意識的社會活動。

在本案例中,因為連降暴雨,甲承包水庫中的成魚流入乙承包的水庫中,產生了乙的受益行為,對甲而言這是與其自身行為
無關的他方當事人行為,這屬於民事法律事實中的事件,該事件與《民法通則》第
92
條(不當得利的規定)結合產生民事
法律關系,引起甲、乙之間財產關系的變化,構成民法上的不當得利之債。因此,乙應該返還甲因此受到的損失。

『伍』 新聞侵權主要有哪些現象,請以現實中的案例加以說明

新聞侵權是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對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著作權的侵害。

名譽是指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社會評價。新聞以虛假或攻擊性的內容指責公民有不道德或違法行為,損害其名聲,就構成對該公民的名譽權的侵害。未經本人同意,新聞對個人私生活的報道,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新聞單位沒有徵得稿件作者同意,擅自刪改文字內容而造成差錯,或改變表達方式發表,也屬侵權行為。同時,報刊私自將稿件轉交其他報刊發表而又沒有徵得作者同意,也是一種侵權行為。

(5)民法案例陳娟紅告青年一代侵權案擴展閱讀:

葉挺家屬起訴侵權者案宣判的重大意義

28日上午,葉挺將軍家屬起訴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名譽侵權一案一審公開宣判。該公司旗下的「暴走漫畫」曾發布含有侮辱烈士內容的短視頻,篡改葉挺在獄中寫就的《囚歌》並加入低俗語句,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法院判決摩摩公司公開道歉,並向原告支付精神撫慰金10萬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以來,由英烈家屬為原告起訴侵權者的第一案,這一判決充分昭示了國家懲治侵犯英烈名譽行為的堅強決心。

彪炳史冊的英雄事跡標注了戰火年代的時代坐標,鐫刻在民族豐碑的基石底座,具有廣泛的社會道德認同。英烈的形象和榮譽,既是後輩兒孫的寶貴財富,更是凝聚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之源。我們必須營造全社會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圍,樹立英烈名譽不容侵犯的正確意識。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長期處於和平年代、遠離硝煙炮火,一些人對英烈的敬仰逐漸「褪色」;甚至有人心懷惡意,詆毀攻擊英雄,美化侵略歷史、發表辱華言論,挑戰了人類道德底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一些網紅、「大V」以戲說、娛樂為幌子,以動漫、段子、綜藝等形式調侃英烈,混淆了文藝創作和侮辱誹謗的界線。暴走漫畫此前也以「習慣以一種娛樂化的方式去表達觀點和態度」作為辯解,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文藝作品的戲說、虛構不可逾越道德的紅線;調侃戲謔更不能以誤導青少年作為代價。挖空心思製作惡趣味內容,其心心念念的還是流量和金錢,自家生意盈利不少,傷害的卻是全民族的共同情感。詆毀先烈、質疑歷史,歸根結底還是泛娛樂化和歷史虛無主義在作祟。

英烈的名譽與歷史的清白,需要全社會自發守護,更需要亮出法律的牙齒予以捍衛。近年來,從法院依法保護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等英雄的名譽權,到「精日」分子因不良言行被行拘,勇於向褻瀆歷史的行為亮劍,彰顯了法律的正義與庄嚴。

今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為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行為敲響警鍾;隨著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件的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起訴主體從親屬擴大至檢察機關,讓此類行為難鑽法律漏洞,有效保護了英烈的形象,體現了以法律捍衛歷史的高度共識。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從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到烈士紀念日,再到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個個國家紀念日,推動著勿忘歷史、崇尚英雄的活動匯聚成潮。

在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紀念祭掃、主題學習、紅色旅遊、製作動畫等各類活動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

這也提示我們:樹立正確英雄觀、民族觀和歷史觀,既要靠法律樹起保護英烈權益的銅牆鐵壁,更要通過教科書、宣傳片、影視劇等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傳播歷史,形成崇尚英雄的良好風氣。

