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勞務合同糾紛適用法律
勞務合同糾紛適用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勞動合同糾紛是勞動爭議的一種,是指當事人因簽訂、履行、變更、終止勞務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糾紛。勞務合同是指以勞動形式提供給社會的服務民事合同,是當事人各方在平等協商的情況下達成的,就某一項勞務以及勞務成果所達成的協議。一般是獨立經濟實體的單位之間、公民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產生。
勞務合同糾紛即為以一方當事人提供勞務為合同標的,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勞務關系發生的糾紛。勞務合同糾紛指僱傭合同,不同於勞動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約定,在確定或不確定期間內,一方向他方提供勞務,他方給付報酬的合同引發的爭議。
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如下:
1、主體資格不同,勞動合同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合同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2、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勞動合同的雙方主體間即行政隸屬關系,務合同的雙方主體之間只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
3、主體的待遇不同,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除獲得工資報酬外,還有保險、福利待遇等,而勞務關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獲得勞動報酬;
4、報酬的性質不同,因勞動合同的履行而產生的勞動報酬,具有分配性質,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其支付形式往往特定化為一種持續、定期的工資支付,因勞務合同而取得的勞動報酬,按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完全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是商品價格的一次性支付;
5、用人單位的義務不同,勞動合同的履行貫穿著國家的干預,勞務合同的僱主一般沒有勞動合同相關的義務;
6、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勞動合同糾紛發生後,應先到勞動機關的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不服的在法定期間內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但勞務合同糾紛出現後可以訴訟,也可以經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也有權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② 勞務合同糾紛如何處理最有效
要想處理這種勞動合同糾紛的話,當然是雙方坐下來直接約談,能夠解決當然最好,不能解決的話就只好去法院起訴了。
③ 什麼是勞務合同糾紛
勞務合同糾紛是農民工同包工頭之間一般就務工期間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了約定,由此在雙方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合同關系。後因糾紛到人民法院訴訟的情況越來越多,其特點也在不斷變化,給司法實踐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根據您的勞務合同,造成的損失最多按當月工資的20%賠付。對方強行要求賠付,可申請勞動仲裁。
(3)勞務合同發生糾紛擴展閱讀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在勞務合同中,僱主處於支配地位,雇員則處於被支配的從屬地位。雖然雙方當事人的法律主體地位形式上平等,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僱主與雇員之間的主體身份是不平等的。
由於勞務合同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未明文規定,勞務合同糾紛適用《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調整。
在審判實踐中,要注意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1)主體資格不同。勞動合同的主體一方是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是勞動者個人;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
(2)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勞動合同的雙方主體間存在著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
但勞務合同的雙方主體之間存在經濟關系,彼此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
(3)僱主的義務不同。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給用人單位強制性地規定了許多義務,如必須為勞動者交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等,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得協商變更。
勞務合同的僱主一般沒有上述義務,雙方可以自由約定上述內容。
(4)調整的法律不同。勞務合同主要由民法調整,而勞動合同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5)不履行合同的法律責任不同。勞動合同不履行所產生的責任不僅有民事上的責任,而且還有行政上的責任,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行政部門限期用人單位補足低於標准部分的工資,拒絕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同時還可以給用人單位警告等行政處分;
勞務合同所產生的責任只有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不存在行政責任。
(6)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兩類糾紛的區別注意參考勞動合同糾紛案由部分的內容。
④ 勞務合同發生糾紛是什麼法院管轄
勞務合同發生糾紛管轄法院:勞動爭議仲裁委員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版二十一條規定:勞動權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此條規定了勞動爭議仲裁的勞動合同履行地優先管轄原則。
(4)勞務合同發生糾紛擴展閱讀
對於仲裁的結果,勞務合同糾紛(勞動爭議)雙方的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這種訴訟會有三種情形,一是員工起訴,二是企業起訴,三是雙方都起訴。
若員工起訴,那麼員工一般是在勞動合同履行地起訴,這樣就不會出現仲裁管轄地與法院管轄地不一致的情形;
若企業起訴,那麼就有可能出現起訴地與仲裁地不一致的情形;
若雙方都起訴,那麼從便於勞動者的角度出發,應當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轄。
⑤ 勞務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您好,在發生勞務合同糾紛時,可以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務合同是指勞務提供人與勞務接受人依照法律規定簽訂協議,勞務提供人向接受人提供勞務活動,接受人向提供人支付勞動報酬的合同。
勞務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第三,勞務合同糾紛與勞動合同糾紛在爭議解決的方式上還有所不同,勞務合同糾紛可以經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也可以直接起訴。但是,勞動合同糾紛,需要當事人先到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除仲裁終局的案件以外,不服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到人民法院起訴。因此,勞動仲裁是勞動合同糾紛的前置程序,而勞務合同糾紛就沒有該程序。
⑥ 如何處理勞務合同糾紛
勞務合同糾紛的處理辦法:由合同當事人自行協商;由第三方組織或者個人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則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⑦ 勞務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勞務合同糾紛解決方式
一.協商
二.調解
步驟如下:
1.申請2.受理3.調查4.調解5.製作調解協議書。版
三.仲裁權
仲裁,是一個公正的第三者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作出評斷。
四.訴訟
勞務合同糾紛訴訟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法規的程序,以勞動法規為依據,按照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審理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