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

發布時間:2022-01-09 16:49:59

Ⅰ 我國醫療糾紛舉證責任是什麼

侵權責任法》第七章十一條規定了醫療損害責任。其中,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該條款明確了醫療損害責任是過錯責任,如果醫療行為沒有過錯,醫療機構不需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提出「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通常所說的舉證責任倒置。

也就是如果醫療機構對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不能進行舉證,法院將推定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有過錯,實行的是過錯推定責任。《侵權責任法》明確了醫療損害責任是過錯責任,而不是過錯推定責任,因此,舉證責任不再倒置,需要患者一方對醫療行為存在過錯進行舉證。

(1)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擴展閱讀

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Ⅱ 醫療證據是怎麼形成的,醫療糾紛訴訟中舉證責任的承擔

首先,關於醫療證據復形成的問題:醫療制證據是傷病者在就醫中由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形成的。
在醫療事故中的醫患雙方由於醫療機構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掌握相關的證據材料,具有較強的證據能力,而患者處於相對的弱勢地位,患者往往因舉證不能從而無法獲得相應的權益。
由於雙方在證據掌握上不平等,患者無法獲取病歷、手術記錄等資料,往往在訴訟中處於不利地位。
其次,關於醫療糾紛訴訟中的舉證責任承擔問題:為了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八款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即醫療糾紛訴訟由醫方舉證。在其他民事賠償案件中,傷者也需要從醫療機構取得病歷資料,通過司法鑒定保護自己應有的利益。

Ⅲ 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麼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
1、患者主張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的,應當舉證證明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存在過錯;
2、依照法律規定推定醫療機構存在過錯的,醫療機構應當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遺失、偽造、篡改或者違法銷毀病歷資料。

Ⅳ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時舉證責任如何確定

一、患者的初步證明責任;
我國的醫療事故糾紛訴訟以醫療機構承擔舉證責任倒置的證明責任為核心,但並不是說患方就不負有任何舉證責任。在醫療侵權損害賠償訴訟中,患者應當對其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成立,負有初步的舉證責任。即原告(患者)首先要證明其與醫療機構之間存在醫療服務合同關系,接受過被告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並因此受到損害的事實。損害包括病員生命和健康的損害,患者本人及其親屬的財產損害和經神損害等。接受醫療的事實可以通過掛號、交費等診療手續來證明。如果原告(患者)不能對上述問題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則其賠償請求權無法得到法院的支持,則原告將承擔敗訴的責任。
二、醫療機構承擔的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
從2002年4月1日起,在我國因醫療行為侵權的訴訟中,開始實行舉證方式上的重大改革。患者不再承擔對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的因果關系以及醫療行為有無過錯的舉證責任,而改由醫療機構來承擔。這一轉變來源於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一款第(八)項,該規定為:「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這與《民事訴訟法》中「誰主張、誰舉證」的方式正好相反,即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主張而由對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這就是通常被稱為的「舉證責任倒置」。
(一)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的依據
在醫療糾紛訴訟中,確定「舉證責任倒置」主要是基於從醫患雙方的舉證能力等因素考慮,由於醫患雙方地位的不平等與信息不對等,導致患方存在舉證上的障礙,因而以舉證責任倒置平衡雙方的利益關系,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它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理由:
首先:患者的醫學知識非常有限,而醫療服務具有專業性強、技術性高的特點,患方往往處於被動服從的地位,其對醫學知識的匱乏以及對診療手段,診療方案等的有限了解很難提出證據證明醫療機構存在醫療過失行為。
其次:診療護理雖然都有病歷記載,但這些病歷都在醫師或醫院的實際控制和支配之中,患者無法接近或獲取。即使《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患者有權復制病歷,也僅局限於門診病歷、住院志、醫囑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等客觀病歷。而對於主觀病歷則患者很難取得,更談不上舉證,而按照舉證責任的實質分配標准,舉證責任應當由距離證據最近或者控制證據的一方當事人負擔,醫療機構則是距離證據最近、控制證據的一方,應由醫療機構負擔舉證責任。
再次:在有些特殊情況下,患者對醫療行為有無過失不可能認知、分辯。如患者處於植物人狀態等情況,而醫療機構則是完全可以控制、提供證據的。
最後:對因果關系和醫療過失的認定,涉及醫學領域中的專門問題,一般都要通過鑒定才能認定,而這種情況下醫療機構要做的不過是申請鑒定,啟動鑒定程序,並非加重醫療機構的舉證負擔。
(二)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范圍
首先:舉證責任倒置僅適用於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醫患類糾紛案件可以依民事責任法律性質分為醫療服務合同的違約糾紛訴訟和醫患間的侵權訴訟,而醫患間的侵權訴訟又可分為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和因非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明確將舉證責任倒置僅限於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就意味著因非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和因醫療服務合同違約的訴訟均適用《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原則。
其次:舉證責任倒置僅適用於因果關系和過錯是否存在的范圍,醫療機構按照該規定的責任分配,是負責舉證說明自己的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以解決醫患之間爭議的醫療行為是否恰當,是否是這種醫療行為給患者造成了損害的事實問題,而對於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中的其他問題,仍應適用《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再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審判實踐中出現的濫用舉證責任倒置的現象從法律上予以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對醫患雙方都是有利的。從患者方舉證責任分配的內容來說,需要通過舉證證明自己是適格的原告,所受侵害的權利是法律予以保護的,包括當事人自己的身份、與醫療機構醫療關系的存在、損害結果的存在和程度等內容;從醫療機構來說,舉證的目的是證明自己的行為與原告方的損害結果沒有因果關系以及不存在過錯等,包括醫療機構的資格、醫療關系是否存在、損害結果是否存在、醫療行為與後果的關系、醫療行為有無過錯、患者是否存在過錯等內容。

