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火災案件合同和第三人侵權競合

火災案件合同和第三人侵權競合

發布時間:2022-01-11 03:47:13

『壹』 工傷事故與第三人侵權競合賠償問題的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後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內保險補償問題的容答復》(2006年12月28日 [2006]行他字第12號)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八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從第三人處獲得民事賠償後,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
所以,侵權與工傷可以同時適用。
順祝好運!

『貳』 侵權責任法第十條能否適用火災事故案件有沒有相關案例

我去的法官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還不敢肯定你可以找律師咨詢下

『叄』 甲違約致使合同相對方乙受傷(由第三人丙侵權造成)。此處是否屬於「侵權」與「違約」的競合

不是競合。乙只能向丙追究侵權責任,向甲追究違約責任。

『肆』 如何處置工傷事故與第三人侵權競合事宜

一、審視法律屬性 據悉,目前學術界對工傷事故的屬性有三種觀點:一種觀點採用工傷保險說,認為工傷事故是一種勞動保險關系,我國《勞動法》和《工傷保險條例》均明確作了規定;另一種觀點採用侵權行為關系說;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工傷事故具有工傷保險和侵權行為的雙重性質。但,現實生活中的工傷事故的產生原因有的是侵權行為,有的則不是侵權行為,如職工在工作中因自己操作不慎造成的傷害,則不屬於侵權行為,不能基於侵權來要求用人單位賠償。因此,工傷事故不同於侵權,在上述情況下應認定工傷事故為工傷保險。筆者認為,對第三人侵權引起的工傷事故,認定為屬於工傷保險和侵權行為的雙重性質,對保護受害職工的合法權益有重大意義。 首先,工傷保險是一種社會保障責任,目的在於補償受害人的損失,而侵權行為責任是一種個人責任,目的在於賠償受害人的損失,目前,我國的工傷保險待遇的標准不是很高,而且各地區差距很大,工傷保險責任未必能完全填補受害人的損失。 其次,工傷保險一般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而侵權行為責任在符合法定條件時受害人可以向侵權人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自己的經濟損失。 再次,工傷保險責任是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在認定工傷後,對受害職工所負的提供工傷保險待遇的責任,由於是專業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承擔,其快捷迅速、程序簡單、成本低廉有利於受害人及時獲取補償。而侵權行為責任,雖然賠償范圍更廣泛一些,但其程序復雜,成本比工傷保險責任高得多,風險也相對比較大。 總之,在工傷事故與第三人侵權發生競合時,工傷保險與侵權行為責任各有利弊,無法互相取代,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最佳地維護受害職工的合法權益。因此,應當將工傷事故認定為具有工傷保險與侵權行為雙重性質。 二、國外通常做法 1、選擇模式 指受害職工在工傷事故發生後,只能在侵權行為責任與工傷保險責任之間選擇 其一,一旦選擇其中一種責任,就排除另外一種責任的適用。這種模式從表面上看對受害職工十分有利,賦予了雇員充分選擇自由,但從實施結果上看,該模式實質上限制了受害職工選擇自由,由於侵權法上的救濟通常是不確定的,且是遙遙無期的,相比之下,工傷保險給付卻是穩固和直接、快捷的,因此受害雇員往往選擇後者。因此,這種模式「 實際上剝奪了事故受害人在侵權行為法上的救濟權……除非它是處在特定的情景下,從根本上廢除侵權行為責任,否則,在此種選擇狀態下,不存在任何合理的社會正義」。英國曾一度採用該模式,但後來已廢止。 2、雙重救濟模式 指允許工傷事故受害職工接受侵權行為法上的賠償救濟,同時接受工傷保險待遇給付,即獲得「雙重利益」。採用此種模式的國家主要有英國。這種模式的最大的優點在於充分體現了對受害職工的保護,特別是在工傷保險待遇和民事賠償標准均偏低的情況下,對受害職工權益的保障極為有利。 3、取代救濟模式 是指工傷事故受害職工只能請求工傷保險待遇給付,而不能依侵權行為法的規定請求加害人賠償,即以工傷社會保險取代民事侵權賠償。但是,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排除並非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僅適用於特定人(僱主或受雇於同一僱主之人)、特定事故(意外事故、職業病或上下班交通事故)、特定損害(通常限於人身損害)及特定意外事故發生原因(通常限於過失)。採用這一模式的國家主要有德國、法國等國。 4、補充模式 指發生工傷事故後,受害雇員可同時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和工傷保險給付,但其最終獲得賠償或者補償,不得超過其實際遭受之損害。一般而言,接受賠償可按下列程序進行:工傷事故發生後,受害雇員首先受領工傷保險給付,然後依侵權行為法規定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但應當扣除其已領得有工傷保險補償。目前採用這一模式的國家有日本、智利等國。 三、我國目前的處理方式 在2004年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了勞動者的工傷是由於第三人侵權造成的,勞動者既可以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又可以同時向侵權人要求民事損害賠償。2006年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6條進一步明確,勞動者因為工傷、職業病,請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給予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後,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也就是說,不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工傷,勞動者(包括死亡職工的近親屬)都可以依法享受工傷待遇。最高院作出這樣的規定,實際是採取了兼得模式,即勞動者因工傷事故可以同時獲得工傷保險給付和第三人侵權賠償的雙重救濟。有觀點認為,這種模式違背了「受害人不應因遭受侵害獲得意外收益」這一公認的基本准則。筆者認為,根據我國目前有效的法律法規來,工傷與第三人侵權競合的情況下,工傷職工可以分別依照《工傷條例》和《民法通則》等相關法律的規定,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和侵害人的民事賠償,即可以得到雙重賠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第一、我國法律承認第三人侵權與工傷事故能夠競合,但並沒規定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救濟方式。根據《工傷條例》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或者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或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都應當認定為工傷。在這幾種情形下發生的工傷,大多數是由第三人侵權引起的。但《工傷條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規並沒有規定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救濟方式。 第二、第三人侵權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是侵害人的民事責任,同時也是受害人的民事權利,侵害人與被害人之間形成的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我國《民法通則》第98條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第109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因此,第三人侵害他人身體造成傷害的,被侵害人依法享有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三、職工發生工傷後享有工傷待遇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也是保險機構和用人單位法定的義務,扣減工傷保險待遇的做法是無法律依據。我國的《勞動法》第73條規定,「勞動者在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的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工傷條例》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繳納 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另外,《工傷條例》第五章專門對工傷保險待遇的具體內容作了明確的規定。如果職工發生工傷事故並依法認定為工傷的,那麼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和用人單位就應當按照《工傷條例》第五章的規定給付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工傷職工與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之間就工傷保險待遇問題形成的是一種行政法律關系。這與工傷職工與侵害人之間形成的民事法律關系是完全不同的。作為給付工傷保險待遇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支付保險待遇,在沒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是不能減少工傷保險待遇,否則就是不合法。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發生工傷,按照《工傷條例》第60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承擔《保險條例》規定的全部工傷保險待遇(包括本應由工傷保險基金負擔的部分)。這是以行政法規的形式,確立了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時對工傷職工應承擔工傷保險待遇的義務。用人單位也不得以侵權第三人賠償了相關費用而拒絕支付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第四、法律並沒有賦予工傷保險機構和用人單位對侵害人享有代位求償權,因此不得要求勞動者先向侵害人索賠後才能申請保險待遇。《工傷條例》及其他法律並沒有賦予保險機構和用人單位 對因侵權引起工傷的侵害人享有代位求償權,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要求工傷職工必須先向侵害人索賠後才能申請工傷保險待遇,也不能從工傷職工應享有的保險待遇中扣減其從侵害人處獲得賠償款項。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貫徹《工傷條例》的實施意見中,規定如有第三方責任賠償的部分,用人單位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再支付相關待遇,這樣的規定同樣沒有法律依據。

