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防範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回守醫療服答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B. 怎麼規避醫療糾紛
規避醫療糾紛需要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時刻遵守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盡量不要與患者方發生沖突。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也可以通過協商、調解或起訴解決糾紛。
【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因診療活動引發的爭議。
第二十二條
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願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C. 如何有效避免醫療糾紛
醫生好好執業
委託法律顧問
D. 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避免醫療糾紛
⑴預防為主:發生醫療糾紛的醫患雙方往往先有分歧,隨著患方不滿情緒的潛伏和積累,最終因一定的激惹因素爆發。如對診治不滿意,掛號、候診、交費、取葯、排隊時間過長等均可使病人產生反感或不滿情緒,接診醫生稍有不慎就可能誘發糾紛。為此,醫護人員要給患者及陪同人員安全感,給患者做好穩定情緒的工作,使緊張的心情放鬆,能立即縮短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同時宣傳必要的醫學知識,處處體現對患者的同情心,樹立醫務人員的威信,對留院觀察患者要講清楚觀察的目的,減少患者及家屬的擔心。
⑵強化限時服務觀念:急診科必須保證24小時在位,搶救器材完好,確保重危傷病員到達醫院後能得到及時的搶救。門診窗口單位應實行限時服務承諾,明確規定掛號、候診、檢查、交費、取葯、出報告的時間,以避免長時間等候。
⑶樹立平等的服務意識:法律規定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權」,其前提是確認醫患是一種「特殊的消費關系」,對患者它是權利,對醫師則是義務。但現實是醫患之間存在事實上的不平等關系,即醫療知識佔有上的不平等。正由於此,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要做到:①解釋要科學,不簡單化,不敷衍了事,不冷淡厭煩。②答復問題要迅速,病人及家屬提出的問題如無特殊情況均應立即答復。病人出現異常情況,醫務人員必須隨叫隨到,不得拖延。醫生不得叫護士代勞,護士也不得叫醫生代勞。在答復問題時不得說忌語,不得對同事的診療方案妄加評論指責,不隨意評價和貶低其他醫院的診療結果。③簽字手續要嚴格,凡病人輸血、中途退院、拒絕住院、治療等,均應嚴格履行簽字手續以備不測。④術前談話要認真,各種手術前均應交待診斷、術式及術前、術中、術後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及意外等。⑤預後交待要清楚。病員和病人家屬十分關心病情預後,可能反復提出問題,醫生必須實事求是、客觀中肯地做出回答,以使病人和家屬有足夠的思想准備。⑥做思想工作要動情,對病人及家屬的指責和要求,要耐心細致地做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爭取理解和諒解,絕不可說氣話,過頭話,避免事態擴大。
⑷在服務過程中要注意「六個慎重」①言行舉止要慎重。在病人面前要有良好的形象,著裝整齊,舉止文雅,不在病房嬉笑打鬧。對病人和家屬不說不負責任的話,對癌症、性病、艾滋病等患者嚴格保護性醫療制度,同時更不能歧視病人。②檢診工作要慎重。醫生要注意基本功的訓練,全面正確查體,不遺漏陽性體征和有意義的陰性體征,並認真做好篩選性醫技檢查。使用高檔葯物和檢查項目前應徵求患者或家屬的意見,避免因經濟負擔過重發生醫療糾紛。③重症搶救要慎重。搶救現場要緊張有序,組織嚴密,無關人員不得介入。醫務人員在搶救過程中不得講與搶救無關的話,不得接聽與搶救無關的電話。心肺徒手復甦,葯物、器械復甦的操作要規范、嫻熟並認真做好記錄。④重點病人服務要慎重,對外賓、領導幹部、知名人士、重危疑難、大手術後等重點病人要密切觀察,出現問題及時處理。⑤出具醫學證明要慎重。醫學證明具有法律效力,涉及殘情鑒定、勞動力判定、保險、刑事訴訟等重要事項,各級醫生做出結論時必須慎重。⑥開展科研要慎重。臨床以自願參加為原則,絕不可欺騙性強迫病人參與。
⑸加強非醫療服務意識①加強心理咨詢的指導,以滿腔熱情和積極的態度,關心病員的心理狀態和思想狀況,針對不同情況,認真開展咨詢指導和思想疏導,幫助病員正確對待疾病,配合治療。②加強基礎護理,對危重、老年、小兒及活動不便的病人,注重基礎護理內容的落實,避免出現因護理不當引起的並發症或院內感染。③加強病人的管理和監護,病人入院後要主動介紹院規,並嚴格要求,對精神異常有自殺傾向的病人應加強監護,避免出現意外。④加強醫院文化建設,辦好宣傳欄、板報、廣播、閉路電視、音樂影視茶座等服務項目,豐富娛樂活動內容。
⑹加強醫德醫風建設①以病人為中心,時刻把病人的冷暖病痛放在心上,提倡愛崗敬業,爭做白求恩式的醫生。②實行公平服務,醫生的服務對象是病人,要有平等博愛、仁慈的傳統美德,要一視同仁,不分親疏,決不能見利忘義。③自覺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侵蝕,反對把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看做是金錢關系、買賣關系,尤其要反對吃請、受禮、收紅包、收回扣等現象。
⑺正視醫療中的法律責任向病人及家屬交待病情要說透說夠,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要隱瞞病情,並在相關醫療文書中准確記錄,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同意,這也是溝通醫患關系取得相互理解、減少或避免醫患之間產生心理隔閡而引起摩擦的機會和橋梁。
⑻加強醫學倫理學的教育和宣傳:醫學倫理學的反復教育和宣傳,對於緩解醫患間的利益沖突有重要意義。知情同意、自主、不傷害、最優化,是國際社會認可的醫學倫理學最基本的原則,如果我們在疾病診療中充分執行這四項原則,向病人提供最優化(包括價格最低)的治療方案,盡量避免對病人的傷害,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多讓病人自主選擇,醫患間的糾紛就會減少。
⑼讓病人更多地了解醫院和醫學知識:當前發生的醫患利益沖突很多緣於患者對醫院情況的不了解,因此,推行醫療公開,讓病人了解醫院,了解醫療工作的運行,對密切醫患關系和減少糾紛大有裨益。長期以來,醫院視醫療為機密,認為讓病人知道越多則麻煩越多。其實這是一種陳舊觀念,除一些重危病人的病情、檢查出的癌症等在一定的時間內需要考慮病人及家屬的承受力暫時保密外,絕大多數醫務是可以公開的。現在各醫院正在逐步實施的收費公開、葯品價格公開,「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制,緩解了不少醫患矛盾。為此,消除醫學的神秘,讓大家了解醫學,了解醫院,了解診治全過程,讓病人與醫務人員處在一種嶄新的關系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減少和防範醫療糾紛的發生。
E. 如何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
一、防範方法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
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二、解決途徑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
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5)怎麼規避醫療糾紛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法律法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為了將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國務院制定本條例,從制度層面推進醫療糾紛的依法預防和妥善處理,著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條例》明確提出開展診療活動應當以患者為中心,加強人文關懷,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范,恪守職業道德。通過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的日常管理,強化醫療服務關鍵環節和領域的風險防控,突出醫療服務中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從源頭預防醫療糾紛。
《條例》明確了醫療糾紛處理的原則、途徑和程序,重點強調發揮人民調解途徑在化解醫療糾紛上的作用,並從鑒定標准、程序和專家庫等方面統一規范了訴訟前的醫療損害鑒定活動。
《條例》對不遵守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要求、出具虛假鑒定結論和屍檢報告、編造散布虛假醫療糾紛信息等違法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F. 醫院如何防範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回職業道德,改善答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