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行政糾紛是什麼意思

行政糾紛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1-11 01:24:59

❶ 什麼是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請求司法保護,人民法院通過對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從而解決特定范圍內行政爭議的活動。在我國,行政訴訟與刑事訴訟、民事訴訟並稱為三大訴訟,是國家訴訟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章的相關規定,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使國家行政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做出裁判,從而解決行政爭議的制度。

(1)行政糾紛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特徵:

(1)行政訴訟所要審理的是行政案件。

這是行政訴訟在受理、裁判的案件上與其他訴訟的區別。刑事訴訟解決的是被追訴者刑事責任的問題;民事訴訟解決的是民商事權益糾紛的問題,而行政訴訟解決是行政爭議,即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爭議。

(2)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方式進行的一種司法活動。

這是行政訴訟與其他解決行政爭議的方式和途徑的區別。在中國,行政爭議的解決途徑不止行政訴訟一種,還有行政復議機關的行政復議等等。而行政訴訟是由人民法院運用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3)行政訴訟是通過對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以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其中進行審查的行政行為為具體行政行為,審查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違法行政行為的侵害。這就決定了行政訴訟與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在審理形式和裁判形式上有所不同。如行政訴訟案件不得以調解方式結案;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由被告承擔;行政訴訟的裁判以撤銷、維持判決為主要形式等。

❷ 「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分別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呢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並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

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的區別:
1、二者受理的機關不同。行政訴訟由法院受理;行政復議由行政機關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機關的上級機關受理,特殊情況下,由本級行政機關受理。
2、二者解決爭議的性質不同。人民法院處理行政訴訟案件屬於司法行為,適用行政訴訟法;行政機關處理行政爭議屬於行政行為的范圍,應當適用行政復議法。
3、二者適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復議適用行政復議程序,而行政訴訟適用行政訴訟程序。行政復議程序簡便、迅速、廉價,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訴訟程序復雜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行政復議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而行政訴訟實行二審終審制度等。
4、二者的審查強度不同。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原則上法院只能對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而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機關可以對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
5、二者的受理和審查范圍不同。《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對於受理范圍均做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從列舉事項來看,《行政復議法》的受案范圍要廣於《行政訴訟法》。此外,《行政復議法》還規定對國務院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等規范性文件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審查申請。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監督,且各有所長,不能互相取代。因此,現代國家一般都同時創設這兩種制度。在具體的制度設計上,或將行政復議作為行政訴訟的前置階段;或由當事人選擇救濟途徑,或在當事人選擇復議救濟途徑之後,仍允許其提起行政訴訟。

❸ 行政爭議和民事爭議有什麼區別

(一)主體因素
主體因素是判斷某一爭議是否為行政爭議時首先要考慮的因素。行政爭議雙方當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另一方則是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我國現有的行政主體理論認為行政主體主要有兩類:具有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但這一理論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司法實踐中均已暴露出其缺陷。一方面,已有學者認識到中國行政主體的概念只是舶來品,並無深厚的理論基礎,因此顯得「根底淺薄」;另一方面,當初提出行政主體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行政訴訟被告這一問題,但諸多的案例已經告訴我們當法律規定不明確時,行政訴訟被告仍然無法確定。其中問題最多的地方即是所謂的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訴訟實踐中的「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這一概念實際上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因此,我們認為確有必要改造現有的行政主體概念,在吸納大陸法系國家行政主體理論基礎之上,結合中國實際,賦予行政主體新的內容。首先,行政主體「是指行政法上享有權利、負擔義務,具有一定職權且得設置機關以便行使,並藉以實現其行政上任務之組織體。」行政主體應當包括三大類:第一類是國家與地方的行政機關;第二類是公務法人,包括公共機構和公法社團兩種主體。在公私法二元分立的國家裡將法人分為公法人和私法人,中國沒有這種劃分。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人可分為企業法人、機關、事業單位法人和社團法人。「在各種法人中除公司、企業等依民法設立的民事主體即行政機關已經有了確定的法律地位和救濟途徑外,事業單位法人及社團法人的法律地位及性質並不明確,對其成員之間的關系屬性也缺乏定性,自然對它們之間的爭議也缺乏明確的救濟途徑。」因此有學者主張應當將事業法人及社會公共團體歸類為公法人,將諸如學校、圖書館、科研機構、文化團體界定為公務法人。這種公務法人不是單一的民事主體,它包括負擔特定目的、提供專門服務的行政機構(公共機構),還包括某些以社員為基礎而組成的公法組織(如行業協會之類的公法社團)。第三類行政主體是被授權的組織或個人,這與原有的「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概念不同,它是指執行特定行政任務的私法主體。在一定條件下,國家可以放棄自行執行行政任務或者由行政機關、公務法人執行行政任務,而授權私人在相應范圍內執行行政任務,這是行政多元化的一種體現。
如果行政主體在所進行的活動中並沒有運用公權力,而是處於與相對人平等的地位,這種情況下所產生的爭議即為民事爭議,如行政主體在購買辦公用品的過程中與相對人所產生的爭議屬於民事爭議,應當通過民事訴訟途徑來解決。

