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建立醫療糾紛事件糾紛辦責任人向院領導報告制度
武勝縣醫患糾紛應急處置預案(試行)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有效解決醫患糾紛,維護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秩序,保障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衛生部公安部關於加強醫療機構治安管理維護正常診療秩序的通知》(醫衛生〔2001〕216號)、《廣安市醫患糾紛預防及處置暫行法》、中共武勝縣委公室、武勝縣人民政府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武委發〔2007〕19號)的規定,特製定本應急預案。第二條醫患糾紛是指患者或者其親屬與醫療機構及其醫護人員之間圍繞醫療服務而產生的爭議。第二章醫患糾紛的分級條三條醫患糾紛分為三級:重大醫患糾紛(Ⅰ級),較大醫患糾紛(Ⅱ級)、一般醫患糾紛(Ⅲ級)。Ⅰ級;因醫患糾紛,患方停屍鬧事,沖擊醫療機構,毆打醫護人員,或聚眾鬧事(100人以上),嚴重影響醫療機構、黨政機關或其他企業單位正常工作秩序的。Ⅱ級:醫患雙方分歧較大,患方不願意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進行處理,聚集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鬧事,干擾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的秩序的。Ⅲ級:醫患雙方發生分歧,醫患雙方不自願達成協議需通過第三方協商同意,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法定程序進行處理。第三章醫患糾紛的報告第四條發生Ⅲ級醫患糾紛後,鄉鎮衛生院、中心衛生院、縣級醫療機構的主管醫生、護士應立即報告本院院長,院長立即報告縣衛生局;村衛生站和鄉鎮個體醫療機構立即報告當地鄉鎮衛生院院長,鄉鎮衛生院院長立即報告衛生局(值班電話:6211248);民營醫院和縣城個體醫療機構立即報告縣衛生局。第五條發生Ⅱ級醫患糾紛,除執行Ⅲ級醫患糾紛報告程序外,由醫療機構同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派出所,由衛生局報告武勝縣醫患糾紛處置應急領導小組下副組長,同時報告縣處突(設在縣維穩,值班電話;6211414),告知患者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第六條發生Ⅰ級醫患糾紛,除執行Ⅱ級醫患糾紛報告程序外,由武勝縣醫患糾紛處置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縣委主要領導,並按有關規定報告市政府。第四章處置機構與職責第七條處置機構武勝縣醫患糾紛處置應急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組長,縣委分管政法、宣傳的常委,縣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政府、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縣衛生局、縣監察局、縣維穩、縣委縣政府信訪、縣民政局、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局、縣司法局等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公室,由縣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縣長兼任公室主任,衛生局局長任公室副主任,負責日常工作。第八條職責(一)縣處置領導小組:發布醫患糾紛等級,組織、領導、指揮全縣Ⅱ級以上醫患糾紛事件的處置工作,組織、協調各級各部門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妥善解決糾紛,防止事態擴大,切實維護穩定,確保黨政機關和醫療機關和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秩序。(二)縣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到達現場,對診斷、檢查、治療等醫療環節進行客觀、公平的評價,初步判定醫療機構的醫療活動是否有過失行為,並對患方講解相關醫學知識,消除患方對醫療機構醫療行為的誤解;督促醫患雙方共同封存醫療文書和相關的醫療用品、葯品;實施對醫療過程和醫療行為的調查;積極組織醫患雙方進行協商;對患方提出醫療事故鑒定的,及時委託市醫學會按程序鑒定;對患方同意屍體解剖的,立即協調法定屍檢部門完成屍體解剖;及時組織人員對事件的真實情況、處置情況及下步工作建議形成局面材料,以便及時進行新聞發布。