『陸』 誰有「隱私權」「肖像權」侵權案例

案情梗概 2000年10月17日至11月13日,網蛙公司和網易公司聯手推出了「國內歌壇十大丑星評選活動」。網蛙公司負責撰寫此次活動在網上發布的文章,主要有:以「金銀財寶」的名義介紹此次評選活動的主題、宗旨、評選方法,並在未告知且未經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發布含臧天朔、韋唯、趙薇等三十名歌手被列為 「十大丑星」候選人的照片、文字介紹以及評選結果和相關評論。網易公司對上述文章未進行刪改。評選期間,上述文章分別在網蛙公司所屬的三九網蛙音樂網站和被告網易公司所屬的網易網站的音樂頻道上以網路鏈接的方式發布。有近萬網民參與了評選,選票為415363人次。還有以「方言」、「品味低下」的名義在網站上發表的對此次活動的評論文章等。在11月13日公布的評選結果中,臧天朔以16911的票數名列「國內歌壇十大丑星」的第三名。 網蛙公司和網易公司在舉辦上述評選活動時,沒有告知臧天朔把他列為「丑星」候選人之一,也未徵得臧天朔本人的同意。在發布候選人名單中使用了三張不同的臧天朔的肖像照片。對照片的使用沒有經過臧天朔本人的同意。對臧天朔的文字介紹是「有人說要嫁就嫁臧天朔。我怎麼也沒看出來廣大未婚女青年有什麼重大舉措啊!」文字介紹中「要嫁就嫁臧天朔」是《音樂生活報》上關於臧天朔的一篇報道的標題。 臧天朔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起訴,認為網蛙公司和網易公司組織的「評丑」的行為,強行將其本人列入所謂「歌壇丑星」候選人的行列,給廣大網民提供了可以在網上隨意發表針對臧天朔人身評論的平台,招致廣大網民的隨意攻擊,不僅嚴重損害了原告作為一個普通公民應享有的平等、獨立的人格權利,也破壞了其健康向上的職業歌手的形象,使原告的社會評價降低,已構成對其人格權和名譽權的侵害。被告為提高其網站知名度,謀取企業無形資產的增加,未經同意使用其照片,已構成對原告肖像權的侵害。因此,原告要求二被告停止侵害,在《新華社通稿》、《音樂生活報》、《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北京晨報》、《南方周末》等報刊和網蛙、網易、新浪和搜狐網站上就二被告侵害原告的人格權、名譽權和肖像權的行為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二被告賠償因此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人民幣65萬元,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承擔原告為此案支付的律師費10萬元和公證費1500元。 被告網蛙公司認為,他們公司是專門從事音樂娛樂活動的網站,「國內歌壇十大丑星評選活動」是一個帶有網路時代輕松、幽默、詼諧語言特色的網上調查活動,目的是為了促進網民和歌手間的交流,沒有侵害原告合法權益的主觀動機。「評丑」活動雖是網蛙公司作為一個經營性機構的自主經營行為,但網蛙公司在此次活動中沒有獲得商業利益,相反通過網民的參與,還提升了原告在社會中的知名度,獲益者是原告本人。不存在侵害名譽權和人格權的問題。在評選過程中使用的照片都是原告在社會上公開的演出照片,使用公開的照片不構成對原告的肖像權的侵害。此外,原告所提的訴訟請求的數額缺乏事實依據,因此,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網易公司則認為這次活動僅只是客觀地「評丑」而已。原告生理上的外貌特徵是客觀事實,不以他人的評說而改變。由於網路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公司無法控制眾多網民的行為。我公司對網民在活動過程中上網散發的網帖中的言論,不應承擔責任。而且原告本人是國內較知名的歌手,是公眾人物。無論是我國的司法實踐還是國外的法學理論,對公眾人物的保護都呈弱化趨勢。我公司的行為僅帶有一些調侃的味道。所以,我公司沒有侵害原告的權利,不應承擔民事責任。 法院判決 2001年9月24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對原告歌手臧天朔與被告北京網蛙數字音樂技術有限公司和被告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侵害名譽權、人格權和肖像權一案,當庭作出了一審判決:被告網蛙公司和被告網易公司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侵害原告臧天朔肖像權和人格權的侵權行為;在各自所屬的網站上發布向原告臧天朔賠禮道歉的聲明;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一次性賠償原告臧天朔的經濟損失人民幣1500元,其中網蛙公司賠償1125元,網易公司賠償375元;因侵害原告臧天朔的人格權賠償臧天朔10000元,其中網蛙公司承擔7500元,網易公司承擔2500元;因侵害原告臧天朔的肖像權賠償臧天朔人民幣10000元,其中網蛙公司承擔7500元,網易公司承擔2500元。原告臧天朔認為二被告侵害其名譽權的訴訟請求,朝陽區人民法院沒有支持。