(二)公權力因素
根據所適用法律的性質,行政可以分為公權力行政和私經濟行政。私經濟行政是指「國家並非居於公權力主體地位行使其統治權,而是出於與私人相當之法律地位,並在私法支配下所為之各種行為。」私經濟行政可大別為四類:為達成行政上任務所採取之私法形態的行為;以私法組織形態所從事之營利行為;私法形態之輔助行為;參與純粹之交易行為。行政主體的私經濟行為若與相對人發生爭議是通過民事訴訟途徑來解決的。
關於公權力行政的范圍,有三種對立的觀點:其一為狹義說,認為公權力應限定於國家基於統治權的優越地位所發動的作用;其二為廣義說,凡國家或公共團體中除去私經濟作用之外的一切作用均為公權力行為,因此公權力行為包括非權力作用(例如公法契約、行政指導等);其三為最廣義說,即公權力范圍甚至包括私經濟作用在內。我們采廣義說,並且將公權力行政與公共行政通用。公共行政可以分為政府的公共行政和社會的公共行政,政府的公共行政是指由國家的代表――政府根據法律規定所實施的對社會事務的管理,這是一種典型的權力行政,行政主體處於優越於人民的地位;社會公共行政則是指社會公共組織對一定領域內的社會公共事務所進行的管理,在這一領域,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存在著與權力行政不同的法律關系,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服務提供關系。在德國,公共行政根據承擔者的性質分為直接的國家行政和間接的國家行政(社會公共行政)。在直接的國家行政中公權力色彩較強,而在社會公共行政中公權力色彩相對弱化,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已經幾乎看不到權力的痕跡。
對於公權力行政,我國傳統的觀念主要將視角局限於國家行政,即國家處於優越於人民的地位,享有對相對人單方面發布命令,採取強制措施的權力。隨著服務行政的興起,公共事務管理的社會化,行政已經不再局限於國家行政了,而是擴展至公共行政這一更為廣闊的領域。
我們認為,凡是行政主體運用公權力的行為而導致與相對人發生爭議,即應當屬於行政爭議。而行政主體出於與相對人平等的地位,基於意思自治而做出的行為所導致的爭議則屬於民事爭議。

(三)法律依據
如果爭議的發生原因是行政主體的公法適用行為則應當認定為行政爭議,如果是行政主體適用私法的行為則應當認定為民事爭議。在德國,學說判例認為「必須斟酌原告所提出之事實關系,是由哪些法規加以定性規律以及對於原告訴之聲明之判斷,哪些法規可被適用等因素」。「以私法為基礎的國家活動和公共機構活動所產生的法律爭議,不是具有公法性質的爭議。同樣,如果國家機構和其他公共機構與利用這些機構的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是以私法為基礎的,那麼也不存在任何公法性質的糾紛。」日本的田中二郎博士也認為:「行政事件是相對於民事事件的概念,本意為有關行政法規即公法法規之適用的訴訟事件,縱使是行政訴訟事件,但以關於私法法規只適用事件,則屬民事事件,而非行政事件。」因此,問題回到了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標准上。
關於二者的區分標准,學術界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個:其一為「利益說」,主張有關公共利益的法是公法,私法則是關系個人利益的法。其二為「從屬說」,即規范上下隸屬關系的法規為公法,規范平等關系的則是私法。其三為「新主體說」,公法是公權力主體或其機關所執行之職務法規,賦予權利或課予義務的對象僅限於行政主體或國家機關;而對任何人皆可適用,均發生權利義務之可能者為私法。我們贊同「新主體說」。值得注意的是,區分公法與私法的差異,實質上就是公法關系與私法關系這兩種法律關系的差異,它不是對不同法律部門的簡單區分。我們在考慮行政行為所適用的法律法規時,不能採用形式性的觀點,而應該對法律法規的實質內容加以分析與辨別。一部法律是由許多具有規范效力的法條組成的,這些法條的效力可以形成人民個別的權利義務,並結合而組成此法律。故應當個別地區分法條的性質,因此在一部法律內部可以同時包含具有公法性質及私法性質的條款。
還應當注意的是,行政主體是否應當適用公法須由解決爭議的主體作出客觀的判斷,在客觀上應當適用公法時,即使行政主體認為應當適用私法,行政主體的行為所引起的爭議也屬於行政爭議。現實生活中許多行業(如電信、郵電等行業)仍然存在「政企合一」的情況,這些行為主體(如郵電局、電信局)一方面是行政主體,一方面又是民事主體,不能籠統地將這些主體所從事的行為均認定為民事行為,尤其應當防止行為主體在職能重合的情況下,借民事行為之名行行政行為之實,利用行政權力追求一些與社會公共利益不符的目的,同時規避行政法律責任。因此,對於行政主體是否應當適用公法應當由糾紛解決主體作出客觀的判斷。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判斷行政主體是否運用公權力的法律依據應當包括法律與法規,並不包括規章以及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之所以持此觀點,是為了與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相一致。

