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判斷電商平台接到的投訴是否屬於「惡意投訴」
現有的法律框來架下,對於「惡意源投訴」是否有懲治方式或解決渠道?對於電商平台上的商戶們而言,並不能僅因對方的身份、或競爭關系而認為其屬於惡意投訴。在遇到專利投訴時,應積極應對,判斷對方主張權利的證明的真實性,分析其投訴理由的合理性,並積極准備、保存己方受到損害的相關證據,在發現對方主張權利的過程中存在惡意偽造、編造或拖延等惡意行為時,即可以惡意投訴為由在平台申訴,或者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在法院提起訴訟予以反擊。
㈡ 如何解決網站惡意舉報
如果是被人惡意舉報,不用擔心,向QQ提交相關申述,然後盡量別去那些人員太雜的QQ群發網站,去一些相關性比較強的,不會有排斥感!如果已經舉報,請耐心等待,如果三個工作日內沒有解決,就直接和官方QQ交談,查看具體情況!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㈢ 網站被惡意投訴了怎麼辦
直接打客服電話,有處理這方面的專線
㈣ 電商平台如何防止惡意投訴的現象
據報道,近日參與電子商務法立法的專家表示,一個月前,有經營者向我咨詢,有知識產權權利人向平台投訴,說該經營者的產品存在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平台在收到投訴後就讓該經營者下架了產品。盡管該經營者提供了沒有侵權的證明,但平台仍然拖著不給上架。
此外電子商務法還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修改平台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應當在其主頁顯著位置公開徵求意見,採取合理措施確保有關各方能夠及時充分表達意見,而且修改內容應當至少在實施前七日予以公示。
知識產權需要有關各方都參與其中,平台在制定規則的時候,要聽取各方的意見,只有這樣才形成一個比較平和的狀態,商家不會因此被頻繁地移除商品而遭受損失,知識產權權利人也能很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㈤ 微信商戶支付平台被惡意投訴後被封,怎麼辦
一、解決方法如下:
1、通過騰訊廣播請求解封
當你的微信被舉報,並封了後,你可以用QQ的微博廣播的方式來找回。具體的作法是登陸你的騰訊微博,然後在微博里輸入#意見反饋#再加你想要解決的問題。例如:#意見反饋#我的微信被他人惡意舉報了,請幫我解封,謝謝。這樣,兩至三天,就可以解封了。
2、通過騰訊客服請求解封
如果你想快速解決的話,你也可以通過微信的客服來解決。你可以到地址KF.QQ點COM那裡,然後點擊QQ在線客服,在線與對方進行交流,講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對方就會在查了後,幫你解封的。
3、撥打騰訊微信客服電話
如果你不想通過打字的方式與對方交流的話,也可以通過電話能聽到聲音的方式來進行解決問題。那就是撥打騰訊微信的客服電話。在網路里輸入,騰訊微信客服電話,第一個出來的就是。
4、與微信微博交流解封
這種方式就是你必須有騰訊的微博,然後在微博上,@一下qqweibo,也叫微博QQ客戶端,在線與之進行交流,或者是也可以私信給他,或者是去他那裡評論等方式都可以達到解封的目的。
5、漫長的等待解封
你對解封這件事不是太關注的話,而且微信也沒有那麼上癮的話,那不必麻煩了。你可以耐心地等幾天,這樣,微信就會自動解封了。當然,如果還是沒有解封的話,最好還是按以上的幾種方法進行解封的好。
二、舉報現象:
1、一種是你真的發布了違背法律法規、暴力色情、欺詐類的消息;
2、還有一種就是被惡意舉報。
關於第一種,個人微信帳號的漂流瓶、搖一搖、搜索附近的人三個功能被禁止。一般情況這些功能被限制一般是2-5人舉報了你,相關的功能無法使用。
而第二種,微信公眾帳號發布的相關內容被舉報,有可能是廣告、有可能是欺騙性的東西,被舉報多了。
三、解決方法:
1、如果是第一種,請先不要緊張,可以嘗試申訴目前可以打客服電話,聯系客服QQ,發郵件給微信客服,在線申訴客服系統。一一嘗試,如果你是被冤枉了,或者情節不嚴重,都是有機會的。
2、如果是第二種,那麼通過查詢查證,如果真的被惡意舉報,建議直接打客服電話,效率比較高,建議下午撥打。
㈥ 惡意投訴,系統封號,是什麼意思、
就是玩cf時候誰看你不順眼,串通多個人投訴你。說你卡bug,開G什麼的。就這樣有很多人投訴你t x就以為你真的開G或者卡bug把號給你封了。。。
㈦ 碰到惡意投訴怎麼辦 如何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
對上述「惡意投訴」行為手段類型化的分析,可得出主要從《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刑法》兩個方面對該行為進行規制。
下文將詳細敘述對電子商務領域「惡意投訴」行為的法律規制途徑,並分析電子商務第三方平台在投訴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及義務。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惡意投訴」行為的規制
對於「惡意投訴」背後所使用的手段,如惡意搶注他人商標的行為,可直接通過商標法進行規制,正如《商標法》第三十二條所規定的:「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而就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商標法》並未作相關規定,因此「惡意投訴」行為本身無法受《商標法》規制。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的關系,不是等同關系,不能相互替代,而是相互配合、補充地發揮法律功能。
