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安部關於經濟糾紛不予立案的要件
對於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公安部曾經發出《公安部關於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的通知》、《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及《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加以規范。其中要求,對於把經濟糾紛當成詐騙案件辦理的公安機關且不予改正者,要追究主管領導責任,並通過新聞媒體曝光。
一、必須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嚴格依法辦事。
在當前詐騙、投機倒把等經濟犯罪日趨嚴重的情況下,依法查處按管轄分工應由公安機關管轄的經濟犯罪案件,這是各級公安機關的重要職責。公安機關應當十分重視嚴厲打擊嚴重經濟犯罪的工作,採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查處大案要案,以保證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的順利進行。工作中,要注意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決不能把經濟糾紛當作詐騙等經濟犯罪來處理。一時難以劃清的,要慎重從事,經過請示報告,研究清楚後再依法恰當處理,切不可輕易採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以致造成被動和難以挽回的後果在查處經濟犯罪案件的過程中,地區之間要相互配合,協商辦事,不允許搞地方保護主義,偏袒本地當事人或擅自凍結款項。
二、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問題的處理。
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要去干預。更不允許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去插手經濟糾紛問題否則,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和主管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三、遇有到公安機關投訴的經濟糾紛事項,應當告知當事人到有關主管機關去解決,或及時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
四、禁止用非法手段提成牟利。
有關罰沒款提成問題,應嚴格依照財政
Ⅱ 警察該越權管經濟糾紛案件嗎
警察無權插手經濟糾紛的,公安部多次規定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
公安部內1989年、1992年、1995年分別頒布容了《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的通知》。
Ⅲ 關於禁止公安民警參於經濟糾紛的若干規定
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
公安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1989年,公安部下發的《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89〕公(治)字30號)中嚴令各地公安機關不得插手經濟糾紛案件,更不得從中牟利。大多數地方令行禁止,糾正得力,維護了公安機關依法辦事為警清廉的形象。但是近來發現一些地方
公安機關在辦案中又重犯此類錯誤。主要表現在:(一)超越公安機關許可權,插手合同、債務等經濟糾紛案件;(二)亂用收審手段拘禁企業法人代表和有關經辦人作「人質」,強行索還款物;(三)到外地抓人追贓不辦法律手續,也不通過當地公安機關,搞「綁架式」行動,非法搜查住
宅、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四)對當事人拷打虐待、逼迫「退贓」和承認「詐騙」;(五)有的公安機關袒護本地犯罪分子,對外地來人正常辦案不予配合,以種種借口設置障礙,橫加阻擾,不讓依法拘留逮捕本地的犯罪分子,不讓追贓;(六)對明顯的詐騙、投機倒把案件,不認真偵察
調查,只追贓罰款,甚至與犯罪分子談判「私了」,「退款放人」;(七)向受害單位和當事人索取「辦案費」,要款要物等。
必須充分認識上述這些問題,既是嚴重的不正之風,更是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它嚴重損害公安機關的形象和聲譽,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引起當事人的不滿和憤怨對立情緒,有的甚至引發一些不安定因素。近來,已有些當事人的單位或親屬接連向公安部和一些省、市公安機關打電話
,發電報或送控告材料,強烈要求解決扣押「人質」問題和懲治違法違紀的幹警,有的甚至申請到北京上訪和跨省遊行。這些問題已引起有關方面和社會輿論的關注。務請各地公安機關的領導認真重視,採取堅決措施,徹底糾正。
為此,再次重申:
一、各地公安機關承辦經濟犯罪案件,必須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案件管轄的規定。要正確區分詐騙、投機倒把、走私等經濟犯罪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准確定性。凡屬債務、合同等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絕對不得介入。
二、嚴禁濫用收容審查手段。在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中,對於不符合國務院和公安部規定的收審條件的人,不得使用收審手段。對來華的外國人中犯詐騙罪或有重大經濟犯罪嫌疑者,應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不得採用收容審查手段。
三、堅決杜絕強行抓捕收審經濟糾紛當事人作「人質」,逼債索要款物,徹底糾正「以收代偵」、「退款放人」的非法做法。
四、各地公安機關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報案單位和當事人索要辦案經費,不準截留繳獲的贓款用作辦案經費和其他經費,不允許搞「辦案提成。」
五、公安機關派人到外地執行辦案任務,要依照規定持完備的法律手續,並同當地公安機關取得聯系,在其協助下開展工作,嚴禁超越管轄區,避開外地公安機關自行抓捕案犯。對外地公安機關來本地辦案的,要積極支持,熱情配合協助;對依法執行調查取證、拘留逮捕案犯和追繳贓
款贓物任務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延阻撓。