Ⅳ 醫療糾紛案件誰承擔舉證責任

現實困惑

胡某的妻子周某在縣人民醫院接受剖腹產。但是,他的妻子連同嬰兒卻命喪醫院。事後,胡某找到醫院要求醫院賠償,醫院卻說周某子宮受到過創傷,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由於患者的體質所致,拒絕賠償。醫院領導態度強硬,他說如果胡某想要得到醫院的賠償,就要拿出證據來。胡某隻是一個農民,他並不懂醫也不懂法,所以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麼辦。那麼,醫療糾紛案件應由誰來承擔舉證責任呢?律師點評

在現有的醫療服務水平下,對於誤診與否、治療及時與否、手術及處置適當與否以及使用的材料是否合格等問題,別說患者一無所知,有時甚至連醫務人員在診療當時也缺乏非常精確的認識,因此據此來判斷醫務人員有無過失比較困難。至於醫療過失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因果關系的認定,更需要專業人員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進行,普通患者是無法證明作為專家的醫務人員的過失與損害之間因果關系的。

為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更好地實現保護受害人的立法宗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八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醫院如果不能證明自己的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的,就要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四條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有關法律對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特別提醒

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力量對比懸殊,如果像其他民事訴訟一樣,誰主張誰舉證,對於在醫療糾紛中處於劣勢的患者來說顯然不公平,所以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這是法律對處於弱勢地位的患者的一種保護。

Ⅵ 醫療糾紛中如何分配舉證責任

陝西方強律所律師為您解答:
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提出證據並加以證明的責任。任何一方當事人為了支持自己的主張或反駁對方的主張,均應提供相應的證據來加以證明。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而舉證責任倒置是指在法律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責舉證證明。 從本案的實際情況來看,在訴訟過程中,患者高某應承擔的舉證責任主要有:一是高某在A醫院接受手術和侵害結果存在的證據;二是在醫院治療的病歷和相關票據;三是在B醫院的病歷及相關票據。院方則應承擔以下舉證責任:一是醫院在為高某治療過程中無過錯的證據;二是醫院為自己的診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Ⅶ 民事訴訟法中醫患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

2002年4月1日生效的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自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第2款第8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這個規定與民事訴訟法中「誰主張誰舉證」的方式正好相反。這意味著從2002年4月1日開始,在我國醫療侵權訴訟中,開始實行舉證方式的改革,患者不再承擔對「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的因果關系及醫療過程無差錯」的舉證責任,上述兩項責任由醫療機構來承擔。

