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電子商務糾紛管轄權

電子商務糾紛管轄權

發布時間:2022-01-09 00:16:08

⑴ 電子商務中常見的交易糾紛都有哪些

常見的交易糾紛:生活消費合同糾紛、生產購銷合同糾紛、網銀支付合同糾紛、虛擬財產合同糾紛、物流運輸合同糾紛、旅遊休閑合同糾紛。

在電子商務糾紛中,證據是一個難以保存的難題。當事人通過律師證人、公證機關公證、外交機構認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認證、先進電子設備製作的音像資料等方式保存證據,也不方便。

如果發生爭議,可以通過法院或仲裁解決。因電子商務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違反民事訴訟法關於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的,當事人可以在約定的地方行使管轄權。

電子商務涉及涉外並形成涉外訴訟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法院管轄。選擇大陸法院管轄的,不得違反民事訴訟法關於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當事人也可以在電子商務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選擇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解決。

(1)電子商務糾紛管轄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關於電子商務爭議解決參考法律法規:

1、第五十八條國家鼓勵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建立有利於電子商務發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商品、服務質量擔保機制。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與平台內經營者協議設立消費者權益保證金的,雙方應當就消費者權益保證金的提取數額、管理、使用和退還辦法等作出明確約定。

消費者要求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承擔先行賠償責任以及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賠償後向平台內經營者的追償,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2、第五十九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訴、舉報機制,公開投訴、舉報方式等信息,及時受理並處理投訴、舉報。

3、第六十條電子商務爭議可以通過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組織、行業協會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部門投訴,提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等方式解決。

4、第六十一條消費者在電子商務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平台內經營者發生爭議時,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應當積極協助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

5、第六十二條在電子商務爭議處理中,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提供原始合同和交易記錄。因電子商務經營者丟失、偽造、篡改、銷毀、隱匿或者拒絕提供前述資料,致使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者有關機關無法查明事實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6、第六十三條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可以建立爭議在線解決機制,制定並公示爭議解決規則,根據自願原則,公平、公正地解決當事人的爭議。

⑵ 互聯網法院的案件管轄范圍有哪些

根據《關於增設北京互聯網法院、廣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所在市的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類型互聯網案件。《規定》立足互聯網法院職能定位,圍繞人民群眾對互聯網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細化明確了互聯網法院的案件管轄范圍:

(一)通過電子商務平台簽訂或者履行網路購物合同而產生的糾紛;

(二)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網路服務合同糾紛;

(三) 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小額借款合同糾紛;

(四)在互聯網上首次發表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權屬糾紛;

(五)在互聯網上侵害在線發表或者傳播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而產生的糾紛;

(六)互聯網域名權屬、侵權及合同糾紛;

(七)在互聯網上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民事權益而產生的糾紛;

(八)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購買的產品,因存在產品缺陷,侵害他人人身、財產權益而產生的產品責任糾紛;

(九)檢察機關提起的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

(十)因行政機關作出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互聯網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等行政行為而產生的行政糾紛;

(十一)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其他互聯網民事、行政案件。

明確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所在市的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類型互聯網案件,「互聯網購物、服務合同糾紛」,「互聯網金融借款、小額借款合同糾紛」等都包含在內。但是據介紹,「互聯網金融借款、小額借款合同」特指與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訂立的借款合同,並不包含P2P網路借貸平台,互聯網法院也不受理P2P借貸糾紛。

