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事糾紛處理程序
在我國,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有下列四種,即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
1.和解
即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當事人是民事糾紛的主體,他們對爭議的事項享有充分的處分權能。
2調解
糾紛當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習慣、道德、法律等規范),在糾紛主體之間溝通信息,擺事實明道理,促成糾紛主體相互諒解、妥協,從而達成最終解決糾紛的合意。
3.仲裁
所謂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法對民事糾紛居中審理並製作一定法律文書平息沖突的方法。仲裁屬民間性質。仲裁的基礎是當事人的合意。也就是說,提交仲裁必須以雙方當事人同意為前提,否則,仲裁程序不能啟動。
4訴訟
民事訴訟即老百姓所講的「打民事官司」。相對於人民調解、當事人自我平息、單位(或部門、社區)處理和仲裁機制而言,民事訴訟是典型的公力救濟形式。這種公力救濟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強制性。民事訴訟還是國家處理民事糾紛的最有效也是最後的手段。因此,國家往往要對訴訟的主體、程序、制度等做出嚴格的規定。
② 陳述一下投訴糾紛的基本處理流程
1、受理投訴(現場投訴、電話投訴、轉來投訴);
2、對投訴進行分析,包括了解消費版者的反權饋意見、銷售現場調查等,對照國家的法律法規進行判斷投訴的類別;如服務類、質量類的等;
3、初步確定處理的思路和應用法律法規的依據;
4、進行投訴當事人之間的協調和調解,如果是商場的話,要履行商場的管理職能,注意商場的形象;
5、調解不成,如明顯是銷售商之事,可以實行先行賠付等措施,緩解矛盾,然後再處理;如果是消費者無理要求,可以明確告知,同時推薦他到消費者協會咨詢、維護自己的權益;
6、對於突發的糾紛,首先要帶離現場,避免圍觀,造成品牌形象的損壞;;對於惡性事件引發的糾紛引起媒體曝光等,要立即上報直接領導,要利用危機公關的處理程序,努力解決。解決不了的,請求上級領導給予處理。
③ 賠償糾紛如何處理
建議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只有訴訟解決,具體委託律師代理。
《中華專人民共屬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④ 民事糾紛怎麼處理
雖然我不是學法律的,但關於民事糾紛案件,還真有些經驗心得。2018年我父親出了車禍,全身多處骨折,跑他的案子,遊走在法院、鑒定中心、律師事務所、交警隊、肇事方、保險公司之間,也算是對民事糾紛有些了解。
所以,別以受害者自居,也別說哪種方法對自己有利,主要是看你因為糾紛而遭受了多少損失,對方給予的補償或賠償是否達到了你的心理預期。如果私下達成和解,對方給予的賠償自己很滿意,那就沒有必要鬧到法院去。如果對方給予自己的賠償不滿意,那就直接起訴法院就好了。此外,如果自己遭受的損失或傷害較為嚴重,可以申請相應的鑒定來確定損失程度,這是可以增加賠償金額的一種方式。
此外,如果是債務糾紛那就另當別論了,民事糾紛包含很多,具體事物具體分析吧。
⑤ 民事糾紛賠償,不賠償怎麼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5)糾紛賠補處理流程擴展閱讀
案例:
在益陽公司訴遼寧省丹東市輪胎廠借款糾紛一案中,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益陽公司的財產保全申請,裁定凍結輪胎廠銀行存款1050萬元或查封其相應價值的財產,後查封丹東輪胎廠的6宗土地。
之後,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丹東輪胎廠於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10日內償還益陽公司欠款本金422萬元及利息6209022.76元。
案件執行過程中,丹東市國土資源局依據丹東市政府辦公會議議定在《丹東日報》刊登將丹東輪胎廠總廠土地掛牌出讓公告,後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解除對輪胎廠其中3宗土地的查封。
隨後,上述6宗土地被整體出讓,出讓款4680萬元由輪胎廠用於償還職工內債、職工集資、醫葯費、普通債務等,但沒有給付益陽公司。2009年起,益陽公司多次向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國家賠償申請,請求賠償本金10429022.76元及相應利息。
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3年8月13日立案受理,但一直未作決定,後益陽公司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2015年10月28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予以立案。在審理過程中,2016年3月1日,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針對益陽公司申請民事執行案,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認為,益陽公司認為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錯誤執行給其造成損害,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後提出賠償請求,決定駁回其賠償申請。
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經組織雙方進行協商,當庭達成賠償協議,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給予丹東益陽公司國家賠償300萬元,隨後丹東益陽公司向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回民事案件的執行,由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民事案件執行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