(三)縣公安部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有關醫患糾紛事故涉嫌犯罪案件的偵查工作,維持事故警戒范圍內的治安秩序;維護醫療機構正常公秩序,及時疏散圍觀群眾;對沖擊醫療機構、毆打醫護人員的行為按級別、規模進行控制,全力予以制止;對拒絕勸阻、停屍鬧事、妨礙公務、破壞醫療機構財物和聚眾鬧事甚至打、砸、搶等依法果斷採取措施控制局勢平息事態。(四)縣民政部門:發生Ⅱ級以上醫患糾紛,在患者死亡的情況下按照上級指令,立即趕赴現場將醫患糾紛中的屍體及時轉移至縣殯儀館存放,需要屍檢的提供屍檢場所,並按有關規定對屍體及時進行火化。(五)縣司法部門:接到發生Ⅱ級及以上醫患糾紛報告後,立即到達現場,宣傳法律法規及政策,為患方提供法律幫助。(六)縣人口和計生部門:積極主動協助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處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所發生的醫患糾紛。(七)縣衛生執法監督機構:接到報告或上級指令後,應立即組織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認真開展調查取證,對病歷資料、葯品、器械封存控制,備齊文書,履行相關事項(醫患糾紛處理程序、屍檢有關規定、屍體火化有關規定等)的書面告知職責,及時向上級和相關單位匯報,對醫療機構違法行為從重從快查處。(八)事發地鄉鎮政府;接到醫患糾紛報告或上級指令後,立即組織男力量到達現場,積極做好患方思想工作,穩定患方情緒,說服、勸誡、疏散圍觀群眾,積極做好協調工作,防止事態擴大。(九)縣信訪部門:負責對信訪、上訪患者及其親屬做好政策解釋工作,告知並引導其按法定程序處理醫患糾紛,不得無理取鬧。(十)縣監察部門:負責對醫患糾紛處理進行監督,對不服從上級指令和指派,推諉卸責,不認真履行職責導致事態擴大的單位和責任人按責任人按規定追究紀律責任。(十一)縣政府新聞公室:負責制定新聞報道方案,統一對外宣傳口徑,組織協調糾紛的新聞報道。負責受理事故發生地現場記者采訪申請和采訪安排,加強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的管理,避免出現不實的報道。各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武勝縣醫患糾紛應急處置預案》的職責分工,制定相應應急方案備用。第五章醫患糾紛的處置第九條Ⅰ級醫患糾紛處置成立現場醫療糾紛處置指揮組,由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任組長,縣委分管政法、宣傳的常委,縣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政府、縣委縣政府信訪、縣委維穩、縣衛生局、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監察局、宣傳部相關鄉(鎮)政府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下設現場秩序維護小組、強制帶離小組、現場取證小組、醫療技術指導小組、疏導勸解小組、法制宣傳小組、醫療救治小組、後勤保障小組、善後處理小組、信息處理小組、單位內部保衛小組,在事件發生後立即趕赴現場按照分工進行處置。1、現場秩序維護小組。由縣公安局長任組長,接到指令後,帶領30—50名民警在5—15分鍾內趕至現場,控制和維護現場和周邊秩序。事發鄉鎮黨委、村(居)委會主要領導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協助配合公安維護秩序。2、強制帶離小組。由縣委維穩主任任組長,公安局分管刑偵的副局長任副組長,在接到指令後,帶領20名以上民警在10分鍾內將沖擊醫療機構、毆打、起鬨、糾纏醫務人員的人員強制帶離現場。3、現場取證小組。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任組長,帶領4名以上民警,對策劃、煽動、沖擊、毆打的鬧事者進行調查取證。縣衛生執法監督大隊安排4名以上工作人員協助做好證據的收集保全工作。4、醫療技術指導小組。由縣衛生局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組織5名以上縣級技術專家收集醫療處置的相關資料,初步判斷有無醫療缺陷,並參與醫療救護指導。5、疏導勸解小組。由縣司法局局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信訪主任任副組長,司法局、縣委縣政府信訪各2名工作人員,相關鄉鎮黨委主要領導和村(居)委員會主任、支部書記等人員為成員,負責做好患方的思想工作,為患方及其家屬提供法律援助,阻止患方出現過激行為。6、法制宣傳小組。