『柒』 經濟法上的公益訴訟問題的經典案例有哪些

一、北京朝陽法院受理法學博士訴「全國牙防組認證」欺詐案
衛生部作為主管單位成為被告
法學博士李剛認為樂天木糖醇口香糖包裝物上使用「全國牙防組認證」標志,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一紙訴狀將衛生部、樂天(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家和物美商業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記者今天從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獲悉,法院日前已受理了此案。
剛剛出差回到北京的李剛今天向記者表示,自己還不知道法院已經受理此案。他肯定地說,全國牙防組不是社團,是衛生部設置的行使一定管理職權的臨時機構,卻直接從事認證和使用認證標志,這是嚴重違法的,是在誤導消費者。
據了解,2005年9月16日,在北京家和物美商業有限公司設立的物美大賣場家和店,李剛購買了由樂天(中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樂天木糖醇無糖口香糖,其隨後發現該產品外包裝上使用的「全國牙防組」的認證標志已過有效期。李剛認為全國牙防組不具有口腔保健品認證的資質,其對樂天木糖醇口香糖進行認證應屬非法行為,而北京家和物美商業有限公司作為銷售者亦未能履行驗收義務,對該產品的流通負有一定責任。
李剛認為,全國牙防組、樂天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家和物美商業有限公司的行為共同侵犯了其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要求法院確認樂天木糖醇口香糖包裝上使用的「全國牙防組認證」標志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判令樂天(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和全國牙防組停止虛假宣傳,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消除樂天木糖醇口香糖包裝物上的認證標志;北京家和物美商業有限公司停止銷售使用非法認證標志的樂天木糖醇口香糖並賠償原告17.8元購物款。
然而,這一看似簡單的民事訴訟卻一波三折。
李剛說,第一次是到北京朝陽法院申請立案,由於考慮到牙防組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李剛以其上級主管單位衛生部為被告,朝陽法院拒絕收取訴訟材料,理由是衛生部不能做民事案件的被告。轉而告到北京西城法院,李剛將衛生部替換成全國牙防組,於去年9月28日得以立案。到了11月2日,李剛接到法院傳票,通知11月8日到法院,結果法院宣布駁回其對全國牙防組起訴的裁定,理由是全國牙防組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民事權利和義務,其依據是衛生部出具的一紙證明。法院還一並告知,余案(樂天和物美兩被告)移送朝陽法院審理。
而朝陽法院後來為何受理以衛生部為被告的訴訟呢?對此,朝陽法院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到西城法院移轉案卷後,原告李剛提出了追加當事人申請,請求將全國牙防組的上級主管單位衛生部追加為此案的共同被告,這在法律范圍內是被允許的。
對於衛生部是否可以承擔民事責任,有法學專家表示,我國憲法規定,「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由此在憲法上確定了國家賠償的原則。同時,民法通則也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為公民、法人行使對國家的求償權提供了更加直截了當的法律依據。