Ⅷ 談談醫療糾紛中醫療機構方和患方最基本的舉證責任!謝謝啦要快考試呢

療侵權糾紛,即因醫療行為過失致人損害而引發的民事賠償糾紛,屬於特殊領域民事侵權糾紛。
在民事訴訟中對舉證責任的分配,通常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提出權利請求和事實主張的一方承擔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四條第二款(八)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一般稱之為「舉證責任例置」,最高院民一庭負責人將此解釋「舉證責任轉移」①。其實質是過錯責任推定原則,它是根據損害事實的發生推定行為人主觀有過錯,只有行為人證明自己確無過錯時,才能免除責任。但醫療侵權中的過錯責任推定又不同於一般民事侵權中的過錯責任推定,前者存在兩個推定,即因果關系推定和過錯推定,而後者僅是過錯推定。
一、醫療侵權的主要證據類型
(一)主要證據類型:
1、物證。醫療糾紛案件中的物證主要是指醫療工作中的治療用具,比如注射針頭、針管、輸液管、輸血袋、治療使用的葯品、醫療器械等。這些物證是醫療糾紛中廣泛使用的一種證據,具有較強的客觀性、穩定性。在患者及其家屬同醫療單位對醫療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後果產生糾紛時,要對醫療現場實物進行收集、保留和查封,不得對這些實物再使用或毀壞。對於一些易發生腐壞的物質如血液製品,必須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妥善保管。《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7條規定:「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等引起不良後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後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
2、病歷,是書證。病案是指病人在門診、急診、留觀室及住院期間全部醫療資料的總稱,是關於病人和疾病的診療過程中第一手重要的原始記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醫療單位診療措施是否正確,認證醫療過失的重要證據。在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時,醫療機構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病案材料應當包括下列內容:A、住院患者的病程記錄、死亡病例講座記錄、疑難病例計論記錄、會診意見、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B、住院患者的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曩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C、搶救急危患者,在規定時間內補記的病歷資料原件;D、封存保留的輸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葯物等實物,或者依法具有檢驗資料的檢驗機構對這些物品、實物作出檢驗報告;E、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關的其他材料。
3、屍檢報告。屬於鑒定結論的一種。屍檢對判明死因具有特殊意義,特別是對於那此死因不明、因疑難疾病致死而發生的醫療糾紛就必須進行屍體解剖,屍檢給醫學技術鑒定和司法裁決提供直接的證據,達到了最終明確診斷、分清是非的目的。由於屍體的組織細胞會發生自溶和腐敗,因此屍檢必須在法定的時限內、由具備法定資格的人員實施才能得到可靠的、科學的結論,以充分發揮屍檢察院結果在解決醫療糾紛案件中的證據作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件》第18條規定:「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後48小時內進行屍檢;具備屍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屍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並簽字。屍檢應當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承擔屍檢任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屍檢的義務」。
4、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在2000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就醫療糾紛案件的賠償問題,提出了指導性意見,規定了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只能作為法院審查、認定事實的證據,是否應作為醫療單位承擔賠償的認據,應當經過法庭質證。
5、可直接引用的證據。第9條(二)自然規律及定理;(三)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具體在醫療過錯侵權訴訟中,符合下列情況的醫學文獻應可作為定案的證據使用:A、國家葯典資料及衛生行政部門、中華醫學會組織編寫的《診療常規》或《診療規范》等技術規范,應可作為判定醫療行為是否存在技術過錯的證據使用。B、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所確立的醫療衛生制度,可作為評定醫療行為是否有責任過錯(或違章過錯)的證據使用。C、醫學教材,主要是國家衛生部規劃(統編)的本科教材,且其中記載的方法、觀點是醫學界公認的,而非少數人或個別人的見解,也應作為評定醫療行為是否有過錯的證據使用。D、我國其他權威的醫學文獻,如《實用內科學》、《實用外科學》、《實用婦產科學》等所記載的觀點和方法,如訴爭雙方無異議,也應作為判定醫療行為是否有過錯的證據使用。除上述醫學文獻的其它資料,如果當事人不能證明該資料記載的觀點、方法為醫學界所公認,一般不應作為證據使用。E、另外,民事訴訟的視聽資料、證人證言和勘驗筆錄這三種證據形式,根據案情的需要也可在醫療糾紛案件訴訟中使用。
二、醫療侵權糾紛中患者一方的舉證責任
在醫療侵權賠償訴訟中,患者應當對其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成立,負有初步的舉證責任。即原告應當首先證明其與醫療機構間存在醫療服務合同關系,接受過被告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並因此受到損害。具體要求是:
1、患者起訴時的案由確定
原告(患者)必須向法院出具在被告(醫療機構)接受檢查、治療的證明,如醫療機構的病歷資料,診斷證明書、出院證明等等,以證明原、被之間存在著醫療服務合同關系。
2、原告(患者)應當向法院遞交自己(或家屬)在接受被告(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過程中受到損害事實證據,如醫療費、交通費、誤工費、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死亡證明屍檢報告等,並提交相應的單據及計算依據。
3、如果原告(患者)認為被告(醫療機構),既構成醫療服務合同違約,又構成醫療民事侵權,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合同違約責任與侵權民事責任發生競合時,權利人必須選擇其一,即要麼告醫療服務合同違約,要麼告醫療民事侵權,而不能同時向法院主張權利。
