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舉例侵權專利行為

舉例侵權專利行為

發布時間:2022-01-11 00:21:42

『壹』 有哪些行為屬於專利侵權行為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行為,即為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五條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貳』 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哪些

根據現行專利法,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一)未經許可實施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未經權利人許可和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包括以下3種具體形式: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他人發明專利產品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使用他人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照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製造、銷售或進口他人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二)假冒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是指侵害專利權人的標記權。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2001)第八十四條規定,包括以下4種具體形式:未經許可,在其製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三)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
根據專利法五十九條的規定,這類行為需要承擔一般的民事侵權責任,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正,可予以處罰。
(四)除法律明確規定之外,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還存在兩種侵權行為:過失假冒,即指行為人本意是冒充專利,隨意杜撰一個專利號,而碰巧與某人獲得的某項專利的專利號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該行為無假冒故意,但其行為結果仍然構成了假冒他人專利。

『叄』 專利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專利侵權行為進行判定的條件:
1、該發明創造已經被依法授予專利;
2、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侵權故意;
3、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其專利方法等行為;
4、該行為導致專利權人遭受實際損失;
5、其他條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肆』 哪些行為屬於專利侵權

直接侵權行為。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其專表現形式包括:製造發屬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並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間接侵權行為通常是為直接侵權行為製造條件,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行為人銷售專利產品的零部件、專門用於實施專利產品的模具或者用於實施專利方法的機械設備;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託,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等。
如果是侵權的他的專利技術的,根據專利侵權行為的種類,那就需要相應的負一定的法律責任,如停止侵權、賠償損失、賠償損失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至於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所以專利人切勿為了一時使用他人專利技術而誤入歧途,如果需要的專利技術的話還是要通過許可方式,經過專利人同意方可使用。

『伍』 專利侵權判定原則的案例討論

從對前面美國幾個典型的專利侵權判定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國適用等同原則經歷了一個由「整體等同」到「與權利要求中具體某項具體特徵的等同」的過程,而且至今適用等同原則的指導思想仍然沒有統一。公平原則是法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適用等同原則正是體現的公平原則,如果被告將專利權利要求中的特徵進行常規的改動就認定不侵權,這顯然對專利權人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適用等同原則任意改變專利保護范圍,那麼對社會公眾又是不公平的,如何適用等同原則實質上就是如何在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社會公眾的權利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適用等同原則時,將被控物與專利權利要求中的某項具體特徵進行等同判斷似乎更為妥當。專利的保護范圍應該保證相對確定,這樣社會公眾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將被控物與權利要求中的具體特徵進行比較,專利的保護范圍能夠達到相對確定。權利要求的各個特徵組合到一起共同構成了專利的保護范圍,公眾明白如果產品具備了權利要求的每一個特徵或者等同物,那麼就構成侵權。但是如果適用「整體等同」原則,則容易造成保護范圍的不確定性,因為適用「整體等同」原則經常會出現被控物缺少權利要求一項或者多項特徵仍然被認定侵權的情況。社會公眾會對專利的保護范圍會比較模糊,在對專利的保護范圍都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判定其承擔侵權責任,這對社會公眾顯然是不公平的。
進行等同判定需要明確兩個前提條件,一個就是「等同」站在什麼人的角度進行判定,另一個是以什麼時間作為判定的基準時間。
等同應該是站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角度進行判定,這一點是中國司法界認可的。所謂「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是一種假想的人,專利局《審查指南》對此的定義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曉所屬技術領域的現有技術,具有一般的知識和能力,他的知識水平隨著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在某些情況下,站的角度不同,適用等同原則得到的結論也就不同。比如,被控物採用了一種替換權利要求中某一項特徵的結構,如果站在不具備本領域常識的社會公眾的角度看,這種替換屬於很難想到的替換,屬於不同的工作方式,因而得到不等同侵權的結論。而站在具備本領域常識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角度上看,這種替換屬於本領域常規的替換,屬於等同侵權。又有一情況,被控物的替換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角度上看,屬於很難想到的替換,屬於不同的工作方式,因而得到不等同侵權的結論,而在本領域的專家來看,這種替換很容易想到,因此屬於等同侵權。因此,明確等同侵權判定是站在什麼角度上看是十分必要的。
等同的侵權判定的基準時間應該是侵權行為發生的時間,這一點在國內尚有爭議,還有一種觀點是以專利的申請日為基準時間。在審理知識產權案件比較權威的北京高級人民法院試行的《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明確闡明了等同的侵權判定基準時間為侵權行為發生的時間。筆者也同意此觀點,因為科技的發展是非常快的,一項專利最長的要保護二十年,很有可能在專利授權後的幾年裡又出現了新的技術。假如被控物用新出現的技術替代了權利要求的某一項特徵,這種情況下,如果基準時間定在專利申請日,那麼這顯然是不侵權的,因為在專利申請日時,本領域人員不可能想到日後出現的技術作為替換手段。而這種結論對專利權人是不公平的,因為被控物基本上使用了專利的技術方案,只是由於出現了新技術,才用新技術替換了專利的某一項特徵。舉例說明,比如某發明人發明了一種檢測方案,具有一種特定的感測器,該感測器的信號經過比較後,最終輸出相應的信號完成檢測判斷。專利申報時,感測器信號的比較是通過具體的電路實現的,而在專利授權後的幾年後,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被控物使用了專利中的特定的感測器,不過用計算機替代了具體的感測器信號比較電路。如果以專利申請日為基準日,那麼這種替換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那個時候無法想到的,屬於非常規替換,不構成侵權。但是這種結論對專利權人是不公平的,因為,被控物基本上使用了專利的技術方案,即使用了特定的感測器,而且對感測器的信號進行了比較,只不過利用新出現的計算機技術替換了具體的比較電路。按照這種思路下去,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專利,因為新技術的出現無法受到保護。
前面討論了適用等同原則所應該站的角度和判定等同的基準時間,下面談一下如何理解三要素的問題。正如前面的案例所看到的,適用等同原則有一個三要素法,即判斷被控物與權利要求的特徵是否等同要看被控物是否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實現大致相同的功能、達到大致相同的效果。三個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項,被控物都不構成等同侵權。事實上,「大致相同」的理解受人的主觀影響很大,大致這兩個字本身也蘊含著不確定性。但是,專利侵權判定如果做到完全不受人主觀因素的影響,那隻有一種辦法,就是被控物必須與權利要求的每一個特徵都一樣才算做侵權,而這對於專利權人又是不公平的,因為這樣的話,他人很容易對某一個特徵進行改動而避免侵權。
在國內的一些論述等同原則的著作中,對於如何理解方式或者手段、功能、效果都沒有說明。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困惑,一說到等同都知道手段、功能、效果大致相同,但是何為手段、功能、效果大致相同呢?
筆者認為,所謂「手段大致相同」是指,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侵權發生時,很容易想到將權利要求中的某一項特徵替換成另一種手段或者方式,而不需要做出創造性的勞動。例如,一項專利權利要求中的一項特徵是傳動機構採用齒輪傳動,被告用鏈條傳動進行替換就屬於本領域人普通技術人員不需要做出創造性勞動就能夠做出的替換,屬於手段大致相同。「功能上大致相同」比較容易理解,即被控物的結構與權利要求中的某項特徵所實現的功能大致相同。「效果大致相同」是指就整體方案而言,為實現發明目的,替換所產生的效果與被替換的技術特徵是相同的。前面論述到,專利等同是指「與權利要求中具體某項具體特徵的等同」而不是「整體等同」,但「不是整體等同」決不意味著在適用等同原則時不考慮整體方案。從整體方案上考慮效果必須結合專利的發明目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可能直接影響到判定的結果。比如,一項專利,是一種折疊車庫,其技術方案是具有特殊的車庫骨架結構,並配有手動的機構,使得車庫可折疊。被控物的結構也同樣具備專利所特有的車庫骨架結構,只不過用電動機構替換了手動結構。該專利的發明目的是解決車庫不能移動,佔地面積大的問題,解決該問題的關鍵在於車庫骨架的結構能夠折疊,從發明目的的角度考慮,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手動還是電動機構對車庫折疊的效果上一樣的。如果不結合發明目的來考慮這個問題,那麼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因為就電動機構與手動機構比較,電動機構當然要優於手動機構,節省人力、使用方便,二者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陸』 專利侵權行為有哪些類型

