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是什麼
根據《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十種。
一、停止侵害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所有正在進行中的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犯財產權和侵犯人身權都應當承擔此種責任。
二、排除妨礙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妨礙他人行使權利的場合,不必要求權利人的權利有實際的損害。
三、消除危險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雖然尚未造成他人的財產、人身的實際損害,但是有造成損害的急迫的危險,則權利人可以要求造成危險的人採取措施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當一方當事人佔有他人的財產,但沒有合法權利作為依據時,應當將對方的財產返還。此種責任方式的一個前提是,原物尚存在。如果原物已經滅失,則責任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損失等責任。
五、恢復原狀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財產遭到他人的損壞,但是尚有恢復原來狀況的可能的情況。比如,非法佔用他人有使用權的土地,並堆積雜物,則不僅應當返還土地,還應當清除雜物,恢復侵權行為發生之前的土地原狀。又比如損壞他人的電視機,如果損壞不嚴重,則承擔的責任是修理電視機,使之恢復原來的功能。
一般來說,造成他人財產損失,如果能夠恢復原狀,應當盡量恢復原狀。只有難以恢復原狀的,才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六、修理、重作、更換
這是適用於某些種類的合同的責任方式。如果一方根據合同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合同的約定,則對方當事人有權要求修理或者更換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標的物,在定作合同中,還可以要求定作人依合同的約定重新製作。
七、賠償損失
這是適用范圍最廣的一種責任方式。在我國法律上的賠償損失專指以金錢的方式賠償對方的損失。侵犯財產權和侵犯人身權都可能發生這種責任。在侵犯名譽權等幾種人身權造成精神損害的情況下,還要承擔以金錢的方式賠償精神損害的責任。
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外,應當賠償受害人的全部損失。損失除了包括財產的直接損失外,還包括間接損失,或者說可得利益的損失。賠償可得利益損失(間接損失)應當符合嚴格的條件。這種利益,應當是在違法行為發生時已經具有現實的取得條件,如果沒有違法行為的干擾一般就可以取得。間接損失一般有三種情況:(1)利潤損失。從事合法經營的各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在其現有的經營條件下,通常可以取得的利潤,如果因為他人的違法行為而沒有能夠取得,可以作為間接損失。但如果受害人從事的是非法的經營,則其如果未受他人侵犯在通常情況下可能取得的非法利潤,不能作為間接損失而要求賠償。(2)勞動收入。如果受害人正在或者將要從事的工作本可以給自己帶來一定的收入,而因為他人的違法行為而未能取得,可以作為間接損失要求賠償。(3)物的孳息。物的孳息有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如果孳息的取得有現實的可能性,可以作為間接損失要求賠償。比如一頭已經懷孕的母牛被他人傷害致死,則計算損失賠償時應將即將出生的小牛的價值考慮在內。非法使用他人的金錢,應當賠償相當於銀行利息的損失。非法佔用他人房屋,應當賠償相當於房屋出租的租金的間接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這是在一個有效的合同中,雙方約定了違約金,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了違反此種合同應當支付違約金,則一方違約的情況下,應當向對方支付約定或者法定的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這種責任形式,適用於《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這幾種人身權受到侵犯的情況,因為這幾種侵權通常會給受害人的名譽造成損害,或造成其他不良影響。
十、賠禮道歉
這種責任形式也是適用於《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的幾種人身權受侵害的情況。
㈡ 什麼是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
根據復歸責原則的不同,制可以將侵權行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㈢ 侵權民事責任在什麼情況下適用
民事法律責任,就其內容分為侵權民事合同和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就是指的是啊,與其他主體簽訂各種合同,發中,各種性質的法律責任。那再出現法律糾紛時,可以要求追究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請求民事賠償。
㈣ 什麼是侵權行為,侵權民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是指在一般情況下,構成侵權行為所必須具備版的因素。權只有同時具備這些因素,侵權行為才能成立。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為、有損害事實的存在、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四個方面。
㈤ 商標侵權的民事責任是什麼
商標侵權的民事責任是什麼?
一般情況下,包括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而賠償損失則根據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的獲利、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懲罰性賠償、法定賠償等認定賠償金額。下面由納傑知識產權小納為您做詳細介紹。
一、停止侵害
1、一般情況下法院判決的具體責任方式包括:
(1)停止侵害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2)如果因在企業名稱中突出使用注冊商標而構成侵權,判決規范使用企業名稱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可以判決不得突出使用注冊商標或者規范使用企業名稱;
2、例外情況
如果判決停止侵害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造成雙方當事人之間的重大利益失衡,或者實際上已無法執行,可以不判決停止侵害,適當加大民事賠償數額。
二、賠償損失
根據商標法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1、權利人的損失
權利人的損失,可以根據權利人因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或者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乘積計算。
2、侵權人的獲利
侵權人的獲利,可以根據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該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按照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計算。
3、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認定
可以根據原告提交的在商標局備案並經過公告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記載的許可使用費認定。
4、懲罰性賠償
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按照權利人損失或侵權獲利的計算方法確定的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
5、法定賠償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適用法定賠償,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三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適用法定賠償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後果;
(2)商標的聲譽;
(3)商標使用許可費的數額;
(4)商標使用許可的種類、時間、范圍;
(5)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
人民法院在確定法定賠償數額後,當事人按照法定賠償數額的規定達成調解協議的,應當准許。
6、合理開支
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包括:
(1)公證費;
(2)調查、取證費用包括檔案查詢費、書面資料印刷費;
(3)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
(4)翻譯費;
(5)合理的律師費。
7、侵權人妨害舉證適用法定賠償
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酌情判定賠償數額。
編輯:ice_ya@北京納傑知識產權
㈥ 民事侵權是什麼意思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回違法行為答。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6)什麼是侵權民事責任擴展閱讀
侵權的構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二、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的過錯,是指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者侵權損害後果擴大存在過錯。
三、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不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四、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採取的致他人較小損害的行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權行為或者損害後果發生之前自願作出的自己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明確的意思表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侵權行為
㈦ 侵權是什麼意思
侵權是指一種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因此侵權行為也可以稱為一種侵害行為。
侵權行為的分類:
(1)按構成要件分
一般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基於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
特殊侵權行為:行為人雖無過錯 但依民法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應承擔責任的行為 。
(2)按侵害對象分
侵害財產權行為:包括侵害物權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行為。
侵害人身權行為:包括侵害他人身體和心理的行為。
(3)按致害人的人數分
單獨侵權行為:致害人僅為一人的侵權行為。
共同侵權行為:致害人為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 致害人應負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4)按行為性質分
積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積極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消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消極不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7)什麼是侵權民事責任擴展閱讀
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一、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
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二、侵權民事責任的特徵
1、侵權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不是道義責任;
2、侵權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不是刑事、行政責任;
3、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財產責任;
4、侵權責任以補償性為主。
㈧ 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有哪些特點
一般侵權行為是指因行為人對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並造成損害的違法行內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容特殊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對在沒有過錯的心理狀態下造成的他人財產和人身權損害的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二者的區別是:
1) 構成要件不同。特殊侵權行為不要求行為人對其造成的損害後果具有過錯,而一般侵權行為以行為人有過錯為成立要件。
2) 抗辯理由不同。一些在一般侵權行為中適用的抗辯理由,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不能成為特殊侵權的抗辯理由。
3) 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為賠償損失;而一般侵權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除賠償損失外,還有如返還財產、排除妨礙、停止侵害等。
4) 適用的范圍不同。為了防止特殊侵權行為民事責任被濫用,特殊侵權只被限制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的范圍內。而一般侵權行為的范圍則沒有該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