三、醫療侵權糾紛中醫療機構的舉證責任
根據證據規則的規定,醫療侵權責任屬於過錯責任,醫療侵權糾紛實行舉證責任例置,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的關鍵事實即因果關系和過錯部分進行舉證。但證據規則所解決的只是舉證責任分配的原則性規定,而對醫療機構舉證的具體內容及含義則沒有解決,尤其是對於因果關系和過錯如何界定,在理論和實務仍存在爭議。
1、關於因果關系一
王澤鑒先生認為侵權法上的因果關系包括兩方面,即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和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前者是指行為與權利受侵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後者是指權利受侵害與侵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③。由於損失數額屬於原告的舉證責任范疇,因此,最高法院證據規則關於醫療侵權舉證中的因果關系屬於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學說有兩個,直接因果關系說和相當因果關系說,其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強調行為與結果的直接聯系,後者則看中行為與結果聯系的適當性,其公式是:無此行為,不必然有此損害,但有此行為,通常會有此損害,為符合相當性;無此行為,必然無此損害,有此行為,通常也不會有此損害,為不符合相當性。實務中,《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在對「醫療事故」的概念表述上,已不再堅持《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中「直接」造成後果的表述,而是涵蓋了適當條件導致人身傷害事故的為有因果關系。
醫療侵權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在實體上是屬於民事侵權法的調整范疇,因此,醫療侵權行為中的因果關系也應遵循侵權行為法因果關系的一般理論,即與相當因果關系論相一致。
2、關於過錯
過錯在本質上是對加害行為的社會評價,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過錯按不同意志狀態,可分為故意和過失。醫療侵權行為主要指在醫療過程中醫療行為存在過失,即存在違反高度注意義務(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情形而導致的侵權發生。
3、對因果關系和醫療過失的認定,因涉及醫學領域中的專門問題,法院一般要通過鑒定結論才能認定。這就意味著,醫療機構在應訴中,不但要提交相關病歷資料和醫學資料等證據,還要在舉證責任期限內,主動向法院提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申請。
四、醫療侵權糾紛中法院對醫患雙方舉證的審查與判斷
1、目前在實務界,患者起訴醫療機構時,常常不能確定案由,筆者就遇到一個案子:患者在起訴時既要求醫療機構(被告)退還醫療費,又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而法院的傳票又註明案由是醫療事故。因此,本案中存在三個案由,即醫療服務合同違約,醫療侵權賠償、醫療事故侵權賠償。而案由定性直接關繫到雙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如果是合同違約,根本就不存在舉證責任倒置問題。因此法官在方案審查時就應告知原告明確案由,否則應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直接裁定駁回起訴。
2、對鑒定結論的審查
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存在患者、醫療機構和法官對鑒定結果依賴性過強問題。患者往往以醫療事故鑒定的肯定性結論來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而醫療機構則根據醫療事故鑒定的否定性結論來反駁患者的訴訟請求。而法官在醫療機構沒有在舉證責任期限內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直接判決醫療機構舉證不充分,承擔舉證不能責任。這恰恰反映了實務上對醫療事故鑒定報告的誤解。
根據證規則,鑒定結論在民事訴訟中僅僅屬於證據而已,不具有最終的決斷效力。作為證據,其是否被採納,完全取決於法官的認定。因此單純以醫療事故鑒定報告作為主張權利或推卸責任的依據,對當事人來說可能是危險的。最高人民法院李國光副院長在2000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上,就醫療糾紛賠償問題,提出了指導意見,規定了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只能作為法院審查、認定事實的證據,是否應作為醫療單位承擔賠償的依據,應當經過法庭質證④。因此人民法院在審查醫療事故鑒定報告時,應當把著眼點放在證據規則規定的醫療機構的舉證責任上,看該報告能否確定因果關系和過錯,而不是看該報告的結論是否構成 醫療事故。
3、專家證人出庭質證
證據規則第61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由1-2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出庭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進行詢問。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由當事人各自申請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就案件中的問題進行對質。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可以對鑒定人員進行詢問。這就意味著專家證人出庭直接辯論或挑戰鑒定結論,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並不必然就是法庭採納的證據。但司法實踐中,醫學會的鑒定結論對外是個集體性的結論,參與鑒定的專家不簽名,也不參加法庭的質證。因此,法院應盡快完善鑒定機構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由申請出庭的專家證人對鑒定人詢問,對鑒定意見和結論提出具有抗辯力的質疑,這有助於法庭對鑒定意見和結論理性判斷,確保鑒定公正。
4、關於醫療機構擅自塗改、修改病歷的問題
在醫療侵權糾紛法院訴訟中,占相當大比例的患方均會對醫療機構病歷修改提出質疑。病歷作為民事訴訟中醫療過程的載體,主要由醫務人員完成並且由其控制和掌握。筆者認為,病歷的修改是允許的,但應嚴格依據《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和各地方有關病歷書寫規范的要求。對於涉嫌案件關鍵敏感性問的擅自塗改、修改、換頁等,人民法院應認定醫療機構改變了病歷本身作為記錄病人病情變化的真實性與客觀性,使案件事實無法認定,直接判醫療機構舉證不能。
綜上所述,證據作為民事訴訟的脊樑,在醫療侵權糾紛訴訟中尤為重要,因此,醫療侵權的雙方當事人應積極充分舉證,方可在訴訟中佔主動地位。

閱讀全文

與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