因而,《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對知識產權法的補充,可對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進行規制。
1.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可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在具體案件中,對那些雖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所列舉,但確屬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而具有不正當性的競爭行為,法院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予以調整,以保障市場公平競爭。
我國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其他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因此在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時,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不正當競爭的主體是否為市場競爭者;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否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不正當競爭者在主觀上是否具有過錯;不正當競爭是否損害誠實競爭者的利益。當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符合這四個構成要件時,即構成不正當競爭,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二、《刑法》對「惡意投訴」行為的規制
1.以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規制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若行為人通過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進行惡意投訴,其目的是為了損害其他商家的商譽,且給被投訴的商家造成重大損失的,如致使被投訴的商家無法開展正常的商業活動,則該惡意投訴行為可定性為商業詆毀行為,受《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的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規制。
2.以敲詐勒索罪規制
當惡意投訴者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迫使其他商家交付財物,達到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時,其行為構成敲詐勒索,受《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制。[13]因此,惡意投訴行為需要滿足最低數額[14]或最低次數的要求才能構成敲詐勒索罪。
投訴者藉助投訴使得其他商家的商品鏈接被刪除,妨礙他人的正常經營活動,並要挾其他商家,迫使其繳納所謂的「授權費」後才同意撤回投訴,以此獲取不法利益。
作為敲詐勒索罪手段的要挾是以惡害告知對方,即對方如果不滿足自己索取財物的要求,將採取對其不利的措施;而惡害是指即將要發生的某種不利後果,但不限於使合法權益遭受損害。
因此,當惡意投訴者的投訴對象並未實施侵權行為時,該投訴行為自然使得他人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符合敲詐勒索罪的定義;而當投訴對象的確實施了侵權行為時,惡意投訴者損害的雖是他人不合法權益,但該投訴行為仍然構成敲詐勒索罪。
(7)平台惡意投訴擴展閱讀
1、惡意投訴者屬於市場競爭者
電子商務領域惡意投訴者主要包含兩類:一類是本身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行為人,如違反審慎注意義務進行投訴的經營者;另一類是本身並不從事經營交易活動的行為人,如僅惡意搶注商標進行投訴而本身並非經營者的行為人。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因此,第一類惡意投訴者自然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經營者」的定義,屬於市場競爭者,而投訴者與被投訴者是否存在競爭關系還須根據個案認定。
而第二類惡意投訴者大部分並不進行實際經營,只是藉助惡意搶注的商標或域名、注冊的空殼公司或者偽造的證件來獲取外在的權利人地位,這類惡意投訴者很難定義為狹義不正當競爭中的「經營者」,因此無法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2、惡意投訴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
反不正當競爭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作為電子商務領域的經營者之一,投訴者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公認的商業道德。
惡意投訴者明知自身權利狀態、權利歸屬不確定或商家的行為並未侵權仍進行投訴,導致其他商家的商品鏈接被第三方平台刪除,妨礙其他商家的正常經營活動,或者以該不正當手段謀取不合法的利益,顯然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