(四)權利義務的特殊性
法律關系是兩個以上的法律主體就具體實踐,依法律規定所處理的法律上關系。行政法律關系即依行政法而成立的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一般而言主要存在於國家與人民之間。所謂「國家」是各種行政主體的總稱,行政主體除了行政機關之外,尚有大量公務法人以及依法律授權行使公權力的私人及法人。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各種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這種權利與義務同作為私法關系內容的私法權利義務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行政主體與人民在法律秩序中的不對等的地位。首先,在私法中,權利與義務是相對應的,義務人之義務即為權利人之權利,而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公行政的義務並不當然意味著人民的權利。人民的「公權系指人民基於法律行為或以保障某個人利益為目的而制定之強行性規范,得援引該法向國家為某種請求或為某種行為之法律上地位。」在享有公權利的同時,人民同時負有行政法上的義務,人民依行政法的規定,應當服從公權力,作出特定的作為、不作為或容忍。由於法律直接對公權力主體授予權力、公行政則據此對服從其公權力的人民將其抽象的義務具體化、現實化,從而實現公共利益、完成行政任務。其次,在私法法律關系中,基於私法自治原則,法律關系當事人對法律關系的內容有充分的形成、變更或撤銷的自由,而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基於依法行政原則的要求,無論行政主體或人民,法律關系的內容之形成自由皆遠不及私法法律關系中的當事人。在行政爭議中作為行政法律關系的公民一方與行政主體一方各自的權利義務相應地呈現出與民事爭議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不同的特殊性。
還有必要提及的是,一般行政關系只包含公民的一般權利義務,而特別權力關系則涉及到國家和公民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特別權力關系中當事人的關系極不平等,個體權利無法得到保障,行政機關、學校、監獄等不僅可以在無法律依據的前提下限制其屬員的基本人權,而且這些行為被認為純屬行政的范圍,從而排除了行政訴訟的適用。二戰之後,這種不符合法治要求的理論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在德國及我國台灣地區,行政判例的發展已經使特別權力關系的范圍逐漸縮小。在中國,有關學校與學生之間、監獄與服刑人員之間、行政機關與公務員之間的關系若發生爭議是通過內部途徑加以解決的,且長期以來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近兩年來幾起著名的學生訴學校的案件才使這一領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們認為,為了保證行政主體對其成員正常的管理秩序,不宜將行政主體與其成員之間的一切爭議均納入行政訴訟的軌道。但是,如果行政主體的行為如果涉及到其成員個人基本權利義務、改變其法律地位、對其有重大影響,則爭議就應當納入行政爭議的范圍,依循一定途徑加以解決。