⑶ 如何確定電子商務合同的管轄權

由於電子商務合同具有不同於傳統合同的特點,傳統的管轄權確定原則的運用受到了限制。 近年來,隨著網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國際互聯網為媒介的電子商務活動迅速興起,一種新的合同類型——電子商務合同應運而生。電子商務合同是以電子方式訂立的合同,主要是指在網路條件下當事人為了實現一定目的,通過電子郵件和電子數據交換等形式簽訂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電子協議。電子商務合同具有很多不同於傳統合同的特點。首先,電子商務合同當事人之間只是進行電子數據交換,合同條款是通過計算機屏幕顯示的,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書面形式;其次,合同當事人多不互相見面,合同條款的協商、合同的訂立甚至合同的履行都是藉助於網路完成;再次,表示合同生效的簽字蓋章方式被電子簽名所代替。這些與傳統合同的差異對國際私法提出了挑戰,特別是管轄權的確定方面。 對於合同糾紛,各國多允許當事人協議選擇管轄法院。其選擇既可以訂立在合同中,也可以在爭議發生後就管轄法院達成協議。在當事人沒有選擇管轄法院或選擇無效的情況下,法院可以根據建立在地理區域基礎上的傳統管轄權原則確定對爭議的管轄權。但是,在電子商務合同中,當事人沒有選擇管轄法院時,傳統管轄權原則的運用受到了限制。 如前所述,電子商務合同可以在網路上簽訂或履行,人們藉助網路進行的商業往來,可能根本沒有實際的空間地點,合同與具體的物理空間之間的聯系變得非常偶然而難以確定,從而使得傳統的司法管轄區域界限變得模糊。同時,電子商務合同所存在的網路空間具有虛擬性,在這個空間中沒有地域的界限。正像史蒂芬·考伯林教授說的:「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邊界和管轄權失去了意義,交易不再有空間意義,因為它們不在那兒發生。電子貿易看起來不在任何確定的地點進行,而是發生在不定型的電子空間。」在網上,唯一具有地域性特徵的可能就是網址,網址可以很明顯地表露它是哪個國家的網站,但用戶進入該網站卻並不表明進入了網站所在的國家。由此可見,網路空間具有相對獨立性,在此空間中,地理位置失去了其在物理空間中的重要意義,傳統管轄權原則的存在價值受到了挑戰。 構築新的管轄權基礎 由於傳統的管轄權基礎不再適應電子商務環境的要求,學術界一直在探討建立新的管轄權基礎,其中網址為眾多學者所關注。對於網址是否能成為新的管轄權基礎,學者們有不同觀點。有的學者認為,網址可以作為管轄權的基礎,理由為:1.網址具有相對穩定性。2.網址與管轄區域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度。但是將網址作為管轄依據是可以肯定的,但不是絕對的。網址不能作為確定管轄權的唯一根據,單純地對該網址的進入也並不能必然導致異地法院對網址擁有者享有管轄權,但是鑒於網址在網際網路上的重要地位,在確定管轄權時可以作為一有的學者認為網址不能作為管轄權基礎,主要理由有: 1.網址與地理空間的關聯畢竟只是一種虛擬的聯系,它有別於傳統的實質意義上的「聯系」,把這種泛泛的、偶然的、虛擬的聯系作為管轄的基礎還缺乏足夠的根據。況Internet與地理空間之間還有許多其它的「聯系」因素,承認網址的法律地位,是否也意味著所有聯系因素都可能成為新的管轄根據呢?如果這樣,勢必造成網路案件管轄的濫用。 2. 管轄根據在國際民事訴訟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直接關繫到法律的公平、正義和效率、效益。承認網址的管轄根據地位,勢必把網址的擁有者受制於一個他從未實際接觸過的管轄區域,過分加重了網址擁有者的訴訟負擔,而且,由於這種管轄權一般不易得到承認,反而不利於糾紛的解決,違反了法律的基本價值取向。 3.承認網址作為管轄根據的法律地位,就意味著「域外管轄權」的過分擴張,勢必造成國際民商事案件管轄沖突的泛濫,既有損國家的司法主權,也不利於保護當事人雙方的合法權益,甚至造成國際爭端,這與人類的整體利益背道而馳。 對於上述兩種主張,筆者傾向於第一種。一般來說,一個新的事物的產生總會對所涉及的規則、制度帶來一些新的變化,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出現產生的新的管轄權根據,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構築新的管轄權基礎,網址應該是首選。

⑷ 電子糾紛要去互聯網法院嗎互聯網法院的案件管轄范圍有哪些

根據《關於增設北京互聯網法院、廣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所在市的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類型互聯網案件。《規定》立足互聯網法院職能定位,圍繞人民群眾對互聯網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細化明確了互聯網法院的案件管轄范圍:
(一)通過電子商務平台簽訂或者履行網路購物合同而產生的糾紛;
(二)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網路服務合同糾紛;
(三) 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小額借款合同糾紛;
(四)在互聯網上首次發表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權屬糾紛;
(五)在互聯網上侵害在線發表或者傳播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而產生的糾紛;
(六)互聯網域名權屬、侵權及合同糾紛;
(七)在互聯網上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民事權益而產生的糾紛;
(八)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購買的產品,因存在產品缺陷,侵害他人人身、財產權益而產生的產品責任糾紛;
(九)檢察機關提起的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
(十)因行政機關作出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互聯網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等行政行為而產生的行政糾紛;
(十一)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其他互聯網民事、行政案件。
明確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所在市的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類型互聯網案件,「互聯網購物、服務合同糾紛」,「互聯網金融借款、小額借款合同糾紛」等都包含在內。但是據介紹,「互聯網金融借款、小額借款合同」特指與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訂立的借款合同,並不包含P2P網路借貸平台,互聯網法院也不受理P2P借貸糾紛。

⑸ 電子商務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注意要來保存好雙方來往信自件,如有嚴重糾紛還可申請公證,保全電子證據。2.一般電子商務雙方不在同一地點,所以請在簽訂合同前確定對方的資信以及實力,保證對方是有資格和你方交易的。一般通過查看對方經營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等文件資料確定對方真實客觀存在並有資質。3.注意在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約定將來如果發生糾紛的處理方式以及管轄法院。如果是涉外電子商務最好約定採用中國法律,有中國法院處理;如果是國內的,應約定由你方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⑹ 電子商務對稅收管轄權有何影響