二、郝勁松訴北京鐵路局用餐不開發票案
2006年12月1日下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下稱「一中院」)對郝勁松狀告鐵道部春運漲價程序違法一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郝勁松的全部訴訟請求。
郝勁松,34歲,山西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在讀研究生。從2004年5月開始至今,他打了9場公益訴訟官司—因地鐵收費廁所不開發票告北京地鐵運營公司、因退票時被收取2元退票費無正式發票告北京鐵路局、因在火車上用餐索要發票未果告北京鐵路局……
這一系列訴訟使郝勁松成為某些人口中的「刁民」,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但訴訟本身,卻幾乎是「屢戰屢敗」。「我在兩年裡打了9場官司,只贏了2場。」郝勁松對《中國經濟周刊》說。而據中國社科院助理研究員黃金榮對2000年以來媒體廣泛報道過的42起公益訴訟進行的分析,取得全部或部分勝訴的案件只佔17.5%。
「執著的原告、熱鬧的媒體,穩如泰山的被告,無動於衷的法院。」一位法學專家如此描述公益訴訟目前尷尬的處境。但郝勁松認為,「即使敗訴也是好事,敗訴能提升問題的高度,能促使相關部門工作的改進。」
與郝勁松類似,在公益訴訟官司中勝少負多的一些法律工作者,依然對公益訴訟「痴心不改」。
再遭敗訴
10月11日,一中院法庭上,郝勁松訴稱,2006年1月21日其購買當日從北京南站駛往石景山南的7095次列車車票一張,發現票價由以前的1.5元上漲到2元,漲幅高達33%。他後來得知,票價上漲是依據鐵道部發布的《關於2006年春運部分旅客列車實行政府指導價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春運通知》」)。他認為,根據我國法律,鐵道部在調整列車票價時做出的上述《春運通知》應當報國務院批准,同時應當向國務院有關部門申請召開價格聽證會。而鐵道部並沒有按照這些規定辦理,屬於程序上違法,況且7095次列車票價漲幅超過了鐵道部規定的20%。
據此,郝勁松將鐵道部和第三方北京鐵路局一並告上法庭,請求法院確認兩被告的漲價行為違法,並判令鐵道部賠償其經濟損失0.5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春運通知》是依據國務院批準的《國家計委關於公布部分旅客列車票價實行政府指導價執行方案的通知》(下稱「《方案》」)所作的,並不具有價格制定的性質,僅是對《方案》的進一步明確,因此《春運通知》不需要履行批准及聽證程序。由於《春運通知》尚未被確認違法,因此郝勁松要求鐵道部賠償人民幣0.5元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12月1日下午,一中院駁回了郝勁松的全部訴訟請求。
「敗訴我是有思想准備的,但沒想到判得這么快。」郝勁松說,「繼續上訴勝訴的可能性不大,但我還是要按照程序繼續走下去。」他透露,在正式上訴前會邀請相關專家開一個研討會,聽取一下專家對此案的意見。
勝訴難
中國社科院助理研究員黃金榮曾對2000年以來媒體廣泛報道過的42起公益訴訟案進行分析,發現已有證據表明取得全部或部分勝訴的案件只佔17.5%。總體而言,目前的公益訴訟勝訴比例還是比較低的。
郝勁松認為,法院在審判公益訴訟案時,或受利益集團的影響,或將公益訴訟狹義化理解,是公益訴訟勝訴率不高的一個原因。
「2004年12月,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對我狀告北京地鐵運營公司收費廁所不開發票案進行了宣判,我勝訴,地鐵公司最終向我出具兩張5角共1元發票。但是,此後我提起幾乎是同樣的訴訟,即因乘坐T109次列車用餐後沒有得到發票起訴北京鐵路局,北京鐵路運輸法院卻判我敗訴。」郝勁松舉例說。
此外,地鐵公司雖然向郝勁松開具了發票,但是其他人來上廁所,地鐵公司照樣可以不開發票。也就是說,公益訴訟失去了其可復制性—一個人勝訴,這個判決對其他所有人都具有約束力。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我國沒有判例制度。」黃金榮認為,法院的判決僅對本案中的當事人有效,法官完全可以對相似的案件作出完全相反的裁定,讓公益訴訟的處境十分尷尬。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青少年權益委員會主任佟麗華則認為,目前中國的社會觀念不利於公益訴訟的發展。許多法院面對原告人數眾多的公益訴訟或原告簡單的公益訴訟,出於對被告權勢、聲譽等因素的考慮,往往消極對待。
立案更難
與郝勁松一樣在公益訴訟中「屢敗屢戰」的還有很多人,其中包括被媒體稱為「中國公益訴訟第一人」的福建省龍岩市法律工作者丘建東。
自1996年狀告龍岩市郵電局不按夜間長途電話減半收費規定而全價收費以來,丘建東10年中提起了22起公益訴訟,其中勝訴或促使壟斷企業改正不合理制度的有4件。
「這些勝訴案件都是因為相關企業明顯違反國務院或部委的明文規定。」丘建東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更多的案件要麼以原告與案件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為由不予立案或駁回起訴,要麼以壟斷企業的收費有行政部門出台的文件、政策作依據,屬於抽象行政行為不可訴為由駁回起訴。」。
立案難,正是目前公益訴訟面臨的最大障礙。大部分消費者權利保護方面的公益訴訟及環境保護方面的公益訴訟,難以進入訴訟程序。