由縣委宣傳部部長任組長,公安、廣電、司法、衛生、宣傳部等分管政工的負責人為成員,現場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發布公告,並按有關規定進行宣傳報道。縣公安局網管中心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積極引導網上輿論。7、醫療救治小組。由縣衛生局局長任組長,縣醫院、中醫院院長為成員,兩個醫院分別安排5名以上醫務人員,各落實一輛救護車,在現場指定地點待命,負責現場搶護工作。8、後勤保障小組。由縣政府主任任組長,負責現場處置的一切後勤保障工作。9、善後處理小組。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衛生局、縣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相關鄉鎮政府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將屍體及時轉移到殯儀館存放,需要屍解的按有關規定進行屍解,按規定程序將屍體進行火化,做好患方及其家屬的情緒疏導和安撫工作。10、信息處理小組。由縣政府分管衛生的副主任任組長,公安分管國安的副局長任副組長,國安大隊大隊長為成員,負責收集現場處置各小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現場處置指揮組組長報告。11、單位內部保衛小組。由縣衛生局分管安全保衛工作的副局長任組長,所涉問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所涉全體職工和保安人員負責維護本單位內部秩序,確保財產、人身安全。第十條Ⅱ級醫患糾紛的處置成立現場外置指揮現場,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縣委分管政法、宣傳及政府分管衛生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衛生局、公安局、司法局、宣傳部、民政局、事發地及相關鄉鎮黨委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下設現場維穩保護小組、現場取證小組、醫療技術指導小組、疏導調解小組、法制宣傳小組、善後處理小組、醫療救治小組、信息處理小組、單位內部秩序保衛小組,在事件發生後立即趕赴現場按照分工進行處置。1、現場維穩保護小組。由縣公安局局長任組長,分管治安的副局長親自帶領民警10—30人,在5—15分鍾內趕至事發地維護現場秩序,及時劃定警戒區域,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發現場和人員救治場所,制止各種違法破壞活動;制止患者家屬起鬨、糾纏醫務人員或醫療機構負責人,對妨礙公務、無理取鬧、慫恿患者家屬和圍觀群眾鬧事者強制帶離現場。協助民政部門和醫院將屍體移至指定地點。相關鄉鎮政府、村(居)委會配合。2、現場取證小組。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技術中隊隊長任組長,帶領民警2人,負責對策劃、煽動、鬧事者進行調查取證。衛生監督執法大隊2人,負責協助公安部門做好證據的收集、保全工作。3、醫療技術指導小組。由縣衛生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組織3名以上技術專家,收集醫療處置相關信息資料,初步判斷無醫療缺陷。4、疏導調解小組。由縣司法局局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信訪主任任副組長,各組織2名以上工作人員,會同相關鄉鎮政府分管政法領導和村(居)委員會主任、村支部書記等人員負責做好患方的思想工作,為患方及其家屬提供法律幫助,防止患方發生過激行為。5、法制宣傳小組。由縣委宣傳部部長任組長,縣廣電、司法、衛生、宣傳分管領導為成員,現場宣傳有關法律法規,並按有關規定進行宣傳報道。縣公安局網管中心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互聯網管理,積極引導網上輿論。6、善後處理小組。由縣衛生局局長任組長,縣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相關鄉鎮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將屍體及時轉移到殯儀館存放,壓根屍解的按有關規定進行屍解,並按規定程序將屍體進行火化,並做好患方及其家屬的情緒疏導和安撫工作。7、醫療救治小組。由縣衛生局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縣醫院安排5名以上醫務人員,落實一輛救護車,在指定地點待命,負責事故發生地的搶救工作。8、信息處理小組。由縣政府公室分管文衛的領導任組長,公安局國安大隊大隊長為成員,負責收集現場處置小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現場處置指揮組組長報告。