專利權是專利人利用其發明創造的獨占權利,專利侵權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了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 專利侵權行為的主要類型: 1、未經許可製造專利產品的行為; 2、故意使用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銷售、許諾銷售未經許可的專利產品的行為; 4、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許諾銷售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5、進口專利產品或進口依照專利方法直接得的產品的行為; 6、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7、冒充專利的行為。 相關知識——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直接侵權行為。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包括:製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並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間接侵權行為通常是為直接侵權行為製造條件,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行為人銷售專利產品的零部件、專門用於實施專利產品的模具或者用於實施專利方法的機械設備;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託,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等。

『柒』 常見的專利侵權行為有哪些

常見的專利侵權行為有哪些?利侵權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了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那麼常見的專利侵權行為有哪些?常見的專利侵權行為如果大家需要專業的專利服務,八戒知識產權幫您支招!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業務發展迅速,專注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八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專利轉讓代理服務受業內認可,您有專利轉讓,專利申請的交易的需求,就趕快咨詢八戒知識產權客服。常見的專利侵權行為有哪些?(1)製造他人專利產品的行為。《專利法》對專利產品的製造行為的保護是絕對的,不論製造者在主觀上是否知道屬於他人的專利產品,只要在客觀上製造了專利產品就構成專利侵權;(2)使用專利侵權產品的行為。如果使用者在主觀上不知道他所使用的產品是侵權產品,則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值得注意的是,該行為只適用於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在任何情況下,使用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產品的行為均不構成侵權;(3)銷售專利侵權產品的行為。如果銷售者在主觀上不知道該產品是侵權產品而銷售,則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4)進口他人專利產品的行為。這是保護專利的進口權。由於專利權具有地域性,在專利權獲得領域以外生產的專利產品不構成專利侵權,但只有專利權人同意才能將該產品輸入到專利權保護區域,其他人擅自進口行為構成侵權;(5)使用他人專利方法的行為。專利方法使用范圍的保護是由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一種方法可能有多種用途,甚至可能有跨技術領域的用途。如果第三人把專利方法應用於其他領域,而且又不是相近的技術領域,在專利權人的權利要求書中未記載這種跨領域的用途,所實現的技術效果在專利說明書中也沒有記載,則第三人使用該方法的行為不構成侵權。常見的專利侵權行為有哪些?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閱讀全文

與舉例侵權專利行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