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方合同到期後造成的糾紛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嗎
破壞生產經營罪,是指由於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行為。
與糾紛無關。
2. 民事糾紛 己為人到家中鬧事 影響正常生活及生產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通過採取友好協商加以解決。拿出追求「和諧」的勇氣,多換位思考,推已及人,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和行動。拋棄「小氣」,力求「大氣」,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計較。實在無法解決時,可請求政府和組織的幫助,千萬不要激化為械鬥
。2、通過各種調解加以解決。一般發生了鄰里糾紛後,可請第三方出面對糾紛雙方進行調解,在很多地方社區或居委會的工作人員通常充當 「調解員」一職。
3、通過派出所加以解決。很多人在遇到鄰里糾紛後通常會去派出所解決問題,公安部門會依據糾紛的實際情況和性質,依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相關規定,做出相應的處理決定。
4、進行民事訴訟加以解決。當調解員和派出所不能解決問題後,可以採取進行民事訴訟的維權行為,但是該種途徑耗時較長,費用較高,所以,只有在糾紛始終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選擇此項方法加以解決。
請參考:鄰里糾紛怎麼處理http://www.055110.com/fl/5/4440.html
3. 民事糾紛未達成協議後破壞了現狀怎麼辦
民事糾紛未達成協議如果協商不一致,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會有人處理的
4. 有合同糾紛,,同時一方破壞生產經營怎麼定罪。
破壞生產經營罪情節嚴重界定如下:
認定
(一)本罪與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的界限
上述方法也可能被用來破壞生產經營,這時,行為不僅觸犯了破壞生產經營罪,同時也觸犯了上述危害公共安全罪,對這種同時觸犯兩種罪名的行為,刑法理論稱想像竟合犯,從一重處理,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不定破壞生產經營罪,因為上述危害的公共安全的罪處罰更重。
破壞生產經營罪
(二)本罪與破壞交通工具、破壞交通設備、破壞電力設備及易燃易爆設備罪的界限
破壞上述特定對象,往往會直接或者間接地使生產經營遭到破壞,對這種破壞行為定性,主要從犯罪對象和客體上分析,凡破壞生產過程中的上述工具、設備,危害的主要是生產經營的,定破壞生產經營罪,凡破壞的是用於公共生活的上述工具、設備。危害的主要是公共安全的,分別按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備罪、破壞電力設備罪和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定性。
(三)本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界限
區別這兩種罪,關鍵要查明行為人主觀罪過的形式,首先查明破壞行為是故意實施的,還是過失實施的,其次查明行為人有無泄憤報復等個人動機。過失實施破壞行為,給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而出於泄憤報復等個人目的故意實施破壞生產經營行為的,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
(四)本罪與故意損壞財物罪的界限
兩者在行為上有相似之處
5. 為什麼按照刑法條例明明犯了破壞生產經營罪,而公安局不立案
公安局立案程序
第一,必須先有人報案(當事人,或者旁人)
第二,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偵查,民事糾紛,治安案件一般都只是留個案底。
第三,不予收費,公安機關處理事情是不收費的。
第四,當案件偵查,審理完畢,或者案件不需要繼續偵查審理等其他情況,公安機關將予以撤銷立案。
6. 關於因民事糾紛中造成損害財物的問題
根據《民法通則》第117條的規定:損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回恢復原答狀或者折價賠償。可見,財產受到損害,恢復原狀為第一位的救濟,恢復原狀不能的,可以
採用賠償損失作為第二位的救濟。
折價賠償應當以受損壞的財產的實際價值為限。沒有損壞的部分應不應當賠償還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損壞的部分會直接影響到未損壞部分的價值則應當賠償。如果沒有影響的話就不應當賠償。
7. 起訴對方破壞生產經營要求賠償屬於什麼糾紛
如果沒有合同關系,難以認定合同糾紛。
8. 破壞生產經營罪經濟損失不足5000元能立案嗎
第三十四條[破壞生產經營案(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由於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壞生產經營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壞生產經營的;
(四)其他破壞生產經營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