9、單位內部秩序保衛小組。由所涉及問題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安全保衛工作的領導為副組長,單位保衛科(股)和保安、單位職工20人負責維護本單位內部秩序和單位人身財產安全。第十二條Ⅲ級醫療糾紛的處置成立醫療糾紛現場工作組,由縣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縣長任組長,衛生局局長任副組長,衛生局醫政中醫股、衛生監督執法大隊負責人為成員,組織相關人員及時趕赴現場,按以下職責做好糾紛處置工作,並及時報送信息。1、現場調查組。由縣衛生局監督執法大隊隊長任組長,帶領2名衛生監督執法大隊人員開展調查取證,對病歷資料、相關葯品、器械封存控制,發出醫患糾紛處理程序,屍檢程序、屍體火化規定等書面告知書,查處醫療違法違規行為。2、醫療技術指導組。由縣衛生分管局長任組長,在縣屬醫療保健單位抽調3名以上技術專家,初步判斷有無醫療缺陷,向患方詳細講解有關醫學知識。3、疏導調解小組。由縣衛生局局長牽頭,衛生局醫政中醫股2名工作人員參加,組織召開醫患雙方代表會議,宣傳處理醫患糾紛的原則和法,為患者提供政策咨詢,協助屍檢、醫學鑒定以及調解等工作,及時報送處置信息。4、現場秩序維護組。由所涉糾紛問題單位分管安保工作的負責人任組長,單位保衛科(股)負責人為成員,組織保衛幹部和保安維護本單位秩序和財產人身安全。
『貳』 如何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
一、防範方法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
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二、解決途徑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
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2)醫療糾紛政法委如何協調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法律法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為了將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國務院制定本條例,從制度層面推進醫療糾紛的依法預防和妥善處理,著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條例》明確提出開展診療活動應當以患者為中心,加強人文關懷,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范,恪守職業道德。通過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的日常管理,強化醫療服務關鍵環節和領域的風險防控,突出醫療服務中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從源頭預防醫療糾紛。
《條例》明確了醫療糾紛處理的原則、途徑和程序,重點強調發揮人民調解途徑在化解醫療糾紛上的作用,並從鑒定標准、程序和專家庫等方面統一規范了訴訟前的醫療損害鑒定活動。
《條例》對不遵守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要求、出具虛假鑒定結論和屍檢報告、編造散布虛假醫療糾紛信息等違法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叄』 由政法委書記帶隊的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適合嗎
您好,體現了領導的重視,處理力度會加強的。
『肆』 衛生局如何應對處置群體惡性醫鬧事件
近年來,一些不法人員受雇於醫療糾紛的患者方,採取在醫院設靈堂、打砸財物、設置障礙等手段阻擋患者就醫或毆打醫務人員等,以嚴重妨礙醫療秩序、擴大事態、給醫院造成負面影響的形式給醫院施加壓力,從中牟利,並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他們被稱為醫鬧。醫鬧以醫療糾紛為引線,以鬧事為手段,以牟利為目的,破壞了醫患雙方溝通的規則。因此,有效地治理醫鬧,建立正常的醫療糾紛處理長效機制刻不容緩。
分清不同醫鬧的性質
醫鬧問題的解決涉及到公安、司法、信訪、維穩、衛生等多個部門,單靠衛生部門的力量顯然無力進行有效治理。再加上不少醫院認為此類問題是「家醜」,對外不忍言、不敢言、不願言,往往採取花錢買平安的方式解決,結果猶如「抱薪救火」。