比如2003年8月,浙江省浦江縣杭坪鎮程家村農民陳法慶,發現浙江省政府劃定的一級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遭遇污染,向有關部門反映未果後,於同年12月將浙江省政府和省環保局告上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但法院沒有受理他的訴訟;之後,陳法慶上訴至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依然被法院駁回。
雖敗猶榮
「輸是輸了,但我不郁悶。」郝勁松說,「我覺得打這些官司本身,就已經達到了我的目的。比如我告鐵路的案子出來之後,雖然在鐵路運輸法院敗訴了,但是政法大學的一個老師發表文章要求撤銷鐵路運輸法院。通過一個敗訴的案件,能提到法院的改制上,這是我當時沒有預計到的。」
中消協法律顧問邱寶昌律師也認為,盡管公益訴訟屢遭敗訴,但雖敗猶榮。「敗訴的案件也能對我國法制的健全和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因為這恰恰反映出某些法律法規的滯後與不合理。」
比如2001年4月,律師喬占祥以鐵道部關於春運漲價的《通知》未經國務院批准、未組織聽證,侵害了其合法權益為由向北京一中院提起行政訴訟,將鐵道部告上法庭,並將北京鐵路局、上海鐵路局、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列為第三人。該案一審、二審均敗訴。但是2002年以後,鐵路價格變動都進行了聽證。
「公益訴訟的效果要從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社會影響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評價。」黃金榮研究員認為。
對公益訴訟充滿信心的學者還有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公益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公益法中心研究員徐卉,「公益訴訟是一種弱勢群體對強勢群體的博弈,敗訴是意料之中的。但公益訴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代表弱勢群體發出聲音,引起社會強勢群體重視,然後促使制度將社會資源更多地向這些弱勢群體傾斜。因此公益訴訟是一個很長的動員和教育過程,不能指望打一場官司就能改變。」
幸運的是,郝勁松、丘建東們都對公益訴訟「痴心依舊」。
「打了10年官司,有兩件事讓我覺得進步十分巨大。第一,上杭縣人民政府因我在公益訴訟方面的工作,獎勵了我800元人民幣,這標志著政府對公益訴訟的態度正在轉變;第二,公益訴訟制度已寫入正在修改中的《民事訴訟法》,這使將來公益訴訟有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持。」丘建東滿懷希望地說。
名詞解釋
公益訴訟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和相關的社會團體、組織、公民個人,根據法律,對違反法律,侵犯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法院提起訴訟,尋求司法救濟。公益訴訟的目的未必是出於原告自身的利益,而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判決的效力也不僅局限於訴訟當事人,對案外所有具有原告資格的人都有約束力。