(五)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行政的一個基本特徵,「公益向來為國家所積極追尋的目標之一,雖然自古至今國家之類型與職能多有嬗變,公益概念之內涵亦隨之時有變化,但是公益卻始終為國家社會所存在之目的。」「公益概念不論在何種類型的國家中,都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以依法行政為核心的現代法治國家裡,法律的制定、執行皆以公共利益的實現為終極目標。」關於何謂「公共」,主要有兩個判斷標准:其一為非隔離性,即為開放性,意思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可自由的進出某一團體,無須有特別條件的限制。這一團體既不封閉也不專為某個人所保留,該團體之多數人不具有排他性。據此,某一居住小區並不是一個閉鎖的圈子,具有非隔離性的特徵,該居住小區內的居民可以成為公益的主體。其二是數量上須達到一定的多數,這一標准比「非隔離性」更為重要。那麼何為「利益」?當任何人(評價主體)根據某一評價標准,對某客體為評估,就評估主體而言,該客體所獲得的特定價值即為利益。而公共利益是主觀上的利益還是客觀上的利益呢?我們認為,利益的形成即利益價值的認定,均是由當時的客觀事實來決定的,公益的內容自然是隨著發展的及動態的國家社會情形而不同。因此,「法律上所稱公益也者,並非抽象的屬於統治團體或其中某一群人之利益,更非執政者、立法者或官僚體系本身之利益,亦非政治社會中各個成員利益之總和,而系各個成員之事實上利益,經由復雜交互影響過程所形成理想整合之狀態。」一般而言,公益在現代國家,系以維持和平之社會秩序、保障個人之尊嚴、財產、自由及權利,提供文化發展的有利條件等為其內容。行政主體的行政活動須以公益為目的,若背離了公共利益而摻入一些不正當的考慮,則該主體的行政活動將喪失正當性。
公共利益常常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重要的著眼點。例如,在德國有這樣一個案例:處於困境的某銀行不服德意志銀行剛剛提高的貼現率而提起訴訟。在此案中如果將確定貼現率從公法角度觀察,就會因其無私法上的贏利、考慮貨幣的穩定與全社會的經濟市場的穩固利益相關,從而傾向於公法性質的定性。
綜上所述,在判斷某一爭議是否為行政爭議時須綜合考慮到主體因素、公權力因素、所適用的法律法規的實質規定以及公共利益等多重因素,而在這多種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實際上是行政主體的行為所依據的法律法規的內容,因為它在一般情況下會決定某一行為主體是否為行政主體,其所作出的行為是否為公權力的行使。因此,在判斷某一爭議的性質時應當首先考慮到相關法律法規的實質內容。

❹ 派出所告知我報的案件,已被受理為行政案件是什麼意思

公安的行政案件,是指公安機關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違法行為人決定行政處罰以及強制隔離戒毒、收容教育等處理措施的案件。有別於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主要區別在於:

1、刑事案件是指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受到了侵害,比如:強奸、搶劫、殺人、危害國家安全等等。

而行政案件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

2、刑事案件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進而立案偵查、審判,並給予罰金、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事處罰。

而行政案件則是依照《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起訴,由法院來立案處理行政上的爭議,確認、撤銷或變更行政行為。

3、刑事案件中,當事人是公訴機關或自訴人、被告人、被害人。

在行政案件中,原告是公民或組織,被告是行政機關。並且行政機關是不可以起訴公民或組織的。

(4)行政糾紛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行政處罰的適用

第一百三十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6個月內沒有被公安發現,其他違法行為在2年內沒有被公安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繼續或者持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被侵害人在違法行為追究時效內向公安控告,公安應當受理而不受理的,不受本條第一款追究時效的限制。

第一百三十一條

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違法行為人當場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

第一百三十二條

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一百三十三條

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並在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載明。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第一百三十四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並在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載明。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有違法行為的,應當予以行政處罰,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第一百三十五條

違法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行政處罰:

1、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並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

2、受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

3、有立功表現的;

4、主動投案,向公安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

5、其他依法應當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盲人或者又聾又啞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行政處罰;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第一百三十六條

違法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處罰:

1、有較嚴重後果的;

2、教唆、脅迫、誘騙他人實施違法行為的;

3、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證人等打擊報復的;

4、6個月內曾受過治安管理處罰或者1年內因同類違法行為受到兩次以上公安行政處罰的;

5、刑罰執行完畢3年內,或者在緩刑期間,違反治安管理的。[2]

第一百三十七條

人有兩種以上違法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可以製作1份決定書,分別寫明對每種違法行為的處理內容和合並執行的內容。

1個案件有多個違法行為人的,分別決定,可以製作一式多份決定書,寫明給予每個人的處理決定,分別送達每1個違法行為人。

第一百三十八條

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20日。

行政拘留處罰執行完畢前,發現違法行為人有其他違法行為,公安依法作出行政拘留決定的,不與正在執行的行政拘留合並執行。

第一百三十九條

對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人,在處罰前因同一行為已經被採取強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應當折抵。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執行行政拘留1日。詢問查證和繼續盤問時間不予折抵。

被採取強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超過決定的行政拘留期限的,行政拘留決定不再執行。

第一百四十條

違法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作出處罰決定,但不送拘留所執行: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

2、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的。但是,曾被收容教養、被行政拘留依法不執行行政拘留或者曾因實施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的行為被人民法院判決有罪的除外。

3、70周歲以上的。

4、孕婦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❺ 行政訴訟到底是什麼意思有具體的例子最好,謝謝