經過對近幾年醫療糾紛案件的統計分析,山東省高密市發現該類案件有以下幾個新特點:一是態勢多發,2010年以來全市共發生醫療糾紛15起,演變為嚴重擾亂醫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3起;二是背景復雜,不少案件可以確定有專業醫鬧的直接參與,模糊了患者家屬本身的訴求;三是容易升級,少數患者抱著「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心理,易演變為群體性突發事件;四是比例傾斜,在鑒定為醫療事故的案例數量並未增加的情況下,醫療糾紛數量反而在一段時間內明顯增加,一定程度反映出非診療護理因素對其產生了影響。
針對這些情況,高密市提出對醫鬧實施「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分級響應、責任追究」的應對策略,探索處理醫療糾紛的長效機制。
設置醫鬧分級響應機制
不同醫鬧所產生和形成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對其的處理方式也要區別對待。該市領導小組在接到醫療糾紛及其引發的突發性事件報告後,根據事件規模及程度,將其分為3級,按級響應處置。響應部門分為現場處置、宣傳處置、鑒定處置、訴訟處置、信訪穩定5個小組,按部門職責分工做好穩控工作。
Ⅲ級,為一般事件,參與人數在8人以下。響應部門為醫療機構所在地的派出所、市衛生局及其他相關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派專人任總指揮,根據事件需要和事態發展,組織協調各部門按職責參與現場處置。
Ⅱ級,為較大事件,參與人數8~15人。有損壞醫療機構財產或危及到人身安全的行為,且醫療機構不能控制局面。響應部門為市公安局、市衛生局及其他相關成員單位。領導小組派專人任總指揮,根據事件需要和事態發展,組織協調各部門按職責參與現場處置。
Ⅰ級,為重大事件,參與人數15人以上。表現為聚眾占據醫療機構醫療或辦公場所,在醫療機構內尋釁滋事;發生打、砸、搶、燒等嚴重違法行為的;侮辱、威脅、恐嚇、圍攻、毆打醫務人員或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在醫療機構內外掛橫幅、設靈堂、燒紙錢、擺花圈、貼標語、發傳單,影響正常診療秩序的等。響應部門為市公安局、市衛生局及其他相關成員單位。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任總指揮,根據事件需要和事態發展,組織、協調各部門按職責參與現場處置。
醫鬧治理須各部門齊出動
治理醫鬧,各方面的協同作戰是十分必要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醫療糾紛處置工作預案,組織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擔任,副組長由市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擔任,成員由市委宣傳部、市維穩辦、市衛生局、市信訪局、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衛生局也制定了相應的《衛生系統內部醫療糾紛處置預案》,引導醫患雙方通過協商解決、行政調解、第三方調解、醫學鑒定、法律訴訟等途徑來化解糾紛。
為了保證相關部門步調一致,對各級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尤其對一些細節性的問題規定詳細,編織起了細密的管理網路。領導小組按照「屬地管理、分級響應」的原則,負責醫療糾紛及其引發的突發性事件處置的統一指揮、組織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即市衛生局負責受理醫療糾紛的處置和辦理領導小組日常具體事務,制定維護社會穩定、共建平安和諧醫療環境的工作計劃、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各鄉鎮街道也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設立本級處置醫療糾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轄區內醫療糾紛的處理工作。
為保障系統健康高效運行,該市制訂配套文件為各有關部門設立了督促工作的「軍令狀」。文件規定,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及醫療機構出現失職行為,將嚴肅追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主要包括:未建立預防和處置醫療糾紛及其引發的突發性事件工作機制的;發生醫療糾紛後,不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工作,互相推諉,在工作中態度生硬、作風漂浮、措施不力的;發生突發性事件後,不及時處置,導致醫療機構正常診療秩序受到嚴重干擾的;醫療機構及周邊職業醫鬧人員和黑惡勢力猖獗,長期未受到嚴厲打擊的等等。
『伍』 哪個知道醫療糾紛是怎樣形式去處理求盼!
