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間借貸只有借條能打贏官司嗎
不一定,取決於借貸金額的數目。
在小額借貸中僅僅有借條可以主張有借貸合意亦可證明借款交付。而大額借貸中,僅有借條沒有其他證據證明有實際交付的情形下,借條僅為借貸合意的證據,並不能證據錢款已經實際交付,從而返還借款的主張得不到法院支持。
自然人之間的借貸關系屬於實踐性法律關系,故原則上債權人應當對借貸合同的訂立和借款交付兩項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民間借貸屬於實踐合同,必須交付標的物合同才能生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這就是說只要借款人沒有提供借款,民間借貸合同就沒有成立生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原告依法應當承擔對其不利的後果。民間借貸糾紛,原告負有舉證原、被告之間存在借貸關系的舉證責任,證明原被告存在借貸關系必須提供以下證據:
(1)借款合同(借條)
(2)向借款人提供借款的證明(如收條、銀行轉賬記錄等)。
實踐中,對債權人主張借款為現金交付而僅有借據為證時,法院一般會根據借款金額分別處理:小額借貸中借據既是借貸合同亦可證明借款交付;大額借貸中借據一般僅視為借貸合同,而不能作為借款交付證據,出借人需要另行提交交付證據。
但如何界定大額小額各地法院未予明確。各民事審判庭普遍傾向於本金少於十萬元可以界定為小額借貸,本金多於一百萬元可以界定為大額借貸。
但佔比不低的部分借貸糾紛案件的本金位於十萬到一百萬元這樣一個區間內,筆者稱為中等金額民間借貸,對現金交付的舉證責任難以一概而論,審理難度較大。
中等金額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原告僅以單張借條主張中等金額借貸關系成立,要求借款人還款,如被告提出抗辯和可信證據,原告還應就借款實際交付承擔舉證責任。因此,只有在小額借貸中僅僅有借條可以主張有借貸合意亦可證明借款交付。
而在大額借貸中,僅有借條沒有其他證據證明有實際交付的情形下,借條僅為借貸合意的證據,並不能證據錢款已經實際交付,從而返還借款的主張得不到法院支持。
(1)僅有借條的借款糾紛擴展閱讀:
民間借貸效力生效條件:
1、當民間借貸合同的當事人均為自然人時
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合同是要物性合同,自出借人提供的借款被借款人接受時成立。在借款協議達成後,借款提供前,出借人可以將允諾撤回,借款人無權要求法院強制出借人履行諾言,提供借款。
出借人提供借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視為具備合同法關於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A、以現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時;
B、以銀行轉賬、網上電子匯款或者通過網路貸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資金到達借款人賬戶時;
C、以票據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據權利時;
D、出借人將特定資金賬戶支配權授權給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對該賬戶實際支配權時;
E、出借人以與借款人約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並實際履行完成時。
2、當民間借貸合同的當事人非均為自然人時
按照法律規定,除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外,民間借貸合同自合同成立時生效,但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在司法實踐中,部分地方法院以案件審理指導意見等規范性文件的形式對除自然人之間之外的借款合同的生效時間作出了規定。
如《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浙高法【2009】297號)第十條規定:「依法成立的民間借貸合同,自款項實際交付借款人或者借款人指定、認可的接收人時生效。」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合同糾紛案件若干意見》(滬高法民一【2007】第18號)第2條規定:「債權人依據借條起訴債務人還款的糾紛,對借條是形式審查還是實質審查,應視情況區別處理。
民間借貸合同具有實踐性特徵,合同的成立,不僅要有當事人的合意,還要有交付錢款的事實……」
無效情形:
1、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4、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
5、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
需要說明的是,在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貸行為涉嫌犯罪,或者已經生效的判決認定構成犯罪時,民間借貸合同並不當然無效。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認定。
㈡ 僅有借條能認定借貸關系嗎
具體情形具體分析,如果被告依據基礎法律關系提出抗辯或者反訴,並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糾紛非民間借貸行為引起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查明的案件事實,按照基礎法律關系審理。
1、第十五條 原告以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為依據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依據基礎法律關系提出抗辯或者反訴,並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糾紛非民間借貸行為引起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查明的案件事實,按照基礎法律關系審理。
當事人通過調解、和解或者清算達成的債權債務協議,不適用前款規定。
2、第十六條 原告僅依據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已經償還借款,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後,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
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並能作出合理說明,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當事人財產變動情況以及證人證言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查證借貸事實是否發生。
3、第十七條 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後,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
4、第十八條 根據《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經審查現有證據無法確認借貸行為、借貸金額、支付方式等案件主要事實,人民法院對其主張的事實不予認定。
㈢ 天同訴訟圈:最高院法官:僅有借條的民間借貸案件,借條的證據效力如何把握
陽光易貸網貸小編了解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
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九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視為具備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關於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以現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時;
(二)以銀行轉賬、網上電子匯款或者通過網路貸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資金到達借款人賬戶時;
(三)以票據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據權利時;
(四)出借人將特定資金賬戶支配權授權給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對該賬戶實際支配權時;
(五)出借人以與借款人約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並實際履行完成時。
㈣ 只有借條的民間借貸糾紛法院如何認定
1、僅有借條,借條的效力容易出現真實性、關聯性的問,效力容易質疑。2、除了借條,必須證明借款的事實,錢給沒給,何時給的,怎麼給的等等。
㈤ 僅有借條能證明借款關系存在嗎
債權人對自己向債務人借款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借款事實的存在。包括提供可以證明借款的來源、借款的用途及借款的目的等相關事實的證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也就是我國現行民事訴訟中的舉證原則,簡稱為「誰主張,誰舉證」。同時依據《關於民事訴訟法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㈥ 最高院:僅有借條的民間借貸案件,借條的證據效力如何
1、僅有借條,借條的效力容易出現真實性、關聯性的問,效力容易質疑。
2、除了借條,必須證明借款的事實,錢給沒給,何時給的,怎麼給的等等。
㈦ 只有借條沒有轉賬記錄起訴的話能勝訴嗎
只有借條沒有轉賬記錄起訴的話一般情況下也是能勝訴的。
要看借出的金額,如果是不太大的話,憑借條就可以勝訴,但是如果你出借的款項是比較大額的現金,例如幾十萬,那不僅需要提交借條,更需要提交其他證據予以佐證,否則有可能敗訴。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民事審判工作中的若干具體問題》第十條關於舉證證明責任問題。要正確理解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九十條的規定。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要完成的是舉證證明責任。在沒有達到證明責任標準的情況下,不能認定其完成了舉證證明責任。
民間借貸糾紛中,尤其是出借人主張大額現金交付的,對於借貸事實是否發生,是出借人需要舉證證明的重要內容,欠缺這個事實,只提供借據、欠條等債權憑證的,不能視為其完成了舉證證明責任,需要當事人進一步提供證據來證明。
對於這一點,自2011年以來,應該說我們的司法政策是一貫的,包括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2011年杭州會議紀要和2015年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總體要求就是對借貸事實是否發生要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當事人財產變動情況以及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等事實進行綜合判斷。
只有在貸款人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待證事實的發生具有高度可能性、足以使法官對現金交付的存在形成內心確信的標准時,才能被視為完成證明責任。實踐中,要注意不宜以借款數額大小為標准來劃分舉證責任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