稅收管轄權是指一國政府在征稅方面的主權,主要包括該國政府對哪些人征稅、征什麼稅以及征多少稅等內容。一般來說,稅收管轄權可以分為三類:
①地域管轄權,又稱來源地管轄權,也就是一國對於來源於本國的所得有權徵收稅款。
②居民管轄權,也就是一國對於依照稅法規定屬於本國居民的納稅人有權徵收稅款。
③公民管轄權,也就是一國對擁有本國國籍的納稅人有權徵收稅款。
由於稅收管轄權屬於一國主權,因此,各國因為國情的不同而對於稅收管轄權的規定也不一樣。目前來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同時實行居民管轄權和地域管轄權,如加拿大的稅法規定,一個公司如果在加拿大設立,或者該公司的管理控制中心設在加拿大,則該公司屬於加拿大的居民公司。當然也有些國家僅實行地域管轄權,而有些國家同時實行地域管轄權、居民管轄權和公民管轄權。當兩國稅收管轄權發生沖突時,通常是通過簽訂國際稅收協定來解決,因此稅收協定在國際稅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其居民就其世界范圍所得征稅;而對於非居民僅就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征稅。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商品或服務供應商的居住地以及所得來源地很難確定,因此使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的機會大大增多。
例如,在一項互聯網交易中,居住在a國的納稅人可以使用b國的伺服器提供商品或勞務,c國的消費者可以使用d國的伺服器進行消費。供應商所在地難以確定,而同時供應商在消費地可能又沒有常設機構,這樣對其征稅就沒有了法律基礎。
再如,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收入來源地難以確定是以合同的簽訂地還是供應商的居住地作為收入來源地呢?合同算是在哪一國簽訂的,是在消費者居住地,還是在供應商居住地?是在消費者伺服器坐落地,還是在供應商伺服器坐落地?所得的來源地難以確定,消費者居住國可能難以運用常設機構徵收稅款。

⑺ 論述確定電子商務糾紛和管轄權有哪些困難

1.確定電子商務糾紛管轄權有哪些困難?傳統的確立管轄權的原則都要求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明確的關聯因素,如當事人的住所、國籍、財產、行為、意志等。但在網路空間中,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導致了這些因素都變得非常模糊,進而使得傳統的確立管轄權的原則適用於網路空間中的糾紛時,遇到了極大的困難。(1)網際網路和傳輸信息的機器的物理位置沒有重要的聯系,沒有必要將網際網路的地址和一個特定的法域聯系在一起。這意味著網際網路允許當事人在互相不知道對方的物理位置時進行活動。唯一重要的是構成計算機網址的「位置」。(2)網際網路經常使用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ing),這是伺服器用來復制信息的方法,使得以後對於某一網址的訪問能夠節省時間。為了更好的管理信息包的傳輸,網際網路伺服器設計得可以將經常訪問的網址中的資料部分或全部的復制並儲存下來。這一過程對於提高網路的速度非常重要。網際網路的用戶不會知道由緩沖存儲器儲存的信息和最初的信息之間的差別,從用戶的計算機上顯示出來的信息,表面上都是從信息的來源地發送來的,而不論實際上是來自信息的來源地,還是緩沖存儲器。(3)網際網路的一個實用價值是超鏈接,可以允許不同網址不論位置而相互連接。因此,當一個網址可能位於法院的管轄內時,通過鏈接的第二個網址就不一定也位於該法院的管轄。

⑻ 杭州互聯網法院存在管轄權爭議嗎

杭州互聯網法院作為全球第一家掛牌成立,新生事物在獲得掌聲的同時,必然也會有爭議相伴而生。

在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設立之後,有網友就表達了類似的疑惑:在杭州成立的互聯網法院,有許可權管轄、審理原告或被告在其他地方的案件嗎?

對於一個新的法院,肯定會有管轄權異議,如果他是被告方的代理律師,同樣也會提出管轄權異議。「既然沒有新的法律規定,只出來一個新法院,那是否適用是否允許,只能看法院如何決定了,看法官如何審理,都是需要通過個案來分析的。」

對此,長期關注電子商務的浙江某律師事務所創始人認為,互聯網法院的管轄總原則是不能突破我國民事訴訟法對於管轄的規定,因此,該法院並非對全國的涉網案件都具有管轄權。

「互聯網法院的設立讓其維權不必再千里迢迢奔赴杭州,所有程序在網上完成即可。因此對於異地淘寶用戶來說,案件由互聯網法院管轄無論是便利性和專業性都是有利的。」吳丹君分析說,有了這些優勢,想必雙方當事人也無需再提管轄權異議。

此類涉網案件往往技術性強,與新型互聯網商業模式深度關聯,糾紛性質存在爭議,而且沒有在先判例,現有的法律法規又比較模糊,這給司法審判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不同地區、不同法院甚至不同法官對於案件理解的不同,都極有可能導致「同案不同判」現象。

「通過專門管轄的方式,確保裁判法官的業務水平,確保『同案同判』,無疑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是一項重要的司法改革舉措。」方超強說。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糾紛管轄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