以上通知,各地公安機關務必嚴格遵照執行。對於已經發生的幹警嚴重違法亂紀行為,要堅決嚴肅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堅決繩之以法;今後違反本通知的,更要從嚴處理。
請各地將本通知立即報告當地黨委和政府,同時轉發至縣級公安機關。
Ⅳ 警察不得介入經濟糾紛有什麼相關法律條文
沒有相關法律條文,但是有出具通知。
公安部早就出台過《關於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的通知》《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及《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等三項通知,三令五申強調嚴禁插手經濟糾紛,糾正辦理經濟案件中的各種違法行為和不正之風。
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能幹預,更不允許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插手經濟糾紛問題。
公安機關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不是簡單的不正之風問題,而是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它嚴重損害了人民警察以及政府的形象和聲譽,漠視甚至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益,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必須堅決糾正和嚴肅查處。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要繩之以法。
要杜絕這種現象,一方面,公安機關應強化法律素質和業務本領,提高辨別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辦案能力;另一方面,刑事訴訟法也應將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問題納入法律監督范圍。
雙管齊下,才能堵住公安機關非法插手經濟糾紛的漏洞,才能有效防範和避免警察權的濫用,保障市場交易的穩定、持續和安全,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法治秩序。
Ⅳ 公安警察能否干涉公司債務糾紛嗎
債務糾紛屬民事糾紛,以通過法院或私下協商解決,但警察不能幹涉!為了防止警察會以當事人涉嫌經濟犯罪、一般詐騙等刑事犯罪為幌子,干涉企業間或者公民間的債務糾紛。
對於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公安部曾經發出《公安部關於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的通知》、《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及《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加以規范。其中要求,對於把經濟糾紛當成詐騙案件辦理的公安機關且不予改正者,要追究主管領導責任,並通過新聞媒體曝光。
法例具體內容如下:
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
發文單位:公安部
文號:[89]公治字30號
發布日期:1989-3-15
執行日期:1989-3-15
生效日期:1900-1-1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最近發現一些基層公安機關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案件為名,直接插手干預一些經濟糾紛案件的處理,有的甚至強行收審、扣押一方當事人做人質,替另一方逼索款物;有的還按比例從爭議金額中提成取利。這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既干擾經濟糾紛案件的依法公正處理,侵犯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又損害公安機關的形象,必須堅決加以糾正。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必須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嚴格依法辦事。在當前詐騙、投機倒把等經濟犯罪日趨嚴重的情況下,依法查處按管轄分工應由公安機關管轄的經濟犯罪案件,這是各級公安機關的重要職責。公安機關應當十分重視嚴厲打擊嚴重經濟犯罪的工作,採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查處大案要案,以保證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的順利進行。工作中,要注意劃清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的界限,決不能把經濟糾紛當作詐騙等經濟犯罪來處理。一時難以劃清的,要慎重從事,經過請示報告,研究清楚後再依法恰當處理,切不可輕易採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以致造成被動和難以挽回的後果。
在查處經濟犯罪案件的過程中,地區之間要相互配合,協商辦事,不允許搞地方保護主義,偏袒本地當事人或擅自凍結款項。
二、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問題的處理。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要去干預。更不允許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去插手經濟糾紛問題。否則,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和主管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三、遇有到公安機關投訴的經濟糾紛事項,應當告知當事人到有關主管機關去解決,或及時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
四、禁止用非法手段提成牟利。有關罰沒款提成問題,應嚴格依照財政部、公安部及地方政府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處理,不得隨意超越職權范圍,以查處詐騙罪為名,干預經濟糾紛,替當事人追索欠債,從中提成牟利。非法動用強制措施,侵害經濟糾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對借機中飽私囊的,要依法嚴肅處理。