三、郝勁松訴北京地鐵公司如廁收費案
因北京市地鐵復八線車站設置收費廁所收費一事提起公益訴訟案,經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日前終審判決,駁回上訴人、原告郝勁松要求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退還五角錢如廁費等訴訟請求。
據介紹,郝勁松2004年12月在地鐵天安門東站使用廁所時,支付了如廁費五角錢。後郝勁松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對地鐵復八線天安門東站未設固定免費廁所而使其不得不上收費廁所作出書面解釋,判令地鐵公司退還如廁費五角錢。西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於2005年12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郝勁松的訴訟請求。
郝勁松對一審判決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郝勁松上訴認為,地鐵公司在五方面違背了《民法通則》的公平原則:一是復八線設計存在缺陷,未設固定免費廁所;二是為彌補設計缺陷,配置了移動廁所卻要收費;三是「同樣是3元車票,環線乘客免費使用廁所,而復八線乘客卻要另付五毛錢,這違背了民法中的公平原則」;四是復八線為地鐵職工設置了固定廁所,卻不許乘客使用;五是地鐵公司拿納稅人的錢出資興建廁所再向納稅人收取如廁費,違背了公平原則。
另外,郝勁松強調,地鐵顯然屬於原國家計委(2001)398號文件規定的公共客運場所,公共廁所理應免費開放。
地鐵公司表示,由於復八線9座車站均沒有建設公共衛生間,為解決車站乘客如廁難的實際問題,公司在車站非付費區域設置了9套18座移動式免沖衛生間,費用屬於企業投資自建。考慮到購置成本及使用期間的維修、材料等項費用,公司規定收取如廁費五角錢。
二審法院北京市一中院認為,地鐵復八線在設計施工時未設置固定公共衛生間,地鐵公司在接管運營後,為方便乘客,自籌資金在各運營站台設置免沖環保投幣式移動衛生間,並根據消耗成本確定收費數額並取得收費許可,地鐵運營公司的行為未違背法律規定。原國家計委發布的計辦價格(2001)398號文件的適用范圍不涵蓋地鐵運營,地鐵衛生間的設置也不屬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京政管字(2002)32號文件所指的政府出資所建公共廁所。
法院認為,郝勁松主張地鐵公司違背公平原則,此主張是針對地鐵復八線公共服務設施設計上存在的缺陷,而公共場所的服務設施是否存在缺陷的問題,涉及設施設計的合理性、可行性等多種因素的問題,不應也不可能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予以調整和解決。
法院還認為,郝勁松表示自己以納稅人的身份對稅款使用不當的問題進行監督,這不屬於民事訴訟調整的范圍。郝勁松要求地鐵公司對復八線不設置固定衛生間進行書面解釋,這要求不屬於法律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郝勁松律師說:「我喜歡敗訴。我相信只有悲劇才能憾動人心,才能長縈世間。在當前進行的公益訴訟,只有敗訴了,人民百姓才會真正地認清各色人等的真面目,才會用心去思考他們所處的真正環境,才不會受人欺騙而生活在幻想之中,才會自覺地站起來,如此,有利於推動社會改革,促進社會進步----我呼籲,我尊敬而勇敢的法官,來吧,將所有的公益訴訟都判它敗訴吧!我曾對一些記者講過,在一塊腐敗的司法土壤里,種上了不誠信的市場種子,我怎敢期望它能生長出公平正義的植物,所以,在當前,公益訴訟的敗訴是理所當然的,勝訴倒是例外。」
四、李方平等訴北京地鐵無障礙設施案
李方平等律師曾告地鐵公司無障礙設施,去年要求地鐵鋪設無障礙設施。判的結果一方面北京市殘聯的副主席去了,全程支持他們這起訴訟。結果雖然判他們是敗訴,可是發了四個信函給市政府和地鐵公司,要他們做更多的投入改善北京地鐵的無障礙設施,也算是雖敗尤榮。這一起2007年殘聯還把它作為一個非常大的事件,因為也是中國第一起無障礙訴訟。
李方平律師認為:「公益訴訟會給這些侵權的單位造成法律和道義上的壓力,他們一方面會修正自己的行為。再一方面最大的作用是會警示其它的單位,覺得這樣做會有這么大的負面報道,那麼我做的時候要慎重地評估,甚至盡可能地避免。當然再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升到立法的層面,比如全國人大、政協甚至勞動部、教育部等相關的一些部門,對這些歧視也逐漸地高度重視,一些部門規章、國務院的條例甚至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當中,我們都看到整個法律是在逐漸地改善過程中。」