就是你對國家機關對你的處罰或者其他判決不服 告他們

❻ 什麼是行政案件

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侵犯其合法權益時,依照《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提出起訴,由人民法院立案處理的行政爭議案件。
行政案件具有行政爭議的全部屬性。與行政爭議相比,只是增加了一項程序,即由國家審判機關立案的程序。其具體表現為:當事人與國家行政機關產生行政爭議,向國家審判機關提出起訴,請示解決該項爭議,經國家審判機關依法審查,認為符合受案條件者,決定立案處理。故此,原行政爭議轉化為行政案件。行政案件可否構成,是行政訴訟法律制度的基礎問題,是行政訴訟程序的起端,它決定著行政管理相對人能否享有訴權,國家審判機關是否取得對某一特定案件的審判權。因此,正確認識行政案件的屬性,從而判定某一特定行政爭議能否立案處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法律問題。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行政訴訟必須具備四個基本條件:
(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4)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很顯然,這四個基本條件也是人民法院審查起訴和受理案件的基本依據。人民法院依此審查,對於符合條件的予以受理,對於不符合條件的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從而判定行政案件是否成立。

❼ 什麼是行政官司

行政官司又稱行政訴訟,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所作出的行政處罰或其他行政處理決定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行政糾紛的活動。

行政官司有下列主要特徵:

.被告只能是行政機關,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除此以外的任何組織或個人,如黨委、學校、醫院、婦聯、工會、共青團、居委會、村委會、行政機關的分支機構等,不能作為行政官司中的被告。

.原告只能是行政管理相對人,即認為其人身權、財產權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例如,治安行政案件中的被處罰人。

.被告行政機關負有證明具體行為具有合法性的舉證責任。如果被告不能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證據和法律依據,就要承擔敗訴的風險。

.在行政官司中,原則上不適用調解,不能以調解的方式審結案件。該原則的例外是,在行政賠償訴訟中可以就賠償糾紛進行調解。

.在行政官司中,被告行政機關沒有反訴權,不能對原告提起反訴。

行政官司基於行政爭議的產生而存在。行政爭議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因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或行政處理決定,與行政機關之間產生的矛盾。行政爭議產生的原因是行政機關作出了行政處罰或其他行政處理決定,爭議的焦點是該行政行為合法與否。因此,在行政官司中,雙方當事人所圍繞的核心問題也就是行政處罰或行政處理決定是否合法。人民法院主要也就是審查行政處罰或處理決定的合法性。

❽ 行政訴訟的具體含義是什麼什麼叫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是一種訴訟程序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並建立資產階級國家以後的產物。主要是確定訴訟參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關系的法律規范。 從學理上說,行政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上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訴訟法,特指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所制定的,通常被稱為「民告官」。中國的行政訴訟制度中國行政訴訟制度可追溯到1914年3月31日 中華民國政府公布的《平政院編制令》和 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訴訟錄例》。這些法令規定採取平行於普通法院的行政法院制。1932年11月17日公布的 《行政訴訟法》與《行政法院組織法》沒有改變此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廢除了上述法統。從1950年開始,有個別法律法規規定,發生行政爭議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沒有形成制度。1982年10月1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3條第2款規定: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適用本法規定。1987年1月1日起生效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治安行政案件可以向法院起訴。1989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並公布、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進一步使行政訴訟制度化。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行政行為的概念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所為的行為。
2.行政行為是行使行政職權,進行行政管理的行為。
3.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實施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行政行為的特徵是:
1.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從屬法律性,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或授權,行政主體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為。
2.行政行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這是由立法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廣泛性、變動性、應變性所決定的。
3.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具有單方意志性,不必與行政相對方協商或徵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為中,在行政合同的締結、變更、解除與履行等諸方面,行政主體均具有與民事合同不同的單方意志性。
4.行政行為是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帶有強制性,行政相對方必須服從並配合行政行為。否則,行政主體將予以制裁或強制執行。這種強制性與單方意志性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沒有行政行為的強制性,就無法實現行政行為的單方意志性。
5.行政行為以無償為原則,以有償為例外。行政主體所追求的是國際和社會公共利益,其對公共利益的集合、維護和分配,應當是無償的。當特定行政相對人承擔了特別公共負擔,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時,則應該有償的,這就是公平負擔和利益負擔的問題。
行政行為的內涵
行政行為包含了下列幾層含義: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所作出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的主體要素。
2.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的職權、職責要素。
3.行政行為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作為法律概念的法律要素。

閱讀全文

與行政糾紛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