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
(發布日期:1992年4月25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1989年,公安部下發的《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89〕公(治)字30號)中嚴令各地公安機關不得插手經濟糾紛案件,更不得從中牟利。大多數地方令行禁止,糾正得力,維護了公安機關依法辦事為警清廉的形象。但是近來發現一些地方公安機關在辦案中又重犯此類錯誤。主要表現在:(一)超越公安機關許可權,插手合同、債務等經濟糾紛案件;(二)亂用收審手段拘禁企業法人代表和有關經辦人作「人質」,強行索還款物;(三)到外地抓人追贓不辦法律手續,也不通過當地公安機關,搞「綁架式」行動,非法搜查住宅、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四)對當事人拷打虐待、逼迫「退贓」和承認「詐騙」;(五)有的公安機關袒護本地犯罪分子,對外地來人正常辦案不予配合,以種種借口設置障礙,橫加阻擾,不讓依法拘留逮捕本地的犯罪分子,不讓追贓;(六)對明顯的詐騙、投機倒把案件,不認真偵察調查,只追贓罰款,甚至與犯罪分子談判「私了」,「退款放人」;(七)向受害單位和當事人索取「辦案費」,要款要物等。必須充分認識上述這些問題,既是嚴重的不正之風,更是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它嚴重損害公安機關的形象和聲譽,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引起當事人的不滿和憤怨對立情緒,有的甚至引發一些不安定因素。近來,已有些當事人的單位或親屬接連向公安部和一些省、市公安機關打電話,發電報或送控告材料,強烈要求解決扣押「人質」問題和懲治違法違紀的幹警,有的甚至申請到北京上訪和跨省遊行。這些問題已引起有關方面和社會輿論的關注。務請各地公安機關的領導認真重視,採取堅決措施,徹底糾正。
為此,再次重申:
一、各地公安機關承辦經濟犯罪案件,必須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案件管轄的規定。要正確區分詐騙、投機倒把、走私等經濟犯罪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准確定性。凡屬債務、合同等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絕對不得介入。
二、嚴禁濫用收容審查手段。在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中,對於不符合國務院和公安部規定的收審條件的人,不得使用收審手段。對來華的外國人中犯詐騙罪或有重大經濟犯罪嫌疑者,應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不得採用收容審查手段。
三、堅決杜絕強行抓捕收審經濟糾紛當事人作「人質」,逼債索要款物,徹底糾正「以收代偵」、「退款放人」的非法做法。
四、各地公安機關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報案單位和當事人索要辦案經費,不準截留繳獲的贓款用作辦案經費和其他經費,不允許搞「辦案提成。」
五、公安機關派人到外地執行辦案任務,要依照規定持完備的法律手續,並同當地公安機關取得聯系,在其協助下開展工作,嚴禁超越管轄區,避開外地公安機關自行抓捕案犯。對外地公安機關來本地辦案的,要積極支持,熱情配合協助;對依法執行調查取證、拘留逮捕案犯和追繳贓款贓物任務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延阻撓。
以上通知,各地公安機關務必嚴格遵照執行。對於已經發生的幹警嚴重違法亂紀行為,要堅決嚴肅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堅決繩之以法;今後違反本通知的,更要從嚴處理。
請各地將本通知立即報告當地黨委和政府,同時轉發至縣級公安機關。
公安部關於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的通知
發文單位:公安部
文號:公通字[1995]13號
發布日期:1995-2-25
執行日期:1995-2-25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改革開放以來,各級公安機關在保衛經濟建設,打擊經濟犯罪的斗爭中,偵破了一大批有影響的重大詐騙案件,懲處了一批詐騙犯罪分子,為國家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防止公安機關和民警越權干預經濟糾紛,公安部已經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公安機關不得干預經濟糾紛,切實糾正辦理經濟案件中的各種違法行為和不正之風。但近來不斷發現仍有一些地方公安機關和少數民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為了本地方或某部門的經濟利益而置國家法律和黨紀政紀於不顧,越權辦案,把不屬公安機關管轄的經濟糾紛、債務糾紛立為詐騙案件,為一方當事人追款討債,有的故意混淆經濟糾紛與詐騙案件的界限,謀取私利;有的採取違法收審、扣押人質、非法拘禁等手段強行抓人,長期關押,「還款放人」;個別地方竟以已經檢察機關批捕來轉嫁責任,應付上級公安機關追查,嚴重侵犯了公民人身權利和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後果和極壞的社會影響。對這種嚴重的違法辦案、越權辦案的事件,各級公安機關負責同志必須高度重視,堅決查處,要做到對法律負責,堅決維護國家法律的統一和尊嚴。
今後偵辦詐騙案件及辦案中採取強制措施,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法律和公安部有關規定,完善辦理案件的程序。加強監督和制約,建立、健全辦案協作配合制度,努力提高辦案人員的政治素質、執法水平和辦案能力。對於繼續把經濟糾紛當成詐騙案件辦理的,上級公安機關應予警告糾正;對不予改正者,要追究主管領導的責任,並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對因越權干預經濟糾紛造成行政或刑事賠償的,按《國家賠償法》的規定,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民警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未經批准,擅自抓人、扣人或以種種借口拒不執行有關法律和規定,拒不執行上級公安機關依法糾正的指令,嚴重違法違紀的民警,特別是有關領導,要堅決處理,直至撤銷職務;情節特別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Ⅵ 公安機關嚴禁處理合同糾紛是頒布哪年