『捌』 《青年一代》侵犯了陳娟紅的什麼權

《青年一代》侵犯了陳娟紅的名譽權、肖像權。

陳娟紅:1969年2月6日出生於浙江嘉興桐鄉市,中國從T型台上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因為個高,而且性格堅韌不拔,這位出生在浙江桐鄉的江南美女曾經進入到了籃球隊。雖然籃球的職業生涯未能給她披金戴銀,但是籃球隊員的這段生活經歷鍛煉了這位皮膚白皙的女人,在退出籃球隊後,陳娟紅在紡織廠做工人,隨後就開始了模特的生涯,並在1990年到1992年間短短的三年中,聲名鵲起。

曾獲獎項:
1991年92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中國選拔賽暨第二屆中國模特表演藝術大賽冠軍
1992年赴美國參92世界超級模特大賽獲得」世界超級模特」稱號.
1997年在中國國際服裝博覽會上被評為」中國最佳模特」.
2001年被媒體評為2000年」最具市場價值模特」稱號
2001年被廣州模特協會聘為廣州模特協會名譽主席
2004年貴陽市名譽旅遊形象大使
2006年被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聘為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副會長
2006年在「第三屆財富女性魅力風尚評選」中獲得「魅力風尚獎」
1991年 獲第二屆中國超級模特大賽冠軍,「最佳現場印象獎」,「最上鏡獎」
1992年7月 獲第十二屆世界模特大賽前八強「世界超模」稱號

陳娟紅告贏《青年一代》始末
雜志出版單位要賠7萬元
名模陳娟紅訴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人民出版社名譽權、肖像權糾紛一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於2003年12月22日一審判決:被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人民出版社賠償陳娟紅精神損害、經濟損失7萬元等。
此前,陳娟紅曾向朝陽區法院狀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人民出版社下設的《青年一代》編輯部,結果由於《青年一代》不具備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資格,法院駁回陳娟紅的起訴。之後,陳娟紅不服,以《青年一代》編輯部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當事人的資格為由上訴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結果二中院認為陳娟紅起訴對象不合格,終審裁定:駁回其對《青年一代》編輯部的起訴。
此次,陳娟紅起訴的對象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人民出版社,陳娟紅訴稱:2002年4月號《青年一代》雜志上刊登了一篇題為《都是漂亮惹的禍》的文章,文中描寫「有著魔鬼身材和出眾容貌的陳娟虹」拋棄前男友與某大酒店副總結婚後又離異,此文在未經陳娟紅許可的情況下配發陳娟紅兩幅照片。這一文章的文字描述及配發照片,足以誤導讀者認為文中的主人公是作為國際名模的原告陳娟紅。
陳娟紅說:「我至今未婚,根本不存在該文所描述的情況。我認為《青年一代》上發表的這篇文章及配圖,嚴重侵害了我的名譽權、肖像權,故我起訴《青年一代》的出版單位即本案被告。」陳娟紅要求被告停止侵犯其名譽權、肖像權的行為,賠償陳娟紅經濟損失、精神損失共計130萬元。朝陽區法院認為,《青年一代》雜志上刊發《都是漂亮惹的禍》一文,文中使用的文字及配圖,足以誤導讀者認為此文所述「以美貌換婚姻」的「陳娟虹」即本案原告「陳娟紅」,已造成原告社會評價降低的後果,被告行為構成對原告名譽侵權,應承擔相應法律後果。

閱讀全文

與民法案例陳娟紅告青年一代侵權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