醫療糾紛如何處理
(一) 依法處理醫療糾紛 1、區分是否為醫療事故。 2、依靠衛生行政部門協助處理。 3、按法律程序處理。 4、關於醫療糾紛的經濟賠償。
原則: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病歷為證據。 依據:專家會診結論,即:有錯則賠償,無措則勸導。
標准:參照法律標准,專家集體決定,採取攻心策略,達到少賠目的。 談判方式:法律標准、堅持原則、感情投入、模糊協商、利我價位、適度賠償。
談判技巧:心平氣和,堅持原則。
處理程序:專家會診-專家反饋-雙方協商-鑒定-訴訟 合法途徑:協商-調節-鑒定-民事訴訟 (二)醫療糾紛發生後的處理方法
1、把握好處理醫療糾紛的主動性,不躲避接待,不迴避矛盾,組織相關部門接待處理。 遵循「小、慎、快」的原則:
「小」 :就是努力將事態程度控制在最小,將知曉范圍控制在最小,將傷害程度控制在最小。
「慎」 :就是處理糾紛要謹慎,說話要謹慎,表態要謹慎,留有餘地,不許願,不承諾。
「快」 :就是要果斷、及時,盡快與患方接觸,在最短的時間內妥
2014年全國注冊建造師考試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 建設工程計價 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 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
善處理好,把握主動性和有利時機。既不能久拖不決,又不能急於求成。
2、依法做好醫療糾紛處理工作
發生醫療缺陷、隱患、糾紛或醫療事故處理程序: 一是層層報告:當事人→科主任→協調辦公室→院領導; 二是封存病歷:封存病歷資料,嚴禁塗改、 偽造、隱匿和銷毀; 三是封存實物: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引起不良後果的,也及時對實物進行封存;
四是調查接待:協調辦公室接到報告後,迅速調查、核實,將調查結果及時向醫務部和院領報導報告,並向病及家屬通報、做好解釋、勸導工作;
五是討論處理:組織專家進行討論分析,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及時向患方反饋。堅持有理有節原則,既理解患方的感情,又不放棄原則。 3、控制好「對話」局面
原則:保持冷靜,把握進程,巧妙應對,適當妥協。妥協不是出賣原則,而是在戰略制勝前提下的戰術妥協。具體為:遇尖刻,忌立即反駁;主動時,忌貪圖「全勝」;不能盛氣凌人,出語傷人。
戰術上要做到:它進我退、它燥我穩、它退我攻、它疲我勝;推出去、拉回來、談的攏、操勝券。
效果上要達到:讓對方在不失顏面的情形中放棄初衷,心悅誠服的接受我方意見。最終目的:向我靠攏 (三)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原則
解決糾紛有4種途徑,但大部分是醫患雙方協商解決,可以說,
醫患協商是解決醫療糾紛的主要方式。 1、 醫療糾紛協商的前提 1)、醫患雙方均有協商的意願;
2)、醫患雙方在各項條款上均達成一致意見。 2、 合法協商的條件 1)、患方合法主體:
一是患者本人或其授權代理人; 二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三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患者的監護人; 四是死者的合法繼承人;
2)醫方合法主體:建立醫患關系的醫療機構或其法人; 3)協議為雙方自願,不得有欺詐、脅迫等行為; 4)協議條款不違背我國法律。 3、無效的協商協議 1)患方簽約的主體不合法:
如患者本人為18周歲以上的成人,但協議由其父母簽署,且患者不予認可的,則協議無效;
2)醫方簽約的主體不合法:如協議為醫師個人簽署;
3)有脅迫、欺詐行為:如醫療機構法人在被脅迫的情況下簽署的協議;
4)協議內容違背法律:如為獲得保險賠償而虛構醫療糾紛賠償。
『陸』 為什麼說醫調委在解決醫療糾紛中起積極作用
醫調委是第三方協調處理醫療糾紛的有效途徑,快速解決醫療糾紛的有效機制,而且調回解醫療糾紛答不收取費用。如果醫調委協調不能達到雙方滿意,無法簽訂和解協議時候,可以再通過法院訴訟解決。
全稱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協調解決醫療糾紛的官方性機構。
醫調委具備官方性。受司法局的業務指導,是獨立於衛生行政部門、保險機構和醫患雙方之外的第三方人民調解組織。
其主要職責是:
1、調解醫療糾紛,防止醫療糾紛激化;
2、通過調解工作宣傳法律、法規、規章和醫學知識,引導醫患雙方當事人依據事實和法律公平解決糾紛;
3、向醫療機構提出防範醫療糾紛的意見、建議;
4、經調解解決的醫療糾紛,按照醫患雙方當事人要求,製作書面調解協議書;
5、向患者及其家屬或者醫療機構提供醫療糾紛調解咨詢和服務;
6、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醫療糾紛和調解工作的情況。
醫調委是快速解決醫療糾紛的有效機制,而且調解醫療糾紛不收取費用。如果醫調委協調不能達到雙方滿意,無法簽訂和解協議時候,可以再通過法院訴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