1989年和1992年。
《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1989年3月15日)
《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
具體內容如下:
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 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 (1989年3月15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最近發現一些基層公安機關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案件為名,直接插手干預一些經濟糾紛案件的處理,有的甚至強行收審、扣押一方當事人做人質,替另一方逼索款物;有的還按比例從爭議金額中提成取利。這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既干擾經濟糾紛案件的依法公正處理,侵犯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又損害公安機關的形象,必須堅決加以糾正。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必須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嚴格依法辦事。在當前詐騙、投機倒把等經濟犯罪日趨嚴重的情況下,依法查處按管轄分工應由公安機關管轄的經濟犯罪案件,這是各級公安機關的重要職責。公安機關應當十分重視嚴厲打擊嚴重經濟犯罪的工作,採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查處大案要案,以保證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的順利進行。工作中,要注意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決不能把經濟糾紛當作詐騙等經濟犯罪來處理。一時難以劃清的,要慎重從事,經過請示報告,研究清楚後再依法恰當處理,切不可輕易採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以致造成被動和難以挽回的後果。 在查處經濟犯罪案件的過程中,地區之間要相互配合,協商辦事,不允許搞地方保護主義,偏袒本地當事人或擅自凍結款項。
二、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問題的處理。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要去干預。更不允許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去插手經濟糾紛問題。否則,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和主管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三、遇有到公安機關投訴的經濟糾紛事項,應當告知當事人到有關主管機關去解決,或及時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
四、禁止用非法手段提成牟利。有關罰沒款提成問題,應嚴格依照財政部、公安部及地方政府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處理,不得隨意超越職權范圍,以查處詐騙罪為名,干預經濟糾紛,替當事人追索欠債,從中提成牟利。非法動用強制措施,侵害經濟糾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對借機中飽私囊的,要依法嚴肅處理。
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 違法抓人的通知
1992-4-25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1989年,公安部下發的《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89〕公(治)字30號)中嚴令各地公安機關不得插手經濟糾紛案件,更不得從中牟利。大多數地方令行禁止,糾正得力,維護了公安機關依法辦事為警清廉的形象。但是近來發現一些地方公安機關在辦案中又重犯此類錯誤。主要表現在:
(一)超越公安機關許可權,插手合同、債務等經濟糾紛案件;
(二)亂用收審手段拘禁企業法人代表和有關經辦人作「人質」,強行索還款物;
(三)到外地抓人追贓不辦法律手續,也不通過當地公安機關,搞「綁架式」行動,非法搜查住宅、侵犯公民人身權利;
(四)對當事人拷打虐待、逼迫「退贓」和承認「詐騙」;
(五)有的公安機關袒護本地犯罪分子,對外地來人正常辦案不予配合,以種種借口設置障礙,橫加阻擾,不讓依法拘留逮捕本地的犯罪分子,不讓追贓;
(六)對明顯的詐騙、投機倒把案件,不認真偵察調查,只追贓罰款,甚至與犯罪分子談判「私了」,「退款放人」;
(七)向受害單位和當事人索取「辦案費」,要款要物等。
必須充分認識上述這些問題,既是嚴重的不正之風,更是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它嚴重損害公安機關的形象和聲譽,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引起當事人的不滿和憤怨對立情緒,有的甚至引發一些不安定因素。近來,已有些當事人的單位或親屬接連向公安部和一些省、市公安機關打電話,發電報或送控告材料,強烈要求解決扣押「人質」問題和懲治違法違紀的幹警,有的甚至申請到北京上訪和跨省遊行。這些問題已引起有關方面和社會輿論的關注。務請各地公安機關的領導認真重視,採取堅決措施,徹底糾正。
為此,再次重申:
一、各地公安機關承辦經濟犯罪案件,必須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案件管轄的規定。要正確區分詐騙、投機倒把、走私等經濟犯罪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准確定性。凡屬債務、合同等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絕對不得介入。
二、嚴禁濫用收容審查手段。在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中,對於不符合國務院和公安部規定的收審條件的人,不得使用收審手段。對來華的外國人中犯詐騙罪或有重大經濟犯罪嫌疑者,應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不得採用收容審查手段。
三、堅決杜絕強行抓捕收審經濟糾紛當事人作「人質」,逼債索要款物,徹底糾正「以收代偵」、「退款放人」的非法做法。