『伍』 合同關系和侵權關系競合的時候,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原告來選擇。這是選擇之訴。選擇了什麼案由,就如何確定管轄法院。選擇侵權,則是侵權行為發生地、被告所在地;選擇合同,則是合同簽訂地、履行地,被告所在地等,還要看合同上有無約定。

『陸』 工傷事故與第三人侵權競合全國各地如何賠償

因為第三人侵權認定為工傷的可以雙賠。

勞動者因為第三人侵權受到傷害,認定為工傷的,應當向第三方主張人身損害賠償,在獲得肇事方人身損害賠償之後,可以享有工傷醫療之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二條由於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2014〕9號
第八條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已經作出工傷認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未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尚未獲得民事賠償,起訴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工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支付的醫療費用除外。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糾紛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解答(2012.12)》
十五、因第三人侵權導致工傷的,採用何種賠償模式?

《社會保險法》實施後,因第三人侵權導致工傷的,仍繼續適用浙政發(2009)50號通知的規定。職工因勞動關系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人身損害,同時構成工傷的,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職工獲得侵權賠償,用人單位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相對應項目中應扣除第三人支付的下列五項費用:醫療費,殘疾輔助器具費,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發生的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

『柒』 同一個違反義務,一個當事人違約,第三人侵權,這個需要競合嗎

沒有辦法,去上班,高速,封了

閱讀全文

與火災案件合同和第三人侵權競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