四、各地公安機關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報案單位和當事人索要辦案經費,不準截留繳獲的贓款用作辦案經費和其他經費,不允許搞「辦案提成。」
五、公安機關派人到外地執行辦案任務,要依照規定持完備的法律手續,並同當地公安機關取得聯系,在其協助下開展工作,嚴禁超越管轄區,避開外地公安機關自行抓捕案犯。對外地公安機關來本地辦案的,要積極支持,熱情配合協助;對依法執行調查取證、拘留逮捕案犯和追繳贓款贓物任務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延阻撓。
以上通知,各地公安機關務必嚴格遵照執行。對於已經發生的幹警嚴重違法亂紀行為,要堅決嚴肅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堅決繩之以法;今後違反本通知的,更要從嚴處理。 請各地將本通知立即報告當地黨委和政府,同時轉發至縣級公安機關。
1992年4月25日
Ⅶ 公安局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把經濟糾紛立案成詐騙為他人要帳怎麼辦
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投訴。
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版權干預經濟糾紛權案件處理的通知》(〔89〕公(治)字30號)、《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公通字[1992]50號)、《關於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的通知》(公通字[1995]13號)對禁止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有明確的規定,工作中,必須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決不能把經濟糾紛當作詐騙等經濟犯罪來處理。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問題的處理。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要去干預。更不允許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去插手經濟糾紛問題。否則,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和主管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各地公安機關承辦經濟犯罪案件,必須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案件管轄的規定。要正確區分詐騙、走私等經濟犯罪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准確定性。凡屬債務、合同等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絕對不得介入。
如果當事人確屬經濟糾紛,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投訴。
Ⅷ 公安機關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這一條規定是否真的
公安機關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是真實有效的規定。
根據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
最近發現一些基層公安機關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案件為名,直接插手干預一些經濟糾紛案件的處理,有的甚至強行收審、扣押一方當事人做人質,替另一方逼索款物。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必須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嚴格依法辦事。在當前詐騙、投機倒把等經濟犯罪日趨嚴重的情況下,依法查處按管轄分工應由公安機關管轄的經濟犯罪案件,這是各級公安機關的重要職責。
二、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問題的處理。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要去干預。更不允許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去插手經濟糾紛問題。
三、遇有到公安機關投訴的經濟糾紛事項,應當告知當事人到有關主管機關去解決,或及時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
(8)公安部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其他規定
一、各地公安機關承辦經濟犯罪案件,必須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案件管轄的規定。要正確區分詐騙、投機倒把、走私等經濟犯罪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准確定性。凡屬債務、合同等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絕對不得介入。
二、嚴禁濫用收容審查手段。在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中,對於不符合國務院和公安部規定的收審條件的人,不得使用收審手段。對來華的外國人中犯詐騙罪或有重大經濟犯罪嫌疑者,應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不得採用收容審查手段。
三、堅決杜絕強行抓捕收審經濟糾紛當事人作「人質」,逼債索要款物,徹底糾正「以收代偵」、「退款放人」的非法做法。
Ⅸ 派出所處理經濟糾紛嗎
財產類民事糾紛公安一般不予受理,如出現因民事糾紛產生斗毆等情節,公安局版應對糾紛中的權肇事方或過錯方視情節給予相應的治安處罰:凡持械傷人或故意損壞財物者,應視情必須給予治安拘留或治安罰款的處罰;糾紛雙方均有錯且又均符合治安處罰條件的,必須視情分別給予處罰。治安處罰不影響對民事賠償的調解。民事糾紛案件的調解處理,應製作書面「調解協議書」,交由當事人雙方簽字生效。「調解協議書」應存檔備查。對不服公安派出所調解意見的,應勸導雙方到人民法院提請民事訴訟。民事糾紛的處理方式:1、協商。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